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长城内外看今朝——“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活动侧记
悠悠长城史,泱泱中华梦。7月31日,忻州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再次汇聚国人目光。“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在忻州开幕,名家荟萃、学者云集,共话长城。这是一段续写千年的缘分。两千多年前,当长城最早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就与中国的历史一起不断经历着朝代的风雨,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偏关寺沟长城一角。聂新光摄两千多年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正全力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增添厚重一笔,“长城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时代的思考课题。回望历史,几多沧桑;眺望前程,征途漫漫。忻州长城正与全国长城一道,在时代的大潮中昂然挺立!邀约——以“长城”的名义秦时明月汉时关!忻州长城的“漫长等待”在这个夏天得到了回应。7月31日上午,忻州大剧院,当国家级非遗项目晋北鼓吹中一段高亢激昂的《大得胜》犹如远古的一阵长啸响起时,也揭开了“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的序幕。开幕式现场。冯晓磊摄吹起将军令,敲起得胜鼓。忻州儿女用最诚挚、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和热情!鼓号齐鸣,激荡人心。“提到‘长城文化’,我们不由地感怀、感动并且感慨,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业,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开幕式上,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在致辞中连用三个“感”,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历来,忻州因长城而骄傲。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节点,忻州长城横向跨越13县,纵贯历经12朝,总长度达478.59公里,在全国占据多项第一、唯一、之最。忻州是全省长城分布最广的地级市,是一座天然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历史留给忻州的宝贵遗产,也激励着忻州人民保护长城、热爱长城。近年来,忻州市重视长城、保护长城、开发长城、利用长城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忻州长城学会为代表的民间力量茁壮成长,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次长城论坛在忻州举行,实际上正是忻州市非常有意识地通过宣传长城来宣传忻州,通过宣传忻州来宣传长城,通过传播长城文化来传播忻州文化,通过弘扬长城精神来弘扬忻州的城市品格,这是对长城文化所做的一次非常有创意有价值的弘扬和推广。”应邀参加论坛活动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王志国在谈及此次长城论坛落地忻州的原因时,肯定之余也充满期待:“近年来,忻州围绕挖掘长城文化,打造长城旅游精品项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在忻州举办第五届论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是真正文旅融合的又一尝试。”曾几何时,长城上燃起狼烟、鼓声震天,沿线长城纷纷响应,为的是守护家国安全;这一次,同样以长城的名义发出邀约,应者再次云集,为的是对历史根脉的追寻,更是对长城文化的追随。此次长城论坛,来自北京、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山西、四川等全国各地的长城专家和长城爱好者顶风冒雨,跨越山河,只为赶赴这一场“长城之约”。对话——“长城人”的盛会巍巍长城,跨越古今。漫长岁月里,这道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守护家国的防御边墙,更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交融碰撞的交流通道,写满了历史的对话。“对话长城”“以长城对话”……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再次搭建起交流对话的平台。这场论坛以“长城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议题高远、专家云集,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希望长城同仁和学人,要契合时代要求,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努力探寻长城文化在新时代转化和发展的创新点,与时代精神、现代文明吻合的切入点,凝练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文化支撑、审美特质,不断焕发长城文化的生命力。”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开幕式上,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安升的致辞为此次论坛对话提出新的要求。巅峰对话,百家争鸣。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对长城文化是既熟悉又陌生。如何让古老的长城焕发出崭新的现代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长城有没有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有多少可以给我们启迪,我们依然要进行认识,同时长城文化依然需要在新时代有一种新思路、新手段、新模式的普及和弘扬,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钱文忠发言。冯晓磊摄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李大公在演讲中表示,全面重新认识山西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做好长城保护工作。将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水平,为探索长城文化深层次内涵,推广长城历史和文化价值继续努力。守望文明根脉,追寻文化价值,需要在时代发展中叩问现实意义,也需要从历史研究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论坛期间的学术交流会上,嘉宾们还从各自研究中探寻着文明的“密码”。长城论坛现场。申健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王绍东在题为《论战国秦汉时期长城修筑及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的交流中分析了长城军事设施建造、游牧生产方式转换为农耕生产方式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指出,长城对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亦有一定保护作用。安阳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王宇翔在题为《民俗传统的家国认同建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河保偏地区黄河灯会为中心》的交流中指出九曲黄河灯会与军户移民、长城戍边、走西口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中心特聘研究员李树林的发言以《长城理论定义与长城认定实践的再探讨》为题,提出长城认定实践中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2000多年来,当历代王朝将长城筑于山脊,想要分割草原和中原的时候,却意外开启了民族对话交流的窗口。如今,这道长城在时代的指引下,在共同保护与研究下,正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陈述新的故事。融合——与长城一起向未来长城万里,一脉相连。论坛之中,专家学者们思考长城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论坛之外,人们也在追问,如何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让长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文化和旅游本身就是一段孪生兄弟。我们以往的论坛注重于文化,也就是注重于理论研讨,这次我们和忻州的旅游季相结合,与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会更加促进忻州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王志国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答案也是此次长城论坛的特点。论坛期间,忻州顺势而为,不仅和太原、保定联合举办了“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相约忻州开启晋冀康养之旅”文旅推介会,而且推出了“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公布开展“夏养山西相约忻州”全国百名旅行商走进忻州踩线活动、“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抖音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并发布了忻州长城品牌形象和忻州长城精品旅游线路。岢岚路线考察。郝永峰摄8月1日,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和学者们“分兵出击”,开始了对忻州长城的考察和体验。在雁门关上,穿越时空,眺望塞北,回味李牧守关、昭君出塞、杨家将的动人故事;在宁武关下,仰望苍穹、徜徉美景,欣赏边墙纵横、堡寨遍地、烽堠林立的雄浑壮美;偏头关外,远离喧嚣、放纵心情,尽享蒙汉互市、人文相亲、民族交融的平静祥和;平型关内,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倾听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坚强不屈、众志成城的英雄赞歌;走近宋长城,触摸历史脉搏,感受金戈铁马的风云岁月和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偏关线路考察。申健摄“忻州在推动长城文旅融合方面确实走在了前边,我们要多来看看,多来学习交流,共同讲好长城故事。”结束岢岚宋长城景区的考察后,大同长城学会会长顾晓由衷感慨。代县线路考察。张志远摄近年来,忻州始终致力于讲好“长城故事”,推进文旅融合。特别是雁门关和老牛湾分别入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忻州紧抓时代机遇,在深度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和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将长城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使长城成为增强忻州市文化魅力、提升全域旅游影响力的亮丽名片。此刻,论坛虽已落幕,但忻州长城新的故事正在徐徐展开。恰如市委书记朱晓东所说,“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吸收和转化各项成果,讲好忻州版图上承载的长城故事,彰显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品牌魅力,全面提升长城保护与利用水平,将忻州文旅事业推上新台阶。”于忻州放眼全国,从现在瞩望未来。长城的故事将更加隽永而闪耀!本期编辑:申健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