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其他

《传媒》2024年01期目录

张梦琦传媒书评当代视觉文化传播实践的转型探索(刘红梅)地市新闻媒体记者能力建设与优势塑造研究(韩剑)基于多元文化的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孔艳艳)基于智能技术的影视制作与宣传推广研究(李苗
1月19日 上午 9:00
其他

行业报“寒冬”下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近年来,一些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主流报刊率先进行融合转型,构建全媒体矩阵,抢占舆论主阵地、主渠道。而行业报却面临融合转型起步晚、人才队伍老化、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以及引进人才困难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得行业报在“寒冬”下步履维艰。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如何突围是行业报人面临的一场大考。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从“润物细无声”到“无声胜有声”——中国视听艺术美学的对外传播赋能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国际传播的最新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对外传播实践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当前,国际传播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努力提升自身对外传播能力。而在对外传播中,视听作品有着直观生动、文化折扣小、传播速度快、接触层面广等优势,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时,在媒体融合时代,视听作品还可跨媒介、多媒介传播,影响各个层级的、不同国别的受众群体。近两年来,视听作品作为可出口的文化产品,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大量纪录片、综艺节目、短视频等以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从时间、空间、价值等多重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视听艺术美学赋能对外传播。尤其在艺术美学的赋能下,我国视听作品的对外传播更是从“润物细无声”进阶到“无声胜有声”,并且以“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生发“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用。一、近年来对外传播成功案例美学分析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中国古代传统美学观念。这种对极致美学的形容,是对艺术传播领域的最佳描述。传播与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彼此相通的。范敬宜先生曾借用古诗《琵琶行》分析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时,认为这种“只强调理直气壮,不讲究委婉曲折;只强调大雨倾盆,不讲究细雨润物;只强调大开大合,不讲究以小见大;只强调浓墨重彩,不讲究轻描淡写”的传播方式必然有损宣传效果。因此,在对外传播中,除了要注重对宣传对象的语言交流之外,还要注重与宣传对象的视觉交流,即“润物细无声”,在传播中华文化时达到更高境界的“无声胜有声”。根据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分析的数据,人类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收外部信息: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知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是这样解释的:“虽然味觉和嗅觉具有丰富微细的多样性,但这种丰富所产生的——至少对人类的心理——却仅仅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秩序。因此,人们固然可以沉湎于味觉和嗅觉中,但很少有人去思考它们。而在视觉和听觉中,形状、色彩、运动、声音等,就很容易被结合成各种明确的和高度复杂多样的空间和时间的组织结构,所以这两种感觉就成了理智活动得以行使和发挥的卓越的(或最理想的)媒介和场地。”因此,如果能将视频中的声音削弱或者消除的话,那么人眼接收到的信息占比也就更多,人们会更加聚精会神地观看视频。回顾近年来我国对外传播的成功案例,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视频中不夹带任何一个英文字母,却凭借着自然环境、人际交往与劳动日常的画面感染了观众,其视频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激起了当下人对慢生活的向往,“圈粉”无数海外网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唐宫夜宴》《洛神赋》《龙门金刚》等打通了影视艺术美学的对外传播渠道,无论是“活起来”的唐朝乐舞俑,还是洛神、护法金刚,都以文化、艺术和科技之美打动了观众,让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壮观的视听效果走出国门;云南象群凭借着萌萌的姿态和形象俘获了国外网友的心,这种宣传突破了国籍、语言及文化的界限,呈现出亲和的中国形象,赢得了众多国外网友的喜爱,并使他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实践产生认同感。这些成功的案例让世界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其“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值得我们借鉴。1.以画面语言替代说明说教。视听语言由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组成。其中,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形成视觉形象所使用的各种因素和方法,反映着艺术家的创造性思想,具体包括画面上的人物、造型、色彩和场景布局。画面语言表达的特点是综合性的,通过构图、色彩、灯光效果和影调的综合运用,向观众传达美学思想和观念。与其他热点事件相比,云南野生象群北迁事件最大的传播优势在于大象的可爱形象。可爱的动物形象比铺天盖地的宣传说教更容易打动人心,“熊猫外交”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中国主流媒体从动物的可爱之处入手,跟踪和捕捉象群北迁过程中出现的可爱画面,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外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中国国际电视台对象群北迁的直播报道中,外国网友在评论区中积极表达了对象群的喜爱,同时也赞扬了中国政府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做法。可以看出,可爱的动物形象冲淡了过去由政府主导的、宏大叙述所造成的意识形态色彩和说教态度。这一次将动物保护行动与积极国际议程设置相结合的对外传播实践,成功树立了一个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且,云南象群北迁报道用精致的画面突出了云南的绿色生态景观。借助大量的空中拍摄,观众可以看到自由迁徙的大象群体、繁盛茂密的热带雨林、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等。同时,通过活泼可爱的大象与人的友好互动,“润物细无声”地向海外网友宣介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生态理念在云南的具体实践,成为加强国际交流能力的典型事例。2.以美学特质唤醒文化价值。短视频作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图像叙事模式和话语叙事形式,不仅有助于继承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以短视频所传达的美学特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和再传播,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短视频所传达的审美特征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当下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价值的唤醒功能上。短视频的唤醒功能,是指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唤醒逐渐模糊甚至陌生的中国文化记忆,将其带回网友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特别是年轻用户的认知中。书法、诗歌、国画、戏曲、音乐、武术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重返并逐步流行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面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城市化带来的生存焦虑,人们对传统农耕田园生活越发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短视频中的生活美学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质朴、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的向往,而且能够引起大众在情感上对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环境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创作、再传播。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多是日常生活内容,包括劈柴、烧火、做饭等,在朴素的生活中展现平凡的美学意境,与现阶段人们渴望慢生活的愿望相符合,她的视频重现了传统农耕习俗,唤醒沉睡在人们心底里的记忆。在她的视频中处处可见自然清新的环境、温暖的人际交流以及朴实的劳动日常,开启了短视频生活美学的升维之路。她的视频中没有任何空话、口号或机械的说教。相反,李子柒用亲身行动表达了她对生命和自然的真挚感受,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达中国文化,吸引着外国网友持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达到“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3.以电影化升维促进大众传播。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电影化升维意味着节目的制作逻辑经历极大变革。电视综艺节目一向是以传统制作逻辑为指导,记录大量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拼接多个机位,并通过后期对精彩内容做出处理,进行关键场景的切换。如果说以往的综艺节目是精华资源的聚合,那么在当下电影思维升级的支撑下,综艺节目创作将影视技艺与戏剧表演融为一体,实现了多元艺术的统一。通过电影维度的升级,综艺内容的深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为观众带来更加华丽的视听盛宴,并带来艺术美学与审美品格的回归。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便是以电影升维彰显艺术美学,以超高口碑引发大众传播的代表。《唐宫夜宴》作为最先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在国内和海外的社交媒体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唐宫夜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解构和更新,既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又让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国外网友纷纷称赞这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将《唐宫夜宴》介绍给国外网友,人民日报也将《唐宫夜宴》的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上,将河南、中国的文化传播给了全世界,就连网友自发转到国外网络平台上的各种舞台片段也有数十万次的点击率。“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用电影化升维彰显了传播美学的回归,通过将艺术美学渗透到节目中去,扩大了受众群体,让更多人能够欣赏、了解传统文化。《唐宫夜宴》等节目通过观众自发传播而非明星吸引,成为热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一代受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在逐步提升。视听节目的艺术升维,也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发大众传播,在“无声胜有声”中实现对外传播。二、视听作品对外传播的几点建议美无国界。美是相通的,也是可以共情的。影视艺术作品已成为思想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与意识形态。视听作品对于美学的追求,为当代中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可被多数观众所认可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李子柒、云南象群在海外走红现象以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圈的分析,笔者发现,在探索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我们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审美意趣下找到一个公认的标准,通过视觉形象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赋予视听作品以美学特质与美学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向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放大对外传播的正面效果。1.创造视听奇观。“美在于新奇”,艺术和美学需要不断创新变化、推陈出新。在视听作品创作与观赏方面,制造视听奇观,是视听作品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以通往观众尤其是外国观众内心的捷径。视听奇观通过震撼、惊艳的影像呈现,并借助距离感和陌生化所催生的浓厚兴趣,引发外国观众围观,并激发出对美与未知的扩延想象。在《洛神水赋》出圈之前,“水下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并未走进观众视野。《洛神水赋》凭借“水下舞蹈”带来的神秘感、新鲜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融合了不同中华文化的元素,以新奇的艺术形式震撼观众心灵。同样,《龙门金刚》在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之内实景拍摄,面相威严的“金刚护法”与身姿飘逸的“伎乐天”一刚一柔相呼应,配合着铿锵有力的鼓声与悠扬的乐曲,形成视听奇观,令人连连惊叹。可见,创造具有奇观效果的视听作品是吸引外国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2.协调音画关系。虽然声音和画面只是视听作品的一种表达形式和承载内容的载体,但合理使用视听语言可以帮助升华内容。在信息过载的外部交流环境中,直白的语音符号使听觉系统更具可识别性,使得受众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音画之间巧妙的关系可以使观众从观看故事转变为欣赏审美形象,增加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情感的交流。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听觉符号系统使观众情绪难以在现场沉浸下来,并可能在任何时候抽离。通过降噪和留白,恢复听觉符号系统,使传播场景更加真实,创建和谐的音画关系和视听空间,更能加深观众的浸入感。3.挖掘美学空间。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不到6分钟的舞台诗剧《只此青绿》完美演绎出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充满哲学、艺术、美学、文学的中国传统美学内涵征服了海内外观众的心,也让更多的艺术创作者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挖掘的无限空间。舞蹈作为一种“语言”,可以承载无限的记忆和情感,而“舞蹈诗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它将舞蹈动作作为一个个词汇表达,创造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千里江山,不只青绿。“青绿淡雅,飘逸轻盈”的美学形象体现出中国文化之美,包含了诗词、汉字、书画之美以及生活、山水、人文、服饰之美,足见视听艺术可挖掘的巨大空间。此外,中华传统美学,不只有“文艺范”的高雅艺术,更是世俗生活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影视艺术作品对外传播中华传统美学,要挖掘多元美学品类与空间,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三、结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跨媒介、新主流与公众参与——疫情语境下的中国纪录电影发展景观

世界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加速了全球电影产业转型和格局洗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偏离既定轨道,纪录片在院线端同样受到波及。将近三年的疫情影响了纪录电影的生存模式,改变了纪录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形成疫情背景下中国纪录电影独特的发展景观。一、数据观察2020年至今的中国院线纪录电影市场2020、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规模连续两年问鼎全球,成为疫情以来恢复最快的电影市场。院线纪录电影因为体量较小、市场化程度有限,相对于商业故事片而言市场波动情况不显著,但依旧没有走出疫情反复阴影,且面临着自身结构性失衡以及流媒体平台冲击、全球纪录电影市场低潮等内外部发展困境。1.2020年度中国院线纪录电影情况。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大幅度缩减至204.17亿元,纪录电影总票房也自2017年来首次低于亿元。国家电影总局2020年颁发公映许可证的纪录电影有38部,该年度进院线且有票房统计数据的作品有15部,票房总和为8060万元(见表1)。疫情使整个电影行业经历了近六个月的停摆期,因此该年度电影排映集中于下半年,且没有引进外来作品。15部国产纪录电影中有半数(7部)影片票房破百万,票房上千万的影片有2部,头部作品缺少。2.2021年度中国院线纪录电影情况。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影片总产量为740部。该年度国产纪录电影共40部获得公映许可,在院线上映且有票房数据的作品30部,共创下约9042.5万元的票房总和(见表2),数量上较前一年显著增加,但票房总和并未跟随影片数同比增长。从头部影片来看,纪录电影市场自2018年以后连续三年未出现票房过亿作品,且排名第一的影片票房逐年下降(如图1)。这一方面受到电影行业时复时停影响,另一方面也和近来中国纪录电影产品自身市场局限相关。3.2022年度中国院线纪录电影情况。2022年,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根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2年国内电影票房为300.67亿元,回落至2015年前水平,观影人次同比2021年下降38.99%。重点城市疫情升级叠加,整体电影产业降速发展,纪录电影市场也并不景气,真正登陆院线片子共15部,总票房仅1428.8万元(见表3)。2022年,排名前两名的《珠峰队长》《追光万里》票房仅为346.7万元和276.1万元,缺少“头部”甚至是“腰部”作品。2021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期间获得较热话题讨论的《“炼”爱》、配合冬奥节点上映的《冰上时刻》以及热门IP电影版《人间世》均未收获与之匹配的票房反馈,分别以42.6万元、166.5万元和129.8万元的成绩草草收场。就整体票房情况而言,2022年纪录电影市场并不乐观,呈断崖式下跌。好在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实现复苏,纪录电影也将迎来更多发展的机会。总体来看,这三年的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疫情一定程度放缓了纪录电影在院线端的创新升级速度,反而“脱实就虚”,加速了“院转网”发展。二、内容透视新主流创作与建设性表达三年来,中国纪录电影在市场压力和转型发展中探索多元化题材,国家话语和个体叙事呼应,主流化气质和艺术化探索并行,工业化纪录片同作者型纪录片互补,新主流创作、社会现实关注与人文历史自然等类型共同构成中国纪录电影多样化的内容生产格局。1.主旋律纪录电影的新主流探索。2020年以来,国家经历多个重大时间节点,围绕重大主题、主线进行国家叙事的主旋律作品成为纪录电影主要类型之一。《2019阅兵盛典》重温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的心潮澎湃时刻;《武汉日夜》《一起走过》用静观视角和克制表达为观众描摹生动感人的抗疫画卷;《1950他们正年轻》《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呈现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图景,凝结国家记忆;《进城记》《牧蜂姑娘》展现新时期人民脱贫奔小康的现实生活;《大国粮仓》《蓝色防线》用影像缅怀纪念不同领域的国家英雄。中国纪录片诞生于革命年代,兴起于政治宣传。国家对纪录片以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为主导的功能性诉求在大银幕空间亦得到贯彻实践。新世纪以来,伴随市场化加速,中国纪录片一直在意识形态工具与大众消费导向下的市场产品之间徘徊,这一身份矛盾在主旋律题材上尤为突出。主旋律纪录电影也曾迎来创作与市场反馈的双重高峰,但过于宣教的话语体系、逐渐窄化的传播渠道、制播机制上与市场脱节使其在院线化改革后凋敝沉寂。“新主流”概念生成于中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新探索实践,意图解决主旋律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融合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这一潮流趋向同样延伸到纪录电影领域。2017、2018年,《二十二》和《厉害了,我的国》两部现象级作品出现,昭示着主旋律纪录片的新主流转向,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话语和市场力量有机互动的结果。观众对于主流纪录电影同样抱有特别期待,在2020年以来中国院线纪录电影整体市场不佳的前提下,主旋律影片在票房前十作品中占据半壁江山(见表4)。后疫情时期,国家和人民亟需纪录片书写民族记忆、留下影像注脚、提振人民精神,纪录电影的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相统合的新主流发展正当其时。2.社会现实内容的建设性表达。近三年的社会现实纪录电影数量增多,通过对社会不同群体的细致观察,总体履行了记录现实、审视当下的责任和功能。《棒!少年》引导社会关注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群体;《城市梦》深入思考社会发展背后个体的生存流动和身份认同;《人间世》用爱记录癌症患者的最后时光;《罗长姐》展现传统农村家庭中的女性命运;《“炼”爱》探讨中国都市两性婚姻观念变化;《冰上时刻》关注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理念异同。对于社会议题的观照和阐释,这些影片总体秉持积极的建设性取向,表现出同主流价值相契合的温暖现实主义基调和美学精神,现实感强烈,也饱含温情,抚慰人心。建设性表达与新主流创作互为照应,在社会个体与民族国家整体两个层面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各主体间的连接与沟通,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和民族整合力量,取径不同但殊途同归。3.面向趣缘群体的题材类型多元拓展。疫情导致全球电影市场遭到冲击,国内院线近三年极少引进外来纪录电影,这一空档为国产纪录电影发展提供了窗口期。三年来,除主旋律内容和社会现实题材,历史人文、自然风光、艺术文学等各种细分类型的纪录电影登陆院线,丰富了大银幕空间的内容和美学景观。历史题材是纪录电影市场的重要内容,《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探访呈现海外华工百年血泪历程;《九零后》讲述西南联大师生在烽火岁月里南迁办学的动人故事;《风筝·风筝》以电影《风筝》中的小演员重逢为线索挖掘中法历史的友谊往事。文学纪录电影具有鲜明诗化风格,《掬水月在手》展现诗词大家叶嘉莹坎坷仍初心不渝的一生;《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乡村城市、文学现实的交织探讨洞见时代洪流下的个体变迁和社会发展。自然题材方面,《鹭世界》全景展现苍鹭成长过程;《光语者》横跨中国挪威两国,展现极地风光。除此之外,还有珠峰攀登题材的《珠峰队长》《无尽攀登》,致敬不同领域表演艺术家的《追光万里》《演员》《龙虎武师》以及《黄河尕谣》《天工苏作》《璀璨薪火》《京剧搜孤救孤》等艺术题材作品。许多作品成为助推中国纪录电影艺术化探索或类型化发展的有益实践,丰富了银幕景观,也培养了特定趣缘群体。三、路径探寻跨媒介生存与公众参与早在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期待以政策利好驱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继而实现纪录片的多元社会功能。具体到纪录电影领域,提出“扩大国产电影纪录片放映规模,采取措施将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数字电影纪录片专门放映场所,在高校建立数字放映院线播放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十余年的行业发展证明,《意见》对电视和新媒体端的纪录片发展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直接促成了中国纪录片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繁荣。但在过去20年院线市场化改革中建立起成熟商业化运作体系的院线端,相关政策呼吁并没有得到可持续践行。核心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纪录片以意识形态因素主导的功能性诉求,与当前电影业以市场化因素主导的产业化路径之间存在根本矛盾。虽然行业通过新主流纪录片的打造一定程度上缝合了这种矛盾,但绝大多数纪录电影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大众消费属性弱;而商业院线作为市场主导的大众传播端口,注定以吸收商业故事片的放映为主,旨在覆盖最广范围的观众以取得规模效益。市面上绝大多数纪录电影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即使挤进院线,也往往逃不了“一日游”的命运,少数精品大题材票房多止步千万量级。纪录片作为一种液态性很强的媒介艺术形式,不断吸纳新的表现形式和纪实手段,与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三种强势媒介均能实现很好的结合。纪录电影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发展,一方面是打破纪录电影上院线才能“成为电影”的误区,重塑自身身份主体性;另一方面,拓展跨媒介生存的路径,探索纪录电影在多屏、多场景的传播和价值释放。(一)跨媒介内容生产流动性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纪录电影也实现着不同媒介间内容的多向流动。跨媒介内容生产基于纪录片优质IP资源,针对不同媒介特点,通过精编、选编、集锦或重制等手段对作品进行重构,本质是媒介融合在内容层面的体现。《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在电视、网络平台取得热烈反馈后启动衍生电影创作,完成从荧幕到银幕的跨媒介传播;《生门》《棒!少年》《城市梦》等纪录电影则在院线取得良好口碑后推出网络剧集版内容,在网络端获得不错的播映效益,可见院线、电视、新媒体端的纪录电影生产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相较其他媒介,纪录电影资金回收周期长、宣传发行成本高,较难依靠票房回收成本,如票房高达1689.8万元的《旋风九日》与1156万元的《喜马拉雅天梯》均因成本高达千万而未真正盈利。跨媒介内容生产横向延伸了纪录电影的产业链条,通过多屏转向形成传播集群效应,一方面增加成本回收渠道,摆脱单一盈利模式局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优质纪录电影内容的媒介转换与价值释放。纪录电影需要通过跨媒介内容生产,增加流动性,释放价值,获取更多效益。(二)多场景传播布局受多极力量驱动,中国纪录片从传统电视媒介一家独大向电视、新媒体、电影院线三极制播变革,又将在外部环境、产业思维及技术逻辑等多因素助推下走向媒介深度融合发展,以传播效果为目的导向,形成多场景、立体化的影像传播体系。1.线下播映:探索建立“纪录片院线+”模式。面对行业困境,纪录电影不仅需要适应商业逻辑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还可以依靠公共逻辑拓展和连接纪录片的价值释放场景。院线并非线下播映的唯一出路,将纪录电影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进入社会化的公共服务空间中,利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大创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协同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主流媒体集团,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的方向路径日益清晰、媒体融合的脚步日益坚定、媒体融合的成效日益显著。值此媒体环境和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记协积极发挥引导与服务的职能作用,组织课题组每年推出《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该报告,本课题研究发现,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改革有以下十个方面改革创新的探索。Part1战略战术创新:顶层擘画蓝图,系统纵深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举旗定向,从战略、体系、路径和生态对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做出了决策部署,不仅体现了改革的决心与信心,也体现出了创新设计的系统性与连贯性。1.战略布局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发展,对媒体融合的方向性指导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讲话之中,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到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用现实主义力作擦亮“大戏看北京”名片

“十四五”时期,电视剧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强领导下,业内同仁共同努力,推出了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家国情怀、书写新时代发展的精品力作,特别是在重大主题主旋律创作上,打开了丰富多样、精彩绝伦的崭新局面。2022年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像《人世间》《警察荣誉》《幸福到万家》《大考》这样的热播电视剧,将重大主题与层次丰富、视角多元、质感紧实的现实题材紧密结合,在社会上取得热烈反响的同时也成功破圈,让广大年轻观众切身感受到,重大主题类型化表达所迸发出的全新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这不仅是电视剧从业者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秉持艺术追求、坚持内容为王的决心和努力,更是我们面对时代之变、行业之变迸发出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气与担当。新时代北京卫视高质量、正能量的购播理念“大戏看北京”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北京台”)电视剧选购、播出及自制始终贯穿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戏看北京”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总结来讲就是六个字:高质量、正能量。高质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真实展现人民生活、充满烟火气的细腻写实的质感。二是能够从人物、情节细微处渗透出撼动人心的真实饱满的情感。三是能够充满昂扬生命力、向往美好生活、激发审美愉悦的温暖明亮的美感。正能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作为首善媒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记媒体使命和文艺责任。二是始终发挥好主流媒体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助力,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声的宣传展播作用。三是坚持弘扬新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北京卫视的守正创新之道北京卫视不仅是大戏荟萃的舞台,还借助首都主流媒体平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持续为好剧赋能,更好地激发出电视剧作为时代影像志和历史备忘录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极具特色的选剧调性以及始终如一的品质坚守,北京卫视的品质剧场不断拓展着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展现历史成就、时代进步、百姓生活的窗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紧扣重要宣传节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推进重点电视剧规划。这是北京台履行电视工作职责使命、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卫视在重大宣传节点电视剧的布局,凸显“有重点,有特色,年年都有代表作”的鲜明特点。在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宣传节点,播出了众多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新时代主旋律作品。如全景展现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面貌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后的首部大戏《老酒馆》、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等。这一系列通过艺术形式创新表达的新时代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观,将主旋律作品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剧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均达到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二是现实主义作品温暖走心。“温暖的现实主义”一直都是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的关键词。温暖的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现实主义指对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在电视剧中则体现为描述普通观众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但是,“温暖的”又对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者要打破自身局限,突破地域、文化、时间的界限,从日常生活中提纯出韵味和诗意,起到温暖现实,抚慰人心的作用。北京台一直以来都是温暖的现实主义作品“大本营”,无论是十年前的《金婚风雨情》《媳妇的美好时代》,还是近些年的《大江大河》《情满四合院》《我的前半生》,再到今年的《鼓楼外》《欢迎光临》,无一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例如,在北京台首播、且多次重播仍能引发收视热潮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摒弃浮华,扎扎实实地讲述了一个四合院里发生的故事,通过塑造“小人物英雄”,展现了“温暖的现实主义”的力量。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始终拥抱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在主题立意和思想境界上能够为观众提供强烈的精神鼓舞,这与今年热播的《人世间》在价值表达与艺术创新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越来越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收获长久的效益与口碑。北京卫视也会一直以“温暖的现实主义”为选剧核心,以优质的作品温暖现实生活。三是怀旧精品“锦上添花”。熟悉北京卫视的观众都知道,北京卫视经常播出能够大跨度反映时代变迁、展现社会风貌的怀旧题材剧目。这类题材将人物、情节放到时代的背景下,去重新回味、认识和描摹每个人的生活,同时将历史的细微点滴与宏大叙事相结合,启迪思考、催人奋进。今年北京台热播的《沸腾人生》和之前播出过的《芝麻胡同》《正阳门下的小女人》都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透过时光滤镜,观众与主人公一同成长,在大时代的变迁中品味小日子的美好与幸福,这样的体验让怀旧题材电视剧在观众心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四是礼赞英雄,讴歌楷模。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作为首善之区的广电媒体,用优秀文艺作品礼赞英雄、讴歌楷模,是北京台始终坚守的初心。北京卫视播出的《扫黑风暴》《河山》《超越》等都是这一类型剧的佼佼者,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称赞。北京卫视主导推出新时代精品力作作为一线广电媒体平台,北京台还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制作推出有影响、有口碑的新时代精品力作。目前已有多部重磅作品正在创作中。其中《鲲鹏击浪》是北京台主投主控的电视剧项目,编剧由创作过《彭德怀元帅》《外交风云》《大运之河》等作品的马继红担任,讲述青年毛泽东在1918到1921这三年间的心路历程,呈现青年毛泽东在民族危难之际,胸怀大志、坚韧不拔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从一个青年学子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故事。近年来,展现毛泽东主席辉煌业绩和伟大人格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但讲述毛泽东青年时代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建党之前这一段的历史几乎是空白,本片将再现一代伟人的激昂青年志。《鲲鹏击浪》计划2023年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时间节点隆重推出。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这一重大工程,北京台历时两年筹备电视剧《天工之城》。这是一部以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打造的历史大戏,通过一个600年前工匠家族的命运波折,再现永乐年间北京中轴线、紫禁城营建的非凡传奇,揭示人民创造历史的深刻主题。本片由《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红高粱》导演郑晓龙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集结号》《少年天子》编剧刘恒领衔国内顶尖创作团队,为本片的高品质呈现保驾护航。电视剧《生命缘》是基于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开发的现实主义医疗行业剧。疫情之下的医患关系再次受到大众的强烈关注,《生命缘》作为医疗纪录片的重要IP,具备影视化改编的市场呼声和社会需求。北京台最终确定由创作过《面具》《县委大院》的王小枪出任编剧,在参考纪录片真实案例的同时,深挖医务工作人员的真实工作与生活,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价值。该片力图通过真实的医疗病例让观众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宝贵,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这也正是北京台这样一部温暖现实主义剧集的目标所在。根据北京台“推进北京卫视自制剧业务”工作的统一部署,北京台影视剧频道中心与台属企业紫禁城影业,正在共同推进自制剧业务。紫禁城影业深耕影视行业二十余年,成功出品制作过《第一书记》《杨善洲》《狼图腾》《赤壁》等一系列知名作品,多次荣获“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金鸡百花奖”等多个国家级大奖。北京台的奋斗目标是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在视频平台和制作公司的共同协作下,创作出更多紧扣时代脉动、反映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的创作只有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具有时代精神的特质,才能真正发时代之先声,起到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电视剧规划、创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北京台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用更多更新更好的电视剧作品向伟大时代、伟大祖国、伟大人民致敬,共同谱写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作者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编辑:郭文昕本文刊发于《传媒》2023年02期
2023年2月9日
其他

