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博物馆

其他

襄博文物 |再现传奇——人物故事铜镜

人物故事铜镜铜镜是是我国古代人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生活用具,我国铜镜的繁荣鼎盛时期是汉唐,随后铜镜的制作逐渐衰落,直到金代铜镜制作又重新崛起。金(1115~1234年)统一中国北方后,把大批中原优秀的工匠迁往北方,促进了铜镜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金代铜镜不仅继承了战国及汉唐五代遗风,吸取了中原地区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花鸟铜镜外,还有一些反映历史或当时传说、故事的铜镜,襄阳市博物馆的“吴牛喘月”镜、“柳毅传书”镜就是对历史传说故事的情景再现。“吴牛喘月”镜直径26.9厘米。圆钮,素缘。钮上方为一轮弯月,烟云映带,祥云缭绕,水天相接,水波荡漾。左右两侧各有一仙女,着宽袖锦衣,帛带飘扬,每人手中托一盘上放灵芝等物,飞跃在浩淼的水面上。下有一牛卧跪,回首抬头望月。“吴牛喘月”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因怕吴地炎暑天气,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形容天气酷热,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或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能力。唐代大诗人李白《丁都护歌》一诗中有:“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之句,感叹船工之苦。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吴牛喘月也有人称之为“犀牛望月”,传说江南有个姑娘叫玉贞,父母早亡,六岁就给花老财当牧童。玉贞每日晚睡早起,与牛相依为命。花老财是个贪色鬼,他见玉贞生得这么漂亮,就起了邪心。一天夜里,花老财叫管家和打手将玉贞绑起来,正要朝姑娘扑去,岂料一条铁鞭似的牛尾巴朝花老财脸上打来,并耸起两只锋利的角,戳中老财的眼睛。老牛乘机咬断了玉贞姑娘的绳索,跪下呼喊:“快,快骑到我背上!”原来老牛是神仙下凡,只见它撒开四蹄,朝凌霞山顶跑,打手们叫喊着围了上来。跑呀跑,跑到山岗头,没地方好跑了,老牛叫玉贞姑娘站在一只牛角上,玉贞姑娘就乘着牛角飞到了月宫里。老牛变成了只独角的石犀牛,因思念女主人,只有仰头望月。“柳毅传书”镜直径17.1厘米。圆钮,宽缘。画面以钮为界,浅浮雕出陆地和河水上下两部分。陆地上沿着镜缘左侧伸出一株古树,树下一男一女,女子衣带飘拂,男子面向女子,身子微向前倾,双手拱起,男女互作倾诉姿态,右侧一侍童在远处扶马伫立等候。草地上有野草、山花和几只不同姿势的羊,其间一方框无铭。波涛翻滚的河水中两条鱼在嬉戏。“柳毅传书”镜取材于唐朝人李明威的爱情传奇小说《柳毅传》。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柳毅的湖南书生,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在取道泾阳返乡途中,他遇见一位容貌非常美丽的姑娘在荒郊野外孤零零地放羊,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姑娘是是洞庭湖龙王的三公主,远嫁到此做了泾河龙王的儿媳。然而,丈夫终日寻欢作乐,对妻子薄情寡义,龙女无法忍受这般虐待,她请求柳毅帮她送书信到洞庭家中。柳毅非常同情龙女的不幸遭遇,怀揣书信,日夜兼程,将龙女托书亲手转交给了洞庭龙王。龙王得知爱女受难,非常伤痛,他弟弟钱塘君,立刻诛杀了泾河逆龙,救出了龙女。最后柳毅和三公主互生爱慕之情,喜结良缘,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该镜讲述的是故事的前半部分,树下男女形象就是表现龙女遇柳毅倾诉的情景。典故“柳毅传书”也指不畏艰难困苦,救人于危难之中。由以上两面铜镜表达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金代的人物故事镜大多采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典故、传说及喜闻乐见的故事图案等,如吴牛望月、柳毅传书、许由巢父、牛郎织女、仕女观鱼、达摩渡海等。纹饰基本上脱离了早期铜镜纹饰那种含蓄、朦胧、抽象的神秘基调,刻划的内容非常直观,韵意表达比较直白,充分地反映出这时期浓厚的草原民族文化气息。本文由襄阳市博物馆提供,原文刊于襄阳市博物馆编著的襄阳文物丛书《襄阳瑰宝巡礼》,阅读原文请查阅该书。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襄博文物 |清净淡雅——青白釉划花瓷碗

青白釉划花瓷碗2006年,施工人员在襄阳城东护城河外缘阳春门公园区域清淤时发现了砖砌遗迹,市考古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发现是1座古墓,且早期已遭到破坏,经清理,墓中出土了2件完整的文物,1件为釉陶罐,1件为青白釉划花瓷碗。只见这只碗,外观似斗笠,近看类玉器,形态规整,色泽莹润,光照暗花显现,敲击清脆悦耳,抚摸犹如纸薄,正是1件北宋景德镇湖田窑烧造的青白釉瓷器精品。它高
2023年5月9日
其他

