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杂志

其他

【两会时间】全国政协委员黄红霞:改善养老服务,发展银发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3月2日 上午 10:30
其他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试行)》(附解读)

关于印发医疗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急发〔2023〕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主管部门:为规范医疗监督执法工作,维护医疗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制定了《医疗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一图读懂】流感高发,防控指南来了

审核:孔令敏制作:中小卫3号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朱洪彪:推动医改“二十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做好开局之年的医改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医改路上,许多地方在改革创新上蹚路向前,在真抓实干上争做表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大做文章。“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改革氛围日臻浓厚,全国医改正以燎原之势不断深入开展。致力于搭平台、促共识、广合作的2023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于近日召开。会上,医改领域相关专家、多个省份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及多个地市政府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主题交流分享。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发言内容如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这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深化医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为医改提供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深化医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目标更高,要通过深化医改建成健康中国;二是站位更高,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统筹健康中国、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进行谋划和推进;三是对推进改革的能力要求更高,从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到促进医保、医疗、医药的协同发展和治理,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理念到方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对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制度安排,要求更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过去的建全体系(即确保“有”)进阶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即要求“优”),要求更加注重高品质、均衡性和可及性;医疗保障体系从基本医疗制度的建设,转向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全局出发,强化药品安全的监管,让人民用上好药、放心药;公共卫生体系要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医改的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和解决改革中的难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始终做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今年医改重点任务包括六方面按照以上原则,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了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经过国务院批准同意,近期正式印发。今年的重点任务特点如下:一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工作部署,深化医改向纵深推进。二是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调整部分议事协调机制之后,第一次经国务院同意,由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三是今年医改重点任务承上启下、系统连续、重点突出、远近结合、久久为功。四是医改重点更加突出系统集成,更加注重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三是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四是推进医药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五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六是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同心协力,让百姓获得更多红利具体来说,今年的医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二十项具体任务:一是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建设,根据规划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立“揭榜挂帅”与跟踪问效机制。二是持续提升地市级和县级医疗水平。依托现有资源,指导地方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强化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选择若干城市开展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三是加强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拓展乡镇卫生院康复医疗、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合理发展社区医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推动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参与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四是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体制机制。探索对紧密型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鼓励紧密型医联体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五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六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规范化管理。七是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结合实际向群众急需且人才短缺的专业倾斜。八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开展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加强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持续开展公立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和促进行动。九是全面加强医药领域的综合监管。十是巩固健全全民基本医保。指导地方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加强正面宣传和政策解读。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扩大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推动具备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全部支持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十一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十二是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十三是支持药品研发创新。十四是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十五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监管。十六是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十七是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十八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十九是加强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生,加强一些短线专业、专科的人才培养,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二十是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队伍建设,壮大全科医生队伍,保障全科医生的薪酬待遇。上述是今年医改的二十项具体任务,各个部门须同心协力、共同发力,将20项任务落实、落地、见效,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医改红利。文: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中医药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规范中医药标准管理,促进中医药标准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我局起草了《中医药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有关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一、电子邮件:zcfgjds@natcm.gov.cn;二、信函: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邮编:100027;三、传真:010-59957669。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传真首页和信封上注明“中医药标准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17日。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重磅!49家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附前四批项目名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中小卫搜集整理出了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49家医院名单——前四批名单如下——来源:综合网讯整理:连漪审核:孔令敏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医药卫生领域产业将迎来调整,有鼓励、有限制、有淘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3年7月14日至2023年8月14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http://www.ndrc.gov.cn)首页“意见征求”专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栏目,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其中,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隐患严重,阻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外的,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属于允许类。中小卫梳理发现,鼓励类的医药领域条目有5条,分别是:1.医药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膜分离、新型结晶、手性合成、酶促合成、连续反应等原料药先进制造和绿色低碳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新型生物给药方式和递送技术,大规模高效细胞培养和纯化、药用多肽和核酸合成技术,抗体偶联、载体病毒制备等技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
2023年7月16日
其他

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机构名单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主管部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2022年,各地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层机构对照新版标准,补短板、强弱项,统筹疫情防控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经过机构自评、县区级审核、省市级复核、国家专家组现场一致性评价等严格程序,最终确定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300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为树立典范、表扬先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对在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给予通报表扬。希望受到表扬的机构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做好示范,再创佳绩。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立足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扫描二维码查看推荐标准机构名单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审核:孔令敏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ChatGPT能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

