其他
先天一炁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慧心明。
关注分享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元炁,即元始祖炁,又名先天真一之炁(先天一炁),在道家世界观里,是生化万物的根本。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皆是元炁所化,此元炁则是大道所化。
人为万物之灵,人亦是元炁所化,人之生老病死皆由元炁之盈亏变化而主宰。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了著名的“男八女七”的人类生命周期律,即男性的成长周期是八,也就是每八年为一阶段,有一次显著变化;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七,每七年为一阶段,有一次显著变化。
而道家则用易经十二辟卦的阴阳消长规律来解释人类生命的元炁盈亏。按道家的说法,人在胞胎之中,即含有天地虚空所赋予的一点元始祖炁。
刘一明祖师《象言破疑》云:“男女阴阳二炁交感之时,杳冥之中有一点生机自虚无中来,所谓先天真一之祖炁者是也”,然后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天地之正炁。
男性每32个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古重量单位,24铢折合16两制的一两),直至16岁盈满。
女性每28个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直至14岁盈满。
在此过程中,共采取天地正炁360铢,再加上胞胎中带来的元始祖炁24铢,共得384铢,是为天赋1斤16两之正数,合于易经64卦384爻数,以全周天之造化。
此后,男性每96个月消耗元炁64铢,直至64岁耗尽元炁;女性每84个月消耗元炁64铢,直至49岁耗尽元炁。先天元炁耗尽之后,若无道家明师指点补亏复壮之法,虽然仍有余年可享,但仅仅是依赖水谷之精(食物营养)而养后天之炁,缺乏生命的原始动力,体衰不振,难有高寿,更不谈超出造化之事。若得道家真诀而勤于修炼,时时采药栽接(取天地正炁补我元炁),则阴极而生阳,返老而复壮。
综观以上论述,道家所言之生命周期与医家显然不同,医家着眼于人体器官之强壮,故曰男女的巅峰期分别在32与28岁,道家着眼于人体元炁之盈亏,故曰男女的盈满期分别在16与14岁。人类生命的本质特点之一,是通过阴阳异性交合而繁衍后代,生殖能力实与生命力息息相关,男16岁元精漏,至64岁而绝,女14岁天癸至,至49岁而绝,此即元炁盈亏所致。从人之发育到最后终老来看,元炁足则体壮,元炁亏则体虚,元炁实为支撑生命存在的最大支柱、衡量生命质量的最终指标。
每个人的先天肾气,有强有弱,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先天不足,有的人先天福泽深厚,但都离不开这个先天为本。以先天为本,后天也可以通过修身内求主动地去培养它、提升它。
先天元炁是万两黄金难买的人体先天财富。肾气对于智慧状态起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它就像人体内一个巨大的发电站一样,不停地发出强大的电力,分布到全身。如果过量地向下、向自己的小腹腔分布,就称之为能量顺行。如果能让它把绝大多数的电力向先天元炁是万两黄金难买的人体先天财富,向上调动进入大脑,人就会变得聪慧,智慧就能够油然而生。
这一能量在体内的储备并不是源源不绝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即使再好,也无法把能量直接转化到自己的能量仓库里面去。这个仓库里面的能量是从0岁到16岁,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储备起来的。只有减少对它的损耗,这一生才能创造出光明和灿烂。
人一生之元炁盈亏的规律和过程,是道家对生命科学的重要认识。而生命随元炁耗散而流逝,诚然使人触目惊心。
元炁耗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概括言之不过“上溢下漏”。上溢是指精神上的消耗、感官上的过度享受,即《道德经》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下漏,则是指性行为损耗人体生殖细胞,这是消耗元炁最主要的途径。故吕洞宾有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元炁既存在耗散现象,也自有补养之法,只不过并非食物营养品所能补之。薛道光云“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全”,这里的铅乃是内丹隐语,就是指元炁。
人体元炁损耗,只能用同类的元炁来补充,乃至要进一步逆转造化而返老复壮,也在于积累元炁,正如《黄庭经》所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为真”。其系统的修炼方法,就是道家自古秘传的修道之学。
2
先天一炁
古书有云:「天地本无物也,物物生生,始开于炁,水乃有母,山水沙木,皆在人先,人生于水者」。所谓「物物生生,始开于炁」,是指万物的生长都开始于真炁,然后由先天真炁转化为后天元气,元气转化生水,故说「水乃有母」。「山水沙木,皆在人先,人生于水者」,是说有生命之前,就有山水沙木的形成,然后人是由水生形而来的。