2000多年前就有烤串了!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吃过新晋网红——淄博烧烤吗?作为“被低估的烧烤胜地”山东的烧烤历史已有2000多年之久有图有真相↓↓↓“烤串”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手烤串,一手扇风这不就是现代的烧烤吗△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把羊肉、牛肉、鸡肉、鱼肉切成大块,串在籖(qiān)上架好“燔(fán)炉”,点燃桑木炭一手执串,一手扇风,等待美食出炉这画面竟和现代的烧烤如出一辙虽然差点“灵魂调料”——孜然和辣椒(当时还未传入)但想来肉串也是外焦里嫩、香味扑鼻△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还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烧烤,另一人持扇扇风。烧烤在中国历史悠久燔(fán)、炙(zhì)爇(ruò)、炮(páo)都是古人用来表示烧烤的词最终他们决定用“燔炙”统称烧烤美食△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这位庖厨正在切肉。厨房里除了做烧烤的庖厨还有人专门从事剖鱼、切肉、烧火等工作头顶的食物架上还挂着鸟、猪腿、羊头、牛头、兔等临沂五里堡这一组以庖厨为内容的汉画像石不仅记录了汉代美食也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汉代人的生活而全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成为后人了解汉代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物△马王堆辛追墓巨型椁室北面的头厢里有一张矮矮的漆案,上面摆着全套的餐具,五盘菜、一碗汤、一碗酒,还有几串烤肉串。这和汉画像石庖厨题材的画面相差无几。石头上的“汉代生活百科”画像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遗存在一方方石块上石匠们以石为材,以刀代笔线条与光影交织创造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整个宇宙△临沂五里堡迎宾、车马出行汉画像石。画面共分四层,每层内容各有不同。有时,同一块画像石上甚至会讲述不同的故事涵盖车马出行、庖厨宴饮六博对弈、男耕女织等在内的现实生活的画面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拓片中的捕鱼画面。它们补充了史料记载的不足对我们了解汉代的历史、思想、风俗礼制甚至研究整个汉代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石头上的“大汉史诗”汉画像石散点透视构图法至今仍在沿用作为汉代艺术的代表作汉画像石气势雄浑,独具风采从雕刻手法看既有“深剔”,又有“浅剔”既有“阳线刻”,又有“阴线刻”“深浅”“阴阳”两种矛盾的手法在拓片上形成剪影效果干净利落,也醒目明快△山东诸城前凉台汉画像石上的《庖厨图》(拓片),为我们展现了宰羊、汲水、切菜、劈柴、烤肉的情景。在艺术手法上那些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石匠们运用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既写实,又夸张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活泼热情的氛围△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的剖鱼画面。汉画像石还创造性地用了平视、侧视、俯视、重叠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庖厨图》中剖鱼的画面是侧面视角其上又有俯视视角下的被剖成两半的鱼从不同视角构图形成多维空间的想象这种散点透视构图法成为中国画的标准透视构图模式直到今日仍在沿用成为中国古典美术发展的里程碑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凭石头的坚硬、永恒借画像石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精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这“无声的画,有形的诗”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襄博文物 |精致秀丽---越窑青釉执壶

越窑青釉执壶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越窑。越窑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南宋,历时一千多年。其实一提起越窑,总会让人想起充满传奇与诱惑的“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对越窑秘色器的赞美,越窑青瓷釉色晶莹如九秋露水,色泽如千峰滴翠,给人以一种联想翩翩、难以捉摸的美感。姑且不论“秘色瓷”到底什么样,越瓷青瓷是中国历史上时代最早、影响范围最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窑系之一却是不争的事实。襄阳市博物馆就收藏着这样一件越窑青瓷——越窑青釉执壶。2004年4月的一天,襄阳市韩岗村几位村民和往常一样,有说有笑地继续着前几天的修堰挖渠劳动,临近中午时,正当村民们准备收工回家吃饭时,一村民突然发现了自已挖出的土里有一块墓砖,当即就意识到这里有墓葬。因为这一代墓地众多,襄阳市考古所经常在这一代进行考古发掘,当地民众也了解了一些文物知识,所以墓砖出现后,村民立即停工,并向不远处正在发掘韩岗遗址的襄阳市考古所工作人员进行了报告,他们迅速派专人到现场调查和清理,在墓室一角出土了1件越窑青釉执壶,经考证其时代为五代,这一发现填补了襄阳地区五代瓷器的空白。这件执壶通高20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8厘米,重890克。浅灰胎,体施青釉,圈足处无釉。喇叭口,束颈,溜肩,五瓣瓜棱形弧腹,矮宽圈足。肩部前后分置中长六棱形直流和扁带状把。执壶器型规整,清秀优雅,胎质细腻,釉色青翠匀净。是较典型的五代晚期至北宋初年的产品。//
2023年4月29日
其他

免费鉴宝来了!与你相约“5·18国际博物馆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湖北省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将联合举办襄博鉴宝活动。一活动方式、时间,地点(一)方式实行实名预约制,每人每次原则上不超过5件藏品,不接受非实物类鉴定。(二)时间5月18日9:00-12:00。(三)地点襄阳市博物馆序厅(昭明台一楼)。二鉴定服务流程1.有鉴定咨询需求者将所鉴定咨询藏品照片(每件一张)、《待鉴定藏品持有人及藏品信息登记表》发送至博物馆工作电子邮箱(xysbwgzbt@163.com),咨询电话:15771009978刘老师,15570411869窦老师。2.咨询者按指定时间携带参与鉴定咨询的藏品至襄阳市博物馆馆内,向咨询点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待查并填写《襄阳市博物馆文物藏品公益鉴定咨询申请人承诺书》,领取鉴定顺序号。3.现场进行交流、鉴定,并告知咨询者鉴定咨询意见。4.鉴于藏品鉴定工作的特殊性,对当场不能提供意见的,我单位在十个工作日内向咨询人做出答复。三注意事项1.鉴定咨询全程文物藏品的包装、运输、安全由文物藏品持有者自身负责,鉴定方仅在有鉴定需要时接触文物藏品;2.专家现场鉴定,提供口头倾向性意见(包括名称、时代等信息),不评估价格,不出具文书,不具备法律效力;3.未经许可,鉴定过程中禁止拍照、录音、录像,如有发现,立即删除,并取消鉴定资格;4.文物鉴定咨询活动为公益性,不收费,亦不进行展览、交易等其他无关活动,不从鉴定咨询服务中牟取经济利益。此次是湖北省博物馆首次联合地市州博物馆举办免费鉴宝活动现场特别邀请到重量级专家坐镇蔡路武湖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1994年就读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文物局文物进出境陶瓷类责任鉴定员资格,湖北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撰有《清代历朝官窑瓷器概观》《试论明末清初瓷画与绘画的交融关系》《湖北元青花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湖北明代“空白期”墓葬及出土瓷器研究》《咸丰唐崖土司城出土瓷器综述》《解析楚国人形和人首纹玉器》等论文多篇,独著和合著有《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湖北卷》《中华发明发现大典》《中国传世玉器全集》《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湖北卷》《荆楚陶雅
2023年4月29日
其他

