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逃离成都144小时》中,曾有过一段描述成都的文字:我一直觉得成都像是一团灰色的棉花,温润又耙和。两千四百余年岁月里,厚重的云层始终包裹着这座城市。不管是哪方移民进入这块土地,都会被它的气候层层环抱,染上甜糯的口音,吃上辣味的食物,转变为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就像我微博上一个旅居日本的粉丝的私信所说:“刚回国时每天早上都会惊醒,还以为自己在东京的家里,直到看见窗外那惨白色的天空,才安心松了口气:我还在成都。”没有人能轻易避开这座温柔乡。但是,这段文字是写在冬春交接时候的。被夏天的暴雨冲洗过的成都,溢出了更多的色彩与质感。我从身边的朋友中选取了6个样本,关于成都夏天的颜色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试图将自己过去所收集的影像筛选、排列,以6张色卡还原他们眼中成都此刻的质感。01“我的人生轨迹是以城市来划分的。我的脑海里有一个色谱,是我这些年的记忆体。”“三台是金色,绵阳是蓝色,成都是青色。”“金色是我那金光闪闪的童年,蓝色是那条雾气腾腾的河流,但我却始终说不清青色到底是什么。也许是长时间的阴天,也许是老房子的青瓦屋檐,也许是府南河的颜色,也有可能是一种含糊的生活状态。”“我也无法描述出这种青色的具体色彩,那是一种中庸的颜色,容易被其他色彩所影响,但保持着它的基底色。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恐怕有一千种青色的模样。”“无数的人在吐槽成都的天气,只有我觉得泛青色的阴天是这个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我还记得那个夏日的早晨,从镗钯街的二十四小时文轩熬完通宵走出来,小区的门没有开,我就沿着府南河一路向东漫无目的地行走。”“凌晨五点的成都街道没有人,静悄悄的黎明消弭了白和黑的边界,顺着河水盘踞的,只有一片巨大的、温柔的、青色的城市。”02“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选择自己的城市,有的人一辈子终了都还在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从嗜甜到嗜辣,我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成都待了四年,我始终称它为红油省。从西财毕业后出国留学的那段时间,经济压力很大,临睡前很多时候都是空腹。混沌中我总是会想到那些浸泡在辣椒油里的食物,豆瓣和熟油海椒的香气在那时会毫不意外地出现在我的鼻腔中。那时候的梦总是红色的、吞咽口水的。”“不要低估了这些食物带给你的愉悦感,这个城市总是会给每个定居者偷换概念,把对食物的苛求移植到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里。你得警惕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它会变成对某种味觉刺激的执念,并且萦绕你的后半生。”“那些在深夜发出红黄色光芒的街边小店是整个四川的罪恶源泉,红油辣椒就是成都人的大麻。”03“每一个爬楼摄影师的心目中都有一座早已规划好的城市,我们称她为理想城。也许是因为我总是关注这座理想城的高度,所以我会设想她刺破云霄的模样。”“成都的理想城是低饱和的灰蓝色。”“没人能理解一个城市爱好者的疯狂。今年夏天,我在半夜开车去468的脚底,仰头看着塔吊发出的光芒,然后抽满一根烟。”“我和这座城市在共同成长,她似乎是我身体的延展,我关注她的发展如同关注我自己的健康。早些年我也是一个唯高主义的城市迷,但是很不凑巧的是,成都不是一座向上发展的城市。她的天际线是低矮的、方块状的、平淡的,维持在一个不尴不尬的高度,和其他城市比起来平淡了太多。”“但现在,我学会了欣赏她的低调和内敛,我也慢慢懂得了,永远不要用其他城市的标准来定义一座城市。”“适口者珍,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座灰蓝色的理想城,独一无二绝世无双。”04“七十年代跟着我爷爷谈三花的时候,屋檐下可以喝,院坝里可以喝,茶馆头也可以喝。但是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在公园、山上喝。”“环境是绿的,茶叶水也是绿的,所以成都在我眼里是绿色的。”“二十年前接待了一个美国人,他问我,你们成都为什么要在楼顶种树啊?我抠破脑壳也没想出来为啥子,最后只好给他说:为了好看。”“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喜欢绿色。成都是个田园城市啊,天府之国,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沃土。”“不受外面世界的干扰,自然而然地就和自然亲近了。”05“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我会躲在屋子里,日落的时候才会出门。”“和他同居的时候,住在致民路,所以常常就会在饭后沿着府南河一起走到339,然后在天黑时折回来。那个时候暑气开始慢慢消退,太阳的高度角变得很低很低,满大街都是金光闪闪的。”“夏天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节啊,入夏之前成都一直是灰色的阴天,所以阳光造成的光影很容易让人欣喜。尤其是傍晚时分,整个城市像是被镀金了一样。”“当然了,热恋中的人,看什么东西都是金光闪闪的。”06“有段时间为了突破舒适圈,我经常独自出国旅行,以至于我的生活被接踵而来的文化冲突所占据,世界观崩塌后又重新架构。那也是我与家乡的关系最为冷淡的一段时期。”“而每次精疲力尽后回国,都是深夜抵达的航班,我从舷窗往下看,黑夜里面成都是一圈又一圈的橙色光芒。于是,那段时间的成都总是橙黄色。”“给接送机的司机大叔散了一根俄国烟,他便心满意足地与我交换了他的私藏宝贝,一脚油门把我送到了一条全是鬼饮食的小街。”“夏天的凌晨微微凉,光着臂膀的人挤在黄澄澄的白炽灯下面,手肘相靠,就着酒和食物,说着川话语境下的笑话,黑暗中是一片沸腾。”“那个场景让我愈行愈远的原乡情结重新浮出水面。”“这种暖黄色灯光所带来的包裹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我压在生活的箱底里。看遍了异国的五光十色,我本以为自己早就是一个属于世界的行者。”“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个被这橙色灯光所包裹的小孩。”记得有位摄影师说过,夏天是成都最有质感的时候。而在不同人的眼中,6张色卡,是6个人戴着独属于他们的“有色滤镜”与这座城市共同创作出的质感——那些热烈的,沉静的,温暖的,克制的,纯粹的,厚重的。但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属于他们与成都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