Transformer,其命名由两部分组成,“Chat”指与人进行聊天或对话的功能;“GPT”指Generative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国家医保局关于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示

按照《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国家医保局组织力量对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药品申报资料进行了初步形式审查。现将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通过形式审查不等于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续还需要按程序开展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公示时间为:2022年9月6日—9月12日(一周)公示期间,请社会各界对公示药品的资格条件、相关信息和初步形式审查结果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在公示期间以传真、信函或邮件等形式向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专班反映。为便于核实,反馈情况请署实名,并附相关证明资料。电子邮件:YBML001@nhsa.gov.cn(邮件命名为“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形式审查公示意见”,并请注明联系人及电话)传真:010-89061364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9号120室
2022年9月6日
其他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广西:筑牢疫情边境防线 深入开展公卫改革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围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健全“四大体系”,完善“八大体制机制”,不断扩大改革试点,加大改革力度,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破除了“以药补医”旧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明显增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使得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人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同时,作为边境省份,广西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下,面临着越南等邻国带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挑战。在积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广西将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抓紧抓实抓细,边境疫情防控“五位一体”防线持续筑牢,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科学迅速处置了“12·20东兴本土疫情”等疫情事件150余起,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努力为稳定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贡献力量。夯实基层卫生网底持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投入160.63亿元,建设项目2996个,为一千余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业务用房和配置医疗设备。医疗资源供给扩容提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高位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县域医共体、三二医联体,推动数百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上万个,基本实现常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县域内就诊率接近90%,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本土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累计招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82万人。全区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帮、带”促进基层卫生人员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激励机制,在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和专门绩效激励相结合”,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合理待遇。实施“198”兜底保障政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90%和80%。全区634万贫困人口特别是35.28万户因病致贫家庭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启动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投入430.30亿元,建设项目3022个,持续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连续29年无脊髓灰质病例报告、19年无白喉病例报告,麻疹防控成效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持续巩固。在靖西、凭祥、东兴3个边境县级市投入5.15亿元,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在疫情防控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防治结合。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融入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促进预防和治疗业务相互结合,同步发展。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决策机制。将防治结合纳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每年对全区14个市、112个县进行全面量化考核,促进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职能。同时,广西还将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艾滋病攻坚工程、中医药振兴发展纳入医改范畴,形成了广西特色医改模式。以“地贫”为主的胎儿水肿综合征出生缺陷从2008年的首位病因降至2020年的第10位病因。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均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省区前列。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加强“三医联动”,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围绕加强“三医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强化支撑保障4个重点开展深化医改的工作,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方式等综合改革。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脱贫人口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健全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更实的举措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边境口岸为重点,坚持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范应对。坚持人物同防,实现从“境外”到“国门”再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确保“外防输入”工作不留死角。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流调溯源能力、核酸检测能力,深化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防控体系筑牢边疆安全屏障,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建立扁平化快速响应指挥体系,持续加强疫情处置核心能力建设,全区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超250万管,其中边境3市8县达到单日52.1万单管,全区共有救治床位1.8万多张,组建约1.3万人的常备联合流调队,常态化组建非边境地区医疗卫生工作队支援边境口岸地区疫情防控,极大缓解了多次本土、输入疫情应对压力,高效处置了多起规模疫情,有效保障了陆路口岸正常通关。目前,广西8个边境口岸全部正常通关。下一步,自治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健康广西2030”规划,扎实推进15个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广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加强监测确保乡村医疗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持续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加快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广西中医药靓丽名片。积极拓展改革成果,努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整理:本刊记者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天津:深化医改统筹推进体系建设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了多项措施。全市公共卫生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卫生健康信息化支撑有力,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贡献了力量。推动医改纵深发展2022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动态完善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强化专业能力保障,严防院内感染发生,科学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健全“三医联动”机制,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疾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快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天津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文件。推进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加快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建设,助力“津城滨城”发展。全力推进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等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市级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落实天津市院前急救条例,健全完善医疗质量和管理控制体系,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感受。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近年来,天津市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集采价格明显下降。在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全国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带量集采,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93%和82%。二是集采范围持续扩大。选取群众需求迫切、临床用量较大、产品价格较高、百姓负担较重的品种集中带量采购,已覆盖药品260个品种、耗材8类2959个品种。三是费用支出显著降低。通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已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75.57亿元,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工作中,天津市专门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11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同时,积极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建立了以京津冀为基础、全国28个省级单位参与的“3+N”医药采购联盟新模式。围绕治理药品耗材价格虚高、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求,制定《天津市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药品网上采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工作举措》等配套文件,在企业申报、产品采购、医保政策、信用评价等关键环节建立制度规定,形成闭环管理。完善覆盖“采购进度、汇款追踪、合理采购、供应保障、质量安全、票据追溯”的实时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非法倒卖、垄断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中选产品在天津市供应充足、流通有序。今年上半年,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800余家,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涉及金额共计5000余万元。建立医保基金与医药经营企业直接结算机制,累计结算货款20.59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结余留用累计向医疗机构拨付资金28亿元,对支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基层就医新格局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既要补短板、提能力,更要优层级、建秩序。不同于现有的纵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将散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横向整合,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激活线上线下叠加效应,不仅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也提升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服务水平和政府的监管水平,构建了分级诊疗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基层就医新秩序。在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开展医联体建设、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健共体建设,由“天津微医总医院”和“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承接,依托医疗卫生健康互联网数字管理平台,进一步做实做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开启天津医联体建设的3.0时代。整理:本刊记者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广东:打造“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

