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译文

其他

「重启试试」第11期 刘禾:一切从纳博科夫不买房说起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刘禾《剑桥的陌生人》《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帝国的话语政治》《弗氏人偶》乔治·奥威尔《1984》韩少功《马桥词典》北岛《乡音》🧐话题①
9月10日 下午 4:00
其他

「重启试试」第十期 倪文尖:谁偷了迅哥儿家的碗碟——文本的激情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钱理群《新语文读本》倪文尖《倪文尖语文课》鲁迅《故乡》📖话题①
8月27日 下午 4:30
其他

「重启试试」第九期 魏然:我在哈佛这一年

60年代学生运动和现代的对比1968年与2024年哥大学生运动的对比图(来源:SJP社交媒体账号)01:13:09
8月9日 下午 12:01
其他

「重启试试」第八期 孙甘露x滕威:去爱博尔赫斯,去爱我不懂的事物

走出阅读的舒适区,反复读,或许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我爱我不懂的事物,爱我不易透彻了解之物,爱阅读上的难点,并且爱对其不完全的克服。”——孙甘露
7月29日 下午 12:00
其他

「重启试试」第七期 梁永安:昆德拉逝世一周年,我们如何谈论他?

昆德拉小说里的反抗:一种卡夫卡式的反抗、嘲讽01:00:12欧洲文学传统中哪些影响了昆德拉的创作观?01:08:35
7月11日 下午 12:00
其他

「重启试试」第六期 黄昱宁:金钱是最大的虚构!(含开播福利)

仍在探索的一名图书编辑,译文讲书工作室签约作者。🎬本期节目涉及的戏剧影视作品:《追风者》《繁花》《城中之城》《大时代》《雷曼兄弟三部曲》《飞黄腾达》📚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家作品:埃尔南·迪亚斯《信任》
6月26日 下午 5:32
其他

重磅!《寻找博尔赫斯》课程上线!勇敢的读者们,请闯入迷宫吧!

谁是博尔赫斯?小说家?诗人?图书管理员?或鸡兔稽查员?他是智者?盲人?被左翼痛恨的“反动分子”?还是向“法西斯”说不的“文化英雄”?他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传统的完美继承者行走的“古典百科全书”又对神秘东方充满向往是一位颠覆传统叙事的现代作家时隔多年成为中国先锋文学的领路人江湖上至今流传着“博尔赫斯七魂器”的传说他像迷宫尽头的一个伟大象征读者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会踏入一条不会重复的寻找之路通向不一样的答案与结局「译文经典重读」第一季我们邀请到了五位向导:滕威、范晔、魏然、张伟劼、汪天艾他们在迷宫的入口用15个课时陪你一起「寻找博尔赫斯」点击播放,即可试听购买完整课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跳转进入课程页面
6月18日 下午 4:31
其他

「重启试试」第五期 吴畅畅:那些从综艺节目里消失的普通人

从《快乐女生》《快乐男生》到《创造101》《青春有你》:草根逆袭还有可能吗?47:49
6月17日 下午 6:03
其他

「重启试试」第四期:戴锦华:从戛纳电影节聊聊电影存在的意义

Prize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神圣无花果之种》穆罕默德·拉索罗夫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苏莱曼的故事》伯里斯·洛伊坎平行单元最佳影片:《纳米比亚的沙漠》山中瑶子【酷儿棕榈奖】Queer
5月28日 下午 5:01
其他

「重启试试」第三期:作家可以被“教”出来吗?听张怡微聊聊创意写作(含开播福利)

