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国际之风险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国际之风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9年全球保费市场贡献度超过12%。国际疫情冲击下,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域内,还来自于域外。过去我们主要在金融层面防止流动性危机,防止金融危机,再救助流动性。这次是冲击到了经济层面,并且是全球经济层面。
——小城不小说
2019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26万亿,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0.56万亿元,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织部分,全球保费市场贡献度超过12%。
因此,国际疫情冲击下,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域内,还来自于域外。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是战争,又不是传统的经济衰退,它的因是一次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与以往是不一样的,它既冲击到供给端,也冲击到需求端。过去我们主要在金融层面防止流动性危机,防止金融危机,再救助流动性。这次是冲击到了经济层面,并且是全球经济层面。
4月13日,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使用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新冠病毒的季节性、免疫性和交叉免疫性进行计算,建立新冠病毒传播模型。文章指出,全球冠病确诊病例已经接近200万例(4月15日全球已破200万例),从而可见只靠执行社交距离措施和追查病例接触过的人,已经不能有效根除病毒,新冠疫情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称全球正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自2009年全球经济负增长(-0.1%)以来,时隔11年,全球经济预计再次出现负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负增长3.0%。
新冠疫情的悲观情绪已经开始蔓延,其影响涉及所有行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包括:
企业商业模式发生战略性转变,
企业破产、并购增加,
全球信用缺失,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极度不稳定,
能源市场和粮食市场极度不稳定,
资产贬值,违约剧增,
史无前例的经济下滑,
全球失业率攀升,
生活消费品价格攀升,
……
地球村正在从“村村通”走向“村村封”。
国际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保险业也难逃劫数,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也开始显现:
全球保险业面临资本压力(新资本缺乏/资本成本升高、资产价值下跌),
全球保险业净投资收益降低(非暂时减值),
保险机构都考试寻求成本和费用控制措施,
疫情对保险公司财务影响开始显现(业务量急剧下降),
部分机构资金流动性开始出问题,
寿险公司保单贷款开始增加,
保险公司的投资开始向安全资产转移,
全球保险监管要求开始增加,
……
全球保险机构的商业模式正在悄悄发生战略性转变。
中国保险业是否也面临这些问题,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可能还要严重,因为大多数中国保险公司没有经历过危机的检验,更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保险业真正开始关注危机是在AIG巨额财务危机暴露后,因为仰慕的对象眼看要倒下了,内心一下子没有了主意。
原中国保监会随即紧急展开全行业“地毯式”摸底,紧急下发了《关于对再保业务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紧急通知》《关于报送风险防范相关情况的紧急通知》,包括摸清保险公司境外投资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摸清中外资公司的外方股东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的情况,评估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等。
原中国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是成立保监会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跟踪研究小组,全程跟踪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和相关国家金融政策的最新动态,及时分析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加强和改进风险应对预案,维护保险业健康稳定安全运行。
二是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外国保险机构在华子公司资金跨境流动情况监测,切实防范风险跨境传递。
三是高度重视和重点警惕由于保险消费者信心不足和销售误导可能引发的非正常退保风险。
四是高度重视和重点警惕保险资金运用不当可能带来的风险。认真做好风险排查工作,完善投资风险分析、识别、预警和控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投资行为,确保风险管理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贯穿于所有业务过程。
总体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还是造成了冲击,当年中国保险业亏损175亿。但是,我们不要忘记,2008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仅为3.34万亿,保费收入也仅为0.98万亿,2020年我们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前景尚不明朗,疫情是否会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还存在争论,但是在在资本流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面对国际疫情的冲击,中国保险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保险国际化是指全球保险业向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保险国际化包括保险业务国际化、保险机构国际化、保险市场国际化、保险风险国际化、保险资产和收益国际化。
保险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必然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呈现国际化的趋势。这是因为:
跨国公司保险需求的国际化推动着保险国际化的发展;
保险与再保险业务国际性特点决定了保险国际化的发展;
巨额保险标的的出现将推动保险国际化的发展;
国内保险市场饱和与新兴市场的保险需求推动跨国保险公司国际化的发展;
保险自由化为保险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服务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为保险市场国际化提供了制度安排。
保险国际化方式主要有六种:投资外国保险市场、投资国外资本市场、开放本国保险市场、Fronting业务、再保险输出、外国资本市场对本国保险市场的渗透。
保险国际化也推动了保险监管的国际化。为解决保险监管的协调和相互认可问题,推进保险监管国际化,1973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宣告成立,在促进交流、协调政策、商订国际标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迅速推进,中国企业出海迎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保险行业。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既包括外资保险公司的“引进来”,也包括中国保险公司的走出去。
截止2019年底,中国共有50家外资保险公司,包括22家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另外,国寿、中再、太保、平安、太平、大家(原安邦)等保险集团也进行了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建立海外代表处和子公司等形式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海外业务。
另外,自2012年原中国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后,中国保险公司的海外投资也逐步进入快车道,已在欧美市场开展了多项投资。但目前中国保险业海外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不到2%,规模离政策上限的15%尚有巨大提升空间。
总体来看,中国保险业境外投资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2006年,通过自由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投资
2004年8月,原中国保监会颁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办法》,2005年在此基础上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两个文件成为时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主要政策文件。
