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Code

其他

王小川的问题,朱啸虎的局限,杨植麟的挑战

最近,腾讯科技分别对王小川、朱啸虎、杨植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质量很高,三人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很值得学习。不过赞扬的话,其他人的文章已经说了很多了。今天,咱们来挑挑他们访谈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就说一处。注意:1.以下我说的都是错的,如不同意,一定是你对。2.语言有局限性,访谈并不代表三人全部的想法,本文所指出的“问题”,可能只是“脑补”下的求全责备。(一)王小川的问题"Sora没有懂物理规律,没有深入到后面的分子、细胞相变。它只是模拟引擎。""为什么做Sora?不是有个技术我就得跟。从AGI理想说,Sora不是跟GPT一支的。AGI理想一定要以语言为中轴做模型。……Sora是阶段产物。""Sora,它既不代表AGI,也不代表场景,两个都不靠。"以上王小川对Sora的看法,很让人诧异。尽管他解释了他思路的来源:“在技术里面,我们认为美国代表最高级,他们确实有人才储备和资金,但不代表在更高的哲学思考里,他们就一定是对的。”但这依然让人诧异,毕竟视频生成模型对大语言模型的价值非常大。短期看,它能帮助语言模型消除幻觉、提升推理能力;中长期看,它是达成世界模型的重要中间环节。而Sora呢?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对一家致力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公司来说,跟进它是某种必须,这跟你认不认可它的路线无关,相反,挖掘Sora的本质可以启发自己的路线。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虽然也质疑Sora,但同时也忙着研究它。他可比王小川“极端”多了,直接认为大语言模型就不是通往AGI的正确路线。不像王小川,至少在访谈中反复强语言是中轴。所以,王小川主动表示不跟进Sora,有点奇怪。如果是一般人这么说,你可以嘲笑他不懂,但王小川不太可能是这种情况。那可能是什么原因呢?也许真正的答案是:不是不想跟进,而是"跟不起"。不是每个公司都是OpenAI,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聚焦主航道、避免内耗,对一个创业公司至关重要,这也是CEO的责任。或许从这个角度,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王小川那句话:"(我们)做多模态,但不复刻Sora,它既不代表AGI,也不代表场景,两个都不靠。"而一个结论也呼之欲出:百川的真正定位不是一般的大模型公司,而是一家有极强的端到端大模型研发能力的行业问题解决公司。所以“不跟进”是王小川身为创业公司掌舵人所做的取舍。这无可厚非,值得尊重。真正的“问题”也许是:王小川似乎把“主观上跟不起”,自我合理化为“客观上不值得跟进”了。——
3月26日 下午 7:44
其他

一个挥之不去的有趣想法:也许神经网络里的参数和Prompt 本质是一个东西

最近,无论怎么想,始终有一个想法,挥之不去:Prompt
2月21日 下午 5:53
其他

怎样才能做到“认知领先”?想明白这三点对AI从业者很重要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AI从业人员的,尤其是产品经理、技术和创业者、CEO们。当然,除了最后几段,我觉得本文对其他行业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注:以下内容充满了自吹自擂,如果觉得作者写得不对,那一定是你对。(一)不止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你怎么做到保持行业认知领先的?你怎么知道那些你所知道的?尤其,你常常还会有些深刻的洞察。他们进一步追问,你是不是花很多时间去跟进业内最新资讯?以及天天研究新发布的AI产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会回答:恰恰相反,我几乎不怎么紧跟最新的AI产品,也并不要求自己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行业资讯。每当我这么回答时,提问的朋友就会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我理解他们这个表情,但我说的是真的。我这么做,还能保持认知和洞察的领先,主要有三点原因:原因1.与大家直觉相反,掌握最新行业资讯、产品信息并不一定获得先发优势。大部分信息很快就失去价值(甚至一开始就没多大价值),而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则会持续发光,并迟早被你关注到。相比紧跟时讯,等待有价值的信息自动沉淀显现,是一个同样优质的策略----如果不是更优质的话。这会让你有更多时间做其他重要的事。我想我是有资格做这个断言的,毕竟,n年前,我也是国内追逐新产品、新技术最猛的那一小撮人中的一个。等待优于紧跟,这是我的反思总结,它可能有些反直觉。(AI媒体、投资等角色请酌情参考此条)原因2.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今日思考:OpenAI的开发者大会到底意味着什么?