减量提质 降本增效——2022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发展趋势

2021—2022年,中国电视剧和网络剧行业在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宏观大环境下,配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宣传任务节点,积极回应弘扬主旋律、强化正能量的要求,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受众心理的复杂变化,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呈现出“减量提质、降本增效”的新常态。随着内容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网标”“剧标”先后出台,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社会效益优先成为剧集创制的必然要求。呼应大时代、唱响主旋律成为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的自觉选择。新主流影视剧在现实主义深度和艺术表现完整度上取得突破。“温暖+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色调。融媒时代的微短剧、短剧、竖屏剧、互动剧等新形态层出不穷。前沿科技赋能行业升级,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概念丰富了产品类型及营销模式,“大视听”格局逐渐成型。01引导与治理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电视剧、网络剧行业在引导与治理下,积极配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召开等党和国家重要战略及重大宣传节点。剧集供给端的出品机构和播出平台,在管理部门“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下,自觉“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主题主线,策划、创作、播出了一批主题宣传、主旋律的电视和网络剧集。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现实题材电视剧52部、1759集,部数和集数均超过播出总量的七成。这些作品大多体现了表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题走向,其中部分作品成为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双赢的“新主流”剧集。202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为电视剧、网络剧未来五年的内容创作创新与监管、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国际传播、改善行业风气等方面确定了方向。2022年6月、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继推出“网标”和“剧标”,预示着网台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的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格局进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随着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转变,疫情影响下宏观经济走低,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纾困服务体系,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被纳入扩大实施缓缴政策的困难行业范围,剧集的生产力受到显著影响,全国电视剧、网络剧备案和许可发行沿袭了自2018年以来的“持续减量”大趋势(如下图)。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开数据,2021年全年电视剧备案量总数498部,同比2020年的670部下降25.67%;2022上半年电视剧备案量247部,同比2021年上半年的240部变化幅度较小。2021年许可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同比下降3.96%,2022年上半年许可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同比下降16.47%。2022年1—9月网络剧上新167部,相比于2021年同期同比减少15.23%;2022年1—9月网络剧有效播放量374亿/次,相比于2021年同期减少21.76%。在长剧集生产和播出减量的同时,网络微短剧2021—2022年备案数量则稳步提升,代表着又一新形态剧目站在了行业风口上。2022年3月份以来,微短剧备案部数连续7个月超过250部,根据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数据显示,机构制作微短剧数量相较于2021年同期实现了超500%的井喷式增长,由于成本可控、形式灵活,微短剧在创作上也具备更多元的尝试,2022年5月、6月都有超过400部网络微短剧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通过登记且取得规划备案号。短剧、微短剧适应了新媒介、新场景、新受众、新需求的变化,开始成为重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现象。整体来看,全年的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播出,从量上看有所减少,但是无论是市场反应还是专业评价,这一年头部剧的创作质量和传播效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开年的《人世间》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现实主义长篇剧,《功勋》等电视剧延续了建党百年的主题,为“二十大”召开营造了文化氛围;《幸福到万家》《大考》《底线》等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模式,在叙述方式、话语修辞、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探索;年末的《县委大院》更是敢于触及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塑造了“不忘初心”的基层党政官员群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风起洛阳》《开端》《梦华录》《重生之门》《风吹半夏》《天下长河》《唐朝诡事录》《点燃我,温暖你》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古装剧、悬疑剧、青春剧、历史剧,均体现了中国剧集创作生产的多样化探索,体现了减量提质的实际效果。02温暖现实主义与建设性IP改编成效突出本年度的剧集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取得了突出成就。比如,表现农村精神和物质“双脱贫”的《幸福到万家》,表现高考背景下青少年成长和教育观念变革的《大考》,表现基层法院工作的《底线》,以及开年的《人世间》和年末的《县委大院》。这些作品,大都体现了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从家庭苦情、家庭伦理题材扩大到了社会公共领域,表现县城政治、乡村治理、社会教育理念、大时代变迁,等等,延伸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敢于触及社会的敏感话题、尖锐矛盾,如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裙带关系、官员腐败、社会阶层差异和对立、执政理念、乡村传统、高考,等等,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深度;三是将重心下沉,主人公都是处在基层风口浪尖的普通百姓和基层干部,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大都市、高端生活、白领风格的氛围,农村、扶贫题材剧也打破“老破穷”的套路,改变了那种“伟光正”英雄模范人物的塑造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代表性和典型性;四是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发展的价值观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什么样的千曲百徊,这些作品都没有停留于悲悲戚戚、恩恩怨怨之中,而是呈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个人的成长和改变,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的尖锐度与社会进步的温暖性相互结合,突破了家庭现实空间的题材和主题,从而被一些评论者认为呈现了一种“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剧集创作本年度都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作品,特别是一些网络IP改编的剧集也出现了新面貌。根据云合数据榜单全网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数据统计,2022年网络剧播放量Top50中,IP改编数量同比2020年的62%、2021年的56%回升至64%,非IP改编数量轻微下降至36%。这些改编越来越明确地体现了价值观主流化、艺术创作精品化的趋向。近年古偶剧受“限古令”影响市场式微,直至2022年暑期档,改编自元代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梦华录》等出圈作品出现,证明精品古装剧具有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本年度的《雪中悍刀行》《风起陇西》等剧依托家国同构的宏大叙事,构建“江湖与庙堂”的历史厚重感,古装剧呈现出古朴凝重的东方审美。悬疑剧、刑侦剧频频出圈,《重生之门》《冰雨火》《警察荣誉》等剧扎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呈现强悬念、强奇观,建立与年轻观众更紧密的联结;李胜利在剧评《〈警察荣誉〉:日常生活美学的亲民之处与艺术魅力》一文中提及“该剧在生活性与戏剧性的交融中完成了基层警察群像塑造”放弃了“众星拱月”的常见人物设置方式,改用了“平行群像”的方式,叙述一众普通警察的人生日常,引领该类型新的生产风向。开年爆款《开端》作为国内首部主打“时间循环”的概念剧,搭建广义的“无限流”叙事,抽丝剥茧探讨社会话题;《天才基本法》也尝试“多时空、平行世界”设定,这类“实验探索剧”主打“高概念,反套路”,突破传统国产剧类型边界,在软科幻、跨时空、视游融合的包装下展开叙事,同时具备一定现实关照,契合了大众接受度与情感认知。年末的《点燃我,温暖你》则将原网络小说《打火机与公主裙》中的亚文化因素、甜宠元素大大淡化,强化了双向奔赴的爱情观和逆境成长的人生观,体现了网络文学改编的建设性态度。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本年度的剧集创作不再仅仅依赖于网络文学,而是不少精品力作改编自严肃文学或文学性较强的通俗文学作品。这些年,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到《装台》,严肃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出现了不少年度优秀作品(见表)。《人世间》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百万篇幅的鸿篇巨制。文学性,成为剧集创作精品化的一种素质。文学中故事的厚重感、人性的复杂性、情感的深度、审美的意蕴、文字的风格,都为剧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藏。正如王一川在《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成熟道路——兼以〈人世间〉为个案》一文所指出,文学为电视剧改编奠定坚实的故事、人物及其思想题旨基础,而电视剧擅长把它们改造成为普通公众乐意接受和喜爱的影像系统;文学可以受到文化人群体欢迎,电视剧可以扩展到巨量普通受众中;当电视观众受到震动而愿意回头捧读小说时,小说确实可以提供电视剧所没有的文学底蕴去抚慰人。文学的影像化、影像的文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精品剧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内涵,为文学与剧集创作的更深度融合开辟了通道。03“未来电视”与“大视听”趋势2022年7月,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年中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未来电视”战略部署,努力构建“大视听”发展格局。“大视听”格局下,电视剧、网络剧已然成为“文化强国”和“视听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创作端、发行端还是播出端,将不再拘泥“网台之争”“长短之争”“类型之争”,视听的融合与形态的分化将共同改变未来的剧集行业。数字经济时代应当构建“大电视”概念,电视媒体应当转变观念放弃原有的电视机本位,正如学者张宏伟在《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电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管窥》等文中认为,将经营范围扩展为泛电视领域,切实从数字技术出发深度挖掘“电视价值”,探索有效的融合方式。金霄、刘永昶等在《电视剧衍生短视频的版权边界及运营策略》文中同样提及,电视与网络应逐渐从竞争走向深度互动,形成头部作品网台合作、类型作品网台互补,“引导电视剧衍生短视频在电视剧版权运营中将资源竞合转变、达成流量的置换共赢”的发展态势。“大视听”格局下,电视台与网络视频平台发展联系紧密。“大视听”将在电视、网络、长视频、短视频、沉浸、互动,乃至元宇宙等各种形式、形态、类型的创新和组合中,不断带来剧集创作的新领域、新元素。全球范围内,“元宇宙”成为文娱产业面对未来传播形态,探索行业新盈利增长点的重要手段,诸多影视制作公司将“元宇宙”概念引入剧集的创作、营销和产业布局中。影游融合电视剧借用“元宇宙”概念实现时间的具象化和空间的虚拟化,使叙事有了更多表达的可能。例如,电视剧《开端》使用了游戏的“读档叙事”和“时空循环”,架构了无限流流的设定,完成了实验类型探索。剧中角色虚拟化,以影游融合电视剧为代表;创作虚拟角色,启用虚拟演员,一定程度上能为电视剧制作规避风险,不受限于物理世界限制的特质,视听呈现具备科技感、未来感。“数字藏品”“虚拟角色”成为元宇宙概念在电视剧产业中的重要载体,以电视剧《梦华录》为例,剧播期间通过“虚拟角色+虚拟社区”模式搭建起“作品元宇宙”,在剧播后仍然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形成长尾效应,延长电视剧生命周期,使得IP以数字化的形式长存。“大视听”也将改变剧集播出原来的渠道、窗口、介质的界限,会根据用户消费需求更加细分化、精准化、智能化。学者韩琦以电视剧《梦华录》为例,总结出该剧热播期间多条以IP衍生产品的开发为剧集本身增加曝光度、热度的营销路径,比如,与喜茶品牌联名推出与剧中茶百戏和紫苏饮子相呼应的饮品,推出联名汉服、线下古风集市等并在社交平台通过意见领袖引发打卡潮。此外,“爱奇艺围绕《人世间》原著人物命运解读”“优酷x锦鲤拿趣,推出《觉醒年代》《与君初相识》《沉香如屑》衍生潮玩”等营销典例也颇具巧思,以“大视听”思维加强衍生联名、影知联动、点映礼等新型互动营销方式的路径经验,不仅可以扩展原创的品牌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反哺收视率,外延剧集影响,甚至创造一种多窗口、多平台的文化现象。“大视听”甚至也在改编着中国剧集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方式。虽然剧集在国际市场的传播也受到疫情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多方面影响,但国家管理机构依然扶持鼓励国际传播、中外合作,各剧集的出品机构,特别是流媒体平台都积极走出去,扩大了剧集的海外影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周菁认为,随着中国出海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的逐步加强,中国电视剧传播呈现“海内外同步化”特点,过去“国剧出海”过度依赖海外电视频道、视频平台的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中国视听新媒体机构的“造船出海”能够搭载大量优质电视剧走出国门,走出去的自主性、程序化进一步加强。国剧出海从单一的“内容出海”,升级为IP出海和模式出海的多途径“复合出海”,同时通过合作制片的方式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剧集,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国剧多途径价值开发。无论是从行业管理还是剧集创作,直到播出和上线,剧集的规划、策划、创作、生产、传播和推广,电视、流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都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内在联系,联合出品、联合播映、联合推广已经成为常态。虽然传统国有媒体与商业媒体之间、国有体制与民营体制之间,在深度融合和重组方面还面临许多规制上的限制,但是“大视听”的基本理念已经开始形成,共赢是行业的共同愿景。结
2023年2月7日
其他

文学与影视结盟的叠加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为电视剧发展指明了方向。电视剧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形成合力,向文学借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两者是一种如影随形的关系。影视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与文学共生共荣的历史。放眼世界,无数给人们留下难忘记忆的经典影视作品,大多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有研究者曾认真分析过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作品的来源情况,其中近八成获奖影片源自包括文学、传记、新闻、历史等在内的改编再创作。中国影视改编文学作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但迎来黄金时代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的丰硕成果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分。大家非常熟悉的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沈默君的《渡江侦察记》、陆柱国的《上甘岭》、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冯德英的《苦菜花》、吴强的《红日》、柳青的《创业史》、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罗广斌和杨益言《红岩》、白辛的《冰山上的来客》,等等。这些长篇小说记录历史风云,书写家国命运,歌颂民族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根据这些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及技术上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准,造就了新中国电影的辉煌,为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影响深远。比如,1961年,电影《青春之歌》在日本上映后,很多日本青年看完电影,纷纷要求参加日本共产党。中国电影迎来的另一个黄金时代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佳作不断,为新时期电影的崛起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如《陈奂生上城》《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城南旧事》《人到中年》《张铁匠的罗曼史》《流泪的红蜡烛》《没有航标的河流》《女大学生宿舍》《红衣少女》《花园街五号》《今夜有暴风雪》《野山》《芙蓉镇》《老井》《红高粱》等。这些电影一经问世很快在全社会引起巨大轰动,应该说,这些电影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文学,小说不仅为电影提供了深刻的思想、离奇的故事、生动的人物,还提供了讲故事的方式、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营造了别有意味的情绪。对此,张艺谋说过:“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的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尽管电视晚生于电影,但其在借力文学方面同样成就斐然。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游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名著,《子夜》《家·春·秋》《四世同堂》《围城》等现代文学名著,还有《今夜有暴风雪》《寻找回来的世界》《上海的早晨》《平凡的世界》《红岩》《林海雪原》《白鹿原》《历史的天空》《暗算》《亮剑》《父母爱情》《人民的名义》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无一不是“爆款”产品。近年来,备受观众好评的《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都挺好》《功勋》《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扫黑风暴》《理想之城》《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红海行动》《长安十二时辰》《少年的你》《庆余年》和《赘婿》等作品,都与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目超600部。2021年底2022年初,根据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小说也再次成为“爆款”。这是一次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联通发展的优秀范例。中国作协为此专门召开座谈会,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在致辞中表示:“《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2021年,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召开。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作协新一届党组书记处大力加强现实题材精品创作,组织实施了“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这两个创作计划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展开,尊重文学规律,均以5年为周期,力争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优秀长篇小说,打造新时代的文学新经典。这些优秀作品,一定能够为中国的影视创作提供丰沛的文学资源。其中,“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创新文学发展理念,广泛搭建平台,整合文学创作生产传播转化各环节的中坚力量,依托全国30多家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为文学精品的产生加压赋能,力促优秀长篇小说脱颖而出,同时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转化,有力彰显新时代文学的价值。目前,该计划第一批确定了19部长篇小说入选,入选作者都是国内一流的重要作家,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的小说《寻金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毕飞宇的小说《琥珀的光》、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大医》、湖南作协主席王跃文的小说《家谱》、作家葛亮的《燕食记》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则立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学力量为新时代山乡铸魂。这个计划是一个长期开放的文学行动,具体措施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全国性稿件征集和中国作协各部门专家推荐,遴选和发现潜力作者和作品;二是组织文学界专家对重要作品召开改稿会,有效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三是在衍生转化方面,根据作品特点,将版权交易流程前置,在作品初稿阶段就请影视平台及相关制作方介入,参与选题论证、提出对作品影视转化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争取达成初步购买意向。目前,该计划共收到来稿700多部,中国作协相关部门多次召开“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专题论证会,经编辑初选申报、选题小组论证,初步选出18部优秀作品,中国作协组织专家认真研读,多次召开改稿会,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精益求精。除了这两个计划之外,中国作协还有代表着中国文学最高荣誉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这四大奖每一项都是四年评选一次,门槛非常之高,竞争相当激烈,很多获奖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获得成功,经受住了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国家广电总局与中国作协为文学影视合作建立常态机制2022年9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与中国作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麟指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是推动文学和影视这两大艺术门类的互动从个体的、自发的、随机的,上升为有常态机制、有组织保障、有计划安排的交流合作,必将为两个领域精品创作生产注入新的动力。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表示,中国作协愿与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努力,聚焦“国之大者”,发挥各自优势;持续加强原创精品供给,激发优质影视作品创作活力,打造一批兼具艺术性和传播力的、形态丰富的文化产品。中国作协期待与北京市广电局和其他省市广电局,以及各影视制作单位、网络视听制作公司、新媒体制作推广机构等,开展密切合作,资源共享,源源不断地为电视剧创作提供值得信赖的选题和文本,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贡献精品力作,不断加强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推动文学作品的创作成果充分释放潜能和价值,持续提升文学传播的影响力,取得1+1>2的效果,促进人民大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落到实处。(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编辑:沈金萍本文刊发于《传媒》2023年02期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区域文化传播与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研究

2007年,《河之南》十集人文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开创了中国当代区域文化影像传播的先河。之后,《复活的军团》《西夏王陵》《回望勾吴》以及《楚国八百年》等人文纪录片竞相涌现,惠及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大批知名的特色文化产业及品牌应势破圈。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利好、政府助推以及市场驱动的诸多因素作用下迎来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其发展亦面临不小困境,尤其是在品牌建设与技术创新方面稍显疲软且后劲不足。要破解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难题,除需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对接网络新经济形态外,还应充分意识到,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是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资源宝库,亦是助推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区域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关系2014年,文化部与财政部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并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显然,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正在从产品与服务领域转向品牌价值层面,而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所蕴含的区位性、民族性、异质性等特征又依托于区域文化的独特气质。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则是文化的载具,二者相互依存。因此,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推广与区域文化的传播之间的关系于当下尤为密切,这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阶段的显著特征。1.一体两面: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共生。消费社会促使品牌由视觉标识演变为意义复杂的社会化符号,物的符号体系生成后,消费成为文化渗透的消费。而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正是将区域文化的特质转化为可供识别的品牌符号,使其成为区域文化的代名词,并成为消费者对某一区域品牌进行识别的特定符号。它以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所感知:一是以物质实体呈现出显性的能指;二是以精神内涵指向更为隐性的所指。一方面,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物化表现形式,它将文物风物、自然景观、民风民俗以及造物技艺等物质文化资源,转换为品牌化的产品,让区域文化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例如,“沱江烟雨、吊楼老街”的凤凰古城是湘西文化的名片;“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是吴越文化的缩影。于消费者而言,不同的区域文化都有着显性直观的物化表征,而对其识别、体验、接受与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某一特定区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而其中所谓的“物化表征”便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塑的结果。另一方面,特色文化产业品牌若缺少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沦为单调的符号陈列。受制于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历经岁月沉淀,我国的区域文化形成了与地域相关且差异显著的人文与精神特质,如齐鲁文化“自强不息、厚德仁义”;巴蜀文化“热烈高亢、兼容开放”;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等。虽然在中华文化广阔的疆域内,别具特色的自然禀赋与物质文化润物无声地沉浸至不同的区域空间中,转化为区域内一种厚重的精神基因;但在现实的文化实践语境中,只有将无形的观念转化为有形的符号(品牌),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象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让区域文化从隐性的“沉寂状态”转向显性的“活跃状态”,进而彰显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独特气质。2.独有独特:唯一性与异质性的基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统一于华夏大地之下的中华文化,因区位差异衍生出多样文化,而同一区域文化又涵括了不同地域性、差异性、民族性的特色文化。因此,在文化产业品牌化过程中,亦承载着对区域文化中独特性与异质性基因延续与创新的使命,彰显出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价值传承。“人无我有”是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对区域文化中独一性文化资源的价值传承。发端于莆田湄洲岛的妈祖文化,以其“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核逐渐成为独特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基于此,莆田湄洲岛围绕“妈祖+”创制了品牌聚集效应,让各个不同的行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并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如“妈祖+旅游”延伸出“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围绕“妈祖+体育”引申出“妈祖杯”海峡两岸线上马拉松,围绕“妈祖+饮食”孕育出杨将扁食、复茂食品等特色食品品牌。“人有我异”则展现出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对区域文化异质性价值的延续,尤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例如,同样是刺绣技艺,依托不同区域文化而行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绣”。相较于蜀绣清晰明快、粤绣饱满华丽、苏绣平滑细腻等风格,湘绣则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四大名绣”在风格、形式和技艺上所呈现出的差异,实质上是区域文化的精神气质在造物文化与技艺文化层面上的体现。3.品牌文化:“文化”与“产品”的深度链接。于文化产业而言,品牌符号的消费是表象,产品内容的消费是实质。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与区域文化并非孤立个体,前者为后者延续了文化上的独特性与异质性基因,而后者为前者注入了物质性的表征与精神性的内涵,品牌与文化的深度链接,使文化与产品趋于融合共生,为特色文化产业绘制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图谱”。从产品角度分析,独特魅力的区域文化赋予产品别致的风格特征,这是域外企业难以移植和无法复制的;从市场的视角来看,它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所共享共有的一种自然禀赋、技艺传承和文化基因,具有地理上的专有专属和区域文化上的共生共存;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特色文化产业的产品中蕴涵着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复合性消费体验,伴随着文化层面上“故乡”与“他乡”的差异化感知和时空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穿越性折叠。此外,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宏观背景,基于地理和物理层面上的文化“异质性”资源将逐渐萎缩,而居于心理和观念层面上的区域文化则体现出愈发强大的精神张力。区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对品牌文化的塑造虽极为隐性却最为深刻。因而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应落脚于区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个性彰显。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的价值建构品牌文化是品牌核心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与品牌消费者乃至社会公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载体,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理解。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的建构,需要将区域文化特质作为品牌发展的内生力量,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同时要注重满足消费者的非功能性诉求,引发共情式品牌体验;并从品牌文化的塑造与区域文化的传播两方面入手,内化一体两面的区域文化与品牌文化,实现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与区域文化的双重认同。1.差异化定位:对接区域文化的特质。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必然途径。对于特色文化产业而言,其品牌化之路不仅是创建有形的符号标识,更需建构无形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差异化定位的品牌文化价值。品牌定位的基础在文化,缺乏文化则品牌无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因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的建构与区域文化特质的对接至关重要。区域文化的特质,既体现在文化资源的迥异,也表现在文化精神的卓殊。就湖南特色文化产业而言,湖湘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形塑其特殊性,而湖湘文化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是独一无二的,如“道器并重”“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学术理念,以及勇为人先、坚忍不拔、开拓求变的湖湘精神,为湖湘文化提供了独特的内涵与气质,并在“神”与“形”两个方面塑造了湖南文化产业的品质与品牌。因此,要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须从湖湘文化内涵特质中提取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实现品牌文化的差异化定位,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竞争力和品牌资产。恰如湖湘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就让域内的红色旅游品牌天然地具备了“名牌”效应——伟人故里的骄傲与荣耀为湖湘大地披上了一层颇具人格魅力的红色“盛装”,在此语境下,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张力,厚植了湖南红色文化产业的集群优势。2.共情式体验:注重受众的心理诉求。品牌的塑造实际上是品牌建立、发展、维系与顾客关系的过程,品牌的价值体现双方互动关系的质量。而这一关系的连接,以消费者对产品功能价值的接受为前提,最终通过品牌文化的传播、渗透与认同来强韧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从物理至心理,从物格至人格的提升和转化过程。品牌文化赋予消费者以正向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品牌建立起用户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有力提升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事实上,在以价值认同为主旨的消费时代,消费者对情感价值、体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诉求远超于品牌所提供的物质功能,消费已然成为一种人格外化的表征。同时,消费者不再局限于被动消费而着力于主动获取、体验和分享信息与经验。这种主动体现在消费者主动寻求品牌的文化主张以及价值导向,以获取其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亦体现在消费者与企业多向互动,主动参与品牌文化的建构中。就特色文化产业而言,其品牌的构建不可局限于功能、利益的经济层面,而应当围绕产业中的“特色”,为消费者提供以区域文化为基础、以品牌体验为手段,通过差异化的符号消费予以呈现,并使其产生精神上的共振、共情与共鸣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譬如《魅力湘西》《烟雨凤凰》等歌舞演出使消费者穿梭于现代光影与淳朴民风之间,醉情于拦门酒、打糍粑、炕腊肉等湘西风情。湖南湘西地区特色产业将特色文化资源嵌入产品之中,让消费者在物理空间的位移、心理空间的置换中完成与品牌文化的共情。3.双向性适配:品牌与文化的双重认同。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传播与营销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从传播视角来看,区域文化的接受与认同是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必要条件,而产品的营销与推广,亦助推区域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从营销视角观之,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文化是行业与企业文化和特定区域文化的复合体,其产品的营销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传播与价值变现的双重属性。在消费文化浸淫下,人们的消费生活越来越显著地以文化为中介——消费者选择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因而,看似纯粹的消费行为,实质上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成为一种基于文化层面上的社会实践。消费者与品牌文化的契合是双向匹配的结果。消费者主动选择消费某一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本质上是对该产品所承载的品牌符号及其文化意义的接受与认同。企业通过品牌与产品的输出,展示其文化归属,推动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乃至依附。而文化产品的实质就是文化本身,文化产品以其文化属性和美学样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由此,也就决定了消费者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消费与体验,于显性之处是对产品与服务的认可,于隐性层面则是对区域特色文化的认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唯有将品牌与区域文化进行深度链接与融合,让消费者在主动参与和深度互动中打破文化偏见,方能真正意义上揭开笼罩于区域文化之上的朦胧面纱。源自湖南永州的江永女书作为“世界上唯一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在人们的认知中,它只是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文化现象。原创设计品牌“三朝秀”以江永女书为主题,借女书字体形似的图形设计链接现代生活,将蕴含在秀丽清癯的女书文字背后的古老文化投射于当下日常生活,使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同时拥有了一个与古老文化对话的契机,消费者亦通过产品快速实现品牌与文化的双重认同。三、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的传播进路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应深度开掘品牌文化底蕴,通过品牌文化的传播实践,达成区域文化传播与特色文化品牌推广的双赢。为此,须坚持以优异品质构建品牌文化,注重对品牌文化内涵的传播;同时联合多方主体,采取多样化手段,深入而全面、具体而高效地实施品牌战略。1.以优异品质构建品牌文化。湖湘乃人文渊薮之地,是丰厚而多元的中国区域特色文化体系中的佼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发展中,要以独特而优质的湖湘文化为基点,注重对湖湘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使品牌文化的传播既具有区域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一是应确立“特色专属”的规划原则,在规划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时,应立足各地实际展开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估,以“质”为核心,优化“量”的组合,找准特色,精准定位。二是应遵行“适当取舍”的定位原则,提取湖南特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文化符号”,舍去其他区域兼有的同质化的部分,通过塑造“差异化”来强化特色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服务,由“产品售卖式”向“文化输出式”转变,丰富品牌的独特内涵,完成品牌的意义建构。三是应秉承“固本立新”的发展原则。湖湘文化内涵要顺时求变,对外立足市场需求,激活消费者与品牌的持续互动,助力品牌文化的构建;对内则要勇于自我超越,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的革新除弊。唯有湖湘文化与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的相互融通,湖南特色文化产业方能可持续发展。2.文化传播与品牌推广并举。随着特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不仅在娱乐、休闲等生理层面上满足消费者,更要传递好品牌背后的故事,让消费者从心理层面上认可湖湘文化,更从情感层面上陶醉于湖湘文化。在传播对象上,要明晰“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差异化策略。所谓“同中求异”,即对同属华夏文明“内圈层”(国内不同区域)的受众而言,应着力强调湖湘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个性所在,通过文化解耦来打造品牌差异化。同时,湖湘文化的传播对象与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消费对象绝不仅限于国内受众,对于中华文化“外圈层”的境外受众而言,湖湘文化以“异质文化”的身份进入他们的视野,必然存在湖湘文化的解码障碍。为此,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应尊重不同国别文化的差异,以“异中求同”的原则来探寻湖湘文化中人类所共有的文化母题,以此提炼文化内容,衍生文化产品。在传播方式上,要以技术加持达到“体验式”和“沉浸式”的传播效果。依据受众群体差异化的媒介素养,企业将文化产品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使消费者得以充分地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当下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应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运用AI、AR和VR等现代技术,以及微电影、短视频、视频博客(Vlog)等传播形式讲好极具湖湘特色的品牌故事;同时,通过文化节事演出、文化旅游等参与程度高的活动,让消费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品牌文化与湖湘魅力,在分享互动中拓展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3.双轮共轴的协同式发展。“文化+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算术整合关系,而是“文化演进与产业演进之间动态的复杂的统合关系”。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湖湘文化的传播”与“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广”的双重效益,着力点在于品牌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即所谓“双轮共轴”。在品牌运营过程中,应坚持以品牌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品牌文化传播为主要手段,联合多方主体参与,整体且多维地推进品牌发展与湖湘文化传播。一是形成协同化品牌建构主体。应联动政府、行业、企业、用户等多方力量,实现品牌共创共建,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实施差异化的媒介精准传播,以达到政府、媒体与企业利益的平衡性与整合性。在这方面,湖南省的“安化黑茶”与“浏阳花炮”两个区域特色产业就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品牌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并借助区域特色的文化传播带动了企业品牌与产品的推广。二是建设整合型品牌传播系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在策略层面上应始终秉持整合性逻辑,以达成文化深耕与品牌横拓的双赢。要坚持以湖湘精神文化为本位,依靠文化赋予品牌灵魂;还要建设多维度品牌传播与营销渠道,充分融合传统与新兴媒体,采用广告、会展、节事活动等多种手段强化品牌营销力,从而形成整体整一的品牌战略。三是构建新型多元的品牌传播模式。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广应细分文化类型,有侧重地构建新型多元的传播模式。如精神文化的品牌可以采用“宣发+译介”的传播模式,即在政府统筹之下,形成官方媒体宣传、学术机构研究与译介,出版机构发行与传播的合作共力。而民俗文化的品牌可采取“体验+节庆”传播模式,即将品牌融入至相应的民俗节庆场景中,给予受众沉浸式的体验感。针对技艺文化的品牌,可以借鉴“演示+展览”的传播模式——既通过演示还原制作工艺展现造物过程,又通过产品的艺术特色来呈现造物成果。而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文化品牌则需秉持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技术创新赋能,推动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四、结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思想+艺术+技术”深化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传播矩阵为例

