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目

其他

2024年摇摆州巡礼之亚利桑那和内华达

摇摆州系列第四作回归阳光带讨论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宾州的舞台已经搭好了开局平淡,中间狂飙,末尾混沌的2024年美国大选,终于距离最终的选举日只有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拖延症问题,本次大选的摇摆州巡礼到这个节点上还剩三个州。好在今天打个时间差,还能有两次发文的窗口。于是乎,先来盘点一下阳光带的亚利桑那和内华达,晚些时候再发布本届大选关注度最高的宾州前瞻(以及大选当日的最后预测和开票指南)。和动辄100多个郡的北卡和佐治亚相比,亚利桑那和内华达的数据整理可谓是简单了许多。一方面,这两个州一共加起来也就是31个郡,统计收集难度和需要核对的时间自然少了很多。另一方面,这两个的政治地理和选民结构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用简单的州内大城市和农村这种二元对立体现便能较为高效的梳理清楚这两个摇摆州的政治选民基础和过去数年变化。剩下的三个摇摆州有趣的是,2020年的摇摆州巡礼系列没有写内华达,可能当时因为觉得内华达悬念不大干脆就没写,但事后证明,内华达的结果也就差了2.5百分点,所以四年前的遗漏,这次补上。之所以把这两个相邻的西南阳光带摇摆州放在一起来讨论,不仅仅是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凑在一起谈(哈哈),主要还是因为这两个州的政治架构和州内政治运作逻辑高度一致。内华达超过三分之二的选民来自于克拉克郡/即最大城市拉斯维加斯,亚利桑那则是超过六成选民来自于马里科帕郡/大凤凰城区域。内华达和亚利桑那两个州的城市选民数量如此突出,间接导致了这两个地理面积巨大的摇摆州的政治生活是由两个大城市——拉斯维加斯和凤凰城所绝对主导的。历史上民主党曾多次在内华达选举中只靠赢克拉克郡一个郡来拿下胜利,而亚利桑那虽然没有这么类似极端的例子,但马里科帕郡的胜者基本也都是亚利桑那选举最终的胜者。某种程度上,拉斯维加斯和凤凰城对于本州的政治影响力要超过纽约市这样巨无霸城市对纽约州的主导程度。纽约民主党人虽然通常是靠纽约市拉开和共和党人的差距,确立在州内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其实民主党总统和州长参议员候选人很少输掉非纽约市部分的纽约州(除了2022年的霍查尔),而倘若民主党人输了拉斯维加斯,显然不可能有任何在全州选举中战胜共和党人的希望。当然,对民主党来说,仅仅是赢拉斯维加斯是不够他们抵消共和党在内华达农村地区压倒性优势的,想赢选举就得在拉斯维加斯赢得干脆,赢得漂亮。而对亚利桑那的民主党人而言,赢下马里科帕郡是奠定胜选与否的决胜点,但毕竟亚利桑那还有图桑和原住民部落这样的民主党票仓存在,所以相对来说只要能赢马里科帕就算是半稳了。历史上,内华达新世纪以来就投过一次共和党——2004,而亚利桑那则是1940年年代以来就投过民主党两次,一次1996,一次就是上届选举的2020。民主党十年前曾一度觉得内华达的政治转型已经完成,未来就是一个稳固蓝州,显然这个十年后来看不是事实。而亚利桑那曾贵为现代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发源地,却也在21世纪因为人口变迁和选民重组进入了紫州和摇摆州行列。具体到今年的总统大选中,内华达和亚利桑那同属核心七大摇摆州,两党候选人再次都倾注了大量政治资源,也都觉得己方有机会赢下这两个州的17张选举人票。不过和重中之重的锈带三州相比,内华达和亚利桑那更多是起到一个摇摆州中锈带三州如果缺一的下位替代品作用。单靠拿下这两个州的选举人票,是不能帮助哈里斯或特朗普锁定整场大选胜利的,所以相应在大选布局优先级上,内华达和亚利桑那落后于锈带三州,属于次级关键,不能不管,却也不能太专注。关于内华达,我此前多次抛出一个暴论,认为它近些年来一直是共和党版的“北卡”,民主党每次都看着摇摇欲坠,可能会翻车,最后却都是以微弱优势平稳过关。只不过,今年内华达共和党相对突出的提前投票表现,似乎给了很多共和党人突破内华达民主党里德机器(Reid
2024年11月4日
其他

2024美国大选摇摆州巡礼之威斯康辛

摇摆州系列第三作,在短暂南方之旅后,这期回到锈带来谈论2020和2016年大选都扮演了决定选角色的威斯康辛。前文曾提到,在锈带三州这个小集体中,威斯康辛一直是过去两个大选周期中选情最为焦灼的那一个,两次胜者均只赢了两万多票(差距不到总票数的1%)。威斯康辛的人口结构特点——在蓝墙三州中白人数量最多,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最小,使得威州在特朗普年间中西部州城乡差异也像南方一样被无限拉大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和蓝领选民的大量倒戈,使得本来高度依赖这批选民维持在威斯康辛竞争力的民主党面临了严峻的选民层面挑战,因为威斯康辛的最大城市密尔沃基相比宾州之费城匹兹堡,密歇根之底特律,无论是人口数量层级还是选举一边倒的幅度都要差点意思。与此同时,不同于费城匹兹堡底特律城郊有着大量稳定向左转移的白人白领选民可以帮民主党对冲蓝领支持率滑坡,密尔沃基的城郊WOW三郡却依然保持了深红的底色,在特朗普执政其间只是小幅度向左转。好在威斯康辛首府麦迪逊近年来人口增长幅度迅猛,已经有和密尔沃基并驾齐驱形成州内双头政治的趋势,算是给了威州民主党人一个避免走向俄亥俄,艾奥瓦化的办法。威斯康辛相对糟糕的人口结构(白人选民数量占比是蓝墙州中最高,黑人选民占比则是蓝墙州中最低),城市城郊人口总数偏低,广大农村地区在全州的政治重要性突出,导致对民主党来说,威斯康辛应该是理论上最难赢的锈带摇摆州——2020年拜登也确实是在威斯康辛赢得最惊险。农村差点压倒城市所以,到了今年大选中,尽管绝大多数人都宣称宾夕法尼亚州将起到一锤定音,决定大选的胜者。虽然这个说法并不算错,因为宾州的19张选举人票肯定是异常关键,但如果仔细思考推演,就会发现,宾州的重要性,对两党两位候选人来说是各不相同的。哈里斯不能输宾夕法尼亚,因为输了宾夕法尼亚她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从其他地方(包括阳光带)来填补这19张选举人票易手带来的窟窿。但倘若哈里斯赢了宾州,因为上述所讲的选民结构挑战等因素,却不代表她一定就能赢威斯康辛,因此对于哈里斯而言,赢下宾州是必要但并不充分的胜选条件,真正赢得选举,可能还是得看在威斯康辛,或者威斯康辛的阳光带平替亚利桑那的表现。反观特朗普一方,宾州当然非常关键,但特朗普不一定需要宾州来赢下大选。特朗普之所以重视宾州,是源于他赢得宾州能够彻底锁死哈里斯选举人团获胜的可能。如果特朗普输了宾州,他也只需要赢下威斯康辛和其他阳光带共和党结构占优的摇摆州便能赢得大选。所以对特朗普来说,赢下宾州反倒是充分但不必要的胜选条件。conclusion:
2024年11月3日
其他

2024大选摇摆州巡礼——密歇根

第一篇,先谈密歇根,其余容我去整理下数据。正如前文所言,2024大选进入决胜的冲刺一周。宏观选情焦灼难分,州一级层面也是难分伯仲,最终选举的结果,取决于铁锈带和阳光带两组七个摇摆州各自的小气候和选民变动。纵然七大摇摆州本身重要性都十分突出,也都是两党选情非常接近,各自有希望取胜的核心战场,但七州彼此之间差异仍然非常明显。对于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来说,通过赢下中西部锈带的密歇根,威斯康辛,宾夕法尼亚三州来赢得选举人团,是相对于位于美国南方和西南部阳关带的四个摇摆州而言更为可靠有效的竞选策略。通过重建蓝墙来赢得总统大选,不仅符合当下2024年美国政坛的现实——特朗普来势汹汹,民主党执政四年后面临民意反弹,哈里斯临危受命容错空间不大,也是2020年拜登已经演示过的成功经验。而四年前拜登所赢下的阳光带三州(输了北卡),不能说不关键,但毕竟对民主党人来说只能是次优先的保险措施,最终胜选还是靠锈带蓝墙提供的47张关键选举人票。不过,在2016和2020年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铁锈带三州中,依然存在不小的细微差距。这三者之中,威斯康辛一直是大选结果最为焦灼的那一个,两次大选胜者均只赢了威斯康辛两万多票,差距均不到总票数的1%。而宾夕法尼亚作为人口和选举人票最多的锈带摇摆州,也和威斯康辛比较类似,都是两次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差距只在总票数1%(4万和8万票)上下。反倒是密歇根,在16和20两次大选中出现了结果有较为明显差别——16年特朗普仅以1万票(0.2%)险胜,20年拜登则是足足赢了15万票(2.8%)。密歇根政治历史因此,综合过去两次大选全国范围普选票差异和锈带三州各自选情来看,密歇根无疑是锈带三大摇摆州中底色最蓝,民主党结构上最应该占优的一个。甚至放眼整个今年大选的摇摆州情况格局,密歇根都是七个核心摇摆州中民主党最有希望取胜的战场州,也是哈里斯在进入冲刺阶段民调领先持续缩水却仍然较为明确处于领跑状态的战场州。造成这种摇摆州群体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密歇根州的近期政治历史和州内选民结构比其他两个锈带摇摆州更对民主党有利。密歇根州传统上和宾夕法尼亚与威斯康辛一样是民主党过去二十年可以仰仗的“蓝墙”成员,自1988年以来连续二十多年一直投票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然而,即便是在这二十多年期间,密歇根在总统大选层面也比宾州和威斯康辛更要偏向民主党人——例如,2008年奥巴马在密歇根狂胜17个百分点,比他在威斯康辛12个点和宾州10个点的胜利幅度要大,2012年奥巴马同样在密歇根(10%)的胜利幅度比另外两个州大(7%和5%)。也就是说,即便是在2016年特朗普重塑了锈带的政治生态和力量分配后,密歇根锈带三州中一向相对最蓝的政治历史依然能够很好的诠释当前两党在密歇根的大选形势。具体密歇根为何会有这样的政治历史,显然是离不开密歇根的选民结构和政治地理等关键的微观层面因素。如2020版分析一样,还是从政治地理讲起。从政治地理上来看,密歇根大体可以划分为七大区域:底特律(Detroit),底特律城郊(Detroit
2024年11月2日
其他

2024摇摆州巡礼——佐治亚+北卡罗莱纳

摇摆州系列第二作,万字长文讲阳光带的佐治亚和北卡随着2024美国大选进入决胜的最后周末,由于时间紧张,刚刚开启的摇摆州巡礼系列自然是进入了一日双更的加班模式。这一期来讲今年阳光带有一定类似,但又各不相同的两个摇摆州——佐治亚和北卡罗莱纳。相比受到两大阵营和媒体重点关注的锈带三州,佐治亚和北卡这两个近些年新晋的阳光带摇摆州在今年大选中显得相对低调,但这不代表这两个各自有16张选举人票的战场州就不关键。对本次选举陷入被动防守的哈里斯和民主党人而言,佐治亚和北卡是民主党换马拜登后又重新有希望竞争,有作为替代锈带三州(特别是威斯康辛)成选举人团保险措施潜力的另一套方案。而对来势汹汹,意图二进宫的特朗普来说,收复佐治亚巩固北卡,则是他重回白宫路上必须要先搞定的基础操作。换言之,特朗普想赢,拿下北卡和佐治亚是基本,而哈里斯如果输了这两个州,就只能靠死磕锈带三州的狭窄通道来实现选举胜利。所以,进入到大选最后阶段,特朗普虽然在这两个州可能民调微弱领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花不少精力和时间在巩固这两个南方战场州之上。同理,哈里斯收官周的周末依然选择在北卡和佐治亚进行集会,也说明民主党还没有放弃在这两个地方“投机”爆冷的机会。两个南方州,不同的政治变迁进程佐治亚和北卡近代以来政治历史皆十分复杂,但大体上都是和其他南方州一样,经历了从民主党稳固南方铁盘向共和党把控的红州的政治转型。1976年以来,民主党在总统大选层面只赢过一次北卡(2008年),而佐治亚则是在1992年最后一次投给民主党人克林顿后,连续7届大选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直到2020告终。虽然北卡和佐治亚过去数十年中鲜有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经历,但这两个州具体的政治变迁倒是都很独特。北卡在2008年被奥巴马爆冷赢下后,一直在总统大选层面竞争激烈。奥巴马2012年在北卡输给罗姆尼两个点,2016年希拉里输给特朗普四个点,2020年拜登则是输了特朗普一个点。北卡连续四次大选都已微弱优势决出胜者,已经能够说明北卡是久经考验的大选摇摆州,只不过像民主党常赢的摇摆州内华达一样,都是另一方看似每次大选都触手可及能够翻转,最终却还是微弱劣势落败,即给民主党当届选举留下遗憾,也给下届大选继续提供在该州投入资源精力提供理论依据。而佐治亚州,虽然在90年代算的是新南方中少有的大选战场,但在新世纪后迅速靠拢到共和党阵营,一直没能让民主党染指。只是,在特朗普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2016年,佐治亚州因为城郊选民左转意外逆政治周期向民主党一方靠拢(希拉里在输掉选举的情况下在佐治亚只输了五个百分点,比2012年奥巴马进步了三个点),让外界和两党意识到了佐治亚州正在面临的剧变。2017-2018周期内围绕着佐治亚州国会和州长选举展开的一系列激烈选战,更是为2020年大选中佐治亚州进入核心摇摆州队列铺平了道路。最终,2020年佐治亚成了选举夜最大的意外,在其他摇摆州民调普遍低估特朗普,大选意外陷入拉锯战状态,甚至因为邮寄选票清点缓慢,出现万里江山一片的景象时,佐治亚州的结果和纽约时报的预测模型显示佐治亚州却在导向拜登一方,着实是给当时陷入绝望情绪的民主党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情绪稳定剂。反之,佐治亚州也是2020年大选后特朗普始终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特朗普显然并不能接受他最后以11773票劣势成为了28年以来第一个输掉佐治亚共和党人。正是他对佐治亚州结果的执念,驱动他发起了
2024年11月2日
其他