王安忆老师的写作实践教学:重启事件调查电影《卡波特》剧照通过重启一桩灭门事件的调查,卡波特写出了《冷血》38:05
5月23日 下午 10:28
其他

上海译文有播客啦!!这次我们决定:重启试试

太阳底下无新事,为什么还要重启试试?作为上海译文的首档播客,我们“贼”心不死地想要没话找话,旧衣新裁,尝试在大家熟极而流的话题里,唠些有点新意的嗑。但我们又有些做“贼”心虚,不太自信,所以只能先试试,摸着石头过河。实在不行就撤?当然,试试也是在降低我们的预期,给自己留好台阶下,毕竟上帝他老人家早就说过无新事了,我们却还要喋喋不休地聊啊聊。那么我们都会聊些什么呢?从文化、文学、历史里的固有概念入手,尝试通过聊天给它一个新的支点,然后撬一撬,松松土,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被遮蔽、被躲藏的故事与见识。这就是我们的“重启试试”。今天「重启试试」第一期,上线啦!我们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老师,在2024年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聊聊诺贝尔文学奖。毕竟“诺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情结,像悬浮的幽灵,这么多年一直在国人的头顶飘着。罗岗老师选取了“诺奖”与中国接触的几个代表片段,看看这一情结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经历过怎样的变化?EP.001
4月22日 下午 6:59
其他

年度盘点 | 2023年上海译文电子书Top30

欢迎收看上海译文电子书年度盘点!截至2023年,我们在架2200多种电子书(每周都在持续不断更新中),仅以微信读书平台为例,阅读这些书的读者已达1046万。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上海书展恢复举办,大作家米兰·昆德拉、外交家基辛格等名人相继去世,图书行业齐心协力走出涿州洪水的泥潭……书籍,能帮我们抵抗遗忘,记住每一个意义非凡的瞬间。01“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一间自己的房间》👆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2“我无论如何都应该保持自己身上最值得重视的东西,保持自己对自由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写作的意愿。”——《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3“我们从来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就像天边的云彩,指尖上的风。我们有的只是当下的自己呀。”——《下一站,你要去哪里》👆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4“我们所在的环境中已经有太多过分快速的粗暴归类,缺乏对这个世界复杂性的共情和理解。标签无法让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个体和她所处的境况,只能让贴标签的人获得一种达成理解的假象,一种对外在世界虚幻的掌控感。”——《最好朝南》👆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5“贫困不仅指的是没有钱,也指缺乏教育和信息的状态,这是我采访结束后的感想。”——《女性贫困》👆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6“如果身心健康的话,谁都能想到要「辞职」,病人却连这样现实的选项也看不到,即便还能想起来要辞职,人也已经失去了付诸行动的能量。抑郁症,心理方面的疾病,就是如此可怕。”——《过劳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7“这个食肉动物在跟踪时通常会选择群体中最弱的那个,然后从容将其杀死。”——《我身边的恶魔》👆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8“大流感避无可避。过去300年里,全球一共经历了10次这样的灾难,也就是每100年暴发三次,每个世纪都是如此。”——《疫苗的故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09“如果我们都是克隆人,我们都可能被同一种致命的疾病消灭,也许是从一台肮脏的电话机上感染的;事实上,个体之间无数的差异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面对变化的环境,无论是好是坏,都会有微妙的不同,我们中的一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活得更长。”——《能量,性,自杀》👆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0“理论上讲,病人在对信息的获取上与医生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等更多来源于医患双方对信息整合理解的能力不同,而并非信息获取本身。”——《医生,你在想什么》👆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1“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黑猩猩的政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2“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庆祝无意义》👆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3“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且听风吟》👆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4“衰老和恐惧也许误导了我,但我认为独一无二的人类行将灭绝,而图书馆却会存在下去:青灯孤照,无限无动,藏有珍本,默默无闻,无用而不败坏。”