全媒体时代,融合创新是主流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因题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不仅是主流媒体所面临的当务之急,更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发挥自身优势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思想,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在重大主题融合创新上精品力作频出,打造了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1思想引领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特征重大主题报道因其传播对象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或活动,其意义重大、影响广泛且深刻,成为主流媒体履行职责使命最重要的内容载体。综合分析,“思想引领”无疑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特征和共性特点,集中体现为以报道推动全社会深刻领会践行党的理论,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并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全社会积极唱响主旋律,弘扬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将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思想进行有效传达和精准呈现,特别是将宏大叙事与百姓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拉近与用户的心理距离,难度很大且极具挑战,创新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强化思想引领,立足大立意,找准小切口,推出一批创意十足、新风扑面、耳目一新、过目难忘的精品力作,与受众建立起自然而强烈的情感连接,推动主流思想价值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实现思想理论与网络舆论同频共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流媒体的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和各项工作,平实务实、精准精确、高质高效地宣传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主流媒体举旗定向、忠诚履行党的意识形态重镇职责使命的集中体现,是确保主流媒体融合方向不偏、传播内涵不变的历史性关键。在此背景下,在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推出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与系列报道《解码十年》等,均立足思想引领与价值传播,对重大主题报道融合传播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领航》专门制定融合创新一体化工作方案,大屏节目与新媒体产品一体策划、一体制作、全媒体传播,秉持“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的创作风格,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生动性相统一,收获了全网相关内容点击量超26.4亿次的亮眼成绩。《解码十年》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之魂,打破主题报道的传统模式,采用艺术化的节目建构方式,用客观数据架构新闻叙述逻辑,以最新技术打开全新视角,聚焦十年成功之“密码”,通过无缝跨屏的全媒体传播模式,生动、立体、鲜活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大小屏同步推出后,其融媒体传播瞬间引爆全网,成为2022年总台党的二十大报道的亮点之一。整体来看,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创新中,立足于思想引领,从传播对象出发,强化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为重大主题报道搭载适配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从传播手段出发,以先进的技术为引领,将内容创新与技术应用紧密结合,为重大主题报道扩展了传播广度和深度。艺术表达与技术运用为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引领进行了赋能和加持,成为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2艺术表达是进一步拉近与用户距离的有效途径在媒体融合的逻辑架构下,主流媒体从传播对象出发,逐渐强化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创新运用人格化、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以及美术、音乐、诗词歌赋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全面准确地阐释主题内涵,增强内容表达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实践证明,在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创新的艺术视角和手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令受众耳目一新。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和《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前者采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用油画《遵义会议》《五四运动》等100幅震撼心灵的丹青画卷,全面展现百年党史的峥嵘岁月,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和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通过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让重大主题有了全新表达;后者则以细致入微的视角,精选《掷铁饼者》《仕女蹴鞠图》等古今中外与奥林匹克有关的代表性艺术作品,用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和敏锐的艺术表现力,借助先进的影像呈现技术还原每一件艺术品,尝试用艺术诠释奥林匹克之美,用文化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以美培元、以体育人,助推全民体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中国美学的独特意蕴以及中华千年文脉的文化内涵为思想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和丰富形式。主流媒体应从庞大的中华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力量,用艺术表达为重大主题融合报道注入文化活力,以用情用力收获共情共鸣。3技术运用是融合创新的重要引擎媒体融合大潮下,技术逐渐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幕后走到了令人关注的台前,成为驱动媒体变革的重要动力。高质量的融合报道探索要求主流媒体根据传播内容、传播目的和传播平台等因素,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需要和体验需求,打好新技术的组合拳,给受众以更好的感官体验,使报道得到理想的呈现效果。2020年初,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突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分别架设全景和近景等多个机位,利用5G传输信号,开启4K高清慢直播“疫情24小时”,直观呈现“两神山”医院工地建设的真实现场,将“战疫”一线的情况完全呈现在网友面前,其不仅成为传播爆款,也成为了重大主题报道依托技术能力实现突破式创新的典型案例。如果说“疫情24小时”是在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利用技术赋能开拓重大主题报道新赛道的优秀代表,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报道则是如期为全球受众献上了一场期待已久、以技术为支撑的冰雪盛宴。据统计,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在总台平台跨媒体总触达受众为628.14亿人次,传播数据远超东京奥运会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传媒》2023年01期目录

肖遥传媒书评主旋律电影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研究(程苑)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王峙)系统性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现状(郭建礼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困境和发展方向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络蓬勃发展,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2019年12月,教育部就教育媒体融合发展召开工作推进会,提出加快探索新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教育融媒体发展路径,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教育部于2019—2022年先后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等30所(家)全国教育融媒体中心试点单位。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高校融媒体中心已经从机构设置、平台搭建、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阶段过渡到服务拓展、文化建设、校园治理等发展阶段。如何建好用好高校融媒体中心,在拓展校园服务功能和研发推出融媒体产品的基础上,让平台在与师生的持续高频互动过程中,发现需求、了解需求、满足需求,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科研机构等十分关切的问题。一、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作为校园信息的传播者、校园文化的建构者、校园生活的服务者,我国高校校园媒体伴随着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校园报刊到广播台、电视台,网站、校园论坛、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再到如今的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强国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了报、台、网、频、微、端一体,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一)双一流高校成为媒体融合发展先锋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高校校园媒体的内容形式和生产方式、传播载体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快建设融媒体中心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其中,双一流高校凭借资源、人才、技术与政策优势,率先推动校园媒体融合转型,通过组建融报纸、网站、广播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于一体的高校融媒体中心,初步探索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次生成、多终端发布的融媒体生产机制。在教育部确定的30家(所)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中的24所高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拥有北京大学校报、北京大学新闻网、电视台、广播台、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等11个音视频号、官方人民号等7个政务号,并开通了北京大学英文新闻网和“这里视北大”视频网和北京大学Facebook、YouTube等6个国际新媒体账号;湖南大学依托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成立教育舆情研究中心,并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了“青春为祖国歌唱”“千年学府
2023年1月5日
其他

占领本地流量高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荆州广播电视台的融合创新探索

在全国四级融合发展布局中,地市融媒处于第三级,要坚守正能量主渠道,构建全媒体智慧传播链,占领本地流量高地,参与基层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入本地生活。在媒体融合“全国一张网”传播体系中,地市融媒要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作用,特定的传播地位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其必须采用适配地市特色的战略战术。荆州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荆州广电”)按照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对媒体深度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融入受众,争夺流量话语权各级融媒的传播与生存环境不同,地市融媒的传播生态,显著区别于另三级媒体。离开具体生存环境谈定位或策略,很难不失之偏颇。简单的评判无法对工作做出正确指导,也不能破解新闻客户端有“端”无“客”的难题。是“造船”还是“借船”?对地市媒体人来说,有个哈姆莱特式的灵魂拷问:媒体融合究竟应该借船出海还是造船出海?有人主张:MCN就是媒体的方向,成功的MCN机构就是未来的媒体。也有人认为,“借船出海式”融媒,其实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些专家以媒体是借船出海还是造船出海作为判断其融合成功与否的标准。媒体自建APP与上第三方平台,类似于新东方APP和东方甄选,新东方APP再重要再成功,也不能取代东方甄选的拓展。造船出海是刚需,借船出海是必需,借船出海、造船出海并不能作为媒体融合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大部分地市融媒的自主可控APP日活远低于新东方APP,媒体不能因为“造船”就自认为根红苗正,也不能因为“借船”流量突出就沾沾自喜,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大众在哪里,传播前沿就在哪里。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就被别人占领。移动互联网兴起,微信、抖音等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成就了大批非主渠道流量主。用户数多的平台就是传播高地,是正能量无法回避和选择的战场。对地市融媒而言,选择第三方平台,并不是借船出海,而是守土有责,寸土必争。在网上人群聚集地争夺并固守正能量主阵地,在流量最前沿争夺话语权,校正偏离主流意见言论。第三方平台是必选项必答题,媒体是“进”不是“借”。在第三方平台上拓展扎根,是穿插迂回的“进”,不是此地无银的“借”,不是种别人的地,而是插责任之旗。凡传统媒体曾经失去的都要通过融合夺回来,原先固守的广播电视主阵地受到冲击,就立足地市,以全网为标的,以别人的山头为主战场,以全国融合传播一盘棋的全局观,执行多维度跃层式立方体融合,在流量最高处,夺取并守牢阵地。媒体不是第三方平台上的本地唯一,但要努力成为本地流量TOP1。起初阶段,荆州广电微信公众号比不过账号单一、粉丝基数大的县域融媒账号,微博比不过运营时间更长的其他融媒。通过集中主力,利用主业资源反哺新媒体,时至今日,荆州广电已占据本地移动传播制高点。清博大数据榜单显示,荆头条、Hi荆州、虎座鸟、荆州新闻网等微信、微博、抖音、头条主力账号,多项指标已成为当地流量TOP1。荆州融媒抖音号被抖音湖北站评为“标杆内容创作者”。2021年11月,荆州融媒《外卖小哥救落水老人不幸遇难》当天播放量破3亿,全网播放量9.16亿。截至2022年10月30日,粉丝及平台志愿服务者数已达1001.14万,突破千万大关。服务移动端用户数超过2500万。打造传媒综合体,建立持久传播根据地自建平台是传播根据地,自主研发产品煅造传媒综合体,2008年12月,“荆州新闻网”上线,2013年9月,“无线荆州”客户端上线,2016年8月,“云上荆州”移动政务新媒体上线。实践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云上荆州”
2022年12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短视频环境下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具有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属性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短视频这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在国家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如何运用短视频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短视频对国家形象传播的意义短视频技术改变了传受关系格局和传统的传播认知,其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交互方式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1.短视频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丰富国际传播的选题角度。传统意义上,国家形象的传播主体是官方,有关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都是由政府支持的专业机构负责生产。短视频及社交平台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国家宣传片宏大叙事视角的既定框架,提供了一种“平民化”的大众视角。同时,短视频技术降低了跨文化传播的门槛,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短视频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全民传播的趋势,拓展了国际舆论的公共空间。短视频用户生产的内容选题范围广泛,切入视角“平民化”,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比如,火遍海外的李子柒、滇西小哥等,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日常,以小见大,让无数海外用户通过他们的视频爱上了中国。2.短视频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扩大国际传播的广度。据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9.62亿,占我国网民整体的91.5%,用户数量庞大。国外短视频用户规模也同样庞大。据彭博社消息,YouTube推出的短视频平台YouTube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重构主流媒体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价值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走向深入,主流媒体逐步建立起了全媒体传播的格局,大大凸显了各类报道尤其是时政类报道的融合传播力量,在守护传统阵地、拓展新兴阵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奔腾的融合洪流中,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同样在迅速崛起,集行业权威声音、聚焦用户需求、专业精准服务的特点,成为主流媒体版图“1+N”布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1+N”布局中,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是依托于主流媒体在特定的如地产、汽车、IT、旅游、健康等行业领域,专注于提供有关行业专业报道和综合信息服务并通过全媒体传播和智慧应用服务用户的平台。都市媒体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虽发轫于行业专刊报道,但无异于一次重构。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重构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是都市主流媒体深度服务区域用户、引导行业舆论的需要。在构建新矩阵、技术赋新能、智慧新服务、融合新传播的“四轮驱动”下,都市媒体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构建新矩阵,升级运营体系行业专刊曾是传统媒体新闻资讯与应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纸媒时代,通过深耕行业建立起话语权、影响力,一度成为纸媒开拓创收的重要力量。在纸媒发行量减少、影响力减弱的大背景下,行业专刊也难以避免取消或缩版。用户的需求在升级,聚集用户的方式也随技术升级不断变化,打造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首要责任是不断把握新趋势,通过重构体系找回用户、拓展客户。媒体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有报、网、端、视、微等,一般采用自有平台建构为主体,借助其他互联网平台延伸传播触角,在各种社交类、资讯类、视频类、社群类、电商类等头部商业平台上运营账号。重构新矩阵,积累用户量,可以突破原本单一的传播渠道,是构建传播和运营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如重报都市传媒在传统媒体基础上构建包括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的新媒体矩阵。齐鲁晚报的报、网、微、端矩阵总覆盖人群近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房产事业中心重塑业务,重塑格局,持续推进新媒体产品创新和融媒业态模式再造能力,形成了传媒+广告、传媒+视频、传媒+技术、传媒+大数据、传媒+智库、传媒+党建、传媒+活动等七大模式。封面传媒以智能推荐算法、用户精准画像、活动营销系统、营销预测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价值化、营销自动化为目标,探索建设泛媒介场景下的智慧C战略市场体系。技术新赋能,不断拥抱变化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用户正逐渐掌握着新媒体传播的选择权。因而,把握住用户的需求和迁徙的特点,适时推出迭代产品至关重要。以钱江晚报全媒体地产中心为例,在传统的房地产报道影响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该中心以拥抱变化的姿态不断迭代构建新矩阵。从时间轴看,技术赋能提升平台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专业实用贴近服务的“小而美”应用场景不断迭代呈现,经过了三次技术赋能升级。第一次迭代重在服务性。2016年以“互联网+”为牵引,钱江晚报地产矩阵重点打造购房宝掌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小时新闻客户端地产频道,上线VR看房,满足了用户的基础需求。2017年推出杭州第一张楼市电子地图,信息更全更新更快,一键查询周边配套、数据分析等,以一图实现强应用。2018年杭州购房开始摇号后,又第一时间推出摇号查询平台,为用户提供报名、验资、中签查询等服务,迅速抢占了主动位置,成为购房者首选查询平台。第二次技术赋能立足小屏。2019年,钱江晚报地产矩阵把握用户新需求,上线了i购房宝小程序,在移动端的服务更精细,继续保持同城媒体中的竞争优势。新冠肺炎疫情之初,楼市停摆,线上看房、咨询、交易、签约迎来爆发期,为服务杭城购房者,i购房宝推出首届杭州春季线上房博会,超过50家在杭房企、上百楼盘进驻,服务购房群体超过十万人。第三次迭代是综合了短视频、XR技术等打造全场景可视化新闻。在短视频关注度高的当下,重点围绕房产视频号,打造短视频《地产一线》《楼市喜剧人》等栏目,牢牢锁住老用户,拓展新用户。正是求变求新,让该地产垂直融合传播平台一直保持着高活跃度与较强盈利能力。融合新传播,打造产品优势融合新闻和传统新闻分别立足于不同的“媒介时代”——传统新闻主要依托于大众传播体系,融合新闻则依托于媒体转型与创新发展语境下的数字传播体系。与紧贴热点、先声夺人的时政报道不同,垂直领域的行业报道很难靠抢热点带来影响力,需要打好策划、原创、叙事、传播、运营组合拳。原创+流量。行业原创报道是矩阵立足的根本,也是主流媒体区别于商业类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在钱江晚报地产全媒体矩阵推出的新闻中,原创新闻就占近50%。该矩阵首发的一篇杭州回迁房报道,报道了杭州富阳“水墨江南”版的回迁房。该稿件网络点击量近亿,评论量12万余条。对于房产界的乱象,有关“西湖天价别墅调查”“楼市世相系列报道”“质量门调查”“买房动辄全款,背后有房抵贷的影子”“两份精装合同,让人疑窦众生”等原创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也带来了大流量。形态+矩阵。近年来,融合新闻以其新颖、交互的特点受到大众关注。从具体形态来看,融合新闻主要是指基于新兴媒体平台或新技术手段制作的新闻,如H5新闻、VR新闻、新闻游戏、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媒体音频新闻、移动直播新闻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各媒体的原创新闻中,十八般武艺加身,让内容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影响更加深远。IP+社群。如钱江晚报全媒体地产矩阵开设了“闲谈楼市”“小吴验房”“小楼爱跑盘”等栏目。其中,“小吴验房”栏目整合了各方验房专家,免费帮助购房者专业验房,若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帮助维权,阅读量很高;“记者问律师”则整合了强大的律师团队,从法律层面指导购房者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2021年,齐鲁晚报房产矩阵推出两个视频栏目“皇姐问房”和“超级房探”,“皇姐问房”定位于房产观察和住房服务,半年时间播出25期,二次生产分发100期,关注量突破700万,形成了10个购房俱乐部微信群。“超级房探”以记者视角实际探访楼盘,解读点评区域、产品配套,为购房者提供直观置业参考,依托技术、大数据手段,做好用户社群运营。智慧新服务,提升实用价值垂直类矩阵在一定区域提供服务更精准、更专业、互动性更强。如钱江晚报地产矩阵推出的“权威发布”第一时间准确解读房地产市场政策,开设为购房者答疑解惑的栏目,推出杭州楼市电子地图、摇号查询平台等应用,一房一价查询系统最高单日超过12万次,因其更新及时、权威性强深受购房者欢迎,用户黏性很高。大河报出品的“大河楼市+”小程序是一款集合郑州预售(在售)楼盘信息展示、购房资格查询、备案结果查询、政策解读、鉴盘报告、购房问答、咨询求助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郑州买房导购工具。在“大河楼市+”中可实现由专业房产记者为用户全面进行区域分析、楼盘介绍,以媒体视角为读者解析郑州房地产市场动向,为用户提供从看房到购房的一站式便捷化服务。垂直类矩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垂直类行业传播矩阵在发展中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包括服务内容局限、技术研发不足、单个矩阵创收问题等。在都市媒体有限投入的条件下,都市媒体下属各个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与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美”,经过多年建设应该可以选出具有发展潜质的垂直类传播矩阵,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内容原创能力,给予重点聚焦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从融媒体迈向智媒体,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面临着新的机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建设行业智库。媒体之所以可以尝试建立智库或类似于智库的研究所,是因为它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同理,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也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大量报道中积累的信息资源与数据,同时具有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的媒体专业人才。垂直类媒体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尝试建立智库或类似于智库的研究所,服务政府、企业,数据信息也能更好地服务用户。主动接入政府数字化应用。随着政务数字化建设的热潮,一些服务性强的数字化平台需要对内打通信息孤岛,对外需要聚集更多注意力,以促进平台的应用。秉持“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的理念,垂直类融合传播平台应积极抓住战略机遇,主动聚焦数字化应用,借助自身的品牌、平台以及行业人才的优势,致力于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支撑,搭建各类应用场景,通过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架起用户与主管部门之间的服务桥梁。与社会企业共建共享。矩阵应该以开放的态度适度引入品牌企业共建共享,通过智慧服务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接入更多的企业应用,重构运营服务和收益共享生态圈。同时,在内部机制上也应该激活,出台鼓励团队创新创业的政策。全品牌服务。垂直类矩阵策划推广和数据服务的优势,使得进行全品牌服务成为可能。可以为品牌企业进行项目调研提供决策参考,为产品推广设计整合营销方案,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好精准直达用户等服务。(作者系浙报传媒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编辑:陈琦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20期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新华报业“掌门人”双传学:主题化管理赋能媒体高质量发展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崇德敬业”作为2022年度发展主题,采取系列举措推动队伍精神风貌再刷新,促进集团发展动能再升级。这是近年来第六个年度发展主题。新华报业牢固树立“融合、创新、跨界、共生”发展理念,先后以2017“精品生产年”、2018“服务提升年”、2019“队伍加强年”、2020“基础夯实年”、2021“发展稳进年”、2022“崇德敬业年”的年度主题,引领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闻宣传方面,重大报道精品迭出,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连续数年位居前列;经营拓展方面,扭转2012年以来的连续下滑局面,集团资产、收入、利润等核心数据逆势上扬,实现利润连续大幅增长。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推进下,集团总体上形成了向上向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确立年度主题推进媒体发展,是主题化管理的典型方式。所谓主题化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突出某个主题,使该主题成为企业或组织在特定阶段运行发展的主旋律。主题化管理往往运用于创业阶段、变革阶段、攻坚阶段,既有别于按部就班的常态化管理,又叠加在常态化管理之上,为集团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拓展和提升。新华报业在抓好常态化管理的同时,坚持每年确定一个发展主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开掘了集团发展的活力之源,增强了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深刻领悟发展要求合理确定年度主题主题化策略立足于集团工作的全面统筹。集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先后确立“七重七强”发展战略,制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每年拟定年度总体工作计划,推动集团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经反复斟酌、深思熟虑提出年度发展主题。从2017年到2022年,6个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紧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事”“理”“人”三个关键词。所谓“事”,就是重点任务、大事要事;所谓“理”,就是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所谓“人”,就是人才队伍这个最重要的发展资源。6年时间,三类主题刚好历经两轮循环。1.聚焦重点任务,深耕关键领域。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华报业2017“精品生产年”和2020“基础夯实年”,分别围绕内容建设和创新管理这两大重点任务展开。抓精品生产是坚持“内容为王”的必然要求。2017年1月,中宣部召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座谈会,对媒体融合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传媒生态的深刻变化,主流媒体部分人员对原创内容的价值出现认识偏差,媒体融合中出现这样一种苗头,即新的渠道优势尚未建立而原有的内容优势渐渐丢失。提出“精品生产年”,正是要防止这样一种不利倾向,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壮大原创内容优势,筑牢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精品生产”既锚定中国新闻奖等高层次奖项,更注重原创内容质量的整体提升。管理制度是融合发展的基础架构。媒体融合催生“化学反应”、放大一体效能,需要整合的内外资源种类多、数量大,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为管理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确立“基础夯实年”,就是要在创新管理上下更大功夫,着力解决制度不全、基础不实、运行不畅的问题,根据融合发展战略策略的需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关系,提升运行效率,推进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聚焦原则思想,深植核心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媒体融合的各类创新中,理念创新首当其冲。只有坚持因势而谋,牢固树立新观点、新理念,才能做到顺势而为,准确推出新策略、新举措。对融合发展进程节奏的把握,同样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强调正确理念。将2018年定为“服务提升年”、2021年定为“发展稳进年”,正是为了将相关核心理念深植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以正确认识引领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各项实践。“服务”是最需倡导的理念之一。它包含的对象意识、需求意识和效果意识,正是传统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应当着力强化的三个要素。它将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从传播者自身转移到传播者与用户的互动关系上,反映了互联网语境下基本的传播规律,揭示了媒体变革中重要的发展趋势。强化服务意识,弘扬服务精神,既是主流媒体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也是全方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稳进者远行,远行者稳进。对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以时我不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但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始终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是前提、是基础、也是手段,“进”是目标、是追求、更是重点。只有坚持稳进相宜,才能做到行稳致远。在重要节点审视前行姿态,意义更为凸显。新华报业正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将“十四五”开局之年确定为“发展稳进年”,以推动集团在较高平台上巩固发展成果、保持良好势头、继续进位争先。3.聚焦能动要素,深挖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并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充分激发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完成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重任。毋庸讳言,随着媒体生态的急剧嬗变,一方面主流媒体对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传媒从业人员的结构、流向、心态发生深刻变化,主流媒体的吸引力、凝聚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新闻队伍建设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意义,不但思想业务作风建设亟待加强,而且提升干部员工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也成为重要课题。《新华日报》是一家拥有光荣历史的党报。新华报业在队伍建设中始终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华铁军”。将2019年和2022年先后确定为“队伍加强年”“崇德敬业年”,就是为了着力强化这方面的工作。“队伍加强年”着眼新闻队伍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崇德敬业年”则聚焦干部员工的思想状态,强调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内生动能。年度发展主题两次定位于队伍建设,体现了新华报业对“第一资源”的极度重视。精心实施年度举措接续收获进展成果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每年在元旦前后召开单位部门负责人年度述职报告会、新年务虚会,春节后第一个活动即召开集团发展大会,这些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回顾和谋划年度主题。在发展大会上发布主题年实施方案,集团领导进行方案说明、动员部署。每个主题都并非一年内“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当年集中推进、后续不断完善。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集团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进展。1.内容生产显著优化,管理体系渐臻完善。“精品生产年”在2017年实施之际主要面向新华日报。报社编委会鲜明提出“精品立报、思想立报”,通过完善新闻策划、鼓励深入调研、促进采编互动、优化思想供给、完善考核机制等多种举措,催生大批精品佳作,进一步提升了新华日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表现在五个方面:创新重大主题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在热点引导、贴近受众上实现新提升;理论舆论同向发力,在强化思想引领、当好决策智囊上取得新突破;精心编辑严格把关,在提高编校质量、推进版面创新上取得新成效;加快深度融合转型,在突出移动优先、推进传播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从2018年开始,精品生产要求扩展至集团各类媒体,每年召开一次精品生产推进会,集团主要领导作动员部署,同时出台新的办法,加大优秀成果奖励力度。精品生产极大地优化了媒体融合的内容供给,使集团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连创佳绩。“基础夯实年”着力完善七大管理体系、实施15项计划:完善精品生产管理体系,实施精品孵化计划和全媒体考核计划;完善风控合规管理体系,实施风险防控系统建设计划、合规管理系统建设计划、财务管理赋能计划和法务审计功能再深化计划;完善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实施固定资产管理提质增效计划和优质服务提升计划;完善现代人才管理体系,实施人事服务提质计划和薪酬体系改革计划;完善技术引领管理体系,实施领军人才引育计划和基础技术保障计划;完善“传媒+”管理体系,实施重大项目护航计划和协同发展共生计划;完善党建引领管理体系,实施党建强基计划。这些计划的制定实施,通过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有力地强化了制度建设,提升了管理水平。2020年集团首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成为全国唯一以整体单位获评的省级媒体,“基础夯实年”所做工作功不可没。2.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前进步伐更加稳健。“服务提升年”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改进,响亮提出“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深度服务”,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具体工作中,在加强数据分析、优化内容供给、提升策划水平、增强活动互动、彰显平台功能等方面推出大量创新举措,实现服务出产品、服务挖潜能、服务创品牌。根据员工相关工作实绩,评选年度“服务之星”并给予表彰。“服务提升年”以新理念“刷新”思想认识、工作方式,促进了集团年度工作的高效开展。比如,对厅局、市县的服务中,创新推出“对标审视·厅局长访谈”“总编辑与市委书记面对面”等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产生重大影响;对新媒体核心用户的服务中,精心打造公益智库课堂“交汇点公开课”,年内观看人次近1亿。此后,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并在2020年3月的集团发展大会上鲜明提出“以服务强势赢得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服务型现代传媒集团”,着力构建涵盖内容资讯、民生实体、宣传传播、智库舆情、品牌活动在内的大服务格局。“发展稳进年”指导意见提出,以整固、完善、强化为“稳”,以探索、拓展、突破为“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开拓融合转型新局面,谱写集团发展新篇章。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坚持守正笃实、强基固本;坚持创新奋进、勇开新局;坚持稳进相宜、行稳致远。围绕内容生产、媒体融合、经营拓展、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要求。每条要求都包含“稳”与“进”两个方面,大体上传统业务侧重“稳’,新兴业务侧重“进”;发展存量侧重“稳”,发展增量侧重“进”;成熟模式侧重“稳”,探索领域侧重“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集团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前进步伐更加稳健。以媒体经营为例,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全年利润增幅分别为10%、15%,而集团新媒体收入增长达40%,传媒板块赢利结构在一“稳”一“进”之中得到明显优化。3.人才淬炼内外兼修,“新华铁军”更显峥嵘。“队伍加强年”在坚持和强化集团原有的思想业务作风建设报告会、青年干部座谈会、业务技能系列培训、“走基层强四力”采访报道等常规举措基础上,精心实施“四工程一活动”。一是新华英才211工程。从40岁以下员工中选培20名新闻采编骨干、10名经营骨干、10名管理和技术骨干。二是新华名师带徒工程。在集团选聘一批资深骨干与年轻员工结对,通过师徒传承加速人才成长。三是新华创新实验场工程。鼓励各部门或员工跨部门建立新媒体工作室,打造一批品牌项目。四是新华创业创新工程。拿出400万元设立创业创新奖,激励团队创造崭新成果。五是业务大练兵、岗位大比武活动。举办系列大赛,在青年员工中加快培育专家型、全媒型人才。“队伍加强年”为队伍建设注入强劲活力,帮助大批年轻人迅速成长。同时增强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2020年集团对外招聘中,50多个岗位引来3000多位求职者报名。如果说“队伍加强年”既重工作技能又重思想素养,体现了强“外功”与增“内力”的统一,“崇德敬业年”则侧重于“内力”的增强。近年来,新华报业大力建设勤廉新华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特别是实施新华红色文化“活化工程”,为传承“新华红”基因、激发“新华拼”精神构建生动载体。在此基础上,“崇德敬业年”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调敬重职业、热爱事业,通过“讲、写、训”三个环节组织开展活动:组织专题报告、谈心交流、主题演讲等,强化思政教育,提升政治力;组织征文活动、专题作品联展、“四力”训练营等,强化共生共荣,锻造凝聚力;开展业务培训、廉政教育、合规培训、业务竞赛等,强化能力提升,放大战斗力。各类活动吸引干部员工踊跃参与,比如“我身边的榜样”征文,青年员工热情撰稿,共提交文稿216篇。在“崇德敬业”的“催化”下,干部员工元气满满、精神焕发,集团各方面工作取得超预期的进展。牢牢把握“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新华报业一年一个发展主题、一步一个坚实脚印,驰而不息地奋力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收获了深切体会。笔者认为,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在态度、思路、方法上要牢牢把握“四个坚持”。1.履职态度上,坚持主动作为。互联网发展未知大于已知,媒体融合是一场艰难的自我革命。一方面,战略决策和重点工作、关键工作推进难度大,媒体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面临很大的思想压力。另一方面,全方位的媒体变革催生大量日常新事务、新问题,管理工作更加繁杂琐碎。这种情形下,要特别警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局促和短视,特别警惕趋易避难、避重就轻的心理倾向、工作取向,特别要警惕被日常琐事牵着鼻子走,陷入看似繁忙充实,实则被动应付的事务主义泥淖。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2022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学术年会在贵阳举办

2022年11月17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七届四次代表大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贵阳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报刊、通讯社、广电、网络媒体的高层领导、技术主管以及相关科技企业代表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文心大模型推动AIGC发展,百度助力中国产业智能化提升

