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俊峰,陈海欧(1)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方法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受到当时将社会看作有机体的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国家有机体的思想。马克思直接讨论社会有机体的论述并不多,可以理解为他将社会是有机体当作一个默认前提,真正重要的是要用适合有机体对象规定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理解社会各种现象的有机联系,即辩证关系,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沿着马克思的这种基本思路和方法论原则去理解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容,应该包含这几点:社会是一个活的发展着的有机体,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是人的活动的总和;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产物,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以往形成的既有条件下进行的;社会越是发展,有层次、纵横交错的诸系统之间的联系就越是复杂和紧密,社会的有机性特征就越是明显和突出;各个民族、族群、社会作为有机体都有自己产生、成熟、死亡的生命周期,这是一个新陈代谢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在世界历史时代,各个民族国家通过交往密切联系在一起,一切发明都成了世界性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各个民族国家又都被置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认识世界、理解历史、改造不合理现实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涂用凯(9)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要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视域之中去理解。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秉持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也超越了苏联现代化模式,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质。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直面全球化问题:价值哲学的致思方式▶▶▶晏辉(18)全球化是源出于现代化运动的世界性结果,它把基于现代化运动之上的现代性问题变成了世界性的存在;现代化、现代性与全球化是源和流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等同也不能彻底分开。没有任何一个个体、集体、民族和国家可以摆脱全球化而独立自存,全球化自在而自为地成了关乎个体和人类根本命运的事情,它部分地实现了人们所期许的价值体系,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价值问题。从价值哲学的视野致思现代化、现代性与全球化之价值问题,就直接表现为对全球化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内在地蕴含着三个论题:对作为结果形态的全球化的价值反思,这就是代价问题,无论是出于故意还是出于善意,全球化在带给人类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同时,也把各种危险和风险抛给了人类;对作为前提和过程形态的全球化的价值批判,这就是正义问题,一方面是由现代化运动自身所造成的劳动正义、数字正义和算法正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西方和美国等先发国家以强势心理和优势科技对后发国家造成的非正义;对全球化之终极意义的价值追问,这就是意义问题,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各种危险与风险,与其所追求的终极之意义的隐匿和迷失紧密相连,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人类的终极之善置于推动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目的之上,能为朝向终极之善的全球化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以此可以说,反思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旨趣不仅在于对全球化进行有坚实的内在根据和充分的外在理由的辩护与批判,而且是要寻找摆脱困境的现实道路,并由此开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论苏格拉底的快乐观——基于两篇对话的比较分析▶▶▶阮航(27)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支持一种“未经限制的”享乐主义,由此说明美德对于实现幸福进而快乐的必要性;他在《高尔吉亚篇》中则反对以快乐最大化为核心的享乐主义,由此提出一种适应性的幸福主义。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苏格拉底在这两篇中呈现的快乐观确实存在某种不融贯性,之所以不融贯的主要原因在于,苏格拉底没有为快乐与幸福、美德、理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清晰而统一的说明。针对这两种快乐观的未决问题,古希腊伦理学大体发展出三种有关快乐观的思路,即享乐主义的思路、美德主义的思路以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综合性思路。苏格拉底的快乐观对古希腊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古希腊的幸福和美德等主题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贡赋·本草·商品:从蕲州白花蛇看明代“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吴琦,程露(37)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