——《虚构集》👆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5“你开始掂量每一份善意,怀疑你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有时一次善意的赞美会让你尖叫着逃离,有时别人的帮助会让你误会。这是保护自己的方式。”——《离别的记忆》👆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6“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压强制的时代,国王的意志犹如一种工具,每天上午被锻造大师重新塑形,那锋利的尖头深深地拧入我们这个扭曲的时代。”——《镜与光》👆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7“人类是不可信任的,只要风向一转,他们的故事就会跟着转,他们的人生是一种持续的、渐衰的、滑稽的、让自身看似可信的努力。他觉得,人类纯粹的创造力就在其中,一切悲哀也在其中。”——《魔术师》👆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8“我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但工资与劳动的价值却一落千丈。买房成为守住劳动价值的唯一手段。”——《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19“世界正在努力让我们老年人甘心离去。做荒唐事的理性、手段和组织的数量,同各国民众化拙为巧、化暴行为理想的愚蠢和天真的数量一样,多得令人讶异。人类正是如此:既残忍,又天真。”——《赫尔曼·黑塞与托马斯·曼书信集》👆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0“生活之所以乱七八糟,原因就在于此——进来的东西太多(除了钱),出去的东西太少(除了力气)。”——《人各有异·收文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1“任何政治家都或多或少地是一些当务之急事情的俘虏。他所面临的环境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且被一个身不由己的个人经历牵着鼻子走。如果有人认为,领导人经验越多,就会变得越成熟,那只是幻想。”——《白宫岁月》👆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2“我们总是被问起,我们认为自己的家在哪里。由于我们永远无法确定,往往回答说,家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也是所有我们感觉像在家里的地方。”——《王赓武回忆录》👆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3“对人人都爱,爱所有的人,爱一切邻人——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甚至是不自然的。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是只爱自己。”——《白痴》👆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4“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局外人》👆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5“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他听着雪花隐隐约约地飘落,慢慢地睡着了,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都柏林人·死者》👆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6“落下的叶子里有温暖过它的太阳,有通过雨点滋润过它的云朵,还有滋养过它的土地;叶子死去,它会把收到的东西还回去,这些组成了它的元素会继续存在。永远无常,是每样事物的永恒。”——《克雷姆斯的弯曲时间》👆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7“不管你是谁——我总是指望陌生人的慈悲。”——《欲望号街车》👆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8“你是卑贱者的语言、无理智者和仇恨者的语言,他们憎恨自己甚至超过憎恨别的民族。你是告密者的语言,是一群糊涂人的语言,是那些害上了自以为是的病人的语言。但是,没有你,我又是什么人呢?”——《米沃什诗集·我的忠实的母语》👆点击图片即可阅读29“总是恶心别人、自己毫发无伤的人的人生,永远玫瑰色。因为多管闲事或者给人忠告,是最不道德的快乐之一。”——《不道德教育讲座·多管闲事》👆点击图片即可阅读30“人不能局限于缘起的自我,要有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把它叫作真如也好,空性也好,天国也好,大梵也好,理性世界也好……不论有多少称呼,一定是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世界,你最终是属于那个世界的。”——《我们误解了自己》👆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在《虚构集》中,博尔赫斯曾将整个宇宙虚构成一个“通天塔图书馆”,那里的书籍是无限的,穷尽了一切文字组合,每一本都独一无二的……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通天塔图书馆”的构想也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踏入电子书的海洋,仿佛博尔赫斯提前半个多世纪预言的:“我像图书馆里所有的人一样,年轻时也浪迹四方,寻找一本书。”我们相信,在茫茫数字之海中,每一位读者都能邂逅一本命中注定的书。更多活动及相关书讯请关注“数字译文”微信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阅读上海译文2023年度阅读书单
1月9日 下午 4:30
其他

