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出手!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

本文解读作者 跨境金融研究院 王志毅,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个人转发,机构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刚刚!央行宣布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远期购汇成本将要增加!


9月15日,CNH汇率破7

9月16日,CNY汇率破7

9月22日,CNH跌破7.1

9月26,CNH一度突破7.16

消息发布后,CNH应声而落


一、有什么影响?



先说结论,


直接影响

企业远期购汇成本增加六七百点左右。

(假设即期购汇汇率7,原来一年期远期购汇汇率6.88,征收风险准备金后远购汇率可能变成6.95)


简单的逻辑

价格贵了,观望的多了,远期购汇少了,汇率贬值压力小了

也就是通过价格手段引导市场预期。


有没有用?

短期效果明显,长期看基本面。



二、此“准备金”非彼“准备金”



要注意的是,外汇风险准备金并非外汇存款准备金。


9月4日,央行调整的是外汇存款准备金,主要针对境内外汇存款向金融机构征收。

而本次央行调整的是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针对远期购汇方向的代客衍生交易向金融机构征收。

根据之前的政策,需征收的衍生交易包括购汇方向的远期、期权和期权组合(期权减半征收)等,但不包括掉期以及境内金融市场交易的套保,比如债券或股票项下的沪深港通、债券通、CIBM直投、QFII/RQFII等。


1、什么是外汇风险准备金?


2015年“8.11”汇改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人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273号),将银行结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自2015年10月15日起,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为20%。

该成本会转嫁到给企业的报价中,征收风险准备金后企业在银行做远期购汇方向的套保价格可能会差三五百个点,从而能够通过价格手段减少远期购汇,稳定汇率。

外汇风险准备金跟外汇存款准备金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征收的对象是金融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签订远期购汇合同后,金融机构要代缴20%外汇风险准备金至央行专用账户,为期1年且没有利息。



2、收取外汇准备金的业务范围


征收范围经过数次调整,2015年刚发文时只包括远期购汇,但马上又发了补丁文件涵盖了所有购汇方向的外汇衍生品,目前的口径沿用2018年190号文。


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业务范围:

  • (一)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具体包括:客户远期售汇业务;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客户远期购入外汇的其他业务。 

  • (二)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的前述同类业务产生的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的头寸。 

  • (三)人民币购售业务中的远期业务。



此后又通过政策问答明确了境外机构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无需缴纳外汇风险准备金的情况。


3、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


  • 2015年8月31日,人行宣布自2015年10月15日起,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这个时点是“8.11”汇改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大,央行通过推出外汇风险准备金,提高远期购汇交易成本,从而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 2017年9月8日,外汇形势走稳,人行宣布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  2018年8月3日,中美贸易战开启,汇率再贬值,人行宣布自2018年8月6日起,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为20%。

  • 2020年10月10日,人行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我国率先防控疫情,经济和货币政策双重领先,人民币持续升值,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短期回调。

我们看到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调整频率非常快,而且它永远是跟汇率走势相反的,是一个典型的逆周期调节工具。


4、这次有何不同?



1、掉期点为负


因为当前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根据利率平价,目前掉期点为负。

也就是说跟当年不同的是,现在企业做远期购汇的拿到的价格是比即期购汇要好的。


因此,目前即便加上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影响后,远期的购汇价格可能仍然会好于即期。(那么未来是否会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2、美元成本高


同样是因为美元加息,目前一年期LIBOR已经达到了4.53%,为此银行要付出的准备金的成本也相应提高了,比如当年征收的影响可能是远期价格加点四五百点,那么现在测算下来可能就要六七百点。


比如下图的试算,





参考: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2015-9-8


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

。。。此次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对企业。。。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




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关问题的政策问答 2018-8-10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关问题的政策问答

1.2018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8〕190号),请问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8〕190号),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的业务范围包括:(1)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具体包括:客户远期售汇业务;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客户远期购入外汇的其他业务。(2)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的前述同类业务产生的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的头寸。(3)人民币购售业务中的远期业务。

