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新论

其他

“人工智能+” 怎么“+”

“人工智能+”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词热词。“人工智能+”该“+”什么?又该怎么“+”?本期“启真视点”,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专家学者解读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人工智能+”。保障人工智能安全筑牢“人工智能+”良序发展的基石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任奎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目前,各产业正积极迈向更加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崭新阶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意味着国家将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创新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然而,“人工智能+”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及风险。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全”被提及了20余次。保障人工智能自身安全,同时应对其延伸的深度伪造等治理风险,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自身安全是“人工智能+”良序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技术为产业升级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可靠性、公平性、可解释性等诸多安全要素的保障,已成为“人工智能+千行万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互利合作,通过技术交流、信息共享、风险防控等举措,逐步形成全球共识。从技术与认识层面共同把控人工智能“安全红线”,才能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人工智能赋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亟待治理延伸出的新型安全风险的问题。除却其自身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也带来了虚假信息泛滥、版权界定模糊与隐私侵犯加剧等新型治理挑战。乌克兰总统劝降虚假视频、香港公司被仿冒CFO骗取2亿港币等多起国内外深度伪造事件,以及2023年北京互联网法院的AI著作权第一案等现实案例,都反映了“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乃至国家层面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业态治理风险,我国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但仍需加强治理技术研发,推动各界合作,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新形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与之相对的,人工智能也可以反向赋能网络安全行业。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形成的全新安全形势下,传统网安技术已逐渐无法应对API攻击、高级机器人攻击等安全威胁,亟需运用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更加精准地挖掘新型网络安全威胁的深层次特征与趋势。“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将加速推动传统信息网络安全行业转型升级,并转而成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基石。二者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可靠、安全的新质生产力引擎。人工智能+:通用使能技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委书记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3月14日 上午 9:42
其他

“新质生产力” 新在何处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词热词。“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对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本期“启真视点”,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组织青年教师解读今年全国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
3月13日 上午 9:53
其他

学习“火车头” | 改革激发科创源头活水

编者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学思用于实处,知信行向深处。“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学习“火车头”】专栏,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兴理论学习之风,展学思践悟成果,以理论观察时代热点、解答发展课题、推进一流事业。本期推出浙江大学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成果《改革激发科创源头活水》,执笔人为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顾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作为一名已回国工作三年多的科技工作者,深刻体会到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科技体制改革正全面发力、持续深化、不断突破,极大激发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显著提升。
3月12日 上午 8:45
其他

任少波:全面提升高水平大学教育质量

面向强国建设新征程,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质量寄予更高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高水平大学要主动呼应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勇担战略使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高水平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以及如何提升教育质量”这一重要问题,实现教育体系的功能匹配度、目标达成度和个体成长满意度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追求有使命感的教育质量,扛起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高水平大学对自身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与重大战略任务要始终葆有清醒认识和强大信心,并身体力行、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则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力量。高水平大学要准确把握在服务国家需求中“国家队”的战略定位,加强战略谋划、勇担战略使命,葆有家国情怀、人类关怀和大学理想,在服务支撑强国战略中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水平大学要明确打造卓越人才培养和汇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国际化办学五大战略基地和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的目标任务。引领师生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进一步强化师生在服务强国建设中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共同责任和共同行动。《浙江大学使命愿景红皮书(2023版)》
3月11日 上午 9:21
其他

2024全国两会新词热词

“新三样”“超长期特别国债”“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这些2024全国两会新词热词你get了吗?一起来学习↓内容整理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今日编辑:毛清萍
3月8日 上午 8:55
其他

《竺可桢日记》中的西迁首站

今天,2024年3月7日,是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诞辰134周年。从科学家到教育家,他用一生诠释了“求是”精神。《竺可桢日记》手稿
3月7日 上午 8:58
其他

浙大智库青年解读2024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要点亮点?浙大“智库青年之星”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人工智能立法需要系统布局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郑春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有效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却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在大力倡导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同时,进行风险防控和治理亦是当务之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人工智能的风险防治,传统的法律手段已捉襟见肘,亟须确定新的人工智能风险防控思路、规则和手段。2023年12月通过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确立了“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将人工智能系统评估后划分为最小风险、有限风险、高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四个等级,并对各个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基于权利”的规制路径和保护方式,“基于风险”的规制路径更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特点和监管要求。一方面,这种立法模式大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这既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发展预留了法律空间,又使得立法以一种包容性的姿态面向快速变迁的社会现实,避免法律的滞后性。另一方面,这种立法模式将法律所确立的宽泛规范理解为程序而非确定的规则,相关企业和个人通过“尽力合规”的方式执行法律规定,而监管机构则将相关法律义务的履行理解为持续的风险评价过程。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法治布局,就立法模式而言,可以借鉴域外经验,采取“基于风险”和“基于权利”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立法导向上,当以包容审慎和分级分类监管为基本导向,进行原则性、框架性立法,强调企业以尽力合规的方式达到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为数智时代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以低碳可持续转型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
3月6日 上午 10:40
其他