“妙想天开:米芾的书房——襄阳市博物馆藏书法拓片展”在鄂州市博物馆开展

“妙想天开:米芾的书房——襄阳市博物馆藏书法拓片展”于2023年4月28日在鄂州市博物馆三楼临展厅正式对外开展,展览持续至2023年7月11日。这也是继2017年《天国之享——南北朝画像砖艺术展》后的又一次合作。本次展览为襄阳市博物馆与鄂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集中展示了38幅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珍贵的书法拓片。在营造健康文明、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彰显中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广义是从碑文、石刻和古器物等文物上拓印下其形状、文字或冬画的纸片。狭义上,拓片主要指碑拓。中国历史上许多已散失毁坏的书法碑刻,正因有拓片传世,才能使后人有机会感受到原碑刻的风采与内容。它不仅是研究文字演变的可靠依据,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考古、文献等价值,每一张拓片,都携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基因和密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驻足凝神,体悟其妙。此次展出作品皆为米芾书法精品,如《动静交相养赋》为米芾行书的代表作,字体气势飞动,纵横自如,达到了雄逸苍厚的境地;《游虎丘》是其草书的代表作,诗文为朱长文作,流畅雅致,且具逸兴,堪称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交流价值。《春赋》《动静交相养赋》米芾(1051年至1107年)字元章,自署名米或芈。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台称“宋四家”。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楼阵马,沉着痛快”。鄂州市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7月,新馆于2014年8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馆舍按功能划分为陈列展示、社会教育、藏品保管、科学研究、文化产业、综合办公等区域,总体建筑风格为仿汉高台建筑,古朴博大,厚实典雅。馆藏文物80121件(套),含珍贵文物475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9件,二级文物660件,三级文物4019件。藏品中尤以六朝青铜镜、青瓷器最具特色,代表性藏品有各类汉、三国六朝铜镜、青瓷仓廪院落、将军孙粼错金银铜弩机、错金铭文环首铁刀等。现设“鄂楚历史文化”“三国吴都历史文化”“铜镜文化”“鄂州民俗文化”“武昌青瓷文化”5个基本陈列,另还有两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作为鄂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鄂州市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机构,是弘扬鄂州文化的阵地和展示鄂州文明的窗口。襄阳市博物馆联合鄂州市博物馆诚邀您一同走进米芾的书房启窗见山川浩远品万卷古今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襄阳市博物馆2023年五一节假日开放公告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襄博文物 |盛世华彩——三彩狮形烛台

三彩狮形烛台三彩始创于唐代,是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低温陶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著称。唐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从官府到民间都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在这种风尚和制度的推动下,作为陪葬明器的三彩器烧制得到了空前发展。目前,唐三彩制品主要分布在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两地。由于襄阳处在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在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南襄隘道和荆襄大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之所和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襄阳地区偶尔也有唐三彩器物出土,如枣阳城关的1件狮形烛台和高新区黄家村墓地出土的3水盂、1件粉盒等。其中这件狮形烛台造型别致,色彩斑斓,格外引人注目,现收藏于襄阳市博物馆。本期,一起了解这件唐三彩狮形烛台。这件唐三彩狮形烛台于1972年出土,通高15.5厘米。狮子昂首挺立在一束腰形长方器座上。通体施黄、绿釉。狮眼上扬,张口露齿,鬃毛竖卷,尾上卷。狮身背部置一鞍,鞍上置一敞口弧壁烛台。上饰勾连纹。器型虽小,但丰满端庄,体现了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的特点,这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狮形汉代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神兽”,这一时期的狮子造型为肩生双翼,头上长角。所谓的瑞兽,如“麒麟”、“辟邪”、“天禄”、“狻猊”等都是指狮子。到了唐代,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人们视野的开阔,真实的狮子大量传入,其在造型上也就摒弃了神秘色彩。狮子胸部高高突起,前肢直伸,狰狞威严,强健有力,屹立不拔,呈现出强健、饱满、丰腴和比例适当、结构合理且富有人情味、令人喜爱的狮子形象。这件三彩狮子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文化特色,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不可一世、嚣张跋扈的气势和自信自足、舒展自由的情趣。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看纹饰,猜一体育运动,______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2020年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项目决赛前竞技龙舟作为展示项目在赛道上劈波飞渡、奋勇行进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龙舟为何能划入世界舞台?从“羽人竞渡纹铜钺”三个看点探秘中国龙舟的前世今生↓早于屈原始于吴越它记录着2000多年前的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但早在屈原之前,其实就已有竞渡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而今天的这件铜钺正好可以和闻一多先生的判断互相佐证1976年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石秃山旁边的农田里一位老农挖到了一件色泽金黄的器物即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这是迄今中国以“竞渡纹”为纹饰的首件文物此铜钺不仅证明了2000多年前先民就已掌握赛龙舟这项体育运动技能也可能是最早记录世界划桨水上运动的重要器物从舟到龙舟历代王朝轮番上演“赛龙舟”名场面“钺者,大刃之斧也”从外形上看和“斧”很像从开始作为兵器和刑罚器使用到后来演变为象征身份和王权的礼器这件铜钺体积偏小不像作战实用武器,也没有使用痕迹应是代表王权、王法的器物细看其外观就能体会其名字中“羽人”和“竞渡纹”的含义铜钺整体呈“风”字形盘旋于上方的两条“龙”昂首相对、前肢弯曲、尾向内卷下方则以一条窄窄的弧线作“舟”上下一起看,正好呼应了“龙舟”的称呼舟上四人双手持桨划船、动作整齐划一除了头上迎风飘扬的羽冠整体画面与今天的“赛龙舟”无异这是“竞渡纹”的直观体现划船人为何头戴如此夸张的羽冠?这是出于于越先民对鸟的崇拜他们自称“大越鸟语之人”后人也称他们为“羽人”“羽人”用羽毛装饰人体、以龙舟作载体以最快的速度追逐他们的图腾崇拜“鸟”羽人竞渡也作为日常标配被刻在了铜钺上而划龙舟的习俗从古至今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竞渡”活动已全民普及到了汉代、南朝,定期在五月初五举行隋朝则上演了“观者如云”的壮观景象再看唐代,龙舟竞渡的空前规模用百舸争流形容也不足为过正如钺上那四名于越先民一样历代划手们生生不息地竞渡、竞渡、竞渡将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龙舟精神代代传承中国龙舟划向世界舞台如今,这件沉默千年的国宝级文物在体育活动中频频找得到身影北京申办奥运会时作为中国悠久体育竞技的实物史料“羽人竞渡纹铜钺”成为申报依据之一它还是宁波市申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时的申遗标志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的创意logo还将其与亚洲艺术节经典A型图案结合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龙舟也被更多国际友人所喜爱2019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在宁波开赛龙舟正式向世界发出了邀请如今,国际划联正全力推进龙舟进入奥运会期待这条“中国龙”能飞渡山海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让更多人了解龙舟文化、热爱龙舟运动以龙舟精神传承经典国粹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襄博文物 |浓墨重彩——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