2.0等底层模型的支持。据百度技术中台事业群市场部负责人张全文介绍,文心一格的底座ERNIE-ViLG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专访中国日报网总编辑韩蕾:走进中国日报网 走进“中国有约”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1995年创办至今,中国日报网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积极顺应时代之变、传媒之变,在国际传播领域深耕细作。在高质量内容建设、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举办“中国有约”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成功打造国际传播领域破圈产品,成绩斐然。让我们一起走进特色鲜明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通过本刊记者对中国日报网总编辑韩蕾的专访一探究竟。坚定初心使命:构建立体传播格局,提升国际可见度和影响力《传媒》:作为网络国际传播的老兵,也是“排头兵”,中国日报网的传播体系建设进展如何?韩蕾:中国日报网作为网上的“中国日报”,一直非常重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我们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从两方面发力。首先是着力建好中国日报网站和客户端两大自主传播平台。同时,我们又紧跟国际传播趋势,积极用好海外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新闻网站等国际互联网传播平台,进而形成自主可控的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并与国际互联网传播平台相互协作和互为补充的传播架构。《传媒》:面对社交化、视频化的全球传播变革,中国日报网在开辟新赛道拓展新空间方面有哪些尝试和布局?韩蕾:我们是推特、脸谱、优兔、领英等海外主流社交平台的积极使用者,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和用户群体特点,开设账号矩阵进行分众化、个性化运营,形成集群传播优势,矩阵粉丝总数近5000万。我们紧跟海外新兴短视频平台发展趋势,第一时间入驻了抖音国际版等海外不同区域、国家Z世代人群“热衷”的短视频平台,采用“一地一策”“一国一策”“一群体一策”“一平台一策”的工作方案,加强分众化、个性化内容生产,在海外Z世代人群中不断“吸粉”破圈。不懈探索创新:强化精品内容建设,高质量讲好中国故事《传媒》: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什么样的故事更受海外受众欢迎?有没有代表性的案例?韩蕾:根据我们的国际传播实践和数据统计来看,首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领袖”故事和治国理政思想备受海外关注和欢迎。为了更好地向全球展现总书记大党大国和世界级领袖的形象魅力和气度风范,2017年我们就开设了《学习时代》(Xi’s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工会媒体如何突出“工”字特色

广西工人报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的机关媒体单位,目前运营的工会媒体有《广西工人报》、桂工网、“广西工会”微信公众号和广西工人报社官方微博、广西工会APP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管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工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巩固党的执政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平台,而主题策划是开展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广西工人报社重视开展主题策划,始终坚持突出“工”字特色,这由工会媒体的性质所决定。工会媒体宗旨是:“立足企业职工,面向各界劳动者;立足工会,面向全社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目标受众和报道对象主要是工会干部和企业职工。广西工人报社运行的工会媒体突出“工”字特色,始终在主题策划的高度、深度、广度、新度等方面下功夫。1立足一个高度工会媒体主题策划突出“工”字特色,最基本、最首要的就是做到立足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就是政治高度。要围绕党和政府,围绕工会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等开展主题策划。立足这个高度,既能体现主题策划的集中性、鲜明性、重大性、时代性的特点,传播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吸引受众的兴趣和关注,提升媒体的权威性、美誉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在立足高度方面,广西工人报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广西两会的主题策划较为典型。2019年底至2020年初,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作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重大部署,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广西工人报社及时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策划,在《广西工人报》2020年2月3日推出疫情防控特刊,整期报纸共8个版全部刊发疫情防控内容。报纸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栏目,刊发综述《众志成城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元宇宙背景下传媒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2021年3月游戏公司Roblox作为“元宇宙第一股”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到同年10月社交媒体Facebook为力拓元宇宙而更名为Meta,各大资本的纷纷布局令元宇宙这一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迅速火爆起来,2021年也随之被称为“元宇宙元年”。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日益发展成熟,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后经济社会对新兴赛道的需求急迫,加之疫情时期社会虚拟化的加速发展,种种原因推动着元宇宙时代正以加速度向我们走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传媒业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审视,有利于传媒业更好地把握时代,发挥其社会功能。一、元宇宙的概念及特点关于元宇宙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学界业界都有诸多讨论。可以预见的是,其在时空、虚实方面的特性必将给传媒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1.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作为舶来品,是由“Metaverse”翻译而来。“Metaverse”为“Meta”(超越)与“Verse”(宇宙)的组合,按字面意思来看含有“超越现实的宇宙”之意。这一词最早出现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所著的科幻小说《Snow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吕振亚:中国新闻周刊的“气质”“家庭”及“模式”

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下文简称“周刊”)迎着新千年的第一抹晨曦呱呱落地,在一批又一批周刊人的辛勤耕耘下,在中新社的呵护支持中,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综合类新闻期刊传媒集团,2013年和2018年均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目前,周刊旗下拥有中文版及英文、法文、日文、韩文、俄文、意大利文和阿拉伯语等七个语种九个外文版,构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慈善家》杂志及专业服务平台,运营管理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时政杂志的“周刊气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作为周刊个性化标签,已经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中。22年来,无论社会大环境抑或媒体行业如何变化,周刊始终坚守定位,用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封面故事,涵养并形成了一本时政杂志的“周刊气质”。以“周”为单位的杂志采编方式,赋予周刊“封面报道”独特的龙头地位——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解读,输出观点、产生共鸣、引导舆论。自创刊起,周刊封面报道就担负这样的期许。2000年第48期的封面报道在中国媒体界首次披露艾滋病村现状,引起诸多媒体转载和广泛社会反响。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当年8月16日封面报道《邓小平:我们时代的立宪者》以周刊特有的角度,深入回顾解读邓小平“8·18”讲话。2008年汶川地震,周刊连续推出《大地震》《汶川的孩子》《一个国家的动员》等共四期封面报道,用大开大合、全景式的新闻笔法,展现出汶川地震这一世纪巨灾面前,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指挥、奋起的全民救灾总动员。2015年,周刊推出“开年展望”——《更好2015:16家权威智库预测中国16领域》和“岁末预测”《机遇与变革: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两个展望类封面报道,开启了周刊作为时政大刊的进一步探索。聚焦主题主线,是“周刊气质”的血脉。2017年10月23日和30日,周刊以“新时代”和“新征程”为题推出两期封面报道,全面、权威、及时地对党的十九大及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进行解读、分析和展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宣传报道中央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周刊策划、采编的首期“雄安专刊”——《雄安时代》于2017年10月16日正式出版上市。2019年,周刊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贯穿全年的主线,系列封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系列:1949—1978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激活与探索:我国西北五省区地市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状况

2020年媒体深度融合写入“十四五”规划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各级广电媒体协同联动”等意见,与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建设思路一脉相承。在媒体宏观结构层面,我国广电四级媒体条块分割问题突出,处于中间地带的地市广电“腰部塌陷”,难以与其他三级媒体形成层次分明、协同运转的全媒体融合体系,也不利于构建系统化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因此,推进地市广电媒体融合成为建设广电全媒体传播工程的重要环节。受地理区位、人才、技术、资源等条件制约,我国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五省区广电媒体处于全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薄弱地带。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存在大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省区地市行政区划范围广阔复杂。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以主流舆论引导主流价值,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等方面,西北五省区地市广电面临严峻任务和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对西北五省区33个地市的广电机构展开调研观察,从平台运维能力、内容呈现能力、机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并在2022年1月24日—30日及2022年2月期间,对各地市广电媒体平台数据进行动态监测。通过量化统计及在线调研、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对西北地区地市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估,以期锚定西北地市广电在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新阶段的准确坐标,为探寻西北地市广电基于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的媒体深度融合差异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一、渠道联动平台运维能力提升,矩阵化传播效果显著在媒体融合的早期探索中,西北各地市广播电视台整体实现了“两微一端一网”的体系搭建。伴随互联网技术更新演化,地市广电纷纷进驻如抖音号、头条号、人民号、央视频等媒体平台中,不断壮大和优化自身新媒体矩阵,不同媒体平台和端口相互补充,新媒体平台与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形成联动融合的新局面,扩大传播声量,提升西北地市广电的品牌影响力。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下一代互联网: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变局

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关键历史节点,时代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中国各领域发展带来持续、深刻的现实影响。在此格局下,中国新媒体发展进程也正发生着直达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动。变局成为2021—2022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围绕战略传播、数字经济、元宇宙、网络治理、互联网出海等热点内容,新媒体行业发展成果显著、特点鲜明,展现出巨大活力与创新力,下一代互联网正在走来。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与热门盘点2021年以来,我国新媒体发展在网络监管、数字治理、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逐渐迈入深度融合与智能融合的新阶段。具体而言,我国网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围绕互联网相关的数字治理呈现出“强监管”的态势,同时正持续推动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在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与产业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以微传播为助力的国际传播融合建设。此外,元宇宙、Web3.0的能见度不断提高,逐渐成为赋能未来传播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新兴热门概念,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建设数字社会的重要引导力与支撑力,新媒体多层级、立体化的传播能力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得到充分展现,我国更进一步参与到全球数字治理的过程中,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实际效果。/1/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助推数字中国建设。2021年以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退,加速了网络发展周期演进,行业发展起伏加剧,各赛道切换与洗牌速度加快。面对充满变局的行业发展现状,中国新媒体发展需要增强预期管理,从战略层面全方位、体系化谋划行业整体发展,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因此也就成为我国着力构建的前沿体系。构建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不是分散发展的微观过程,而是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将新媒体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与具体领域中的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劲引擎与支撑。新媒体不断深入数字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影响国家发展进程。国家有关新媒体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多,专项越来越细化,新媒体在我国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在重大政策、议题、举措出台之前,我国将新媒体考虑到议题设计与政策实施中,满足现实发展与传播需求。政务新媒体频频出圈,数字政府形象不断提升。各地方政务号凭借直播连麦、慢直播、打造主播IP、制作短视频故事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扩大了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提升了政府移动端办事能力与效果。“乌鲁木齐市消防救援队”“利津派出所”等官方抖音账号则因为出镜消防员和警员的高颜值带来高流量,账号粉丝量大幅上涨,发布的短视频关注度与互动量高。慢直播、视频短剧等形式也是政务新媒体引发关注的重要方式。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官方短视频账号“漠河文体旅游局”、杭州市西湖区宣传部官方账号“美丽西湖”等通过24小时直播的形式实时呈现当地实景。四平市公安局官方抖音号凭借诙谐幽默的短剧式视频进行防疫、防骗等宣传,截至2022年6月27日,账号粉丝量达1877.7万,累计获赞1.6亿。媒体融合发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各地主流媒体凭借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用户数据等优势在融合发展的战略下,高度参与“城市大脑”建设,一方面拓展业务与经营类型、增加营收,另一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与内容支持。新媒体的社会价值不断释放,促进新知识生产与信息技术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大疆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相关课程的教材,为青少年进行泛工科类领域的基础科普教育。/2/数字经济迈向“脱虚向实”之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成就全球瞩目,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与规划,更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2021年9月29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21年数字经济报告》认为,中国和美国参与数字经济的程度和从中受益的能力最强。我国数字经济不仅已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依托技术、市场及产业基础等核心要素,充分迸发持续发展的内生活力。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与涵养下,加速迈向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窗口区,我国数字经济也正沿着全球发展趋势步入可持续数字化发展的未来。在此过程中,政策赋能与灵活监管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强潜能、持续性发展提供重要的体系支撑与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经济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这一发展路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更是明确提出,关键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以数字化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释放数据资源的巨大潜能。此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明确提出,“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同向同行,将迸发出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的重点任务,形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总体而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已日趋完善,对于产业发展各方面的融合举措也纷纷出台。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各地方也密集出台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关政策文件,如2022年9月5日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是目前我国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实践,这也将发挥地区发展优势与特色,推动数字经济切实、稳步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2021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并实施《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该项分类清晰地确定了数字经济产业的五大门类,标志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定范围得以划分,为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概念基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在前沿技术的牵引下,逐步结合、双向赋能的过程,其在技术发展层面是数字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在产业升级层面则是互联网企业与实体制造企业的有机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明确的双向赋能过程。首先,数字技术的运行逻辑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织模式,进而向传统实体经济企业输出前沿技术支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传统实体经济企业发展带来硬软件的共同升级;其次,中国实体经济经过长期发展与壮大,已具备深厚的员工、产品、组织、市场等现实基础,具备如此可达性的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多元的、“脱虚向实”的应用场景,从而反过来促使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以更好地契合实际需要;最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发展空间,在如此内生动力的推动下,一些数字原生企业应运而生。阿里、腾讯、华为等国内云服务厂商均以技术积累与优势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获得深度发展的潜力与资源。/3/元宇宙与Web3.0赋能未来传播。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及相关硬件等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市场发展的需求,被认为是数字社会的未来形态,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Roblox是首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其提出了身份、朋友、沉浸感、随地、多样性、低延迟、经济、文明的元宇宙八大关键特征,并获得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共识。元宇宙强调沉浸感体验,是可以提供工作、学习、生活等多场景的平行数字世界,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数字社会形态。互联网行业对于未来发展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行业红利逐渐消逝,被称为“价值互联网”的Web3.0被寄予厚望。Web3.0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在线生态系统,去中心化是Web3.0的精神内核。Web3.0可以实现用户网络行为数据的资产化,不同平台之间的资产可以流动,运行愿景是用户对自身数据掌握所有权。Web3.0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型资产归属问题以及用户个人数据隐私和安全等问题。当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探索初期,不论是元宇宙还是Web3.0,均属于未来。2022年,围绕元宇宙与Web3.0的竞争愈加激烈,资本不断流入、巨头公司探索、网络监管加入等显示出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与活力。来自福布斯杂志的文章显示,2021年,人才和资本大量流入Web3.0生态系统,风险投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向加密货币初创企业部署了3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有近50家加密货币初创企业融资超过1亿美元。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元宇宙赛道融资加速。元宇宙领域也成为互联网精英跳槽的主要走向,从互联网大厂来到此赛道的人越来越多。而元宇宙也被媒体机构视为融合发展的方向之一,相关实践探索已经开启。2021年11月,湖南广电“芒果超媒”宣布将以国家广电总局5G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着力探索搭建芒果“元宇宙”,从“互动+虚拟+云渲染”等入手探索未来传播形态。/4/互联网治理“强监管”与“重保护”两手抓。2021年以来,我国互联网治理进入强监管、严问责、重处罚的时代。2021年起施行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共同构成我国数字安全与信息保护领域法律体系的“三驾马车”,奠定了网络治理的基础。以平台治理为主要对象,网络治理热点议题主要有反垄断、互联互通、网络安全与用户信息保护等。反垄断与促进互联互通是2021年互联网治理的关键词,重拳出击是治理的主基调。2021年7月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案件涉及阿里、腾讯、小桔新能源、惠迪天津等多家涉及多行业的公司。同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反垄断进入新阶段,也释放出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将持续强化的信号。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随着网络形态不断拓展,互联网治理需要解决的网络安全问题类型越来越多样,挑战也越来越大。网络数据安全、数据出境安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是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重点议题与治理方向。数据安全是互联网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数据主权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领域。2021年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同年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我国网络治理的感知度和敏捷度不断提升,对行业热点、痛点问题的响应、介入与处理的及时性与成熟度越来越高。针对“种草消费”“MCN经济”“流量经济”等热点,国家网信办发布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十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算法综合治理”“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等专项行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均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我国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法律体系与制度建设,算法与人工智能领域将是下一阶段网络治理的重点。/5/新媒体与国际传播走向深融互促。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高屋建瓴的表述明确强调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为各单位国际传播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指向。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呈现出滞后性与被动性。站在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高度,把握国际传播与新媒体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并着力促进国际传播理念转型,是我国新媒体发展与国际传播提升的必经之路。国际传播工作需要以传播主体与传播方式为突破口,利用新媒体多元主体优势优化国际传播主体结构,构建新媒体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国际传播工作倡导的全民外宣与新媒体随时性、随地性、多元化、多视角、多类型等传播特点吻合。国际传播首要任务是找准着力点,在主体上不断发力,扩大对外有效发声群体数量和种类,挖掘各领域机构与个人潜力,不断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企业、社会组织、精英群体、网络博主、公民等都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主体,需要激发不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成立规范化和体系化的传播主体保障与管理机制,确保国际传播国家队与地方队有效发挥合力。国际传播是长线工作,讲究日积月累,同时更需要把握重要节点,快速提升国际认知度与好感度。面对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重大国际事件或者国际会展赛事等,要把握住黄金传播期,将新媒国际传播工作做到体系化、隐形化、高效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成为“社交货币”,凭借在短视频平台形成的高热度短时间提升了冬奥会影响力和中国国家形象。在短视频平台,国外运动员分享奥运村里的冰墩墩;平台推出了冰墩墩系列表情包、动图和《冰墩墩之歌》,大量具有冰墩墩元素的短视频成为热门;与冰墩墩相关的视频内容,如将冰墩墩造型做成馒头、糖葫芦、美甲等也获得了高推送量。在短视频上的火爆使冰墩墩成功“出圈”,“一墩难求”促进了吉祥物经济发展,同时也成为提升冬奥国际关注度的钥匙,使冬奥会的形象更加可爱和多元。互联网走出去转向模式出海与标准出海。202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采取“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模式,海外发展“走出去”的规模化已初显雏形。相较于往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数量、类型及规模都在持续增长,取得的产业发展成就也更加亮眼。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平台TikTok,在2021年美国云网络安全服务公司发布的数据中,TikTok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互联网产品,成功取代Google的榜首位置。依托中国本土互联网产业成熟与多元的发展沃土,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诸多公司已将国际化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并借助这一发展趋势将技术积淀、产品经验、既有资本等资源外溢,转变为模式引领、品牌价值、国际标准、服务水平的内涵外溢。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为:一是聚焦国内前沿实践的跨国移植,实际就是试图通过总结自身产业发展的路径及长期积累的资本等综合优势进行海外市场拓宽,这一事件的目的地多为非洲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以此拓宽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二是依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和技术优势,将海外技术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先发优势,以技术领先的前瞻性开拓未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想象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游戏、网文(网络文学)等领域仍是互联网企业出海的热门门类。面对海外国家在线教育市场的巨大需求与缺乏有效供给,中国互联网企业敏锐地将在线教育业务作为当下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字节跳动的教育出海业务较为成熟,其开发并推出的高中数学拍照搜题App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百家新媒体泉城论道——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综述

✦“万水又千山,梦想启程,新媒体同仁携手前行⋯⋯鹊华越时空,烟雨如星;泉城新征程,岁月峥嵘⋯⋯”8月22日上午,当熟悉的会歌《梦想启程》的歌声再次响起,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于泉城济南拉开序幕。✦✦自2018年开始,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在各界的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年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报业协会等单位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杂志社、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执委会和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贝壳视频联合承办。近百家新媒体的300多位代表齐聚泉城济南,围绕“媒体深度融合与城市软实力提升”主题展开交流和研讨。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力量,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永久落户济南,借助这股东风,济南诚邀天下客,笑迎四海宾,为新兴媒体发展提供多种支持保障,有力推动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引领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是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的永久主题,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旨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相关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探寻新媒体发展之道,提升城市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研讨守正创新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刊首语 | 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字网络传媒结合

2022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第八年。在这样的背景下,8月22日,传媒杂志社和济南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主题是“媒体深度融合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笔者应邀参会并代表中国互联网协会致辞,现将笔者致辞中谈到的观点整理于此,供业界参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指出“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对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2003年12月12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起的首届“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的《原则宣言》。三年后,2006年3月,在全球共识的基础上,第60届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每年5月17日为“世界信息社会日”,这预示了一个新社会形态的来临。自此,互联网的角色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最初的传递邮件和浏览网页,变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整个社会网络化趋势发展迅速,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和生产力,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随之,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始重塑和改变,媒体传播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演进,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媒体资源、环境、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已成为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诸多网民的第一信息源。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智媒背景下,作为传媒创新的主要支撑,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催生出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为媒体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承载平台和空间,传媒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变。央媒、地方媒体以及政务新媒体、企业新媒体,都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成果,主动适应变化,高度重视与新型媒体传播相结合,以技术进步拓宽报道途径,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争奇斗艳,无人机航拍、VR/AR技术、人工智能等竞相发力,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方向迈进,加速进入网络数媒时代。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各种应用的快速发展中衍生出一些不曾有的信息传播模式,自然生长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不少困扰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加强针对性研究,抓住要点和关键,修订和制定相关规则及标准,让媒体在深度融合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全国性互联网行业组织,一直以来,中国互联网协会高度关注以新兴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发展。为推进信息网络与传媒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创新,协会成立了网络文化与数字传媒工作委员会,先后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数字冬奥”等短视频精品汇展活动,汇集全国数字媒体优秀作品,面向全网展播,推动互联网新兴技术在媒体的创新应用。今年7月,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启动了“网瞰十年新面貌”成就宣传精品汇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持续深度影响媒体融合进程,极大地改变着新兴媒体传播规律。中国互联网协会将继续发挥中央级行业协会的社会组织作用,做好政府、企业、网民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引导成员单位发挥技术优势,抢抓互联网新技术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窗口期和机遇期,加强对都市媒体和城市赋能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拓展交流渠道,分享发展经验,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业界交流与合作,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字网络传媒结合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引领作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和地方经济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建设,努力为繁荣发展网络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18期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京津冀媒体号运营策略”交流对接会在京举行

9月27日,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天津市广播电视局、河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主办的“京津冀媒体融合系列交流活动”之一——“京津冀媒体号运营策略”交流对接会成功举办,京津冀各级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开展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新媒体平台赋能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媒体平台账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打通广电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渠道。会议以线上参与为主要形式,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七十多家媒体机构代表与央视频、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代表以及数据权威机构央视市场研究(CTR)的新媒体研究专家展开积极讨论,共同探讨融媒浪潮下的运营共赢之策。谈及媒体号的运营发展,央视频公司商务运营部运营主编宋娜强调,要提升内容标准化程度,更好地适应机器推荐算法;适应用户的感知偏好,对账号作精细化运营;紧跟新媒体传播趋势,强化对平台资源的利用。微博媒体运营总监李思远认为“宣传”其实是两个词:“宣”是媒体的客观动作,新媒体部门在发布内容时要注意适配不同载体;而“传”是传播后呈现的结果,内容发出后要重点关心是否能够引起广泛关注。抖音集团媒体合作内容运营总监徐哲建议,媒体政务号在做内容时要注意视频结构的“分秒必争”,通过剪辑提高信息密集度——第1秒要吸引住用户注意,保障基础观看量;第2-6秒要让用户看下去,达成完播率;6秒之后引导点赞、互动、转发、关注,让用户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期待观看下一个内容。快手科技运营部媒体号业务负责人高节慧认为,重大事件有其杠杆作用——更少的产量能供给更多消费。因此,快手将在重大事件方面持续发力,追求为用户提供快速、全面的新闻资讯,通过与热点、同城和搜索团队的配合,优化分发上探消费峰值。腾讯微信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亚南做了关于微信视频号和公众号的运营分享。她提到,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战略级产品,腾讯基于社交生态提供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小程序、朋友圈等多个资源正不断为其引流。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体融合研究院研究经理刘牧媛对机构媒体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她表示,目前媒体深度融合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融合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未来媒体号的发展也将呈现出账号矩阵化、赛道垂直化、网红IP化以及运营MCN化四大特点。每个分享发言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并引发了讨论交流。参加会议的媒体表示,从与新媒体平台的直接交流中收获良多,深入了解了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传播的规律,熟悉了网络平台的运营规则,这些收获对指导和提升各单位的新媒体运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媒体融合系列交流活动”旨在落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三地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活动交流主题涵盖资源、内容、人才、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将通过构建多种类型的沟通渠道,促进三地媒体融合各环节各领域相互加深了解、深化合作。(来源: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虚实共生 数字新未来 2022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举行

8月16日,以“虚实共生数字新未来”为主题的2022智能视听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大会聚焦热点、集聚智慧,致力打造开放共享的产业交流平台。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陈仁泽,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郑庆华,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卢岚,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耿涛,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升勤,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等嘉宾出席大会。与会嘉宾围绕智能视听发展新趋势、数字中国建设新未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崔士鑫在致辞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发挥智能视听优势,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拓展全媒融合生态圈、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白玉刚在致辞中说,山东将坚持数字赋能、智慧引领,更大力度推动以智能视听为代表的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让传统文化业态插上科技的翅膀。陈仁泽在致辞中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弘扬数字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抢占数字未来的“科技制高点”,构建数字传播的“对外话语权”,筑牢数字空间的“生态新屏障”。耿涛在致辞中说,青岛将支持企业、高校开展视听场景创新应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智能视听等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大会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王树国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几乎所有行业,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变生产、管理和治理体系,我们必须紧跟这场变革,深刻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大学应全面、主动、深度融入社会发展。倪光南表示,凭借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人才优势和我国的体制优势,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之林。大会融合会议、展览、发布、产业对接、论坛及配套活动等内容,除主论坛板块,还推出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红色云展厅”进校园研讨会、影视剧高质量发展论坛及智能视听科技体验展等活动。人民融媒云、人民视频融媒产品、《2022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等在大会上发布,现场还举行了青岛高新区“5+1”政策发布仪式,鼓励创新、吸引人才。2022智能视听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委网信办、人民网主办,青岛高新区管委、人民视听公司承办。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虚拟主持人的发展历程及思辨展望

