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益带读05|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
又是熟悉的周一,又是熟悉的带读小剧场嘻嘻~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网络传播概论》第4-6章的带读,大家需要完成以下预习内容:
预习要点提示
1、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生产者
2、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平台方
3、自媒体的具体类型
4、网络虚假新闻的原因
5、后真相
6、信息茧房、回声室
7、新闻专业主义、网络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8、把关人、互联网语境下的把关人
9、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用户
10、作为信息生产者的网络用户
11、用户的群体互动
12、网络信息的结构化整合
13、网络信息的多媒体融合
14、H5
课后思考题
1、谈谈新媒体语境下的把关
2、谈谈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3、后真相与拟态环境是怎么样的关系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谈谈新媒体语境下的把关
新媒体时代以网络的发展为代表,在网络盛行的年代里,信息具有重复性、通俗性、内容浅显、甚至是恶俗的特征。如黄色新闻的泛滥,色情、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信息的流通具有快速性、便捷性、广泛性,但也具有极端性、冲突性、群体性、情绪性和难控性。一条具有暴力的信息或舆论在传播时,如果没有把关人对其进行拦截、删除或整合的话,就极有可能演变成真正的暴力事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网民的互动沟通能力,但同时也让一些网民的过激言辞得到了快速的传播,煽动了人民的情绪。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网络诈骗和赌博以及非法公关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必须有把关人对其进行把关,有效的制止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良信息,传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信息。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人不可避免的对传统媒体的把关提出了挑战,环境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把关过程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把关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把关发生在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相比呈现以下特点:
(1)把关的作用弱化,难度增大
传统的把关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新媒体时代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加大传播的速度,扩大传播的范围。网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能最大限度的传递信息,并能够大量的复制和转载。在数以万计的信息面前,一些不良的信息也会混在其中干扰受众,把关人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不能及时的将其剔除出来。同时把关环节缺乏“组织性”,这就使得把关的难度大大加大,弱化了把关的作用。
(2)把关的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把关一般只是由新闻记者或编辑来进行把关,很少有网民的参与,政府也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把关。这是一种比较单一化的把关模式。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不仅有记者、编辑、政府、还有各大网站,不管是职业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都有权利和义务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把关,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网民的自我把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把关的环节更加的严格与规范。
(3)把关的标准市场化
把关的标准市场化主要是指把关的内容更倾向于民众的需求和媒体的收益,不再仅仅局限于充当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更注重媒体自身的发展。在市场化的前提下把关更多的是注重对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获得更大的收益。
(4)由事前把关转变为更多的事后把关
传统的把关更多的是注重事前把关,因为传统的把关人拥有绝对的权威性,所以对信息的传播更多的是采用事前把关。但随着网络的发展,把关人的地位和权力都有所下降,再加上网民自由度的不断扩大,这就使得事前把关的难度大幅度的加大。因而,更多的采取事后把关,将那些正在传播的不良信息删除,阻止其继续传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把关人仍继续存在,只不过把关的方式和措施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坚信把关不会消失,只会更加的完善。
2、谈谈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新闻传播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解构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一系列困境: 非专业新闻生产带来的权力扩散,撼动了科层式的新闻传媒机构;新媒体技术支撑的便捷接近权消弭了传受界限,造成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深层焦虑,新闻制作权的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次级化以及传统新闻伦理的沦陷。
(1)专业传媒机构的危机: 权力扩散
专业传媒机构为新闻生产的自主性、独立性、专业性提供了机制保障:
其一,专门化机构的设置确保了新闻生产不再依附于政治机构抑或利益集团,使其摆脱了政治、经济权力对于新闻内容、新闻话语方式等的干预和操控。