2024大选摇摆州巡礼——密歇根

第一篇,先谈密歇根,其余容我去整理下数据。正如前文所言,2024大选进入决胜的冲刺一周。宏观选情焦灼难分,州一级层面也是难分伯仲,最终选举的结果,取决于铁锈带和阳光带两组七个摇摆州各自的小气候和选民变动。纵然七大摇摆州本身重要性都十分突出,也都是两党选情非常接近,各自有希望取胜的核心战场,但七州彼此之间差异仍然非常明显。对于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来说,通过赢下中西部锈带的密歇根,威斯康辛,宾夕法尼亚三州来赢得选举人团,是相对于位于美国南方和西南部阳关带的四个摇摆州而言更为可靠有效的竞选策略。通过重建蓝墙来赢得总统大选,不仅符合当下2024年美国政坛的现实——特朗普来势汹汹,民主党执政四年后面临民意反弹,哈里斯临危受命容错空间不大,也是2020年拜登已经演示过的成功经验。而四年前拜登所赢下的阳光带三州(输了北卡),不能说不关键,但毕竟对民主党人来说只能是次优先的保险措施,最终胜选还是靠锈带蓝墙提供的47张关键选举人票。不过,在2016和2020年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铁锈带三州中,依然存在不小的细微差距。这三者之中,威斯康辛一直是大选结果最为焦灼的那一个,两次大选胜者均只赢了威斯康辛两万多票,差距均不到总票数的1%。而宾夕法尼亚作为人口和选举人票最多的锈带摇摆州,也和威斯康辛比较类似,都是两次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差距只在总票数1%(4万和8万票)上下。反倒是密歇根,在16和20两次大选中出现了结果有较为明显差别——16年特朗普仅以1万票(0.2%)险胜,20年拜登则是足足赢了15万票(2.8%)。密歇根政治历史因此,综合过去两次大选全国范围普选票差异和锈带三州各自选情来看,密歇根无疑是锈带三大摇摆州中底色最蓝,民主党结构上最应该占优的一个。甚至放眼整个今年大选的摇摆州情况格局,密歇根都是七个核心摇摆州中民主党最有希望取胜的战场州,也是哈里斯在进入冲刺阶段民调领先持续缩水却仍然较为明确处于领跑状态的战场州。造成这种摇摆州群体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密歇根州的近期政治历史和州内选民结构比其他两个锈带摇摆州更对民主党有利。密歇根州传统上和宾夕法尼亚与威斯康辛一样是民主党过去二十年可以仰仗的“蓝墙”成员,自1988年以来连续二十多年一直投票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然而,即便是在这二十多年期间,密歇根在总统大选层面也比宾州和威斯康辛更要偏向民主党人——例如,2008年奥巴马在密歇根狂胜17个百分点,比他在威斯康辛12个点和宾州10个点的胜利幅度要大,2012年奥巴马同样在密歇根(10%)的胜利幅度比另外两个州大(7%和5%)。也就是说,即便是在2016年特朗普重塑了锈带的政治生态和力量分配后,密歇根锈带三州中一向相对最蓝的政治历史依然能够很好的诠释当前两党在密歇根的大选形势。具体密歇根为何会有这样的政治历史,显然是离不开密歇根的选民结构和政治地理等关键的微观层面因素。如2020版分析一样,还是从政治地理讲起。从政治地理上来看,密歇根大体可以划分为七大区域:底特律(Detroit),底特律城郊(Detroit
2024年11月1日
其他

2024摇摆州巡礼——前言+综述

万众瞩目(鸽了很久)的摇摆州系列终于登场,第一篇先谈摇摆州综述,由于时间紧张,估计得一周双更了2024年大选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哈里斯和特朗普两大候选人在全国和摇摆州民调依然处于非常僵持的状态。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美国选民和外界观察者都已笃信特朗普已然锁定了胜局,但民调所显示的,依然是一个难分伯仲的五五开式选举,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在这种
2024年11月1日
其他

美国大选临近,之前均势的选战终于出现了变动吗?之下——选民结构和阶段性总结

书接上回,继续谈谈一系列大选中的微观因素。关键选民结构,哈里斯的软肋既然民调方面没有太大波动,近期为何普遍出现哈里斯选情走低的社会面看法?答案恐怕还是要回到哈里斯本人和其在对决定大选至关重要的关键选民群组中的结构性挑战和现实问题直接相关。用人话来说,就是民主党上下和大众情绪在用实际言语行动表示对哈里斯竞选能力的不信任,认为她难以在一场均势的选举下赢得需要赢得关键选民群组和关键州。此前曾多次讨论过的一大现象,即2016年特朗普登上政治舞台后,美国大选愈发呈现由关键少数主宰总统大选胜负这样以小定大的倒反天罡式的结果。这一情况的根源,是因为政治极化使得两党的基本盘和得票下限变得非常稳固。最近六次美国总统大选,即便每届选举两党各自的候选人受欢迎程度和选举能力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政治经济大环境又各不相同,在当前美国政治超极化的格局之下,两个党都不会跌破各自48%和46%的铁盘。鉴于两党这个基本盘的规模加起来囊括了超过94%的美国选民,每届选举中能够摇摆,或者可以被说服选民,最多也不会超过5-6%这个数量。具体到决定选举人团胜负的摇摆州,关键摇摆选民的数量则更少,趋近于缩水到只有十几万二十万人这样极小规模的状态。2016年特朗普加起来在决定选举的宾夕凡尼亚,威斯康辛,密歇根锈带三州赢了77744票,2020年拜登则赢得更惊险,加起来佐治亚,亚利桑那,和威斯康辛三个州这三个决定结果的州中赢了特朗普42918票。close
2024年10月19日
其他

美国大选临近,之前均势的选战终于出现了变动吗?之上——关于民调的准确性

久违的更新,由于篇幅原因,这篇其实是完整的一篇文章劈成了两半,下半部分明天更新。各位亲爱的读者听众朋友们好啊!过去两个半月总有人来问我,美国大选如火如荼,为啥公众号/知乎等平台不更新了?其实这过去一段时间倒也没闲下来,各类播客节目,包括一些其他各型各色的活动事情也参与了不少,没少就今年的选举发表观点,文末附上各类链接供大家欣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回天津休养了一个月,在国内日子过于懒惰/应酬过多,以至于一直说更新也没能更新。)另一方面,2024年的大选,在经过了年初的一潭死水再到年中高潮迭起之后,实属是进入了一个相当平淡的收尾冲刺阶段。总体的选情,即便是总有小的波动,依然维持在特朗普16年登上政治舞台后的一个僵持极化状态。两党候选人基本势均力敌,胜负就在五五开一念之间。大的宏观局面沉闷不动,其实也让我很难找到一些比较有意义,之前没谈过的新颖角度去讨论分析这场选举。毕竟,如果一直强调选战局势接近,两人都很有机会胜出,似乎也没有太多建设性意义。换句话说,过去的几周内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如何论证这两个人哪一方略占优势,却总是拿不定主意,而纠结的结果就是写不出来。Men,
2024年10月18日
其他

特朗普被起诉:罪有应得还是政治迫害?对未来选情有何影响?

本文首发WN,授权搬运4月4日的纽约,因为一位前纽约居民的到来变得格外热闹。上周被纽约曼哈顿区大陪审团起诉的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自愿来到了纽约市法院接受法庭传讯。此前通过特朗普的自我宣告和媒体不断报道,尽管外界对特朗普被正式起诉已经有了充分预期,但特朗普作为2024年总统大选参选人和共和党实际政党领袖的特殊地位,还是引发了纽约警方的严阵以待、车水马龙的媒体与各路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Tiktok的国会“审判”,及其美国困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旅美观察学者。文章首发于端传媒,请扫描文末二维码下载端传媒App“你们的平台应该被封禁”(“Your
2023年4月4日
其他

唯理书院2023|讲师招募启动

枯藤的凝霜正在融化浩渺的水面吹来远方的风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仍相信未来让我们珍惜与生俱来的求知欲用真诚的交流善待彼此让我们用批判的思维理解周遭通过教育传递希望时隔五年,唯理书院将于今夏线下回归。欢迎你作为讲师加入我们!唯理中国介绍唯理中国是海内外高校中国学子联合组建的非营利学术组织,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博雅教育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搬运一下自己近期的文章+视频

欢迎大家自行查阅(虽然其实和美政没啥关系)https://asiasociety.org/policy-institute/what-watch-during-two-sessions
2023年3月6日
其他

国情咨文—拜登的2024连任宣言

与其说是国情咨文,不如说是拜登2024竞选的第一哨又是一年国情咨文,只是国会换了人间。美国时间2月7日晚,总统拜登发表了他总统任期内的第二个国情咨文(第一年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议的讲话严格意义上不算国情咨文)。与上一份讲话不同,拜登现在面临的不再是由民主党一致控制两院的国会。虽然坐在他讲台后面的还是两个加利福尼亚人,但主持会议的众院议长,已经由拜登的老战友佩洛西换成了他的新对手,共和党人凯文·麦卡锡。新国会,新议长,虽然还是俩加州人尽管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表现远超外界预期,但毕竟民主党还是以微弱的劣势输掉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哪怕是共和党因席位优势太小,党内分歧严重导致刚开局就经过一番折腾才终于选出了麦卡锡当议长这样的尴尬情况,仍不能改变拜登和民主党人需面对反对党现在掌控了一半立法权的新政治现实。随着政治大局的变化,再加上近些年华府分裂政府状态下立法过程不断瘫痪,国内政策推进基本停摆的各类先例,基本可以料定未来两年拜登在国内施政方面将很难有大的突破。更何况,随着中期选举结束,总统任期也已过半,整个美国的政治重心都开始向不到两年的2024年大选转移。在大选迫近的大背景之下,任何争议问题上两党之间的合作大概率都将沦为泡影。不同的境况,不同的基调而拜登的此番国情咨文,也巧妙映射了当前美国政坛的这个新格局。首先,与以往两位在第一任中期选举中都遭遇惨败的民主党总统不同,中期选举表现优异的拜登并不需要,也绝然没有效仿克林顿和奥巴马承认执政不当,主动向反对党政策立场靠拢的必要。在主要国内政治问题上,拜登基本维持了自己过去两年一贯的施政和战略部署口径,丝毫没有如克林顿95年宣布“大政府时代已经结束那样的路线变更。从整体基调上来看,拜登的国情咨文颇有特朗普式斗争和强硬的风格,即便是自己施政有不足的地方(比如通胀问题),拜登更多的是承认部分事物但转而去强调自己在经济议题上的强点政绩——低失业率,新的产业政策来变更话题。低失业率是拜登最能炫耀的经济政绩只能说,选举成绩是总统发言的撑腰板,倘若拜登也像克林顿输54个众院席位,奥巴马输63个那样遭遇中期选举滑铁卢,他定然也会选择更加谦虚的态度(当然,特朗普除外)来迎合新的政治现实。而在民主党表现远超预期,最终仅以在五个席位加起来不到两千多票的劣势输掉了众院的情况下,拜登有足够的底气叫板将将上台,内部还充满了混乱的反对党。拜登国情咨文的强硬基调和字里行间浓烈的“斗争精神”,当然也是符合当下美国政治高度极化两党选民情绪部落化的新现实。既然己方选民愿意看到自己的领袖和对方政党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又何必在己方政治底气十足的情况下战略示弱。
2023年2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开年大戏,左右为难的麦卡锡能否成功上位?

一晃距离上次更新过去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倒是没闲着,考试,世界杯,回国隔离+养病一系列操作加起来也算是“日理万机“,更何况年末的美国,除了日常的预算扯皮之外,也没什么特别多可说的。然而这年关一过,进入新的一年的美国政坛,瞬间就随着新国会即将上任而热闹了起来。2022年中期选举相对出乎意料的结果,让本来志得意满的共和党人,特别是本该顺利晋位议长的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不得不直面政坛的现实——如何控制一个实际上只有5席优势的众院共和党党团。尽管很多人会说,过去两年民主党也面临了类似的困境却没出太多幺蛾子,何必过度唱衰新上台的多数党执政前景。但如果对近十几年的共和党内部政治生态有所了解的话,也都能知道当相同的局面摆到共和党面前,那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这不,都到了国会马上要就职的节骨眼上,共和党连最基本的问题——议长是谁都还没解决。连最基本的谁来领导众院都无法顺利解决,又怎能不让外界对未来两年共和党把控下众院的基本执政能力捏一把汗呢?新议长选举,麦卡锡如何能说服反对派而麦卡锡这位共和党的众院领袖和理论上未来两年的实际“反对党领袖“,在登顶议长宝座再三受阻的情况下,能否顺利上位,上位后又如何行驶权力,现在都还悬而未决。不管怎么样,就算是麦卡锡最终能够成功当上他梦寐以求多年的众院议长,在左右受制,做出多项关键让步之后,麦卡锡无疑都会是多年以来未有的“弱势众院领袖”。而麦卡锡与其他任何潜在的共和党议长候选人,必然和过去四年铁腕治党雷厉风行的佩洛西的议长风格成为鲜明对比。在华府重心随着大选的迫近从执政转向总统选举的大前提下,麦卡锡和共和党人的无能和内斗,也只会加剧本党在选举中所面临的选民不信任等问题,陷入重获权力却成为拖累的尴尬局面。新国会新气象按照宪法第二十修正案规定,每两年国会选举后新年的一月三日是新老国会的交接时间。在老国会正式休会之后,一月三日中午十二点新一届国会正式宣誓就职开启任期。由于两院本身制度不同,两院各自有一套新国会的开幕仪式和套路。参议院由于每届只改选三分之一成员,同时参院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副总统兼参议长并不是由参院选出,每一届参院的规章制度和议事规则也都无需重新通过,所以并不需要先行选出参议长并通过新的议事规则,可以直接开始参院的日常辩论和工作。众议院则完全不同,由于每一届众院都是全体成员参与改选,众院的议长需要由每一届的国会成员投票选出,而每届众院的议事规则也并不具备参院规则的延续性,需要新国会重新通过。所以,每两年新国会开幕,众院都要先完成两件大事,一,选出议长,二,通过新国会的议事规则(Rules
2023年1月4日
其他