启真视点 | 以数字化教育拓宽国际化空间

编者按专注于时政理论和学术前沿,切理论热点,把时代脉搏,讲独到观点。“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视点】专栏,突出理论的深度和时效性,深入解读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努力让理论、时政与思想第一时间到达师生。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段世飞、教育学院硕士生钱跳跳。数字化教育为国际化空间拓展提供了新赛道和新机遇。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国际化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有效支撑。以数字化教育拓宽国际化空间的新机遇数字技术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教育国际化空间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3月5日 上午 10:24
其他

浙江日报 | 聚焦新质生产力 构筑人才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2月18日,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依托在于创新驱动。纵观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生产力的跃迁,都伴随着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持续推进“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大会。图源:潮新闻
3月4日 上午 8:40
其他

启真视点 | 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

编者按专注于时政理论和学术前沿,切理论热点,把时代脉搏,讲独到观点。“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视点】专栏,突出理论的深度和时效性,深入解读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努力让理论、时政与思想第一时间到达师生。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同舫。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我们党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担当时代重任、应对时代挑战、创造时代奇迹,根本上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持和运用,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回答了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理论创新的“魂脉”与“根脉”、母体与源泉、主体与价值、体系与学理,使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重大意义,阐明了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坚守理论创新的“魂脉”与“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对理论创新中“魂脉”与“根脉”的阐释,是我们正确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创新的“魂脉”与“根脉”,二者共同构成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从理论创新的“魂脉”看,马克思主义剖析了资本主义运行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也为广大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开辟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迸发出穿越时空、历久弥坚的真理力量,其蕴含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从理论创新的“根脉”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思想智慧,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盈的思想素材。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无法凸显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不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坚实的理论创新根基。只有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理论资源,不断汲取思想智慧,才能实现党的理论的持续性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理论创新过程中相互贯通。一方面
3月1日 上午 9:12
其他

启真书话 | 姓氏何来

编者按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虞万里。人人都有姓氏,却未必都知道姓与氏的区别,更不知道姓与氏孰先孰后;人人都有名字,虽或听闻古代有名字避讳之礼,却并非都知道这种习俗和礼制起源于何时。姓氏和名字实在太常见、太平常,常见到人人都有恬不为怪,平常到天天都在称呼别人和被别人称呼,以致习焉不察,浑然不再去思索它的性质和含义,这就应了一句“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系辞》)的古语。姓氏名字虽然日用而不知,但如果稍加思索,就会发觉,它们都从远古走来,都有深奥复杂的含义和因尘封数千年而黯然不彰的历史。“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
2月29日 上午 8:33
其他

文化遗存青年说 |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篆刻艺术深刻融入华夏血脉,承载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释名·释书契》云:“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废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以信验也。”早在先秦时代,篆刻就已作为印章形式存在,满足了封泥、验信、身份象征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从实用走向审美。秦汉时期,秦始皇制定标准文字和印章制度,孕育了雄浑刚健的“秦汉印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篆刻形式逐渐多样,审美成为关注焦点,精湛之作层出。宋明清繁荣时期,篆刻家们在传统中追求创新,形成多个流派,如赵孟頫、文徵明等,吴昌硕更以苍劲奔放开创新风。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篆刻由简单的印章工具逐步演变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华夏民族对审美的不断追求与探索。“瓦存室”藏黄士陵篆刻及印谱
2月28日 上午 8:41
其他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电影内容往往涉及人类的情感、道德、文化、精神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呈现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它既包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植入”电影的叙事体系之中,同时,也包括将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进电影的故事情节之中。2月20日,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中国影视蓝皮书》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发。蓝皮书认为,中国电影从档期上看,不论是2024年初票房“创历史新高”的的春节档,还是2023年刷新纪录的“影史最强”暑期档,抑或是2023年末打破票房纪录的“最强”元旦档,电影市场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据了解,“中国影视蓝皮书2023:年度发展报告”行业论坛是柏林电影节唯一一个关于中国影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论坛,也是蓝皮书继美国、新西兰、希腊等国际首发之后,再次亮相国际高水平的平台,来自全球各国的影视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发布活动。《中国影视蓝皮书(2023)》
2月27日 上午 9:12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启真视点 | 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编者按专注于时政理论和学术前沿,切理论热点,把时代脉搏,讲独到观点。“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视点】专栏,突出理论的深度和时效性,第一时间解读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努力让理论、时政与思想第一时间到达师生。本期继续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健。2003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化是不合格的现代化,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同年4月《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制定工作启动,随后浙江省委分别在嘉兴和湖州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系统性工作,正式开启统筹城乡的浙江行动。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蔬菜大棚内,植保机器人正在进行施肥作业
2月26日 上午 8:53
其他

