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检察》2022年第18期要目

人民检察 人民检察杂志 2023-03-25

目 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政策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

杨春雷

落实中央《意见》推动

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检察生产力 持续增强法律监督效能

张家贞

实务研究

“酒托案”定性的司法现状与法理分析

黎 宏 贾小我

洗钱罪司法实务疑难问题探讨

 罗 曦 陈 晨

职业放贷人的识别与民事检察监督

 王玄玮

法治聚焦· 新时代刑事

司法改革发展与展望

我国刑事司法理念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

陈卫东

刑事司法改革需秉持刑法客观主义

周光权

构建一体化实质出罪机制 推进少捕慎诉慎押贯彻实施

刘艳红

凝聚共识推动少捕慎诉慎押落地落实

孙长永

能动履职实现从治罪到治理模式转型

张朝霞

中国特色羁押听证制度的形成与未来

冀祥德

从刑事一体化角度看刑事司法理念政策创新

万 春

刑事司法改革成果斐然前景广阔

陈兴良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发展成效以及改进举措

龙宗智

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成果与展望

宋英辉

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周加海

强化使命担当 深化检察监督

李贵方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与刑事诉讼立法推进

李玉华

适应刑事司法理念制度变化 重塑新型侦诉审辩关系

苗生明

刑事司法理念政策与制度机制之创新

熊秋红

改革“浪潮”持续推动刑事司法制度发展进步

张建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高景峰

司法改革探索

推进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有效运行的路径

薛正俭

观察与思考

不起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焦成千

新时代虚假诉讼社会治理协作机制探究

李 强 王胜利

调查报告

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的制度反思与重构

袁亦力 申贝贝

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断卡”行动中涉银行卡刷脸行为的刑事规制

孙 亚 任留存 姜依菲

法律文书工作文书指南

未成年人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制作

张寒玉 李 鸣

xx省xx市xx区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观点撷要

区块链智能合约涉诈骗犯罪中数字货币的定性及价值衡量

颜 卉 朱 刚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对策

肖秀云 姜克峰

应强化对看守所辅助人员监管工作

黄占英 王凤国 王佳玲


落实中央《意见》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检察生产力 持续增强法律监督效能

摘 要:检察监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生产力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对检察监督工作而言,检察生产力就是检察人员通过监督执法司法机关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能力。对此,有必要在检察人员、法律监督“工具箱”、监督对象等检察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效能上增强实践探索,并依靠科技赋能促进检察生产力结构性重塑,进而支撑检察监督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检察监督 检察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检察要素 科技赋能

作者简介:张家贞,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实务研究


“酒托案”定性的司法现状与法理分析

摘 要:借助互联网进行的“酒托案”频发,引发网络社交诚信危机。司法实务对此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通常以诈骗罪定性处罚,但在具体释法说理上存在不足。从“实质的个别财产说”出发,诈骗罪的成立,以行为引起了经济性财产损害为成立要件,这种财产损害,必须结合所转移财产的内在效用、支付者的交易目的等考虑。在“酒托案”中,行为人实施了使被害人误以为“以酒为媒”二人进一步交往的骗局,掩盖了其推销酒水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付出对价中所蕴含的和被害人进一步交往的目的落空,遭受了能够经济评价的实质个别财产损害。虽然转移对价行为是被害人自愿实施的,但该种对价的转移、交付是在处分人陷入法益关系错误的情形下进行的,属于有瑕疵的同意,应属无效,所以被害人即便得到了与其对价相应的酒水服务,也构成财产损害。

关键词:“酒托案” 欺骗 被害人目的落空 法益关系错误

作者简介:黎 宏,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小我,作者单位系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


洗钱罪司法实务疑难问题探讨

摘 要:在办理洗钱犯罪案件中,应根据上游犯罪侵害的法益,结合具体洗钱手法,将上游犯罪所得限定为源于上游犯罪并且可以成为洗钱罪犯罪对象的非法获利部分。同时,应从掩饰、隐瞒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主观意图和客观功能方面,对洗钱行为加以实质把握。自洗钱入罪后,行为人既有上游犯罪行为又有洗钱行为的,应数罪并罚;司法机关应根据行为人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具体内容指向认定共同犯罪,对于仅共谋和实施事后帮助洗钱的行为人宜只认定为洗钱罪。

关键词:自洗钱 上游犯罪所得 洗钱行为 共同犯罪 数罪并罚

作者简介:罗曦,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三级高级检察官。陈晨,经济学博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

本文系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打击洗钱犯罪研究》(GJ2021C24)成果。


职业放贷人的识别与民事检察监督

摘 要:涉及职业放贷人的案件是民事检察监督的重点工作之一。职业放贷人具有非法性、营业性与营利性三个基本特征,检察机关可采取借贷次数审查、关联案件检索、关联当事人审查、借贷利息审查等措施,发现职业放贷案件线索,及时开展监督,为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作用。

关键词:职业放贷人 民事检察 民间借贷纠纷 合同效力

作者简介:王玄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法学博士,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司法改革探索


推进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有效运行的路径

摘 要:在公安机关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对于强化侦查活动监督制约与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中,侦监协作工作面临难以妥善处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关系、缺乏有效监督进路和精准监督举措、信息共享不畅引发监督盲区、监督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推进侦监协作工作有效运行,检察机关和派驻检察人员须坚持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依法规范监督、侦检紧密衔接配合、优质高效等原则,转变工作理念,完善落实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办案平台信息共享,同时调整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侦监协作办公室 侦查监督 实践问题 完善路径

作者简介:薛正俭,银川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调查报告


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的制度反思与重构

摘 要: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制度具有辅助质证、证据把关、审查监督等重要功能。但司法实践表明,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在资源配置、审查能力、制度供给、审查标准等方面面临困境。对此,可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借力智慧司法建设、增强制度供给的细致化、建立标准化体系等途径予以解决。

关键词:检察机关 技术性证据 审查

作者简介:袁亦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申贝贝,西南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暨网络犯罪侦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本文系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刑事检察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的监督纠错作用研究》(CDJC[2021]C03)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断卡”行动中涉银行卡刷脸行为的刑事规制

摘 要:随着“断卡”行动推进,单纯提供银行卡或提供转账等支付结算行为的法律适用渐趋统一。但刷脸行为作为一种新情形,在法律适用上仍存在较大分歧。涉银行卡刷脸行为具体可分为账户识别型、安全认证型、转账交易型三大类型。对于刷脸行为的刑事规制,应当在明晰刷脸行为类型、功能的基础上,区分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在不法性和有责性层面,运用主客观相一致的方法审查,综合认定。

关键词:断卡 刷脸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作者简介:孙亚,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留存,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姜依菲,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一般课题《涉网络支付平台侵犯财产犯罪的类型化研究》(SFH2022B07)的阶段性成果。


公告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人民检察杂志特开设微信端征稿发稿渠道,建立“好稿快发”“网络首发”机制,来稿除微信公号端编发外,还将择优刊发于《人民检察》纸质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邮箱rmjcwlb@126.com,征稿内容详见《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编辑:刘梦洁

相关链接


  欢迎订阅2023年《人民检察》《人民检察》2022年第1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2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3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4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5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6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7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8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9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0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1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2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3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4期要目
《人民检察》2022年第15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16期要目《人民检察》2022年第17期要目《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

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