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一场非典型选举,特朗普是最大输家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中美国众议院的权力平衡图表和国会选举获胜者的选区地图文|王浩岚距离2022年中期选举结束已经过去了快小一周的时间,随着民主党赢下内华达州参议员选举,成功守住了参院的多数党地位,中期选举所剩的悬念只有众议院的归属和要到十二月才举行的佐治亚州参议员第二轮选举。目前看来,共和党最终“翻转”众议院,取得控制权仍是较大概率事件。只是选前被认为毫无悬念的众院选举,最终共和党竟然在选举结束数日之后还未能锁定胜局,足以说明今年中期选举中在野党的表现是远不如预期的。共和党总体表现不如预期,相应地衬托了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功。尽管从全局层面来看,民主党依然是失去了众议院的控制权,不再维持府院一致的全面执政地位,但考虑到历届中期选举中执政党的综合表现、拜登本人相对低迷的支持率和并不乐观的经济社会大环境这三座大山,民主党能够将席位层面的损失降到个位数级别(参院甚至还有机会净增),无疑让绝大多数民主党人和拜登都感觉到满意。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美国内华达州,克拉克县警长、美国内华达州当选州长乔·隆巴多在他的母校Rancho高中发表获胜演讲。一场本该成为历史典范的中期选举,最后成了未来需要像9·11之后2002年中期选举一样加星号带注释的特例,究竟说明了美国政治在后特朗普时代处于怎么样的一个情况,现在来看还很难全面估量。或许大环境全面占优的共和党红潮未现,说明了在政治极化深入美国政治和社会肌理的当下,两党没有任何一边能真正的取得十几年前还算常见的压倒性胜利。未来无论大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如何,两党都不会丢掉自己稳如磐石的基本盘。抑或说,堕胎权被激进的最高法院的推翻引发的社会强烈反弹,再度彰显美国人民天生对“变动”的抗拒,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内核和运行逻辑仍然没有变化。与此同时,特朗普作为前总统却依然活跃在政坛舞台之上,似乎是给了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继续维持两年前大选中将他“赶下台”的选民联盟的机会。而今年选举各州迥然不同的结果和趋势,可能代表的是本次选举缺乏清晰的全国走向,更多是由不同地方的本地情况和选民结构来主导的一场复合性选举。不管以上原因究竟哪一点才是中期选举结果背后的核心推手,都不会改变美国政坛目光很快就会转向两年后总统大选的既定事实。拜登中期检测的相对优异答卷和特朗普看似灾难性的“表现”,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新生代的各自崛起,都给2024年的大选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悬念。一场非典型的选举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2022年的中期选举都是一场非典型的选举。执政党在中期选举中遭遇失利,在往往缺乏规律可循的美国政坛是少有的一项“铁律”。将近百年的时间中,无论是青史留名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短折不成的卡特、老布什,还是毁誉参半的约翰逊、里根,都在中期选举中被在野党杀的丢盔弃甲。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如新政第二年如日中天的罗斯福,选举前几周刚成功解决了古巴危机的肯尼迪,被弹劾却支持率高居不下的克林顿以及9·11之后光环加身的小布什这些有外部性事件助力的情况,总统所在的政党才能避开惨败的结局。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0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克拉克县选举部门,选举工作人员正在处理选票。然而今年之后,未来政治学家和媒体再谈到中期选举时,可能要对2022年的中期选举结果提出新的解释方法。因为无论是从在任总统拜登低迷的支持率,还是美国当前陷入的高通胀高油价的经济困局来看,民主党并不具备复刻历史上执政党中期选举逆流而上特例的必要条件。而外交层面,虽有俄乌冲突这样的大变动,然而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状态,并不足以构成类似9·11事件的正面外部影响。换言之,种种困难之下2022年民主党的逆流而上,最大程度止损,不仅出人意料,同时也是没有历史先例的。截止到美国时间周日,民主党在接连赢下内华达和亚利桑那州的参议员选举后已经锁定了至少50个参院席位,在佐治亚州第二轮参院选举举行前便已确保了将在未来两年继续维持参议院的多数党地位。倘若民主党籍参议员瓦诺克成功在第二轮中取胜,最终共和党不仅连一个民主党在任的参议员都没有击败,反而在输掉宾夕法尼亚参院选举后会净负一个席位。如果说参议院的选举结果,还能把责任推卸到参院改选地图对共和党不利,关键席位基本都有民主党现任议员竞选连任,以及参院选举不一定完全随着全国大风向摇摆(2018年也出现了执政党共和党净增参院席位的情况)等理由之上。共和党在最能反映全国政治风向的众议院选举中陷入苦战,则更说明今年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的表现有多么不理想。在开票将近一周之后,共和党仍没有正式锁定众院的控制权,光是这一点就和往年中期选举在选举夜当天便显示众院易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最近两天共和党在加州和亚利桑那等西海岸州的众院选区中表现尚可,锁定众院多数党地位不成问题。但最终,共和党在众院的优势必然将停留在个位数之上,极端情况下可能只会比民主党多一到三个席位。众院席位优势多少,看似对大局没有关键性影响,毕竟多数党地位的重要性在于对于众院议程的控制和委员会的主导权。然而如果参考奥巴马年代和特朗普头两年共和党把控的众议院所出现的种种乱象和频繁领导人更迭,便可得知一个共和党仅有一两票容错空间的众议院会有多么的混乱。而就共和党领导人凯文·麦卡锡个人的前途来讲,七年前就已经因为党内支持率不足而未能登顶议长宝座的他,在蛰伏了七年试图修复和党内极端右派势力关系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起点。倘若共和党内无人能凑够成为议长所必需的218票,不排除众院未来两年会出现更多动荡和变数的可能。这对于希望能在2024年未必对己方有利的大环境下保住众院极为微弱的优势的共和党而言,连最为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美国中期选举开票:传说中的“红潮”?怕是连“红雨”都算不上

本文首发于歪脑,授权转载--究竟民主党是如何逆天改命、躲过了中期选举惨败的必死局,恐怕将是政治学家反复钻研的一大谜团。万万没想到,万众瞩目的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在开票一天后,不仅没有出现选前媒体和评论家所预测的“红色浪”——共和党的压倒性胜利,反而陷入了胶着的意外格局——两院归属都可能要等数周之后所有选票清点完才能尘埃落定。尽管共和党仍将大概率拿回众议院的控制权,但预计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席位优势将停留在个位数上,远远低于选前预期。而参议院一边,民主党在翻转了原先共和党控制的宾夕法尼亚州后,维持住现存微弱的参议院“优势”的可能性大增。在州长选举中,截止到美国时间周四,共和党仍未能挑落任何一个竞选连任的民主党州长,甚至还连带着丢掉了数个州议会的控制权——如果再算上这些尴尬情况,即便是把共和党在弗罗里达州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以及成功守住大部分红州的参众两院席位的成绩都考虑进来,都无法掩盖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表现远低于预期的事实。换句话说,就算最终共和党成功拿下了众议院,从席位的净增长幅度角度来看,支持率仅有45%左右的拜登带领民主党创下了自2002年小布什以来执政党在总统第一任中期选举中的最佳表现。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美国面临较大的经济衰退风险、通胀率屡屡创下四十年新高、油价和其他生活成本高居不下等一系列对执政党极其不利的大环境之下,这更是严重动摇了经济好坏程度作为选举风向标的可靠性。展望未来两年的执政前景,共和党在众议院席位优势大小并不关键,因为拜登和民主党人在失去了全面执政地位后,国内政策必然陷入停滞。但这场民主党表现远超预期的选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对当前美国政治格局的新启示——特别是关于政坛超极化,两党选民部落化的现象。与此同时,中期选举中表现优异的弗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或许会在目睹特朗普于多场关键选举中所托非人导致其领袖地位动摇后,最终下定在2024年出马挑战特朗普的决心。在内华达州,排队等待亲自投票的队伍。(AP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2022年中期选举最终预估和观赛指南

虽迟但到,选举前图一乐终于,又一个漫长的竞选周期到达了终点。随着选民正式开始进入排队投票模式,2022年中期选举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正儿八经转变成为了进行时。尽管今年因为种种原因,海内外对美国中期选举的关注度相比四年前的中期选举都要低不少(和大选更没得比),但关注度下滑,不代表中期选举就并不重要。起码就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程度来看,中期选举结果的重要性并不比总统大选要低多少。有关中期选举的点点滴滴,过去一年半时间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从整体局势角度来看,今年中期选举的形势长期并不明朗,甚至今年夏日作为执政党的民主党一度反超共和党的选情,给预测推断今年选举走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阻碍。虽然在过去一个月时间中,政治大环境和风向按照原有中期选举的历史轨迹再度偏向了共和党一方,后特朗普时代政治的不确定性却依然不能让外界能准确把握美国政治的脉络。或许,今年选举共和党会再度证明民调在2022年的美国已经如同一张废纸,再度超出外界预期在中期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翻转两院,比肩1994和2010。但与此同时,仍不能排除民调低估了后多布斯案民主党和自由派选民的投票热情,出现民主党逆流而上的诡异格局(现在来看概率很小很小,但总得列出这种可能)。最合理的情况,可能还是共和党凭借着在野党优势取得战术性胜利,稳稳拿回众院,却因为民主党选民高热情起到的托底效果,没能或将将拿回参院的小胜局面。形势明朗,但仍不确定如同往年选举的一贯传统,在选举前夜/选举日当天,最后把今年选情和我个人的一些评估梳理一遍。从往年的经验来看,我个人的预测准确度一向一般,毕竟政治和选举中的未知数远大于常人所想象,而政治学家的本职也从来不是猜中每一个选举。平心而论,所谓专业人士的预测,也并不一定比普罗大众靠谱多少。所以,这些参考了部分民调和提前投票数据以及大环境历史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分析“,就是图大家一乐。至于大家怎么想,事后又想怎么鞭尸,那我就管不着咯。最后,为了增加各位观众读者对选举流程的观看体验,会附上一份选举日当天的观赛指南。那些风向标选区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州有着较为独特的计票程序,指南都会试图去涵盖(不一定全,毕竟潜在变量太多)。最终的选举判断在几十个亿上千万选民志愿者反复折腾两年之后,到了选举日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人或许要再度扪心自问一个问题?这一切,是否只是必然结果之前的无用喧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总统的中期选举中,执政党十个里有九点五个将遭遇失利和国会席位负增长。特别是当总统支持率低于关键的五成水平时,执政党一般都会在国会层面遭遇重挫。很显然现如今支持率在四成多徘徊的拜登,属于后者的情况。中期选举的周期性加上民主党在两院各自只有个位数(参院甚至都没有)的薄弱席位优势,民主党在中期选举后丢失国会控制权的结局似乎在2020年总统大选结束后就已经注定。过去这两年的起起伏伏,或许只是接受宿命前的无用挣扎。虽然宿命论并不可取,但22年中期选举最后一个月的动向,似乎印证了千言万语和种种外界因素的变化,无法阻止最终选举走向导向既定的轨迹。堕胎权的覆灭和民主党夏日的高光或许在一时之间给民主党燃起了希望,却无法保证随着共和党选民归队和摇摆选民十月开始真正做决断时,这些本就对民主党和总统拜登无感的未决定选民(undecided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少数裔选民将何去

本文首发于歪脑,授权转载今年的中期选举很快就要到来。尽管在夏日末期,全面执政的民主党因为一系列利好,一度觉得有希望逆历史潮流而上,赢得中期选举并保住对国会两院的控制权。但这一对局势的乐观估量,却并没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伴随着秋季的到来,中期选举进入选前冲刺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原本堕胎问题有望取代经济和民生问题成为中期选举最主要的议题,却没能维持住应有的热度,反而是通胀、高油价等一系列经济面的议题重新成为了大部分选民,特别是摇摆选民决策中的核心考量。由于白宫和国会两院均被民主党控制,不管当前美国面临的经济困境是否是现任政府政策所造成的结果,选民都会因此把经济困难的责任指派到现任政府身上。再加上在野党先天就在中期选举中有着较大的结构性优势,所以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取得胜利,夺回国会两院其中之一,甚至是全部两院都是相当有可能发生的前景。当然,过去数年的经验告诫我们:即便是一个政党或候选人被普遍看好,民主选举仍存在着较大的爆冷几率,出现灰犀牛、黑天鹅现象的可能。共和党在一些关键选举中推举由特朗普背书的问题候选人,或许会阻止共和党扩大战果,无法最大化两院选举中的席位增长,进而使得民主党保住参议院。不过,在这个扑朔迷离的大环境中,有一些细节话题和关注点值得探讨。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也和广大在美华人群体紧密相关的情况,是自2020年以来出现的部分少数裔选民转投共和党的现象。原本传统上包括非裔、拉丁裔和亚裔在内的少数裔群体一直是民主党可以仰仗的票仓;但近些年,这一传统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这个趋势是否会在今年倒转或者加剧,或将对今年多个关键州和选情的结果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期选举情况综述中期选举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每隔四年的两次总统大选中间,举行的国会和地方换届选举。因为每届中期选举刚好都发生在总统任期一半的节点,历来被视为对总统两年执政的一次期中检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管总统所在一方的执政党如何挣扎,大部分情况下在野党都会在中期选举中表现优异,在国会选举中增加己方控制的席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总统制下在野党选民会比执政党的选民更有投票热情,往往会以较大的比例压倒执政党选民的出票。而摇摆选民,则普遍会把新政府执政两年的种种问题引发的负面情绪,都一股脑地转嫁给执政党竞选的议员等一票候选人。一来一往,执政党在中期选举遭遇滑铁卢,几乎就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历史上只有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大萧条后的罗斯福新政和2001年911事件为大背景的1934和2002年选举,总统所在政党才能凭借着正面外部因素的助力,逆流而上赢得中期选举。所以,按常理来讲,结合拜登长期低迷的支持率和美国当下所遭遇的经济困境和通胀难题,民主党今年输掉中期选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今年夏日因为最高法院推翻了罗诉韦德案,导致堕胎权在全美面临巨大危机,以及拜登政府在夏天达成了一揽子重大立法成就,一度让民主党燃起了逆转形式、打破历史宿命的希望。但很快,现实便打脸了做美梦的民主党人。随着大部分选民在美国九月劳动节之后开始重点关注选举,堕胎问题逐渐淡出了选民的主要视线。反倒是一直高居不下的油价通胀,和愈发不受控制的“犯罪率”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选民最为上心的议题。正是凭借着在治理社会安全、管理经济和通胀议题上的高得分,共和党得以夺回了国会选举民调(Genic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美国中期选举倒计时---极化时代丑闻还能否改变选举走向?佐治亚参院前瞻