Sora“超级涌现力”将把AI引向何方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最新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能够在接受人类输入的文本提示词后,生成一段长达60秒的视频,实现了内容合成从文本到图像、再到视频的领域跨越。这一次次带来震撼的技术背后,都遵循着同一个原理:对合成内容中的最小单元进行有意义的关联组合。比如,在保持连贯的上下文语境中,对若干个单词进行有意义组合,从而连缀成一个会意句子;在保持合理的空间布局下,对众多图像小块进行有意义组合,拼合为一幅精彩图像;在保持一致的连续时空内,对一系列时空子块进行有意义组合,从而拼接成一段动感视频。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有价值的内容组合来进行交流、设计和创作。唐代诗人卢延让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叹,讲的就是诗人从百千个候选字词中反复对比、精心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单词,从而写就一篇传世之作。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惊叹的就是让词汇恰如其分地出现在了其应该出现的位置,形成语意连贯、文气贯通的天然佳作。那么,从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AI)大模型何以合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Sora所呈现出的“超级涌现力”将把AI引向何方?Sora模拟视频中,在海中飞舞的蝴蝶犹如实景拍摄
2月24日 上午 10:58
其他

人民日报 | 打造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高校办好思政课,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助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月23日 上午 8:52
其他

文化遗存青年说 | 一粒稻米 读懂万年

一粒稻米,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进程,曾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到耕种,人类结束了居无定所、漂泊无依的生活,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扎根大地,栖息在热爱的土地上。一在大约1万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开始尝试利用石器将采集而来的普通野生稻种驯化为适宜农作的栽培稻,迈出了从洞穴走向旷野的步伐。走出洞穴、迈向旷野,随着先民们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人类在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万年前的这一步,落在了金华浦江。在悠悠浦阳江畔,稻田连绵,一大一小两个古色古香的建筑镶嵌其中。这便是位于浦江县黄宅镇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黄泥筑墙,茅草封顶,充满原始风味的干栏式风格加上人字形屋顶,建筑不大,却将每一位参观者的思绪拉回了万年之前。万年前,上山遗址的先民们已不满足于普通野生稻种的采集,而不断寻找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驯化方式,他们广泛利用石片、石磨盘和大口盆等工具,成功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自此,稻米开始被人类种植,并成为了重要的食物。万年之前的一粒稻米,如今早已成为一个“黑”点:这是一粒粒长
2月22日 上午 8:45
其他

光明日报|古今一理:《论语》中几个常用字词的辨析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天两千余年,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它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是佶屈聱牙、生涩难懂,还是明白晓畅,人人可知?
2月21日 下午 12:03
其他

《热辣滚烫》的“新年哲学”

