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中华读书报》2019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1-201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2月至11月每月初,我们都会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图书。望能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全15册),李国章、赵昌平主编,汪受宽等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680.00元
这是当代历史学者用正史纪传体体例撰写的一套历史普及读物,既保持了“二十四史”的精粹,又汲取了现代史学研究成果和考古新发现,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二十五史”。每部书均分为四个部分:“纪事”相当于本纪,是一个时代的总概括;“传记”相当于列传,书写了各个朝代的代表性人物;“志”记载典章制度、社会风俗等;“表”收录各朝代的帝系(编制上颇具新意)等。整体上既保留了国史纪、传、志、表的结构,又有所创新。另外,地图呈现历史事件上演的空间环境;文物彩图赏心悦目,让历史变得真实可感。从这套书来看,司马迁两千多年前开创的撰史体例优点突出,在今天仍能焕发蓬勃活力。对于一般读者,通读“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不太可能,代以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美]冯文著,常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48.00元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行政指令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政策实行以来,我国迅速完成“生育转型”——由高生育率转为低生育率。据测算,2010年我国独生子女总量约为1.5亿人。如何评价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一代将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书写怎样一笔?在这部曾获2005年美国东亚人类学学会“许烺光图书奖”的民族志作品里,作者通过1997—2002年间在大连市进行的田野调查,展现了独生子女一代独特的成长体验,探讨了与此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作者以“现代化文化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对发达、富裕的现代生活的向往构成了中国式“生育转型”的动因。书中包含大量具体个体的故事,非常可读。在告别独生子女政策的今天阅读本书,我们将生发出很多回忆、感慨和思考。
《石床垫:传奇故事九则》,[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邹殳葳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58.00元
年逾古稀的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写作生涯已半个多世纪,佳作迭出获奖众多,至今依然有新作问世,《石床垫》是其近作,延续着阿特伍德作品中典型的犀利、深刻、幽默。书中的九个故事围绕现实又不乏超越日常生活与情感的诗意和魔幻色彩,题材多与“暮年”有关,作者把人物在衰老状态下的生理、心理、精神、欲望的变化细节刻画得异常细腻、生动,与之相伴的怀旧情绪将欧美文学经典、古老传说、现当代诗歌和摇滚乐作品等水到渠成地铺陈在情节中,对话则宽厚和机锋并存。那些作者静心营造的阴冷中的温暖,衰老中的活力,还有绝望中的某些希望的星星之火,读来像是吃甜品时出其不意被品尝到的盐粒儿那么意味深长。
《日用之道》,高一强著,新星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59.00元
这是有着浓郁设计气质的书,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与日常紧密结合的书,更确切地说,这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探讨日常器物之美的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科班出身的本书作者是设计师也是策展人,对于日常设计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思想,特别是日用器物所呈现的文化、美观、实用等特质,有着多年观察与深入思考。在书中,毛巾、搪瓷缸、座钟、竹篮等带有时代痕迹的日用品和古代家具、陶瓷器物等如今已成历史载体的文化瑰宝毫不违和地经由作者看似随性、实则用心的文字讲述出来,从直观的器物之美与艺术、实用属性介绍,到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再到凝聚其中的情感因素,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读,成为读者一窥其堂奥的捷径。
《探险家公会:移动的香格里拉》,[美]凯文·科斯特纳、[英]乔恩·贝尔德著,[美]瑞克·罗斯绘,杨沛然、刘勇军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9月第一版,158.00元
