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随笔 || 走进西藏 走近理想
走进西藏 走近理想
刘海峰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藏是一个遥远且有点神秘的地方。走进西藏,需要适当的机会、不错的身体、相当的财力,还有一定的勇气。
是的,去西藏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去其他地方,即使是出国,只要不是去战火纷飞的国度,一般人都必不太担心。但是去西藏就不同,因为多数人在拉萨等地都会有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对在沿海一带的人来说,由于所处海拔很低,特别是那些有时还在海平面以下活动的人,更是不易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有些人在高原反应最严重时,往往会产生后悔来到西藏、巴不得赶紧逃离西藏的想法。对部分人而言,走进西藏,可能是拿健康甚至是拿生命来冒险。惟其如此,能够去西藏走一趟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伴随着雄浑深沉的法鼓声,李娜《走进西藏》高亢玄妙的歌声飘入云端:“走进西藏,也许会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会看见天堂……。”那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似乎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于是,许久以来,到西藏行走一次便成为我埋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特别是近两年来,为主持河北省几所高校的百年校史论证会和讨论确定高校校史的原则与标准,我曾三次去承德,见过当年清朝皇帝下令修建的小布拉达宫,虽然只是缩小的建筑,但已经是相当雄伟壮丽,故而更想看看真正的布拉达宫。
2004年8月上旬,我因参加“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终于有机会和时间走进西藏。此次研讨会由《教育研究》杂志社、西藏民族学院、西藏大学联合举办,实际上最初动议是在厦门大学由教育研究院2002级在职博士生、《教育研究》杂志社总编高宝立和西藏民族学院副院长王学海提出的。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本院共有十位教师接到会议邀请,但最后因各种缘故,只有我一人成行,由此也可见去西藏之难。
说是走进西藏,其实我也是飞进西藏。因为现代几乎已没有什么人还真的步行进藏,至少也得乘汽车前行。古时候即使是车马兼行,从内地到拉萨最短也要几个月。据说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前后用了三年,可以想见其中的艰辛,当然可能还有适应气候和高原反应等问题。唐代入藏和亲的还有金成公主。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古代和亲的历史。虽然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的角度来看,和亲有其积极的意义,但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对出嫁给异族的皇室少女来说,从小在皇宫大内娇生惯养的她们,要远嫁到完全陌生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中给一个外族的王公做妻妾,简直难以想象。当男人们用军事手段和政治智慧无法解决纷争时,便将重任压到女人娇柔的身躯上,交由“水做的骨肉”去承负,实在有点残酷。
当然,文成公主进藏后带去了许多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经验,加上她本人聪明贤惠,辅佐松赞干布治藏,对西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至今还为藏民所怀念。唐人陈陶《陇西行》诗云:“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见此次和亲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有不小的影响。在今天的拉萨大昭寺,文成公主的塑像也是被供奉得最多的神像之一。
古代中原人将西藏称之为吐蕃。在漫长的年代中,汉族中央政权与吐蕃政权不断处于和平与战争交替进行的状态。例如唐代,有时是唐朝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一同与吐蕃作战,有时则是化干戈为玉帛,进行“唐蕃会盟”。如此几度与唐朝会盟、败盟,甚至在公元787年会盟时“劫盟”。不过,823年终于建立了《唐蕃会盟碑》,因为和平毕竟是历史的主旋律。当今一般旅游介绍总是有意无意地隐恶扬善,只说和而不说战的内容,尽量不去提历史的阴暗面,连西藏博物馆现在都将反映过去农奴制的展品撤换掉。多数国家和民族都是这样,学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要全部推广到所有民众。但作为学者,总该全面了解历史的真相。
西藏的典型地貌是一座座相连的山川、裸露的褐色山体,以及在行进途中不时可以望见的雪山。过去我们唱“高不过喜马拉雅山,长不过雅鲁藏布江”,现在流行的歌曲是《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给人的感觉特别圣洁、超凡脱俗,那是一个离太阳、离天堂,或许也是离理想最近的地方。
不过,没去过西藏的人多不知道,西藏的东南部居然与江南的景色十分相似。除了游览拉萨,我们还到了藏东南的林芝地区。汽车翻过米拉山口,公路从尼洋河的源头,一路沿着河流往下延伸。尼洋河咆哮着、轰鸣着,奔腾不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但实际上三千尺只是诗意的夸张,而沿路的尼洋河落差足有一千米,还真是“直下三千尺”。灰绿色的河水湍急涌动,一去不复返,令我一路回想起美国电影歌曲“The River of No Return”中那伤感的词曲。在当今中国,已很难见到流量如此之大而水体还如此纯净的河流了。由于林芝是福建和厦门对口援藏的地区,在林芝市区还有“厦门路”、“厦门广场”、“福建园”,让我这个从厦门来的游子感到格外亲切。
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我提交论文是《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与樊本富合作)。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儒学几乎是无远弗届,连周边国家都泽被其中,惟独西藏是个例外。在现今中国30个省市区中,西藏是惟一不受科举和儒学影响的地方。西藏(包括整个青藏高原)是一个相对封闭而独立的地区,大概部分是因为海拔太高的缘故,在近代以前,始终没有外来军事力量能够深入其中。中国的西域多为山脉和高原,而东面则是平原和海洋,水往低处流,因此中国人向来是从西天取经,再向东方传播。
就科举制而言,也是对西域较难渗透,对东土则广为流布。但在今天,随着西藏的开发,高等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只是与内地的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例如,2001年高考录取分数文科重点线最高的山东达580分,比最低的西藏440分高出140分;第二批本科文科最高的是山东535分,比最低的西藏350分高出185分;第二批本科理科最高的山东559分,比最低的西藏300分高出259分。从地理环境来说,西藏无疑是海拔高原和世界屋脊;从高考分数线来说,西藏则是属于典型的“高考洼地”。于是现代的高考移民不畏艰险,想方设法移入西藏。
在我们下榻的宾馆附近便是林芝一中,而林芝一中是“高考移民”特别多的学校。2004年6月高考成绩公布后,林芝地区500分以上的文科考生25人,其中只有3名是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和当地考生。500分以上的理科生57人,其中只有三四个考生是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和当地考生。其余考生基本上都是外地转入林芝地区尤其是林芝一中的考生。
倾斜的高考分数线以及相关的高考移民问题,与科举时代的区域均衡和“冒籍”问题如出一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千古难题。问题的核心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想,当西藏的社会经济也能够发展到接近沿海地区时,当高等教育也能走进西藏的藏族大众之中时,也就真正走近中国高等教育的理想了。
走进西藏不易,走近理想更难。只有经过艰苦的治理,西藏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和保护;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西藏的教育水平才有可能渐进地提高。
带着对西藏的深刻印象,乘飞机回到内地后有一种轻松感,以及一点认识:没去西藏的人很难想象西藏的苍凉西藏的美,去过西藏的人很难忘却西藏的苍凉西藏的美。
(摘自刘海峰:《学术之美 海峰随笔》,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42-145页)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