Apple倒是希望开发者能这样。7.Wintel联盟式微多年之后,OpenAI可能再次拥有了定义一个产业心跳的机会。这本质是AI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什么是AI的“智能涌现”,以及为什么理解它对创业者、从业者、普通人都价值巨大

题记:本文是系列文章:“AI30讲”的第1篇。它适合AI创业者、AI从业者、AI关注者阅读。所有文章遵循简洁、简短的原则,力图把复杂的洞察用人话讲清楚。未来你会发现,这些文章会很有远见、价值巨大,可能价值百亿。1AI大模型存在智能涌现的现象。当规模超过约600亿参数时,它们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涌现”。为什么会这样?业内仍在探讨,尚无定论。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以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让你理解AI大模型中智能涌现的现象。你多半会说:“我哭死,连专家都还没有弄明白的事,你居然想用一篇短文教会平凡的我?”别这样,你要相信你自己,学术界尚无定论的议题,不代表普通人不能理解,因为理解一个现象和用公式证明它是两码事。在数学领域,有许多命题难以证明,但你却可以轻松理解。例如,你明白1+1=2,但要严格证明这个等式,却需要使用研究生水平的数学知识。在物理学领域,情况更是如此。人类利用了许多现象却不了解其原理,例如骑自行车——为什么超过一定速度,车就不会倒?这个物理原理至今未明,但亿万人每天仍然骑车不倒。还要强调一点:相比从数理上证明一件事,从直觉理解一件事,并不“肤浅”。正确的直觉理解恰恰可指导后续的数理证明。爱因斯坦曾意识到要推导相对论,他必须先“体验”相对论,因此他花费许多时间去思索“一个人坐在光上会看到什么”。相反,如果你能用方程描述一个现象,却不能从直觉上理解它,这往往意味着你并未真正理解,理查德·费曼曾说过:“尽管我们能用公式计算,但我敢说没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学”。真正的挑战也许是: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普通人从直觉上理解“智能涌现”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极具野心且难以完成的目标。既然如此,那为啥还要挑战它?因为理解“智能涌现”这个概念,对你价值巨大。读完本文,你会看到,当你从直觉层面理解“智能涌现”这个概念后,它会成为你思考其他AI问题的基础;成为你构建更大、更复杂思维的“乐高积木”。这意味着,对于AI的发展,你将更有洞察力和预判力,相关概念,你能懂、能用、还能拿去在朋友面前装个x。好,不多说了,赶紧上车,我们出发!2为了让你理解“智能涌现”,下面将做一个实验,我称之为“图片实验”。第1步:请看下图请问你看到什么?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让ChatGPT为你创造巨大价值的10条核心原则

最基本的原则:把AI看成人。不要把它看成软件、网站、工具…这是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观点。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朴素且好懂,能帮你找到感觉,让你摸索出好的方法。要与AI对谈,而非“使用AI”。这是基于第1条自然得出的推论。你要去跟它对谈,去鼓励、质疑、启发、批评、建议它,而非“工具一样使用它”。记住,目前AI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每日一思:​别挣扎了,ChatGPT一定是有意识的

我的公众号读者群里,今天在争论一个话题:到底现在的AI有没有意识?群里争论得热火朝天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问题还在被讨论。先直接给出我的答案吧:毫无疑问,OpenAI的大模型是有意识的。无论是它的GPT-3.5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为什么会有关于AI和ChatGPT的谣言?以及这意味着什么?

昨天的文章我们澄清了两个关于ChatGPT的谣言。一个是ChatGPT推出了42美金的付费版,其实并没有;另一个是,下一代GPT-4的模型参数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其实完全没可能。除了谣言,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些谣言。关注现象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洞察,关注“土壤”我们可以看到更多。ChatGPT的谣言,之所以会出现,背后的原因有3个:大众对ChatGPT的付费版本有期待。大众已经形成了参数规模越大,AI模型的效果就越好的印象(虽然是错误的),并对更厉害的AI抱有期待。期待意味着流量和传播力,因此有人会造谣,而这个谣言会迅速传播。这意味着什么?以下三个洞察很重要:“现在的AI是个好东西”这已经成为共识。其实,这对创业者不是好消息。创业的本质是从“非共识”走向“共识”的过程。你从微软对OpenAI的重视程度就能感觉到,这一波大公司对AI的态度跟iPhone刚发布时Nokia的态度是不一样的。AI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关键问题,怎么挣钱将是一个受到全社会关注,并且有机会获得全社会支持的事情。AI公司将有极大的空间去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人们需要一个指标,去描述AI模型的能力,正如iPhone
2023年1月24日
其他