春节档,《热辣滚烫》再一次代表浙江出品电影“霸占”了票房排行的前列,也持续成为热搜的话题。这部电影在宣传上用“贾玲减肥成功”的噱头,切中了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可谓是营销典范。可是,贾玲扎扎实实地拍了一整年,开机五次,先增肥40斤,再减下100斤的“特殊经历”,也确实颇为励志。这一励志题材的电影,在春节档的上映,恰好与“辞旧迎新”的语境相吻合,显现出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年哲学”:尽管人的一生没有再来一遍的机会,但是,时令是周期性的;人生总是处在可以随时重新开始的关头,我们要把握好它。用电影回答人生的难题杜乐莹是一个大学毕业后多年“宅”家的女生,她封闭了社交圈层,依靠父母开家小超市而生活,越宅越胖,越胖越懒得动弹,仅有的男友也被闺蜜挖了墙角。这样的人生,几乎是把深陷社恐而“见猫说猫话,见狗说狗话,见人不说话”的当代部分青年形象推到极致。于是,一个既定向下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多少人在工作或成立家庭之后,便选择了与自己和解,在舒适圈中过日子;一旦遭遇时代或人生的不测,他们便很难抵抗困顿与挫折——这样的例子,在如今的社会新闻中,并不罕见。而杜乐莹用她相对极端的个案,回答了“当人生出现如此变故的时候,应该怎么走下去”这一难题。在跟妹妹杜乐丹因房产发生冲突后,她一个人拉着一个箱子,换了双球鞋,放下已用不着捍卫的“尊严”,从母亲的微信里收下2000元转账,走进了一家正在招工的烧烤店。她打算用辛苦的劳动来换一种新的人生,一种与杜乐丹眼中的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用电影回击社会的误解有人说杜乐莹太懒,四体不勤,不肯自己动手赚钱;有人说杜乐莹啃老,品德不好,对待他人不够真诚。电影用几个过渡段落,回应了这些质疑。烧烤店主向她伸出咸猪手,拳击教练只是把她当作卖卡的对象或肤浅的慰藉,甚至连远房亲戚,都在谋划利用她来获得进步。原来,光靠劳动和真诚真不一定能换来理想的人生。“鸡汤”的作用只是表层的,如何撼动“本我”,这才是人生的难题。许多人在面对社会底层或失败者的时候,总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以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殊不知,多少位“杜乐莹”都曾在那个夜晚,打开窗户,迎着风雨,试图结束自己仿佛是“不值得过”的人生。那些只想着自己,伪装善意,一步一步把杜乐莹逼到人生绝境的“朋友”,才真正是“必有可恨之处”。对待人生的难题和社会的误解,杜乐莹的回答是重新开始,不只是碎步式的重新开始,而是狠下心来,在志向与行动上都彻底地进行一次“自我革命”。正因为此,影片以“拳击”为题材,选择了“热辣滚烫”作为人生的暂命名。用电影回应时代的呼唤“重新开始”是新年的哲学意涵,而选择重新开始,则是人的主体性之象征。电影《热辣滚烫》在春节档的上映,不只是在昭示一种人生的哲学,它还在回应着这个时代——面对社会和经济的现实压力,我们是应该“龟缩”一隅,少言少动,忍痛忍性,还是主动出击,求新求变,努力创造希望和可能?《热辣滚烫》翻拍自十年前的日本电影《百元之恋》。与后者的抒情、拖沓相比,贾玲的电影尽管也有些段落冗杂,但整体显得利落不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面向中,日本的前车之鉴赫赫,而《热辣滚烫》则用中国导演的中国故事,刺激着一个时代的神经,也回应了这个时代的呼唤。其实,不必将一部电影的社会意义说得如此宏大,就拿一直被营销的“贾玲减肥”来说,一年瘦100斤,便为惊人。而在《你好,李焕英》之后,单就票房来说,中国最有资格躺平的女导演或许就是贾玲了。可是她不仅没有躺平,反而用一种超越了常人能够忍受的方式,拍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这种持续超前走的姿态,本身就回应了“新年”与“新时代”的议题。她没有走回头路,也没有回避时代的困难,而是迎着困难而上,用“赢一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自我的价值来验证不确定时代里的确定性。人总是能够重新开始的,就如同人总是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的一样。这是电影《热辣滚烫》在春节时期上映所给予我们的思考,是哲学给予人的主体性。不管是谁,他/她都可以在一个方向上选择一种姿态:进取或是躺平,拳击亦或电竞,读书或者创业,思考还是搬砖……这种主动选择的结果,应该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证。这才是“热辣滚烫”所隐喻的“春节”——新年应该有新的气象。作者介绍林玮: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原文载于“喵电影平台”微信公众号,有删改,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图片来源:喵电影平台
2月19日 上午 8:09
其他

启真书话 | 江南忆,为何最忆是杭州?

编者按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文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雨星。杭州,白居易在一千多年前便将诗性勾留此地,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们依然追和诗人们笔下的句子,追问这座城市的魅力何在。千年前的人们或许不会预料到,这座城、这片湖,在歌遍无数诗情画意、动人传说之后,还能够激荡面向世界的强音。2023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举办,杭州人民将具有鲜明杭州韵味的传统文化,灌注到现代盛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古典诗词,正是杭州的魅力之一。“赖有西湖在,洗我尘埃。”西湖能够荡涤人们的心灵,诗词亦是如此。新时代的传统文学要面向世界,浙江大学张梦新教授、诗人柏舟共同主编的《历代杭州西湖诗词一百首》(中英对照本),于2023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选取历代杭州西湖吟咏一百首,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将杭州与西湖之美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区
2月16日 上午 8:55
其他