其二,职业传媒机构的出现意味着新闻生产朝着制度化、常规化的方向迈进,在新闻内容的生产以及新闻产品、广告营销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标准和惯例,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其三,专业化传媒机构的运作属于市场行为,而市场逻辑决定了公众利益是新闻生产的立足点。著名便士报《纽约太阳报》创办者本杰明·戴所阐释的办报宗旨正是这一逻辑的注脚———刊载每天所有的新闻,制定公众能够承受的价格范围,将报纸置于公众面前,刊载广告。媒体只有向公众提供他们欲知而又未知的新闻信息,吸引他们的关注,才能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售给广告商,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个售卖大循环当中,公众利益是决定整个媒介生产是否能存续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这从根本上框定了新闻生产的专业立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权力不断分化。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介入新闻生产领域,并以不同的模式进行运作:
有专业化运作模式,集新闻生产、发行和广告于一体,如专业新闻网站; 有类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如部分公民新闻网站,将新闻生产日常化、稳定化;
有个体化的运作模式,如在个人博客、播客、网志上连续或非连续性地发布新闻信息,以兴趣为指向;
有更为松散的运作模式,如非常规性地在某些网站、论坛、BBS、贴吧发布新闻信息或通过手机短信传播新闻。
正如鲁曙明、洪浚浩在《传播学》中指出的那样: “传统的新闻由科层式的新闻机构制作,其商业模式奠基于广告及发行。但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维基百科、YouTube 等草根媒体则由社区网络组成,内容由公众提供,重视对话、协作、平等多于利润,是下放式及民主化的运作模式……”职业新闻机构与非职业化组织或个人的并存构成了新的传媒生态,职业传媒机构垄断式的新闻生产神话被彻底击碎,基于新闻内容生产、发行和广告的运作模式也被打破。
(2)职业新闻人的身份焦虑: 传受界限的消弭
在人人拥有传播渠道的电子媒介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新闻传播领域,扮演传者、受众,抑或传受者的角色,他们常常是一些未经专业训练、专业知识和技能匮乏的业余爱好者或偶然介入者。新媒体技术为他们逾越单纯的受众身份而变身传者准备了条件:
首先,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智能手机、电脑终端等设备日臻完善、操作愈加简便、便携性突出,为普通公众提供了采制新闻的基本工具。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新闻”拍摄、录制、纪录下来,并经过剪辑、处理等环节制作出“专业级”或者“准专业级”的新闻产品。
其次,新媒体赋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信息接近权,更是信息发布权。这种权力曾经是专业传媒机构和职业新闻人的专属权力,而如今,权力的主体不断扩大,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公众。
迈克尔·舒德森所谓“泛新闻工作者”———包括公关公司、公共信息主管、媒体政治化妆师,以及各种组织的推广人员———原来只是通过与新闻从业人员的接触和互动来影响新闻报道,但现在,他们完全可以僭越新闻从业人员,生产自己的新闻。在庞大的网络空间当中,人们不仅可以随意地浏览、下载信息,还可以在特定区域上传文本、音频、视频,留下自己的痕迹,比如在专业新闻网站的新闻后面可以跟帖,在论坛、BBS、博客、播客、公民新闻网站等区域可以发布原始新闻贴,抑或作为“二传手”转载他人发布的信息。并且,这种跟帖、发帖、转载可以是即时的、快速的,随着事件变化不断更新的。
以传者为中心的交流结构在网络等新媒体的时空范畴当中失效了,传统传受关系中的时间序列性、中心——边缘扩散模式及分离机制被颠覆,这一方面扩大了新闻生产的主体范围; 但另一方面也瓦解了职业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身份。
①在以播放型媒体为技术表征的第一媒介时代,“传”总是先于“受”而发生,反馈是末位环节;“传者”通常是作为少数的中心,发散性地抵达分散、广袤的“受众”;
②“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着明晰的界限,各自具有独立的身份,这有利于新闻主体权威性的树立、“意见领导”作用的发挥及“主流信息”的传播、认知和接受。而以网络等新媒体为技术表征的第二媒介时代,传、受、反馈的时间秩序被打破,三者可以同时发生、交替、叠加,甚至反向运行;
③传受身份融合,中心失却,信息传播的方向性被削减,“主流信息”淹没在庞大的信息流之中,难以形成“信息强势”,并对广大的公众施以影响,形成“主流意见”。
传受主体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传统意义上作为“把关者”的职业新闻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他们不因为掌握着更多的新闻专业知识、技能,供职于专业传媒机构而比普通公众拥有更多掌控新闻的权力,至多是在资源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罢了。他们的专业身份可以被普通的新媒体使用者随意攫取、盗用。
公众不仅可以自由采制新闻,还可以及时地将这些新闻加以传播,且这种传播不再局限于亲近的个人抑或团体,而可以轻松地通过电脑终端或者手机终端传输到相应的网站、论坛、BBS、博客、播客,抑或传递给特定的人群,抵达为数众多的人。情况甚至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普通公众生产的新闻有时也可以左右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近年来发生的“周老虎”事件、“70码”事件等等都是网民在网络社区、论坛首先发布新消息,转而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关注之焦点的。
(3)新闻边界的滑动: 新闻泛化
在新媒体语境下,关于“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的判断重新成为问题。
首先,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客观、公正、不偏不倚遭遇困境。舒德森所谓的保障新闻领域客观性的两种社会控制机制都变得更加困难。
其一是通过高级教育和职业培训,用科学知识和客观态度,使受教育者放下个人的喜好和情绪。如果说传统的新闻从业人员勉强可以纳入这种控制机制的范畴,通过大学、职业教育等系统学习,他们可能形成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职业技能、专业精神,将一种客观性的判断和选择标准贯穿于自己的工作过程,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等。那么在人人都拥有“信息权”的当下传播环境中,通过论坛、BBS、博客、播客、微博、手机短信发布新闻的主体更多是未曾接受专业训练的普通人群,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理解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发布新闻,甚至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价值判断置于信息话语之中,这无论如何也无法保障一种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新闻价值标准。