两个关于AI模型ChatGPT的谣言,以及真相

春节快乐,度假期间咱们也花2分钟更新一下AI技术的进展。谁让咱是一个立了日更Flag的公众号呢。澄清两个正在传的谣言,下次如果有朋友提起这两个谣言,你就可以好好地纠正他了。谣言1:OpenAI
2023年1月23日
其他

假如Web3赞助了春晚

春晚,并毫无顾忌的直接在大年三十播出,而非像各地方卫视选择避开这个日子。当晚,主持人是马斯克和三只猿猴以及一个像素人。这也是第一届有市值的春晚。节目现场全程显示SFC(spring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你该如何在春节以及接下来一整年避免精神内耗?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的温暖向往,但同时,每个归家人也往往会在这几天里遭遇社交压力和精神内耗。我的朋友老王春节探望长辈,因为赶时间,他在家附近超市随便买了点礼品。等到去到亲戚家才发现,聚会很隆重,别人送出的礼物都很有档次。这让老王感到尴尬,因为他知道自己送出的东西不够好。尽管那位长辈毫不在意,但老王在接下来几天都为此耿耿于怀,总忍不住反省自责:要是当时准备充分点就好了……你有过类似经历吗?如果有,你肯定知道:不只是接下来的整个春节,未来老王也将偶尔不经意间回想起此事,并再次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尴尬——尽管聚会现场的其他人估计早忘了这事。反复思考已经发生过的事,并从中总结“当初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样的心理过程叫做反思,如果为“当初没有这么做”而感到痛苦,那就叫自责,是很有杀伤力的负面情绪。尽管没人喜欢这种情绪,但人们在很早就知道,反思乃至自责,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自我要求严格的人将它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不但自己使用,还要求子女或者下属也使用。“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勤于反省,批评自己时毫不留情。”你见过这样的人吗?或者你自己就是?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在今天,自省无用,自责有害。人类这个种族诞生于20万年前,在我们存在的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生活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一不小心就会挂掉。关注负面问题,并迅速学习是一种生存优势。稍微想想,你就会觉得神奇:二十万年来,你的祖先每一代都避开了所有的威胁,生下了后代,直到你。但凡链条中任何一环粗心大意或运气不好,你就没了。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机警、爱学习、擅长反思的祖先。幸运的是,你的世界变了:和你那些“雷达全开”的祖先不同,今天的你不用担心在下班地铁里会遇到狼,也不用担心你的床下会趴着一条蛇。不幸的也是,你的世界变了:社会关系上:原始社会,一旦被族人排挤会有生命危险;今天即便与所有亲戚绝交,你也不大可能饿死。空间上:原始人没有wifi,他们看到的危险都近在眼前;今天你手机一开,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恶意”扑面而来。时间上:原始人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需要当下解决的简单问题,而今天你面对的问题,往往是需要长时间解决的复杂问题,且在当下不致命。遗憾的是,你的大脑没有为此做好准备。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现代社会更只有100年,相比20万年的进化时间来说太短暂了。你的大脑依然习惯于为它发现的每一个错误反复思量、耿耿于怀,大脑希望解决它们,或至少从中汲取教训,以免哪一天你为此遭遇危险。这就造成:在今天自责、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这些心理活动,远远多于它们实际所需要的量。而自我鼓励、自我安慰、自我怜悯这些则严重缺乏。你的大脑出现了思维上的营养不均衡。按理说,解决的办法是运用你的理性,只要理性地意识到:床下没有蛇,绩效考核是在下个月,长辈就算发火也没事儿,你应该就能不焦虑。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往往越是看上去(或自诩为)理性的人越容易拧巴,精神内耗更加明显。想想是不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理性思维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反思。让一个习惯反思、酷爱反思的人去反思反思没有必要,这实在有点贼喊捉贼的意思。所以,过度的反思和自责几乎成为一个顽疾。这种反复地思量,乃至在漫长的人生中,偶发性的回想起当年那一段段或尴尬、或痛苦、或羞愧的事,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共同体验。仿佛一根苦味的甘蔗,隔段时间就拿出来嚼一嚼。思维反刍的味道很苦。更悲剧的是,反刍会诱发次一级反刍——“我耿耿于怀,我耿耿于怀于我的耿耿于怀。”你进入自责-难受-进一步自责的螺旋中,陷入死循环的思维将占用你的时间、注意力,让你持续痛苦。这就是精神内耗的真面目。怎么办呢?心理领域有很多技术应对这样的反刍。但其中最重要且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每个人凭直觉能想到的,那就是:当你下次自责时,你能意识自己在自责,并理解它形成和运转的机制。简言之,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读了今天这篇文章,然后下次遇到心理内耗时回想起上面的内容。本篇是MindCode心理系列文章《心态的可能》里的第3篇。这是哪里,为什么你该关注我你正在看的是一个刚刚决定:接下来十年保持更新、写点好东西的公众号。主要内容三方面:1.创业:包括AI、数字化、Web3、XR,主要谈业务、产品、产业链、商业模式。2.心理:包括自我管理、心理自助技术、先进的心理学概念。3.底层理念:深度思考,以及介绍刚出版新书里的重要理念。具体的你可以看这篇文章:《让你不焦虑地成点事儿,这个公众号的定位1.0》如果你对下一个十年有你的企图心,那就关注我。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让你不焦虑地成点事儿,这个公众号的定位1.0