传统家训的德性期待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春节传统,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信仰。家,不仅是遮风挡雨、安身立命的庇护所,更是连接个体与国家的桥梁,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围绕家形成的道德规范、伦理习俗、社会风尚等内容赋予了中国家文化的特殊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兴则国家盛,形成了内容丰富、主题多元、篇帙繁夥的家训大观,对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文脉赓续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以《钱氏家训》为主题的“一封家书互动影像展”
2月14日 上午 8:47
其他

启真视点 |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

编者按切理论热点,把时代脉搏,讲独到观点。汇聚浙大学者思想与研究,聚合新的理论优势,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视点】专栏,第一时间阐释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让理论、时政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重点是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同时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扩大县域就业容量。此外,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推进相关改革。回顾和阐述我国城镇化的历程与特点,更好地理解城镇化的内涵,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桐庐
2月12日 上午 8:41
其他

锁住热闹的年味

前几天“浙江宣传”发了篇稿子《再忙也不能把年味丢了》,唤起了很多人对“年”的记忆和寄望。人们总说“过年要有年味”,那什么是年味呢?
2月9日 上午 8:37
其他

启真视点 | “城乡融合”怎么融?一号文件找答案

编者按切理论热点,把时代脉搏,讲独到观点。汇聚浙大学者思想与研究,聚合新的理论优势,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视点】专栏,第一时间阐释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让理论、时政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期推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的理论文章《“城乡融合”怎么融?一号文件找答案》。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然而,我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长期存在较大差距。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坚持农村和城市地位平等,历史性地改变了城市建设政府出资、农村建设村民和集体自筹的传统,走出了建设新农村与推动城镇化矛盾的误区,也改写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有乡无、城多乡少、城高乡低”二元对立格局,为我国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借鉴。2024年2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题为《中共中央
2月6日 上午 9:00
其他

光明日报 | 再谈新质生产力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就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明确指引。春节前夕,在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点击图片查看《总书记首次提到这个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且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以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为支撑,以高储蓄、高投资、高产能为特点,并高度依赖对外开放所形成的外部需求。但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以及人口转型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要素成本上升、需求不足和国际经济失衡等内外部问题日益突出,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可行,中国经济未来必须走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理解的产物,而科技进步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结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
2月5日 上午 9:06
其他

思想史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多才多艺,富有生活情趣,既好美食,又善调制,所谓“东坡肉”,最早便出自其手。同时,对山水情有独钟,即使流放于外,也不忘游历各处。苏东坡一生虽常处逆境,但依然乐观向上,不仅自己追求人生的理想,而且为官一方时,总是努力造福世人,杭州的苏堤、惠州的西湖,均留下了他在这方面的“政绩”。苏堤
2月2日 上午 11:05
其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中国文化企业扬帆出海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系与灵魂,文化出海则是促进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和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如今,众多中国文化企业扬帆出海,受众日益增多,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浙江大学“求是智库”发布的《文化企业出海影响力评估体系与指数报告》,分析了中国文化企业出海的特点。展现中华文化之美对中国文化企业来说,优质内容是出海赢得更多受众的根本,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则是文化产品创作的不竭宝库。近年来,一批既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以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影视语言展现出独具韵味的东方之美,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融入织造技艺、中国布料等非遗文化元素的《当家主母》打入东南亚及南亚市场的同时,通过VIKI、Youtube、Facebook、italk、ODK、TVB等平台登陆北美;以“戏中戏”讲述非遗传承故事的现代题材剧《正好遇见你》先后与韩国CNTV、日本NHK公共频道达成合作,剧中着重展现的花丝镶嵌、缂丝、沪式旗袍、玉雕、陶瓷、木版水印等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这些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影视剧,在海外市场独树一帜。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汴绣传承人程芳在制作汴绣作品
1月31日 上午 9:52
其他

启真书话 | 读懂“诗圣”杜甫

编者按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推送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胡可先的《杜甫研究新探索》。我们如果对于杜甫的精神和杜诗内涵进行最简炼的概括,可以是四个字——“家国情怀”。而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国”讲得太多,对于“家”讲得较少。杜氏家族的传承不仅是杜甫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家族、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是杜甫生平、生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一、杜甫的家世籍贯杜甫作为历代推崇的“诗圣”,具有显赫的家世。从汉魏到隋唐五代的中古时期,是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时期,其中传承千年的名门望族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京兆杜氏家族作为汉魏以来传承千年的关中望族,家学渊源深厚,家风传承不坠。西汉杜周、杜延年,东汉杜笃,在政治、文化与文学上都做出了杰出贡献。西晋时期的杜预,文韬武略齐备,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到了唐代,杜预之后出现了大诗人杜审言,杜甫又传承家学、弘扬家风,成为唐诗发展的巅峰人物。杜甫一系,从京兆郡望到杜预移居襄阳而为“襄阳杜氏”一支,不断在发扬杜氏家风。杜甫则出生在河南巩县,现为巩义市。
1月29日 上午 9:44
其他