在这部“图像小说”中,作为一个作者精心虚构的神秘组织,“探险家公会”的足迹遍及世界。其中既有眼界开阔的纯粹探险者,也有浪得虚名的牛皮大王,加入其中者皆有跨越边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雄心。故事从1912年12月开始,探险家公会的探险队在北极失踪。多年后,仅阿瑟·奥格登生还,他记忆错乱,仅存一本语焉不详的探险日志……美国导演、演员凯文·科斯特纳与美国图像小说家瑞克·罗斯与英国插画家乔恩·贝尔德用九年时间联手策划、完成了这部探险题材佳作。书中故事建立在百年前人类探索自然和未知疆域的时代,探险、推理、符号学和神秘元素穿插在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与悬念迭起的文字部分相映的,书中图画由创作者以契合故事时代背景的蘸水笔质感手绘勾勒,加上泛黄色调的装帧风格,达到图文气质的统一。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虞云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55.00元
二十年前,宋史学者虞云国先生受邀撰著宋光宗、宋宁宗的帝王合传,便立意“以帝王传记的形式来表现光宁时代”,“力图把光宁时代作为南宋历史演进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心写一部时代史。在这一经过增补修订的新版中,“时代史”的特色更加鲜明,通过叙述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开禧北伐、史弥远专政等史事,深刻展现了南宋王朝经过光宁时代,如何从治世折入了衰世。通过作者的讲述,这样一个我们以前不怎么会注意的时代清晰可睹,如在目前。
《行走大唐》,陈尚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58.00元
本书收录陈尚君先生近年来所写的与李唐王朝有关的短篇文章52篇。分为四编:“一曰《窥探大唐》,凡涉真相分析或揭示者归之;二曰《玩赏大唐》,凡分析作品、评骘人物、展示事实者归之;三曰《守护大唐》,凡涉辨伪析疑者归之;四曰《推敲大唐》,凡涉前贤时哲研究成就之评说、本人学术致力原委者归之。”(《自序》)文章风格体式不一,内容也颇庞杂,但篇篇都能见出作者功底之深厚、眼光之独到,抉奥阐幽,见识高妙,对唐代文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
《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谱系》,[美]李海燕著,修佳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68.00元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爱情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社会热点话题,关于爱情的话语联系着个性解放、妇女解放、启蒙以及民族主义等宏大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部获列文森奖肯定的观念史作品中,作者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爱情叙事,提炼出儒家的、启蒙的、革命的三种感觉结构,描述了中国人情感的复杂性和演变史,揭示出“情爱革命”的深刻意义。
《庚子救援研究》,冯志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78.00元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危在旦夕。上海绅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发起、组织和实施救援。救援的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施救对象之众、效果之著,史所罕见。本书认为,庚子救援成为清末新政时期“省界”意识勃发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识深刻影响了新政时期的社会和政局,并最终改变了历史。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美]万志英著,廖涵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79.00元
本书是对中国历史上“通俗宗教”(作者未采用“民间宗教”或“世俗宗教”的说法)的研究,概述了通俗宗教从从商周到明清的发展史,并着重论述了五通神从魔到神再到财神的演变史。作者认为,“通俗宗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他们试图理解和掌控自己的命运,而通俗宗教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努力的产物;通俗宗教中的神祗既会展现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考察邪恶的“左道”,有助于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底层社会和民众心理。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马建波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45.00元
从视科学知识为自然客观真实的反映,到把科学知识贬低为人们主观建构的关于“自然”的神话,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观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看上去荒谬无比但却充满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奇妙故事。作为一本思想史著作,本书不是全面介绍20世纪形形色色的科学哲学思想,而是试图勒出上述看上去完全对立的两种科学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线索,以期为人们把握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提供一个有趣而富于启发性的视角。
《书林丛谈》,杜泽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54.00元