J.K.罗琳说,她直到写《哈利波特》很久以后,才明白自己到底在写一个怎样的故事。在此之前,尽管有个模糊的印象,但并不真切。这种情况很常见,没人在作品完成之前,就知道作品长什么样。在我们对做一件事获得充分体感之前,很难从中提炼出目标、使命这类东西。如果有,那也是模糊的。星巴克的老板,就是那位写出了《将心注入》的霍华德·舒尔茨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在星巴克待了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星巴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所以,即便是将心注入,一开始那心也是茫茫然的。一个多月前,刚开公众号的时候,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定位,并将思考的结果写下来附在每篇文章的最后。就是那个“这是哪里,MindCode是谁”的豆腐块。这段话不准确,姑且算是定位0.1版,但我知道需要先有一个,才能接下来做调整——我一直按照做一个产品的态度,来做这个公众号。在连续日更公众号9天以后(没想到才9天),我对这个公众号的定位又清晰了些,我姑且将其称为定位1.0。总结起来一句话:让有企图心的人,(尽量)不焦虑地成点事儿。它的内容会围绕三方面:1.创业。包括AI、数字化、Web3、XR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悲痛不会消失,但会溶解

看到这个标题你在想什么?今天我们讲点心理学,马上过年了,让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你,更好地收拾心情。这篇文章标题里的悲痛,指得不是一般的不开心,而是那些重大的失去。比如失恋,比如丧亲之痛。悲痛对应的英文单词是Grief,意为:great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一场意料之外的分享会:未来5年,AI创业公司CEO和产品经理的生存法则