盘点译文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人一部代表作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项之一。由瑞典学院担任颁发机构,政府无权干涉评选工作,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2022年(期间,有7年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发),已有119人获奖。尽管历年评奖结果争议不断,诺贝尔文学奖仍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文学奖项。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解读▷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解读▷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收听有声解读▷点击查看代表作◁阅读电子书收听有声书▷距离202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已不到10天。今年,谁是你心中的获奖者?是时隔多年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写下姊妹篇(《小城及其不确定的墙壁》)的村上春树?还是成为2023年“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致敬作家,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近况的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又或是国际上风头正劲的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余华、残雪、阎连科呢?欢迎转发本篇文章至朋友圈,并留言告诉我们Ta的名字!如果你留言的作家获奖,我们将赠送本篇文章中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随机纸书一册)。译文讲书
2023年9月2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3年第二个季度,我们上架了哪些电子书?

滑动查看详细介绍22位女性作者,24个真实的生命故事。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说:“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在《最好朝南》里,这些女性写作者用文字构建自己的
2023年8月3日
其他

“无知”的归乡人

两个回归祖国的“异乡人”,因一场奇妙的邂逅重新勾连起彼此的记忆。然而面对现实中的故乡,两个人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击碎了他们回归的初衷。二十年沧海桑田,他们的记忆或许不再可靠,旧日的布拉格再也无法成为现实生活的安慰剂。作为米兰·昆德拉“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无知》依然将视线聚焦在昆德拉的祖国捷克,以及那个伤痕累累、在历史与现实中被不断修复拼贴的布拉格。在时代的更迭中,讲述个体的颠沛流离。关于书名,作家毕飞宇对此有过一段有趣的评论:“这本书可以取许许多多的书名,本真一点可以叫《流亡》,史诗一点可以叫《大回归》,青春一点可以叫《布拉格的森林》……但是,昆德拉起了一个不着四六的名字:《无知》。”结合小说内容,回头再看“L'ignorance”的法语释义,所谓的“无知”似乎更倾向于“我不愿意看见”。小说的主人公曾经生活在别处,对故乡记忆选择性忽略,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无知”?缓慢的归乡:流亡的尤利西斯一场关于“记忆”的旅程,两个在故乡偶遇的“异乡人”,三处模糊的生活痕迹,多重隔膜的情欲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虽然不算复杂,但每个人的记忆却在无形中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初读小说,人们大概会以为这是一个关于“游子回归”的故事。无论是旅居丹麦的约瑟夫,还是流亡巴黎的伊莱娜,无一不被“回归”的魅力所吸引,然而这场“回归”却无关思乡之情。约瑟夫的身上萦绕着亡妻的生活记忆,伊莱娜则背负着母亲对她的精神控制,以及逝去的恋情。那是与慈母重逢的游子;是被残酷的命运分离而又回到心爱的人身旁的男人;是每人心中都始终耸立的故宅;是印着儿时足迹而今重又展现的乡间小道;是多少年流离颠沛后重见故乡之岛的尤利西斯;回归,回归,回归的神奇魔力。小说开头,昆德拉对“回归”一词做了语义溯源,并借此加入了一段尤利西斯的神话故事:十年特洛伊战争,十年回归故乡伊塔克。这二十年的流亡与伊莱娜、约瑟夫的经历何其相似,同样被“回归”的魅力所吸引。