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炫科学

科技

超稀有照片:人类排卵的瞬间原来长这样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非常稀有的人类排卵实拍照片。图中标注为“F”的是女性卵巢上的一个成熟卵泡(Follicle),标注为“S”的是卵泡上名叫排卵斑(Stigma)的结构。在排卵斑上打开的小孔处,可以看到果冻状的粘稠黄色液体排出(黑色箭头)。而卵子(确切地说,是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应该就在这些粘稠液体当中,它们一起被释放到腹腔内。正常情况下,排出的卵子接下来会被输卵管伞端拾取,并在输卵管的作用下逐渐向子宫移动。这些照片拍摄于2008年,它们是妇科医生Jacques
8月8日 下午 9:10
其他

小猫咪为何沉迷金枪鱼?

首发于果壳自然在生活中,“小猫爱吃鱼”的印象十分深入人心,而在所有鱼类当中,猫咪们似乎又对金枪鱼格外痴迷。许多猫咪迷恋金枪鱼罐头的滋味,猫粮常以金枪鱼口味作为标配,甚至连兽医都会推荐用一小块金枪鱼肉或金枪鱼汁水来骗小猫乖乖吃药。在成为人类的主子之前,生活在陆地上的猫咪原本很少有机会能吃到鱼,更不要说金枪鱼这样的大型远洋鱼类了。祖上从没吃过的东西,怎么就成了小猫咪的心头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答案就在猫咪独特的味觉系统当中。Viralhog/Youtube猫咪味觉,和人类大不相同作为一种专性肉食动物,家猫的味觉与杂食的人类非常不同。在演化过程中,猫的甜味受体基因已经失去了活性,因此它们感知不到甜味,也不会像人类那样热爱糖果。除此之外,猫舌头上的苦味受体也比人类更少,它们对较低浓度的咸味也不像非肉食动物那样敏感。猫尝不到甜味,不过它们也可能被甜点中的脂肪等物质吸引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生活疑问:咸蛋黄为什么会流油?

(本文首发于果壳)无论稀粥、米饭,还是月饼、粽子或者青团,各色餐点搭配上红亮流油的咸蛋黄总是不会出错。盐究竟对鸭蛋做了什么,变出了咸蛋黄这样香到流油的神仙存在?油一直都在,只是存在方式不同首先,咸蛋黄的油肯定不是在腌制过程中凭空出现的。蛋黄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脂质,鸭蛋黄中的脂质含量大约有30–33%[1]。那为什么鲜蛋黄不会流油?关键在于油脂的存在方式。在蛋黄中,油脂不是游离在表面,而是以小油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溶液当中——也就是说,它形成了一个乳剂系统。帮助油脂稳定分散的是蛋黄中的蛋白质与磷脂,它们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油脂、磷脂和蛋白质等成分共同组成了脂蛋白的结构:疏水的油脂藏在里面,表面露出的则主要是蛋白质和磷脂相对亲水的一面。
2019年7月24日
其他

视频欣赏:魔性三维变形,感觉能看一辈子……

这个设计工具应该对工程师、设计师、材料学研究者等都会有所启发,虽然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会有哪些应用。相关论文2017年1月发表在Nature上(别人玩什么都能发Nature系列……)。
2019年4月8日
其他

意大利面不会折断成两截,除非你对它这样做……

之前介绍过生活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两段捏住一根细长的意大利面弯折,它总是会断成至少三截。这种现象出现在具有弹性同时又容易折断的细长物体上,当第一个断裂形成时,累积了弹性势能的断端会迅速地回弹,并在回弹的摆动中造成新的折断发生(更多阅读:冷知识:掰断一根意大利面,它会断成几截?)而最近又有一个论文指出,想捏住两头还把长长的意大利面折成两半,这其实也是可以实现的。实现方法是先扭再折,首先需要让面条扭转至少270°,然后再慢慢地弯折它,这样就可以做到只产生一个断口。(实际扭转并折断面条的样子,高速摄影)这项研究是MIT的两个学生发起的,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制作了专门的机器来扭转意大利面,而且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和计算结果都显示,在第一个断口产生之后,扭转可以帮助释放能量,避免局部累积的应力过大,从而避免二次折断的发生。对于Barilla的5号和7号意面,这个方法都很成功。(他们做实验用的拧意大利面机(?)长这样)不过我尝试了一下,感觉用手拧意大利面其实很难操作,容易在手持的地方把面捏断。至少我目前还没有成功相关报道:http://news.mit.edu/2018/mit-mathematicians-solve-age-old-spaghetti-mystery-0813这篇神奇的论文发表在了PNAS上,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8/08/09/1802831115
2018年8月21日
其他

冷知识:掰断一根意大利面,它会断成几截?