2.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展期是否需要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答: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展期无需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3.代客远期售汇差额交割业务是否需要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答:代客远期售汇差额交割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并按照银行与客户签约名义本金的全额作为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基准计算和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4.期权/期权组合业务如何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答:期权和期权组合按名义本金(期权组合采用名义本金最高的单笔期权)的二分之一作为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基准计算和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5.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产生的远期售汇类业务如何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

答:一是境外机构投资者为对冲经批准的跨境证券投资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而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范围。经批准的跨境证券投资目前主要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6〕第3号明确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等。二是与境外央行类机构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范围。境外央行类机构包括: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和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






End



延伸阅读:稳汇率还有哪些手段?



我们曾在稳汇率还有哪些“大招”?中提及,监管稳定汇率预期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例如

  • 外汇风险准备金

  • 外汇存款准备金

  • 汇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

  • 调节全口径外债和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系数

  • 新闻发布会窗口喊话稳预期

  • 领导公开场合发言

  • 境外账户融资

  • 央行离岸票据



一般来说,监管采取措施以后,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在汇率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点位之前,无法改变长期趋势。

因此,如果未来汇率继续贬值,更多的跨境宏观审慎工具也将被使用。



1、外汇存款准备金


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央行《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银发〔2004〕252号)制定的,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交存人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


9月5日,央行公告: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


但是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可能表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据央行数据,截止7月末境内外汇存款规模不过万亿美元不到(9537亿美元),降准2%后释放不到200亿美元,而仅7月份外汇存款就减少了330亿美元。

此前历次调整都未改变汇率的中长期趋势。


2021年汇率升值时,央行曾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5%-7%,7%-9%。

而今年汇率贬值时,又两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9%-8%,8%-6%。

可见政策上依然有空间。


可以看到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多是为了应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2021年美联储防水,境内美元过多时,提高准备金率,2022年美元加息,美元回流时,降低准备金率。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境内外汇市场的供给,起到预期引导和稳汇率的作用。


外汇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 2021年5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海外美元流动性泛滥也影响到了我们国内金融市场。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境内银行的外汇存款规模已突破了1万亿美元。通过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国内外汇存款流动性泛滥的影响。而另外一方面,之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提升也是在人民币升升值较快的时候,消息发布后,人民币的汇率回调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 2021年12月9日,央行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而此前12月6日,央行刚刚宣布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方面是人民币的存款准备金率在降,这也体现了我们货币政策的导向是为本国经济服务,无视美联储近期taper减债计划。另一方面,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却在半年内再度提升两个百分点。显然可能是因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

  • 2022年4月25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因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过快,4月19日至25日五个交易日,CNY汇率从6.366贬至6.574,五天贬值近2000点。

  • 2022年9月5日,人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汇率出现一波跳水,一度回调至6.93。(而此前最多贬值至6.9548)。


换言之,外汇存款准备金是针对境内外汇存款向金融机构收取的,更类似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存款准备金率。


2、汇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

2017年5月26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确认引入“逆周期因子”,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变化+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2018年1月9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答记者问,使“逆周期因子”回归中性,未来若外汇市场情绪再出现明显的顺周期波动,人民币汇率脱离经济基本面,报价行仍可能会根据形势变化对”逆周期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中间价报价行“逆周期因子”暂停。

2018年8月24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重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逆周期因子”。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叠加美联储加息刺激美元指数攀升,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次抬头,重启”逆周期因子“有利于对冲人民币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2020年10月27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公告,“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3、宏观审慎调节系数

在近几年人行、外汇局发布的监管文件中,凡是涉及额度管理的,都会提到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人行根据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动态调整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它相当于一个阀门,系数调小,额度变小,系数调高,额度放大。

限制外债流入,鼓励资金流出,人行、外汇局的用意非常明显:汇率升值过快,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采取逆周期措施,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随着这几年资本项目的放开,尤其是证券投资项下的资金更加难以把控,短期跨境资金流动越来越频繁,也更加难以管理。因此,未来调控措施可能会更加频繁,甚至可能呈现“小步高频”的特点。

一般来说,监管采取措施以后,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在汇率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点位之前,无法改变长期趋势。因此,如果未来汇率继续贬值,更多的跨境宏观审慎工具也将被使用。

以往采取措施后的汇率走势可见下图:


4、新闻发布会窗口喊话稳预期

2022年9月5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进行了答记者问:

彭博新闻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是问中国人民银行的,考虑到现在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及其他货币的汇率一直在贬值,我想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政策空间来减利?