光明日报 | 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特色鲜明和体系完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图源:王磊01把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大厦,唯有建基于坚实的自主知识体系之上,才能根基稳固。深刻把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认识。支撑中国之“强”。“自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构建起“知识—话语”体系和霸权,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近代中国在被动卷入和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借用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言说和表达中国现代化道路。近代中国在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上受制于人的经历,愈发凸显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现实要求。无论是摆脱西方“知识—话语”体系的宰制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还是冲破话语场域内“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困境,抑或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提振文化自信,都必须着眼于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只有形成具有原创性和主体性的知识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识支持和思想支撑。彰显中国之“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彰显中国之“理”。在西方知识范式下,使用西方概念和理论范式诠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容易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究其原因,文化与文明的互通互鉴需要以主体性为前提,东西方知识体系可以互通,但决不能互换。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必须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传统、逻辑结构在内的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中国之“理”。只有形成主体性的知识原理与原创性的理论范式,在“历史—现实—未来”整体维度上进行回溯和展望,才能避免在西方知识体系及文明框架下丈量自我,进而讲清楚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秘诀,真正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等重大理论问题,真正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首届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坛举办
1月26日 上午 10:51
其他

面向AIGC时代的休闲

科技之于人的生存状态的直接影响——休闲被认为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它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密切相关”,“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聚焦这样一种足以体现“人之为人”的社会行为在
1月25日 上午 9:28
其他

刘海峰:数字时代的高考改革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许多方面包括考试方式都面临着变革。目前,很多高校的期末考试仍采用闭卷考试,研究生期末考试大都是采用做作业、撰写小论文或开卷考试、实验报告的方式。数字化时代智能领域日新月异,有的技术发展非常快,一日千里。未来我们的考试方式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发生改变。图片来源:杭州教育发布在三十年前,西方国家已提出“自适应考试”,就是采用计算机考试。在考试过程中,计算机会根据考生实际的答题表现来为考生分配接下来的题目。如果考生上一道题回答正确,下一道题难度更大;如果一直回答正确,后续题目越来越难;如果回答错误,则难度降一点,最终看看考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程度。这种考试理念很早就为大家知晓,但在实际操作时很难完全做到。一直到今年,美国才决定将“高考”SAT考试全面转为机考,也就是自适应考试。由于每个考生随机的题目不一样,也不容易出现作弊现象。在数字化时代,中国高校期末考试可考虑逐渐尝试采用自适应考试。但高考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更大,因为自适应考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而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牵涉到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尽管自适应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很有效率,可以科学测量出考生的水平,但是考生之间怎么体现可比性,如何评价哪位考生的综合素养更好一点,题库如何建设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智慧课堂
1月16日 上午 8:36
其他

2024,教育要干7件事

1月11日,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如何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7张大图带你看会上怎么说——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1月13日 上午 8:32
其他

人民日报 | 从纪录片中更好认识“我们”

樊畅往期推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温州观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浙江如何示范?2023年的理论热点有哪些?徐岱: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新年贺词这十年
1月12日 上午 9:11
其他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的交汇点,“双一流”建设高校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全面学习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足功夫,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一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特征与最本质属性。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根本政治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覆盖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各环节、科学研究各领域、社会服务各方面,牢牢掌握党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权,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二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其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自觉承担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担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推动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助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三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取决于学术成就,还取决于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责任担当,取决于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所作的实际贡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实施办学战略中着重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增强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四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基石,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主动承担起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拓宽大学教育内涵及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成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基地,又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融入到大学教学与实践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将促进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强化和平教育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又要对接和平教育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培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人。五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基于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中国特色”的动力与目标,前者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中国特色”是“世界一流”的前提与保障,后者要求我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因而,为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与体制,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两个大局”,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办学任务,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新模式,有自信、有底气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作者介绍段世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阚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12月1日,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我国在开放科学领域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研究"(22JZD043)的部分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图片来源:浙江大学今日编辑:毛清萍
1月11日 上午 9:10
其他

乡村振兴的温州观察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强调乡村振兴要“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本次“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调研,通过考察温州乡村建设的实践了解到,温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千万工程”为实施载体,聚焦重点课题和难点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温州广大农村地区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强乡、产业兴乡、文化润乡、民生安乡、生态富乡为主要元素的乡村振兴独特道路,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温州山福镇驿头驿阳村
1月9日 上午 9:11
其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浙江如何示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以人民至上为理论着眼点、实践落脚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各个环节。近期,“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访温州龙港新城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建量产基地、台州综合保税区、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等地,在走访调研中体悟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优秀省域实践。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建设,让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成为发展的最强引擎。改革创新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进现代化全局建设。在杭州市“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一批上下游企业聚焦于智能芯片、大数据、基础算法、云计算、数字安防、自动驾驶、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虚拟现实等基础产业与终端应用产业,基本形成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集群创新协作生态圈,以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建设。
1月5日 上午 8:51
其他

2023年的理论热点有哪些?

