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以为颜”到“落落大方”,我们还差多少步?| 评论

侯纪州 西大新传媒 2020-09-01

点击上方关注“西大新传媒”


侯纪州 | 作者

源于网络 | 图片

本文为2017第一届驻邕高校新闻评论大赛优秀奖作品


“妈妈,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每当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脸渴望地望着父母期盼得到答案,他们往往才意识到不知道怎么开口谈性教育。如此一来,社会上就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垃圾桶捡的”、“充话费送的”、“买一送一赠的”小朋友。


乍一听起来,这些短语带着诙谐幽默的语调,透着父母心中羞答答的小粉红,然而真的没有任何不妥吗?这虽只是一个时代小小的缩影,却折射出社会教育巨大的漏洞。殊不知这个漏洞,把多少无辜的人推到了无底洞。也许,这更像是一块脏得不能再用的遮羞布,一个醒目的警示红灯,一个嘹亮的扩音器,耻笑着人们的愚昧无知,轻蔑我们对性教育的漠视与冷待。


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避而不谈


根据调查显示,2016年媒体公开曝光的14岁以下性侵儿童案例共达433起,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27.35%,涉及778名受害者,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其中“超过八成是熟人作案”“学校和家庭防性侵教育缺失”则是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事件的特殊性,社会认知和传播规律等因素的局限性,这些骇人听闻的惨痛案件只有极少量被曝光,显然,大众对这一严峻形势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今年二月份,26岁的台南女作家林奕含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书中记载了少女们被“深目峨眉,状如愁胡,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的“狼师”性侵以后的自责,记录着恋人,家人,朋友对她们的不谅解,故事让人掷笔三叹,却鲜有人知这个作家正是她笔下的主人公——最终都因为长年饱受精神疾病之苦而哀愤离世。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听着妈妈的回答,主人公明白在她的困惑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还自以为没有开学。在如今看似文明的保守社会里,人们谈性色变,仿佛这是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完全缺乏性教育知识的现状如藤蔓般肆意生长。也许,杀死作家的不是她自己,而是站在象牙塔顶端握着道德天平的社会。


当然,社会上也总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敢于破除迂腐的改革先锋,为迷失的人们带来福音。


“性教育是大势所趋,当一个孩子遭受到性侵,他如果连什么地方被触摸了都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北京师范大学《珍爱生命》的主编刘文利研究性教育近30年,不断改编完善性教育教材,力争让“青春性教育”做到全面化,普遍化。


而根据联合国一份综合全球87个性教育项目得出结论:37%的性教育项目推迟了青少年初次性行为的时间,没有一个性教育项目导致初次性行为时间的提前。


由此看来,教育仍是根本,改革还须大刀阔斧,否则如同树根一样深深扎在土地中的落后性思想何时才能吮吸到新鲜空气,重见阳光?这不光是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从《素媛》到《熔炉》,我们也要学会借鉴别国优秀的经验,多拍摄一些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作品,以渗透的方式敲打人们对性教育知识的冷淡。


老祖宗曾说过:"食色性也。"若是把它逼到晦暗和污秽之中,反而会滋生蛆虫。总之,性教育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未来的某一天,当父母不会因为孩子有了恋爱的苗头就如临大敌时,当老师不会因为说出“爸爸的精子进入妈妈的子宫”而面露难色时,当少年不带任何感情杂质自然地说出“阴茎”“月经遗精”等字眼时,当性教育不再被泼上黄色的脏水时,这份事业才能挣脱黑暗的桎梏,冲破道德的枷锁,不再遮遮掩掩,变得更加正直体面!


编辑:邓达

审核:张汇玲 黄新婷

指导老师:张明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七夕 | 代课 | 西菜市 | 消失的ofo | 维权 | 蚂蚁森林 

老街坊 | 空巢青年 | 狗洞乱象 | 驾校代理 | 街头音乐人 

 劳动课 | HIV尿检 | 盲人按摩师 | 论文代写 | 旧衣 | 高考

蹭胸 | 城中村 | 拖延症 | 二专 | 新闻实习生 | 理想书店 

大学生就业 | 国防生 | 优秀五四青年 | 大学生实习 

熊猫公益箱 | 心盲 | 通信七十载 | 四六级考试

校园理发店 | 校园乐队 |《二十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