7月14日,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十三五”期间,广东医改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不断深化“三医”联动,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调动各地改革积极性,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为全国医改贡献了广东方案和广东智慧。这为“十四五”期间广东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一个体系
2022年7月19日
其他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吹响深化医改的新号角

7月14日,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期盼,推进医改取得更大成效。近年,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问题,党和政府把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确定了一系列目标任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在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力。各地则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自选动作”。在深化医改引导下,公立医疗机构强化公益性,医疗服务明显改善,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显著提高。高位推动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认真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印发后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审核:孔令敏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中卫新刊】2022年第2期:卫生健康工作展望

关注中国卫生杂志公众号(ID:zgwszz)2022年第2期
2022年2月14日
其他

虎年首次集结,各地卫生健康掌门人展望新一年

2022年壬寅虎年承载着厚重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大步而来。这一年,如何一手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手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更稳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张张全新的答卷已然次第展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的掌门人将如何运筹帷幄、提笔作答?让我们一一呈现。(详见《中国卫生》2022年2期)北京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2022年2月7日
其他

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今年卫生健康工作这么干

1月27日,2022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盯“国之大者”,把握形势变化,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向前发展。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持续巩固。坚持统筹兼顾,深化医改工作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老龄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三孩政策依法有序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健康中国行动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卫生健康工作政治属性和行业特点,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问题,推动事业在历史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展。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强化战略思维,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事。坚守安全发展底线,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履行好防控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会议强调,要牢记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迅速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二是巩固深化医改成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抓好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规划布局。三是以基层为重点,巩固健康扶贫成效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四是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五是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强基层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六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开展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全面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七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化中西医临床协同攻关。八是强化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支撑,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普宣教,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会议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全身心、全天候投入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奋战一线,付出了艰辛劳动。要采取更多务实、贴心、暖心举措做好工作保障,给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关心关爱,加强人员调度,安排好轮休,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大程度争取社会各方理解和支持,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会议要求,全系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勇于担当作为,以新时代良好作风保障事业新发展。锤炼过硬的政治品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锤炼过硬的业务本领,熟悉专业、干专业事。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注重下沉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锻造一支干净干事、无私奉献的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审核:孔令敏
2022年1月27日
其他

