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公立学校“国际化”?
5000字长文,但重要,大家可以只看黑体
这一周,反反复复地将【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看了8遍,越看越有味道,达到了和看王小波同等级的阅读体验感。
基于个人研究与经验,我对该份文件的提炼解读为:
爱国爱党要强化
内容构架现代化
教学方法国际化
4月21日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全稿,较之2011版的“答记者问”,丰富、细致很多,各种表述非常专业和有水平。
下面来理一理我们认为值得关注与探讨的一些问题:
❖
国家意志与个人追求
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的答记者问中,点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审议审核坚持的原则要“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国家意志”等。
完善后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三个层次:“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其中:
【有理想】就是爱国爱党,核心价值观等,一定要将“人生发展方向”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结合起来。注意注意,这里警示你不要走入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
【有本领】说得太面面俱到,基本不可能全部实现,实际上【有本领】应该是最靠家长的。
【有担当】的核心是要“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然后是儒家的“孝亲敬长……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等。就是年轻人不能躺平啊,赶紧起来干活,伟大复兴还需要你们来贡献力量!
(产业界请有些政治觉悟:国家要求的不光是“奋斗”,更是要“保持奋斗”,不要把年轻人5年就玩死,要健康工作50年,才是对国家整体效益最大化)
对我们家长的启示是什么呢?
义务教育体现的是根据国家意志要培养什么样的普通公民,所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说的是最基础、最底线的要求,而具体到你家小孩,除了国家意志外,你家的意志是啥?你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怎么在国家意志的基础上做更个性化的加载,和家庭化的育人目标,是后政策时代【教育系统规划】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
优化课程设置的一小步
这次在优化课程设置上有很多的改进,主要体现在:
1. 课程一体化设计上
既包括了小初高学科的一体化设计,又加强了纵向学段的有机衔接,特别体现在【幼小衔接】上:比起让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各自带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不如小学1-2年级整体“幼小衔接化”吧,小一严格坚持“零起点”教学。
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对绝大部分家庭肯定是更为友好的,鸡派家长应有大局观,不应该从教学“降维”的角度瞎BB。当然,深圳大部分家长对待鸡派的普遍态度也是:“你搞任你搞,我依然躺倒”。
2. 在艺术学科方面,扩大了艺术熏陶的维度,和多种学科手段,也是向国际靠拢的姿势。
3. 科学虽然也提了,但在公立系统内,科学仍旧是最大的短板。
❖
教学方法:国内与国际的接轨与平衡化
在新课标整体和各个学科的层面,探究、跨学科、实践、主题、项目制等等这些关键词一再又一再的出现,对于这些词,很多双语或国际化学校的家长肯定不陌生,这些可都是“国际教育”常用的宣传词,也是IB体系或美式教育中核心的教育概念。
从这一点看,在教育方法的探索上,我们公立学校仍然尝试着以国际主流方法为参考,小步前进、来做一些教学方法的调整,这也是我们抬头写到“教育方法国际化”的核心依据。
我们从新课标新闻发布会中的信息截取一些给到大家感觉下:
“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建立“共同备课、协商上课”机制,设计“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意义感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国家督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
“强调综合学习。任何一项创新、任何一个问题解决都不是单一知识、单一学科能完成的,一定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次特别强调了综合学习,提倡主题式、项目式、单元式等教学”。(——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
“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组织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
感觉还是很强烈的有没有?
当然我一开始看到这个会有点担心,记不记得我的主题教育分享曾经说过:“公立学校如果在方法论上全面向国际体系靠拢,将是一场灾难”,我现在仍这么认为。
逻辑很简单,这一套国际教学方法对应的是国际化的人才评估体制,进一步说,对应的是不同国家大学的入学评估系统和规则,我们后端不接轨,前端不可能完全接轨。
但是后端又不能完全接轨,因为国外大学入学并不是一套【公平机制】,而我们的是,你这个东西又是不可以动摇的。所以就很尴尬。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教改,关于方法论的,关于时间分配的,很多探索,也就只能局限于小学,甚至连五六年级都上不去,只能实质上局限于小低年级,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还好,还好,真正专业的、制定政策的人脑子还是相当清晰的,因此既提出方法论改良,又提到拿出10%左右这样的量化时间空间来做这个事情,没有往大干快上的方向去搞,幸好,幸好!