1996年、2009年,襄阳城南门外郑家山、樊城紫贞墓地各出土了1件青釉绿彩瓷执壶。馆藏文物瓷器篇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出土于郑家山)↓这件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出土于郑家山,高29.4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21.7厘米;灰白胎,体施青釉泛黄,近底处露胎;直口,圆唇,直颈较短,溜肩,瓜棱形弧腹,平底;肩一侧置八方短流,相对的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外两侧贴塑一对横系;口沿、腹部点饰釉下绿彩花叶纹。馆藏文物瓷器篇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出土于樊城紫贞墓地)↓这件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出土于樊城紫贞墓地,高21.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1.7厘米;灰白胎,体施青白釉,底部露胎;敞口、圆唇,粗长颈,溜肩,弧腹内收,平底微内凹;肩部一侧置九棱形短流,相对的一侧贴附扁带形曲柄;腹部点饰釉下褐绿彩花叶纹。这两件执壶有什么区别呢?从上图可以看出,2件执壶各具特点,口、颈、腹、底、柄及釉色等都有明显区别,如:口由直口变为敞口,颈由粗短变长,柄由短加长,釉由绿彩变为褐绿彩。这些区别反映了唐代执壶形式的多样性及早晚不同的演变轨迹。延伸执壶,又称“注子”“注壶”。由长沙窑瓷壶上的文字“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泛花泛蚁”等可以看出,唐代瓷执壶可用为酒器和茶具,作茶具者叫茶瓯,作酒器者称酒瓶或酒注子。青瓷执壶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唐前期执壶形制稍显固定,中晚期执壶式样繁多。长沙窑瓷器器型多达七十多种,产品种类丰富,其中数量最多的有壶、碗、罐、洗盒、瓶、盘、碟、盂、杯、盏、水注、烛台、灯、枕和各种瓷塑鸟兽、人物等。执壶的艺术装饰手法艺术装饰手法主要有釉下彩绘、模印贴花、印花、堆花、刻划花、镂空等,纹饰有花草、鸟兽、鱼、人物、园景及诗、商品宣传文字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釉下彩绘、模印贴花与诗文装饰。①釉下彩绘一般以彩色在坯上作画或刻划花纹并上彩后施釉入窑烧成,彩绘的色彩以褐、绿两彩为主,有的用褐彩画线,有的用绿彩渲染,褐、绿两色交替或重复运用使色彩产生多变的艺术效果。此外还有白、粉蓝、褐绿等色彩。②模印贴花往往是将用模子制成的花纹堆贴或直接拍打在器物的坯上,或在薄泥片上压印出花纹,经低温素烧,贴于器体后施釉,再在贴花处浸上褐釉,进行综合装饰。③诗文装饰是长沙窑的始创,即在坯上写诗施釉烧制而成,诗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研究唐代历史、文学、书法等的重要资料。中国陶瓷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陶瓷业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和特点。通常唐三彩釉陶是盛唐气象的标志,也是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陶瓷品牌。但南方长沙窑瓷器青釉下加釉彩的普及,冲破了唐以前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长沙窑釉下彩的创烧对中国彩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这只五彩碗内,暗藏一幅漫画

《荀子·王制》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春耕,代表一年劳作的开始民以食为天,食从耕中来这件五彩耕织图碗描绘了怎样一番百姓春耕图景?名为五彩碗上不止“五”彩虽然叫作“五彩”碗但仔细观察碗体的绘画图案上面的颜色可不止五种五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在彩炉中以低温二次烧成康熙五彩登峰造极红绿相间、色尽其致碗上共有几头牛?这件五彩耕织图碗上共画了几头牛?第一头牛尤为醒目一位农夫骑在牛背上身后的房屋错落有致阡陌间是爬满青苔的岩石虽是农忙时,却也悠然自得在不远处第二头牛也跃然“碗”上画中农夫正驱使水牛“耖(chào)田”“耖田”是将土地耕、耙之后进一步碎土以求水田平整、土肥相融这幅图恰是水稻耕种过程的真实写照第三头牛不偏不倚,正在碗心牧童骑着牛将斗笠高高抛起这灵动巧妙的一“抛”繁忙的春耕之景霎时间充满童趣而碗心之外的留白似乎与饭粒汇为一体又好似江南的一片烟雨空蒙融合西洋画“透视法”成为清代工笔画一大创新碗上所描绘的春耕景象实际源出康熙《御制耕织全图》《耕织图》可以追溯至南宋最早的绘写者名叫楼璹(shú)在碗壁的另一边以金彩书写的正是他的诗作《耖(chào)》康熙曾在南巡之时看到过楼璹所创作的《耕织图》当下即带回宫中命画师焦秉贞进行了“二次创作”于是便有了《御制耕织图》相比于传统中国画焦秉贞融合了西洋画的透视法中西结合体现出全新的绘画风貌这也是《御制耕织图》最大的创新之处“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农人们乐观勤劳,赏春又争春把播种的愉悦和收获的满足全部收入碗中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4月9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三国青铜马

它虽没有精巧的结构、夸张的造型,但就体量而言,迄今出土者无出其右。其身高、体长均为163厘米,完全是按照真实马匹的形体,以一比一的比例用青铜浇注而成,重达720斤。
2023年4月8日
其他

一件玉器,串联两大文明!