【高耗集采】 金维加:改革无禁区 越难越向前

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为诟病。安徽省医保局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破冰、破堤、破圈、破防”系列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无禁区,越是艰险越向前,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集采新路。——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维加用“组套分组法”实现破冰医用耗材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产品编码,产品之间难以比质比价,无法形成行业深度竞争,相关企业维护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高值耗材价格虚高问题像一块难以打破的“坚冰”。2019年7月,安徽省以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为突破口,探索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针对耗材无标准无编码的难题,采取“组套分组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对相关部位手术所需耗材组件分类组合,形成各种常见脊柱术式耗材“组套”,用于比价竞争。企业必须接受单个组套内全部组件的入围价,才能参加本组套谈判产品的谈判议价,从而实现了组套产品整体降价,避免了“主件降价辅件涨”的问题。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安徽省医保局从不同医疗机构抽取15名骨科、眼科权威专家组成3个谈判小组,在全面梳理产品全国最低价、实际采购价和出厂价的基础上,建立“分层比质比价法”,按照国产、进口分层,按一线品牌、二线品牌比质量、比价格,形成合理评价体系,据此标准与企业谈判。针对招采分离的难题,强化带量采购约束,由省属公立医疗机构组成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联合体,将分散在18家省属医院的骨科植入(脊柱)类和眼科(人工晶体)类耗材使用需求集中后统一与企业进行谈判。同时,明确谈判成功产品的采购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的80%,真正实现“以量换价、量价挂钩、招采合一”。针对利益冲突难题,省医保、财政等部门制定了利益分配机制,将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节约资金的50%用于降低耗材结算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保基金支出;50%用于激励省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医院采购动力,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谈判不成功的62个产品中,54个由原集中交易目录转入备案交易目录管理,8个原备案目录内产品纳入重点监控,让中选产品获得稳定的市场预期。针对企业负担过重的难题,安徽省医保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明确规定严禁耗材进入医院后二次议价,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简化采购程序,优先保障临床使用,医院应在到货验收合格后90天内支付货款,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实行医保基金专项预付支持医院及时向企业回款。2019年7月30日,经过一轮入围、两轮谈判,安徽省医保局成功完成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医用耗材谈判议价。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53.4%。其中,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耗材平均降价20.5%,其中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打破了价格虚高的“坚冰”。用“整类谈判法”实现破堤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价差过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医院、患者及医保部门。一些非过评药品规格相同,厂家不同,价差竟达几十倍,形成了居高不下的价格“堤坝”。没有一致性评价,大量国产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没办法统一衡量,进而无法开展同质竞争,所以很多地方不敢碰、不愿碰。在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洪流面前,没有冲不破的藩篱和堤坝。2019年年初,安徽省医保局即谋划省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选取头孢菌素类药品开展省级带量采购谈判议价。针对未过评药品“质杂价乱”的特点,安徽创新实施“整类谈判法”,即选取相同药理功效的整类药品实行“整类谈判”。按“既有品规、既有用量”遴选原则,对头孢菌素类药品选取临床常用67个产品整类别实施谈判议价,避免单药品采购竞争性弱、替代性差的矛盾。谈判前科学设定药品质量层次。组织临床专家将拟采购药品细化为高、中、低3种质量层次的12个质量类型,结合不同产品市场最低价,形成产品质量分层与市场价格综合评价体系,在竞争机制中发现真实价格,而不是“一刀切”砍价。2019年12月27日谈判收官,最终29个产品中选。其中8种为国际一线品牌的进口(合资)药品,占27.6%。其余21种国产品中6种为“一类质量层次药品”、9种为“西药50强企业药品”,即21种国产药中15种为高质量层次药品,完全能够满足患者全方位用药需求。用“三轮降价法”实现破圈临床检验试剂价格长期高位运行,流通环节乱象丛生。受制于品类复杂、分类不清等原因,尤其是“专机专用”型采购模式将设备销售与试剂招标捆绑,造成临床检验试剂集采难度系数较大,一直是医药招采领域的难点。安徽省坚持招采改革无禁区,创新招采方式,通过“三轮降价法”,引导试剂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切断流通使用环节的灰色利益链,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净化流通环境和行业生态,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一是以量划杠,筛选谈判产品。