这就是我说的“平衡化”,在最终评价机制不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的基础上,前端做一些改良的微调,没问题,但步子不能跨的太大,跨的太大容易……
我全网去读了一些对于课标的点评,没几个能写到点子上的,唯独有一篇精悍的短文,揭露了【中国式探究制】的精髓——【学科实践】,点出了怎么避免“虚探究”和“假探究”的问题,我认为这才是在研究真正的问题,最后一看,谁写的?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 崔允漷,啊!高手在组织,这下放心了,再出问题就是下面执行端不懂胡搞的问题了,顶层设计是门儿清的。大家可以读读,品一品。
(点击阅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新课标强调的这一点,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
❖
具体学科实施层面的空间与灵活度
我们以英语学科为例来说,我看网上叫嚷一片,什么更难了,更简单了,说什么的都有,我觉得那个不是重点。
公立英语如果以世界水平来看的话,都是相当简单的,确实,中国几千万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啥,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的。
我认真读了几遍英语的标准,写得是真好,逻辑是真的很清晰。比起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终于进化了,起码是进入了现代英语学科的教学框架,体现在两方面:
以前是以语法为核心逻辑,现在是分级阅读
强调主题引领,强调真实情景与真实问题,强调运用与实践
这两方面就抓住主线了,进入现代教学,再次体现了国际接轨。
还有一点要赞扬的是:因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边远地区的实际需求差好多,所以英语是最难在全国范围上统筹学习目标的。
这份英语课标文件,其实挺“心机”的(人家是专业好不好…),因为它给地方、学校、老师留的灵活空间很大。
什么意思呢?就是英语学科是未来学校之间,在合规的范围内,能做出最大实质性差异的科目。英语的标准和水平完全取决于学校,和老师。
常规的建议3年级开英语,但实际上地区资源到位的1年级也都可以开对吧
方法上,“从讲解道理,到引导发现”,+主题式引导,这给教师留的发挥空间足够吧?
重点来了:学校老师在教材延展、阅读材料的引用上给的空间巨大,而且是鼓励!参考截图:
一手严打境外教材的违规使用
一手重点鼓励【素材性资源】
啥意思你看懂了没有啊?
牛逼!真的!
对于未来计划保留去香港读书或出国教育选择的学生来说,基本可以忽略公立课标,就是差的很远的,肯定是以家庭为主心做英语学习的方案。
唯一的担心
课标文件与指导相当有水平,但唯一的担心就是执行层面,干过教学执行的都知道下面人什么逻辑。
真的,特别害怕下面那些人瞎搞,外行指导内行做业务,大搞特搞形式主义向领导邀功,没有强有力又专业的中层支持基层教学改革等等。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对于普遍公立学校文化的担心。
毕竟打工人,大部分都是向上负责制,中层为了表现各种层层加码给基层摊任务,要形式要结果,基层(老师)到最后就是那种:“求你别搞我了行不,给你完成任务行不”……
语文数学大家点评的太多,不特别再讲了。
下面重点讲讲:在一个一线城市,很多中产以上有选择的家庭,教改之上我们有必要进行的一些思考:
❖
小学教改与高考改革能否接轨?
在内核上,其实是接轨的,但在具体实现上,就很难说,因为执行端的问题千奇百怪。
做得好的学校,或老师,当然就能做到:教学形式更有趣了,探讨和学习的范围扩大了,更“素质培养”了,同时还能考的好,基础知识扎实。
做得不好的学校,搞了一大通形式,最后知识也没学好,考试越来越差,也是能看得见的。
所以,既要…… 又要…… 还要……的这种事儿太考验能力了。
❖
公立学校“国际化”后,国际学校学生回流?
公立学校教学方法“国际化”了,国际化学校是否还能立得住?