2021年国庆期间湖南卫视“快乐中国”转型升级为“青春中国”,并重磅推出全新虚拟主持人小漾。小漾与之前的虚拟主持人相比,生动活泼、逼真灵动的形象备受喜爱,瞬间冲上热搜。虚拟主持人是参照主持人专业标准设计,使用数字技术创造,能够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数字媒体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仿真人形象。虚拟主持人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主持人相对应,虽然具有主持人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却没有真实主持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因此被人们称之为虚拟主持人。从原来的机械吐字播报到现在的自如灵活生动形象,虚拟主持人愈发先进,人物形象逐渐逼真。笔者尝试从其发展阶段梳理、应用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三个向度进行论述。一、虚拟主持人的发展阶段梳理从2001年英国推出的世界第一个虚拟电视女主播阿娜诺娃到2021年的湖南卫视推出的小漾,虚拟主持人已经发展了20余年,这既是平衡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思考人与人工智能未来关系走向的历程。其背后的技术逻辑、技术伦理以及与前两者息息相关的技术治理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这些都可以从虚拟主持的发展脉络中窥见一斑。20多年间,虚拟主持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丰、从丰到优、从优到精,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1.诞生萌芽阶段(2001—2004年)。全球第一个虚拟主持人是2001年英国一家网络公司推出的“阿娜诺娃”,阿娜诺娃是一个虚拟的动画人物形象,身材高挑漂亮的她不仅能自如地回答网友的各种提问,而且有着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此后,日本推出了“寺井有纪(Yuki)”,美国推出了“薇薇安(Vivian)”,韩国推出了“露西雅(Lusia)”。我国最早的虚拟主持人是2001年出现在天津电视台《科技周刊》节目里的“言东方”,其是由当时最新传感与三维动画技术打造出来的虚拟形象,光头的造型和极具东方特征的面孔备受关注,节目形式亦力求创新,采用后期配音并与人类主持人共同搭档。“言东方”即使不能像真人主持人那么灵活自如,但脸部的表情也会随着语言节奏变化。2004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推出了虚拟主持人“小龙”,其声音是后期配音合成,采用CG技术,拥有几位明星特征的合成,独自主持《光影周刊》。2.发展停滞阶段(2005—2014年)。早期媒体使用虚拟主持人是为了追求节目效果所创造的噱头,而观众也只是为了追求新鲜感短暂的停留,早期的虚拟主持人并没有为收视率或节目质量做出太大的贡献。就在“小龙”出现在央视荧屏之时,阿娜诺娃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国电视栏目也相继停播虚拟主持人的节目,由真人主持人替代。此时“虚拟主持人”的热潮慢慢退去,在接下来长达十年中,属于发展停滞期。这一时期虚拟主持人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三维动画合成、人物形象并不逼真、造型比较粗糙、肢体较为僵硬,多趋向于动画形象,声音是后期人工合成。人工智能节目主持人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在这一时期,力图“仿真”的人工智能节目主持人往往“失真”。反而无法达到理想中的预期效果,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冷静和低潮,是电视人的反思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目的,是否仅仅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新奇和噱头,换言之,其是否应具备更深刻的存在价值和存在必要,这为探索时期较为成熟的虚拟主持人出现和身份定位起到了缓冲作用。3.探索发展阶段(2015—2018年)。2015年末,东方卫视晨间王牌栏目《看东方》迎来了一位新的主持人“小冰”,她的工作是播报每日的天气。相较之前的虚拟主持人,这一阶段虚拟主持人变得更加智能化,还加入了和观众互动的元素,播报的语气较自然,且语音更清晰,让观众耳目一新。2016年,YouTube平台出现了一位自称“超级AI”的虚拟主播“绊爱”,她的出现随即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这位虚拟主持人是由真人扮演,由专业公司量身定做好3D模型,运用捕捉设备背后操控她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进行直播或录播。技术与科技、虚拟与现实的相结合使得虚拟主持人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突破。虚拟主持人也逐步进入了技术探索与蓄力阶段,各种新技术的结合与运用也让虚拟主持人从单一向多元、复杂到简单、机械到灵活转变,这也标志着虚拟主持人开始由智能化向应用型转变。4.成熟应用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虚拟主持人开始向应用智能化转变,从2D升级3D,人物肖像捕捉技术日渐成熟,虚拟主持人呈井喷式发展。这个阶段的虚拟主持人功能也更强大,外表更真实。“自然交互+知识计算”作为语音和形象合成的高科技“分身”技术,把人类拥有的语音和形象赋予新的生命。2018年7月11日,由搜狗和央视财经共同研发的全球首个AI合成男主播“姚小松”在香港RISE科技大会亮相,其逼真的形象、流畅的播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由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新小浩”也在新华社正式上岗,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大家纷纷称赞。2019年出现全球首个站立式AI合成主播“新小萌”、全球首个跨语种俄语AI合成主播“丽莎”,还有两会期间带领AI合成主播走向3D时代的“新小微”等。不仅如此,虚拟主持人也出现在近期热门网络综艺中,如《我是唱作人》由“produceC”主持,《这就是铁甲》由人工智能“CH0329”主导等。这一阶段虚拟主持人已经从生硬的机械播报到流畅的自然表达,从僵硬的肢体到灵活自如的转身行走,而且实现了不同场景、不同妆容的自然切换,实现了虚拟主持人的全新升级。二、虚拟主持人的应用现状及分析虚拟主持人从最初的生硬播报到现在的自然表达,从最初应用于新闻播报到现在各类节目中崭露头角,虚拟主持人已不是读字的机器,成为节目中的亮点,部分节目尝试使用虚拟主持人,充当主持或嘉宾,让节目生动丰富,后文笔者将主要论述工智能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的应用。1.新闻资讯类。中国第一个虚拟主持人“言东方”主持的《科技周刊》是一档新闻资讯类节目,该节目借助虚拟主持人的立体形象和后期合成配音,之后新华社的“新小浩”和“新小萌”等都是以新闻主持人的身份亮相,其24小时不间断、零错误率的播报备受关注。在广播媒介中,人类主播和智能主持的合作也在不断出现,例如,虚拟主持人“小冰”与河北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小齐等合作新闻资讯类节目《今日十万加》,与重庆交通广播刘艺共同主持的交通信息类节目《向快乐出发》,“小冰”可以通过大数据整理、筛选、播报过去一段时间里网络中的热点新闻。自此可见,基于微软技术所诞生的“小冰”有了较明确的定位,其出色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使得虚拟主持人有了更突出的定位。相比单纯的“求新”,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精准的信息投递,成为区别于传统主持人的重要特点和立足之处。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周刊》的“言东方”在取名上具有民族化的特点和风格,将作为舶来品的人工智能技术自觉地与在地风格进行结合。但其整体形象仍缺乏仿真性和独特性,只能算初尝之举。但虚拟主持人在大数据和技术的支持下所具备的稳定性恰恰与新闻播报的高准确性要求所吻合,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晚会综艺类。在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撒贝宁携手虚拟主持人“小小撒”,一同亮相在舞台。“小小撒”逼真的造型、灵活的肢体、流畅的表达“神还原”主持人撒贝宁,让观众惊叹技术发展之快。此外,2019年央视五四晚会上,“小灵”的登场让大家眼前一亮,流利的表达和超高的颜值,加之海量数据存储和算法支撑,展示出专业主持人的素质足以让大家忘记它是一个虚拟主持人。虚拟主持人在综艺晚会的亮相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也符合综艺节目求新、求变的特点。但观众在感慨人工智能的发展之余,尚无法将“小小撒”与“小灵”定位成独立意义的主持人,仍然是辅助意义存在。在对人力参与要求高的互动中,其表现时常捉襟见肘。3.智力游戏类。虚拟主持人除了在新闻资讯和综艺晚会上出现以外,也作为专家的身份揭秘、普及知识在智力游戏节目中频频出现。比如,江苏卫视《最强大脑4》引入了人机大战的全新赛制,让人工智能AI“小度”和最强人脑PK,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悬念感。另外,江苏卫视益智闯关类节目《一站到底》引入人工智能“旺仔”,让其和答题嘉宾同场PK,最终连拿两分战胜“人类代表”。除此之外,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央视的《加油!向未来2》《机智过人》《未来架构师》,深圳卫视的《极客智造》等智力游戏类节目都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给节目带来了不错的反响。将人工智能主持活动与电音创作、机器人编程、3D技术等结合,本身就具备技术逻辑上的一致性。人工智能技术与以智能为主要表现元素的节目恰妥匹配,使得节目效果最大化。而这也为虚拟主持人的主持实践找到了恰当的场域,使其能够最大化地释放出自身的活力与优势。4.脱口秀类。虚拟主持人近几年也出现在了广播脱口秀节目当中,其中“小冰”就是一位炙手可热的虚拟主持人。“微软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立足于2014年提出并建立的情感计算框架基础上,通过算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综合运用,采用代际升级的方式,逐步形成向EQ方向发展的完整人工智能体系。截至2021年,小冰已发展至第九代,并于节目主持、记者出镜等多个领域大放异彩。这意味着“小冰”在技术上逐渐成熟,在虚拟主持过程中的表达也更为完善和自然,可以满足脱口节目的基本要求。“小冰”陆续与30多家电台合作,将人类主播和智能主播深度结合,超高的对话数据以及甜美的声音也是吸粉不少。江苏广播电视台金陵之声的节目广播《晓小脑壳秀》、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张弛主持的《无敌棒棒冰》等,都有小冰的身影。但此时人工智能的“机智”与传统节目主持人的“人智”仍存在一定差距。其关键在于人工智能需要人为的预判和录入,依赖于对主持场景的预设,难免产生一定的滞后性。如何建立健全更全面的数据库并提高虚拟节目主持的自主能动性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创新的突破点。5.金融财经类。虚拟主持人“小冰”不仅在脱口秀节目中大放光彩,在财经类节目中也是频频出现,如主持湖南电台《小冰财经》、云南电台的《91.8早高峰》等节目。“小冰”与国内知名的金融信息平台合作,成为一个熟知金融领域的智能达人。2018年,上海新闻广播《十万个为什么》节目中“嘿哈博士”,在“嘿哈辟谣站”板块中,也发挥他的智慧大脑,来辨别科学的真伪,从而带动了节目的可听性。虚拟主持人背后的大数据,为其在知识体量上提供了支撑和辅助,符合金融财经类节目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要求。也正因如此,传统节目主持人常常需要兼顾主持能力与储备专业知识,并避免专业性的实务和业务上的失职,难度较大。而虚拟主持人不仅具备庞大的知识性支持,又可通过技术实现业务能力的稳定性,比较符合垂直细分领域中的电视节目主持要求。虚拟主持人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利用它的技术优势在各类节目中崭露头角。从一开始粗糙的动漫人物形象到现在逼真的虚拟主持人,从僵硬的肢体到灵活自如的走动,从卡顿的语流到流畅的表达,让人们看到了虚拟主持人无限可能性。但从目前来看,发展潜力虽有,诸多领域尚缺,仍然有许多需要提升的领域和需要完善的功能。三、虚拟主持人的辩证反思和未来展望对虚拟主持人的反思和展望,事实上是对人与机器人之间关系、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支点、人与非人之间的博弈或平衡的研判和反思。对虚拟主持人的思辨和展望,必须将其放置在人工智能的宏观发展背景下进行分析。从某种程度来看,虚拟主持人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被看作虚拟数字人在主持活动中的主体转换。虚拟数字人是存在于数字世界的“人”,具有复制人类知识、记忆、情感和思维的能力,这与虚拟主持人的特点高度吻合。有所不同的是,相比于虚拟数字人的“陪伴性”,虚拟主持人更应追求“主体性”,虚拟主持人的应用场景也多为开放场景。因此,虚拟主持人在未来应当在深融电视节目主持与拓展功能范围两个方面加以突破。1.提升节目场景性,推进虚拟主持的深度匹配。以“场域”的概念代入电视节目与虚拟主持人研究,可视将电视节目整体看作一个统一的“场”,布尔迪厄曾提出“场域”概念,他认为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不应为某一个体,而是一个场域,一个内部具有相互作用的有机体。虚拟节目主持人作为其中的重要有机主体,与节目形成一个互动意义上的整体。因而,推进虚拟主持人与节目的深度匹配,既是虚拟主持人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节目场景性的重要举措,两者相辅相成。从目前的创作来看,虚拟主持人在电视节目当中的介入,初有成果,但仍有欠缺,在部分节目中的亮相,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语言表达都有明显的突兀感,并未与节目形成有机统一的“场域”,这亦是未来重要的反思和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主持人撒贝宁的真人化仿制品,“小小撒”的猎奇意义大于主持意义,在节目这一场域中较为突兀和不和谐,仅仅作为一种不自然的被欣赏元素,而不是流畅的出现在节目的创作当中,受众难以天然地接受其为节目当中负责主持活动的主体。虽然在外形和言行举止上与撒贝宁本体的相似度相较以往有了巨大进步,但距离审美意义上的完全匹配还有很大距离。对此,应注重人格化打造,根据不同的节目场景创设相应的人格特点,深刻认识“人格化是主持传播的本质与关键”。打造虚拟主持人的人格化特色,增强人际间沟通的亲和力和共鸣点,从而深度匹配电视节目的场景要求,避免受众审美上的间离感。同时,虚拟主持人在具体表现中的问题并非不可弥补。首先,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节目的创作本身就高度依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与虚拟主持人的产生逻辑在起点上较为统一。其次,虚拟主持人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配合算法机制的规划,在主持的准确度、稳定性具备肉眼可见的优势。最后,无论是传统主持人还是虚拟主持人,都离不开情感传递。但这并非意味着,“非人”的虚拟主持人不具备传情的可能,而是应转换思路。相比于直接传情,对于虚拟主持人来说,应挖掘其“触发情感”的能力,即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情感传递,而是在虚拟主持的引导下,生成观众自己的情感,属于人的情感。2.提质实景沉浸感,破域虚拟主持的功能边界。对虚拟主持人未来发展的另一观望,则是拓展其功能边界,提质实景沉浸感。这一讨论的范围并非局限于节目,节目主持仅仅作为虚拟主持人的实践范围之一而非全部,此处的探讨是尝试将虚拟主持的应用场景加以开拓,并对其意义进行想象性生产。主持人作为传播内容的主要负责人,虚拟主持人为其注入了新活力,开辟了新格局。以主持活动为主线,虚拟主持人的主持活动可以延伸到电视、广播、晚会、线下活动、会议等多个领域。在不同领域的主持中,对虚拟主持人有着不同的要求。综合来看,首先,需要具备辅助性和独立性两种能力。一方面,需要及时提供准确及时的资料、信息,并补充主持场景中未提前准备好的素材;另一方面,需要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对当前的处境和环境进行判断并得出行之有效的结论,亦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总结多种方案,以供选择。其次,如今的虚拟主持人的主要表现依然是以仿真人的外形为主,而这恰恰局限了虚拟主持人的外在展现形式,应当打破这一现状,不以人的生理结构为主要模仿对象,充分结合其需求进行设计,以实现音、视、图、文的立体表现,完成人所难以兼具的主持任务。再者,在多人主持活动中,需要增强虚拟主持人的多人互动性,减少对话延时和话轮转换中的脱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际间沟通。四、结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融合力赋能媒体转型的逻辑构建

进入新时代,随着信息革命风起云涌,媒体生态和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信息革命成果在传媒业的广泛应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课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如何持续有力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融合与转型新动能的研究便成为题中之义。01融合力理论的逻辑构建“融合力”概念是学者王锐锋在其所著的《融合力》书中首创,即“新型主流媒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可以用矢量合成的法则求其和,构成了推动媒体转型升级的正向动能。基于这一原理,作者从媒体转型的内在逻辑出发,运用跨界思维,尝试用物理学概念来阐释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分类阐述了“融合力”概念及其特征,以“融合十力”为骨架,提出了媒体融合的一系列新思维,融合力理论由此应运而生。融合力理论认为所有推动媒体转型升级的正向动能,都可以称之为“融合力”。而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则主要来源于传播力构建、影响力覆盖、引导力提升、公信力重塑、创新能力突破、“讲故事”能力挖掘、技术应用能力拓展、市场生存能力培育、内生张力激活、生态能力构建等十种融合力的构建。我们知道,在物理学概念中,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通常不止一个,而是若干个,把这些力用矢量合成的法则求其矢量之和,就构成了合力。在传媒领域,如果将这些“合力”通过“受者中心论”这条“主线”有序地穿插承接,共同发力、共同作用,就能不断推动媒体转型融合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融合力理论的核心——传播力构建、影响力覆盖、引导力提升、公信力重塑、创新能力突破、“讲故事”能力挖掘、技术应用能力拓展、市场生存能力培育、内生张力激活、生态能力构建等,直击媒体融合需要统筹和处理好的“四大关系”,重点明确,贴近性强,对当前发掘媒体深度融合和转型发展新动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02融合力理念的思维创新媒体融合要求传统媒体要运用先进技术,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宣传阵地和主流舆论,尽快成为新兴主流媒体。媒体融合是管理主体、媒介主体、市场主体以及用户主体等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受众为王理念远不过时,为受众提供有效服务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和突破。新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发展,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强化了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受众从过去单一的信息内容“接收者”变成了信息内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受众发表创意、制造话题、参与活动、表达观点、实现互动。在此背景下,媒体不仅需要考虑受众的接触面广度,还要考虑加强受众的参与深度,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从受众角度进行的媒体融合新动能研究一言以蔽之就是从传者为中心到受者为中心的跨越转变。发掘媒体深度融合新动能,需要牢固树立“受众中心论”,并在实践和理论上突破传统“媒介中心论”的理念,用“互联网+”思维尝试问题解决,用好社交性、参与性、互动性杠杆;积极探索“新闻+”全媒体生产体制机制、流程创新、人员队伍管理创新等新理念,不断拓展“传媒+”产业事业转型发展方向,全方位实现连接。受众中心论从本质上讲,要求传播活动以满足受众需要为目标,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和内容,反映他们的呼声,满足他们的愿望,实现他们的需求。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传统电视媒体打造成功IP的路径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新时代新征程已经开启,电视领域也不例外。电视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其特点是单向传播、线性传播,虽然以强势的视听内容为依托,但是由于传播方式的单一和限制,所以当新媒体出现和普及之后,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的构建必须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传播思维和整合路径,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顾、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在风云变幻的新媒体时代中,在坚持“人民至上”导向的新征程中,打造成功的IP,是传统电视媒体焕发新活力的一剂良方。一个成功的IP,拥有强大的持续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社会一起更新进步,这样的IP才能为传统电视媒体赋能,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一、电视节目核心价值构建和打造成功IP的关系精准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是构建核心价值的关键,而IP就是能够承载这个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载体。想要打造成功的IP,先要从了解IP开始。1.IP概念的兴起。近年来,IP作为一个关键热词在国内文化领域开始兴起。什么是IP?IP其实原本是英文Intellectual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智能化推荐在新闻客户端中的应用与探索

智能化推荐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项新媒体分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大新闻资讯客户端,但因这项技术开发难度较大,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很多后来者虽然跃跃欲试,但也顾虑重重。2021年2月6日,“正观新闻”客户端全新上线了智能化推荐功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助力“正观新闻”客户端快速进入全国原创新闻类客户端第一梯队。01智能化推荐的市场环境智能化推荐是人工智能在新媒体应用中的一个分支,也是目前传媒行业非常推崇的一项分发技术。“今日头条”客户端就是智能化推荐应用的成功案例,几乎凭一端之力,把中国乃至世界的新媒体分发,带入了智能化推荐时代。随着头条的日趋做大,腾讯、凤凰、新浪等如梦初醒,紧急上线形式各样的智能化推荐功能,资讯市场上还涌现出诸如“东方头条”、“趣头条”、“天天快报”等同类产品,但“千人千面”的智能化推荐标签,已经牢牢地贴在了头条系产品的头上,再也没有竞品能撼动它的江湖地位。可以说,智能化推荐成就了“今日头条”以及头条系庞大的产品库,让字节跳动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资讯流量入口。2020年9月13日,郑州报业集团精心打造的“正观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愿景是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并承担起郑州报业集团媒体深度融合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重任。“正观新闻”客户端建设之初,就把智能化推荐当成了重大攻关项目和产品特色,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正观新闻”技术团队认为,“今日头条”的智能化推荐是“正观新闻”客户端的学习榜样,但又不能生搬硬套。二者出生相距近10年,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的提升和资讯市场的成熟,让“正观新闻”不得不认真审视自己,努力打造适合自己的智能化推荐产品。02“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化推荐的实践2021年2月6日,“正观新闻”客户端2.2.1版本上线。这是“正观新闻”正式上线半年以来,集30余名技术人员之力,推出的重大举措。客户端头条频道全新改版,新闻列表页增加搜索框、新闻热榜及推荐频道;上线智能推荐功能,根据用户阅读文章喜好智能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这项技术集成了第三方的智能化推荐引擎,并在策划和设计中得以应用不同的推荐策略和形式,给读者以更加优秀的阅读体验,为内容引流。同时,部分产品的细节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更新换代。本次建设的智能推荐系统基于“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的需求,及第三方数据机构对同行业个性化推荐系统建设经验,可以满足以下需求:一是基于“正观新闻”客户端应用场景的推荐,支持各栏目中Feed流、详情页、搜索页中内容的个性化推荐、相关推荐、热门推荐;二是基于“正观新闻”客户端内容类型的推荐,实现对现有新闻内容的智能推荐,由于视频内容推荐更加复杂,此次更新版本暂不涉及;三是支持多维度的智能推荐,支持按用户偏好、热门、相关性、地理位置、栏目等维度进行推荐;四是支持对推荐效果的简单分析,系统支持按点击率、曝光量、点击量等维度对推荐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帮助优化推荐策略,更好地实现推荐服务。03智能化推荐系统的数据依赖智能推荐的效果是由数据与推荐模型决定的,所以在智能推荐系统中除了选用合适的模型外,最重要的就是获取全量的数据,数据是建设智能推荐系统的根基。在本次智能推荐项目中需要用户属性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物品信息数据。一是用户属性数据。用户属性数据主要指用户的基本属性,基本不需要改动的数据,如年龄、地域、性别等。二是用户行为数据。在智能推荐系统中,用户行为数据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来描述哪个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方式做了什么事情。用户行为数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训练推荐模型的最为重要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作为反馈,才能知道推荐系统的效果如何,从而及时迭代推荐策略。搭建智能推荐系统的一个秘籍就是积累用户行为数据,如果没有将重要的用户行为数据做采集,那么推荐系统的效果肯定是得不到保证的。三是物品信息数据。物品信息数据是指推荐系统中能采集到的描述每一个内容的信息,主要包括内容ID、标题、类型、标签、发布时间等。04智能推荐系统效果评估智能化推荐系统的建设不应是为了建而建,应该让智能推荐系统发挥价值,而智能推荐效果的评估是评价系统价值的重要标准,“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效果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价。一是点击率。点击率是评价推荐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记录了用户每次进入推荐内容的点击情况,能够粗略衡量转化效果。通过智能化推荐上线一年来的数据对比,发现月均点击率提升在15%以上,智能化推荐效果明显。二是点击人数比。点击人数比是点击的人数除以推荐曝光人数,是用来衡量推荐系统触达率的重要指标。在评估推荐模型效果时,可能点击率上涨,但点击人数并没有变化,这说明推荐结果只对于部分老用户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其他的用户,仍然没有成功吸引他们,所以点击人数比与点击率是对推荐系统从不同维度的评估。“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化推荐上线半年来的数据表明,点击人数比上升了35%。三是人均点击次数。人均点击次数是指每个人在推荐系统中平均每天点击了多少次。人均点击次数能真正体现出用户使用产品的深度,故该指标是需要持续关注的指标。“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化推荐上线半年来的数据表明,人均点击次数上升了68%,效果非常突出。四是留存率和转化率。留存率和转化率对于推荐系统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指标,如推荐对留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质量和类型,但它仍是我们评估推荐系统的一个指标,至少我们需要知道此次推荐系统的迭代到底对于留存率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迭代后的留存率下降,即使点击率和点击人数都在上升,但这一次迭代也无法上线,因为它影响了留存的指标。“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化推荐上线半年来的数据表明,留存率上升了23%,转化率上升了39%。05智能推荐系统的关键点“正观新闻”客户端智能化推荐上线以来,虽然分发效果明显,但也面临着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冷启动问题。基于新用户冷启动的问题,是智能推荐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是新用户,所以基本拿不到用户信息,造成推荐没有依据,无法有效的推荐模型,推荐效果不佳。正观技术团队的解决方案是,针对新用户的推荐策略做出如下调整:推荐日期较新的新闻、视频、资讯等内容;推荐浏览量TopN的新闻、视频、资讯等热点内容;推荐用户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TopN的新闻、视频、资讯等内容;对推荐效果及时评估,及时调整推荐策略。二是时效性问题。市场上的智能化推荐产品,多是UGC聚合平台,绝大多数内容对时效性要求不高。而“正观新闻”这类新闻客户端,以原创内容为主,智能化推荐系统向用户推荐的内容应该是实时的,而非以用户上周甚至上月的行为特征为依据向用户推荐内容,所以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满足时效性,智能化推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正观新闻”客户端的做法是和国内知名新闻客户端互换版权,最大可能地丰富新闻资讯,并积极开设“正观号”等栏目,多种举措吸引UGC聚合内容。三是多样性问题。智能化推荐需要按比例向用户推荐不同类型的内容。用户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对体育内容感兴趣,慢慢地你所有的推荐内容都变成了体育相关内容,似乎很难看到其他内容,推荐的范围越来越窄。短期来说,提升多样性可能会让点击率有一些损失,但是长期来说,多样性是为了提升整个产品用户体验所做的一种优化,这里需要考虑长期和短期的权衡。正观技术团队的做法是:人工部分干预推荐的内容,人为强制加入推荐元素和推荐栏目、位置。四是稳定性问题。如果服务器经常宕机,或者说响应时间超过五秒钟,这样的服务基本上是不可用的。我们需要站在服务的角度去建设智能推荐系统,为用户提供成熟且稳定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推荐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传媒业,引入形形色色的资讯产品中。但人工智能不是人工全能,机器可以替代我们的部分工作,但在开发、部署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诸多人工干预。我们可以依靠智能化推荐,但绝不能依赖它,要通过不断研究与开发,让机器更善于学习,更了解用户的需求,更精准地推荐内容。(作者系郑州报业集团中原网总编辑)编辑:左志新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12期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党建领航,开辟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引导群众,担当实干服务群众,积极承担起主流媒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辟了一条县级媒体融合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独特的“尤溪模式”,被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典型案例。01红色引擎,保障融媒原动力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党建为抓手,把创建全国一流县级融媒体作为党建工作成果的总目标,探索实施“1234”党建模式。“1”——坚守一个初心: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2”——履行两项职责:引导群众、服务群众;“3”——抓好三支队伍:党支部班子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4”——探索“四创”尤溪模式:机制创活、技术创新、内容创优、产业创效。通过实施“1234”党建模式,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党支部“红色引擎”作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媒体融合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党支部被中共三明市委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员先锋队走进乡村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创作了MV《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录片《星火连云》等红色作品,开展走基层进社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宣讲”、“红色走读”、“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教育党员干部职工坚守初心、坚定前行,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用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18年以来,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先导单位”、“福建省县级优秀融媒体中心30强”、“福建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文明单位”、“三明市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记三等功)”。一批精品力作获中国新闻奖、福建新闻奖、学习强国县级双月赛奖。《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尤溪县媒体融合改革经验进行专题报道,“尤溪模式”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02坚守初心,守牢融媒主阵地作为党的媒体,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全面体现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内容为王增强引导能力,依靠优秀作品感染人、鼓舞人。融媒体中心先后创作了《党员说》、《爱学习》、《旅长村支书》等一大批优秀党建节目,使融媒体成为宣传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展示党员风采的新窗口、开展群众教育的新平台。紧扣时代脉搏,宣传党的思想。根据党中央的工作重心,结合本地具体情况,融媒体中心有针对性地创新各类时政节目。如2018年关于精准扶贫的《我的脱贫故事》,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点的《红色尤溪》等作品,2020年关注全国抗疫的《共同战“疫”感谢有你》等短视频,2021年庆建党百年推出专题片《建党百年系列》以及政论导读类电视节目《爱学习》,及时向党员和群众诠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中,短视频《武汉记“疫”》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微纪录片《守摊人》获第27届中国纪录片十优纪录片,公益广告《距离一米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刊首语 |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使命与未来发展