以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2020年实际采购量为依据,分别选取5大类占同一目录采购金额前70%以上的产品,作为入选谈判议价的门槛,既兼顾当前医院在用的主流产品,保证临床使用习惯,又防止市场份额较小、临床评价不高的同类产品入选目录,恶意降价抢占市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二是逐轮降价,挤除虚高水分。第一轮采集市场价。收集相关产品的全国省级销售中标价、挂网限价以及带量采购价的最低价、全省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价等情况,形成降价预期。第二轮专家内部评价。发挥专家专业优势,把握合理比价关系,按照产品不同质量层次,差异化设定降幅,确定入围谈判价。企业要书面确定接受入围价才能获得谈判资格,实现初步降幅。第三轮双方谈判议价。专家组根据不同企业产品的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综合判断,与企业代表开展谈判议价,通过平等、自愿协商,确定中选价。通过逐轮降价的模式,进一步理顺临床检验试剂价格形成机制。三是突出重点,破解行业痼疾。针对临床检验试剂采购中“专机专用”难题,一是保持稳定性。注重保持试剂品牌齐整度和覆盖面,集采过程中确保实现同质量层次、同检验功能、同价格水平的产品能相互补充替代。二是设置过渡期。对医疗机构执行中选结果设置3个月的考核过渡期,确保医院新、旧试剂产品有序切换,平稳过渡。三是适当留空间。对集中带量采购剩余用量,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在省药采平台采购价格适宜的非中选产品,避免非中选产品存量设备资源浪费。四是净化环境,实现多方共赢。2021年8月25日,安徽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工作圆满收官,88个产品谈判议价成功,价格平均降幅47.02%,实现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同谈同降”。过去通过“钓鱼式”投放设备来捆绑试剂招标的模式,失去了利益寻租的空间。利用招采改革释放出来的费用空间,采取“价采联动”的方式,适时下调了B型钠尿肽(BNP)等检验类医疗服务价格。检验试剂价格大幅降低,减少医疗机构物耗成本支出。按纳入本次集采范围产品2020年度采购金额测算,医疗机构每年可节约采购资金1.73亿元。市场格局得到优化。中选结果既有进口成熟品牌,也有国产头部企业,行业格局从“一家独大”变成“多家争鸣”,竞争更加充分,结构更加合理。用“三分一合法”实现破防大型医用设备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杂,直接关系医疗服务成本,对卫生费用增长影响大,安徽省医保局探索实行“产品分层、医院分级、项目分包、价采合一”的“三分一合”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有效破解大型医用设备招采难题。一是产品细化分层。为解决大型医用设备缺少国家统一质量评判标准的问题,组织专家根据不同医用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开展性能评判,划分质量技术层次,实行同质竞争。二是医院合理分级。对医院提出的采购需求,按照各医院规模级别、功能需求、技术能力和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明确采购等级。三是项目科学分包。在产品分层、医院分级基础上,根据采购单位购置预算、功能需求,组织专家对产品层级和医院需求等级进行匹配,合理区分不同采购包之间的技术层次。设置分包时最大化考虑需求共性,尽可能集中包数,实现以量换价。四是探索价采合一。配套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力求让集采降价成果惠及人民。探索合理制定、调整相关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实现集中招标采购与项目定价、支付标准“价采合一”。自2021年以来,安徽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总金额达5.3亿元,与医院预算采购价相比,节约近2.6亿元,节资率达33%。同时,集采设备的中标价格不断走低,医院采购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比如:集采的1.5T磁共振单价首次跌破300万元,3.0T磁共振单价首次跌破600万元。中标结果呈现“一升两降一改善”局面(国产中标比提升,设备降价、企业降成本,营商环境改善),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阶段性成效,招采改革成果惠及多方。忠诚担当是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破解医药流通和采购领域的顽疾,就是新时代医保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战场。创新机制是冲破障碍的关键。要想突破招采方式改革面前的专业壁垒、市场局限、行业潜规等一道道障碍,必须从医药集中采购机制上入手,让过去产品质量层次不可分变为可分,同类竞争不充分变为充分,供需主体不认可变为认可,确保招采机制合理、可行、有效,才能让高值医用耗材、未过评药品、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用设备的集中带量采购从过去的不可能变为可能。配套激励是平稳落地的有效保障。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医药招采方式改革的核心,是改革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打破不合规的利益链条,重塑清朗的市场环境和合理的分配格局。通过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医药企业甩掉包袱,医疗机构减小风险,改革带来的红利在阳光下分配,得到各方一致认同,确保医药集中采购谈判议价的成果顺利落地,惠及人民。文: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发布】“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实施“百千万工程” ,各地工作任务明确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我国医院内涵建设,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进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最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指导意见印发