我们此处探讨的是双语国际化民办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没有半毛钱关系,谨慎对号入座哈。
整体而言,国际化学校,只要是一线学校,与公立相比,最核心的不同还是人才资产,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因为公立的定位就是要完成基础教育任务,而不是为了某一群人提供高级“产品”或“服务”。
一线国际化学校给老师整体的待遇、福利,和人性化的空间是要远远好于公立学校的,加上自己娃上学免费,享受的资源也不一样,所以吸引的还是一批背景和基础素质非常好的老师。这里讨论的是国际化学校的中国老师,而不是外籍老师,毕竟疫情后背景下,往远看,整个老外教师团队恐怕都是靠不住的,顶梁柱还是优秀的拥有国际视野的海归老师,这个大家要明白。
最近一年,家长心态非常焦虑,大变局之下,小孩上学何去何从,很多家长是因为【避险心态】与【路径保守心态】,从国际退回了公立,我非常能理解,但回公立以后,并不会解决问题,实际上,还是要辛苦自己做更多的教育操作。
事实上,政策的变化进一步撕裂了家长的理念与站位,这里不光是赌国运的问题,还包括了对世界未来格局的前瞻性判断。
难!
❖
学校之间的差异扩大化,公立系统内的科学择校变得更加重要
我深度参与过一轮大型、深度的主题制、探究制、跨学科的系统创校过程,因此明白,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双刃剑的效应非常之强,它会进一步拉开学校之间的差距。
我话说得再白一点就是:校长水平有限(或者都没玩过这套方法论的)、师资整体质量普通或不咋样、生源质量也不怎么样的学校,根本就不该玩这套模型。
趁别的学校都搞些这些,自己学校反而侧重挖深学科教学能力,带孩子把基础打扎实,或许还是条明路。
未来,不光是国际化学校之间择校,双语学校择校,公立学校之间择校也将变得更为关键,再感慨一下,公立学校也要进入专业择校年代了,哎!
以前吧,简单打听下,这个学校好不好,那个学校好不好,其实挺简单粗暴的,差不多就去了。
但以后,公立学校在新教学方法上的尝试与水平还是真挺区分学校的,包括它英语到底怎么教,什么标准,什么逻辑。语文又能教出什么差异,其实语文是最能做出差异化的,可惜很多学校没有想象力,传统思维不支持。
总之,公立学校池子里择校越来越有的可说、有的可挑了。
❖
公立与国际校进行战略组合设计
最后这条写给高阶家长
基础认知阶段的可以随意看看,扩大下思维。
考虑到深圳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实在是有限,而头部公立、头部双语、头部外籍学校之间又是泾渭分明,文化、理念与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真的很不一样,所以,在任何一个线条的学校,就只能实现一个线条上的好处。
而各个线条的学校,好处很分明,坏处也很鲜明,都是利弊清晰,有舍有得。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一个孩子如果在成长性最旺盛的12年里一直待在一个线条的学校里,虽然说并不是什么问题,然而,他对学校和社会的理解是局限的,是刻板的,他的视野无法打开。
孩子通过学校认知社会、理解社会。他自小待在一个什么环境里,他天然的就会认为这个才是正常的,甚至是正义的,但他其实并不知道还能有别的方式、别的玩法、别的精彩。
很多家长喜欢一贯制学校,是因为省事儿。
但从我一个对学校有着清晰的内部认知的角度、从对自己孩子教育过程负责的角度,在二代(就是父母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的教育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做学校的组合,通过完全不同风格的学校经历,来让孩子“见人、见世界、见天地”,然后咱们再来聊聊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事儿。
所以如果让我们为了更高的教育追求,来指导做择校的话,小学就是最佳做组合的阶段,而这个战略性设计,应该放在4-6岁区间,然后三年级左右做一个复盘和调整。
初高中则有别的思路。
下周我们要发准备了两个月之久的
家长成长俱乐部平台
战略性规划、整合性鸡娃
请大家重点关注,下周见~
END
添加卡小拉老师微信
跟踪卡拉老师每一天的朋友圈教育分享
👇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是深圳市首个依托于拥有资深学校管理经验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家长认知、增强家长对现代教育理解的第三方教育平台。
卡拉老师团队基于多年对国际学校与创新性公立、私立学校的观察与创校经验,成功打造了从家长认知视角出发的、系统的【现代教育通识基础课】系列,覆盖0-18岁年龄段,在【路径选择】【如何择校】【学习规划】等重点主题上具有深度研究。
服务项目:
• 卡拉老师一对一定制化教育咨询
• 卡拉老师全景教育战略规划设计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 管理学学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进修认证
•前著名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与招生总监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样本具有深度观察,曾参与一所特色国际化高中的创设
•深圳某顶尖K12双语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往期推荐
公众号算法已改
为了即时收到文章推送
记得点“赞”与“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