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部策略】两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西部策略团队 易斌策略研究 2023-09-28


本周海内外股市普遍下跌。俄乌地缘局势继续打压市场情绪,美股道指跌1.3%,标普500指数跌1.27%,纳指跌2.78%,德国DAX与法国CAC40跌超10%,布油涨超20%报118美元/桶,小麦期货涨超40%。国内市场普遍下跌,上证指数跌0.11%,深证成指跌2.93%,创业板指跌3.75%。行业方面,交通运输(3.65%)、农林牧渔(3.49%)、综合(2.52%)涨幅居前;汽车(-4.47%)、电子(-4.26%)、电气设备(-3.54%)跌幅居前。


海外方面,当前风险情绪短期依然受制于俄乌事件的进一步升级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博弈加剧,而另一方面,对于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预期已在美联储鲍威尔发声后出现修正,当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3月加息25bp概率达到9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从2%的高位下滑至1.73%的水平。


必须消费品有望成为稳就业扩内需政策的最终受益行业。国内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将2022年 GDP目标设在5.5%左右,在内外形势更趋复杂的背景下经济总量目标依旧“稳”字当头。值得关注的是,在就业压力上升、内需恢复偏弱的背景下,政策发力稳就业扩内需,从历史上看,类似政策推进往往对必须消费品的影响更为直接。此外,在宏观政策保持积极,减税降费发力的同时,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帮扶政策有望渐次落地,消费预期回暖有望带动线下经济回暖。再次,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升。


风格纠偏行情正在启动。虽然受到短期地缘冲突引发的避险情绪和通胀预期上升引起的市场流动性预期修正的扰动,短期市场有所调整,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盈利变化依然是决定未来几个月市场运行的核心变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业绩兑现度仍然较高的景气赛道龙头,将迎来一轮修复性行情,我们将其称为风格纠偏行情。从结构上看,当前重点关注业绩能够确定兑现的新能源、半导体、医药、军工等景气赛道龙头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另外一方面,积极配置盈利与通胀高度相关的必须消费板块,包括农业、食品、纺服、轻工、社服、零售、餐饮、航运等行业,将成为贯穿全年主线。此外,在今年快速轮动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遵循信用周期,积极参与建筑、建材、地产、汽车、家电、传媒等在信用周期上行阶段盈利拐点出现概率较高行业的轮动交易机会。主题关注数字经济、三胎概念、粮食安全、全面注册制改革等。


风险提示

地缘冲突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




自去年9月底以来,我们在多篇报告中持续强调:随着信贷与财政政策加速推进,今年宏观流动性季节性宽松节奏将明显早于往年;从企业盈利来看,三季报后市场有望对主线板块中期盈利趋势形成新的一致预期;从风险偏好来看,中美贸易谈判逐步重回正轨,10月末的G20峰会和11月初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及11月Taper落地有望成为推动市场风险情绪改善的重要催化剂。随着宏观流动性预期改善,行业盈利预期切换有序展开,市场风险情绪转暖,我们提出的主线逻辑一一得到市场验证,“冬季躁动”行情渐入佳境。


我们在去年11月28日发布的年度报告《变中求其一,动中求其定》中强调“随着全球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将重新回归长期中枢,但是另外一方面海外疫情仍然长期反复,对经济形成脉冲式冲击。通胀方面,美国页岩油产能释放依然缓慢,油价中枢易上难下,国内猪周期下半年有望回升,通胀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将在年中逐步显现。整体来看,明年(2022年)的宏观环境相较今年(2021年)将更加不利于权益市场表现。”同时“不要忽视供应链紧张的中长期影响,未来供应链紧张向其他传统产业进一步传导的风险仍然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高油价推动的“必需消费品价格传导将是最具确定性方向”。并提示“过快的盈利预期切换也会为景气投资带来更多的风险”。目前来看,以上观点和结论正在得到全面验证。