一件玉器如何串联起两大文明?十节玉琮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它是金沙遗址最古老的文物金沙出土的玉琮竟带有“良渚”特色?古蜀地区的金沙遗址迄今已经出土了2000余件玉器唯独有一件做工精妙与众不同它就是十节玉琮这件玉琮玉质温润、半透明整体形状为长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表里如一、质地致密十节之上阴刻40个完整的神面神秘而沉默悄悄观察着周遭的一切低语着数千年悠悠岁月△十节玉琮线描图琮体一面还有一处神人图案刻画的人物形象头戴装饰、长袖飘逸肩有羽翼、翩然起舞值得推敲的是这件十节玉琮无论从料、工、形、纹哪个角度看都和其他金沙玉器有着很大区别却和良渚文化玉器十分相似更像是一件来自良渚的“进口产品”△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璜(上)、玉琮(下)十节玉琮如何跨越时空“移民”蜀地?令人疑惑的是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时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而金沙文化繁盛于3000年前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这件玉琮对于金沙时期的古蜀人来说已经算是一件“老古董”了3000年前的古蜀人拿着这件玉琮就好比现代人拿着一件唐代玉器近两千公里的距离它是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穿越而来的呢?△十节玉琮表面的不规则划痕、污垢及油渍有学者认为
2023年4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春秋铜车饰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4月1日
其他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十讲——庞德公

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襄阳自古人文荟萃,灿若繁星,从卞和、宋玉到刘秀、诸葛亮,从孟浩然、米芾到现在的航天英雄聂海胜、跳水冠军王宗源,灿若繁星,数不数胜。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襄阳历史名人的故事一起认识先贤,以古鉴今庞德公庞德公,生卒年待考,襄阳人,东汉名士,住汉江中鱼梁洲。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他进府,皆不就。刘表问他不肯官禄,后世何以留子孙,他回答说: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过安居乐业的生活,所留不同罢了。庞德公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庞统为“凤雏”,被誉为知人。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姐为妻。诸葛亮以师礼对待德公,每次来访,独拜于床下。今襄阳城东门外庞公乡是庞德公的出生地。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以终。鹿门山上的“三高祠”即是为纪念庞德公和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而于明代所建。襄阳鹿门山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4月1日
其他

一条了解“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从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到二里头、殷墟遗址的考古新进展,再到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让我们穿越时光、深入田野,细细体会考古新发现背后我国灿烂辉煌的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因为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22年5月,“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赵家徐姚遗址地处海岱腹地,位于山东临淄东部,距今1.1至1.5万年。遗址保存完整、遗物丰富、性质明确、年代关键,是华北地区乃至国内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山西兴县碧村遗址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村北,是一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聚落,城内残存面积75万平方米,主体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及二里头时代早期。碧村遗址是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占据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过渡的前沿要地,是展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重要窗口。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中东部,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大型都城。2019年以来,考古人员展开新一轮发掘,在中心区新发现的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揭示二里头都城为多网格式布局。二里头都城严格方正的都城规划制度、“居葬合一”的布局结构,同宫城宫室制度、青铜礼乐制度等制度一起,为商周及后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体现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王国在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开创、引领作用。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考古工作者对商王陵及周边进行考古勘探,发现有围沟、祭祀坑、墓葬、灰坑等。其中,两个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关系,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千米西头村,先后发现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等各时期遗存,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西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西周王朝的统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为寻找文献所载“豳”(古地名)与“豳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大松山墓群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共清理墓葬2192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该墓群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情况,展现了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古城村寺庙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东侧。古城村1号寺庙址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处高句丽佛寺,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已发现最早的佛寺遗址。古城村2号寺庙址是首次全面揭露的渤海国高等级佛寺,为研究我国唐代高等级佛寺平面布局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古城村寺庙址考古发掘对完善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物质文化全貌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州桥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州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等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段,温州古城朔门外,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为主。朔门古港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系列遗迹重现了宋元温州港的繁华景象,是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为温州坐实龙泉瓷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物证。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商代晚期ran父戊铜爵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招募开启!“祭先烈明心志 讲故事话清明”主题社教活动来了

清传统明“清明踏青好时节,莫负人间四月天”。在风清物宜的仲春时分,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春节,三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中唯一一个由节气命名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春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时节。襄阳市博物馆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文化积淀,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拟在“清明节”到来之时开展以“祭先烈明心志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春秋早期龙形玉佩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叔皇之孙(鱼命)铜敦

襄博馆文物卡叔皇之孙(鱼命)铜敦春秋晚期叔皇之孙()铜敦:2005年高新余岗墓地出土,口径20.3、通高19.3厘米。整体呈扁圆形,蹄足矮,盖周环钮。素面,内壁铸铭文八字:“叔皇之孙()之食盏”//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东汉环首单面铜刀

襄博馆文物卡东汉环首单面铜刀环首刀又称汉刀、环头刀,是一种以手持为主的短兵器,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圆环形。环首刀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比较早,早在商代就有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富甲天下的齐国甚至是以环首刀为型来制作钱币,可见环首刀在我国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西汉时期环首刀开始在战争中普及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其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这也成为了当时衡量军力的重要指标。//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只有21%的人今天过节!你是其中之一吗?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世界讨厌香菜日。在社交网络上,美食界主要争论话题——豆腐脑咸甜党、西红柿炒蛋放糖不放糖、还有就是“香菜”!有些人少了香菜总觉得不够味道,而另外一群人满脑子只有一句话:不要香菜!千万不要香菜啊!一篇发表在英国《Flavour》期刊上的论文显示,根据地区和种族差异,约有3%~21%不爱吃香菜。其中,东亚人占21%,远高于占比17%的欧洲人和占比14%的非洲人。对此专家猜想,或许是因为东亚国家更常在料理中添加香菜,人们能频繁吃到它,所以讨厌者比例也高。香菜,其实是远方来的“异香”菜!香菜又名芫荽(yán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黄褐釉陶楼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显微镜下的大明》——从细微处看中国古代数学