可当约瑟夫和伊莱娜回归故乡后,带给他们的只有陌生。在神话里,回归故乡后的尤利西斯,没有人向他打听那些流亡冒险的日子;正如伊莱娜回到布拉格,没有人关切地问她在巴黎的二十年是如何度过的。米兰·昆德拉作为异乡人,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度里,他们虽然会获得同情,但却没有人在乎他们的经历。因此,他们的回归是一场冒险,二十年后的故乡模糊了他们的记忆,布拉格也无法回到1968年的那个春天。回归的魅力吸引着所有离乡的人们,但并不是每个归乡的游子都能获得精神的抚慰。当昆德拉离开捷克流亡巴黎后,他也成了异乡人,不再用母语写作,而是用法语描述故乡。在这种疏离、陌生氛围的萦绕下,他抛开时代的负重,将记忆的光点落在每个个体的身上。尽管“回归”有极大的魅力,但这种魅力无法在瞬间体验,而是要在漫长的、未知的冒险中逐渐感受到它带来的愉悦与痛楚。当记忆不再可靠时,回归的人们开始变得“无知”除了尤利西斯,另一个关于冰岛诗人哈德格里姆松的故事同样隐喻了“回归”与“无知”。这位伟大的冰岛诗人本应在多年后魂归故里,然而一位企业家却好心办坏事,将一名丹麦屠夫的灵柩带回了祖国。约瑟夫的妻子曾对他讲过这个滑稽的故事,然而当妻子逝去,这个故事也因此变得可怖。于是,为了妻子身后的安宁,他选择了回归,为的是确保他和妻子未来的幸福。冰岛诗人哈德格里姆松“我们身后遗弃的时间越是久远,召唤我们回归的声音便越是难以抗拒。这句格言似乎毋庸置疑,然而却是错误的。当人们垂老,死期将至,每一刻都弥足珍贵,便没有时间可浪费,去回忆什么了。”在昆德拉看来,人的记忆只能保存一小部分(不一定真实),并在时间的作用下不断被强化。约瑟夫与伊莱娜的回归也许并非为了这片土地与亲人,而是记忆使然,在这片土地上有令他们难以忘怀的经历。正如约瑟夫翻看他的初恋日记,伊莱娜回忆起前夫马丁一样。在记忆的负累中,他们都试图解脱,坦然接受二十年后的故乡,可现实中的故乡却未能接纳他们。于是,两个“天涯沦落人”就这样奇迹般地偶遇、相识、交欢。当“无知”消解了“回归”的魅力,所有怀旧行为都成了一厢情愿的奢望。因为有了被迫离乡的体验,所以才会刻意寻找记忆的勾连。如果说伊莱娜与他相识是为了摆脱束缚,那么约瑟夫则是在茫然无措的记忆中莫名其妙地选择了她,一个有“怀旧欠缺症”的人,一个被家族抛弃的人,让他的记忆变得不再真实,更不曾记得与伊莱娜有过一面之缘。两个被记忆裹挟的人,就这样在一场欲望的欢愉中彼此相忘。同样,伊莱娜的情人古斯塔夫与约瑟夫的少年女友米兰达也是“无知”的受害者:一个为了逃离故土,一个被迫割裂了自己的生活。逃离瑞典的古斯塔夫,却和伊莱娜的母亲走到了一起;因失恋而出走自杀的米兰达,却被命运无情地捉弄,被迫放弃了本应多彩的人生。这些看似滑稽、荒诞的经历,无一不是受过去记忆的指引,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要对记忆进行加工再创作,以此安抚现实中的格格不入。无处书写的捷克,无处容身的昆德拉对于昆德拉来说,他笔下的捷克也许已不再让人熟悉,作为一个异乡人,他似乎也无法书写法国。在小说里,回归后的约瑟夫终究带着对故乡的茫然与无奈,与伊莱娜分道扬镳。而伊莱娜所向往的自由与浪漫,在一场交欢后终究一场空。身处无家可归的境地,也无法从记忆中觅得安慰。颠沛半生,虽然昆德拉在鲐背之年重获捷克公民身份,但他的作品已然为他打上了“流亡作家”“移民作家”的标签,在异乡的书写,反而让他重拾故乡的记忆。可是,被打上政治标签的昆德拉,其作品是否真的能被世人所理解呢?他的国籍与作家身份一度让他成为西方文学界的宠儿,至于他在书中真正想要的表达的,又有多少人去关注呢?布拉格广场在小说里,约瑟夫对伊莱娜的态度,是否可以类比为西方世界对待昆德拉、乃至对待捷克的某些态度?那种居高临下、戴着有色眼镜的怜悯,能否让生活在那里的异乡人获得归属感?于是,故事里的伊莱娜在愤怒中对着他吼叫、哭泣,然后在酒醉中昏然睡去,彻底击碎了她的回归梦。尽管昆德拉书写的时代背景看似有些沉重,但他依然十分细致地书写个体的历史,用世间纷纷的情欲消解一切宏大叙事,解除那些身份的桎梏,让每一种思想、记忆、情绪回归现实,让人回归于人。如今,定居在法国的昆德拉不再选择回归祖国捷克,他的流亡生涯也早已超过了二十年。当一个又一个二十年的更替后,他对捷克的态度是否也是一种“无知”的体现?对他而言,与其亲眼看到回归后的一切,不如继续做那个修复记忆的异乡人,用文字重新建构起那个春天的布拉格。《无知》作者:米兰·昆德拉译者:许钧演播:迦南点击此处收听有声书★米兰·昆德拉“遗忘三部曲”收官之作★这是每个离家远行者的自传:现代人都是异乡人★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2022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卷与丧“译起读书”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共读品牌,旨在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为您深度评析名家名作。我们愿成为您阅读时光的陪伴者,共同翻阅每一本奇迹之书。点击“阅读原文”浏览相关电子书。更多好书,认准“数字译文”。​​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译同抗疫!译文好书全国限时免费听!