举例来说,女性体内定期产生卵子,卵细胞初期只是一个由炁形成的炁水化合物,卵细胞的生长标示着一个生命单向的开始转化,与精子结合而怀孕,裂变成长为胎儿,以致生产,种种生育的转化,都是从炁而来,而炁是来自母体之外的孕化能力,藉由母体表现出生命的转化。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生一」的一,就是「先天一炁_。天地间没有任何生命之前,是开始于炁的,由这「先天一炁」转化为后天的元气,元气转化生水,由水生形。因此在万物生长之前,先有气机的变化,就像在天气转化之前,有风湿病的人,便能感受到气机在体内的作用,通常比气象局的天气预报还准,这就是气机对人体的影响。
医学上证实,人体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重量是由水组成,此即「人生于水者」。如同植物的萌芽生长,必定含有水分,有了水分,根部才能不断地戌长。不论人或植物的生长,除了水之外,也必须靠气机转化,若离开了炁,人就无法修补能量,若不了解、认知此炁,就像我们不知道人从哪儿来,也不知道能量从哪儿转化而来,当然就无法修炼。因为没有这个先天的炁,无论后天如何去治疗或调理,任何人都无法延长寿命。
这「先天一炁」是要以正确的采炼方法,才能得之、聚之。一般的针炙、吃药,只是调和后天之气,也就是中医所谓的「调平阴阳」,只是平和后天在人体内的气血,而不是采炁、聚炁。先天真炁与后天元气绝不相同,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两者的分别,有很多名词及文字上的乱用、误导,才会导致认知上的偏差。
既要采炁、聚炁,就先要知道人体的原动能是什么?存于何处?方能掘井开采。开采出的真炁,需要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转化为元气补充人体所需,正如开采出的原油,经提炼处理后变成汽油,才能用于汽车上一样。因此练功时,要知道炁气的转化过程,才能正确地开发出人的潜在能力。
生命潜在的原动能「炁」早存于古文化的记载中,因古人对天、地、人的了解,才传述下来。因对生命的珍爱,古人的寿命远比今人长且健,黄帝内经有言「过百岁能劳其身」,虽然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甚可因此而延长人的生命,但「过百能劳」,又有几何?现代文明的发达,反而淹没了许多古文化的珍藏,在这些珍藏中,对天、地、人的认知和关怀,无所不在,而这些智识对如何开发人类的潜能,更有详实的阐述,炁气的转化便在其中。
炁气转化
人体内的气机,就是真炁、元气、五行气等各种气在体内的运行和转化,如下面的炁气转化图所示,练功中是形体和灵体两个生命体在相互转化。人的形体和灵体都有气海,形体是气海,灵体是炁海,所谓「炁海」俗称「丹田」,形体和灵体的两个气海就是气机的转化之处。
人体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部分。横隔膜以上是上焦,横隔膜以下,脐以上,包括肝、胆、脾、胃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的精华和废物都由下焦储藏和排放,也通过下焦而转化,人的消耗漏泄之所都在下焦。人在年轻时,小腹是平坦的,一旦步入中、老年,小腹开始突出,这是内脏气机不足而造成的下垂,都是从下焦开始。为防止这种衰老现象,就必须维持气机的充足,要维持气机的充足,就必须能做到采炁储能,炁气转化。
人有「识神」和「元神」,分别存在于形体和灵体中,炁气转化需要识神和元神的沟通,人类智商的高低,也是由此二者决定。孔子说:「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讲的就是元神和识神。元神所有的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智慧,是「生而知之」;识神的知识是由我们后天所积累而来的,是「学而知之」。每个人智慧的高低和领悟力的强弱,跟元神有关。而后天受教育学的知识就跟识神有关。例如四岁小孩会弹钢琴,我们说是神童,这就是与元神有关,又如有的人读书,唸了了好几遍也不会,有的人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也是每个人元神智慧不同的关系。
我们在练功当中,元神和识神中间有一个「桥」,像一条电线,在识神关闭的时候,元神的灵感就出现。像很多女人有第六感,也就是所谓的灵感,这不是来自于想象,而是用感觉得到的。现代人所说的灵感与后天知识的积累完全不同,像科学家的发明,就是由灵感而起,才有新的创造发明。例如牛顿,那么多人中,为什么偏偏只有他能发现「地心引力」和「万有引力」。又如有特异功能的人,诸如此类真可说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如果关闭灵体,只靠形体的话,那么知识的传播和记忆能力就只是单一性的了。当我们接触到什么,就有什么知识积累,不可能多一点点,所以能力不会多。很多人后天的知识不多,可是有另一部分的知识来源,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宗教称之为「灵感」。
练功时首重「入静」
人的生命孕育和成长经历了两套生长规律。在母体内经由先天炁的转化,造成细胞的裂变,而有头、脊椎、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生长形成,这时灵体大于形体,属于阳包阴的状态,是先天的生长规律,有再生和修补的能力。等脐带剪断,有了思维、欲望后,原有的身躯器官只能增大,不能再造,此为阴包阳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就开始不断地消耗而失去再生的能力。我们练功,就是要从后天返先天,回到阳包阴,也就是灵包形的状态,才能有再生和修补的能力。