今天谈一谈佐治亚如果说丑闻和候选人本身素质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美国政坛是能决定选举走向的关键因素,在后特朗普时代,丑闻还能否触动极化深入骨髓的今日美国恐怕是今年中期选举最大的未知数。共和党坐拥在野党的有利大环境却无法在参院层面建立稳定明确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和己方关键州所推举的候选人质量存在问题,丑闻缠身有着较大的关系。倘若共和党能够在大部分摇摆州推出哪怕是中庸甚至是中下级别的候选人,共和党现在夺回参院的概率大概遭遇超过半数。虽然最终在大环将加持和浪潮推动之下,候选人质量恐怕并不能改变太多选举的走向,但保险一点也是一点。佐治亚州参院选举将检验丑闻在极化时代的重要性今年佐治亚州的参院选举,从各个方面都将检验丑闻在这个极化时代是否还有改变选民选择和关键选举结果的能力。共和党候选人,前橄榄球明星球员赫舍尔·沃克(Herschel
2022年10月23日
其他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前瞻--- 威斯康星,民主党渐行渐远的目标

随着中期选举只剩下20天,各州选情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上期讲完了2020参院选举最为重要的宾夕法尼亚,今天的主角则是今年中期选举中另一个错位议席(指来自蓝州的共和党议员/红州的民主党议员)--威斯康星。威斯康星州情况众所周知,威斯康星州是一个中西部锈带的传统摇摆州。虽然在2016年前,威斯康星曾连续七次在总统大选中投给了民主党人,看上去和大部分传统的蓝州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仔细检视过去二十年两党候选人在威斯康星的得票率,便会发现除了奥巴马两次轻松取胜以外,其余四次选举中两党在威斯康星的差距都在一个百分点左右。换言之,在这个政治极化当家作主美国政治的大环境下,威斯康星毫无疑问的是两党势力最为平衡,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摇摆州。正是凭借着在威斯康星的爆冷取胜,特朗普才在2016年完成了对希拉里的彻底逆袭;四年之后,拜登在威斯康星以微弱优势取胜,也同样铺平了他通往白宫的道路。关键摇摆州威斯康星除了在总统大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威斯康星同样在国会和州政治层面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和大部分人传统认知中的50比50类型摇摆州不同,威斯康星并不盛产温和派政客,威州两党各自的政客往往都是意识形态上比较偏左和右的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中期选举倒计时盘点:参院选情前瞻-宾夕法尼亚

近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会比较忙,可能更新会比较集中和不规律,大家见谅。上期说到,相比于今年几乎尘埃落定的众院选举,参院的竞争才是2022中期选举最关键最有悬念的重头戏。尽管大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利于作为执政党的民主党,但参院改选版图的劣势,堕胎权的覆灭和共和党自身存在的候选人质量问题,让共和党在参院争夺战中反而落于下风。当然,一时的劣势并不意味着共和党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不能抹平差距,在多个关键州的参院选举中取得横扫的最终完胜结局。近期多个州选举民调的收紧加上堕胎权议题热度相对下滑,让共和党的选情在十月出现了回暖的迹象。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共和党拿回参院仍是一个相比众院换手来说较小概率的事件,但这一景象实现的可能目前也比夏日要更加现实一些。既然之前已经将参院选举综合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会把目光转向今年竞争最为激烈,最有可能影响参院选举走向的各州选举来从微观和单个州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选情。这一期,先来讲讲关注度最高的宾夕法尼亚。宾夕法尼亚选情综述从各方综合因素来看,宾夕法尼亚州的参院选举是毫无疑问今年中期选举中最有可能出现政党交替的参院席位。作为为数不多仍有共和党人担任参议员,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赢下偏蓝摇摆州,宾州从今年选举周期一开始就是两党都高度重视的核心战场。随着共和党籍的现任参议员帕特里克·图米(Patrick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美国中期选举倒计时盘点:参院选情前瞻(上)

十月逐个盘点前,最后的选情综述观察一眨眼马上就是十月,今年却还没有写任何摇摆州或关键选举的微观盘点。那么在这个选举即将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的当口,最后来就今年的几大主要选举做一做综合的局势评估。虽然近期民主党因为多重因素,中期选举的选情前景有所改善,但选区重划层面遭遇的挫折加上民主党本身席位优势只有个位数,众议院选举的预期仍是共和党将夺回控制权(净增席位预期大幅减少)。所以,总体来讲,众院并没有什么特别多可说的,我们有空的时候再就众院整体形势和具体关键的摇摆席位做一些测评。参院地图一览反观共和党一向被认为有结构性优势的参议院选举,恰恰却成了今年中期选举竞争最激励,最终结果存在最大变数的重头戏和主战场。需要提一句的是,即便在多布斯案判决下达和民主党夏日末转运前,今年中期选举后参院的归属也并非板上钉钉,控制权并不一定会转到在野的共和党手里。而在民主党整体选情随着大环境变化见涨的新局势之下,本来毫无席位优势的民主党,反倒是被普遍看好将守住参院的一方。具体为何民主党有较大希望顶住中期选举的逆风保住国会山的一角,主要还是和三大因素有关----
2022年9月24日
其他

又到了选举季,民调是否可信?

今天来谈谈民调问题经历了2020和2016两届总统大选后,由于两次都严重低估了特朗普和共和党候选人的民意支持度,民调现如今在美国政坛和主流媒体中处于一个相当尴尬并不被信任的地位。民主党人对民调高估己方最后差点落得翻车(16年真翻了)的情况心有余悸,即便是民调数据对己方有利也很少有人敢相信。而共和党在被两次低估却狠狠的打了诸多民调公司脸之后,更是没有新人相信民调的必要。但是,民调不受信任,却无法改变民调是选举过程中唯一可以用来观察衡量选举态势的客观工具(总不能靠什么义乌指数或靠猜吧)。民调本身所具备的不替代性,让外界在不信任的同时,又只能围绕着现有的民调来判断形势。那么在民调无法被取代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出现16和20年那样的民调失准,无疑是广大政治学家和民调公司都在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通常认为,2016年民调的失常主要是因为民调取样中没能充分的调节教育程度划分之一变量,导致选民样本中低估了特朗普占绝对优势的没有大学学位的白人蓝领选民数量,最终出现了选举爆冷的结果。而2020年民调在修正了该问题后仍出现了低估特朗普的情况,除了
2022年9月23日
其他

角色交换—民主党扛起文化战争大旗,共和党聚焦民生经济

中期选举还差50天,走向却越来越扑朔迷离智者曾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谁能想到,在距离2022年中期选举只剩下50天这个时节,往年一向对文化战争问题再三回避,生怕吃亏的民主党,成了三句话不离堕胎等问题的真·社会正义战士(SJW)。反而是近年来只会玩移民犯罪堕胎文化战争套路三板斧的共和党,今年是一心一意的再谈通胀和民生问题。造成这一攻守之势互换异常局面的原因,很显然是最高法院在多布斯案上“不施仁义”的极端判决。尽管绝大多数人(包括我本人在内)在6月判决公布前后都不觉得堕胎问题能够彻底的扭转撼动中期选举的基本格局。但现实(起码到现在所能观察到的局面和动向来看)却指向了和预期中完全相反的方向。似乎此番堕胎权的覆灭,起到了彻底激起了自由派,特别是女性群体的强烈反弹情绪,极大的拉高了她们的政治参与意愿和投票热情。堕胎改变中期选举格局?堕胎问题从今年年初无人问津一潭死水的静止状,到今天成了民众心目中和通胀/经济问题并驾齐驱的要点话题,足以说明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确实对今年的美国政坛和中期选举带来了巨大变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选举很有可能已经偏离了中期选举原有的固定轨迹,最终,这场目前仍无法清楚滤清形势的选举,很可能会被后世铭记为所谓的“多布斯”/堕胎选举(The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退散的红潮,佩林姐回炉失败,阿拉斯加州补缺选举观察

”九月到了,新文章上线“众所周知,劳动节长周末,往往是美国选举年的重要节点,起到承上启下,引导选举进入关键冲刺阶段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时节,大部分平常不热衷于政治的选民,才会真正开始把目光转向11月的选举,开始思考衡量最终选谁。因此,劳动节之后选举日之前的这段日子,是大部分竞选团队和两党政治机器开足马力,用各类电视广告和竞选活动地毯式“轰炸”来拉选票的选举高潮期。当然,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的现实也意味着美国政治中可写可观察的内容会变得更多(也就是说更新会更勤快),但今年的中期选举,看上去却不像往年一样套路固定,反而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充满这各种未知的因素在影响选举的最终走向,让各方人马对今年选举结果到底会呈现什么结果都没有底。与这种乱象所对应的,则是近期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即民主党候选人持续在众院补缺选举(Special
2022年9月7日
其他

特朗普vs德桑蒂斯—共和党大位龙虎斗

“把一篇旧文发出来,讲一讲很有意思的一段人物关系和南面术的运用“随着时间进入到2022年下半年,即将举行的中期选举固然是今年美国政坛的头等大事,但国会选举的喧嚣背后却是暗流涌动。2024总统选举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政坛中的有心人已经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到了总统大选之上。而与对应的,则是2024年潜在总统候选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提前布局。在这个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外界眼光的社交媒体时代,部分有意竞争总统大位的人选,即便是小动作藏得再好,在外界看来也是拙略的扭捏,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弗罗里达州共和党籍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近些年用炒作疫情管控和文化战争问题吸引外界注意和讨保守派基层选民欢心的他,靠着这一系列争议政策和立场一举从一个无名的新任州长跃升为共和党内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风头甚至盖过了当年一手“提拔”他的恩师特朗普。昔日恩师,今日政敌德桑蒂斯地位的火箭般攀升,让坐拥“青年才俊”,没有过多黑历史和丑闻的清白形象又是来自外州政治“素人“的他,成为了不少共和党人心目中替代特朗普走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主义的最佳人选。党内的民望一天比一天高,甚至在部分民调中,德桑蒂斯不仅在特朗普拒绝参选2024的情况遥遥领先于其他潜在的共和党竞争者,就连和“老皇帝”特朗普同场竞技的情况下,也在早期初选的民调中与前总统并驾齐驱。看着俨然已是当今共和党内特朗普之下当之无愧第二人的德桑蒂斯在各个舞台上都大放光彩,卸任后因为社交媒体平台全面禁言本就出现领导力危机的特朗普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在特朗普眼里,德桑蒂斯能有今天,全赖他特朗普18年力排众议背书他来选弗罗里达州长,当下德桑蒂斯炙手可热却不愿继续向特朗普献忠心唱赞歌,这对一向看重对他本人忠诚的特朗普自然是怒火中烧。然而德桑蒂斯当今风头正盛,又是关键政治摇摆州弗罗里达的实权州长,即便是特朗普这位过去八年中完全主宰了共和党政治的领袖,也不敢直接和德桑蒂斯起正面冲突;只能暂避锋芒,暗中讥讽。摊手当然,德桑蒂斯的崛起和特朗普的衰落,尽管是共和党内不容否认的一大变化,但这种变化仍是相对的,温和的,而并非迅猛的,剧烈的变化。德桑蒂斯所努力吸引收买的选民,正是原来特朗普起家所依靠的共和党草根基本盘选民,所使用的手段和路径,与当年特朗普上位接管共和党也几近相同,然而,“老皇帝”尚没有主动退位时,“新太子“想要抢班夺权,并非易事。更何况,相比于具体政治上不修边幅,但个人魅力爆表的特朗普,德桑蒂斯虽然对具体政事了若指掌,个人形象却木讷生硬了许多。离开了特朗普的特朗普主义路线能否起到效果,现在来看还存在较大的未知。(随着事情的变化,特朗普的大位现在看起来稳固无比,这是后话了)特朗普仍为共和党之主,威风却不如当年如果说按照美国政治的常规套路,刚刚输掉总统大选沦为“败军之将“的特朗普,无论如何也不该继续当共和党实际上的政治领袖和政治操盘手。然而,当今的美国政坛早已偏离了原有的轨迹,特朗普招牌式的民粹主义主张和及其鲜明的个人作风,使得他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绝大部分共和党底层选民的鼎立拥戴,从一个外人白丁变身为共和党内说一不二的至尊领袖。绝大部分原先掌握政党机器和关键权柄的建制派共和党人,退休的退休,落选的落选,没有几个能在特朗普前走几个回合。2018和2020两次选举的洗礼,更是决定了特朗普主义和特朗普路线才是当今共和党内部政治的政治正确,即便是心里不认同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和言行举止,大部分共和党人表面上也必须要对特朗普保持忠诚和恭敬。正因为特朗普落选后仍保留了大部分共和党选民的拥戴和崇敬,他才没有如过往连任失败的总统一样被自己的政党扫进了垃圾堆,反而被希望今年中期选举参选的共和党各类候选人作为月亮,自己当众星捧了起来。整个2021年中,特朗普所居住位于弗罗里达州南部的海湖庄园(Mar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惊变—民主党和拜登的行动之夏,特朗普的法律麻烦以及愈发复杂的中期选举 (下)

局势变化莫测,勉强赶上新闻的尾巴,写着写着就超长的下和暂时有些小春风得意的拜登不同,卸任总统一年多的特朗普近期的烦心事可谓是越来越多。不光是纽约州一直因为特朗普集团的税务和经营问题一直对他穷追猛打,国会方面民主党还不忘拿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来做文章揭露特朗普在散播“逆天大谎”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然而没想到的是,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竟然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针对特朗普开展了专项调查。最终导致了特朗普在本周星期一被“抄家”,曾经是冬季白宫的海湖庄园被FBI特工“翻了个底朝天”。海湖庄园被查引爆大新闻然而,特朗普家被联邦执法人员突袭这一种重大进展,不仅没有起到短期内彻底瓦解他多年来在共和党内建立的领袖地位和一尊格局,反而适得其反的抹杀了利用近期特朗普地位动摇让共和党24年从特朗普时代翻篇的一切可能。起码在当期形势之下,特朗普就不可能短期内于党内遇到什么真正的挑战,就连保守派中当前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弗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也不例外。种种麻烦缠身的特朗普,哪怕是本来不想这么快重回政治舞台前沿或宣布竞选2024年总统大选,现阶段很可能已经没得其他选项和路可走,只有尽快宣布他24年参选计划让司法部和其他敌对势力投鼠忌器,才能阻止形势进一步恶化。只是,特朗普重回政治舞台中心,对特朗普本人或许是天大的好事,但谋求中期选举和2024年大选胜利的共和党来讲,难说是一个重大利好,甚至可能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短期内,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领袖地位更加稳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目前所面对的这场法律风波,现在还有很多细节和内在的微妙情况外界无从得知。随着形势的变化,各方的态度也会相应发生转变。就比如前两天还和特朗普同仇敌忾的国会共和党人,到周四周五司法部逐渐公开搜查令的内容并披露特朗普涉嫌违反《间谍罪》的情况后,瞬间便没有了前半周要生吞司法部和FBI的那番气焰。倘若未来真的有更多的信息披露出来,这位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争议前总统会不会因为文件保存这样的繁琐程序问题而阴沟翻船,晚节不保也还难说。特朗普的法律麻烦在海湖庄园被FBI突袭前,特朗普所面临的多重法律问题虽然规模跨度都不小,却只能说是像牛皮糖一样繁琐粘人但无伤大雅的小麻烦。无论是1月6日国会事件的调查听证,还是纽约地检对特朗普集团财务运营状态的追问,尽管都和特朗普相关,直接触碰传唤的却大多是特朗普身边的熟人,工作人员和他的企业集团,而并非他本人或亲属。很明显,通过这些旁敲侧击,想让特朗普伤筋动骨是不可能的事情。对特朗普而言,这些麻烦最多就是像蚊虫叮咬一样让他烦恼头疼,不会给他平日的行为举止言行言论带来任何实质的影响(虽然现在也只能发声名,发邮件和在他的真相平台上发推)。就拿前段时间国会频繁召开的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专题听证会来说,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开展的专项调查确实卓有成效,把1月6日事件的事情脉络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都一一展现给了公众。但问题在于,听证会本身是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所单方面推动(共和党故意阻挠后的结果),又发生国会骚乱事件一年多后的尴尬时间点,外界,特别是美国选民对整个调查工程的关注度非常之低。保守派咽喉福克斯等媒体不报道,共和党选民看不到,自然不会关心(当然他们看了也不会信)。而对整个事件极度上心的选民,基本都是自由派和偏自由派的中间派,所以呢他们看了,那只能起到“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作用,对政治大局和特朗普本人的命运更没有什么影响。1月6日听证又成了自由派自嗨地地方这当然不是说1月6日调查工程毫无意义,起码就从捍卫民主制度和美国宪政体系的角度出发,国会是要彻底查清1月6日这种划时代的“政治动乱”。但从政治角度来讲,1月6日调查显然是无法达成惩戒特朗普作为“弥天大谎”(Big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惊雷—民主党和拜登的行动之夏,特朗普的法律麻烦以及愈发复杂的中期选举 (上)

