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8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张昱 文汇学人 2024-01-09

距今100008000年前农业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使得永久性生活结构的产生成为可能。据考古挖掘成果显示,公元前30001000,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等地都已形成早期农业经济,食物过剩释放了劳动力,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活区。公元前307斯里兰卡天爱须国王统治期间建立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始关注人类社会进步和自然保护间的平衡关系。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吹响号角,城市规模迅速膨胀,随之带来诸如城市生活条件恶劣、贫富悬殊传染病蔓延等各种问题。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理论都基于城市问题剖析了过度发展过程中的工具理性与自然和人性冲突人文理性的回归显得迫在眉睫,亟待重置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0235 •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的发展”。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文化纳入社会和经济包容、环境可持续性政策之中。人类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来设想和塑造一个更包容、公正和公平的世界。博物馆作为重要的载体,理应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或许也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再一次聚焦于可持续和美好生活的原因

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社会在其历史进程中定义了社会价值观,从而确立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习俗形成了社会文化特征。通过产生文化,人们改变和适应周围的环境,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留下有关生命、自然和科学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赋予了多层次的价值。

转向公共化是现代博物馆实现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J.莫当特•克鲁克认为,现代博物馆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18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民主制度共同作用的产物。18世纪后期,博物馆开始走进公众生活,帮助教导公众有关社会形成的过程与内涵,涉及社会文化、风俗、道德伦理,以及通过所展示的藏品、展览和相应的诠释,来提升公众智识。1737,安娜•玛丽亚卢多维卡决定美第奇家族400多年来积累的全部艺术遗产捐赠给政府,用于为“公众利益”服务。乌菲齐宫获得了美第奇家族收藏的诸多绘画珍品,在1795年建成艺术博物馆,公众敞开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服务”已融入博物馆职能中。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和自然科技博物馆着手研究藏品的有效组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系统进行展览策划。1829,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美国政府。1846,詹姆斯·波尔克总统签署一项国会法案,利用史密森超过50万美元的遗赠在华盛顿建立史密森尼博物学会,以实现“增加和传播知识”的目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史密森尼博物学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综合体。这些博物馆突破器物型展览模式,深度思考美学、科学、历史视角和系统化组织之间的关系,根据各自侧重的主题策划信息定位型展览。

20世纪下半叶起,博物馆进一步确立了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值得信赖的知识来源,博物馆越来越被认为能够广泛地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为社会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社会参与渠道。博物馆支持可持续的文化遗产旅游,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和社会危机发声,在外部合作网络建立的过程中直接发挥领导力或通过协作和强化伙伴关系确保相关资源在当下和后代都是可及可用从而形成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可持续发展特征。

一方面,博物馆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的保护措施,使藏品更久远地传诸于后世。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助益博物馆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记录,公众提供更多了解和接触遗产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就开始了“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敦煌女儿”樊锦诗说:“文物的退化是不可逆转的,哪怕保护得再好。只有为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才能实现永久流传、永续利用。”2022年“数字敦煌”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变化促使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从保守的精英主义倾向中解放出来,转而着眼于社会和大众传播知识1972在拉美地区博物馆形成的《圣地亚哥宣言》探讨了博物馆如何介入社会环境和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将博物馆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态工具”。

面对环境气候变化、移民问题、不平等、人口老龄化等当代社会诸多问题博物馆可以有所表达例如,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采用“新乡土主义风格”设计建造了宁波历史博物馆。建筑由宁波各地旧城改造遗留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建造而成,既呈现了宁波的传统建筑风格,也用材料回收再造展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开展“零废弃项目”,带动约3000位故宫工作人员、1100万人次观众、4万名导游加入到共建绿色故宫的行动中来。广西博物馆立足国家特色产品重点项目“桂绣”,组织开办传统织绣培训,帮助农村家庭妇女实现“在家织锦、居家创收”,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推广性传承”。博物馆让少数民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得到尊重、了解、保护和传播赋予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保护和展示本地文化的新路径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物质文明条件下的可持续传承提供了可能

特里·克拉克将博物馆视为城市和社区中的“舒适物”设施,与其他舒适物以组合的形式,共同赋予了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哥伦比亚麦德林建立了数个博物馆,纪念为反对毒品暴力和恐怖主义而开展的法制斗争参与社会教育,帮助儿童重返课堂,并为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作出贡献美国康纳派瑞生活史博物馆推出针对失智症和阿兹海默症患者的项目,鼓励患者及其看护者用多感官感受展品诸如此类,博物馆有助于形成一个知情的、可参与的文明社会,提高公众的“自我治理”能力,促进社会整体关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公众创设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广泛的社会福祉。英国已建立了一个全国博物馆健康和福祉联盟,2018年英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作为福祉空间的博物馆》报告,为其会员博物馆罗列了一份关于健康和福祉的清单,涉及精神健康、老年人福利、边缘人士的福祉、学习能力障碍与康复等。

文汇学人(2023.5.14)|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张昱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更多相关阅读


尚刚|唐人好色最有资格将陈寅恪和钱锺书打通的学人,只有王水照 | 胡晓明
李洛旻 张涛 | 仪式消失后,如何重建
重印中国学人海外博士论文:“走向世界”的学术版
沈卫荣 | 林藜光与钢和泰男爵
徐文堪 | 林藜光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贡献
张国刚 | 海上丝路的一抹晚霞:明清时期的外销瓷牛光夏丨以新视角与新美学打开历史的B面
彭渤 | 令人费解的先秦谚语讨厌摄影术的波德莱尔到底留下了多少张照片?
陈恒 | 全球史教育:在世界的多样性中理解科学与人文
周维强 | 沈尹默的雅量
惟有香如故 | 揭开詹糖香的神秘面纱
立夏:万物并秀,送春迎夏
扬之水 | 宋元香事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顾农 | 白居易的两大代表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韩茂莉 | 英雄城——江孜丰子恺 | 甘美的回味
艾俊川 | 严复的版权保卫战
周瘦鹃 |花雨缤纷春去了
景迈山访普洱茶
“顶流”大熊猫与气候有何“羁绊”?
晨访惠明茶
资讯 | 10卷18册1200多万字,《倪正茂全集》出版
行走在淄博 不止小烧烤
资讯 | “道德文章治学襟抱尤需珍视”——赵景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揭展施一公 |我崇尚清华的体育锻炼传统,常常受“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口号的激励犍陀罗艺术的传播,促成人类文明早期影响深远的全球化
孙玉石:“他的诗具有一种沉厚、新奇、锋利和涩重”顾农 | 唐才子严维与他的徒弟们
鲁敏丨也许普鲁斯特就是可以不读完的
编译 | 哈夫古法的陷阱
郑伟 | 夏鼐先生读书之 “勤”与“广”王新宇 | 黄体芳致孙锵鸣信中的书院往事
韩茂莉 | 绍兴师爷与那一方水土奈保尔笔下的加蓬森林
孟晖 | 来一屉李小龙
金文京 | 东亚的汉文、汉诗
王振忠 | 盛清时代的中国与东亚
严奕飞 | 阿玛蒂亚·森的“四海为家”如何利用数据了解世界
王蔚 | 罗家伦的不可信回忆
燕园草木 · 莲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





 








如果喜欢今日推送 →

点个赞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