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建立了谈判药品落地情况监测机制,组织各省份定期报送谈判药品的用量、费用和报销情况等数据,定期分析各地进展,以及落地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时向各地通报,推动落地。
2021年5月10日
其他

【健康扶贫】青海:从实际出发 从小事着眼 从细节落实

大病救治病种由9种扩大到35种,农牧区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5.4万名慢性病贫困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贫困人口人均住院自付比例稳定控制在10%以内。近年来,青海省将贫困群众医疗健康问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普惠与特惠兼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病患者救治率达100%9月24日,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村村民张顺来一边在自家后院里采摘苹果,一边向记者谈起了这几年自己生活的改善。张顺来的妻子2012年得了尿毒症,一周需要接受3次透析。“那时我们要到西宁去透析,早上5点起床赶火车,遇上下雨下雪很难过,光医疗费一个月就要4000多元”,张顺来说,得病后家里的钱很快就花完了,只能靠村友、政府等的捐款。转机很快到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二级巡视员胡金桂表示,近年来,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青海结合全省居民疾病谱,将大病救治病种由9种扩大到35种,对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和动态追踪管理。记者从湟源县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湟源县在核实患病家庭、人员和病种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分为ABC3类(A类为大病患者,B类为慢性病患者,C类为一般病患者),并推行了四色卡管理法(红色为大病患者,绿色为慢性病患者,黃色为残疾人,蓝色为健康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张顺来的妻子2016年开始到湟源县人民医院接受透析。现在,“一个月只要花400多元,而且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我爱人身体好点了,我也能偶尔打打零工,平均下来一年收入有2万~3万元”,张顺来指着去年刚刚装修过的房子告诉记者,“政策保障越来越好”。互助县林川乡作干村村民李得科与张顺来有着类似感受,一进入李得科的家,墙上就贴着一张脱贫光荣证,上面写着:“祝贺您家光荣脱贫”。李得科患有高血压,健康扶贫政策推行以来,李得科拿着专门的慢病手册到林川乡卫生院开药只需半价,“村医经常给我量血压,检查身体”,李得科说。李得科告诉记者,2018年他突发脑梗,林川乡卫生院及时把他转诊到县医院,而且住院一站式报销,个人只掏了很少的钱。“这得益于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医改措施,慢病患者回来后有人管,避免了二次发病”,林川乡卫生院院长郭建银告诉记者,县总院帮助卫生院进行诊断,卫生院和卫生室进行健康管理,服务更准确、更权威、更全面。互助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魏成林说:“我们对全县12103户4046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逐户逐人签约、履约服务排查”,统一制作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家医团队对签约居民积极开展分类干预、年度健康体检、健康指导、救治后的用药指导和康复管理等。据悉,截至10月12日,青海累计筛查确认35种大病患者23318人,已全部救治,救治率100%。青海将签约管理的慢性病病种和民政门诊救助病种由4种扩大到25种,5.4万慢性病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履约率达99.6%以上。而且,农牧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范围,将农牧区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报付比例由80%提高到90%。体系建设提升扶贫内涵“三个一批”的落实和老百姓获得感提升的背后,是青海建立的一整套健康扶贫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据了解,青海重视政府责任落实,印发了6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累计安排落实中央补助及省级资金32.49亿元,年度资金投入平均增幅达10%以上,这让42个贫困县的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有了底气”。面对包虫病、碘缺乏病等“老大难”问题,青海开展包虫病筛查体检、手术治疗、免费药物治疗等,包虫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包虫病监测点任务完成率达90%以上,流行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结核病患者能享受疾控机构协调、医疗机构初筛转诊、定点医院确诊收治、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患者管理的“三位一体”防治服务,贫困地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的实施,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在政策引导下,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和“六减免”政策,全面实现住院贫困患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在湟源县人民医院收费室,记者看到张贴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图,患者及家属可以一目了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从而一次性完成费用结算。从“输血”到“造血”
2020年11月17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年,从“只生一个好”到“全面两孩”

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二孩人数超过800万,二孩及以上占全年出生人口超过45%;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二孩出生占比超过一孩,达到51%。
2018年12月18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中医药:从“一根针一把草”到青蒿素问鼎诺奖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发布,加快了中医药立法的步伐。此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进行反复研究、修改。
2018年12月17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卫生工作方针:从“预防为主”到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重视发挥中医药作用,促进中西医团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49年年初,在中央军委卫生部召开的卫生行政会议上,党中央指示,要团结中西新老医务工作者和注意防疫工作。
2018年12月14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年,从“三联单”到“社保卡”

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确定医疗保障的框架,废除了公费、劳保医疗,这也标志着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的建成,使每个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的保障主体从单位变为社会。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年,从“老三件”到手术机器人

40年后,我国肺癌中转开胸率仅为7.7%,远低于美国的17.5%;围术期病死率仅为0.6%,远低于美国的1.5%。传统开胸式中国胸外科的诊疗模式转变为现代微创手段,且微创手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12月12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年,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1989年1月15日,国务院发出《批转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改革,鼓励教育、科研、卫生单位增加社会服务意见的通知》。自此,卫生防疫站为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开始为社会提供卫生防疫技术服务,收取服务费。
2018年12月11日
其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年,从“缺医少药”到“降价保供”