珍惜上半年政策窗口期。我们在2月13日报告《用通胀战胜通胀》中前瞻指出,“市场已经从对于高估值股票的交易拥堵快速切换到对于低估值的股票的热捧。这样一个过程也能已经达到一个较为极致的水平,后续市场将逐步回归均衡。”2月20日报告《景气是最好的防御》,我们再次强调,“在上半年市场整体环境更加友好的背景下,把握景气趋势将是更加积极的防御方式。”从本周来看,虽然受到外部地缘冲突影响,市场出现短期扰动,但是正如我们在2月24日报告《1990年以来,历次战争期间资产表现大复盘》中所指出得,外部战争冲击“对A股的影响方面,更多是通过美股→亚太市场→A股进行传导,中期趋势影响有限。”在上周报告《风格纠偏行情正在启动》中我们指出“宏观流动性预期正在修复”,“年报业绩窗口期是市场由混沌走向有序的契机”,虽然本周受到海外市场扰动,市场短期有所反复,但是我们认为中期趋势并未发生变化,未来两个月影响市场的主要变量仍然是企业盈利,市场风格的纠偏仍在延续。


01 

聚焦两会报告:稳就业扩内需是重要增量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重点提及了“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乡村全面振兴”、“对外开放”、“绿色低碳”、“保障和改善民生” 等相关重点工作任务;我们从策略视角梳理了报告的几大看点:

1

经济目标增速下调至5.5%,就业重要性上升

在内外形势更趋复杂的背景下,经济总量目标依旧“稳”字当头,保就业压力增加。从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GDP增速5.5%左右符合市场预期上限,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保持不变,政策措辞由去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变成了“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减税降费是亮点

2021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今年的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安排下降至2.8%左右,地方债发行规模维持在3.6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较2021年提高300亿元;而减税降费相对超预期一些,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强调要降低企业成本。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指出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与此前政治局会议提法相吻合。

3

促进增收提振内需,政策依然支持线下消费复苏

促进增收提振内需,政策依然支持线下消费复苏。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对于促进消费,报告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延续了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方面的支持,继续强调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此外也提出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4

“安全”诉求上升,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转变成“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重点提出了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生猪产能调控)等要求。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也明确提出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量化目标,可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5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经济被提及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包括1)补链强链,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与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创新激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等创新激励政策手段。3)数字经济也是两会重点提及的关键词,报告提到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以及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6

绿色低碳发展但不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

对于能源与双碳方面,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没有明确能耗强度目标,而是表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此外还明确了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

7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房住不炒”的定调保持不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一致,且与2022全国住建工作会议提出的“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定调吻合,表露出政策在打击投机行为的同时,对于保障刚需和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存在微调的空间。

8

全面注册制继续推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02

“稳就业”对于必须消费品的影响:以2011年为例


稳就业”政策导向推进,消费分化格局有望弥合疫情后快速的流动性注入使得金融系统相对于实体经济恢复更为迅速,反映到收入层面是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快,也推动了可选消费品需求的修复更加猛烈。而随着今年以来政策重心逐步转向“稳增长”和“稳就业”,我们有望看到居民工资性收入的逐步改善,这对于中低端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都会带来明显改善,进而拉动必须消费品的需求改善。


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是2011年。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来看,当时在货币和财政的全面刺激下,整体呈现需求的快速复苏;而与当下类似的是,可选消费的复苏较必须消费更加明显,到2009年下半年,可选消费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而必须消费的恢复依然偏弱。从价格指标来看,2009-2010年期间反映高端消费的富豪消费价格指数的反弹也明显好于同期的CPI水平。而到2021年,随着货币政策逐步转向收紧,而财政仍在持续发力的环境之下,居民工资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推动了必须消费品的需求进一步修复,而从价格指标来看,CPI仍保持上行而高端消费品价格已经开始下滑。虽然与当前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仍有借鉴意义。