近日,由张若昀、王阳、戚薇、吴刚、高亚麟、费启鸣等主演的新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以下简称《丝绢案》)收官。《丝绢案》改编自马伯庸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明代底层人民掀起基层反腐风暴的故事。与其他历史剧不同,本剧选用税务作为切入点,生动展现明朝官民的千奇百态。该剧播出后,很多观众也都开启“放大镜”观剧模式,或重拾明史,或比拼起古代算术……不少网友评论,“从没想到看电视剧还要做数学题。”“论古代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数学我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礼记·内则》篇提到西周贵族子弟从九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方法。“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九数”又是什么呢?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时说“九数”即为“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这九种跟算数相关的专有名词,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主要方法与基本框架。剧中开篇提到的“割田术”,官方的说法叫作分田术,正是出自于《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章,主要讲述了田亩面积的计算与分数的计算。清道光刻本《九章算术》除了《九章算术》以外,古代还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算术著作。比如,《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勾股定理论证过程,此时的勾股定理不是用作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古人立杆测影、授时观象的方法;南北朝时期的《孙子算经》通过“物不知数”问题,给出了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方法;《张丘建算经》通过“百鸡问题”提出了三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的解法;唐初王孝通的《缉古算经》,主要讨论了土木工程中土方计算、工程分工与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此外,宋代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秦九韶(sháo)的《数书九章》、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元代李冶的《测圆海镜》、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明代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等等,都是古代算学成就的代表著作。《周髀算经》▌神奇的古代计算工具——算筹在剧中,多次出现“算筹”的身影。算筹,作为古代计算“神器”,不仅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演算工具,也被用来解决土地开垦,粮食置换,徭役安排等实际问题。算筹的产生年代尚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春秋时代这种工具就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直到15世纪元朝末年,才慢慢被珠算取代。战国·骨算筹,现藏于河北博物院▌“黄册”与“鱼鳞图册”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中,“黄册”和“鱼鳞图册”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载体,也是观众理解剧中线索的重要关键词。所谓“黄册”,一般指的是明代为管理户口和征调赋役编制的户口登记簿册。明太祖即位后,鉴于当时田赋制度比较混乱,派遣百十人核实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后来又命户部核实天下田土。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为了改变这样的混乱状况,明朝决定编制黄册。彼时,黄册上的户口被分为三等,即民户,军户,匠户。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户,也是实际负担赋役最多的群体。明代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在宋时就曾编造,而明洪武六年(1373年)进行了正式编造和推行。当时,朱元璋下令开始全面丈量国家土地。根据《明史》记载,其主要方法是“量度田亩房源,明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寸,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以税粮一万担为标准,称为区,区绘总图。鱼鳞图册上标注田主姓名,土地肥瘦、税粮多少等,使得征收者对田赋的数目一目了然。在明初,“黄册”与“鱼鳞图册”是明朝赋税制度的重要参考基石。但在明朝中后期,由于“黄册”与“鱼鳞图册”保管不善、官员舞弊等,其功能开始逐渐与现实脱节,有颇大的疏漏。这也是《显微镜下的大明》故事发生的阶段。马伯庸曾在小说序言中开门见山:“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纪实”。剧中不仅强调故事背景的有史可考,更强调生活细节的有料可查。例如,从服饰细节观大明生员穿衣戴帽的特色、明朝职权制度...襄阳市博物馆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三国陶兽

襄博馆文物卡三国陶兽三国陶兽,出土于襄阳东津新区后岗村。高49厘米,宽18厘米,长33厘米。红陶,无釉。兽作跪卧姿,长颈伸直,目视前方。兽头近圆锥状,尖端正前方开鼻孔与嘴;两耳相距较近,垂直于头顶,其一残缺;眼睛镶嵌美石,其一缺失;兽尾短小上翘。这件三国陶兽经过文物修复专家的巧手修复以后,让它以最佳状态与观众见面。//延伸阅读//中国古代传说中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古籍中形容为鹿身、牛尾、独角神兽的模样,故一直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敏带回榜葛剌国(今孟加拉)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明·沈度·《瑞应麒麟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Giri),发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国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摘自百度百科《时空裂缝里的镇馆兽》收听方式打开喜马拉雅app/喜马拉雅儿童app,搜索官方号#襄阳市博物馆#收听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昭明课堂”微课堂 |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2月19日
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五”字铜方鼎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祈福纳吉——青瓷龙柄鸡首壶

青瓷龙柄鸡首壶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晋代时称罂,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最早的鸡首壶的鸡头和鸡尾纯为装饰之用,故多为闭口尖嘴和短尾,后来鸡首壶成了盛酒器,所以鸡头作流,嘴成圆筒状,同时整个器型也由写实演变为夸张的变形。本期,襄小博带你一起探索馆藏文物——青瓷龙柄鸡首壶。2000年,在谷城县西南城关镇泰山庙村出土了1件东晋时期的青瓷龙柄鸡首壶,上承西晋,下接南北朝,填补了本区此类鸡首壶的空白。鸡首壶高30、口径10.7、底径15.7厘米。体内外施青釉。盘口较浅,细长颈,鼓腹,平底。肩、腹部有龙形柄,鸡首流,肩部附对称桥形系。上腹饰三道凹弦纹,腹中部有刻划纹。此壶釉面滋润,造型生动,充分体现了古人取动物形象为生活器具造型,并由具象向抽象演变的审美特征。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七讲——刘秀

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襄阳自古人文荟萃,灿若繁星,从卞和、宋玉到刘秀、诸葛亮,从孟浩然、米芾到现在的航天英雄聂海胜、跳水冠军王宗源,灿若繁星,数不数胜。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襄阳历史名人的故事一起认识先贤,以古鉴今刘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2023年襄阳市博物馆讲解员招聘公告