都2022年了,眼看国际形势激荡,全球疫情肆虐,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再度重启居家办公模式。或许网课+居家的模式给我们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疫情防控。前线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民生保障企业全力保供应,哪怕仅仅是“原地保持相对静止”的你和我,也是抗疫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我们止步于房屋或小区,但是我们还有书籍,陪伴我们同心抗疫。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译文有声挑选了40本经典好书,即日起至3月31日,全部免费听!希望这些书籍可以陪伴大家,带来些许心灵上的慰藉。也欢迎转发本消息,告诉更多亲朋好友。扫码即可进入专题页坚持“防疫三件套”: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译”同抗疫,静待春来!👆🏻点击上方文字,也可进入小程序收听以下为本次限免书单:一、「战争与瘟疫」单元“那些不计其数的人,这场战争的参与者,都由于自己的天性、习惯、条件和目的而在采取行动。他们担心着、吹嘘着、高兴着、愤怒着、思索着,自以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是为自己在做,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历史的不由自主的工具,他们在起着自己并不了解、而我们后人却看得很清楚的作用。”——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芬奇-孔蒂尼花园》《黑塞童话集》《昨日之旅》《十日谈》《瘟疫年纪事》《鼠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新冠时代的我们》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亲子会员年卡大促,365天畅听70+本世界名著!

根据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保证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3月12日我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后续安排将视疫情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开学一个月,刚“归笼”的“神兽”再次杀回家里,当居家办公遇上了孩子网课,父母们焦头烂额,恨不得长出八双手!除了完成学校网课内容,保证学习质量之外,还得统筹娃的饮食、运动、阅读等各方面的安排,别忘了,还有自身的工作任务呢!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女性专场优惠!从400年的历程里,读懂谷爱凌式“现代女子力”的诞生

年后开工近一个月,译文君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歌德的一句话:“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我们先是被中国女足“飒”到了;后来又被“青蛙公主”谷爱凌在冬奥会上的精彩表现“秀”到了。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半决赛两度落后又两度追平,点球大赛击败日本队晋级决赛;决赛落后两球的情况下“不放弃,不抛弃”,连扳3球,第9次登顶亚洲杯!而天才少女谷爱凌,每个国人都对她抱有很高的期待。顶着这样的压力,她的发挥却超乎寻常的稳定。在一个并非自己最拿手的项目上,她也展现出了惊人的统治力,成功拿下自己在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这段时间,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女足/谷爱凌。其实,在很多人心中,足球、滑雪等等,甚至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不适合女性的。国际足联的报告显示,有超过30%的人认为“足球不是传统意义的女性运动”。这样的偏见,给女足项目的发展设置了文化上的阻碍。另外,女足项目还长期存在投资不足、注册球员少、球员青黄不接等问题。雪上项目也一样,很多高难度的动作让人们相信,这种运动不适合女性。正因为如此,谷爱凌才有了这样的信念:自己在滑雪场上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荣誉,也是为了改变滑雪场上的性别观念——让更多女性发现这是一项充满表现力与创造力的运动。在偏见之下“负重前行”,更显得她们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阅读了很多女性题材的作品之后,译文君发现,每一位取得杰出成就的女性,虽然擅长的领域各自不同,但她们的成长经历却有共通之处:凭借坚持与热爱,挑战重重困难,承受比别人更多的压力与质疑,锻炼出“女子力”,最终成就“不设限”的卓越人生。而秉承这样的现代观念成长起来的女性,背后实际上却有一段筚路蓝缕的艰辛过程。就拿即将到来的3月8日妇女节来说吧。它最早是100多年前,为纪念女性走上街头为自己争取参政、议政、劳动待遇等平等权益而设立。与其说是庆祝日,不如说是属于全世界女性的斗争日。值此节日到来之际,译文有声也为大家准备了【女性专场5折特惠】!点击下图,立即参与专场活动👇点击此处,也可进入小程序收听专场里,既有意大利第一位女宇航员、欧洲第一位国际空间站女性指令长萨曼萨·克里斯托弗雷蒂的成长手记《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也有一度征服世界的大女主史诗《乱世佳人》,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现象级小说《情人》等等。专场活动时间,从3月8月至3月31日,一律五折优惠,单本购买最低仅需7.5元(《茶花女》)。同时,译文讲书工作室也想要再次邀请大家,回顾10部女性题材的文学、社科、纪实著作,一起见证这400年来,从莎士比亚时代开始,现代女性的诞生。「见证:我们的女性400年」是译文讲书“名著解读”的第1个有声专题课。我们从数百本涉及女性题材的文学、社科、纪实著作中,最终挑选出了10本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译著,为大家讲述——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一直到描述未来世界的阿特伍德:✎我们文学作品里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女性不公正的境遇,是如何看待的?✎这400多年以来,我们的女性到底都经历了什么?通过30集的音频节目,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应对历史与现实的一点微光。课程大纲及解读书目:01《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602年首次出版
2022年3月7日
其他