阴包阳就是说你的身体包了你的灵体,你的灵体完全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采炁,也不能聚炁。为使灵、形互化,练功时首重「入静」,也就是大脑不想事情,关闭思维,,而后开启识神通往元神的「桥」,才能启动我们另一个生命系统的灵体,以灵为主,以形为辅,回到阳包阴、灵包形的状况,也就是不欲、不虑、不思、不动的先天状态。做到「心不动,气自固;意不动,神自灵;身不动,精自固」;「不耗我神,不散我精,不耗我气」,才能进行气机转化。
我们一定要在灵包形的这种情况下,才能采炁、聚炁。透过形体练功用力,「以功施功」、「以炁行功」,把气海对炁海,使体力、炁力互相转化,也就是阴阳转化、气机转化,把所采的先天的真炁转化成后天的元气,元气的增加,才能修补供给人体内所需的五脏六腑之气,这样才能达到再造的功能,否则神散、气散、精疲力尽,无法再造。
练功达到灵形互化时,就不会感觉到累,尤其进入气动现象时反而觉得身体舒适,聚炁时体力就用得少,就像「倒吃甘蔗,渐入佳境」。气动只是体会气机的感觉,好比开车,刚发动而已,初学到了一定程度,过了开动的第一关,就好像冲过一条线,上了一个台阶。也有人练功练得满头大汗,可是并不一定有气动,是否气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气机的变化,以功施功,以炁行功,促使两个状态的一运一化,这就是运化功的精要所在。
真炁与元气的差别
从炁气的转化我们可以了解,真炁不同于元气,一为先天炁,一为后天气,一存于灵体,一存于形体,真炁与元气结合了五脏六腑的互化,而丹田和气海的炁气互化,要靠练功时的收腹提肛来辅助。
真炁与五脏有关,元气与五腑有关,真炁转化为五行炁,运行于五脏之间。元气转化为五行气,运行于五腑之间。元气要靠饮食来补充,而食物必需要靠五腑来分解、吸收、排泄及解毒,才能转化为水谷精华补充元气。就跟汽车燃烧汽油,车子才有动力一样,而燃烧汽油的机械部分容易损耗,这就是为什么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腑开始损耗出毛病。真炁则要靠采炁储能来补充先天之炁,真炁足,五脏的功能才运行顺畅。五脏与五腑两者是互动的,五腑要靠五脏的原动力来推动和运化,才能起耗能运化的作用。
真炁与元气充沛,才能使金、木、水、火、土,五行炁和气在脏腑间运行顺畅。五行相生相克,有其互化性,所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脏腑与五行对应,大肠与肺(金)对应,肺功能不好,大肠的蠕动就不好;胃与脾(土)相关,胃是靠脾的推动来消化;肾(水)与膀胱对应;肝(木)与胆相照;心(火)与小肠相应,心脏功能欠佳,会影响小暘的吸收。这就是真炁,元气与五行气之间的关系。
其他人体内之气
徐了真炁、元气、五行气之外,人体内还存有五谷气。人吃五谷杂粮会产生气,在人体的五腑内运行,此即「五谷气」。所谓「无衣不暖,无谷不活」,人体需要靠五谷来维生,就会产生五谷气。
一般人很少有不病的,人体生病,就是体内的五脏六腑或四肢百骸,开始腐蚀病变。这种情形,就如同把肉放入塑料袋中,予以封口,再放在太阳光下观察,很快的,肉开始腐坏而产生气,这就是「病气」。病气在人体内一般来说是看不到、不动的,会阻塞气的运行,所以病人会觉得头昏脑胀,或肠里、胃里有胀痛感,那是因为病气阻塞所致。
此外还有「胀气」,胀气是饮食消化不良所产生的气,当存气多,排气少时,胀气也就愈形厉害。刚动过手术的人,如果当天不排气,就不能吃固体食物,医生也不准出院。
最后则是浊气,所谓「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浊气应往下行,由下焦释放,也就是排气。胀气会藉打嗝从上而出,当胀气不出,顶到胃时,甚至会想呕吐。有时练功,也会有想呕吐的现象,此是胃不好的关系,当呕吐感消失了,胃气也就理顺了。
气的定向作用
知道了各种气在人体的作用和影响后,还必须暸解气的定向作用,其变化完全操之于人的情绪。当人满怀喜悦时,气血向外释放,全身发热而满面红光。当人生气时,气血内收而面色苍白。此一收一放的作用完全受情绪所支配,可见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所以在我们练功修身的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的养性,唯有修身养性双管齐下,才能掌握生命的方向,从后天运返先天,采炁储能,恢复修补和再生的能力。
关注分享 大家成长
关注分享
点击链接寻妙
点击链接寻妙
最近新文点下看: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儒文化 | 释文化 | 道文化 |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心斋 坐忘 |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止 观 禅 |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致虚极 守静笃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 道,可。 道,非。 常,道! 道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道 者,理 也 乎! 炁 者,能 可 乎! |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声明:
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