躺平许久之后,难得的两日连续更新之第一篇漫不经心之间,日子已经到了22年的8月中旬。按说这个格外酷热的夏日,从政治周期上来看应该是秋天“大日子”前的沉闷期酝酿期,枯燥的基调上顶多加一些立法项目上的日常扯皮。然而,自打2020世界进入新冠时代以来,所谓的“黑天鹅“,”灰犀牛“等以往的低频率事件现在已然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时代特征,不仅仅局限于正经历着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东方大国,对于正在面临空前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的前灯塔国美国来说也是一样。僵化的立法机制,极化的政治格局,和选举年的固定节奏,让外界和华府都很难对中期选举前的夏日抱有任何期待。但是,现实和预期相差甚远,在2022年可谓是司空见惯。本以为已经是全方面搁浅的拜登的国内立法议程和政策推动,突然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中迎来了重大转折。执政艰难的拜登尽管最终民主党把控国会通过的控枪方案,芯片法案,以及张冠李戴命名为《缩减通胀法案》的环境和民生开支计划,都是历经波折之后规模再三缩水的迷你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揽子法案通过国会之后,算上去年拜登签署的1.9万亿疫情纾困和基建法案两项重大立法成就以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改革邮局和退伍军人医保体系的法案,拜登这一年半时间,从自由派的角度来看,在国内立法和政策推行层面可以称之为大体成功。当然,最近出现的什么拜登这两年立法成就是自林登·约翰逊伟大社会以来最大的,什么这些法案将挽救资本主义,多少有点吹捧用力过猛,接近于嘎吹的境界。但考虑到民主党在国会两院微乎其微的席位优势,拜登和国会民主党人能兑现相当一部分竞选承诺,将政策纲领转化为实质立法实属不易。拜登的议程赶在夏日之前“完美”收官,起到得另一个作用。给民主党本来低迷的士气和军心打了一剂强心针。众所周知,中期选举一向是在任总统政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自打拜登支持率从阿富汗撤军后跌破五成一路下滑,甚至是在7月初跌破四成创下新低以来,民主党整体上下对中期选举的前景就非常悲观。拜登议程的持续卡壳更是让己方阵营的士气低迷,自由派选民缺乏投票的积极性。眼看着民主党就将走向2010和2014中期选举惨败的老路的时候,拜登政府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加上最高法院在堕胎权上的判决,以及高油价和高通胀问题逐渐出现好转迹象的新经济形势,给予了民主党一个中期选举逆势而上,最起码是止损的机会。(最终能不能把握住,那是另一回事)民主党面临中期选举的考验然而,拜登和民主党还没来得及庆祝多久,最近神隐许久的前大统领特朗普很快就把头条抢了过去。就在本周一晚上,联邦调查局“(FBI)突袭”了特朗普现在的主要居所-弗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对这位前总统的住宅进行了搜查和“抄家“。鉴于在美国二百年历史中,还从未有过前总统或现任总统遇到过被调查”抄家“的情况,如此重大的调查行动,显然是经过了司法部长加兰德,FBI局长雷以及联邦法官乃至大陪审团听证等多项手续。但是根据传出来的消息,FBI的行动似乎只是基于要追回调查特朗普卸任后带走的文档和机密文件,让人不禁产生为何会因为这样类似的“小事”而大动干戈的怀疑。特朗普被调查的爆炸新闻,引来了外界和两党的高度关注。很快,我们就看到了共和党上上下下的官员和重要人物,无论是否是属于特朗普的铁杆阵营还是共和党内的建制派疑川派,都表态对FBI和司法部的行为表示质疑和愤慨。一时之间,本来党内领袖地位面临挑战的特朗普,一下子回到了前两年在党内“一统天下”“唯我独尊”的状态。哪怕是原先有意疏离特朗普另立门户的弗罗里达州长德桑蒂斯,现在也不得不向特朗普表忠心献忠诚。现在来看,如果2024年特朗普选择参选的话,大概率将在党内初选中会是一马平川,毫无阻拦,与其说是初选不如说是二次加冕。遭遇抄家的特朗普,政治上倒是收获不少不过,对特朗普有利的事情,未必就对共和党的前景有利。尤其是今年中期选举在即的情况下,本来淡出公众视野的特朗普重回政治舞台的前沿,或许会刺激那些只为他投票的低频率共和党选民出来投票给共和党的国会候选人,进一步放大共和党的中选优势;但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重新出现,也可能会让那些本来在他执政年间疏离共和党的城郊选民重新思考他们今年因为经济问题而回流共和党的想法。种种因素相加,今年的中期选举形势,即便是在这个还有百日的紧迫当口,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共和党收回众议院控制权的概率板上钉钉不假,但具体能获得多少席位的未来缓冲空间仍扑朔迷离。而两党争斗激烈的参议院,不断推出问题候选人的共和党,能否凭借着中期选举的大势来瓦解民主党参议员们的现任优势,现在也还难以预料。随着多布斯案后民主党国会选情民调持续上扬,甚至在均值中持平反超共和党,共和党人口中所说的如14年一样的10月崩盘还能否再度重现?可能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民主党和拜登的行动之夏如果要是以一一比对去年拜登上任之初雄心壮志所提出的一揽子计划和一年半后国会实际通过的立法款项作为评判标准来打分的话,拜登和民主党议程在达成程度上估计也就勉强达到一个及格分的水平,毕竟拜登和民主党原先设想的宏伟前景和最终的成功相比,实现的程度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到五成左右,能打到及格分已经算是十分慷慨了。但是,立法施政和选举画大饼充电不要钱不同,是要基于遵从政治现实和大环境的。考虑到几个月前拜登议程几乎彻底搁浅的悲观前景,现如今这些有限的成就,已经足以让大部分民主党人感到欢欣鼓舞了。民主党在国会两院极微的席位优势,特别是参院处于50:50平手格局的实际情况,使得任何民主党总统提出的计划,都必须要运用走后门只需要简单多数的预算协调程序和经过与共和党商量妥协的谈判之后,才有机会通过。即便拜登是罗斯福,林登·约翰逊再世,想要推动完整通过预想版本的自由主义立法,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再精彩的操作,仍然需要操作空间。显然,拜登本人和大部分民主党议员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到现在甚至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基建法案已经通过,显然是民主党和拜登宣传工作上的失误只是,在设置预期和引导公众印象这一方面的工作,拜登和民主党做得十分糟糕。宣传工作的不到位,让外界和民主党选民对于拜登政府的立法成功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这种现实和预期的脱节,是过去几个月中拜登因议程卡壳而在民主党内支持率持续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在这一系列法案过关国会之后,拜登在这方面的窘态或许会得到缓解,带来党内士气的提升和民心回流。党内民心的回流,自然是对民主党未来的中期选举乃至24年的大选前景都有着正面影响。但这种宣传工作上的失误,仍应该被未来的政府和执政党引以为戒。民主党之所以能在这个酷热的夏日迎来了枯木逢春式的“行动之夏“,还是得感谢过去一年他们议程所面临的最大拦路虎——西弗吉尼亚州参议员乔·曼钦。有关乔·曼钦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过很多,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解释他的行为模式和意识形态由来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民主党50人参院党团中最保守的一极,曼钦频繁给民主党和拜登的立法施政施加阻挠和浇冷水,不仅仅是源于他来自深红州的独特政治属性,很多时候,包括他去年年末一票否决的“重建美好未来”计划的举动,都和他个人的喜好恩怨,和琢磨不定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比如这次民主党能在参院通过7700亿规模的预算协调法案,靠的是曼钦和参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的点对点谈判,这一点民主党和拜登都要“感谢”曼钦;但曼钦也没少在谈判过程中整出来幺蛾子,他在预算协调法案中是否要包括能源和气候相关的支出问题上反复横跳,可谓是整得其他参院民主党人精疲力竭,却敢怒不敢言(不过,如果你是阴谋论或下大棋理论的拥护者,你也可以认为曼钦这出是为了拿共和党领袖麦康纳尔开涮)。要让这俩人同意,可不容易啊当然,曼钦最终愿意放行加上另一位麻烦塞内玛在扭扭捏捏并修改了部分法案条款后也表示同意这份名为《缩减通胀法案》(Inflation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旧文重发:两篇关于堕胎权和罗伊诉韦德案的文章

想必今天大家都看到了最新的新闻传了几个月,靴子终于落地。说实话,这个判决结果,早在巴雷特上位替代RBG之后就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6-3的局势一出现,司法保守派奋斗了50年要推翻的堕胎权肯定是最先被开刀的。具体判决书和之前泄露的没啥差别,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美国堕胎权危机:罗伊案如何来到颠覆边缘,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2022年5月3日,美国纽约,当地民众聚集示威,呼吁保护女性合法堕胎权利。文|王浩岚近日,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披露了一份疑似由最高法院萨姆埃尔·阿利托大法官(Alito)撰写的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案(密西西比15周堕胎案)判决书草案的全文。根据该文内容和政治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已经有包括阿利托在内的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决意彻底推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堕胎权提供宪法保护的罗伊诉韦德案先例,允许各州自行决定堕胎是否合法。尽管泄露的判决书草案仅仅是阿利托二月份撰写的初稿,经过这几个月高院的内部表论和沟通后,可能会和最终的判决意见文稿有不小的出入,但该文核心的观点和论述仍大概率将作为高院的多数意见在今年六月底七月初高院会期结束前而发布,从而颠覆堕胎权在全美范围受到宪法保护这一既定事实。最高法院做出全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这种根深蒂固又有广泛社会影响先例的大胆决定,外界大众可能会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但对熟悉近些年高院大法官人员变动和近代保守主义运动诉求的细心观察者而言,罗伊诉韦德案的覆灭本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高院选择以这种方式“一击毙命”彻底剥去堕胎权的宪法性保护外衣,而不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式的进一步限制堕胎权,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在堕胎权相关民意近些年鲜有变化,变的只是大法官人员组成的前提下,高院这种迅猛“开倒车”的做法,变相说明了所谓司法审查权和各类宪法学流派,不过是高院九位披着袍子的政治家自我粉饰的一番说辞。换言之,对于2020年金斯堡辞世后就进入6:3保守派占绝对优势的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很可能只是打响“战争”的第一枪。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高院将会频繁出手将许多自沃伦法院时期定下来的宪法先例和传统推翻修改,从而大力利用司法权来推动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策。高院推翻堕胎权合宪性的举动,除了其对女性权益和广泛社会层面的影响外,必然也会给美国政坛带来不小的冲击。随着中期选举的迫近,堕胎问题重回美国政治讨论的最前沿,或许会是拜登和民主党挽救选情,保住国会多数党地位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在政治高度极化,钟摆效应仍十分明显的当下美国,即便是堕胎权这样涉及面超广又能充分煽动选民情绪和投票热情的话题,也未必会能扭转既定的政治轨迹。最高法院判决书泄露罗伯茨法院,2020年10月27日至今从披露的高院判决书内容中来看,作为铁杆保守派的阿利托,对于罗伊诉韦德案可谓是恨得咬牙切齿。阿利托表示罗伊案从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荒谬的错误”,因为宪法从来没有明文列举堕胎权作为受保护的权利之一,1973年的最高法院强行宣布宪法通过正当程序条款(Due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罗伊诉韦德案:从美国法律与政治的角度看堕胎权

2022年5月2日,美国新闻网站Politico发表了针对“密西西比案”的报道,将堕胎权议题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报道声称美国最高法院已经投票决定推翻“罗伊诉韦德案”与“凯西案”,这意味着堕胎权在美国将不再受宪法保障,各州可以自行立法限制堕胎权。该报道提供了声称是阿利托大法官在2月份撰写的法院多数意见初稿的全文。5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确认了该多数意见初稿的真实性。2022年3月20日,唯理中国举办了第一期专题研讨屋,主题为“Roe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美国枪击案泛滥,民意高涨,为何控枪仍然虚无?

