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莲社发起的因缘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2-11-28


惟岁在摄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

——刘遗民《庐山莲社发愿文》


这段就是莲社发起的一个因缘,包括它的时间和地点。“惟岁在摄提格”,我们看这第一句就会觉得懵啊,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说起来内容很多,这是古代的星岁纪年法的一种表达。“岁”就是指星岁,就惟岁。这个岁星是什么?就是木星。我们上古以来这些天文学非常发达,你看《诗经》,发现上至天子诸侯,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懂得天文学。自古以来还有一个占星学,它观察天象,它可以占。天象的变化跟人间的政治、军事、灾祸,或者说吉祥,它有直接的关联。这套学问可能现在都失传了。



大家看《左传》《史记》,常常就有用天象来占的,还真的占得很准。金木水土火加上日和月,古人常常注重这七种——叫七曜,来占。木星是所有的行星当中质量最大的,其他的几个星加起来都没有它质量大。所以木星它就是由西向东绕天——就是绕太阳一周,就是十二年,十二个星次,每年就是一个星次。以后就叫黄道十二宫。星次以后又叫分野,分野就是这个天体到了这个纬度、这个星次的时候跟人间的哪个国家相对应。战国时候,比如像楚国、卫国、鲁国、齐国,一一在天象上都有对应的星次,或者叫分野。原来朝廷有一个叫太史令,他就专门管天象的。鸠摩罗什入关中,也是那个太史观察天象,向苻坚说:“有一个天象表明,有一个大德智人将会来震旦国。”所以鸠摩罗什将来震旦国的事,天象都有表达的。那些皇帝都是很相信这些东西的,他为什么会派大军到龟兹国去?八万大军,这可不是随便派的,这是有天象的表明,他才去派的。所以这套称为神秘主义文化,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干这一行的,干久了也很麻烦,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得太多,他自己就麻烦了。那个帮助魏太武灭佛的崔浩,据说他对于天文就很精通。



这里谈这个星岁纪年法,是说木星从西向东运行。但是还有一个,就是假定有一个速度跟木星平均相等的,但是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天体,叫太岁。因为木星从西向东,跟天干、十二支又配合不到一起去,跟木星相反运动的天体叫太岁,它就跟天干、十二辰能够相应,就比较好计算。所以,谈这个摄提格,就是当木星由西向东运行到丑位的时候,而太岁从东向西运行到寅位的时候,这一年就叫摄提格,简称就叫摄提。摄提就是星座像一个勺子一样的,所指的这个位置。万物承阳起,这个“格”就是起的意思。这一年就叫摄提格,以后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这就是寅年。这就是说岁星在摄提格这个位置,就是这一年。


“七月”。七月,这个“戊辰”是对七月的一个天干地支的表达。“朔”,朔就是它的黑月,就是这就跟月亮的运行相关了,月亮环太阳运行到了黑月的时候,它就看不到月亮了。慢慢地看不到,又慢慢有新月,初一、初二、初三……这是“二十八日乙未”,就是月末的时候。朔,相对的,月亮慢慢地从下弦月、上弦月到了十五,满月的时候就叫望。叫朔、望。这就表明这个发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表达不是我们说公元多少多少年,那都是民国以后才引用的西方的那种纪年方式。



“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这句话要注意,这就是莲社发起的一个重要的因缘,是在慧远大师这个地方。法师释慧远,那时候就开始用“释”。这是慧远大师的师父道安大师有个创建:天下的出家人姓什么?就姓释。慧远大师是太元六年来庐山的,大概在太元九年的时候建这个寺院的,太元九年也就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这里谈一个什么情况?贞感幽奥,有一种特别的宗教感应。贞就是他的至诚心,以至诚心感得一个幽奥,幽就是一个非常幽深的奥妙。这个幽奥是什么?慧远大师以后才说出真相,他来东林寺,在开初的十一年当中修行,就已经三次见阿弥陀佛了。三见圣相,但是沉厚不言,到他临往生的时候,再见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他才告诉弟子。临终见这一次——第四次见了。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它是非常难信的。你怎么去讲,怎么用语言表述,怎么去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凡夫众生的境界呀,所以这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但阿弥陀佛很慈悲,只要至诚心去感,他会现在你面前,让你看到。所以莲社十八高贤以及一百二十三人为什么那么死心塌地地、那么至诚坚固地去念佛求生净土?他们很多人是有感应的——或者在定中见到,或者在梦中见到。再加上从汉代,像安世高、支娄迦谶这第一批大译经师就已经把《无量寿经》翻译出来了,所以,《无量寿经》的广泛传播也使贞感幽奥有一个经典上的依据。所以一定是有感应的,不是凭空出来的。



贞感幽奥,就霜怀特发。霜,就像白霜一样的高洁。这种要求生极乐世界的胸怀——这不是世间的心怀,这太超越了,所以只能用霜怀,就由于这么一个特殊的感应的因缘激发出来了。这种发起来,那可惊天动地了,那不是一般的小事,这可是一个大事因缘,这是百千万劫难以遭遇的因缘。我们凡夫众生每天都想的怎么发财、怎么当官、怎么享受五欲、怎么去弄一些所谓的成功,恩恩怨怨……都是这些东西,哪有一个要念佛到极乐世界的胸怀出来啊?出不来的。所以魏晋这个时候,中国的文化它都是儒家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也都是关注这个现世的,哪会去关注一个彼岸的东西?这太不寻常了。