在此期间,保险外汇资金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的股票市场,只有少部分存款和债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第一批在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利用上市后筹集到的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投资或用境外保险业务形成的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投资。
第二阶段:2007年-2011年,境外投资开始起步
2006年4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保险资金以自有资金购汇投资海外。原中国保监会重新修订了此前外汇资金管理办法和细则,2007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与香港金管局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推进保险公司换取QDII额度出海投资;2012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在此期间,中国保险公司开始纷纷设立香港子公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主要金融市场出现大规模震荡,加上全球经济下滑,投资者对于境外投资更加谨慎,导致境外投资出现暂缓。
第三阶段:2012年至2016年,境外投资快速发展
2012年,原中国保监会积极推进保险投资的市场化,推出了著名的“保险投资13项新政”,扩大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品种和范围、拓宽境内股权和不动产投资范围、允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参与境内及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开放,降低了投资门槛,扩大了投资区域和品种,推动了保险业境外投资的大规模增长。
在此期间,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集中投资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不动产项目,同时收购保险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在沪港通与深港通开启后,险资配置境外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境外投资开始萎缩
2017年,中国加大了对外汇的管制,特别是强化了对金融的监管,随着一批保险“大鳄”相继落网,中国保险业境外投资开始萎缩。
在此期间,主要是在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太平洋等进行了境外投资,其他民营保险公司因各种原因开始收缩海外投资。
可见,2017年中国外汇管制举措限制了保险业全球资产的配置,降低了国际疫情的影响,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保险业基本保持了健康稳定运行,但防范国际疫情冲击风险丝毫不能放松。保险业应对疫情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最首要、最现实的问题是风险传递。
针对国际疫情的影响,中国保险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优化投资组合及投资渠道,
调整业务结构及业务策略,
提升资本金及偿付能力,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保险监管部门要采取更多监管动作,
保险机构要进行内部的整顿,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应对再保险及第三方服务价格上涨;
……
中国保险业要摆脱现有的“路径依赖”问题,寻求商业模式的转型。
除了制定相应的应对举措以外,还要考虑中国国情,守住几个底线:
一是稳定局势。投保人的信心代表一切;保险公司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二是避免品牌损害。非常时期,每个公司都应该树立姿态证明自己能读过难关;保险公司应积极评估疫情对公司的影响,以应对各方对企业的质疑。
三是为将来做准备。疫情已经改变了全球经济形势,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响应,制定应急方案;保险公司应该评估自己的业务模式以适应未来变化。
四是避免“神操作”。面对国际疫情的影响,我们大多数公司甚至没有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不能太乐观,更不能进行“神操作”。
你有哪些力挽狂澜的神操作,一定也会有那些力不从心的自赎。
疫情就像一个蝴蝶效应,在加速许多事情的进程。关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总是看到各种各样的碎片化信息和思考,但很少有人能将疫情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承保业务、投资业务等影响结合在一起。
“国际疫情影响下的保险业”系列研究研判了这场突如起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保险业运行的影响,探讨了应对疫情冲击的保险对策,有效防控我国保险业发生系统性风险,保证中国保险业安全。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问题之初探》:随着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蔓延,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为此,我们需要研判疫情对我国保险业运行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疫情冲击的保险对策,有效防控保险业发生系统性风险,保证保险业安全。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金融之保险》:经过7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信贷市场和外汇储备规模,拥有世界第二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所以保持好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是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贡献。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保险之家底》:保险,作为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属于奇缺的货物;所以,一旦控制了保险的金融力量,从中牟取暴利也就不足为奇了。最近20年保险业年化ROE跑赢了GDP名义增长率、M2供应量增长率、沪深300指数年化增长率、CPI指数年化增长率……总体来看,保险业家底还算比较殷实。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风险之源头》:国际疫情影响下,中国保险业暴露的十大问题隐含了四大风险:传统风险、经营风险、宏观环境风险、全球风险的传染和传递等;基于十大问题背后的四大风险,我们找到了中国保险业安全问题的四大风险源头:最大的不确定性(金融危机)、最大的风险源(投资业务)、重大的危险源(承保业务)和重大的隐患源(保险机构)。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疫情之影响》:2020年,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历史数据预测,预计保费零增长,投资收益率为2.34%,整个行业将亏损1500亿。这些预测也许是极端不利情景的压力测试,也许是基本情景下的经营结果,我们还无从下定论。因为疫情的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要判断其对经济和保险的影响为时尚早,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对于保险业的危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承保之风险》:保费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风险,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又有所差别,但是承保之风险已经开始暴露,并在剧增,2季度将开始逐步爆发。怎么办呢?回想一下公司曾经做过的压力测试,拿出来看看还有用吗?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投资之风险》:从“六稳”到“六保”,这个基调已经非常明显了,现在是底线思维。这就要求保险业的投资策略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用“底线思维”来配置资产;同时,保险监管部门也应用“底线思维”监管保险资金。
《中国保险业安全研究 | 机构之风险》:国际疫情冲击下,任何公司都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保险业影响最大的公司是美国政府总计累积向AIG提供1823亿美元资金援助;对中国保险业的最大重创应该是“平安投资富通”,具体结果成了“谜”,我们只知道平安集团不得不将投资富通的238.7亿元人民币(37.8亿美元)账面价值进行减值。
……未完待续。
历史只有在回顾时才有意义,而且永远不会有最后定论。——亨利·基辛格
声明:本文仅代表本人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小城不小说
......更多请关注小城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