2023年需要知道的理论热点有哪些?一起学起来,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来源:前线理论圈微信公众号往期推文:徐岱: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新年贺词这十年刘东:阅读中国,是为了中国耕地保护如何“深耕”这个领域大事要事不断,浙江从何处发力?从“法治浙江”到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1月4日 上午 8:41
其他

徐岱: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战略

绍徐岱: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原文载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1期,有删改,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1月3日 上午 8:40
其他

新年贺词这十年

岁序交替,贺词启新。每年的最后一天,等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成为一种期盼。新时代十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谈成就、话形势,说“心愿”“牵挂”,道“征程”“蓝图”,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世界和平的美好祝福。致敬伟大人民、坚定前进信心、祝福美好时代。铿锵的话语、深情的嘱托、豪迈的宣言,十年新年贺词篇篇力量千钧,蕴藏着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所激发的强大力量,更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日出时分的乌龙满长城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刘东:阅读中国,是为了中国

2023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迎来出版35周年纪念日。从1988年到2023年,丛书系统移译海外汉学,共出版225种图书,赓续不辍,形成传统。35年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把海外中国研究的不同声音和多元面目带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系统介绍海外的中国学,成为中国学术出版的一面旗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第一批图书出版时间:1988—1992一为什么要长期领着阅读这些书籍呢?是为了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中国的。为什么非要知道人家是“怎么看”我们的呢?自然是为了兼听则明地逐渐把中国变得更好。而再进一步说,又应当是由我们一心想要变好的愿望,终究总会再反映到他们的著作中,从而改变下一批这类著作中的内容,也就是慢慢改变他们对于中国的“怎么看”。在这个有点兜圈子的、但却是终极的意义上,我们即使是绕道海外去阅读中国,仍是为了自己脚下的这个中国。简而言之,正所谓“阅读中国”,乃是“为了中国”。而且不在话下,也正是冲着这样的意义,才激发出了自己这方面的、一直未曾消歇的求知欲。而正是由此又导致了,一方面,当然是无论搁在什么人身上,只要他还属于“肉身凡胎”,要来回顾一项如此的烦难,竟被自己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都难免要反过来疑心起来,自己即使不算已然变老了,也至少是快要变老了吧?可另一方面,又同样是诚心地反躬自问,不光是心中的激情未曾湮灭,头脑的灵感未曾消失,就连周身的力气也未见衰减。当初在清华园里复建国学院时,就曾有人从旁暗自嘀咕说,“不知道他怎么会‘这样嗨’,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兴奋劲儿”;而刚刚就在前几天,又有两位浙大历史学院的同事,来我的办公室里赞叹地讲:“你的energy也实在是太大了!”年轻的学子看到了这里,或要笑我无非是“学术动物”吧?可话又说回来,我自问也并不是个“受虐狂”,原本还是被公认“热爱生活”的,即使终日辛劳地伏在案前,也并不是专门来“自讨苦吃”的。再者说,我还特别害怕去“专攻一隅”,那种癖好才更容易让人上瘾,就像寻常听到的赞许那样,虽专攻“餖飣之学”,却又能“甘之如饴”。而正相反,我是一意孤行地不听友人劝告,即所谓一旦到“年过半百”之后,就应当逐渐放手地“做减法”——毕竟再从治学本身的要求来看,学术生涯总是要不断“做加法”的,由此就势必去企求更广的视野,才能让心智升入更高远的境界。二再就本文的话题而言,自然也正是如此“不肯收手”,才撑起了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使它的数量先是超过了百种,尔后又迅速超过了两百种,成长为规模最大的而且仍在活跃的单项丛书。——更不要说,我还在这套丛书的基础上,继续仰仗着江苏人民出版社,接着创办了“西方日本研究丛书”,乃至“西方韩国研究丛书”,并在总体上以此凑成了“东亚研究”,那才是海外“地区研究”的一方完整重镇。说来也很有可能,这一项接着一项的、令人难以自持的事业,至少就我个人的情况来说,算得上一种特效的“抗衰老”药物吧?即使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只为这些可爱的工作,你只要是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它,也是实在不忍、或不敢老去的。——夫子当年曾讲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不知老之将至”,大概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生命状态。由此又不免回想起,韩愈的《进学解》中还有段话,表面上是借着弟子之口来自嘲:“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不过在我看来,韩愈肯定是在“正话反说”的,否则在讲出了“口不绝吟”“手不停披”之余,原不致再讲出“贪多务得”这样的话。由此在整个的上下文中,所谓“贪多务得”也就不算什么难听话了,反而形象地刻画了一心进学的“猴急”状态。左:《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刘东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耕地保护如何“深耕”

