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新(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钟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话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在本期《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特开辟专栏,邀请我国从事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畅谈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问题。
受邀专家共同呼吁我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广大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者,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的差异。二者不仅在理论建构、服务的对象、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及服务效果的评估评价上是不同的,甚至在培训和考核相关的心理服务人员的实践标准上也遵循着不同的路径。专家们特别指出,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这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也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设想。心理学工作能够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创新性社会改造实践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将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契机,或许会推动中国心理学在社会治理领域走在世界的领跑位置。
在学报编辑部发出笔谈邀请、各位专家开始思考并撰稿期间,世界范围内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这对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生活冲击事件,对个体和群体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未来发展都可能产生远超人们想象的影响。笔谈中几位专家也都提到和设想了疫情之后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一场特大疫情使人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于个体、群体、社会和人类命运进行深入的思考。笔会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主要畅谈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关系问题;第二组论及心理学研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启发;第三组涉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理学服务问题。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