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在云南 | 这次,一口气尝尽滇越铁路沿途的五味珍馐!

食在云南 拾云南 2024-04-27

云南,因其地域和民族的多元化,孕育出了一片“美食绿洲”,滇越铁路沿线,就是其中一块“味蕾田地”。


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米轨火车的汽笛声,吹响了云南走向近代社会的号角。百年以来,诞生于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在人文风物的交汇、融合中成就了自己的美食文化,它们散落在云岭大地上,灿如繁星……


8月21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食在云南》正式上线。该纪录片以滇越铁路为主线,通过展示沿线各地特色美食与饮食文化,面向全球,推介云南的自然风物和人文风情。


1910年

从越南驶来的火车开始奋力爬坡

火车鸣着汽笛开进了昆明

滇越铁路正式通车

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当时的西方报纸将其称为

可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

世界第三大工程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滇越铁路轨距仅为1米

它起于昆明北站,终于越南海防站

全长859公里

当下的滇越铁路云南段上

客运列车已停行多年

乘客的身影已被怀旧的徒步者取代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在云南段465千米的里程中

滇越铁路修筑的海拔高差超过1800米

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

横亘三大气候带

穿越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地理和人文形成交汇

铁路又促进了人与物的流通往来

最终在交融与碰撞中

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

沿着滇越铁路

藉由美食

开启一段寻味之旅



昆明北站

滇越铁路的起点

同仁街的越式滴滤咖啡

极甜伴着极苦,毫不含糊

邻街的法式硬壳面包越嚼越香

与之搭配,最为登对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想要品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中心

——木水花市场不容错过

认识菌子、热爱菌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干悼它

牛肝菌、鸡枞、干巴菌

等各色山珍,尽收盘中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官渡区金马村

由公鸡与腊肉混煮后爆炒而成的美味

正散发着异香

这是彝族传统菜肴

——撒梅鸡

它咸鲜馥郁,细嫩可口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北行爬上昆明近郊的高山

金鸡花椒一相逢

造就的是谷律花椒鸡悠远绵长的霸道滋味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600多年前

一段豆腐的传奇

在呈贡区七步场社区拉开了帷幕

今时今日

这一桌豆腐宴,早已声名远扬




距昆明市区50多公里的宜良县

百年香樟静默不语,琴声飘过一日之晨

在这个“宜结良缘”之地

小麻鸭刚刚出炉,露出诱人的金黄色泽时

水中精灵抗浪鱼正逆流而行

它们的终点

都是激越人心的美味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宜良人的生活实在惬意

清晨来一碗痛快而过瘾的猪脚米线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下午喝一杯素有“云南龙井”之称的

宝洪茶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得闲时,还可以去

昔日“小香港”徐家渡转转


米轨旁

历经40多年风雨的小饭店风味不改

一份红烧肥肠,一份油炸水知了

外加一份骨头糁


往事就着食事

都会付于徐家渡



出了宜良

让我们去往玉溪华宁县东南部的集镇

——盘溪

建于1909年的盘溪火车站略显沧桑

穿过米轨,便是赶街的集市

店家马继芬手里的这碗木瓜水,已经传了四代人

它甜润清凉

是对抗酷暑的利器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华宁县建窑制陶的历史已有600多年

一炉窑火明灭,几番滋味酝酿

红泥荷叶鸡

陶锅炖牛肉

……

别具⼀格的窑⼯菜

是华宁人的饮食智慧,也是华宁人的烟火寻常



一城烟火,四方食事

这是位于云南红河的高原水乡

——弥勒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本地山羊肉

清水炖煮,或是大锅黄焖

又或切片爆炒、成串烧烤

不拘一格的烹饪手法

造就了弥勒佛大肚能容的至味珍馐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老天偏爱弥勒

艺术与自然在此和谐相伴

景观随地势绵延伸展,可谓十步一景

这里是葡萄生长的乐园

甜蜜在枝头酝酿,风味在杯中延续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借着这“一千种风的味道”