是由于慧远大师这种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个愿心出来了,这盏灯点亮了。在所有众生的无明的黑暗的内心,有一盏灯点亮了,这是一桩什么事情?这盏灯就要点亮其他人的灯。所以就延命,是慧远大师“乃延命”,延就是引导,命就是敕令。无尽灯法门,一灯点亮第二盏灯、第三盏灯,乃至无量的灯,以先觉觉后觉。就延命“同志”。同志,——同一求生极乐世界的志向的人。



“息心贞信之士”。息心,就是把世间追求五欲六尘的那个心给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那都是轮回的内容。这就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菩提就有那个信,它产生了真正的信心。产生信心不容易,信心是般若智慧的范畴,叫信慧,而且它是正信。这些人就了不起,息心贞信之士。士是代表士大夫,有文化的人。张野、张诠虽然在耕地,他们很有文化,很有学问。我们祖师殿都有十八高贤的石刻,那个张诠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经卷。他的学问之大是朝廷屡次征他做官,他不去的,就在这里种点地,主要目的是要研习经卷,来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这就是息心贞信之士,不是一般的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在山里有隐士,也有一般的农民,怎么辨别隐士和农民的差异?士,就是他有福德有智慧,可以在外面享很高的地位,但是他放弃了,他退隐了,他要完善自己的更高的人格和精神追求。不是一般的——我在山里很无奈,只有砍点柴,只有捕点鱼,否则我生存都有问题。这是有差别,所以叫士。这能称为士就是知识分子,有文化的人,有学问的人。这个“士”上面一个“十”字,下面是有个“一”,十个人里面才有一个士——精英阶层。就好像原来高考,十个人里面才能考一个,这就是精英教育;现在一百个人将近八十个人都能上大学,那就是普通教育了。


息心贞信之士有一百二十三人,他们都云集在“庐山之阴”。就是东林寺是在庐山的西北麓,而且它没有建在山上,而是建在了山底下,面对香炉峰。这说明什么?修行要谦卑,要隐蔽。阴也代表它不要过阳,阳就可能亢奋,阴就是要有一点禅定,定中才生慧。所以慧远大师选在这里作为建寺的地方,它是有深远的意义的。



“般若云台”,这个跟慧远大师的修学背景有关系。慧远大师早年是通达儒教,也精通老庄,以后他在太行山听道安大师讲《般若经》,一下子开悟了,顿然,就说:“儒道九流皆如糠粃。”他原来学的东西跟般若智慧相比,就像糠粃一样的。所以,慧远大师一生是推崇般若智慧的。乃至于姚秦国主姚兴,当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大智度论》以后,都请慧远大师对《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就是对《般若经》的一个注解,龙树菩萨作的——让他作个序。以后你看慧远大师还感得文殊师利菩萨的金像来东林寺,建文殊阁。文殊菩萨也是般若智慧——根本智的一个代表,所以以文殊的般若智修净土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是莲社的一个修行特点。


在“精舍阿弥陀佛像前”。东林寺为什么要建一个东林大佛?也许就有古今之间的一个因缘在里面。慧远大师他是道安大师的弟子,道安大师是求生兜率内院的。作为道安大师的得意弟子,他竟然在庐山东林寺立阿弥陀佛像,求生极乐世界,在信仰的归宿上竟然有一个这么大的转换,这里面肯定有大因缘了。鸠摩罗什大师称慧远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他是看到一部经,佛曾经有悬记的:在未来的时候,有一个护法菩萨在震旦国示现。鸠摩罗什大师就挑明:慧远大师就是护法菩萨再来的。慧远大师来震旦国,把净土法门在这里生根开花,这是非常之举!没有非常之人,那是很难做成这件事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慧远大师护法主要是护净土的法,同时也默护诸宗。所以,以阿弥陀佛像作为代表、象征。是时慧远大师率领着这一百二十三人,以香、种种花来恭敬地献在阿弥陀佛像前,上供,供养,来发求生净土的誓愿。



这一段就表达莲社发起的一个因缘、时间、地点。它的因缘特别跟慧远大师有关,慧远大师也不是凭空过来的,跟他的念佛的宗教体验——见到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的庄严,以及他这种信心,确然不拔,非常的纯粹,非常有力量,就感得这些人也一起有这个信心,也一起来发这个愿。


——节录自《庐山莲社发愿文》讲记



《庐山莲社发愿文》题目详解及作者介绍
《地藏经》的六种证信
忉利天宫法会 | 《地藏经》的宣讲之处超出常伦 圆满佛果
坦然面对死亡
求生净土 | 坚固信愿,破除怀疑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求慧 | 由般若智慧生起慈悲和善心


责任编辑 @ 东林寺文宣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