在华盛顿的国家广场组装一千一百个尸袋,拼出“思想和祈祷”的字样,以纪念2018年佛罗里达校园枪击案四周年。摄:Anna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美国堕胎权危机:罗伊案如何来到颠覆边缘,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2022年5月3日,美国纽约,当地民众聚集示威,呼吁保护女性合法堕胎权利。文|王浩岚近日,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披露了一份疑似由最高法院萨姆埃尔·阿利托大法官(Alito)撰写的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案(密西西比15周堕胎案)判决书草案的全文。根据该文内容和政治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已经有包括阿利托在内的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决意彻底推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堕胎权提供宪法保护的罗伊诉韦德案先例,允许各州自行决定堕胎是否合法。尽管泄露的判决书草案仅仅是阿利托二月份撰写的初稿,经过这几个月高院的内部表论和沟通后,可能会和最终的判决意见文稿有不小的出入,但该文核心的观点和论述仍大概率将作为高院的多数意见在今年六月底七月初高院会期结束前而发布,从而颠覆堕胎权在全美范围受到宪法保护这一既定事实。最高法院做出全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这种根深蒂固又有广泛社会影响先例的大胆决定,外界大众可能会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但对熟悉近些年高院大法官人员变动和近代保守主义运动诉求的细心观察者而言,罗伊诉韦德案的覆灭本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高院选择以这种方式“一击毙命”彻底剥去堕胎权的宪法性保护外衣,而不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式的进一步限制堕胎权,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在堕胎权相关民意近些年鲜有变化,变的只是大法官人员组成的前提下,高院这种迅猛“开倒车”的做法,变相说明了所谓司法审查权和各类宪法学流派,不过是高院九位披着袍子的政治家自我粉饰的一番说辞。换言之,对于2020年金斯堡辞世后就进入6:3保守派占绝对优势的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很可能只是打响“战争”的第一枪。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高院将会频繁出手将许多自沃伦法院时期定下来的宪法先例和传统推翻修改,从而大力利用司法权来推动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策。高院推翻堕胎权合宪性的举动,除了其对女性权益和广泛社会层面的影响外,必然也会给美国政坛带来不小的冲击。随着中期选举的迫近,堕胎问题重回美国政治讨论的最前沿,或许会是拜登和民主党挽救选情,保住国会多数党地位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在政治高度极化,钟摆效应仍十分明显的当下美国,即便是堕胎权这样涉及面超广又能充分煽动选民情绪和投票热情的话题,也未必会能扭转既定的政治轨迹。最高法院判决书泄露罗伯茨法院,2020年10月27日至今从披露的高院判决书内容中来看,作为铁杆保守派的阿利托,对于罗伊诉韦德案可谓是恨得咬牙切齿。阿利托表示罗伊案从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荒谬的错误”,因为宪法从来没有明文列举堕胎权作为受保护的权利之一,1973年的最高法院强行宣布宪法通过正当程序条款(Due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罗伊诉韦德案:从美国法律与政治的角度看堕胎权

2022年5月2日,美国新闻网站Politico发表了针对“密西西比案”的报道,将堕胎权议题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报道声称美国最高法院已经投票决定推翻“罗伊诉韦德案”与“凯西案”,这意味着堕胎权在美国将不再受宪法保障,各州可以自行立法限制堕胎权。该报道提供了声称是阿利托大法官在2月份撰写的法院多数意见初稿的全文。5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确认了该多数意见初稿的真实性。2022年3月20日,唯理中国举办了第一期专题研讨屋,主题为“Roe
2022年5月6日
其他

夹缝中起舞-拜登的雄心和国会的现实

失踪人口回归系列,漫谈总统的基建法案谈判,曼钦和塞内马的故事,以及一点有趣的观察每当日历翻到下半年之时,美国政治总会进入一个难以逃脱的怪圈——政府关门,债务上限等老生常谈却从不缺席的问题又一如既往的像千斤重担一样压在了华府政治精英的肩膀之上,但在如此重压之下,国会和白宫还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只能选择草草的把皮球踢到年末的假期季之时希望到时候能有解决(继续拖延)的办法。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然想必到时候12月份我们又会再来讨论这些相关的话题,但不管怎么说政府总会继续开门,美国也不会真的债务违约,老是自己吓唬自己也没那个必要。另一方面,作为新上台的执政党,两院在握的民主党在总统拜登的带领下除了应付这些日常杂物以外,还是要抽时间出来积极有为的去推动己方选举前所承诺的立法议程。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除了阿富汗撤军这件颇为狼狈的外交大事之外,拜登政府的重心也确实都放在了国内议题和与国会谈判沟通之上。重心放在国内的拜登急需完成自己的立法议程然而,在年初迅速通过1.9万亿的第五轮疫情纾困法案之后,拜登的另一项头等大事—基建和民生计划—在国会面临了巨大的阻力。哪怕是参院一反常态以高票通过了两党所沟通的1.2万亿基建法案,拜登的另一套基建民生支出相关的3.5万亿预算协调法案的卡壳,也使得前者受拖累至今没有过关众院成为法律。造成拜登议程受阻的核心原因,一是民主党在两院微薄的席位优势,特别是50比50的参院给予了民主党内每位参议员实际上的一票否决权,二是参院的冗长议事规则和国会共和党人对拜登议程的全面阻挠。考虑到拜登需要在满足自己党内左翼进步派雄心壮志的同时还必须稳住党内保守派议员,特别是西弗吉尼亚州的乔·曼钦和亚利桑那州的克里斯蒂安·塞内马这两个麻烦制造者,完成两大总额数万亿基建法案的谈判无疑是等同于在墙壁的夹缝中翩翩起舞。曼钦和塞内玛二人是民主党最头疼的即便是在拜登主动再三让步降格的情况下,国会民主党人仍迟迟未能就“软基建”主题的预算协调法案达成一致,原先定下的九月底完成谈判死线也被一拖再拖推迟到了十月底。或许这周之内,随着曼钦和其他民主党人看上去接近达成部分共识,拜登的这套国内议程可能将有机会见到终点线的曙光。当然,在“听说”“大概”“很乐观”类似说法这么多次之后,只有当国会真正把法案通过交到拜登手里之时才能算是尘埃落定。国会谈判的艰苦拉锯从顶层设计的宏观角度来看,拜登和国会民主党上层很早就做出了采用“双轨制”的办法来通过他们计划中的基建和民生支出项目。修缮道路桥梁,升级现有电网系统,投资宽带下乡等被认为是“硬基建”或传统基建的项目被先摘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法案去和共和党磋商,最终靠着两党妥协谈判达成基本一致后以传统立法方式通过国会。而只有民主党议员会支持的针对医保,社会福利和保障系统,清洁能源,基础和高等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大规模投资项目,则被揽进了原先总价位接近3.5万亿的预算协调法案中,希望能通过走立法程序后门的方式来完成民主党对选民夸下的海口。虽然具体过程槽点很多,总的来说民主党这套立法策略还是基本奏效的。在和共和党拉锯了大半个夏天之后,总额1.2万亿(实际只有5500亿新资金)的两党基建法案以69:30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参院,只需要等众院批准参院版本便能移交给拜登去签字生效。然而到了民主党所独自推动的3.5万亿预算协调法案的这部分时,民主党高层的计划就遇到了巨大的波折。以曼钦塞内马为首的保守派民主党议员对初始3.5万亿的预算协调法案有着种种不满,曼钦认为3.5万亿的价码太贵,过于宽泛慷慨的社会福利项目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会出现“养懒人“和加剧通胀等负面效果。另一边的塞内玛则坚决反对通过提升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为法案支出提供资金来源,其他杂七杂八的项目细节她也多有反对。进步派不放手让佩洛西只能推迟计划由于没能得到曼钦和塞内玛的保证和首肯,众议院民主党人中的进步派党团不愿放弃自己手中最重要的谈判筹码—已经通过参院的1.2万亿基建法案,于是拒绝承诺投票支持众院版本的两党基建法案。在共和党一方提供的票数不足以对冲进步派跑票的情况下,议长南希·佩洛西只得一再推迟1.2万亿法案的众院投票时间,等待白宫和曼钦和塞内玛等人的谈判结果。已经完成的1.2万亿还没有经历众院的投票即便是民主党内部都有着必须要做点什么/完成任务的基本认知,能够找出最终让民主党意识形态两极都满意的折中方案绝非易事。在实际的谈判过程中,对曼钦的让步未必能得到塞内玛德满意,反之亦然。而立场过度向这两人倾斜,又会疏远意识形态另一端的进步派。整个预算协调法案拉锯的过程堪比打地鼠一般,可谓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随着明年中期选举的日期迫近,自阿富汗撤军以来支持度出现自由落体式滑坡的拜登迫切需要取得重大立法成就来为自己止血扭转乾坤。但截止到十月末的这周,拜登的两大基建民生支出计划仍没有突破的迹象。曼钦和塞内玛当前,摆在拜登和国会民主党领导人面前最大的障碍,依然是参院民主党团中最保守的曼钦和塞内玛这两位参议员。正如拜登所说的那样,他虽贵为总统,但在参院只有50位民主党参议员的情况下,每个民主党参议员也是“共治”总统。握有否决权的曼钦和塞内玛二人深知自己手中拿捏着拜登重大立法事项命运的生杀大权,用权不用,那又怎么会是这等老狐狸政客的作风呢。都是总统于是乎,两人都在尽可能的要求总统拜登向自己一方的立场靠拢。白宫和国会领导层为了能凑够通过法案的五十篇,为了满足这两人的胃口也是尽了一切努力。然而,在这漫长的谈判过程中,曼钦和塞内玛两人迥然不同的谈判方式和行事风格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这两人所处相对不同的政治环境(家乡州的党派倾斜),让外界对二人中塞内玛的倾向感到费解。而相对于天天和媒体泡在一起聊天表达自己立场态度的曼钦,基本从不对媒体和记者发声的塞内玛的沉默则更是外界摸不清这位参议员的底细。把握民主党议程命运的两人乔·曼钦是什么样的人物,想必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吃瓜群众都已有所了解。作为曾经无比骄傲的西弗吉尼亚民主党的最后门面,曼钦是一个活在当下,但思维,意识形态和作风都仍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老派议员。在这个政治极化,身份政治,族群对立主导一切的当下,曼钦仍笃信于温和妥协和合作的政治中间派原则。曼钦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他坚决反对废除参院60票的冗长议事规则,一向支持两党合作,日常阻挠自己党内进步派同僚”张狂“的财政和支出计划。奥巴马年间他跳出来反对清洁能源计划和伊朗核协议,特朗普年间他投票支持特朗普不少的内阁官员和法官人选,而拜登执政初期他又逼迫1.9万亿纾困计划削减失业补助金的数额。曼钦有自己一套风格总之,曼钦这一套做事风格,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也都能理解。毕竟,作为一个来自于已经从新政堡垒转化成东方怀俄明,又两次总统大选中均被特朗普以将近40个百分点赢下的西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籍参议员,曼钦主动把自己和其他民主党人拉清距离合情合理。除了曼钦之外,没有任何民主党人有希望在今天赢下西弗吉尼亚的参院选举(十年前或许不是,但是时代变了大人),所以民主党能勉强取得参院的控制权,曼钦可以说是功劳甚伟。和曼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18年上任以来就以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把控琢磨的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塞内玛。和几十年如一的曼钦不同,塞内玛的政治历程充满了百转千回。年轻时候曾无家可归,早年曾是亚利桑那绿党发言人的塞内玛,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者/自由派到温和保守派民主党人的转弯。到2012年当选国会众议员时,塞内玛已经是比较有名的温和保守派民主党人了。等到了特朗普年间的中期选举,塞内玛中间派的名声变相帮助了她赢下了2018年的亚利桑那参院选举,成为了1988年以来第一个赢得亚利桑那参院席位的民主党人。人啊,是会变的!乍一看,塞内玛的保守也能让人理解,毕竟亚利桑那算是个传统红州,自由派民主党人的那一套显然行不通。然而,现在的亚利桑那已经不再是戈德华特和麦凯恩主导政治的那个西部保守主义试验田。逐渐在变化的人口结构和城郊选民的转向加速了亚利桑那和其他阳光带州近年左转的趋势。在塞内玛取胜的当天,其他两位民主党候选人取得了州一级选举的胜利,包括实际上是州内行政二把手的州务卿。快进到两年后,拜登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赢下了亚利桑那,大峡谷州的另一个也被民主党人马克·凯利赢下。似乎事后看来,塞内玛还是不能特殊到和曼钦相提并论,因为其他民主党人也同样能赢亚利桑那。即便如此,塞内玛和曼钦一样都是参院中对两党合作最为上心,最反对废除冗长议事规则的民主党人。然而塞内玛和曼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的立场往往让人难以摸透,因为她几乎从来不向外界透露她的真实想法和立场。外界了解塞内玛的想法往往都是在法案已经投完票之后,届时她才会发声表态支持或者不同意见。绝大多数情况其实大家只能知道塞内玛反对某某法案或条款,尽管没人知道为何,或者她是不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Contrarian警告)这回拜登预算协调法案的谈判过程中,塞内玛也是保持了她一贯的神秘作风,外界几乎不知道她的立场是什么,也不知道她对拜登政府又提出了什么要求。虽然白宫一直声称他们一直在和塞内玛私下协商谈判,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其他无论是亚利桑那州内还是全国范围的民主党人都对塞内玛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情绪。到处有人试图向她直接抗议,甚至有极端的抗议者追她到了大学的厕所里试图给她施压。很不礼貌的做法面对如山一般的压力,塞内玛倒是非常淡定,并没有丝毫让步或者改变自己做法的计划。目前她依然反对通过提升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解决预算协调法案的资金来源。某种程度上来说,塞内玛可能比曼钦还要难以满足,未来能否争取到她的首肯要考验拜登和其团队的谈判艺术。但话又说回来,塞内玛这种再三为难自己党内人士的做法,是否真的对她的政治未来有利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尽管亚利桑那并不是一个蓝州,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不是一个大方向在右转的地方。塞内玛自比麦凯恩,但马老却没有向她这样频繁向党内的立场发难(麦凯恩的党派忠诚得分是90多,塞内玛才70多)。She
2021年10月26日
其他