03

关注“两会”主题投资机会


两会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事件。从历史两会行情经验来看,A股总体表现为涨多跌少,部分题材板块跑出了亮眼行情。虽然每一年两会召开前后的热点主题并不相同,但整体上区域一体化和科技类主题往往更受市场关注。具体来说,在2016年至2019年间外部宏观环境相对平稳的时期,市场会更加关注“两会”区域一体化和科技类主题,如“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芯片国产化”,以及“新能源汽车”。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居家隔离娱乐消遣的需要,网络游戏以及医疗行业会更受市场青睐;而在2021年“碳中和”主题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较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稳增长保就业压力较大,疫情零星复发背景下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宏观政策发力的同时,促消费、稳外贸等一揽子政策扶持落地概率较高,政对于数字经济、三胎政策、粮食安全、资本市场改革等议题也给予了较高关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可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


1)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去年“碳中和”后的又一新主线,短期符合稳增长诉求,政策支持态度明确,中长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东数西算”工程也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建议关注基础设施中的通信基建、设备商、IDC、运营商与新能源建设,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汽车智能化、信创等领域、以及应用端的元宇宙方向。


2) 三胎概念: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未来三胎政策的配套措施将逐步加码。一方面未来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有望带动近几年新出生人口出现回升,并为母婴及儿童消费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带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纺服、文化传媒及休闲服务等相关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辅助生殖产业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3) 粮食安全:内外形势与疫情冲击影响之下初级产品供应保障的重要性被拔高,国防、能源、粮食安全是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中粮食安全在报告中被明确提及,全球粮食价格的快速上行也会倒逼国内政策推进节奏。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起点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是粮食的 “芯片”。


4) 注册制改革: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券商板块有望受益于宽信用叠加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双重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证监会系统2022年工作会议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三提“全面注册制”,可见全面注册制将成为今年改革重要主线,预计券商板块景气将迎来抬升。


3.1

数字经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占GDP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核心的增长极之一,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工信部旗下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由2005年的2.62万亿增长至2020年的39.2万亿,占GDP比重也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占GDP比重的14.2%上升至2020年的38.6%,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数字经济的顶层政策全面发布,“东数西算”、信息基建是数字经济的主要抓手,各级政府皆强调大力发展。在今年1月份, 国务院正式对外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其中提到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涵盖农业与水利、工业与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智慧物流、金融、能源等重点产业。“东数西算”工程也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其项目建设周期将是数十年的长线工程,同时作为重资产投入、投资链条长的项目,投资体量或在数千亿级别。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的大方向符合预期,全国与地方两会皆强调了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基建亦是新基建领域的重点发力方向。数字经济是继去年“碳中和”后的又一新主线,短期符合稳增长诉求,政策支持态度明确,中长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关注基础设施中的通信基建、设备商、IDC、运营商与新能源建设,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汽车智能化、信创等领域、以及应用端的元宇宙方向。


3.2

三胎:关注母婴、儿童消费及辅助生殖投资机会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预计2050年老龄化将达峰值。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整体上仍由1978年的18.25‰快速回落至2019年的10.48‰。尽管我国在2013年开始逐步放开二胎政策,这在2014年与2016年有效拉动出生率,但随后出生率仍然继续下滑。受出生率下滑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走低,当前我国0.36%的人口增长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已经处于低位。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预测数据,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人数或将达到3.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也将达到27.9%,直到205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趋于平稳。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未来三胎政策的配套措施将逐步加码,关注母婴、儿童消费及辅助生殖投资机会。去年5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对于投资的影响而言,关注两个方向:①未来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有望带动近几年新出生人口出现回升,并为母婴及儿童消费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带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纺服、文化传媒及休闲服务等相关投资机会。②不孕症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普遍,三胎政策背景下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部分群体由于生殖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优生优育的情形,辅助生殖产业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根据锦欣生殖招股说明书引自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辅助生殖市场2013年仅有187亿美元,而预期2023年将增长至318亿美元,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8亿美元,辅助生殖行业技术壁垒高且行业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3

农业: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重要性空前提升

内外形势与疫情冲击影响之下,初级产品供应保障的重要性被拔高,国防、能源、粮食安全是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中粮食安全在报告中被明确提及。