我国媒体融合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体融合的思想和方针,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另一个方面是媒体融合的政策和部署,即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政。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其确定的使命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围绕“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定位,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既有时间表,也有路线图。顶层设计是战略,我们具体贯彻的时候就要制定好战术,如何服务群众、如何引导群众,需要我们有更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引导群众是党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治要求,是政治任务。一是舆论引导。目前我国县级基层舆论阵地情况复杂,基层存在一些非法组织以宗教的名义开展各类活动的现象,而基层百姓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影响而盲目跟风,严重干扰了党的声音的传播。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加强基础舆论阵地建设、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大战略。二是舆情引导。引导舆论是高层面的,引领舆情则是一个更现实、更贴近群众的层面。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舆情多发期,各种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引领舆情,是摆在县级融媒体中心面前的重大课题。很多舆情一发生,需要有权威的声音出来解读,把最真实的情况和群众沟通,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肩负起这个职责,及时准确地发声,引导舆情。三是文明引导。2018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很多县把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把两个中心打通,做文明的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和笔者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更多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并没有将文明引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需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四是文化引领。2021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目前,相比我国中心城市,县域文化建设,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缺口较大,现在离2035年只有13年的时间,如何在这13年里,将县域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搞上去,是到2035年我国是否能够如期建成文化强国的关键。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文化引导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时代的媒体职责,是民生任务。第一是新闻服务。县级融媒体的新闻要突出本地化特点,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社区报的发展经验。美国社区报主要是指发行量5万份左右的区域报,是“美国的心跳”,专门做社区新闻。县级融媒体从区域性和覆盖面看,有与其相似的特点,所以说可以向其学习,做强做优本土化、本地化的新闻。第二是信息服务。传播各类与当地民生相关的信息,包括医疗、教育、助农、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第三是政务服务。现在政务公众号很多,但传播力、影响力能够到达县域的毕竟有限,县级融媒体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成为当地政务新媒体的综合性权威平台。第四是办事服务。现在一些实力强的融媒体中心把事关老百姓的东西都收集到其平台上,为百姓服务,这是增强用户黏性、扩大平台影响的关键环节,给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树立了榜样。按照中宣部的要求,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有三大问题需要破解。第一,事业单位体制下的激励机制构建。按照顶层设计,绝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在体制改革上不会有太大的空间,重点要在机制上改革,探索如何在事业单位体制下激发员工和整体活力。在管理上,过去我国大量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现在事业单位管理趋于严格化,很多是按照机关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难以激发活力。建议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让各个融媒体中心在激励机制方面能够自主和创新。第二,全媒体时代的全媒体人才培养。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人才缺失,尤其缺乏作为融媒体中心急需的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不是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自己重视和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必须有顶层设计和各级媒体机构、行业协会、高校的协同发力,方能取得效果。第三,5G时代的传媒新科技的应用。媒体融合,传媒新技术是推动力,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努力将传媒新科技应用到报道和传播之中,才能打造出优秀融媒体产品,从而提升自身的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作者系《传媒》杂志主编)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11期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科技中国》:智库咨政的价值认同研究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架构下,科技智库作为我国决策咨询体制的重要构成,在咨政建言、社会服务与舆论引导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科技智库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和核心技术攻坚,服务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智库期刊作为智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借助多媒体知识传播的同时,其本身也变为重要的媒体智库来支持国家科学决策。因此,智库期刊未来的发展与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建设和发展高水平的科技智库期刊,是国家科技智库人才聚集和培养的重要渠道,是跨领域聚集和创新的重要知识交互点,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通道。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智库刊物《科技中国》为例,从期刊内容出版、知识扩散和增量创新等维度,解析其近年在战略传播和智库咨政等方面发挥的积极效能和价值实现,以期为期刊杂志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1《科技中国》的内容出版随着e-Science、e-Research、第四范式等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智库研究过程更注重科学协作、数据重用、成果共享。智库期刊作为智库的重要媒体平台,其智库咨政功能承载平台首要是内容出版。近年来,《科技中国》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精准的内容策划、专题栏目、热点评析等方式优化期刊布局,引导期刊向智库咨政方向发展。在内容出版端,形成更高效的选题联动,吸纳优秀智库机构和智库研究团队,快速形成课题研究力,同时,依托美术编辑、交互设计等手段打造“高颜值”智库产品,吸引读者。刊载文章主题分析。智库期刊通过刊发科技智库成果、支撑科技决策的科学研究、传播科技前沿和科学思想来发挥咨政功能。《科技中国》是智库对外刊发研究成果的优质平台,也是智库之间交流切磋的重要知识窗口。笔者通过对《科技中国》2021年刊载稿件的主题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研究热点聚焦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治理分析,主要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质量发展、前沿科技、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知识产权、基础研发、产业链、人工智能等主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为国家科研成果攻关和科技治理体系创新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作用(见图1-a)。从年度热点图可以看出,《科技中国》2021年研究热点集中于前沿科技、新型研发机构、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研究主题紧扣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国家科技计划和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见图1-b)。期刊栏目设置分析。《科技中国》的栏目设置灵活,兼顾专业性和可读性,出版内容立体全面,很契合智库咨政领域的阅读习惯。栏目具备非常显著的智库特征,包括观察、观点、区域、产业、视野、智库、案例和政策等,收发文量也相对较多,显示出智库期刊支撑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传播智库成果的特性(如图2所示)。“智库”栏目,充分吸纳借鉴了智库专报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拘泥于学术论文格式,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剖析典型案例和政策分析,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出版内容聚焦“十四五”规划、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科技竞争和国际合作、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规划和国际热点问题,紧扣国家和时代发展形势,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我国科技决策和治理提供高效“内脑”支撑。“观察”、“观点”和“政策”等栏目借鉴智库快速反应的能力,针对科技界最新的动态发表具有指引性、权威性的解读。期刊稿源地域分析。稿源地区分布反映了该地区对科技创新和咨政能力的体现。《科技中国》的约组投稿体系为分布在全国的56位编委专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承担智库咨政功能的各类研究单位延伸,形成卓有成效的内容体系。传播数据显示,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收发稿件较多(如图3所示),北京占比69%。北京和上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批建设城市,在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工作者和研发人员具有优势。北京国家部委研究单位聚集,高校院所云集,学科门类齐全,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对创新要素集聚吸纳能力强,科技工作者多,居全国首位,是作为稿源主要集中地的主要原因。全国智库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对于推进《科技中国》期刊咨政能力建设而言具有更根本、更基础的支撑作用。从稿件来源机构分布可以看出,《科技中国》的作者主要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单位(如图4所示)。这些单位均为我国智库机构,作为思想库、智囊团,主要从事国家科技战略、政策、体制、管理、预测、评价以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这些智库机构选择《科技中国》作为传播载体公开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足以证明《科技中国》在智库咨政方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2《科技中国》的知识扩散传播推介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新信息是期刊始终不渝的目标。作为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的搬运工和沟通桥梁,期刊的社会使命就是知识扩散。智库期刊作为“知识库、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传播载体,通过为政策制定者、决策者、资助者和公众宣传思想观点、政策主张和制度设计等,实现其知识扩散功能。稿件下载及引用分析。2021年《科技中国》全年发表328篇文章,总下载数为47601,均篇下载量为145.1;被引文献总数55,总被引数为71,篇均被引1.35,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期刊在知识扩散方面比较活跃。《科技中国》下载量TOP10和被引量TOP10的稿件主要刊发在前沿、区域、观察、产业等栏目,某一栏目高下载量稿件的绝对数量不仅能反映该栏目对期刊影响力的贡献,而且更能体现其文章的潜在影响力。《科技中国》秉承“传播科技知识、服务科研人员、支撑决策应用”的办刊方向,旨在打造发表科技与创新发展方面智库咨政类稿件的“排头兵”、科技智库成果报告应用的“聚集地”。其读者用户覆盖国家相关部委、科技厅局、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机构协会、创新型企业、科研从业人员等。可见,《科技中国》在传播科技前沿和区域创新发展方向初具规模,表现出一定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稿件高被引内容分析。一般而言,下载量越高被引量也越高。经分析,《科技中国》高被引稿件和施引用稿件的题目和研究内容发现“柔性电子技术”、“非易失半导体存储器技术”既是高下载量稿件,又是高被引稿件;既是国家政策下的热点和难点,又是国家战略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为该刊2021年被引用最高的稿件,说明柔性技术不仅受到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基础研究人员也争相开展相应的研发和知识分享,因此,《科技中国》对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知识传播和交流作用。从学科角度来讲,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较为频繁,以《科技中国》为主的管理学/社会科学综合期刊为各个基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政策支撑,起到“领航灯”的作用。3《科技中国》的增量创新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智库期刊的规范运行以及拓展学术核心期刊的智库功能,塑造期刊“智囊”角色,已成为提升期刊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打造国家高端智库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世界一流智库的内在要求。科技中国杂志社正在优化“一体两翼,提质增效”策略,经过四年(2018-2021)的智库期刊建设,其出版的《科技中国》着力开拓创新,夯实提升原创能力,在科技智库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体系化支撑能力。坚持“内容为王、思想为王”,注重内容传播与经营投资双提升。《科技中国》坚持以优质内容和思想引领出版导向,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形成了鲜明的品牌辨识度;坚持以质量而不是数量来体现其咨政能力,防止智库成果传播“空载”、“过载”;坚持向内容要红利,针对内容周边及衍生服务的价值提升,采取联合研究、调研、简报资料等方法,实现内容传播与经营投资双提升。《科技中国》围绕国家“四个面向”及科学共同体的共同关切等的科学问题,精心策划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治理与伦理等一系列选题主题和文章,充分发挥了智库期刊提升决策效能的作用,夯实了智库咨政的价值认同。构建高品质作者库。与学术研究相比,智库研究有“短精实”、“稳准狠”的特点。《科技中国》用稿或是独立思考,或是数据分析,或是实地调研,或是有课题支撑。《科技中国》聚焦智库咨政领域,围绕重点智库单位,通过跟踪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展,发掘研究前沿热点,及时以主题、专题约稿等方式争取刊发前沿科技成果。利用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与相关研究团队成员保持密切联系,主动约组稿。针对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种地域分布不均现象,《科技中国》编辑部正在想方设法“走出去”、“引进来”广泛征集好稿,跳出所在机构和地域,强化对其他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辐射,挖掘建立自己的高品质作者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编辑团队对期刊杂志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中国》以主编、编委专家的专业化为基础,全方位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积极参与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鼓励编辑团队成建制、有计划走出去,与智库研究团队、学术领域专家、出版领域同行交流和学习,接受新的出版理念和创新思想,为建设顶级智库刊物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选择合适的契机,将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让编辑团队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探索智库期刊人才培养新模式——嵌入式科研服务模式。通过嵌入政府政策研究过程解决科技智库“内脑”和“外脑”的协同问题。嵌入式科研服务模式是嵌入决策的完整过程,和“内脑”开展更密切的对接合作。研究内容应涵盖调查研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分析判断等过程研究,充分发挥智库标准与技术支援的优势,服务“内脑”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中国》智库咨政的价值认同仅从以上三个维度还不足以说明,需要后续从智库专家遴选、人才培育、网络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验证,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作者单位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中国社科院: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社科学术期刊集群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杂志编辑部全体人员回信,对办好社科学术期刊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主管部门首次就学术期刊出台专门的指导性文件。总书记的回信和《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办好学术期刊指明了方向,令全国学术期刊界深受鼓舞、备感振奋,也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即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Part1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发展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是学术研究的重镇,也是学术出版的重镇。截至目前,全院共主管持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报刊类出版物108种,其中学术类期刊92种,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原创型学术期刊群。全院有38种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占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总数的五分之一。11种期刊获评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占学术类“百强社科期刊”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内各大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全院有核心期刊70余种,其中顶级期刊3种,权威期刊25种。Part2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建设与管理情况学术期刊被誉为中国社科院的“金字招牌”。党的十八大以来,院党组持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实行规范管理,全院学术期刊阵容不断壮大,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力日益扩大,保持了国内社科学术期刊第一方阵的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中国社科院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从2017年起,院党组要求全院期刊设立或创造条件设立马克思主义专栏,刊发一定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和批判错误思潮文章,这在全国学术期刊界是独树一帜的。党的十九大以来,院属期刊将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开设专栏专题,策划和发表一大批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质量学术文章,服务党的理论创新。近年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和事件,做好期刊主题宣传,以学术方式服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2021年11月,中宣部出版局公布了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结果,在93篇(组)入选文章中,中国社科院期刊占了9篇(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是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基本要求。中国社科院期刊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回应时代呼声和人民关切,发表了大量面向现实问题的对策性文章,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南海问题与海洋权益、中美贸易冲突应对、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十四五”规划制定等一系列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都能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上找到高水平回应,一些文章观点或对策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院属期刊能够立足国内外学术前沿,聚焦本学科领域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选题策划,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新思想,刊登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推动了中国特色学科体系与研究范式创新。如《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一期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11项跨学科重点选题并公开发布,都是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最重要的课题,有助于引导学术界思考和讨论。可以说,中国社科院期刊刊发的文章水平基本代表了国内学术研究的较高水平。高度重视编审制度建设,院属期刊普遍建立了“双向匿名”评审、“三审三校”等制度,以严格完善的制度确保办刊质量。2020年,院务会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采编指南》,使中国社科院期刊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推动学术繁荣发展。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的重要平台。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在学术领域十分活跃,每年主办和参与主办的各类学术活动达五六百场之多,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一线学者、学术大家参加,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品牌。《经济研究》与高校联合,陆续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农业经济理论前沿论坛、国际经济学前沿论坛等近20个学科论坛。《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主办的抗战学术研讨会开到了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凝聚了学术共同体,活跃了学术气氛,推动了学术创新。创新办刊方式,提高期刊传播力、影响力。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普遍重视与学术界的联系与沟通。有的期刊在不同地区召开“读者、作者、编者恳谈会”、“稿约论文研讨会”、“优秀论文品鉴会”,就办名刊、办好刊的举措求教于读者作者。有的期刊深入高校举办编辑工作坊,将编辑部搬到了高校师生中间,加强刊物与读者、作者的相互理解,帮助作者提高投稿精准性和论文写作水平。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普遍重视挖掘和培养人才,一些期刊专门留出版面刊发一定比例的青年学者文章,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阶梯。《世界历史》、《日本学刊》等近10个期刊每年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成为培养青年学者的园地。在办好纸刊的同时,院属期刊还加强了网站、采编平台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有力拓展了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全院80%以上的期刊开设了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有的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订户超过20万,单篇最高阅读量达到341万。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传播力新的增长点。此外,中国社科院还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建设,创办了16种英文刊,其中《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为SSCI收录期刊。加强和改进期刊管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多方筹集办刊经费,加大投入,改善办刊条件,稳定编辑队伍。有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保证,院属期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审稿费,有利于保持期刊质量和良好风气。重视编辑队伍建设,科研局每年举办主编培训班、编辑沙龙活动,学习国家出版管理政策法规,研讨学术期刊前沿问题,交流办刊经验和工作方法,帮助期刊编辑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开展全院优秀学术期刊和优秀期刊编辑的评选表彰活动,有力地激励了期刊和编辑人员。科研局按季度召开期刊审读会议,组织审读专家分学科对全院80余种中文学术期刊开展审读评议,向编辑部反馈意见,通过印发《期刊审读意见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交流办刊经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中国社科院办刊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挑战。如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少数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下滑,个别期刊编校质量不合格;媒体融合发展水平、国际化办刊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编辑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编辑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待增强;期刊集约化改革有待深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等。Part3落实《意见》精神,建设世界一流社科学术期刊集群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也为社科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社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努力把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建设成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水平的知名学术期集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社科学术期刊既是学术传播园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社科院期刊将继续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理论任务,精心组织刊发有理论深度和学理厚度的文章,善于用学术讲政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走向深入。2021年下半年,中国社科院期刊将重点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宣传和阐释工作,努力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经典。进一步守好院属期刊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正面宣传和敢于“亮剑”相结合,继续结合学科及办刊实际,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和批判错误思潮文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正确学术导向,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力。中国社科院期刊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心系“国之大者”,关注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党中央关心、强调的战略和政策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选题策划,引导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引导学界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服务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是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的中心任务,也是提高办刊水平的必由之路。院属期刊将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强设置议题,引导学术界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深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思想穿透力的标志性成果,成为推动“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院属期刊将坚守初心,引领创新,通过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努力成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学术期刊的自我发展能力。数字化、国际化代表了未来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建设好院属期刊网站、新媒体传播平台、网络采编平台,推进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与专业学术传播机构合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占领网络时代学术传播制高点。加强学术期刊国际化建设,根据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需要,创办外文或双语学术期刊,办好学术期刊外文或双语网站。提高国际议题设置能力,打造易于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积极参与全球学术治理。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营造良好学术出版生态。中国社科院将始终坚持学术期刊出版的公益性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审稿费。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内容把关制度,正确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实行阳光下的采编,抵制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确保稿件刊发的严肃性、公正性和高水准。加强编辑档案建设,做到审稿记录长期可追溯、可核查,杜绝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坚持“开门办刊”,将文章质量作为选用文章的唯一标准,重视青年学者的培养。改进管理和服务,为学术期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期刊编委会建设,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充分发挥编委在办刊方针、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内容把关等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深化办刊体制改革,巩固“五统一”(社科院学术期刊统一管理、统一经费、统一印制、统一发行、统一入库)成效,提高期刊管理和服务水平,解放和发展学术出版生产力。继续多渠道筹集办刊经费,加大投入,改善办刊条件。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改革期刊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发挥编研结合办刊体制优势,把优秀学者、科研人员引入编辑部,建立科研人员与编辑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提高编辑人员的地位和待遇,解决编辑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编辑岗位的吸引力,动员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编辑工作。加强对编辑人员的激励,继续开展好优秀学术期刊和优秀学术期刊编辑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哲学社会期刊的第一方阵,中国社科院期刊将不辜负党和国家期待和重托,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为契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学术、中国思想,作出社科院学术期刊应有的贡献。(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编辑:鲁艳敏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10期
2022年6月8日
其他

全场景应用覆盖 封面智媒云的破局之路

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各行业的变革、发展、突破和融合,这种作用力在传媒产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在传媒产业,促使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5G时代来临之后,融媒技术不仅主导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优化用户体验,更是强力地助推着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纵观中国的传媒产业,在此次变革浪潮中,涌现出了不少成功案例,封面传媒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封面传媒在诞生之初就提出打造智媒体的目标。2016年10月,封面传媒首次提出“智媒体将成为未来的媒体形态”。2021年10月,封面传媒智媒云5.0架构对外发布,由融媒技术、数字文博、内容科技、智慧营销、产教融合5大矩阵、15个部分、42个关键节点、200多个功能模块构成,是基于智媒体的集成化创新引擎、多行业解决方案,是一朵“科技+传媒+文化”云。对于封面新闻内部来说,智媒云5.0是集成化创新引擎,驱动着封面新闻内容策、采、编、审、发、追、评等环节的创新。对外,智媒云5.0是多行业解决方案,封面传媒已经面向北京、江苏、黑龙江、辽宁、海南、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输出30余个数字化服务项目,涉及党建、政务、媒体、会展、司法、网信、教育、文博、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同时,封面传媒向文博领域发力,搭建了第一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参与了四川省政府的数字文化遗产工程;还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探索建设智媒科技与高等教育创新结合的产业路径。融媒技术重塑传媒生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入应用,融媒技术开始重塑新闻产业,改变着内容的传播生态。当然,带来的不仅是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信息采集、加工、生产、审核、发布、版权追踪、评价考核等环节都得到了颠覆性变革。封面新闻主要通过智媒编辑部、智媒演播室两个主体来实现对传媒生态的重塑。1.智媒编辑部重塑内容全流程管理。在封面新闻,通过智媒编辑部实现AI赋能人机协作的内容全流程管理包括线索、采集、编辑、审核、发布、考核等。智媒编辑部的线索系统可实现对全网热点内容、竞品产品推送的摘要、稿件全部抓取,不仅能够有效为编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辅助热点监控,还可以为编辑简化推送操作的步骤,提高推送时效。在内容采集层面,封面新闻实行信源白名单分级管理制度,对1级、1.5级白名单源进行机器自动抓取、自动审核、自动发布,对2级白名单进行自动抓取、半自动发布。通过分级制度,封面新闻真正实现了“秒级发布”,抢占第一发布权。在编辑、审核环节,机器可以辅助编辑进行一键排版和专题模板优化等。对于图文、视频、音频中的敏感内容,机器也可自动识别出涉黄、涉恐、涉暴等违规内容,并准确定位出详细位置,辅助编辑进行判断。在发布和分发环节,针对封面新闻抓取的自发布内容,机器通过对标题、内容进行自然语义识别,转化为智能标签,与频道及用户兴趣标签库进行匹配,自动分发至相应的频道归属,并进行用户兴趣推荐。同时,对于封面新闻原创内容,也可以自动分发至版权合作平台。在考核环节,封面新闻搭建了智媒云考核系统,机器算法可自动根据稿件等级、传播量等,自动打分。2.智媒演播室迭代受众沉浸式体验。智媒演播室致力于探索视频的云创新和云创作,在视频全流程管理、审核、脱敏、卡点、拆条、标签、媒资库建设、视频直播、电子布景虚拟演播厅、3D建模、MR视频、青蕉拍客等环节,实现了视频的智能化生产、视觉化传播和沉浸式体验,不断迭代受众的沉浸式体验。在由封面新闻自主研发的在线数据可视化平台上,只需要选择模板—上传数据—合成视频三个步骤,即可一键生成视频。平台提供了包括饼图、折线图、柱状图、词云、排名图等十余种数据视频、图片模板,可以满足多种业务、多种内容场景的需求,记者、编辑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一键生成视频或gif格式的文件。2019年,封面新闻搭建了虚拟演播厅系统。虚拟演播厅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由于虚拟背景大多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以迅速变化,这使得丰富多彩的演播室场景设计可以用非常经济的手段来实现。近年来的大型主题报道中,经常使用此种方式报道内容,使受众通过手机里的虚拟实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封面新闻在报道中还经常运用3D建模、虚拟引擎进行新闻现场还原,生产现实场景虚拟化呈现的视频。这种视频能够有效补足现场新闻的短板,形象生动地展现新闻事实,便于受众理解。例如,在对“美伊悬殊军力对比”、“特朗普两度‘视察’白宫地下掩体”、“新冠病毒能活多久”等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应用了3D建模技术,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输出数字化项目服务社会封面传媒拥有一支规模化的自主软件技术研发团队,并已形成了标准化、成体系的技术输出市场运行模式。封面传媒已面向北京、江苏、黑龙江、辽宁、海南、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输出了30余个数字化服务项目,涉及党建、政务、媒体、会展、司法、网信、教育、文博、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1.功能开放,为多个省级融媒体提供解决方案。2021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日报“团炬”客户端正式上线,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全流程,实现全速、智能化的新闻体验,这也是封面传媒智媒云的一项重要成果。开放性一直都是智媒云众多功能与产品的设计出发点。智媒云5.0的五大矩阵,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对外合作的端口与插件,产品可研发,功能可升级,模块可扩展,场景可开发,方案可移植。智媒云融媒解决方案以封面智媒云系统为基础,结合封面传媒融合转型实战经验,顺应市场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自主研发。该系统涵盖76个可灵活配置、自主拓展的系统模块,总计800余项功能,并仍在持续丰富拓展,可全面适配省市县、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各地各级各领域融媒体系统建设的需要。以封面智媒云核心技术打造的扬子晚报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利用5G、大数据、AI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5G时代“云听”的优化路径

2011年蜻蜓FM上线,成为音频新媒体平台发展的开端,之后随着IOT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物联网智能终端对在线音频内容的需求持续提高,各大在线音频头部平台流量普遍上涨,音频新媒体平台也走向多元化发展,整个行业正迈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利用新技术重点打造了“云听”这一全新的声音新媒体平台,并与“央视频”共同构成了总台的“一体两翼”,在一年内实现了3000万用户的增长量。数字赋能使音频这一传统形式在新媒体上从时间与空间两个向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推动了音频产业向着更高级的形态演进。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其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等技术特性,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便捷性,更加速了音频新媒体的迭代发展。据《2022年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2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23亿元,预计到2023年可以超过300亿。目前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付费用户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有声书/广播剧、播客及音频直播受到欢迎,收听场景不断拓宽,整个行业仍然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尽管音频新媒体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竞争走向白热化,“云听”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隐忧。研究其发展脉络、潜在问题,探索优化路径,对“云听”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融合与冲突:5G时代下“云听”的崛起与困境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演进,打破了不同媒体之间市场边界和介质壁垒,这一现状既造成了传媒格局的重新洗牌,也让同一内容的多介质传播成为可能。自2011年始,手机地图软件的纷纷上线对交通广播形成致命打击,地铁交通的大规模兴建,提升了市民交通便捷的同时,也隔绝了传统广播信号而造成收听用户的流失,手机移动设备逐步取消收音机功能进一步削减了传统广播收听渠道,而滴滴打车等APP上线开始与传统广播争夺重要用户出租车司机群体的注意力。传统广播的用户群体逐渐分散,也使其不得不寻求困境突围之路,进行数字化转型,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催生音频新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起飞,经过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本的跑马圈地以及赛道细分,音频新媒体已经逐渐被网络用户广泛认知,目前活跃在音频新媒体市场的应用有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从“云听”看音频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音频新媒体平台纷沓而至,前有综合性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行业内首次提出PUGC战略的蜻蜓FM、以UGC模式为主的荔枝FM,后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移动端产品“云听”,甚至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跻身音频新媒体市场。网络音频处于声音行业的领军地位,研究以“云听”为代表的音频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广播的优势、音频新媒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01音频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广播的优势随着媒体生态的变迁,“受众时代”逐渐向“用户时代”转变,相比于定位模糊的“受众”,“用户”的概念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且新媒体的双向传播克服了传统媒体反馈渠道不畅的弊端,传统广播向音频新媒体的转型也向着更加个体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从“大众收听”到“个体定位”。传统广播的直播流是线性结构,受众往往被看作是大众或群体,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只能收听固定的节目,而音频新媒体面对的是个体,他们并不是像对待传统广播一样被动接收,而是对于音频产品有着特定的“需求”,通过能动地进行音频产品和内容的选择、接触和理解,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目前类似于“云听”这样的音频APP都提供了大量垂直内容供用户选择,包含健康、教育、相声、有声书等多个模块。而这些海量内容也可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进行算法推荐,譬如新用户注册时便会给用户不同的兴趣内容可供选择,用户在使用过程可根据引导进行点播,用户的收听、收藏等行为也进一步促进了算法的个性推荐。另外,相比于传统广播的“广撒网式”信息传播,音频新媒体更倾向于精准定位和个性服务,为特定用户做“代加工”。当下较快的生活节奏和冗杂的互联网信息,使得用户更想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获取知识,因此音频新媒体近几年坚持打造“代加工”细分市场,即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收听习惯,把既有的声音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呈现。这也是音频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广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容增值,这种内容增值使得用户的需求动机更精确地得到满足,用户愿意为其埋单,因此音频“代加工”服务也成了付费内容的重要源头。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传统广播具备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但苦于没有反馈渠道,生产出的优质内容只能单向传播,也无法进行二次传播,而音频新媒体改变了之前受众被动收听的模式,形成了点赞、转发、评论等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用户有了更多的媒介权利。除此之外,音频直播也是音频新媒体实现用户互动的重要手段,如喜马拉雅推出独立直播APP喜马拉雅直播,主打口号为“每一天的精神陪伴”;荔枝FM上线播客直播功能并登陆小鹏汽车智能车载端,听众进入直播后可点击举手标识与主播进行连麦。音频新媒体还赋予用户传播声音的权利,鼓励UGC(用户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生产方式。UGC、PUGC模式以其低门槛、高参与的特质,消解了传统的直线型传播方式,内容生产主体逐渐去中心化,使用户人人都可以传播自己的声音。如今音频新媒体UGC、PUGC模式在保持低门槛特点的同时,也正在内容和制作上向专业化迈进。从“单一媒介”到“再媒介化”。音频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的重塑是“再媒介化”的过程,即从传统广播中获取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组合,从而生产出兼有传统广播的内容形式又具备数字媒介特性的内容。如传统广播资源覆盖较多的“云听”,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音频客户端,依托总台资源、技术和渠道优势,集结了中央台和地方的大量广播资源。音频新媒体除了对传统广播的“再媒介化”,也对电视节目进行了“再媒介化”尝试。再媒介化后的电视内容具备超媒介性,在不同媒介中得到多元呈现和传播,为用户提供了跨越影像、声音、文本的异质性生存空间。如“云听”推出“听电视”板块,对总台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故事里的中国》等进行音频化重构,并进行内容切分,迎合了用户碎片化的收听方式,实现了由“看电视”向“听电视”的转变,成为音频移动端的有力竞争点。02音频新媒体的发展瓶颈以“云听”、喜马拉雅等为标识的音频新媒体虽然相较于传统广播有诸多优势,但在用户引导、内容生产、人才转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音频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新媒体平台对用户的价值引导不足。当下不少音频新媒体积极拓展知识赛道,在对知识内容进行“再媒介化”的过程中,部分商业音频新媒体平台出现了过分迎合用户需求,追求听觉感官刺激的现象,让原本体系化的知识内容沦为大众的娱乐消遣。也有不少用户出现“功利化”倾向,人们之前用来集中学习获取知识的时间,被替换成了碎片化时间来急功近利地获取知识。商业音频新媒体作为声音知识内容的加工者,为获得经济效益,仅仅迎合与满足用户的消遣性、娱乐性、功利性的需求,价值引导意识不足。另外,音频新媒体的UGC内容生产模式虽然可以激发用户创作热情,丰富平台内容,增强用户黏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主播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在线音频内容创作门槛较低,用户接触的内容鱼龙混杂。这是因为音频新媒体尤其是商业音频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生产内容,为平台创造经济效益,一味降低准入门槛,从而忽视了对用户的引导和规范,使得平台信息杂糅,人们很难从中分辨孰是孰非,若不及时加以引导易使其产生错误观念。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虽然不同的音频新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定位,但产品分类大同小异,基本上集中在资讯、听书、文化、历史、亲子、相声评书等板块,平台运营的公开透明化,更是加速了同质化的进程。另外,音频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式虽然分为PGC、UGC、PUGC几种,但其除了内容生产主体不同,并未在内容类型上做出界定和区分,即使部分电台对UGC模式加以重视,在打造原创产品和培养草根主播上耗费大量精力,但在提高内容差异化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更有不少音频平台热衷于版权之争,而忽视差异化运作。各大音频新媒体平台依靠对资源版权的购买,在短时间内能吸引大量用户,增强粉丝黏性,但这无异于让出自己的自主权,一旦资源不复存在,用户也会随之消失。且部分优质资源生产者为了保持较多数量的受众,同时与多个平台同时达成合作,这不仅造成音频平台之间内容同质化,影响了用户的付费订阅行为,还易引发音频版权纠纷,影响平台生存。复合型音频人才转化困难。音频新媒体的声音传播不同于传统广播,声音形态和技术把关都将随着媒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音频新媒体的出现不只是媒介形态的变革,也是对音频人才转型的考验,然而目前不少音频人才短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在内容人才方面,专业的主持人和记者在传统媒体都有着固定的节目档期,音频新媒体节目创作需要占用其额外的时间,需要专业主持人、记者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因此音频新媒体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发展困境。在技术人才方面,音频新媒体要想吸引并留住用户,不仅要识别不同场景受众的收听喜好,还要深谙不同平台的算法逻辑,但目前音频新媒体在技术把关和数据测算上亟须人才投入。而且,核心技术人员多位于视频等领域,音频新媒体所占有的人才资源稀少,在技术层面还有待取得实质性突破。03音频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才能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要求作为国家媒体方阵中的“云听”不仅要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还要在内容、技术等多方面发力,克服发展瓶颈,提供更具品质的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注重价值内核,彰显音频新媒体的责任担当。音频新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将会更注重思想内核和价值内核的构建,特别是在做声音知识加工时重视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主旋律题材类音频要想吸引更多用户收听,可嵌入互联网逻辑,丰富主流价值的话语表达,融入年轻化的元素。如2022年“云听”设置的全国两会报道专区,其中“两会现场声”节目围绕两会热点,聚焦代表和委员们的精彩发言,以几分钟的短音频原声呈现,带听众感受现场氛围,听懂两会要点,截至2022年3月14日已经有17.39万的播放量,受到广大用户欢迎。阿基米德FM推出音频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由8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80后”青年博士主讲,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年轻人在他们熟悉的话语体系中,更好地了解这个“熟悉的陌生人”。音频新媒体平台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这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之举,也是实现音频新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措。“云听”正在积极开发“少儿版”、“简洁版”等多种特色模式,适配特定人群的视觉体验和操作习惯,还设置了教育频道,上线“云听”朗读评测,让优质资源通过“小屏”惠及更多青少年。还有不少音频新媒体在特定节点积极推出相应的线上活动,如2022年妇女节喜马拉雅发起“听见她声音”三八节主题活动,邀请用户一起破解生活中的性别偏见,苹果播客推出精选系列“力量与希望”,推荐女性系列播客节目等。提升版权意识,打造差异化优质IP内容。移动音频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扩大,差异化IP内容是音频新媒体吸引用户的重中之重。通过IP衍生的音频内容差异化明显,质量较高,精准定位内容目标,贴合用户喜好,不仅更容易吸引和留存用户,将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避免版权之争的重要举措。“云听”自问世以来,坚持打造差异化IP节目,邀请知识名家、头部大咖、影视明星等热门IP组建团队,联合生产优质内容,如打造版权IP《新时代中国女排奋斗记》,全方位呈现中国女排2013—2019年的七年热血时光,全景记录中国女排重回巅峰之路,首日即突破了27万播放量;打造明星IP《李健的音乐课堂》,以李健“冷面笑匠段子手”的人设为关键点,结合艺人为人清淡、内心炙热的特点形象传递音乐知识;打造自制IP《“云听”童话小镇》,主张开发新元素、更多互动玩法,设计IP形象,开发亲子配音、共读等互动内容,实现小镇全景功能交互等。未来,“云听”还将全方位聚焦声音界热门精品内容,包括儿童、综艺、文化、财经、情感等,覆盖全体受众,以更多差异化IP内容为抓手提升用户转化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智能终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音频新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变革。“云听”立足总台“全力构建‘5G+4K/8K+AI’战略布局”的创新布局,建设国家声音集成播控平台,加强互联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建设,声音集成分发与5G高速网络传输技术的融合,使音频内容高质高效输出。音频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超优秀人才培养的速度,以人工智能实现音频节目的快速生产和高效审核将是音频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动向。尽管现在AI主播在情感体验、识别正确率方面还不及真人主播,但业界已经做了不少尝试。“云听”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和“中国之声”合作,记者文稿传送后由AI进行语音生成,用一分钟200字的速度将两会声音迅速带到听众和网友耳边,并同步输出到云听的车机端和智能穿戴终端等各个端口,覆盖用户生活的多个场景。番茄畅听经过内容盲测,仍以数据结果肯定了AI主播的发展前景,认为其未来将成为内容生成的主要渠道。AI主播有其音频生成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若今后技术实现突破,将对音频新媒体行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寻求跨界协同,打造音频产业生态链。“音频+商业化空间”有利于打破资源壁垒和版权壁垒,将音频新媒体智能化交互内容运用于多维场景,为音频新媒体带来新的增长点。音频新媒体未来将更重视打造IP衍生产业链,联合商业品牌,开发互动产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场景体验,构建关联产业生态圈,完成品牌体验升值和粉丝黏度提升。还有不少品牌正积极入驻音频新媒体打造自己的博客,联合音频新媒体平台实现“双赢”,如巴黎欧莱雅联合喜马拉雅推出明星播客栏目《我说我值得》,咖啡品牌永璞和三顿半分别上线了“播客小岛广播站”、“飞行电台”等。这对音频新媒体平台来说,既能丰富PGC内容,又能实现品牌粉丝的流量引入;对于品牌来说,这是品牌在音频端口的精准投放,以较低的成本开拓新营销方式,提高了用户对营销广告的接受程度。除此之外,汽车逐渐智能网联化使音频新媒体积极布局车联网,研发车载场景智能语音技术,车机端相较于手机端更加适用于车载场景,在内容上更加符合车主的喜好,在体验方面符合驾驶出行的使用习惯。“云听”成立了5G车联事业部,未来将更好地发挥总台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智能音箱作为音频新媒体的智能终端,也被纳入音频新媒体的未来的战略发展,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公司相继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有音频新媒体创作者收到天猫精灵的入驻邀请,深耕播客领域,打造属于天猫精灵自己的播客领域,这是由数字播客向智能播客转变的又一转折点。音频新媒体改变了声音传播的形态和方式,也重塑了用户的收听习惯。随着技术和观念的转变,未来音频新媒体将在价值引导、优质IP、人工智能、跨界协同等方面发力,不断守正创新,真正提升音频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助力。(作者赵波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刘方辉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琦系传媒杂志社编辑)编辑:陈琦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9期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辩证处理媒体深度融合中的五对关系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媒体深度融合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扑面而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改革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快功”与“慢活”、“流量”与“质量”、“内容”与“渠道”、“专家”与“全能”、“迎合”与“引导”五对关系,对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快功”与“慢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让主流声音更好实现“破圈”传播