从单极时刻到危机四伏:911事件如何改变了美国的内政外交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2021年8月28日,阿富汗喀布尔,美军在机场执行安全任务。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30日宣布,美军已完成从阿富汗撤军。文|王浩岚随着8月30日夜里美军第82空降师师长克里斯·多纳休少将这位最后一位在阿富汗的美国军人乘坐运输机离开喀布尔机场,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终于在塔利班卷土重来、美国仓皇撤侨疏散难民的混沌景象下落下了帷幕。无独有偶,作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战争,阿富汗战事的终结恰好和911事件20周年纪念的这一敏感时间点撞车。尽管在911袭击二十周年到来之前完成阿富汗撤军是美国政府早就定下的目标,但最终美军狼狈败走“帝国坟场”的结局,仍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美国社会上下对反恐战争和911事件后美国政府采取的外交政策,乃至美国民主制度普适性等问题的大范围反思和争论,让拜登政府灰头土脸支持率大跌。鉴于美国上下都在筹备着对911事件二十周年的纪念和追思活动,我们也借着这个机会来盘点一下这场21世纪初震惊全球的恐怖袭击究竟是怎样的影响了这二十年美国政治,外交,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单极时刻”到“神话破产”,从歌舞升平到危机四伏,从团结一致到分裂对立,或许正如部分人所预言的那样,911事件恰好是美国从极盛转衰的分水岭,而整个世界也从此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从“单极时刻”到“神话破产”——911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单极时刻”此时此刻很难想象,在21世纪刚刚开始之际,美国正处于一个怎么样的鼎盛时刻。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使得美式民主和新自由主义的思潮成为了备受追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世界大大小小的国家和美国即便不是盟友也大多保持着良好合作的关系。在经济层面,互联网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美国经济在90年代迅速增长,财政健康收支平衡又无债务风险的美国把世界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在军事等硬实力层面,刚刚在海湾战争一扫越战阴霾带领联合国部队取得大胜的美军威风凛凛堪称独步天下。更不用说无处不在的美式快餐和好莱坞电影,更是全面地彰显了美国文化的霸权地位。当然,在这一片盛世之下并非没有隐患,日后困扰美国的政治极化和文化战争乃至2008年引爆次贷危机的“种子”早已在90年代已经开始发芽。然而不管事后如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全方面的绝对优势格局让外界找不出任何毛病,自然而然地,世界舆论政界主流都认可了当时还是年轻学者的弗朗西斯·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断定“自由民主”制度是所谓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尽管福山本人未必支持自由民主/美利坚模式普世皆准的论调,但这一时期深受他政治哲学影响的西方政界却对这套理论深信不疑,还把这种制度自信完全带入了外交内政决策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崩塌使得美国成为了世上仅存的超级大国。虽然当时已有不少的学者和国家坚信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方向,但更主流的论调还是强调认可美利坚一超突出的单极格局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架构。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查尔斯·克拉斯姆在他著名的“单极时刻”文章中,更是大胆预言前所未有的美国权力独大的单极时刻已经来临。在他看来,世界未来将长期处于由美国超强军事和经济力量所维持的“美国治下和平”(Pax
2021年9月11日
其他

从风光无限到黯然下台,纽约王库默的“落难”记

谁能想到,一年前还贵为“英雄王”的库默,竟然会在一年后的今天被迫辞职呢。常人都道世事难料,但政界的风云变幻速度之快,刚经历了特朗普时代这几年的我们也都领教了不少。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对于当代美国的政客来说,天堂和地狱之间往往只差了半年的进度条。尤其是在米兔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老男人政客从万人敬仰到被批倒批臭,往往只需要几篇媒体报道和几位勇于站出来的女性。而刚刚宣布将辞去纽约州长职务的安德鲁·库默,也正好就是因为“霸道总裁”的作风,最终倒在了自己人手中,在一地鸡毛中无奈的坐视自己政治生涯的毁灭。因疫情而起,因疫情而落在几乎所有政治盟友都已经弃他而去之后,面临民主党把控州议会弹劾和地方检察官刑事起诉双重威胁的库默,强行硬撑了几周之后还是选择了辞职,将在两周后结束他十一年的州长生涯。一场自去年年末开始发酵的政界丑闻,最终还是以当事人耻辱下台,政治生命终结这一常规结局收尾。被迫辞职的库默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一年去还是全美最受欢迎州长,风头一度盖过当时还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库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走下了神坛,在被几乎所有人唾弃的死局之下黯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不过,本就不是魅力型选手的库默,在没有了疫情带来的光环加身之后,重回“裸泳”状态的他被纽约内外的反对势力所扳倒也不能说是一件多么意外的事情。毕竟,纽约少有爱戴库默之人,选民顶多是敬畏他,政客则大多是惧怕他权势和报复而平日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树倒猢狲散也只能说是必然的现象。如果说一年前库默声名鹊起,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靠的是他在新冠疫情这一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中所展现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的话,他今日的轰然倒台,也和新冠脱不开联系。尽管最终将库默赶下台的是多达10余位女性的性侵指控,但这场震荡纽约的政坛大地震最初却是因为另一桩疫情相关的丑闻而缘起。倘若没有瞒报养老院死亡人数这件严重负面影响库默民调事的曝光,很难想象会有如此多的女性敢于站出来指控这位权势滔天风头无二的纽约王,今日的事态也肯定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养老院事件是一切的起源早在一年前给端写的《一疫风光》那篇文章中,我就提到了虽然库默因为疫情治理而名声鹊起,但他表面的光鲜并不能完全掩盖他在抗疫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决策性失误。而疫情所带来的媒体高曝光度高关注度,从长远来看很可能会是一柄会噬主的双刃剑。果不其然,当第一轮疫情逐渐散去之后,就有媒体捅出了库默在疫情爆发初期没有阻止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入住纽约州内的养老院,进而导致养老院内出现大规模感染和死亡的恶性事件。只是,养老院大规模死人这种事儿单拎出来,说得难听点除了听着让人难受之外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媒体关注几下也就会草草了事。毕竟疫情早期,全美犯了决策失误的州长和其他地方官员数不胜数,单独因此开库默的会属实没什么必要。但是,库默的抗疫标杆的名声,促使全国范围的大媒体就此事对库默穷追猛打,在几个新闻周期过去之后还不忘持续关注纽约州的养老院问题。最终,纽约时报的一篇专题报道挖出了更猛的料——库默及其幕僚出于政治原因故意隐瞒纽约养老院中因新冠死亡的真实人数,多次修改报告压低死亡人数就为了让州长脸上好看。纽约时报的报道引发了朝野内外轩然大波,瞬间将库默推上了风口浪尖,让他在本是最强项的疫情问题上失分严重,进而导致民调出现下滑。NYT搞的大新闻正当库默因为养老院一事焦头烂额之时,一位他的前女性幕僚林赛·博兰(Lindsey
2021年8月12日
其他

纽约市长初选 (上):启示与杨安泽的又一次滑铁卢

如果说绝大部分美国的事情在过去的半年中都有在向不那么糟糕的方向所摇摆,上个月底举行的纽约市长初选的乱象则再度提醒了大家有些事情时间过去了他还总是那么糟糕。随着拜登取代了特朗普成为了新任总统,2021年的美国政治回归了前特朗普时代的无聊本质,加上2021年本身又属于选举“小年”,缺乏重量级的国会/总统选举,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探讨的选举。当然,相对的风平浪静不代表真的就无事发生。比如前不久刚刚举行的纽约市市长和其他市一级官职的初选,因为纽约市的独特地位和巨大的象征意义吸引了不少外界和媒体的关注。虽然在纽约这个民主党选民人数几乎是共和党四倍的深蓝城市,具体谁赢下初选都不存在输给共和党候选人的可能,但是实际上唯一有实质性意义的民主党初选并不缺乏看点。但最终,除开一些传统的民主党内建制派和进步派斗法的剧本以及早期领跑者杨安泽“自我毁灭”之外,本次纽约市长初选给外界留下的最核心印象还是突出在一个“乱”字上。纽约市民主党初选主要候选人们即便是经历了去年大选计票乱象的洗礼之后,在6月22日举行的纽约市民主党初选根本就没有吸取教训并做出改变,硬是花了足足两周多时间之后直到本周二纽约选举委员会才终于完成了所有选票的清点统计。最终,按今年新实施的排序投票(Rank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拜登对华班底全分析(下),面对美方新生代,中方将有实质变动吗?

Gewirtz)这样新一代的中国学者,也首次获得了参与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机会。另外包括拉普·胡珀(Mira
2021年6月15日
其他

拜登对华班底全分析(上),山头林立,驻华大使将是技术官僚?

可以顺着原文链接去支持下往期回顾“两党合作之死”——沉闷的夏日美国政坛播客:做客无视差研究所-疫情下的中美经济政策:发钱刺激消费,一生能遇到几回?唯理对谈播客
2021年6月13日
其他

“两党合作之死”——沉闷的夏日美国政坛

当政治无聊起来了时,外界关注写作的动力自然而然地出现下滑一转眼间已经到了五月底的长周末,随着疫苗接种通过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的新冠疫情,传统的夏日季节似乎即将到来。在美国社会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的同时,上台已经小半年的拜登政府也成功地将美国政治搬回了前特朗普时代的无聊老路之上。诚然,特朗普时代给美国政治和民主制度所带来的冲击和撕裂远还没有愈合,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在恶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时代下,政治(特别是总统本人)不再是流量界的王者,而特朗普年间一切问题都泛政治化的趋势也遭遇了终结。拜登:
2021年6月2日
其他

播客:做客无视差研究所-疫情下的中美经济政策:发钱刺激消费,一生能遇到几回?

最近文章写的不多,播客倒是录了不少。这不,又有前两周做客老朋友无视差研究所的播客给大家推广/分享下。提前声明下,我只是个政治学爱好者,经济学方面的讨论只属于吃瓜,并非业内人士。(拒绝背锅)题外话:美国疫情爆发以来的经济政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在讨论相关话题时,特别是在中文圈的语境中,总是要围绕着美元和全球金融市场体系这几个点来展开。这些侧重点当然很重要,但不能否认的是,美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国会和白宫)在做出决策时,恐怕主要考虑的不是全球市场吧。链接如下(可以顺着阅读原文跑去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shishang/13506198/413358207内容摘要:主播
2021年5月11日
其他

唯理对谈播客 “两个美国”:美国政治极化的多学科思考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2021年中,随着疫苗接种在美国民众中逐渐铺开,我们似乎可以见到漫长疫情的尽头。然而,疫情的好转并未给美国政治加剧的极化带来转机。两党在疫情防护、疫苗有效性、经济刺激方案和前任总统功过等关键问题上都愈发背道而驰。在阴谋论与人身攻击充斥美国政治的今天,我们似乎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的危机模式中。本期节目中,唯理对谈邀请到了四位美国政治研究者,对美国的政治极化现象以及可能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不同学科视角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本期节目探讨了以下核心问题: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政治为什么会逐渐极化?极化对美国政治和民主有什么影响?身份认同是如何在政治极化中体现的?政治精英的极化和选民的极化有什么不同?社交媒体和算法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该如何看待极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中间选民理论有什么问题?嘉宾介绍曹起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生。
2021年5月10日
其他

迟到的美国人口普查与选区重划前瞻

拖了四个月的美国人口普查结果终于出炉,我们来特地吃吃瓜。近日,因疫情一拖再拖的美国每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结果终于出炉。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意外,但最终人口普查的结果也和几年前商务部公布的模型预估有不少出入之处。总的来说,2020年的人口普查呈现的仍是一个人口增长率放缓,中西部人口持续向西部和南部阳光带转移的美国,延续了新世纪以来的人口变迁趋势。另一方面,人口普查这一宪法程序本身还拥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由于美国各州众议员人数是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的,在众议员总数1929年后长期不变(卡在435)之后,每十年人口普查后各州的代表人数都会根据新的人口比例而重新分配。每到这个环节,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人口普查其实还是为了选区重划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普查而来的选区重划,也是两党在极化政治时代角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两党选举差距往往毫厘之差的年代,打好选区重划这一仗便能让一个党在未来十年的众院选举中占尽优势,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以少数克多数。整个2010年代民主党众院层面屡屡受挫,正是因为上一轮大部分州的选区重划完全被共和党所掌控。不过,尽管民主党过去几年也对这方面重视了起来,但2020年后仍在大部分州议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共和党,还是在选区重划这个战场上有着巨大的起步优势。什么?我又不是主角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几个月内各州选区重划的斗争,对2022年中期选举(众议员部分)的影响程度,可能要远超于拜登未来几个月的施政和其他美国政坛大大小小的政治风暴。迟来的数据,混乱的过程按理来说,美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早该在去年年末十二月份就已经公布于众。然而如同2020年其他的一切事务一样,人口普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具体数据估算(还不是最终完整版)足足拖了四个多月才终于面世。虽说人口数据晚点出炉也没啥大碍,但由于人口普查和美国政坛中的选区分配和重划这两大政治问题有着直接关系,时间线的变动给原先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这轮选区重划添加了新的变数和麻烦。人口普查数据可以晚出四个多月,2022年中期选举的日期却不能调整。许多州宪法和法律规定下一个十年的选区重划在今年九月份之前就必须完成,而相当一部分州明年选举的参选报名截止日期也在今年年末。过程已经被打乱,就看接下来会如何了凭空少了四个多月的准备和扯皮时间,使得大部分州议会不得不快马加鞭希望能赶在截止日前完成选区重划的任务。如果到时候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截止日期的话,有些州甚至可能要沿用上个十年的选区地图来暂时再选一届。遇事不决上法院!归根结底,随着2010年后共和党充分利用选区重划环节的结构性优势牢牢地掌握了过去十年众院选举层面的主动权后,两党都开始高度重视选区重划一事。过去这种沉闷的政治过程可能不会有什么外界人士关心,但在选区重划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两党角力最前端的主战场的今天,一轮接一轮的舆论斗法和官司诉讼只会层出不穷。毕竟,在律师成群,诉讼泛滥的美国,遇大事不打官司才叫非常态。人口变迁和政治重心的潜在转移美国人口普查作为一个宪法规定的程序,它存在的核心价值除了为当局和决策者提供人口方面的数据之外,主要还是要起保持代表权分配平衡并与时俱进的意义。由于参议院的代表权恒定不变,每十年人口的变迁影响的只是众议院席位的分配,所以早期唯一由人民直选的众院是一直不停在变化的一个政治机构。随着美国逐渐西扩,众院组成的人数也从早期的数十人逐渐膨胀到了数百人,最终在1929年固定为435席。此后除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加入联邦时短暂增加到了437席,近一百年众院席位总数一直保持在435这个水平没有发生变化。435雷打不动众院席位上限的封顶,使得过去百年时间中美国各州人口生态的变迁直接反映在了各州众院代表团总人数之上。战后由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等原因,中西部工业州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而空调等制冷技术的普及使得美国人口出现大规模南迁的趋势。在此期间,先是加州强势崛起取代纽约成为人口第一大州,随后同处南方阳光带的德州和弗罗里达奋起直追,同样也甩开纽约分列二三。半个世纪前,美国阳光带(包括西海岸和南部)的人口占比还不到全美总人口的一半,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经是惊人的六成了(62%)。在未来的时间里,除非有重大转折,美国东北部人口增长萎靡,中西部持续走低,人口重心向西部南部阳光带转移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锈带转阳光带阳光带人口权重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州的政治话语权和选举重要性。在政党和选举版图相对固化的当下美国政坛,只有中西部可以被称得上是真正的“摇摆地带”,铁锈带的摇摆州在过去的三次大选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西部选举人票的萎缩,阳光带一些因为人口变迁和政党联盟重组而新晋的摇摆州(比如去年倒向拜登的乔治亚和亚利桑那两州)或许会在不久的未来取代锈带摇摆州扮演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拥王者”角色。未来的变化也不好说,但趋势很明显当然,2020年大选提醒了我们人口和族裔层面的增长和变动只是影响政治和选举诸多变量的其中之一而已,因此盲目笃信人口决定论和所谓潜在民主党/共和党多数并不可取。简单地从加州纽约等蓝州的席位减少,德州和弗罗里达等红/偏红州的席位增长便做出那一党长期“要完”的类似结论也并不可取。加州和纽约失去的席位,很有可能是要由该州的共和党籍议员所付出代价,而德州和弗州这种共和党面临长期政治风险的州,也未必能从席位增加一事中捞到更多的油水(短期可能没啥问题,时间一长就未必了)。具体的情况扯完了一堆理论问题,还是回到实际的选区和人口普查重划过程上。之所以每十年人口普查之后各州面临席位的变动,是因为1929年国会法案规定众院只能拥有435名议员,为了保证众议员各自选区内的人口保持相对的平衡,所以需要根据各州人口占比的变化进行调整。具体怎么分配这435个选区,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套十分复杂的统计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保证每个州都至少有一个席位后,从第51席到第435席分别根据各州的人口总数来加权计算分配。(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见商务部的材料,
2021年5月4日
其他

