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丨「设计江湖」第七季第一期丨娄永琪

D&I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3-07-05

第一期「设计江湖」我们邀请到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老师,与同学们面对面,以问答为主线,就大家的学业、生活、职业生涯等问题进行交流和分享。


“ 设计江湖的规则不是你问一句我回答一句,你的问题是我想讲的话的线索,更多的是我们的交谈。”



Q&A

01


请问娄老师学院对学生培养计划以及期望是什么呢?
对大家的期许,我都写在学院的官网上,大家可以去看看“院长寄语”和“学院宣言“。都是2013年写的,宣言有一长一短两个版本,短的版本就是院训,“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大家都很熟悉,长的版本则是我9年前学院还一穷二白的时候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愿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愿景大部分都实现了。作为老师的第一任务是让大家喜欢上这个专业,喜欢不是唯一标准,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平台让尽可能多的同学找到内心的感动。我一直喜欢说:最好的教育和管理都是这样,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如果能力超群却忘记了善,那么就会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在这个学院我希望不同的同学都有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共通的是大学都学设计,爱设计,用设计解决问题,把善意和潜能发挥到极致,没有唯一的标准。希望我们学院一百个学生是一百个设计理解,一百个设计生涯,有人去设计书籍、有人设计汽车造型、有人设计服务、有人用设计去改变良社会。

一个设计人的身份是可以切换的。后天我会聘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前校长罗赞担任同济的顾问教授,她的前任是约翰前田John Maeda,他先后在个体和企业设计师、MIT媒体实验室副主任、罗德岛校长、凯鹏华盈资本合伙人和创新科普推手的不同角色中切换,每个角色贡献社会的方式都不一样。我希望学院和我们的老师可以陪着大家多试错,千万不要这么早决定自己的方向。你现在做的决定在充分尝试之前可能是你唯一的决定,但充分尝试之后你会发现还有这么多种可能性,有足够的阅历后,才会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知道这个世界最迷人的饮料,不管是可乐、咖啡、茶、酒都是喝第一口要吐掉的。


02


您建议我们多去尝试,世界上有那么多可能性,但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遍历所有的可能性,那怎么样在自己的能力内尽可能多的试错呢?
人生往往不是被规划出来的,你不觉得很早就做了规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吗?比如我从来没想过做管理,做院长,甚至做校长。我读大学时是班里最好的设计学生,不怎么合群,不怎么在教室呆,也不很努力。但是人生有很大不确定性,就像一盒酒芯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我觉得在大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你们一定要读书。读书是理解一段历史和一个世界成本最低的方法,要多读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经历。未来颠覆你们的可能不是这个设计学院的人。这个领域内的很多牛人其实都不是设计出身,库哈斯是学新闻的,安藤忠雄是打拳击的,唐诺曼是学认知的,布坎南是学哲学的,戴维凯利时学机械的,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但他们来到这个行业是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不管你们干不干狭义的设计,关键的是用在此所学为你们的领域打开一片天地。你要把你自己做到极致,把手头的事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多思多想多阅读,要有点耐心。我们学院的Aldo Cibic教授,再次回到上海,就希望扔掉自己很早就被人贴上的孟菲斯联合创始人的标签,到64岁才开始在中国的新生活。永远不会晚的,年龄不是问题。

Ps. 建议大家多去图书馆看书,尤其是我们学院的图书馆,资源真的很丰富。


03


您刚才提到您大学生活比较少社交多读书,那对于课程的项目、社交、锻炼身体以及那么多事情,您会怎么取舍?您会支持本学院学生修读别的课程吗?

当然。你们的颠覆者可能来自别的学院,你们一定要上下求索。我们学院不培养找工作的技能,那是职业学校的事情。这个学院出去就业一定不会是问题,你们的使命是颠覆原有规则,创造新的规则,你们是创造新的思想和新的饭碗的人,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创造上,对工作的价值要有自己的认知,创造力才是关键。加班加点死读书未必是最有价值的,社交、锻炼、思考、深入社会体验生活,都是学习,都是人生历练,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互成就。我们创办的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就是希望培养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未来大量的重复性的,能够被探索出规律的、劳动密集性的工种大概率是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未来很多行业都会消失,很多行业又会被创造出来,我们的责任是划新的跑道。范凌老师的版本是未来0-1的岗位人来做,1-100的岗位会是机器来做。



04


我们如何在自己的想法和甲方/老师的想法之间找到平衡?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策略。第一是搞定甲方,如果没有能力获得甲方的支持,那设计就没有完全完成。这时候同理心很重要,洛杉矶要修个教堂,后来就剩下两个大建筑师盖里和莫内欧竞争,最后见主教的时候,盖里很有礼貌地上前握手,而莫内欧则跪吻了主角的手,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设计越来越复杂,传统意义的甲方已经发展为众多的利益相关方,这是我们的责任,搞定你的第一甲方、第二甲方、间接甲方,搞定各种利益相关方,本来就是设计的一部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所有的相关方一个好的设计都要让他们有获得感。