当前,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面对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守好传统阵地的同时,如何推动主力军加快进入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是主流媒体必须破解的重大命题。要实现主流声音牢牢占领互联网舆论场,“破圈”传播是必由之路。只有更好地“破圈”传播,主流媒体的优质正能量内容才可能真正导入大流量,我们才能在影响传统主流受众的同时,不断吸引更多固有圈层之外的新粉丝,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让主流声音为更多的受众喜闻乐见,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里。近年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守正创新,围绕如何让主流声音发者精、闻者彰、见者远、从者众,致力破除理念之圈、素质之圈、平台之圈、渠道之圈,以“破圈”传播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集团的社会责任,着力在“主流”上下功夫,在“新型”上求突破,在推进深度融合中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01聚焦精品生产,靠绝对内容优势赢得明显传播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近年来集团紧紧抓住内容生产这个根本,着力推进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内容生产加减法,巩固河北新闻首发平台地位,不断靠内容生产优势赢得传播优势。无论信息接收终端如何变化,受众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变,在绝对的内容优势面前,一时讨巧的小手段就会显得脆弱不堪。所以对主流媒体来说,不管时代怎么变,一定要固守内容这个安身立命之本。优势产能做加法。持续加大观点新闻、深度新闻、融合报道力度。构建全媒体平台评论矩阵,在巩固“燕赵论坛”、“纵横谈”两个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同时,在互联网平台分别开设了“青园锐见”微信公众号、河北日报客户端“观点”频道、河北新闻网“慷慨歌”时评频道,让党报评论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更好地发挥“定音鼓”作用;打造深度报道品牌,重新界定《新闻纵深》等深度报道类栏目定位,推出《河北融媒头条》,全面提升融合报道的质量,注重融合报道的全媒体、全地域传播效果。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河北日报采写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等5篇万字长篇通讯,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的从政风范和人格魅力,稿件刊发后被700多家新媒体平台原文转发,充分显现了优质内容的强大传播力;加快补齐视频生产短板,整合力量组建视频工作室,建立起重点视频专业生产、日常视频全员生产的生产机制。原创推出视频栏目“值班老总读报”,由副总编辑轮流担任主播,创新做法受到中宣部专题阅评表扬,被认为“使省委机关报内容走出了纸的样式、版的空间,是主流媒体探求融合发展的一个创新尝试”。低端产能做减法。大力削减新闻性、时效性不强,传播力、影响力一般化的内容生产。重新明确报纸和互联网两个平台不同定位,将报纸平台上与互联网平台发布内容重复度高的非时政类资讯内容转移到互联网发布。治理新媒体账号“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现象,对首批5个粉丝量少、传播力弱的新媒体账号实行关停。目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已构建起报网端微号全媒体矩阵,成为河北最大新闻信息总汇、图片新闻总汇,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河北第一权威平台。02发挥权威性特点,彰显主流媒体价值河北省委要求河北日报要充分发挥全省新闻宣传打头阵和示范作用。作为河北省委机关报,必须时刻牢记职责使命,真正发挥好“主流”作用,体现好“主流”价值。每逢大事看党报,是受众对党报的认可和信赖,更是责任和使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体现硬核担当。2021年初,石家庄突发疫情实行全城封闭管控的第一天,集团迅速启动宣传报道应急预案,河北日报开辟“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专版,系列重要新闻全省媒体首发;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客户端连续32天推出大型不间断直播,共计770多个小时,带给受众源源不断的权威信息,开河北抗疫宣传报道全面实时直播先河,使河北抗疫报道的形态得到了积极的转变;推出《24小时慢直播|守望石家庄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力推“三项改革” 实现“三个率先”——打造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改革的“安庆样板”

安庆是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于2020年9月,为安庆市委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目前拥有安庆市委机关报《安庆日报》、都市类报纸《安庆晚报》,电视公共频道、新闻频道、文旅频道,广播新闻频率、交通频率,安庆新闻网、掌上安庆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等,是全市宣传载体最全、权威性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全媒体发布平台。中心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安徽省率先完成机构、人事薪酬、媒体运营“三项改革”,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2021年10月,中宣部王晓晖常务副部长在全国基层宣传部长培训班专题座谈会上听取安庆市汇报,充分肯定安庆市改革实践。中宣部部刊《宣传工作》专题刊发介绍安庆市做法的文章《安徽安庆积极推动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强在刊发安庆市做法的《宣传工作》上批示:充分肯定、积极借鉴、推动工作;安徽省委宣传部将安庆市做法转发全省各市要求学习借鉴。导向为魂,掌牢媒体融合发展主动权主导权改革前,安庆市媒体发展面临困境:电视台收入连年下滑、职工绩效不能按时发放,报社印刷厂“事改企”职工意见大。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单位士气低落、人才流失,缺乏干劲和动力,各项工作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所有人都意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2020年6月,安庆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启动市级媒体融合改革,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并走访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寻求智力支持,出台改革方案,明确报台合并、同步建立新型融媒体中心的目标任务,并于同年9月合并原有市属媒体、成立“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安庆媒体融合不搞简单的“机构相加”,而是“不分你我”,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新闻传媒中心下属的报纸、广电、网站、客户端、自媒体、户外媒体及广告公司等全面协同,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38个精简为24个,新组建了掌上安庆编辑部、网络政务部、智慧平台部,以“掌上安庆”客户端为龙头,以新闻内容生产为重点,以媒体运营和综合保障为支撑,打造全媒体传播的新型主流媒体。中心改革过程中交流安置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50余名职工(占改革前总人数的1/10),现有的440多名职工集中办公,并统一按照“全体起立、身份封存、双向选择”原则竞争上岗,建立起以岗位为核心、绩效为取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为支持改革,安庆市委、市政府安排9500万元资金新建演播大厅、添置5G4K高清设备,为改革保障托底。移动优先,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作为改革成果的新闻传媒中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重塑内容生产流程,采编发统一指挥调度,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一键触发、共同推送、各自维护、多次使用,同时注重融媒立体表达,优先运用短视频等新技术进行创作传播,大幅提升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主流新闻议题的全方位发布与全渠道覆盖,现有10万+粉丝量新媒体账号达到11个,官方微博“安庆发布”入围“全国政务微博十强”。在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宣传中,安庆全媒体转播“七一”庆祝大会实况,即时采编播发反映当天庆祝活动的融媒体作品,持续掀起庆祝热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掌上安庆”推出“最忆党旗红·红色安庆大家讲”系列短视频180多部,把安庆大地上的红色故事、革命人物宣讲起来、宣传出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推出“潮涌长三角·向东看”系列报道,为全市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2021年,《“安庆造”五星红旗闪耀月球》等17件新闻作品获安徽新闻奖,总数创历史新高。“掌上安庆”推出的欧阳程程身患重疾、社会各界热心援助系列报道,获评长三角移动新媒体联盟首届“现象级”传播案例。创新为要,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安庆市委、市政府给予新闻传媒中心“四个优先”政策,即市直单位网站和新媒体资源优先运营,节庆会展等活动和宣传片专题片制作优先承办,便民服务平台优先接入,社会宣传阵地优先运维。在政策支持下,新闻传媒中心助力经济发展,赋能文旅产业,服务民生需求,构建以信息传播为主线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入驻“掌上安庆”,把“掌上安庆”打造成全时效主流舆论平台、全天候营商环境平台、全方位便民服务平台。新闻传媒中心负责建设运营的“学习强国”平台安庆下载率、发稿量均居全省第一。中心还承接了全市车载户外应急媒体的建设运营,打造了安徽省首个地标性5G户外直播间,开展了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网络直播、天柱山风景区慢直播,举办了安庆名品评选、黄梅戏教唱活动。既增强了传播能力和宣传效果,还扭转了多年来营收下滑的趋势,截至2021年底运营创收同比增长了40%。引智求技,全面提升媒体融合人才专业能力改革过程中,大家深刻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外脑智力,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思路,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员工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新闻生产质效,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此,市委领导多次带队走访调研,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建立了全天候的深度战略合作,联合编制了安庆市媒体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帮助改版提升安庆新闻联播、安庆日报和“掌上安庆”APP。同时,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设立培训基地,开展业务培训,把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理论调研点,请专家积极为安庆媒体融合发展把脉问诊,以理论指导实践,把经验提升为理论,实现产学研一体发展。通过开展合作,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采编播人员正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全媒体人才转型,新闻内容生产质量和传播效果大幅提升,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借此机会,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及各位领导,对安庆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继续就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我们将加快推进落实各项合作内容,持续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安庆市融媒改革以来,大家普遍感到,新闻质量更好了,传播速度更快了,外宣影响力更大了,员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安徽省委宣传部正筹备在安庆市召开全省融媒改革现场会。融媒体改革是大势所趋,需要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成败关键在于人。今后,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将深入贯彻中宣部部署要求,学习兄弟市的好做法经验,努力打造出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的“安庆样板”。(作者系中共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编辑:左志新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7期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

今天下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一、本次阅读调查的基本情况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九次。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1年8月开始启动,2021年9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同步开展问卷采集、问卷复核工作,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开展数据处理、数据加权和数据分析工作。本次调查仍严格遵循“同口径、可比性”原则,继续沿用四套问卷进行全年龄段人口的调查。对未成年人的三个年龄段(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分别采用三套不同的问卷进行访问。本次调查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和电话调查方式,在162个城市进行样本采集,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42456个(此外本次调查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大力支持,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问卷调查获取样本126万个),其中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74.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5.5%,城乡样本比例为3.3:1。样本回收后,我们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3.22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6.3%,农村居民占43.7%。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公布如下:二、本次阅读调查的主要结论(一)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图书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一致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的81.3%提升了0.3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的59.5%增长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4.6%,较2020年的25.5%下降了0.9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8.4%,较2020年的18.7%下降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较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综合阅读率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2021年图书阅读率的考察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5%,高于2020年的68.3%;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0.0%,高于2020年的49.9%。阅读率城乡对比(二)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中青年人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0年的76.7%增长了0.7个百分点;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20年的71.5%增长了0.1个百分点;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与2020年(27.2%)基本持平;21.7%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与2020年(21.8%)基本持平。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群体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具体来看,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59周岁人群占92.8%,6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2%。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三)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纸质图书的阅读优势仍然明显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5.13期(份),低于2020年的15.36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90期(份),低于2020年的1.94期(份)。各类出版物阅读量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中,有11.9%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较2020年的11.6%增长了0.3个百分点;有8.7%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较2020年的8.5%增长了0.2个百分点。通过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图书阅读量的考察发现,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8本,较2020年的5.54本多0.04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76本,高于2020年的3.75本。阅读量城乡对比(四)近一半的成年国民阅读量较上年有了变化,通过“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从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来看,2021年,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20年的43.4%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有30.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有8.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有6.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有1.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视频讲书”。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从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的评价来看,2021年,有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有10.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51.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有35.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个人阅读量评价从成年国民对个人纸质内容和数字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与上年相比,有12.2%的国民表示2021年“增加了数字内容的阅读”,但有8.9%的国民表示2021年“减少了数字内容的阅读”;有11.6%的国民表示2021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0.4%的国民表示2021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还有50.1%的国民认为2021年个人阅读量没有变化。成年国民个人阅读内容变化情况从成年国民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的评价来看,有28.2%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16.6%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有41.1%的国民表示一般。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满意度评价(五)成年国民读书时间较上年增幅超过一分钟,但仍不敌使用网络消遣的时长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1.05分钟,比2020年的20.04分钟增加了1.01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5.22分钟,少于2020年的5.71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2.96分钟,少于2020年的3.25分钟。各类媒介接触时长在数字化媒介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1.12分钟,比2020年的100.75分钟增加了0.3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8.42分钟,比2020年的67.82分钟增加了0.6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1.78分钟,较2020年的11.44分钟增加了0.34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9.82分钟,较2020年的9.73分钟增加了0.09分钟。(六)超过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但城乡差异较为明显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1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2.7%)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较2020年的平均水平(31.6%)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从城乡对比来看,2021年我国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为34.6%,比农村成年居民的听书率26.8%高7.8个百分点。对我国成年国民听书介质的考察发现,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为17.9%;有11.2%的人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听书;有10.8%的人选择通过“智能音箱”听书;分别有8.9%和5.7%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和“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听书。成年国民听书的主要形式(七)全民阅读品牌活动效应日渐凸显,基本满足成年国民对阅读活动的诉求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阅读活动的诉求较高。2021年,有80.1%的成年国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为满足居民对阅读活动的高诉求,各地全民阅读主管部门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3.1%。其中,“本地城市读书节”和“书展书市”的知晓率最高,选择比例均为28.8%;“机关企业/校园读书活动”
2022年4月23日
其他

提升用户体验——从冬奥报道看体育新闻如何升级

战役性报道的成功,无外乎策划、执行。从融媒体传播本质来看,归根结底还是在策划过程中充分运用用户思维,把准用户画像,在执行过程中站在用户视角,从而生产出一系列具有用户黏性、深受用户喜爱的内容产品。作为一家正在全力推进融媒体改革的党报融媒体,湖南日报全媒体在北京冬奥会预热及赛会阶段中,以体验式、悬念式报道手法,共情的观点视角,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笔者将抽离内容创作者的思维,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对湖南日报全媒体一系列内容传播实战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新闻报道在流量大战中的升级之道,为今后的体育报道提供借鉴与思考。北京冬奥报道全球瞩目,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5千余名记者参与闭环内外围报道,上演“媒体大战”,既检阅记者抓料能力,更是媒体机构的实力秀。2022年1月以来,湖南日报全媒体围绕北京冬奥会前期预热及赛会盛况,在新湖南客户端开设专题《冰火双奥》,在湖南日报开设同名专题,刊发版面20余个。截至2月22日,原创及转载新媒体内容产品超1000条,点击量近2亿次,在冬奥组委175家入驻媒体报道机构当中,湖南日报位居第16位,在全国省级党报系统排名第4。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本届冬奥会,湖南不是主战场,却打出湖南主战场的气势;没有湖南籍运动员,却打造出冬奥报道的“湖南金牌”。湖南日报全媒体在策划过程中描绘出精准的客户画像,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用户思维、找准用户视角,从地缘、共情、求知欲、好奇心、个性化表达等角度,增强用户黏性,从而不断提升用户的期待值、关注度和体验感,跳出体育看体育,实现了在流量大战中报道的整体升级。01地缘性:湖南人想看的,少不了湖南元素2015年,中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冰雪运动从小众竞技运动到大众时尚生活方式进行升级,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势所趋。不过对大多湖南受众而言,冰雪运动相对接触不多,了解不多,加之术语多、规则杂,极易让人分不清;与此同时,此次冬奥会也没有湖南籍运动员参加。从地缘共性出发,必须找到冬奥会的湖南元素。预热阶段,报道团队远赴东北,独家推出《北国寻冰》系列专题报道,分别为《独家探营:湖南冰雪追梦记(上集)少年无悔》、《独家探营:湖南冰雪追梦记(下集)未来可期》,聚焦湖南“雪藏”的一支短道速滑青少年集训队;《独家专访奥运冠军李坚柔:湖南孩子“冰雪聪明”》从专业角度指出湖南青少年参与和从事冰雪运动的大好前景;《北国寻冰Vlog》(共2期)以湖南人的第一视角体验东北原汁原味的冰雪运动。这一系列报道引发媒体竞相转发。北京冬奥会期间,6名非注册记者化身五环外“气氛组”,深入北京街头巷尾,推出热气腾腾“冰雪盲盒”系列报道,挖掘出大量独家的湖南元素:湖南省人民医院护士长徐芙蓉入选奥运火炬手;湖南籍导演龙江波团队担纲开幕式倒计时短片;浏阳烟花“迎客松”、“漫天雪花”绽放开幕式;湖南星帮智能电动直臂工作平台助力圣火点燃;“湖南造”多功能扫路机保障多个赛场;株洲风电机组点亮冬奥灯;湖南光电企业璀璨颁奖舞台;益阳妹子设计的童装亮相开幕式;邵阳湘企为冰墩墩做“衣服”的机器;湘籍设计师贺阳成为双奥服装设计师;南雅望城学校体育教师彭杜成为冬奥技术官员;岳阳人刘骁担当冬奥奖牌核心设计师等。这些湖南元素,大多由湖南日报率先报出,引发省内媒体纷纷跟进,冬奥会期间,湖南日报奥运报道上演着不是主场、胜似主场的气氛。02好奇心:你想知道的,就是我想了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是衡量内容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平心而论,相当一部分报道参与者也经历了对冬奥会“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再到“了如指掌”的过程。做功课的过程,其实不必完全在赛前完成,真实地展现给受众就好——很多时候,“你想知道的,就是我想了解的”,更能激发受众的“同理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冬奥会的陌生感,反而拉近了内容创作者与受众的距离。冬奥前夕,针对冬奥会七个大项,湖南日报全媒体推出《冬奥会,我们来了》系列视频报道:《体验过后,我们单方面宣布:滑雪项目更名为“摔跤”》、《跟着双奥记者,去双奥之城继续追星吧》、《冰上角逐,又快又美》、《摄影记者说冰壶:胜利的靶心,一击即中》、《冰球,在冰上迸发射门的激情》、《关于冬季两项,她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带你去冬奥会看一辆特别的车》。记者在冰雪现场,亲身体验,生动演绎七大项目的渊源、特点及规则,这既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也同时完成了资讯的传播。在储备冬奥知识的过程中,团队还推出了H5《冬奥小答人》,以年轻人喜欢的冬奥知识挑战闯关游戏为载体,互动博弈性强,点击量可观。赛事期间,冬奥组委湖南唯一官方注册记者、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蔡矜宜发挥资源优势,推出“打卡双奥”专栏。20期短视频节目,深入三大赛区13个场馆,走近7大冬奥项目,以“打卡”这一极具互联网特征的表现形式,常人的视角,青春的张扬,专业的素养,生动展现了奥运闭环内、转播镜头之外,普通人目光所不能及的细节,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成为全国冬奥报道中极具特色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冰雪盲盒》从栏目命名便体现了互联网“设置悬念”的操作技法,由6名非奥组委官方注册记者轮番上阵,对北京、张家口两座城市的冬奥氛围、城市服务、冰雪体验和风土人情进行了充分解读。《冰雪盲盒》共推出44期,天天有悬念,处处有惊喜。《北京冬奥成为首个“碳中和”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盘点北京冬奥会的科技力量》、《快来这体验北京冬奥的科技、文化风》、《吹啊吹,“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的灯”!》、《观冬奥赏“国宝”,湘绣大作“虎虎生威”》、《夺首金时,冬奥记者“不务正业”正在听相声》、《立春,在老舍笔下的驼铃古道吃春饼,祝福冬奥》,这些报道,跳出体育看体育,从不同角度呈现双奥之城的底蕴、发展与未来,契合了大多受众对资讯非单一化、专业化的需求。03共情:我想说的,都是你的感受评论是党媒的旗帜。融媒体语境下,对于党媒的观点表达有了更多技术性的要求,与受众的“共情”对传播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冬奥会期间,湖南日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推出了“冬奥快评”,与此同时,固有的“青年说”、“观点”、“经武快评”、“三湘时评”、“湘谈甚欢”等栏目,也将目光聚焦在冬奥会这一热点话题。全报社评论矩阵火力全开,立意高远,视角多元,彰显党报实力。其中,由专业体育记者执笔的“冬奥快评”,以“轻”、“快”为特色,围绕开幕式发表的评论《春天已来,未来已来》,既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话题,又运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抓住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共情点,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闭幕式评论《雪花,开在阳光下》,以近似于散文诗的表达方式,再次解读了冬奥会的中国式浪漫,用语言之美凸显文化之美,引人共鸣。为了与广大青年用户达成“共情”,湖南日报“开门办报”的理念不断延展,联合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开辟冬奥漫评栏目,共刊发十多篇高校学子评论,年轻健儿挑战超越,青春学子激情四溢,既壮大了报道声势,又为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积累了新的经验。“共情”不止在于评论,更贯穿于一系列具有厚重感的主题报道中,做到“大主题,小切口”才能写好评论文章。两名冬奥记者,一人乘坐冬奥专列从北京奔赴张家口赛区,一人从张家口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北京采访,一快一慢亲身体验,百年京张与冬奥盛会相生相融,百年之“慢”,今天之“快”形成强烈反差。2月9日,通讯稿《一次“旅行”梦越百年》、打卡双奥专栏《坐上冬奥专列!“咻”的一下,我到了张家口赛场》同步推出,引起张家口赛区高度关注,特意增加京张铁路媒体采访路线。2月17日,微电影《穿越百年“京张”,感受梦想荣光》上线,百年前第一条自建铁路,当年世人称道的人字形设计到今天已被重重地添加了一笔,成为一个大写的“大”。历史厚重,百年巨变,浓缩在短短的微电影当中,倍受受众关注,全网点击量过百万。04个性化:你想玩的,恰好我都会“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你只有3秒钟时间留住观众”⋯⋯互联网上这些“出圈秘籍”,莫衷一是,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能一味迎合受众,还得“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在媒体机构,记者秀才艺并不新鲜,难的是既保持强烈个性,又能保持产品共性持续输出。流量时代,只有软、硬兼备的机构,才可能融合形成爆款的可能。音乐达人+文案写手+KTV爱好者,再加上摄制团队,湖南日报报道团队自制自演的原创歌曲《2022冬奥STYLE》便来源于此。歌曲融入《浏阳河》、“冰火双奥”专题、记者出征等特定元素,于2月1日在记者出征冬奥前夕推出,被央视网、人民网、南方Plus等各大客户端转发,成为出圈产品。《摆“普”》是以湖南日报体育记者陈普庄的名字来命名的,这原本是多数媒体的“基操”。不过“凑巧”的是,该记者擅长体育评论,又在声音表现、喜剧创作等方面具备一定专长,在团队支持下,《摆“普”》成了像围棋“摆谱”一样,成为一个具备强烈个人符号的视频评论栏目。冬奥会期间,四期《摆“普”》观点新锐,梗点不断,辅以专业和激情,倍受追捧。最精彩的一期是冬奥会收官时,运用数字1-24,以24个瞬间来重现和致敬冬奥会,与开幕式张艺谋团队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相呼应,既满足了个性表达,又抓住了受众共情点。归根结底,个性化的呈现,持续的产品输出,报道的升级,背后无一不是媒体机构实力的具象化。05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机器人写稿”早已不是新闻,大数据也早已把人们的生活习惯摸得一清二楚。然而,能与“人”共情的,只有“人”。想用户之所想,不仅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市场法则,也是媒体作为人与人“连接”的本质所在。在媒体融合漫长而多变的过程中,冬奥会只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性报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体育报道而言,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体育始终是“人”的游戏,它需要人去感受、去体验、去分享、去参与。我们生活在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媒体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我们与所谓“用户”、“读者”、“受众”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通有无”的关系。“人”的因素,始终是媒体传播一个值得研究也必须把握的课题。(作者夏似飞系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盛伟山系湖南日报社文旅体频道总监,陈普庄系湖南日报社文旅体频道记者)编辑:左志新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6期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网”聚环球视野 “云”观全景中国——中新网“冬奥24小时”报道探索网络直播新模式