在这关键的节点上,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要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彻底解决医药领域乱象。
2018年12月10日
其他

【致敬伟大改革】40年,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这样的做法,深受农民的欢迎。当地农民因多种水稻,平时劳动时是赤脚下水田的。他们见王桂珍在为农民看病之余也经常参加一些劳动,就称她为“赤脚医生”。实际上,“赤脚医生”就是不脱离劳动同时也行医的意思。
2018年12月7日
其他

【致敬伟大改革】张宗久:40年,从“看上病”到“保健康”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医疗机构服务体系总体规模、宏观与微观管理均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我国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仅4亿多,而2017年,这一人数已达29.5亿。
2018年12月6日
其他

【致敬伟大改革】江宇:40年,从“世界卫生奇迹”到“建设健康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在医疗卫生中的责任逐步弱化,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逐步减小,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有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的原因。
2018年12月5日
其他

【盘点】2017,医药卫生颁布了哪些法律规章

2017年年底,湖南省出台了全国首个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地方规章《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探索细化《社会保险法》对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加大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监督管理力度。
2018年4月20日
其他

决策者视点 | 张宗久:国家医学中心设置将侧重专科领域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2017年11月9日
其他

2017全国药政会,重点内容都在这里

☆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牵头起草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和使用政策的指导意见,注重健全国家药物政策体系,从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将不同环节按照一个共同的方向联动起来,形成政策合力。
2017年7月21日
其他

专题|“1+1+1”签约 分级诊疗上海之路

政府积极做好精细化管理。从2006年开始,上海就实行了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纳入规范化培养时,是同时招入的专业硕士生,3年以后是医师资格、规培资格、硕士专科培训,这样对于吸引人才较好。
2017年7月20日
其他

邀请函|2017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暨《中国卫生》杂志社理事会年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2017年7月17日
其他

特别关注|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展示

广东省深圳市设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代表市政府统一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负责制定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实施绩效考核评价,负责公立医院的人、财、物保障,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
2017年7月12日
其他

【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35项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发布

深圳市设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代表市政府统一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负责制订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实施绩效考核评价,负责公立医院的人财物保障,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
2017年6月5日
其他

【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卫生》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十大新闻人物颁奖!

陕西省坚持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先导,将预防为主作为推进健康陕西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转变卫生发展模式,实行重大疾病和环境卫生两个管控,持续深化卫生城镇和健康城市两大创建,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2017年6月5日
其他

【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王贺胜:不断提炼总结深化改革经验,将医改推向纵深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2017年6月5日
其他

创新|九江:以路径管理推进分级诊疗

第二,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依托第一批16名骨干医师,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和辖区乡村医生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性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糖尿病首诊水平。
2017年5月25日
其他

决策者观点|医学教育 回归精英教育之路

理性回归要打破僵化的观念束缚,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发挥我们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智慧和策略与社会沟通,使国家、社会、媒体更易接受我们的观点和建议,这比一味地抱怨、有意无意地激化矛盾要有效得多。
2017年5月23日
其他

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2017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即将盛大召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2017年5月17日
其他

医改新观察|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

贯彻落实《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国家将对各省(区、市)及兵团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
2017年5月11日
其他

特别关注 | 顶层设计医联体

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介绍了《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2017年5月9日
其他

决策者观点 | 欧阳晓晖:用五个工具 保医改落实

2017年是各项顶层设计的落实年,内蒙古自治区将立足于工作实际,在落实医改重点任务上找准抓手,在推进任务落地上抓准工具,确保各项任务见到实效。
2017年2月8日
其他

记者观察 | 全科医学教育往哪里走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全科医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顾问、英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培训师黄国汉说,全科医生应成为患者的“专家朋友”,以患者为中心,提高与患者合作的能力,共同做出医疗决策。
2017年2月1日
其他

《中国卫生》年度关注十大新举措张榜!

201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全民体检工程,每年将对新疆籍城乡居民实施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截至2016年11月27日,新疆已体检人数1152.77万人,体检率达59.04%。
2017年1月12日
其他

《中国卫生》年度人物揭晓!

《中国卫生》杂志在各地卫生计生委推荐的基础上,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宣传司的指导下,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筛选,推荐出了2016《中国卫生》年度关注——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