极化:美国大分裂的前生今世(三)

新年新气象,牛年的第一篇文章,依然聚焦于极化这个大问题上。水门事件,丑闻与改革的故事上回说到,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除了法案本身的巨大价值之外,还同时打响了推翻委员会制度对国会铁腕统治的第一枪。委员会制度的神圣性被打破之后,随之而来的狂风暴雨彻底的打碎了旧的秩序。极化但是,对于始作俑者(民主党自由派)乃至美国政治体制本身来说,革新带来的崭新时代,却是一个先甜后苦,最终结果并不怎么美妙的新世界。现代自由主义的高峰-伟大社会虽然都说民权法案通过便是新政联盟解体的开端,但在1964年当年晚些时候举行的总统大选,还是让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短暂的在美国登峰造极。现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被大部分美国人认为是极端分子的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人称金水先生),横扫了除深南五州和金水老家亚利桑那之外的44个州。约翰逊61.1%的普选票得票率更是冠绝自两党制成型以来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尼克松72年差点)。约翰逊的狂胜带领自由派登峰造极与此同时,约翰逊总统选举层面的狂胜带领着民主党在参众两院均拿到了三分之二的多数。不同以往的是,新上任的民主党国会,是以自由派占据绝对优势。而过去二十年时间中长期牵制民主党内部左派势力的保守派联盟,在议员人数大减之后,无力维持往日一手遮天的权威。于是,在1965年到1966年短短的两年事件中,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2021年2月15日
其他

极化:美国大分裂的前生今世(二)

十九二十世纪国会体制的转变与极化的关系又是一周过去,拜登政府依然没有搞出啥大新闻,而大家集体沉迷Clubhouse,这不赶紧把极化文章更新下,好方便明天继续CH划水。上篇文章说到,极化作为一个美国社会近几十年最为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社会/政治现象显然是无法单用一篇文章或一种分析方式去解读梳理的。在系列开篇文章基本系统性阐述了造成极化现象出现/发展的几大原因之后,接下来的几篇更新都会聚集具体的几个方面,尝试把问题稍微梳理的简单易懂一点。渐行渐远国会作为受到政治极化冲击最大的权力机构,其实是最好的一个切入点。过去的一百年时间中,国会内部政治生态和制度的改革变迁,既反应了美国选民愈发极化的现实,也同时扮演了推动极化走向极端的角色。而通过解读穿插在这几十年风云变幻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选举),能比较的好理解为何国会制度的改革变相加剧了美国政治的极化。国会和极化一般来说,再谈政治极化对国会的影响时,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着众议院所展开的。这并不是因为极化没有对参院原有的政治生态造成极大的冲击,事实上极化使得本就低效的参院在今天进入了立法全面瘫痪的状态,而是因为参院从宪法设计和议事规则层面来讲,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多数决机制(Majoritarian
2021年2月7日
其他

极化:美国大分裂的前生今世(一)

极化作为一个相对宽泛的政治概念,几乎和美国当代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能沾边。一转眼之间,拜登政府上台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与惊喜不断的特朗普年代不同,拜登时代的美国政府又回到了那个一周没啥大新闻,平平淡淡过日子的老节奏上。(吃瓜群众都去观察美股了)当然,表面上的无聊,不代表美国政局就真的无事发生。拜登上台签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不提,即将开始的特朗普二次弹劾审判和拜登1.9万亿疫情纾困计划的谈判,都是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不过,美国政坛的当前空档期,刚好让我们来谈谈一个近些年来主导美国政治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极化(Polarization)。两党的分歧越来越大极化作为一个相对宽泛的政治概念,几乎和美国当代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沾边,无论是恶性党争,国会崩坏,还是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上台,乃至民主制度的衰败/失衡,都能把锅甩到极化身上。也正是因此,有关极化的讨论和研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各方大家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探寻极化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这一现象对当下和未来美国社会政坛的影响。总的来说,学界对当前这一轮极化开启的诱因和最早出现时间有着比较统一的定论,但对什么因素加剧了极化的程度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针尖对麦芒考虑到公众号不是学术期刊,我也不是啥正儿八经的政治学家(笑),这里有关极化的讨论只能说是梳理梳理过程和起因外加讲讲故事抛砖引玉。吃瓜为主,专业为辅,大家主要乐呵乐呵!何为极化?首先,在讲极化现象的起源和发展之前,先要给极化这个概念下个定义。极化在美国政治的语境中,指的是美国两党选民和精英阶层在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方面的极端化。在极化的推动下,两党均是根据保守和自由主义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立场来引导自身的政治行为。而这一过程自然而然的推动了两党选民和精英在重大政策和社会问题的判断认知上差别越来越大,发展到今天,基本形成了红蓝两个美国分裂的局面。通俗点讲,极化,就是民主党变得更左,而共和党变得更右。两党之间曾经宽阔的中间交际地带,随着极化现象的发生变得愈发狭窄,甚至可能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党更左,共和党更右最直观的数据,就是选民意识形态上的变化。皮尤中心2014年的数据调查显示,自1994年以来20年的时间中,自认为简单自由派/保守派的美国人翻了一倍,从94年的10%上升到21%。而两党选民的意识形态中间值差异,也有着显著提升。截止到2014年,92%的共和党人比民主党要更右,而94%的民主党人要比共和党人更左,这一数据在二十年前仅位于60-70%的水平。越积极越极端而如果稍微了解美国政治的话,都知道90年代的美国远非什么两党认同一致的和谐年代。大门94年金里奇革命掀起的焦土式政治在大行其道20余年之后,把美国政治推向了今天的极度极化,比90年代还要严重很多的程度,足以说明极化现象在美国社会现在有多么根深蒂固了与此同时,作为政党精英的两党国会议员,也同样伴随着选民的极端化而自我调整。两党意识形态极化的一个重要外在表现,就是两党国会议员开始变得愈发和党派主流靠拢团结,使得原先6-70年代规模庞大的两院中间派势力在几十年后几乎完全销声匿迹。消失的中间两党的党派团结率分(Partisan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时代翻篇,呼吁团结—新总统拜登的第一天

新总统,旧面孔,懂王远去,拜登登台“漫长前路上,我们需要拥抱彼此”---追逐了总统宝座半个多世纪,在78岁高龄之际成功圆满的乔·拜登,终于等到了他入主白宫的这一天。然而,喜事过后,现实依旧残酷。就职典礼演讲中依旧呼吁团结,意图拟合美国分歧的拜登,上任后面对的现实,是一个极度分裂,危机四伏的美国。拜登政府所要作的不仅包括了恢复美国在特朗普四年折腾后严重受损的外交声誉和民主制度这两项重担,同时还要接过美国新冠疫情失控和经济衰退等一票“烂摊子“。更别提,新政府展开新工作的同时,还得凑出时间来应付两周前国会事件和特朗普二次弹劾等前朝“余毒”。新总统就职种种问题,到过去单拎出来一个就够一届政府忙活的了。然而对于新官上任的拜登,这些艰巨的挑战都是无法逃脱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前路多艰,可真不是开玩笑的。好在拜登上台的同时,有着民主党把控的参众两院加持,(甭管优势多微弱,多数党就是不一样),给了拜登放开手脚推动自己议程的机会(能不能通过两说)。不知道这回民主党全面执政,能否比十二年前做的更好呢?不和平的权力交接某种意义上来说,2021版的总统就职典礼可谓是独一无二。离任总统百年以来第一次提前开溜先不提,光是空无一人的国家广场和戒备森严的华府街道这两大诡异景象就足够出格了。与往常的人山人海比,冷清许多尽管共和党国会领袖在拜登就任后均表示美国的“和平权力交接传统”得到了延续,但两周前特朗普支持者的入侵国会事件足以证明本次的新老政权交接并不和平。1月6日风波导致了大量力图确保就职典礼安全的美军进驻华盛顿特区,进而就有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别样风景线。(香蕉共和国警告)罕见景象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隐患迫使就职典礼委员会取消了多项往年的传统。没有了人山人海的观礼群众,国会台阶上的嘉宾人数也大幅缩减。新总统就职完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一路徒步游行到白宫的环节,也被砍到只剩下白宫前一小段。线下舞会取消,群众改为线上庆祝的这些变化,都提醒了我们疫情之下的这两年是多么的不同。当然,本届就职典礼最大的变动,还是作为离任总统特朗普的缺席。自1869年安德鲁·约翰逊拒绝出席新总统就职仪式以来,还没有那位美国总统选择提前开溜。即便是输掉连任的总统,也都会替自己的继任者站台。不过对于极度好面子,连任失败后一直拒绝认输的大统领来说,他会来才是新闻。先溜了于是,前夜刚刚签完百余人特赦令的特朗普,在1月20日一早就乘坐空军一号提前离开了白宫,回到了他的新家乡弗罗里达。不过比较出人意料的是特朗普离任前既没有特赦自己,也没有给自己的子女亲人提前赐发“丹书铁卷”,这种反常行为让人很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制止了他行动。(没了推特不知道他的想法了)不管怎样,特朗普时代都已经(暂时)告终,接下来的主角,要换成拜登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果把时间推回到一年前,很难有人能想到78岁的拜登真的会成为第46任美国总统。绝大部分人,在目睹了拜登15年末在白宫玫瑰花园宣布放弃竞选总统之后,都认为这位政坛长者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终点。然而命运之轮的转动,让这位本来放弃追逐总统大位之梦的七旬老人,再度看到了入主白宫的希望。15年宣布退选特朗普16年通过赢下中西部锈带三州爆冷当选总统,让民主党内部陷入了集体的反思,需要一个能够赢回白人蓝领阶层选民的候选人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于是,一向和蓝领阶层挂钩,同样是老白男,和非裔群体又有着紧密联系的拜登,就成了民主党内最被看好能击败特朗普的“潜力股”。但真到了民主党初选阶段,拜登老古董式的政治风格和他竞选辩论中起伏不一的表现,不仅引来了媒体的嘲笑,还让绝大部分民主党精英和政治评论人士都一致认为他迟早药丸,自我爆炸之是时间问题。IANH之后,拜登几乎政治死亡当拜登在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两州初选均遭遇滑铁卢之后,不少人已经准备好为他撰写政治悼词。然而南卡一州的胜利,让拜登咸鱼翻身,在超级星期二完成了超级大翻盘,随后迅速拿下了民主党提名。而到了大选之中,虽然历经波折和疫情变故,拜登最终也不负使命,以微弱的差距击败了特朗普完成了使命。有趣的是,就职典礼之前,前总统小布什专门跑去对帮助拜登拿下南卡最终翻篇的众院民主党党鞭吉姆·克莱本表示,称现在来看“拜登是唯一能击败的特朗普的民主党人”。短短一年时间内坊间智慧能有如此巨大的转折,不得不说2020年确实特殊。小布什克莱本交谈对于拜登来说,在三次尝试奋斗了五十年之后终于成功入主白宫,虽然成就感满满,却仍旧五味杂陈。在周二告别家乡特拉华活动的讲话中,拜登在谈到他英年早逝的长子博·拜登时声泪俱下,称应该是博而不是他来当这个总统。美国的现状,也让拜登很难高兴的起来,要接过来的担子并不轻松。宣誓就职不管怎么说,拜登在年近八旬之时再登人生高峰,也算是一个传奇故事了。只是,当了多年配角之后,这回终于轮到拜登来当主演了。百日新政就职典礼仪式结束后,拜登先是到访了国会山与两党领导层交换礼物,然后又和诸位前总统一起去了瞻仰了阿灵顿国家陵园的阵亡将士义冢。完成各道了手续之后,拜最终抵达白宫椭圆办公厅的拜登,迅速开始了自己的“百日新政“,一上来就签署了多份行政令,全面彰显新政府和老政府的不同。阿林顿致哀为了彰显新政府对疫情治理的重视,拜登第一份签署的行政令就是宣传已久的“口罩令“。不过由于联邦制的原因,拜登的口罩令只能限制出入于联邦所属建筑范围的人群,针对全国范围只能是鼓励而并非强制戴口罩。批发!随后,拜登还推翻了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决定,停止了边境墙的建设,延长了驱逐租户的禁令,以及重申了联邦政府对DACA项目的支持。一共加起来,拜登闪电般的签署了十七份行政令来向外界展示他政府的施政要点。考虑到民主党在国会两院的多数优势极度微弱,拜登政府可能还是需要依赖行政令和行政机关来推动许多政策要点。与此同时,拜登政府还正式向国会提交了1.9万亿的疫情纾困法案计划,希望国会能够迅速的通过新一轮的刺激措施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进一步扩散。但就共和党现在对新一轮救济金的反响来看,纾困法案想要迅速通过恐怕十分困难。winning
2021年1月21日
其他

真假多数?50比50的参院和预算协调程序

首先解决的是委员会层面的僵局。按照国会传统,各大常设委员会的两党人数比要和两党在参/众院的席位比例保持一致。既然两党在参院同样人数,那么委员会的比例也必须保持两党对等,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
2021年1月19日
其他

二次弹劾,号还没了,特朗普的黄昏?

特朗普在美国商界遇到的巨大阻力,将严重影响到他总统任期结束后原计划推展的一系列商业计划。资金链的压力,媒体的禁言,都让特朗普的品牌价值受损。原先构思的特朗普专属“电视台“一事,现在估计也将搁浅。
202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