体育是人类通用语言,国际体育赛事是跨文化传播的天然平台,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展示新时代国家形象,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提供了绝佳场域。凭借“主场外宣”优势,北京冬奥会也为中国媒体加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结合自身涉外涉侨的独特优势,充分把握时机,于2月4日0时启动了24小时全球全媒体大型直播——“冬奥24小时”。报道打通内外资源,创新直播模式,拓展重大主题报道的网络叙事方式。01深挖“出彩”内容探索网络直播新模式“冬奥24小时”时间长、跨度广、产品形态丰富、传播势能强劲,成为主流新闻媒体中推出时间较早的冬奥直播报道。这场直播充分调配图文视频稿件制作、新媒体创意产品包装、线上线下话题互动、海内外矩阵联动传播等,以内容立体开发、形式交互共享、传播梯次分发来探索重大主题报道的网络直播新模式。直播+内容立体开发。“冬奥24小时”贯穿北京冬奥会开幕日全天,将24小时分八个独立章节进行叙事,设置访谈、连线、探访、对话、互动等多环节,由北京主演播室主持人串联各环节和各地直播信号。在内容制作上,报道力求打破视频直播转瞬即逝的单一线性传播方式,在视频直播之外实时进行内容再开发和再制作。直播每小时配发一张创意海报,全程拆编图文视频稿件50余条,策划4条深度报道。这些分时段推出的短视频、海报、稿件等产品,增加了直播入口展示、预告了节目精彩话题、挖掘了线下人物故事,提高了内容受众黏性。例如,《特写:一颗冰雪的种子,三个少年的故事》、《拳拳赤子心华侨华人讲述的冬奥故事》、《盐湖城侨领的冬奥情结:由衷兴奋,由衷自豪》等10余条稿件达到覆盖全网的较好传播效果。直播+受众交互对话。超长时间的网络直播需要克服节目枯燥、记者尬聊、网友乏味等多重挑战。“冬奥24小时”调配了中新网名记者工作室的9名主播轮番登场,运用全媒体演播平台的新媒体区、站播区、访谈区、多功能区等拍摄区域,在人屏交互的内容呈现中,与海内外网友深度互动。同时,直播把握新媒体社交属性,在社交媒体平台设置“冰墩墩周边抽奖”、“带你探营揭秘冬奥”、“一起来追编辑部故事”、“明星科普冬奥冷知识”、“畅聊冬奥开幕式”等多个互动环节,提升受众参与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月5日,中新网微博发布的“冬奥24小时”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总阅读超1.4亿,互动近15万,报道实现了以亮点持续呈现保证节目不枯燥,以话题持续更新保证记者不尬聊,以彩蛋持续引爆保证网友不乏味。直播+传播梯次分发。“好故事”需要“好声音”讲,“好声音”需要“好话筒”传,尤其在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渠道开发是主流新闻媒体做重大主题报道要攻克的又一道难关。“冬奥24小时”将渠道开发工作充分做在前,坚持“扩大辐射面、深挖可及性”原则,直播除了在中新网自有海内外矩阵呈现,还邀请10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200余家国内媒体近千个账号同步直播。例如,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10余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直播。同时,直播还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头条等头部平台强势推荐,传播触及的广度深度得到充分开发。初步统计,这场直播全平台阅读量已超8亿,在24小时内达到“全网级”传播热度。02拓展“出圈”路径探路中国叙事新方式“冬奥24小时”在策划制作中特别注重在话题设计、人物选取、符号输出等方面寻求“出圈”跳板,报道力求适配媒介新特征、抓住受众新人群、探路叙事新方式。以多样化议题设置找“共振”。在一场全球、全媒体的长时间直播中,为了让主播有话聊,让受众有参与,“冬奥24小时”力求在议题设置上多元多维,找共振话题,在内容传递上有的放矢,让信息解渴。例如,设置“漫步鸟巢”议题,以年代感的回眸方式推出“北京‘答卷’有多漂亮”环节,勾起受众集体回忆,回顾“双奥”之间的中国发展;设置“外眼看冬奥”议题,以街采方式推出《街采美国民众:北京让人印象深刻,期待冬奥会》、《日本街采冬奥会:对北京冬奥会有什么样的期待?》等报道,吸引受众互动交流,放大海外真实声音;设置“揭秘冬奥”议题,推出《北京冬奥会,哪些国际明星值得关注?》等稿件,提升全球受众冬奥期待感。“你想知道的,就是我要说的”,这是这场网络直播建立受众黏性的重要抓手。以多圈层意见领袖寻“共鸣”。名人明星、行业大咖、网红大V⋯⋯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依然是聚合网络流量,消解传播障碍的关键要素。“冬奥24小时”在叙事人物选择上,注重多层次、多领域、多群体人脉资源的运用,邀请国内外政商名流、智库专家、体育人士等积极参与,在不同领域找话题共鸣。例如,在直播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顾拜旦的“微笑”,也是中国的“微笑”;中国香港短道队教练孙丹丹希望,运动员能在自己家门口取得好成绩,为祖国争光。直播还特别结合社交媒体的年轻化属性,在演艺明星、运动员、留学生、年轻外国网友中充分互动,提升海外年轻网友对北京、对中国的了解、期待与好感。以多视角符号传递促“共情”。时隔14年,中国再度用奥林匹克平台讲述中国故事,新时代的中国是什么样,符号化的形象塑造尤为重要。“冬奥24小时”的叙事中,没有多过聚焦故宫、长城、天坛、中国结等抽象的传统“中国符号”,而是将视角向下,在普通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挖掘和塑造中国新符号。例如,以“冬奥+中国春节”讲述中国民众的过年故事;“冬奥+中国美食”介绍冬奥餐饮背后中国饮食文化;“冬奥+中国科技”介绍冬奥场馆背后的中国科技成就;“奥运+中国地域”介绍中国冬季运动的“北冰南展”,讲述地域特色。这些新时代“中国符号”的塑造和传递,更具体、更形象、更有人情味,能够收获“共情”的传播效果。03打通“出海”渠道开拓国际传播新范式2021年以来,一些西方政客将体育与政治捆绑,借北京冬奥会搞政治操弄,大肆抹黑中国,妄图“以奥遏华”。面对西方杂音,中国媒体需要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传播真相、回应关切,让海外看到真实的中国冬奥故事。就此,“冬奥24小时”在适配海外传播、消解文化壁垒、拓展“出海”渠道等方面也做了探索。适配海外平台“再包装”。中新网在脸书、推特上的中英账号推送“冬奥24小时”直播、海报、视频等多形态产品60余条,英文账号开设话题标签#InsideBeijing2022。直播在内容挖掘上,侧重回应海外关切,推出介绍冬奥防疫的《看小新如何在闭环内过年?》,介绍外籍人士真实体验的《外国运动员如何评价北京冬奥?非常出色!》、《外国记者来到北京冬奥主媒体中心遇见了啥?竟让他们惊喜连连》等。这些报道还适配海外传播进行二次包装分发,充分在自有海外传播矩阵中推广。借道海外华媒“再传播”。海外华人华侨和华文媒体是增进中外民心相通、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故事“出海”的天然桥梁。“冬奥24小时”充分开发海外华媒资源,邀请全球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海外华媒对直播开展全平台融合传播。例如,卫星信号覆盖欧洲全境、获得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许可证的法国华人电视台——欧洲卫视在其电视台上推介直播;澳广视公司旗下“澳门澳视”频道在其收视率排名前三的“澳门早晨”栏目、脸书账号,以及“澳门资讯”频道推介直播。借力华媒“二传手”、“再传播”的作用,直播报道增强了海外能见度、可及性,开拓了网络国际传播的新范式。调动海外群体“再翻译”。广大侨胞、留学生等跨文化的“海外中国”群体,以及知华友华的外国友好人士,他们懂得中国、融通中外,是助力中国与世界互动的重要支点。基于此,“冬奥24小时”注重借嘴说话,例如,在直播中,美国盐湖城华助中心会长、知名侨领乐桃文讲述体育盛会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日本滑雪名宿阿部雅司期待札幌和北京会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和友好往来;平昌冬奥会纪念馆馆长李永日称赞中国的夏季奥运会场馆被再次利用非常了不起,等等。运用这些海外知华群体的声音,能够将中国故事用“跨文化”的方式“再翻译”。不日新者必日退。“全民直播”年代,双向交互、沉浸共享的网络直播,是新闻媒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推进媒体融合必须占领的新阵地。新闻媒体入局网络直播赛道,是一次打破传播定式的转型过程,更是一次重塑新闻思维的转变过程。应积极研究规律、善于扬长避短,应积极拥抱变革、克服本领恐慌。要把握“内容为王”与“流量为王”的辩证关系,以新技术激发优质内容“出彩”,以新思维带动主流价值“出圈”,以新叙事助推中国故事“出海”。(作者系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编辑:左志新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6期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与创新铸就北京冬奥会传播盛宴

奥运会不仅是全球竞技体育的角力场,也是全球媒体转播报道的顶级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传播中,充分发挥“总台在现场”的独特优势和“5G+4K/8K+AI”战略引领,全媒体、全方位、全时段、多终端、多角度呈现冬奥会的无限精彩。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在总台平台跨媒体总触达受众达628.14亿人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总台为冬奥全景呈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传播效果。1融合传播:精彩转播亮点纷呈,全景、立体展现冬奥魅力总台用领先技术和专业人才全方位助力冬奥会完美呈现,共投入3000多人参与到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实现了大小屏融合联动,14个电视频道和17套广播频率以及央视频、央视新闻、央视体育等新媒体平台全景展现了冬奥盛况。除此之外,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11个省、34个城市的超大屏幕上,以“8K超高清频道+地标大屏”的融合方式,构建全新的空间媒体传播矩阵,观众通过户外大屏和手机同步伴音沉浸式体验北京冬奥会。全天不停歇的奥运赛事转播和题材广泛的冬奥报道、主题内容,新技术的应用,在台前直击现场,在幕后拓展视野维度,立体展现赛事侧面,让观众在“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中享受北京冬奥的无穷魅力。根据CSM35中心城市收视率数据,收视率超过1%的赛事达到了102场。开幕式总收视率达20.1%,收视份额达68.2%,电视直播观众规模达3.16亿人,闭幕式总收视率达15.7%。总台新闻新媒体平台搭建冬奥短视频中枢机制,构建“快反+产品”轻量级、批量化的生产模式,累计制作冬奥新闻短视频和精品视频200余条,总播放量破百亿,带动新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增下载量创历史最高。央视频以赛事转播服务为抓手,在速度与质量比拼中占得先机,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赛事呈现和互动体验,平台也收获了极为亮眼的传播数据,冬奥期间相关内容总播放量超过8亿,APP累计下载量突破4亿,累计激活用户数超1.4亿。2技术创新:发挥“5G+4K/8K+AI”技术“压舱石”作用成就“智慧冬奥”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和持权转播商,总台践行“科技冬奥”的理念,综合运用各类高清转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技术创新应用范围“广”、科技手段“全”,不但让4K/8K成为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标准配置,也通过高效的内容生产和充满创意的交互模式不断刷新报道效率与受众观赛体验,成为“科技冬奥”口号的真正践行者。在转播画质方面,总台力求实现冬奥的移动化、轻量化、超高清传播。总台推出全球首台8K+5G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并在馆内架设8K摄像机,实现了CCTV-4K、CCTV-8K等超高清频道的直播,不仅让4K/8K技术成为今后重大体育赛事转播的标准配置,同时还依托5G技术,实现了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高铁列车上长时间稳定传输超高清信号。通过全列覆盖的5G信号,赛会记者在车厢内第一时间对各国运动员进行4K画质的现场采访,带来的多元化报道视角,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快、更丰富的观赛体验。在视觉呈现方面,总台创新使用“猎豹系统”、“时间切片”、“子弹时间”等技术,向全世界展现总台领先技术手段和强大制播能力。超近距离、超多维度使赛事转播不再满足于让观众“如临现场”。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与实践路径

2020年6月以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是共生关系,应做到同向进行。新闻传播学取美国新闻教育与传播研究之源流,在进入中国后有本土化改造的需求,因此更有必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服务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无数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是凝聚人心、团结广大青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理应成为大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实践路径重新进行审视、探究。01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将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1.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积淀而成的,凝铸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在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鲜活性和生动性,足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将对新闻传播学传统的灌输、“填鸭”等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迫使一些教师改变既有的传授方法以适应红色文化融入后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推动整个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彻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合作性。在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切实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使他们牢记自身使命和担当,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只有融入了红色文化,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才真正切合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2.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中国化问题长期困扰着学界。西方新闻学、传播学理论引入中国后,学术界虽长期对西方理论进行了援用、消化、摄取,但最终结果是落地性不足,出现了西方理论“东西相异”的橘枳效应。将源自西方的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体系移植到中国来,实为跨语境的理论旅行,虽促成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资源的快速繁殖,但去语境化的理论移植与中国问题的连接存在着根本性的断裂,终使这一理论缺乏“在场”感。由于长期依赖西方理论来解决中国在地问题,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差异,中国当代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还是沿用大众传播时代的理论,部分研究仍然是以新材料填充旧理论。这一现状表明,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在中国本土理论体系的创新上仍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不受这样的理论体系制约,容易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其理论思考的逻辑也容易被引导至“西学东用”,这既不利于学生形成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习惯,也不利于社会科学理论发展从“彼岸”走向“此岸”,更不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目标。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化进程要横向把握中西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立足中国,有针对性地吸纳国外先进思想,纵向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进行具有现实关照的相关论述。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若能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唯理论”的学科观念,理解、接受并正确评价西方理论。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一定程度上也可跳出不加改造地使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问题的“理论舒适圈”,能够将中国问题真正置于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综上,我们不能把红色文化教育简单地看作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使用和传承,还应看到红色文化在专业育人上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只有坚持融入红色文化,方能深化大学生的理论认知,巩固育人成效,使广大学生在西方理论影响的漩涡中不被冲昏头脑。02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目前,针对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虽有个别高校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尝试,但面临的现实难点仍不容忽视。1.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普遍较为传统,其中弘扬红色文化的内容极为有限。尽管不少高校在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型,尝试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但我国多数高校的专业教学总体框架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大多都还使用着一对多、单向知识传授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仍然是僵化、被动的。总的来说,新闻传播学专业没有走出师长传授、无互动的教育传统,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不对等的。若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则既无法让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主动性,也无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不仅仅是印刷在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描述,它的内涵始终鲜活。因此,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教育模式必须积极寻求改变和创新,构建互动性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文化内化为自身世界观的一部分。2.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方面,高校中缺少可参考的范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只有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中,才能落实好“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的指示精神。过往学界研究认为,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关系——红色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不能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脉络。因此,各地各高校教育普遍缺乏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系统化的罗列和整理,使得高校无法将红色文化资源有计划、有目标、有结构地整合进专业教学当中。这种情况长期存在,高校看似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方面下了苦功夫、做了大努力,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为例,这类课程并未很好地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一些红色文化的元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几次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红色文化的学习仅仅停留于表面,未能成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各地红色文化资源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因此,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如何更灵活地运用好红色资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3.红色文化在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存在“学”与“做”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不少高校在积极地尝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体系的创新,而新闻教育独特不变的价值体现在要培养怀有人文之爱、追求真理和正义之心,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阐释变动之意义、助益社会良好沟通的人才”。红色文化作为积极进步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足以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意识等着色,向青年人灌输红色文化,也符合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德才兼备专业人才的学科培养理念。但目前,红色文化在融入教育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的相关环节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普遍来看,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大多关注理论的讲授而缺少实践锻炼,纯粹通过书本传经布道式的教育模式无法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一观点表明,若红色文化在融入教育时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就只能成为“道德教科书”的搬运机器,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优良美德、奋斗精神等,也将在人们无法更贴近和全面的了解下,逐步失去吸引力,“知”与“行”的无法统一终将导致红色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道路难以实现,从而逐渐消弱其作为进步文化的强大力量。03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这是每个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研究的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红色文化是我国当前文化主旋律中的重要分支。我们要把培养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新闻传播人才放在第一位,将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全过程,从而保障红色文化有序地传承发展。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在新闻传播史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对中国革命史的讨论,厘清中国革命的历史脉络,时时唤醒学生的红色记忆,引导他们从红色文化中吸取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积极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贯穿课程思政,创新新闻传播人才的德育模式,这正是红色文化有序传承发展的保障之一。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结合新闻传播学学科特色,讲好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就是讲好我党百年艰苦奋斗、敢于争先的伟大经历。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必须培育一大批能够讲好红色故事的优秀传媒人,切实担负起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职责。要培养这类人才,课程思政教学中就应结合新闻传播学学科特色,“既要立足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如紧扣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让学生尝试创作弘扬红色文化的视频,指导学生运用新媒体互动直播讲好红色故事。坚持学后有操练、练后有新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与能力。同时,在实践中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习者既是观察者,也是文化场域的在场者,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相交融,让知识性与实践性更完美地结合。3.促进校企合作教学——加强本土红色文化学习,发展在地文化产业。广西红色文化作为广西革命历史和民族文化汇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媒体实践、综合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要突出技能与行业的对接,在实践环节体现校内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在课程建设上,要将对广西红色文化的学习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在地文化产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建议探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按照地理分布、资源权重等要素重新整合广西红色文化,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专业教育延伸”的合作框架,让在地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作者郑振锋系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健系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雨楠系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编辑:鲁艳敏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5期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云南大学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探索与思考

进入21世纪,我国传媒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在移动互联网及有关应用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但从整个传媒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上来看,我们与世界传媒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相对偏弱,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匹配,中国的国家形象被国外舆论和西方媒体歪曲抹黑的情况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同时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培养具有党媒红色基因的国际传播人才指明了方向。具体到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要传承好党媒红色基因,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武装,始终保持与党和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重心完全一致,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新媒体爆款产品标题的主要类型与风格特征

标题是新媒体产品的“入场券”,这一“入场券”是否吸引眼球,直接关系到新媒体产品的点击量。“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标题不吸引人,即便内容再好,用户也不愿点开,传播效果必然有限。对新媒体产品而言,用户能否“入场”,标题起得好不好尤为重要。系统梳理新媒体爆款产品的标题特点,研究如何让标题更有吸引力的规律,对提升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十分必要。笔者分析发现,新媒体产品的标题可谓形式众多、五花八门,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标题风格,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将吸引人的信息元素置于标题。01引发共情型传统媒体制作标题讲求严谨客观,很少显露情绪色彩。爆款新媒体产品则往往通过高浓度的情绪化标题,吸引用户点击,激发和带动用户情绪,形成共情共鸣效应。2021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一时间相关消息和悼念内容刷屏。“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一篇10万+推文《今天的饭,吃着吃着眼泪就下来了》,在近5000位网友的留言中精选出33则,瞬间戳中网友泪点。推文标题站在普通人的视角,突出“吃饭”这件民生大事,准确抓取亿万中国人因袁老去世引发的同理心,传递真挚而浓烈的情绪,引发感念与共鸣。《父亲·我们·时代》是新华社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融媒产品,邀请第一代改革者的子女讲述父辈故事,总浏览量超2.1亿人次,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除了巧妙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标题也是这个现象级视频的“强加分项”。重大主题内容产品通过这样一个有温度的标题,找到每个人的共情之处,削减了传播“硬度”,很容易就激发了受众的点击欲。情绪色彩鲜明的标题,往往呈现人格化表达。其语态或是传者对受众的“喊话”,或是选取传播内容中主人公的视角直抒胸臆,或是直接模拟受众对相关信息的心理反应。《赞爆!中国仪仗队女兵枪操表演,太帅了吧!不说了,你们自己看!》、《主席同志,请您检阅!》、《“天哪,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警察”》等都属此类标题,都能触动受众情感,从而被“带节奏”地打开产品。02悬念卖关型这类标题或抛出疑问,或“话说一半留一半”卖关子,通过强烈的悬念设置激起受众好奇心,强化问题意识,产生了解冲动。“疑问式”标题在新媒体上有很高曝光率,往往能在瞬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很多媒体都在制作相关新媒体产品。如何让这样的重大主题更有效传播?《毛泽东为什么是1920年入党的》就是一成功案例。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为什么毛泽东1920年就入党了呢?网友点开新媒体产品才明白,原来毛泽东在1920年已收到陈独秀等人的来信委托,与何叔衡等六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创建了长沙早期共产党组织,此后便将自己的入党时间填写为1920年。这样的新媒体产品标题让人眼前一亮,充满好奇,很想点开一看究竟。党史知识通过高点击量也自然地传递给了广大受众,取得入脑入心的效果。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曾围绕年俗文化推出“为什么”系列:《大年三十,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守岁》、《大年初一,今天为什么要给压岁钱》、《大年初二,今天为什么要回娘家》⋯⋯这组疑问式标题被众网友笑称“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把准了一系列人们习以为常却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点,引导读者一路兴致勃勃“捧场”,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疑问句再配以“卖关子型”表达,这样的新媒体标题往往能够产生叠加的悬念效应。2018年初,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六省海洋生态保护情况进行督查,“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就此推文《为何近期中央密集出击这一领域?》。疑问句+“这一领域”的隐含表述,让受众产生强烈好奇心,传播功效不言自喻。03爆点吸睛型合理“蹭热点”制作标题,新媒体传播的快速性和社交分享性赋予了这一手法更大功效。热点人物、事件和话题等具有很高社会关注度,善于借助这些“爆点”制作标题,能让新媒体产品获得更高点击量和更大范围分享传播。新冠疫苗接种问题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国家鼓励民众“应接尽接”,但也有不少人或存侥幸心理,或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顾虑等,导致积极性不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适时推文《钟南山:我已接种,大家尽快》,阅读量迅速冲上10万+。钟南山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顶级专家,也是自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的热点人物,他关于疫情判断及救治方面的言论在公众心目中有极高威望。文章标题从其视角陈述事实和感受,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眼球,引导更多人在接种疫苗问题上抛除偏见,打消顾虑。电影《悬崖之上》热播之际,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文《他们走在悬崖之上!真实历史比电影更残酷》,讲述央视新闻专栏《那时他们正年轻》、《那时他们的爱情》中的故事,很短时间内就成为10万+,获赞1.3万,网友纷纷留言“戳中泪点”、“致敬先烈”。编辑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与票房火爆的电影“嫁接”制题,很自然就与受众建立起信息和情感连接,取得传播的主动权。制作“爆点吸睛”型标题,也要注意对“爆点”的甄别和分寸把握。特别是涉及社会事件、问题等的“爆点”,常有反转甚至乌龙。新媒体借助这类热点制作标题要秉持审慎原则,不借负面、有争议的热点,避免在获取短暂吸睛效应后陷入尴尬境地,损害自身形象。04对比反差型体现反差内容的标题容易引起受众关注,对比反差越大,引发的关注度就越高。不少爆款新媒体产品往往依据内容特点,拎取反差点制作标题,这样的反差点既是“题眼”,更是吸引受众眼球的亮点。《两枚硬币=12万》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10万+推文,区区两枚硬币和12万元反差巨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者之间画上等号,网友的好奇心只有在点开推文后才能得到满足。原来是一名乘客在登机时,为祈福向飞机扔了两枚一元硬币,导致航班取消,全体旅客滞留机场,最后被判决向航空公司赔偿约12万元。2021年5月,“北大教授吐槽女儿不如己”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在各路新媒体标题中,《“我教她逆天,她教我认命”,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格外抢眼。“逆天”、“认命”这样的两极分化式词语,透出满满的幽默自嘲,直击众多家长的教育焦虑,不由得让人想点开推文一探究竟。不论是数字、人物、事实等方面的“具象反差”,还是性质定义、情绪心理、看法观点等方面的“抽象反差”,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产品制作反差型标题的“好料”。《兄弟俩为这事打起来了,还打哭了!网友却狂点赞》:兄弟俩打架原本有悖亲情,网友却“狂点赞”,价值观的反差让人心生好奇,迫切想了解背后原因。《BBC:你被迫的?中国市民:我自愿的!》:一方是国外大型媒体机构,一方是普通中国市民,彼此在接种疫苗问题上的立场和认知呈现强烈反差,对带动读者情绪、增强阅读欲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05真相还原型网络传播生态下,海量信息真伪并存。受众需要多元信息,更希望获得真实信息。“真相还原”型标题可以击中网友渴求真相的“痛点”,刺激其阅读需求。不少自媒体随意发布没有可靠信源的传闻,一些媒体为抢占“第一落点”不经核实就轻率报道,这些都导致“反转新闻”层出不穷。面对传言谣言、疑点新闻,主流媒体及时推出“真相还原型”标题的新媒体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目光,满足其对真相的探求欲。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之初,媒体跟风式报道驾驶小轿车的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掉入江中,一时间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网络上对女司机群体的污名化也愈演愈烈。关键时点,人民日报微博接连发文《重庆公交坠江前正面撞车视频曝光
2022年4月1日
其他

破局与方向: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业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研究

近些年,我国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内容、形式、平台、渠道、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与互联网迅猛的发展趋势相比,主流媒体融合的变革速度仍较为缓慢,思维路径、趋势预判、内容拓展、形式创新和技术驱动等方面的工作仍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些情况在广电业表现得尤其突出。01广电新型主流媒体发展面临的四个困局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国主流媒体虽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发展速度仍较为缓慢,急需在四大困局中有所突破。区域限制互联网的特质之一是全域化,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然而,目前大多数广电媒体的前缀仍然是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象征地域的词汇。这一“命名”成为传统媒体走向全球的一大壁垒。相比较,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大企业的名字大多具有全球视野。虽然传统媒体名称所带前缀具有行政意义,但所做的工作不应仅局限于此前缀,突破“区域限制”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边界限制广电媒体坚守自己的阵地固然重要,但囿于传统的广播与电视的业务中是不行的。未来媒体需要彼此融合,相互借鉴,最终趋于全媒体功能,这也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基本要求。目前,澎湃及部分南方系纸媒在短视频领域取得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广电行业,其原因之一即广电系统过于依赖传统视频业务,思想过于保守。突破“边际限制”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前提和要求。平台限制受“平台”限制,目前主流媒体只能借助今日头条、网易等其他平台二次传播自己的作品,自身打造的移动平台端口小而散。日活用户是检验平台是否具有传播力和高市场价值的一项数据。然而,目前仅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相对较多。缺乏大流量平台是主流媒体的一大瓶颈,限制了其更大的突破。行业限制2014年起,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开始连续下滑,且上升机会渺茫。实际上,广电媒体生产的节目质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因为缺乏对节目的深度开发,未能充分扩展垂直领域业务,出现了生态闭环。广电媒体需要在增量的同时另辟蹊径,不断寻找新的机遇。媒体如果一直缩手缩脚,不能灵活运作资本杠杆获得更多资本,不能成为垂直产业和布局的基础,就难以与“新型主流媒体”的称谓相匹配。02建设广电新型主流媒体的六项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为广电业的转型破局之路指引了方向。建设新型全媒体生产体系。新型全媒体生产体系应具备的特征是反应敏捷、争分夺秒、流动性强、影响力大、移动性好、物尽其用。传统广电媒体是典型的线性媒体,但互联网时代讲求新闻编发及时,广电媒体要想建设新型全媒体生产体系,就必须做动态新闻,实现“先网后台”,多渠道播发,在互联网内容发布的速度与质量上下功夫。判断主流媒体内容质量的标准包括:一是权威,保留主流媒体内容的权威性;二是专注,把握互联网特质,找准施力方向;三是情感,媒体传播要含有情感和趣味两大重要因素,即与用户达成“共情”;四是精准,这里指新闻事件的精准报道,用户需求的针对性等多点精准;五是贴切,内容不可脱离群众;六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时政新闻类内容必须谨遵这一点。主流媒体的内容质量要想做到以上标准,则需建设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进行理念变革、产品创新、流程再造,实现移动优先、先网后台、互联制胜,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做到资源共享、相互连通、矩阵贯通。在内容方面,应注重互动性、体验感、个性化、场景化。其中,场景化需要着重运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等适用的各类生活场景。此外,还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技术手段赋能内容生产。建设新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型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核心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基础是六大技术:第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前提、矩阵能力为条件建设云端数据库,这是全媒体传播技术的基础;第二,运用AI制作系统赋能采访编辑制作生成转播等工作,解放生产力、降低成本、优化生产关系,AI技术是媒体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第三,发挥移动网络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在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用户体验上下功夫;第四,采集整理用户偏好数据,建立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系统,根据用户偏好实施精准传播;第五,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差异化更强,个性化才会更好,媒体应及时服务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第六,实现精准传播,到达率是传播的关键,全媒体时代要求对用户的需求了如指掌。从学理上分析,新型全媒体传播体系可以从四个学科的相关原理中得到启发。一是传播学中的原点效应,即“做第一个投进湖中的石子”,使之后扩散产生的“波纹”都以原点为半径展开。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新华社之间在追求新闻及时性上的竞争,事实上是对“原点”的竞争。二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即突发新闻到来时,最先报道的一方会更容易第一时间为公众建立认识框架,若没能抓住报道的先机引导舆论,想要覆盖之前的影响将更加困难。三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内容的传播会出现边际递减效益,即第一个传播者获得的效益最高,之后的传播效益会逐渐降低。四是从舆论学视角出发,认为主流媒体需要抢占高地,站得高才能传得远,才能得到舆论制高点。建设智慧媒体大数据中心。目前很多广电媒体都在着力建设云端,但除了“私有云”与“公有云”的建设,“混合云”的建设更为重要。智慧媒体云端大数据中心的搭建要注重底层连通,构建用户偏好画像,对服务区内企业差异有所了解,对接政务新媒体(如图1)。2018年12月,国家各级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始建设。从某个角度说,它可以被视为主流媒体的竞争对手。但如果两者相互连通,或将成为全媒体“战线”中的“战友”。如图2所示,大数据收集处理与应用的最终导向是对数据的不同应用。如数据可视化,这是媒体设计的必要条件;推荐算法,通过数据统计直接将方案罗列呈现;AI学习,未来新闻将成为代码新闻,即数字新闻,新闻采集、编写的流程都能够通过AI机器人完成。智慧媒体大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有七点:一是舆情监测与管控,二是智库建设与运营,三是新闻线索与热点,四是用户需求与偏好,五是企业痛点与所需,六是精准服务与反馈,七是算法传播和策划。依靠大数据算法,能够解决当下主流媒体转型的大部分痛点、难点,当然,先决条件是对技术的把握与大数据的活用。建设高效能数字经济运营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数字经济也将成为主流媒体获得机遇的关键。搭建数字经济平台包含四点要素:建设数字经济运营平台、融入数字经济运营业务、形成数字经济流量留存、达成数字经济循环复购率(如图3)。从当前国家技术与经济水平看,新型主流媒体已具备进入数字经济的必要条件。第一,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9%。除此之外,中国5G基站已达100万座,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已突破4亿。可见,中国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第二,数字经济规模大。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产能规模最大的国家。第三,数字平台企业数量多。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平台企业细分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字经济成为企业主要的形态。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非常活跃,不断出现基于新科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新企业。第四,数字技术进步快。近些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快速增强,5G核心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居世界领先。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媒体的本质使得其在数字经济领域占有很大优势。主流媒体以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占有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在舆论引导、议题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长年积累的大量用户资源、企业资源,多年来的媒体融合转型使得主流媒体拥有了大量的平台渠道与大数据技术。媒体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建设高效能、强链接、高转化率、高效率、强关联的多矩阵性数字平台。建设高效率资本运营平台。媒体必须谨慎地运用资本这把双刃剑。首先,资本可以为媒体提供诸多便利。资本的注入促使媒体主营业务进入快车道,传媒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都得到了优化更迭。资本是媒体的驱动器,开拓了媒体多元化增长的新格局。但同时,媒体需有效控制资本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时实施监督,让资本杠杆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媒体资本运营的主要形态有四种,一是媒体跨行业合并和兼并,从行业外得到资源;二是媒体争取IPO支持,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出现,从社会获取资本;三是行业外(公有制)大资本投入媒体产业运营;四是媒体自身向外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国有资本金、政府贴息贷款、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部委厅局专项资金、政府捐赠补贴资金、技术专项改造资金、银行贷款和金融租赁等都是主流媒体可以争取的经济来源。但是,在借力资本运营的同时,主流媒体要注重管控三对关系。第一,注重资本有序扩展与盲目扩张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平台数字基础建设、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资本运营方式都已被证明是较好的选择。与之相对的传统基建项目、快速高增长项目、虚拟经济、脱离需求的项目属于盲目扩张项目,是不可取的。第二,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与产权比率的关系。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产权比率可能大于一,也可能小于一,资产负债率则肯定是小于一的。第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借入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平均负债利息率,可以从杠杆中获益。财务风险的实质是将借入资金的经营风险转移给了权益资本。适当的借入资金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垂直领域产业集聚群。主流媒体建设垂直领域产业集聚群,不可偏离自身所依赖的文化领域。目前,文化产业范畴涵盖六大部分:一是新闻传播服务,主要范畴是新闻业,包括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刊发与传播;二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主要包括图书、报刊出版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三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广播电视服务,广播、电视的传输和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四是文化艺术服务,还可细分为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及其他文化艺术服务;五是网络文化服务,主要指互联网信息和娱乐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出版服务、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及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六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主要指旅游文化服务,演绎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系统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未来主流媒体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媒体应致力于成为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有流量与社群基础,具有互联网特质,数字化程度高、具有平台与渠道优势的智慧媒体。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是“布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突破是根本出路。主流媒体布局应选择闭环的、职业的、擅长的、能持续发力的垂直领域,围绕媒体业务拓展产业布局,立足文化产业,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实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结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