这是一个在家也可以轻松完成的小实验:取一根细长的干意大利面条,捏住它的两头慢慢弯曲,直到达到面条能承受的极限。观察一下,意大利面会如何折断?当弯折一根细长物体时,我们会期待它断成两截,铅笔、筷子是这样,普通的干挂面也是这样。但意大利面的断裂方式却很特别:捏住两段弯折时,长长的面条几乎总是会断成至少三截,有时甚至更多。(我折断的一根意大利面,这个产生的碎片比较多,可以看到中间有三段小碎片飞了出去)人们注意到这种特别的断裂方式已经有很多年了,但关于它的正式研究很少。不过,我们至少还可以找到一篇专门探讨意大利面断裂的论文,它2005年时发表在Physical
2018年5月10日
其他

我一橘皮下去……这个气球怎么没破?

我个人不推荐的选择是桔子,主要原因是桔子皮薄并且容易折断。我们挤压果皮的动作一般是像下图这样,通过弯曲来对果皮持续施压,只有保持弯曲而不断裂才能挤出比较多的挥发油。橙子皮就会比较好挤。
2018年4月13日
其他

19世纪的分子模型长什么样?

图片来源:https://webspace.yale.edu/chem125/125/history99/6Stereochemistry/models/models.html
2018年4月10日
其他

如果你是一只羚羊,要怎么样才能跑赢猎豹?

研究数据发现,在这两组对手中都是捕食者的一边速度更快、力量更强,而且它们也更擅长加速。而猎物的优势则体现在机动性,以及对变化路线掌握主动。这两种不同的优势也体现了演化中的微妙平衡。
2018年1月31日
其他

Today I Learned:如何凝结一片雪花?你需要——兔子毛

科学家如何在实验室里重现一朵人造雪花?这过程需要充满水蒸气的低温环境,同时又必须有合适的凝结核供雪花生长。而世界上的第一朵实验室雪花(下图左侧,右侧是一片天然雪花),它生长在一根兔子毛上。
2017年12月12日
其他

泡泡为什么总是在一起?

由此可见,两种情况下漂浮的小物体都会倾向于彼此聚集,不过它们聚集的原因不太相同。而如果小气泡这类靠浮力漂浮的物体遇到硬币这类靠表面张力漂浮的物体,则它们不会聚集在一起,反而会彼此远离(见下图)。
2017年11月26日
其他

科学冷图:万圣节特别篇~

用于气道异物阻塞的著名急救操作。这套衣服感觉很棒,不过可能是累了点_(:з」∠)_
2017年10月31日
其他

视频欣赏:万圣节变色瓶

今天欣赏的也是一段很有创意的万圣节化学实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达斯维达带上护目镜,在实验室里摆弄起了画着南瓜头的圆底瓶。拿起这个橙色的瓶子摇一摇,就能看到它突然“黑化”:
2017年10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电影里喷涌的血液,它们是什么做的?

Smith为假血配方加入了尼泊金酯(防腐剂)和另外一种意想不到的成分:洗照片用的除水渍剂(Photo-Flo,含有表面活性剂)。据说后者可以让糖浆假血更好地浸透织物,看起来更真实。
2017年10月28日
其他

动图欣赏:万圣节保留节目——科学地折腾南瓜

这是最经典的一个,所以还是放第一了~把大象牙膏装进南瓜灯,就得到了喷射式呕吐南瓜(连眼睛都吐了喂……)。大象牙膏是用碘化钾之类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同时加入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
2017年10月27日
其他

鲜血狂欢!姜黄纸实验全面升级啦~

下面先来讲下原理,这张黄纸并不是普通的纸,而是姜黄纸。在实验者的手上事先沾上了碱性的溶液,而姜黄素在遇到碱性环境时会变成红色(就像酸碱指示剂那样),所以就pia地一声拍出一个血手印啦~
2017年10月11日
其他

科学美图:这些解剖标本,全都是纸做的

直到今天,真实的人体标本依然是医生和研究者们了解人体构造最好的方式,因为缺乏颜色和一些细节,医学影像资料无法完全替代真实标本的作用。把细微的人体组织构造用衍纸表现出来,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吧。
2017年9月20日
其他

沥青滴落:你可能不知道,这漫长的实验遇上过多少倒霉事

第九滴沥青让他们等了格外长的时间,一直等到了2014年。然而,就在2013年的7月,另外一个版本的实验(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版,开始于1944年)就率先拍下了沥青滴落的画面_(:з)∠)_
2017年8月31日
其他

漫画:一个人能用化学画出多少冷段子?