第二,如果坚信自己是对的,就把自己变成甲方。就像乔布斯、埃隆马斯克。我们刘力丹老师也是这样,没人相信她的螺丝刀能卖得好,她就不信这个邪,结果大卖了300万套。我很希望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同学出现。我希望大家尝试选择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我们学院第二个十年的目标是“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可见的贡献”,对于世界的未来,设计应该在一个组织化的尺度上考虑。应该以组织化的方式影响世界。例如通过对公司、NGO、政府和社群影响的形式来改良社会。



05


面对技术相关的设计活动时,和技术力强的人比如工程师,设计师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呢?

设计是研究如何有意味地创造和满足人需求的学科,不止和人打交道,还有需求。和工程师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条要记住,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当你的认知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时候,你就是有价值的,你们就能合作。如果你还懂他领域里的20%,他会很崇拜你。当你有一个很强烈的梦想想要实现的时候,你是最有创造力的,最跨学科的,因为你有motivation,会驱策你干很多你还不会做的事,学得特别快。像马斯克一样的人,他为了造火箭,把这一系列的东西全学了,他的目标就是要上火星。像同济这样的学校,设创这样的学院,我们很希望在这部分给予支持。MIT媒体实验室的Hugh Herr,他领导了媒体实验室生物机电一体化小组。他的动力,就是作为一个攀登神童的他,年轻的时候失去了他的腿,于是他决定开发世界上最好的假肢,让残障人一样可以获得自由行走的权利。不管从智识还是经济条件,你们这代人更有条件不苟且,更可以追随自己的内心,不需要那么现实,我希望你们能用你的梦想打通学科的屏障,在你们中一定会出现新的传奇。



06


作为内容的产出者,我们中国文化怎么在国际上获得过多话语权?

话语权本身就是伪命题。根本没有必要太在乎话语权,太在意说明还不够四个自信。我们讲匠人精神,做什么就要做到极致,只有极致才能赢得尊重。你拍个片子、写篇文章大家爱看,才是王道,大家不看说明不好看。总说话语权说明你可能不够自信,设计上,你的设计不够make sense,不能吸引人。与其花太多时间争话语权,莫不如把这点时间放在追求极致上。



07


现在很多其他专业领域的伙伴不了解我们做的事情,他们认为设计就是机械设计、程序设计这样的事。作为设计师,我们该如何获取他们的认可?

这个问题存在,但不要太在乎。因为这有一个认知的过程。路甬祥院士做我国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他考察了所有制造强国后,发现所有科技强国都是设计强国。于是他问,到底是因为制造强,所以设计强,还是设计强,所以制造强?他后来认为是设计强所以制造强,因为全社会重视创造力。整个产业链都是被设计出来的,设计不仅在这根链条上的每个局部产生作用,更成为跨学科、跨专业整合的思维模式。对我们设计师而言,要有问题意识,要主动地沉下去,去寻找真问题、触碰真问题、了解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08


您怎么看待未来智能设计和娱乐设计?

首先概念要界定清楚,智能设计和娱乐设计其实是两个概念。未来娱乐设计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人类自古以来都喜欢一群人围着看点什么,从角斗、斗牛、足球、演出,都是这样。电波、电视、网络、手机普及之后,从聚众向分布式改变,现在这是一个巨大的赛道。我对中国娱乐设计是有信心的,首先是中国人多,干什么都能干成世界第一。我们的机会点在两块,一个是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二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要将这个机会点转换为产业和文化,就要靠设计,用设计创造下一代娱乐的载体和形式。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出由中国创造的新娱乐品类?并实现风靡世界?在加州,娱乐创造了很大的GDP,上海在这方面也应该有很大机会。



09


学院学制问题,四年本科感觉不够用?
时间永远是不够的,我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学制缩短的推广者,为什么要把学制搞这么长呢?英国很多是3+2,本科就三年,五年下来给你发个硕士学位,我们很多专业5年才拿一个本科。学习是有方法的,如果你要做一个project,如果一周每天熬夜,那肯定是方法上出了问题。经常熬夜,你一定学习方法出了错。一定要花点时间来思考高级的东西、做高级的东西,多思考学习方法的创新,要靠脑子而不是体力,只要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你终身都在学习,学制没必要拖这么久。