戴上耳机“听”电影——上海译文有声书“线上影展”开幕!

童年暑假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是电影给的。看《控方证人》《记忆碎片》这类悬疑推理电影的时候,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真凶是谁,在答案揭晓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看《后窗》《异形》等等惊悚电影的时候,用双手挡住眼睛,从指缝里偷偷地看,甚至紧紧地裹着自己的小被子,只敢把头露在外面;看《罗马假日》《乱世佳人》这些经典爱情电影的时候,年少懵懂的我们会因此憧憬着美好的爱情;看《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等商业大片的时候,也会被炫酷的镜头、轰动的音效震撼到。2021年“数字之夏”,上海译文举办“有声书线上影展”,精选20部影视原著有声书——闭着眼睛点,本本都好听,带你重温暑假的快乐!本次“线上影展”期间,领取“5折券”,享受影展有声书5折优惠;领取“2元券”,开通7天会员仅需4.99元!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入选这次“影展”的都是哪些有趣的有声书,看看有没有你童年的“快乐源泉”。【杀疯了的悬疑推理单元】觉得生活太平淡乏味?悬疑推理作品将给你带来全新的刺激!不论是基于社会现实写成的凶案纪实作品,还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故事与西方推理元素的狄仁杰传奇,抑或是世界经典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侦探小说、悬疑之作,你都能在说书人的演绎下,进入跌宕起伏的世界,跟随小说情节步步深入,在脑海中剥离包裹在真相上的层层外壳。01凶年Homicide作者|[美]大卫·西蒙译者|徐展雄美剧《火线》第一季海报【收听亮点】1.真实记录凶案组警探们的完整一年,凶杀是这里的日常,街头是他们的战场2.多线叙事、全景描写,真实记录凶案组警探们的完整一年3.经典美剧《火线》原著,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内容介绍】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后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02
2021年8月25日
其他

回溯十年诺奖争议事件,把文学还给文学

「洞悉:诺贝尔文学奖10年争议」是译文讲书“名著解读”系列的第4个专题。我们将用30集,持续近400分钟的音频内容,为您解读最近10年1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2011年获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到2020年获奖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看看他们是如何凭借各自的代表作品,成为世界文学舞台的焦点,又是怎样站在聚光灯下,承担注定要面对的争论与非议?在这个专题中,您将会听到——✎短篇小说家、新闻记者、歌手是否有资格获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最近10年为什么会引发那么大的争议?✎流行文化、政治是怎样影响文学标准的?冒犯读者是写作者的宿命?✎用魔幻现实主义概括莫言的写作准确吗?写作需要超越民族的界限吗?✎主题单一的模式化写作是缺点吗?我们进入碎片文学的时代了吗?✎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保守还是开放?为何一代代作家都愿意回归古典?课程大纲与解读书目:01
2021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