Burkett的作品了。resolution在此处是双关,它指新年下的决心,但同时又是解析度/分辨率的意思,于是作为一个核磁仪,第二格回答了0.005Hz……
2017年8月2日
其他

科学美图:创造一朵蓝色花

将来,这种技术还可以用在其他观赏花卉上,同时这个惊喜的发现也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花朵色彩的形成机制。纯正的蓝玫瑰(月季)或许也要诞生了呢~
2017年7月30日
其他

土豆电池升级了!它变成了一个——土豆自走车……

不过,作者似乎还相当乐在其中。他又给土豆自走车加上了随机转向的设置,然后愉快地把这个一天也跑不了多远的家伙放养在了家里。他还给这只宠物土豆车(??)起了个名字——Pontus。
2017年6月25日
其他

T恤上的科学小萌物,来把它们带回家吧~

Ellis)在酒吧里打赌输了,于是被要求必须要在下次发表的论文中用上“企鹅”这个词。结果,他就创造性地把描述两种电荷相同、“味”不同的夸克之间相互转化的费曼图拗成了企鹅造型,并给它起名叫“企鹅图”。
2017年5月8日
其他

科学美图:一张你绝对猜不出来是啥的照片……

Mackenzie,他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管理显微镜设备。这个结石实际上还是挺小的,大约是2毫米大,Mackenzie表示在原大小下它看起来并不那么疼,不过放大之后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了……
2017年2月16日
其他

网站推荐:科学游戏实验室~

(天气瓶的基本配方包括蒸馏水、乙醇、樟脑、硝酸钾与氯化铵,在特定条件下其中的樟脑会形成漂亮的结晶。“预测天气”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观察结晶生长依然是很好玩的)
2017年1月7日
其他

动图欣赏:滴血的心

另一种同样中二的玩法是之前介绍过的伪造刀伤,实验者的皮肤表面涂上了无色的硫氰化钾溶液,而刀子则在氯化铁溶液中浸过。这两种物质在皮肤表面接触,形成血红色的配合物硫氰化铁。
2016年10月28日
其他

动图欣赏:你看过蝙蝠跑步吗?

对于吸血蝙蝠来说,在地上跑倒确实是一件有利于生存的事情。这些蝙蝠是靠吸牛、马等动物的血为生的,它们的猎物都在地面上,相比总是飞来飞去,在地面上跑一跑也能帮助它们减少自身的能量消耗。
2016年7月26日
其他

信息图示:火柴里的化学

发现白磷可以转化成一种更稳定、毒性低的状态——红磷。用红磷替代白磷,就提升了火柴的安全性。(PS:红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白磷的同素异形体,它其实是一种多晶型的状态)
2016年6月7日
其他

网站推荐:在这里,每月读一个分子的故事

一看截图估计各位发现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网站最主要的一个缺点——丑……的确,这是一个看起来比较简陋的网站,没有经过太多美化,似乎完美地保留了90年代网页的怀旧感觉……
2016年5月1日
其他

美图欣赏:你身边的分子

人体通过尿液排泄的一个主要成分,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在被细菌分解之后产生氨,就是没及时清洁的厕所里那种酸爽的味道……同时也是一种氮肥,在化学合成史上还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出的有机物。
2016年4月9日
其他

动图欣赏:有关血液的实验动图两则

这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了,生成水和氧气。大象牙膏的实验就是利用这个反应产生了泡沫。能催化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有N种,这里起作用的就是血液里的过氧化氢酶,它们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格外高~
2016年2月24日
其他

动图欣赏:化学的后花园

Garden)是一个并不复杂但现象格外美妙的演示实验,很多化学老师和学生都喜欢它~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下这个看起来充满生机的水下花园:
2016年1月4日
其他

豆知识:紫色,人工染料历史的开端

Perkin)意外地得到了苯胺紫这种可以持久染色的紫色物质,合成染料由此诞生。确切地说,他得到的苯胺紫是一系列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结构是下面这样的:
2015年12月17日
其他

神研究:就我一人儿,能做啥实验?

说到研究,我们总是要强调大样本量的重要性。样本越是多,选取方式越合理,结果也就越有可能接近普遍的规律。如果实验对象就只有研究者自己一人儿呢?这似乎就做不了实验了吧……
2015年12月2日
其他

动图:往着火的油锅里倒水,你绝对不应该做的一件事

今天我们来看一组十分炸裂的动图,这不是炸弹爆炸,而是把水浇到着火的热油上会发生的事情:在厨房里,热油的量没这么多,不过即使如此,用水来浇着火的油锅依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在这些演示中,实验者们也都是全副武装才敢上阵的。注意:千万不要模仿。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以下三点:水和油不会混溶,密度又比油大,而且油会着火的温度又足以让水迅速地沸腾气化。如图所示,水倒进热油之后沉到下面,然后迅速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膨胀的蒸汽推动上面的热油喷溅,反而造成更大范围的燃烧。来个高速摄影,这样就能看清了吧:日常生活中,其实盖上盖子一般就可以熄灭油锅中的火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油温,这样也更健康~而另一方面,如果是实验室里发生的火灾,要用什么来扑灭就更是一门学问了。做实验的时候,可别忘了仔细了解操作规程哦~再说一次:动图请勿模仿
2015年11月24日
其他

Minecraft里的分子世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Minecraft,这个被称为我(挖)的(矿)世(争)界(霸)的沙盒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发挥创意搭建各种建筑的广阔空间。既然什么都能搭,那么分子结构自然也可以啦~
201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