弥勒人以巧手和妙思

葡萄与佳肴完成了融合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温泉之乡弥勒的温度与湿度

尤其适宜微生物生长


当地人顺应天时地利

造就了驰名八方的传统名食

——风吹豆豉

它颗粒虽小,却统领着一众风味


一百多年前,开远与铁路结缘

时光在充满复古气息的车厢内外悄然流淌

列车驶过原野,穿过人群


要问下一站去向哪里

烧烤便是答案



开远烧烤

将一头猪的所有用到了极致

猪脊髓

初入口是香软柔滑,咀嚼时又满是嚼头

肥肠头

厚实劲道,卤香四溢,焦软弹牙

粉肠

外在酥脆弹韧、内里粉质细腻

猪皮

自带几分弹力

轻易便能激发唇与齿的互动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滇越铁路沿线食材丰富,饮食多元

烤架的方寸之间

个旧小肉串

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小肉串仅有手指粗细、虎口长短

糖粉是其最为鲜明的标签

细腻的粉末吸附油脂,经高温迅速融化

它的加入

让麻辣与鲜美之外,多了一丝别致的甜蜜

大快朵颐之时

蘸上糖粉,小肉串如覆白霜

如果辣是一种痛觉

甜就是一种抚慰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说到甜

定要说说个旧近年声名鹊起的

乍甸牛奶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发酵后的糯米加入乍甸鲜奶

是清爽的奶白酒

龟苓膏与牛奶合谋,微苦被乳香裹挟

另有酸奶紫米露桃胶牛奶雪燕羹

以及双皮奶

如此清冽与柔滑

仿佛置身青青牧场,似有微风徐徐吹过



除了甜味,个旧还有卤味

选用五十多种中草药作为卤料

刚开啼的小公鸡遁入卤汁

卤制116分钟后出锅

这便是金黄璀璨、富含草本清香的

斗姆阁卤鸡



复古小火车驶向大地

当双龙桥映入眼帘

便来到了建水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汽锅的发明

是建水人让水火相容的杰作

汽锅鸡领衔的汽锅宴

完美诠释了 “万物可汽锅”的精髓



草芽是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

它质地脆嫩,鲜甜素雅

不挑烹饪方式

爱吃懂吃的建水人也以一桌

草芽宴

令其大放异彩



沿建水往东南

可至蒙自


蒙自的碧色寨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

黄墙红瓦显出斑驳,法式挂钟静寂无声

绵延至远方的米轨与寸轨在此并存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自电影《芳华》、《无问西东》前来取景后

碧色寨站和与之紧邻的芷村站

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

而蒙自大地上闻名全国且深入人心的

定是这一碗

过桥米线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之一

比脸都大的海碗盛满鸡汤

加上几十碟荤素小菜

这是一个人的盛宴,这是唯我独尊的快乐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过桥米线无疑是蒙自人的乡愁

而今天

这一头,是米线无与伦比的鲜美

另一头,则是蒙自大树寨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大树寨夜市

是吃货的天堂,也是绝早的菜市场

这里没有人饿着离开

少有人空手回家



同样烟火气十足却又独具个性的

还有屏边县白河镇的火车市集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吃穿用度沿米轨铺陈

时不时还有火车经过

这里有你不可错失的凉鸡

这里有彩虹般的花米饭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举世瞩目的人字桥横跨山间

在南溪河的咆哮声中见证着屏边的变迁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当河水南流至河口

便是滇越铁路云南段的

最后一站


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隔河相望

热带季风雨林湿热型气候

使得境内高温多湿,常夏无冬

于是,这里成了水果的天堂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水果入馔的奇思妙想

拓展了中式烹饪的边界

也造就了多样的舌尖福祉


纪录片《食在云南》截图


作为中越两国往来的重要门户

河口从不乏越南人,也不乏越式风味


甜香四溢的椰丝卷

生猛猎奇的鸭仔蛋

颇受欢迎的小卷粉

裹就十里春风的炸春卷

……

当地人的味蕾已经习惯了这些异域的风味



沿一百多年前的滇越铁路一路走来

我们感受了米轨两旁的风土人文

尝尽了沿途的五味珍馐

这是一段云南的历史

这也是一段食物的历史


食在云南,云南实在

让爱吃爱玩爱云南的人们团结起来

让我们 共赴下一场山海


-END-

拾云南 | 食在云南



往期精彩回顾

食在云南 | 云南人的一线情缘——米线

食在云南 | 从不坐失良“鸡”的云南人,这次又拿出了__、__等吃鸡硬菜

食在云南 |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云南人,这次又将菌子吃出了什么花样?

食在云南 | 云南烧烤界的“顶流”在哪里?不如让味蕾来告诉你

哈巴雪山下的王林苹果,带着“独特修养”来了!

中秋佳节,一起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食在云南 | 河口的越南小吃,你吃过哪几样?

国庆在云南,8天的假期根本不够玩!

食在云南 | 水果入馔,到底是灵感风味还是黑暗料理?

民歌大观丨山旮旯飞出金孔雀

食在云南 | 一碗五光“食”色的屏边花米饭,是东方式的风情与浪漫

今日秋分 | 云岭大地秋色浓

食在云南 | 大树寨夜市,蒙自人眼里、舌尖、心中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

你闻,是桂花开满昆明城的香气~

食在云南 | 终于喝到你——个旧乍甸鲜牛奶

一杯“景迈茶魂”,品世界文化遗产的味道

食在云南 | 一桌汽锅宴,撑起了建水美食的“半边天”……

弥勒:因水而灵动 享悠然慢生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