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克兰的警示-消极社会下的多元丧失

红工耀光 晨星评论 2023-03-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耀光

审核:zzzz

编辑:zzzz、派大西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里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伴生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资产阶级无法离开无产阶级而存在,而无产阶级消灭了资产阶级之后“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也会消逝在历史长河。阶级斗争——社会结构性压力引起的对抗和调整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很多左翼在讨论乌克兰局势的时候,往往会寄希望于其通过传统的阶级斗争的形式,使得乌克兰摆脱外辱内乱的局势,走向一个较为独立稳定和谐的发展。


    

  可现实却给我们抛了冷水。乌克兰很难有系统性的阶级斗争,因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在于资本和劳动力,乌克兰在一种“买办”的思潮下,其资本和劳动力都在不断地流向波兰德国等欧洲社会。在俄乌战争开始前的一次乌克兰国营矿场的罢工中,工人要求其偿付工资,乌克兰国营矿场的管理者则对工人们说“你们怎么还在这里,你们去波兰吧,那里有很多工作!”这使得工人们心灰意冷,对自己阶级的前途以及国家的前途都感到渺茫。


    这在警示我们,在分析一个国家内部结构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将其放在一个国际的大环境内进行考察。乌克兰处于美帝国主义和俄罗斯沙文主义对抗的最前线,根本上提供不了稳定的投资环境,无法进行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的本土生产。这导致了乌克兰的民族工业普遍向更发达的欧洲转移——或者根本发展不起来。乌克兰本土的“资产阶级”更多是依靠向美欧输送各种资源——包括乌克兰的矿物、农作物、以及更多的加工很少的、附加价值不高的初级产品,也包括对美欧的政治上的支持和意识形态上的亲和这样的政治资本。以这种独特的利益输送方式,换取这些买办阶级能在乌克兰国内活得像其他地区的资产阶级一样享受奢靡的生活,甚至于缺乏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市民阶层的制约,这些买办们往往肆意妄为,这导致了乌克兰成为了“欧洲子宫”,老百姓的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另外一方面,劳动力的丧失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些最容易也最有意愿移民的劳动力普遍是相对乌克兰国内其他阶层受到更多教育、知识文化水平更高、更年轻也更包容的群体。这种劳动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根基。乌克兰本身是信仰基督教的白人,又和西欧接壤,移民很容易。没有年轻人,任何的民族工业都难以开工,乌克兰本地就连出租车司机都难找到。而买办阶级又没有意愿去为这些年轻人创造工作岗位以及好的工作环境,他们并不依靠民族工业为生,仅仅依附于向西方输送利益即可过上上位者的生活。这使得乌克兰形成不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军以及产业后备军,年轻人们更愿意到隔壁的国家去生活,无论是欧洲还是俄罗斯,他们都可以获得充足且更好的岗位以及受劳动法和工会保障的权益。



    乌克兰本国缺乏资本和劳动力的基础上,资本和劳动力形成了互不伴生的问题,他们之间失去了联系,资本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只需要西方的支持;而劳动力也不需要本国的资本,他们想要移民的机会。这样,乌克兰本身就陷入到了一种消亡的状态,成了一种正在多元丧失的消极社会。在经济基础如此的情况下,乌克兰人无论是想建立起欧洲式的社民福利国家还是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国家,都变成了一种空谈,根本的原因是既没有钱也没有人——尤其是没有人。教员同志说过,人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新纳粹试图以民族主义的形式团结起国内的乌族人,以一种构建的班德拉文化来重振乌克兰,更是黄粱美梦。你再怎么说乌克兰族裔有多高贵,那些移民走了的乌克兰人,在欧洲高福利国家享受着小资生活的乌克兰人会回来和你经历毫无意义的贫穷和战火吗?他们如果好心的话,只会劝这些还在国内的同胞——你怎么还在乌克兰呀,趁年轻不快跑到欧洲来?非要呆在那个注定动乱不堪,一堆老弱病残连个打个车都困难的地方?


 

    左和右的道路,在乌克兰都是行不通的,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只能做大国博弈的前线。在有些地方,内部矛盾更显著;但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外部矛盾才是根本。因此乌克兰的问题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解决的,除非俄美双方出了一个赢家,或者世界出现了新的格局和变动,使得乌克兰不再是世界的焦点。那个时候乌克兰人才能够求得一丝生存发展的机会。





往期推荐:

乌克兰事件:春秋无义战,兴亡百姓苦

三八劳动妇女节:不要女神的虚幻王冠,只要妇女的真实权利

hk疫情和阶级分析

[转载]|评新编历史剧《觉醒年代》

驳翟东升的“新殖民主义”

对饶毅的精英主义和资产阶级法权批判

陈喜年-于无声中炸裂的矿工诗人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一)

知识分子反对知识分子

批判三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谬论

关于人民公社的探讨(上篇)

关于人民公社的探讨(中篇)

关于人民公社的探讨(下篇)

欧美不倡导996,为什么他们不会失去竞争力?

保守性小谈

性别矛盾研究

保守自由主义论

论组织建设的失败教训


—红工—

每天都要学习和进步



点开名片  关注我们


真 理 · 理 性 · 进 步



小编微信:AlfredLMW

b站:红工学习小组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好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