10


请娄老师聊一下职业规则,为什么会有设计江湖这门课?
这是重复无数次的故事:曾经有学生在杨老师工作室实习,没打招呼把工作室的作品放到他的作品集里去了。他觉得图是他的手画的,为什么不能算自己的作品?这样做其实是很不职业的,对知识产权没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人在江湖是有江湖规矩的,特别是你在做实习,你是get paid,你把主创的想法画出来,点子和IP是属于公司的。扎哈这种风格的设计现在大家都能做,但只有从扎哈事务所出来,才是真的,才有IP价值。当然,比规矩更高的其实是江湖道义,要有智慧。Smart不等于是wisdom。智慧不是小聪明,往往不是在得到了什么,而是主动选择放弃什么。你要是开始思考wisdom的问题,你就在江湖里有一个较高的境界了。我希望你们能go further, 而不是go fast,不要捷径,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有崇高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


11


老师好,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同学,请问怎样才能参与到设计的领域里呢?

人人都有设计潜能,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我们现在所谓的有创造力的人,是社会格式化的幸存的。之前我说了,很多设计领域的大牛,其实都不是设计出身的。一个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好的老师就是要能保护大家的创造力。不要太世故,每个年龄段都要保存自己的天真,认为我还改变得起,就是年轻。不然你就老了。我们熟悉的Don Norman到了80多岁还在改变,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第三次退休后,他还在建立一个新的教育创新联盟的。



12


有些人试着改变,比如Don Norman,他是成功的。有的人不改变,比如丁乙,就一直画方格子,最后就剩下他,他也成功了,反而身边一直改变的人失败了。所以我们该什么时候改变,什么时候坚持自己呢?
这是个好问题,这里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首先不要太功利,成功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是否make sense更重要。院训讲“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是一把尺子,可以用来衡量和判断你每一个选择。静也好,动也好。你想静,就是静好,想动就是动好,要看自己的本心。第二,要有自我管理能力,我经常和我的博士生说,当你一个猛子扎进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但千万不要忘记知识是学不完的,自己下水是为了干嘛,是为了戏水,还是渡河?跳进去,就要想着什么时候、怎么爬上来,千万不要迷失自己。很多事情没想清楚之前,你手上总有一个主业吧?先把它干到极致,同时思考,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场记 | 苏梓裔颜钰明摄影 | 陈夏露排版 | 刘隽语校对 | 颜钰明审核 | 高培中


关于「设计江湖」

 

「设计江湖」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自2016年3月起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该课程通过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是面向学院所有专业方向学生的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勾勒未来职业生涯的轮廓,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有相应的准备,并更主动且有目标地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锻炼。

 

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职业规划类课程,是学院的一次全新尝试。「设计江湖」也因此被同学们贴上了「创新课堂」的标签。该系列讲座邀请的主讲人囊括了学界名师、业界著名设计师、企业高管、创新创业者等大咖级人物,让同学们在步入社会前就有机会与名家、名师、名企面对面;主讲人分享的话题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围绕职场接地气;讲座现场的随时互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如何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了解相关专业岗位对能力及水准的需求、明确个人职业取向与定位、了解未来发展空间;系列讲座带来的隐形成果是使更多同学了解到如何客观评估自己的技能,从而发现自我价值,同时,为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目前,这门创新课堂已经成为学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近期发布:招聘丨同济大学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全球 “博士后” 招募启事
张周捷新作「云 DS # Clouds」:从千百种算法中捕捉云的形态
砥砺奋进!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预告丨DESIGN OASIS设计洲 x 泰摩咖啡赛事发布丨元宇宙设计创新大赛启动!快来“创造我的元宇宙”吧!
招募丨2022 LVMH/DIOR可持续时尚工作坊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荣誉校长Rosanne Somerson受聘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刘宁博士受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客座教授
喜报!同济大学设计学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平平无奇的工人新村,会成为未来理想社区的开端吗?揭秘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设计入围十强作品《雪之丘》
祝贺!我院教师苏运升、张周捷获胡润光谷“最受青睐华人设计师”大奖演讲实录 | 菲利波·法布罗基尼:Who the Author is |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
课程成果丨媒体与传达设计方向:声音,也可以很好玩
赛事发布 | “中国元未来低碳民宿设计大赛”启动
课程成果丨D&I设计实践Studio1:智能功能舱×生活
同济×集度丨聚焦未来汽车机器人的「设计与创意」
我院客座教授朱哲琴女士声音艺术作品《院听四相》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课程成果丨D&I大二学生选修课:在复刻中学习三维设计
课程成果丨2019级工业设计方向:DIGITAL BY DESIGN
课程成果丨设计历史与理论Studio1:可持续设计的案例研究
设计周落幕,新格局开启丨2021环同济设计周全回顾
课程成果 |「2022趣造节」——D&I环境设计课题展盛大开幕
请回答 2022:设计师,你是否有很多win号?
课程成果丨探索未来个性化生活方式「Future Stay」展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