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编辑:李丹琰校对:尹梦媛审核:尤冬冬终审:卓为健运营:襄阳广播电视台本公众号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得转发、转载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报名表及更多内容
2023年2月12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佛寺发轫——黄褐釉陶楼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因素,如风雨侵蚀、战乱频繁等,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建筑大多荡然无存,时代愈久愈是如此,我们只能从文献或文物遗迹中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汉代较为普遍地用于陪葬的陶楼模型明器,就是我们研究古建筑最好最直观的材料,可使我们一窥汉代建筑艺术的面貌。2008年10月,在樊城蔡越一个建设工地内发现了1座三国初期的大型多室砖墓,考古人员普遍被墓中前堂发现的一匹青铜马所吸引,或者对后室双棺内为墓主人陪葬的金银玉器所惊叹,而对清理西过道时置于中间已残破的陶楼没有过多关注,只认为就是1件普通的釉陶楼而已,与过去发现的东汉或者西晋釉陶没有多大区别。但到后来进入室内进行拼对、复原和深入研究过程中,才发现它是一件极不寻常的陶楼模型明器。馆藏文物陶器篇黄褐釉陶楼↓黄褐釉陶楼通高104厘米、进深31厘米、宽33厘米。体施黄褐釉。陶楼出土时,已倒塌,经我馆文物保护专家近一年的修复后才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目睹它的建筑神韵与艺术风采。陶楼由门楼、院墙和二层楼阁组成。院墙的平面呈长方形,左、右、后三面墙顶盖双坡式檐瓦。前墙较高,上承双面坡屋顶,前坡下有两根八边形廊柱相承,廊柱和前墙以两横梁相连,后坡檐搭于左右围墙之上,形成门楼。两廊柱下有熊形柱础,内侧有两根拴马桩。前墙中部开一大门,两扇可开合门扉,门扇上部门枢装在门内顶部横额两端的圆孔中,下部门枢安在臼座内,门之相合处呈斜面,门下部有门限,每扇门扉上堆塑两羽人和一衔环铺首。大门右侧开一单扇小门,门扉上堆塑一羽人。大门左侧的墙下部有一个上为圆形、下为三角形的孔洞,可能是供家禽家畜进出之用。大门右侧前墙上开有一“井”字形花窗,花窗下有一熊。院内有两层楼阁,底层楼阁前墙开一大门,两扇门扉,门扉上装饰竖向条纹,门上方墙上装饰网格纹和竖向条纹,左、右侧墙壁上方各有一长方形窗,五脊四注式腰檐,正脊和垂脊末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其上以四熊托起平座,平座四周施勾栏,平座上承第二层楼阁,四壁装有百叶窗,五脊四注式屋顶,脊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顶部正中立有宝刹(相轮),底座镂空,近半球形,镂刻出母子熊斗虎图案,上为七重覆豆盘状相轮,顶立一月牙形兽。屋顶有瓦垄,瓦垄末端模印圆形云纹瓦当。这件陶楼体量较大,气势恢宏,且细部刻划到位,是研究东汉至三国时期建筑艺术的杰作。//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宝刀不老——环首铜刀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史的发展总是与战争相伴而行,因此,最先进的技术往往最先用于制作兵器,青铜铸造技术也不例外。古代的青铜兵器和我们后来常见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铜兵器种类较多,如刀、剑、戈、矛、钺、戟、甲胄等。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兵器:环首铜刀。2003年,在襄阳市樊城区松鹤路一考古工地上,考古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座三国早期的中型砖室墓,其随葬器物中除了较多的模型明器和金环、银环、铜钱外,还随葬有铜矛、刀和弩机等3件兵器,其中的青铜环首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该环首刀长86厘米、刃宽2.4厘米~2.8厘米、背厚0.8厘米,这是襄阳地区第一次发掘出土完好的环首刀。馆藏文物铜器篇环首铜刀↓环首刀又称汉刀、环头刀,是一种以手持为主的短兵器,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圆环形。环首刀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比较早,早在商代就有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富甲天下的齐国甚至是以环首刀为型来制作钱币,可见环首刀在我国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西汉时期环首刀开始在战争中普及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其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这也成为了当时衡量军力的重要指标。//
2023年2月7日
其他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六讲

“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荆楚文化同三国文化、汉水文化、诗赋文化、古城文化等一起成就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么襄阳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一起走进本期的襄博“科普云课堂”
2023年2月1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中华第一青铜马

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时可能心中就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国迄今出土的青铜马数量虽不多,但也是精品迭现,姑且不论已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就是秦始皇陵园陪葬坑的两架青铜马车都精美无比,你凭什么敢称“中华第一青铜马”?这并不奇怪,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亲眼目睹襄阳市博物馆这匹青铜马的风采。馆藏文物铜器篇中华第一青铜马↓它虽没有精巧的结构、夸张的造型,但就体量而言,迄今出土者无出其右。其身高、体长均为163厘米,完全是按照真实马匹的形体,以一比一的比例用青铜浇注而成,重达720斤。马呈站立状,形体精干,肌肉结实,头小微昂,咧嘴作嘶鸣状,颈短而粗,双耳上翘,腿短而有力,前腿绷直,后腿抓地,写实性很强,动感十足。同时,该马还采用了抽象的手法表现其特点,耳呈三叶片状,颧骨扁平,前腿膝盖微凸,前额上部直接铸出象征当卢的花纹,双耳间的额头上有插璎珞的纛,又表现出了马的功能性特征,好像随时准备让主人骑上它冲向战场。从造型看,该马似乎兼具西域汗血宝马和蒙古马的双重特征,可能属二者的杂交品种,这使得它既有蒙古马的强大生命力,又有汗血宝马的速度和耐力。这匹马从何而来,为何又铸造成这个样子呢?2008年10月,在樊城一个建设工地上,打桩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只听咔嚓一声,打桩机也停止不动了,工人们想让其回位,机器上拉也无法带动,在动用挖土机下挖3米余深并将淤土连同倒塌的青砖掀开后,一匹青铜马头暴露了出来,文物部门接报后现场勘查确认为一大型砖室墓葬,经申报发掘证实,砖室长13.9米,由甬道、前室、双过道、后室等部分组成,前部还有长长的斜坡墓道,是一座夫妻同穴合葬墓,共清理出包括铜马在内的18大类202件文物和近万枚铜钱,不少为罕见的珍品,铜马即其中之一。它紧靠前堂西壁后端站立,穿西过道进入后室正对男主人的木棺,马左侧放置有较多的铜、铁生活用器和大串铜钱,这匹马似乎一方面在继续引导男主人前行,一方面还在护卫着他的财富。发掘者通过详细考证后认为,这是一座三国初期、墓主人身份相当于二千石以上大将军、州刺史一级官吏的墓葬,结合男主人棺中出土2件金丝铁剑和前堂出土一柄大铜刀的情况看,男主人极有可能是一位将军,而墓中多件器物独特的风格和铭文内容揭示出他来自西北。或许这位将军生前有一匹蒙古马与汗血宝马杂交的良驹,它跟随主人南征北战,不仅立下汗马功劳,甚至还多次营救主人性命,这匹马死后,主人便用青铜铸造出了同样的一匹马,并跟随他来到地下,后世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石刻就是这种情景的再现。//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五讲