其二是通过与公众绝缘来形成一种摆脱市场和大众意愿束缚的业内客观性,舒德森认为科技语言、行话术语等便属于这样一种绝缘机制。但是,新闻业自始至终都无法与大众绝缘,并且在参与性、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传播语境当中,新闻与大众的联系不是疏离了,而是拉近了,大众不仅能够通过市场对新闻施诸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参与新闻生产对它施诸直接影响,将其引向更加个体化、极端化的方向。这意味要想建立一种自主的新闻专业团体内部的客观性机制和话语体系变得愈加困难。或者可以说,新闻生产正在朝向远离客观性的方向行进,其结果必然是走向自我否定。因为,当新闻丧失客观性之时,也就丧失了新闻作为人们认知和理解世界之参照的基本属性。
其次,新闻边界发生位移,新闻的外延不断扩展,更多的信息被“泛化”为新闻,比如服务信息、生活故事、身边琐事等等。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硬新闻不再是媒体争夺的焦点。动态新闻的地位被撼动,因为人人拥有采集发布动态新闻的设备、渠道和能力,很多原来不成其为新闻的“故事”、街头巷尾的琐事也在包装后以“新闻故事”、“民生新闻”的面貌出现,这一方面是当下媒介文化的延伸,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大众参与新闻制作的必然结果,这些“新”新闻虽然在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诸多方面并不契合原有的新闻价值标准,但是在接近性、生活化的审美倾向和高参与性、互动性方面却迎合了大众的需求。
3、后真相与拟态环境是怎么样的关系
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人们通过具有后真相特征的拟态环境去认识现实世界,并与之产生互动,这一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反转新闻就是典型表现。反转新闻的频繁出现不但可以归因于信息的失实和不完整,也源自于受众的情绪选择以及媒体对受众情绪的迎合。
在互联网上,信息茧房化缩小了受众的认知范围,却无限放大了受众的情绪。受众往往在新闻真相尚未浮出水面时就一哄而上地追逐热点,根据碎片化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更有甚者,一些新闻媒体重“时效”轻“事实”,主动迎合受众的情绪和关注点,过度解读新闻素材或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使受众失去对客观环境的判断能力,也阻碍了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和社会共识的形成。
在拟态环境呈现出私人属性和相对真实的当下,传播者应注意克服主观因素、打破自我封闭,平衡好情绪和真相、个性传播与公共性传播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社会信息的整合。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也应始终秉承专业精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致力于营造健康的舆论生态。
往期精彩推送↓
择校及课程:21级择校指南05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4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3丨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
21级择校指南02丨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硕士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1|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五弹:全年小班计划【西财】
爱传播考研课程第四弹:全年小班计划【中大】
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三弹:全年小班计划【上财】
爱传播财新课程考研第二弹:全年小班计划【央财】
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一弹:VIP一对一
最新真题:新鲜出炉!四所财经新闻考研名校2020年真题合辑喜报丨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2019年真题)
喜报丨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内附2019年真题)
喜报丨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部分真题)喜报丨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2019年真题)
初试经验贴:中央财经大学2019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经验分享
西财新闻传播 | 5个月圆梦西财,初试前五学姐如何高效复习
中大财经新闻 | 4个月复习,初试411,其实我只是做对了这几点…中大财经新闻 | 跨考初试409,“我很享受备考过程...”
上财财经新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经验帖|三跨一战上岸 再坚持下人生就有更多可能央财传媒经济学经验帖|普本三跨生一战391上岸秘籍央财新传经验帖|二本生三个月如何逆袭中央财经大学?
复试经验贴:上财新闻学学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西财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财新热点:美股4连断!巴菲特都不敢编的故事,这题不考算我输!
“央行降准”能考啥?考点都在这里!考点!“疫情下的供应链格局”,这题你会吗?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了!给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松松绑~初、复试必看|新《证券法》今日落地,所有考点,一文解决!出题老师钟爱的考点之一?不得不看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又是一道必考题!一文看懂“英国脱欧”利与弊“新冠”疫情—复试必备的30分考题—你掌握了吗?
其他内容:如何用SWOT分析“二战之路”?公益带读04|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
公益带读03|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
公益带读02|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公益带读01|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
码住!专业课120+必看的专业基础书单
复试敲门砖,新传十大期刊你都看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