昨天做了一场线下分享会,也是2023年的第一场分享会。主题是:《从N到N+1,未来5年,AI创业公司CEO和产品经理的生存法则》实际上,不开这个公众号,就不会有这个分享会。AI是这个公众号关注的重点之一。一个认识很多年的朋友看了我最近写得文章,聊起来发现我最近恰好在成都,于是请我为他的社群“AI产品经理大本营”(可以去知识星球APP加入该社群)成都分会的成员做闭门分享。我和这个朋友认识多年,也知道他社群做得很好,但我写公众号之前,绝不会预料到会有这次闭门分享会。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对这就是涌现。但今天不谈涌现,你可以直接看我那篇文章。把昨天闭门分享会中的一些要点放出来,如果你关注AI你可以看看,如果你不关注,其实也可以看看,会有启发:移动互联网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2001-2007,下半场是2007以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存在一个移动互联的上半场。其实这个上半场同样出彩,你肯定会觉得意外:2002年就有了手机群聊(不是手机QQ),也有了语音聊天这样的产品。转折点在2007年,iPhone发布。之后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格局彻底改变。为什么提到移动互联网的上下半场?不是在讲AI吗?因为我断言:2022年就是AI的“2007年”。在过去的2022年AI迈过了Gartner曲线的“幻灭谷底”,并会在未来几年迅速攀升。AI的下半场来了!我们可以研究移动互联网上下半场转场的历史,获得对接下来AI转场的洞察。这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观察每一个穿越周期活下来的高手,你可以在他们的言谈中,发现他们反复使用比较的方法。比如马云比较云计算和Google,得出云计算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颠覆。真正有价值的认知是穿越周期后沉淀下的。上一个周期会对下一个周期有启发。从大型机转PC,PC转互联网,互联网转移动互联网,每一个变革点背后都存在不变的东西,研究它们将对我们很有价值。比较结论1:07年以后,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的最大变化是产业链重构,其中包括:拥有产业链掌控力的龙头,从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变成了Apple、Android。这样的事,AI领域也将发生,产业链会重构。不同点在于,AI上半场并不存在对整个产业链有掌控力的龙头组织,下半场会出现这样的组织。比较结论2:07年以后,熟悉上半场打法的互联网人员(产品、运营、技术、BD等)遭遇了巨大的职业挑战:曾经有用的经验、认知、流程甚至岗位本身变成了包袱,甚至限制了想象力。更可怕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会立即察觉。这样的事,在经历了AI上半场的人身上,也将必然发生(除非你看了我这篇文章)。这跟你做了多少年AI关系不大,也许你今天只是一个刚入行1年的新人,但你的思维一定停在上半场——你已经是个老人了。你要想办法放空自己,进入下半场,有意思的是,当你真正放空后,你原有的上半场经验反而会有巨大价值。插一句:你说你是刚刚新入行的AI从业人员,是不是就不会有问题了?不,你身边的同事,你的公司,依然会把上半场的认知经验传递给你,让你会在认认真真学习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错过下半场的机会。比较结论3:归根到底,移动互联网相比互联网的范式转变就三个:随身性、个人性、摄像头。移动互联网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极具创新”的业务,大多数最终都消失了。回头看,最后真正做大的,都是跟移动互利网的范式变革深刻关联的业务。这里具体不展开讲,你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这样。AI下半场也将如此。最终崛起的业务将是那些深深根植于AI范式变革的业务。AI下半场发生了什么范式变革,就一个:终于,第一次,人类可以把AI当做人。因此,在AI下半场,你考虑的将不再是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而是你的产品与用户构建的人际关系。是助理?员工?老师?教练?恋人?…比较结论4:大量来自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公司在下半场活得惨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根筋。不是它们不创新,不努力,它们其实很努力,也在拼命创新,但是组织惯性让创新失败,对供应链的理解不足,造成努力无效。今天的AI公司怎么安全地跨入下半场?如果只提一点,我的答案是:公司要深刻理解供应链,并在这份深刻理解下还要保持组织弹性。比较结论5:AI下半场业务该怎么做?如果只提一点,我的答案是:基于“AI是个人”这个朴素原点出发,去重新思考和设计你的产品业务。比较结论6:AI产品经理怎么在下半场混得更好?也许你以为,我会提产品能力、业务能力、产品产略……这些都很重要,但如果只提一点,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会让你意外),我认为:产品经理要有写代码的能力。AI时代,代码能力是一件极为重要的能力,如果你比较整个信息工业的发展史(不仅仅是比较移动互联网),你就知道,Coding是一件越来越普及却又越来越强大的超能力。而AI将进一步重构编码的范式。这是你的机会。你要能“徒手”做出一个产品。先list这些,希望对你有启发,有的点在闭门分享会里讲到,但实在不适合开门分享,就不列了。还有的点,未来会专门写文章进一步展开讲,你可以持续关注。这是哪里,MindCode是谁你正在看的是一个刚刚决定:接下来十年保持更新、写点好东西的公众号。主要内容:1.全球最厉害的人在思考和关注什么?2.最新出版的中英文书里有什么洞察?3.如何用心理科学的最新进展让你不焦虑?4.做自己的CEO,怎样在下一个十年打造你的产品、业务乃至你自己?如果你对下一个十年有你的企图心,那就关注我。
2023年1月9日
其他

ChatGPT意味着AI成为核心基础设施,而我们需要思考3个问题

1.OpenAI发布了ChatGPT,这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但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史上第一款能以正常智力与你对话,并能在辩论、吹牛、策划、写小说、写代码、哲学、自然百科等无穷多个领域里给你真知灼见的机器人。2.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分享了让ChatGPT为自己写笑话、小说、年终总结,写代码以及给自己的代码找bug和改bug的经历。甚至有人请ChatGPT为接下来的防疫政策提供建议。3.ChatGPT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书评:《The Little ACT Workbook》,一本值得读的心理小册子

self-as-context。这部分“老生常谈”地介绍“自动化思维”和多个回到当下的操作,而最经典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它对正念(mindfulness)的界定,它说:“mindfulness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你一定要把自己看成“一张网”而非“一个点”

文兄<u>@MindCode</u>读完需要12分钟速读仅需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怎么从0做到1:“搞关系”是重点工作(5)

文兄<u>@MindCode</u>读完需要3分钟速读仅需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怎么从0做到1: 什么样的工作算是“从0到1”型工作?(4·上)

文兄<u>@MindCode</u>读完需要5分钟速读仅需
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