刘国强:
谢谢。因为中国是开放经济,所以人民币汇率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期主要是美国加码货币政策调整,这样的话,美元今年以来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也贬值了8%左右,但是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贬值幅度是最小的。比如1-8月欧元贬值了12%,英镑贬值了14%,日元贬值了17%,人民币贬值8%,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人民币贬值相对较小,而且在SDR篮子里,应该说人民币除了对美元贬值以外,对非美元货币都是升值的,而不是说对SDR篮子其他货币也是贬值的。这样的话,在SDR货币篮子里,一个基本情况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币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币并没有出现全面的贬值。

除了看汇率也要关注市场运行变化情况。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正常,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受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可控。这既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比较强,而且目前我非常相信经济又进入了一个上行的阶段,另外也得益于中国的汇率机制,我们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宏观审慎的管理不断完善,汇率的弹性也明显增强,这样就比较好地发挥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5、境外账户融资

通过限制银行向境外拆借资金来调节CNH市场规模,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2009年跨境人民币刚开始试点的时候,为了向离岸人民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人行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发[2009]212号)中就有规定,“第七条 境内代理银行对境外参加银行的账户融资总余额不得超过其人民币各项存款上年末余额的1%,融资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对境内代理银行的账户融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允许境内代理银行为境外参加银行的账户提供人民币的融资。此后在2013年7月5日,《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13]168号)中对212号文进行了修订,“六、 境内代理银行对境外参加银行的人民币账户融资期限延长至一年,账户融资比例不得超过该境内代理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上年末余额的3%。”进一步促进跨境人民币使用。

但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由于汇率形势发生了变化,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大的时候,为了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做空成本,稳定汇率,跨境人民币的监管政策由促流出转变成了控流出,当时还有类似的指导要求中资行暂停对海外行的提供账户融资,或是限制FTU账户向境外融出,来收缩离岸市场的流动性,此类非常时期的措施已于2017年9月份逐步退出。

2018年1月19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和投资,支持人民币跨境业务健康发展,改进商业银行跨境融资服务,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人民币跨境账户融资业务进行逆周期调节,即人民币跨境账户融资上限由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和逆周期系数决定。目前逆周期系数为3%。2017年外汇形势稳定,在这个时点上,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人民币跨境账户融资业务进行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对离岸人民币市场注入流动性,可以促使汇率更具弹性。

在非常时期,曾经还对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征收存款准备金,此后逐步退出。


6、央行离岸票据

通过央行发行离岸票据来调节CNH市场流动性。

2018年9月20日,央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央行在香港发行央票。2018年11月7日,央行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首次招标发行了200亿元离岸央票,此后规模越来越大。

今年以来,人行已经在香港发行多次人民币央行票据:



除此之外,稳定汇率预期还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详看:稳汇率还有哪些“大招”?

END




正文完



虽然,汇率跌多了就会涨,涨多了也会跌,当前波动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既然可以一天贬八百多个点,当然也可以一天涨八百多点。

但是,“稳”字优先,短时间单边大幅贬值/升值恐怕都是监管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监管动态,详看:稳汇率还有哪些“大招”?


相关阅读:


关注“跨境金融研究院,及时跟进后续政策变化




跨境金融研究院 推荐课程:


资本项目政策及业务实操训练营,结合银行或企业在日常业务办理中遇到的资本项目业务问题,辅之以实操中的案例和常见问题,手把手教你学会业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