粮食,乃国之根本、民之命脉。地为粮之本,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在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同时为其蓄势赋能。黑龙江省庆安县东禾农业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这个领域大事要事不断,浙江从何处发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浙江是经济大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离不开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支持。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同样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风险与多“输血”的平衡如何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在哪?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清晰标明了我们金融事业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着重强调了金融的重要性,也指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职能,意味着我们的金融事业既要满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金融支撑,也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适应竞争,做到守得住、打得赢。余姚市通过加大科技金融支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从“法治浙江”到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将“法治建设”确立为优化浙江发展软环境的重中之重。2006年,浙江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法治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法治浙江”实践的展开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为区域先行法治化,即在遵循国家法治发展总体方向的前提下,适应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发展现实需求,建构有机协调的区域法治秩序,推动区域发展的法治进程。17年来,“法治浙江”的内涵不断深化和完善,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了浙江样本。“开往国家宪法日”的地铁专列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笔尖上的“浙大范儿”究竟是一种什么范儿?

近日,新一年的浙大“最美学习笔记大赛”《落“笔”生花!快来选出你心中的“浙大最美笔记”!》如期而至,迅速攀踞校园各大热榜,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微博热搜话题“浙大学霸用一页纸证明自己”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青山金山可“双赢”

在“八八战略”指引、“千万工程”赋能下,浙江许多乡村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旅、有机农业等产业,促进共同富裕,迎来了历史性蝶变。黄沙变“黄金”,青山成“金山”,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战略定向、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多重驱动下全面发力。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告别人工智能治理“碎片化”

人工智能治理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议题之一。在今年召开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欧洲网络治理对话、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系列国际会议中,针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挑战与实践等议题都颇受关注。尽管不同方面的观点争鸣交锋,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目前已“万事俱备,只欠行动”,而这个行动,就是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将带来人类信息传播范式的根本转变,也意味着旧有治理范式的失效和缺失,网络治理进入全新的深水区。ChatGPT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南孔圣地”是哪里?

2018年,衢州正式向全球发布“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这一城市品牌;2021年,衢州获得“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商标专用权。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为什么被称为“南孔圣地”?它与孔子的关系何在?衢州信安湖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浙里潮音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包大为老师在“浙里潮音”第六季大学习活动中,与青年朋友们共话奋斗经历和成长感悟。当谈及当代青年人应该如何树立并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时,他提出了三个“扎根”:扎根于历史,扎根于思想,扎根于基层。他认为,青年学生的实践要瞄着扎根走,扎根基层,深入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中书写青春篇章。青年人要做新时代的胡杨,成为见真章见成效的时代新人。视频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史晋川:如何打好经济恢复关键期的硬仗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一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着实来之不易。从微观层面,沪杭甬高速上的大货车比以前出乎意料的多。另外,企业家的信心比之前有所提高。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所以,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复苏之路依旧艰难曲折,根据在浙江的调研和观察,具体有5方面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三年疫情冲击带来的隐藏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包括产业链、供应链的损害、客户失联后重新建立信任成本的增加等等。二是五年多中美贸易摩擦及其造成的世界经济的不利因素仍然还在集聚,且一边集聚风险,一边释放不利后果。三是当前正处在我国居民开支结构转型前的观望期。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1978年到2001年(加入WTO)的吃穿用为主,到2001年至今的住行娱为主的重大转变,这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支撑。如今住宅、汽车、电脑、手机等需求的增长明显趋缓,接下来新的消费需求方向并不明朗,再加上收入增长减慢,就造成消费需求及内需的不足。在长城汽车永川生产基地的员工对车辆进行下线前的检测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

“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发展大势所趋。”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12月2日至3日在广州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在新形势下,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减少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读懂”赤字,帮助世界各国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也让中国读懂世界,推动世界各国和中国一起,共同探讨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略和路径,关乎世界的当下,更关乎世界的未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