这是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的一本随笔集,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作者从事或主持古籍整理项目的心得体会,二是近年所作专业方向内的序跋文章,三是回忆与学界前辈的交往。作为知名古文献专家、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作者对古籍整理及古文献学术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集中呈现于书中。第三部分怀人忆旧的文章非常可读,也十分感人。
《智利之夜》,[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徐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49.80元
自我感觉濒死的主人公在病榻上用一晚上回忆人生,当然这份回忆并非循规蹈按部就班,而是虚实相间,人物和事件若即若离,带些跳跃式的喃喃自语,描述和议论夹杂……这是智利大作家波拉尼奥最初译成英文被英语世界所认识的一部作品,篇幅不大,但已经奠定了与《荒野侦探》《2666》等代表作一致的叙事方式、语言特质,从形式感到内容都个性鲜明,对读者的阅读不乏挑战。
《八部半》,黄昱宁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48.00元
兼有英美文学译者、资深出版人、文学编辑身份的黄昱宁首次推出小说集便出手不凡,书中八个短篇及一部有文学性的非虚构作品(算半部,书名《八部半》据此而来)将现今生活在大都市的男男女女们的情感状态以及更深层次的诸多困境刻画得生动传神,对人性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幽微起伏的呈现很到位,小说技法堪称成熟。
《不愧三餐》,陆灏著,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8月第一版,58.00元
参与创办国内若干文化类报刊(副刊)、做过纸媒记者和图书编辑、与诸多文化前辈有深厚交往且笔耕不辍撰写读书文化类随笔专栏的陆灏算得上全天候的读书人,为文往往短小精悍,才情横溢,气韵风雅。这本书辑录他近年来的百余篇笔记短文,题材宽泛,思路发散,有趣有料,非常可读。
《探险途上的情书》(上下),徐仁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98.00元
台湾著名荒野探险家、生态摄影师、自然文学作家徐仁修先生,四十年如一日地在全球各地探险旅行。他曾深入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攀爬陡峭的火山,接触各种“危险”的动物,遭遇形形色色的人……本书的7篇文字分别讲述了他在尼加拉瓜、菲律宾、婆罗洲岛、亚马逊河等地的探险经历,带领我们体验惊险刺激,感受奇异壮美,思考文明与野蛮,反思人与自然之关系。
《日本设计六十年:1950—2010》,[日]内田繁著,张钰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9月第一版,128.00元
1950年至2010年,是日本从战后百废待兴到逐步走上重建之路进而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六十年,也是日本的设计业蓬勃发展、风靡世界的大半世纪。这本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的作品出自日本著名设计师内田繁之手,以亲历者的视野,以时间为序,详细梳理了日本设计业成长、发展的历程,对诸多事件、设计师及设计个案进行回顾和解读,呈现日本现当代设计的概貌,进而表明了作者的设计观,对读者的日常审美亦有启发。
《日式庭园》,[英]索菲·沃克著,郑杰、肉蒲星球植物工作室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298.00元
收录了日本800年来的近100座日式庭院的动态调查,涵盖了从1世纪以来古老的神社园到当代的城市禅园的日本花园的设计和实践,并从花园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日式庭园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设计理念及原则,引导普通读者理解和欣赏日式庭园,也为园艺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士提供灵感。
《向上生长的糖》,彭学军著,新蕾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30.00元
少儿文学作家中,能时刻保持对时代的热忱关注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纯粹写作的人并不多,彭学军无疑是其中一位。在这部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中,作家跳脱出少年成长小说的窠臼,以更广阔的视野,将笔墨和思维延伸到当下社会的诸多方面。她以散文诗般舒缓沉静的文字,叙写乡村留守儿童追求梦想的积极生活,展现生命向上生长的力量,同时又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土中国,关注被岁月和车笛冲淡的民族记忆,赋予古老文明以生机勃勃的现代阐释。
《疯狗浪》,曹文轩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30.00元
在这部新作中,曹文轩一如既往地运用富有诗意的笔调,自我突破性地使用特殊的动物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唯美至善的故事。透过对动物“灵性”的观察,深层挖掘了人性的焦虑和情感的矛盾,诸如女孩船花对小狗沫沫的依恋,交织着对其“背叛”的失望和愤懑,沫沫的一往情深中纠结着对离开船花的愧疚,以狼眼为首的流浪狗,像野兽一样生活着,“它们不像狗,更像鬼鬼祟祟的狼”,一如小说中那片幽暗的树林,象征着人性中的幽暗。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