“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荆楚文化同三国文化、汉水文化、诗赋文化、古城文化等一起成就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么襄阳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一起走进本期的襄博“科普云课堂”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四讲

“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荆楚文化同三国文化、汉水文化、诗赋文化、古城文化等一起成就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么襄阳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一起走进本期的襄博“科普云课堂”
2023年1月2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鸳鸯火锅——“五”字铜方鼎

鼎是中国最古老的炊具之一,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基本为圆体三足。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而且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并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商代前期多圆腹尖足鼎,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尖足鼎逐渐消失。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多呈蹄形。战国鼎多敛口,皆有盖,附耳,普通的鼎腹作西瓜形,足渐短小,盖上伏三牺,或作三环。1991年出土于襄阳城外郑家山墓地的1件战国晚期四足铜方鼎就显得与同时代的铜鼎有些“格格不入”了。馆藏文物铜器篇“五”字铜方鼎↓这件“五”字铜方鼎平面呈长方形,通高25.2厘米、口长28.8厘米、口宽18.4厘米。带盖。子母口,环形附耳,直壁略弧,平底,下承四个兽面纹棱状蹄足。盖面圆弧近平,正中有一铺首衔环纽,四边角各置一云状环纽。鼎盖、内壁以铜板分隔为左右两格,容量比例大约为1比2。盖、腹饰一道凸棱纹,耳饰兽面纹、“S”形云纹。一侧耳的顶面和盖面各铸有“五”字铭文。此鼎造型罕见独特,构思极其巧妙,是该时期不可多见的文物精品,其长方形、带盖、四足、器内分格等形制特征,既融汇了圆鼎、方鼎的基本特征,又有所创新。尤其是器身、盖内分格,可以放不同的佐料、蒸煮不同味道的食物,功能颇似现代的“鸳鸯火锅”,不由得让人感叹惊奇。//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祥龙献瑞——龙形玉佩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它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作为一种图腾的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神异色彩。在襄阳博物馆展厅内,每一个展牌上都映有“C”形的线刻龙形图案,这件标志性的图案原型就是来自于2002年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的春秋早期龙形玉佩。馆藏文物玉器篇春秋早期龙形玉佩↓它通长3.6厘米、高3.4厘米,为白玉雕刻而成,微微现出米黄色,透明度不高,龙体扁平,卷曲呈“C”字形。仔细看龙张口吐舌,圆鼻高耸上卷,下嘴唇呈现出向下翻卷形成一圆孔,龙的颈背处有突棱竖起,尾端收缩呈尖状刻卷云纹、重环纹。该龙形玉佩造型规整,刀法精致,线条简约流畅,形象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玉器制作由西周平面化、简约化向隐起化、繁复化方向的演变轨迹,为战国秦汉及以后玉器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玉龙自新石器时代出现后一直地位崇高,并伴随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玉龙形制的演进自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初始,由玉玦形制至红山文化蜷曲形制,经夏、周、春秋、战国、汉唐直到宋代,形成了目前所见到的较为统一的标准样式。//
2022年8月2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车辚马萧——兽体铜车构件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车一般为木制,它作为人类的运载工具,约在4600年前由传说中的黄帝轩辕发明创造而来,“黄帝见风吹蓬转而造车”。夏禹治水时,曾“陆行用车”,并任命奚仲为“车正”负责造车,奚仲和一些能工巧匠共同努力,设计和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车。到殷商时期我国古车的形制已基本完善,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更趋完美,特别是战车担负着重要的作战任务。秦汉时期制车技术达到巅峰,并形成了较完备的车马礼仪文化,直至隋唐乘骑之风日盛,牛车、轿子等交通工具陆续出现,古代的车马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馆藏文物铜器篇兽体铜车构件↓1976年,在湖北随州万店出土了2件形制特殊的春秋早期铜车构件。造型、大小略有差别。整体似曲尺形,圆筒形器身,下端稍粗,顶部圆弧近平,中部正面有一椭弧形开口,背面有一小孔。器顶浮雕爬兽衔帽,尖足
2022年7月17日
其他

襄博文物 | 王族祭器——“ran父戊”铜爵

1979年4月,襄阳市文物工作者从襄阳废品收购站抢救出一批商周青铜器,包括5件重要铭文青铜器,其中一件为商代的爵。爵通高20厘米。长流尖尾,菌形柱,圆腹,圜底,带状鋬,三棱形锥足。腹饰饕餮纹。鋬内腹上铸有铭文三字“父戊”。
2022年5月3日
其他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社教活动开始报名啦!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襄阳市博物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优势将于2022年清明节期间开展以“我们的节日·清明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疫情防控公告

疫情防控公告各位观众:
202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