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起点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是粮食的 “芯片”。当前我国种业仍较为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9 年我国种子进口额达 4.35 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 2.24 亿美元。整体而言,我国种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很多农作物缺乏替代品种,仍需依赖进口。从进口来源来看,当前美国、日本为我国种业进口前两大来源国,2019 年我国分别从美国和日本进口 1.27 亿美元和 0.72 亿美元种子,合计占我国种业全部进口量比重约 45.75%。


粮食价格的快速上行倒逼国内政策推进节奏。当前来看,随着俄乌战争推动油价的快速上涨、欧洲小麦供给压力加大,叠加南美气候异常影响,全球主要基础农产品的价格呈现明显上涨压力,尤其是作为饲料主要来源的大豆和玉米,价格都已经接近历史新高水平。


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种业政策密集性出台。《种子法》修订与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出台显示出高层加强种业的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的决心。种子法修正草案于2021年8月17日首次提请审议,在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修改,并将在今年3月起实施。2021年8月27日,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即将下发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粮食安全的重要度也在提升,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2022一号文强调种业振兴及生猪产能稳定,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策持续加码下,种业有望迎来长足发展。


3.4

券商:全面注册制的主要受益方向

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券商板块有望受益于宽信用叠加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双重逻辑。继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后,1月降息落地叠加今年财政前置继续推动宽信用进程,今年上半年社融增速企稳回升。另一方面,证监会系统2022年工作会议部署了7项重点工作,1月28日证监会印发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文件指出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决策部署。全面注册制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可见全面注册制将成为今年改革重要主线,预计券商板块景气将迎来抬升。长期来看,资管新规、“房住不炒”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下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资产倾斜的趋势明确,券商的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业务有望迎来长期发展。


04

风险提示


地缘冲突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


往期报告

#投资策略

22.02.27丨【西部策略】风格纠偏行情正在启动

22.02.20丨【西部策略】景气是最好的防御

22.02.13丨【西部策略】用通胀战胜通胀

22.02.06丨【西部策略】春节长假大事纪:在“类过热”环境中寻找机会

22.01.25丨【西部策略】持股过年

22.01.23丨【西部策略】积极布局上半年行情

22.01.16丨【西部策略】如何理解今年以来市场风格的变化

22.01.13丨【西部策略】流动性预期博弈,节前市场仍在磨底

22.01.09丨【西部策略】为什么今年没有“春季躁动”,兼谈如何布局上半年行情

22.01.06丨【西部策略】风格切换预演结束,市场进入左侧布局期


#深度专题

22.02.24丨【西部策略】1990年以来,历次战争期间资产表现大复盘


#定期策略

22.02.28丨【西部研究】3月金股组合

22.01.28丨【西部研究】2月金股组合

22.01.07丨【年度策略】变中求其一,动中求其定

21.12.30丨【西部研究】1月金股组合


#主题投资

22.02.23丨【西部研究】策略联合行业:掘金“东数西算”


#关于我们

21.12.24丨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分析师与研究助理简介

感谢关注!

易斌:西部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2021 年加入西部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6 年策略研究经验。作为核心成员获得 2017 年新财富宏观团队第三名,水晶球第四名;2018 年最具价值金牛策略团队第二名;2020 年新财富策略团队第五名,水晶球第四名。主要从事 A 股市场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相关研究。


分析师:易斌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1120001

电子邮箱:yibin@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方晨

电子邮箱:fangchen@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慈薇薇

电子邮箱:ciweiwei@research.xbmail.com.cn


证券研究报告:《两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报告发布日期:2022 年 03 月 06 日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面向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公司”)机构客户,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西部证券机构客户,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西部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西部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公众号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西部证券不保证本公众号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西部证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公众号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西部证券没有义务向本公众号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西部证券对本公众号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公众号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公众号内容,不应视本公众号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西部证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西部证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众号版权仅为西部证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版权。如征得西部证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公众号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西部证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欢迎点击“分享”“收藏”“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