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迈山访普洱茶

文汇学人 2024-01-09


哎冷寺访苏国文


再次拜谒哎冷寺时,发现这里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一些老建筑不见了,取之而代的是一些新楼房。寺里的狗儿还是像老朋友一样迎上前来摇头摆尾, 2013年3月8日清晨,我在哎冷寺打太极拳时,就是这条狗安静地趴在我的脚边。寺主人苏国文的老伴说,她认得我曾经在这里住过,只是当时没有机会说话,并热情地邀我们坐下喝茶。


听说,苏国文老师去小学校讲学了,中午时分才能回来。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哎冷寺下午再来拜访时,苏国文回来了。经文化学者,电视纪录片导演黄庆老师引见,苏老师很客气地让座,并打开了话题。


苏国文,布朗族头人的后代,一直秉承传播民族文化为己任,是景迈地区唯一能把布朗族文化讲清楚的人。


据苏国文老师讲,他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开始时是一人一校,也就是全校只有一个老师,语文算术等等课程都得会教。后来发展到三人一校,最后发展到完小时才八人一校。1980年的时候,他被调到乡中心完小任小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民族传统文化教育。1989年又上调到县教育局,主抓双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是用民族语言来辅助汉语言教学。当时做四个民族语言教学方面的普及:拉祜语与汉语教学、佤语与汉语教学、傣语与汉语教学、布朗语与汉语教学。


据苏国文老师说,这里的濮人后来发展成三个支系: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由于当时帕哎冷娶了傣族七公主的原因,这里的人基本都懂傣语,而傣族等外民族却很少能懂布朗族语言。


布朗族的文字源于老经文也叫老傣文,又叫“多他母”(音),应该源于泰语或缅语,布朗族写史或管理上都是用经文上的文字。而傣族中,经文上的文字只是在祭祀上使用,社会管理上用新傣文,布朗族和傣族之间的文字有联系,但有很大的区别。布朗族的历史多以口口相传为主,史书上只有零星记载。


苏老师退休后就抱着整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情结,回到芒景,经多方呼吁努力才建成哎冷寺今天这个样子。他知道,政府早晚会把房子盖好的,但怕太慢,自己也这么大岁数了,就怕等到有一天自己老了就做不出来了。


这些年来,他经过努力,把一些老人脑子里断断续续的关于本民族的文化基本都整理出来了,在这方圆百里,除了苏国文,还没有第二个人能把布朗族的文化脉络说清楚,所以老人很着急。


他看到我一个东北人能够这么痴迷普洱茶,并鼎力传播普洱茶文化,感到很欣慰。并说,普洱茶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大家对普洱茶产生感情了,就自然而然地找过来,前一天还有6个法国人来寺里询问普洱茶的事,大家都来宣传推广,普洱茶的事业才能发扬光大。


临别,我们还互相赠送各自出版的图书,苏国文老师还特意用布朗文签上名字,愿天下文化茶人共同学习进步!


布朗后生科哎华


要说在景迈山芒景村上寨,最早认识的布朗族人就是科哎华,10年前我初上景迈山时,他还是一位青涩的布朗族小伙子,当年他24岁,刚刚开始学习制茶,家中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初制所。这些年来,由于和澜沧古茶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已经是寨子里数一数二的制茶高手了,当年的小初制所,如今已经变成100多平方米的宾馆,另有几个加工车间及晒茶阳光棚。坐骑也从2010年我二上景迈山时经常熄火的小货车变成了崭新的路虎和丰田霸道。


是祖上留下的古茶树,使布朗族子孙们的生活产生了天大的变化。


听科哎华说,爸爸科坎是在当地小学教书的,本名叫倪工,进了缅寺学习后才改名叫科坎。他中学毕业后就回家种地了,第一年主要是种甘蔗。


2004年,芒景在景迈山举办拜茶祖的祭祀活动,还第一次恢复了剽牛,他随众人上山看热闹,途中正好碰到澜沧古茶公司杜春峄总经理,那段时间杜总因吃素上山时感觉有些体力不支,比较吃力,科哎华是位热心的小伙子,就上前帮她。杜总见小伙子面相善良,乐于助人,就告诉他自己是澜沧古茶公司的,希望他跟自己一起做茶。


当时他并没往心里去,等到了2005年,他意识到做茶叶能让生活好过一点,就学着自己做了120千克,结果那时的古树茶没人要,一斤也没卖出去。他忽然想起澜沧古茶公司的杜总,就抱着一线希望把茶叶拉到澜沧县城找到了古茶公司。科哎华人很诚实,去掉成本每千克只加20块钱,结果杜总又每千克多给了5块,要知道,在那种古树茶谁都不要的情况下,澜沧古茶还能每千克多给5块钱对这位布朗族小伙子意味着什么。就这样,相互的真诚和信任,科哎华也伴随着澜沧古茶公司的发展一路走来。


科哎华说,现在自家有30多亩古茶园,加上亲戚朋友及合作社成员的古茶园,一年能够生产八九吨古树茶,生态茶多一些,每年能加工几十吨。质量主要是由媳妇尹文兰把关,澜沧古茶公司也会派技术人员指导。与澜沧古茶合作,茶叶有销路,技术有支持,质量有保证,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共同体,我们只有用心做好茶,才对得起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也对得起天下爱喝景迈山茶的茶人们!


这10年间,景迈山已经从向往到切近,这里的万亩古茶园成了我探寻古树茶的“老地方”,这里的新老茶人们也由采访者变成了挚友,每每在家中品一杯景迈山古树茶,想起这些老朋友的故事和他们传承打理的古茶园,心中格外亲切。


书名:深山寻古茶
作者:徐凤龙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01


更多相关阅读


施一公 |我崇尚清华的体育锻炼传统,常常受“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口号的激励犍陀罗艺术的传播,促成人类文明早期影响深远的全球化
孙玉石:“他的诗具有一种沉厚、新奇、锋利和涩重”顾农 | 唐才子严维与他的徒弟们
鲁敏丨也许普鲁斯特就是可以不读完的
编译 | 哈夫古法的陷阱
郑伟 | 夏鼐先生读书之 “勤”与“广”王新宇 | 黄体芳致孙锵鸣信中的书院往事
韩茂莉 | 绍兴师爷与那一方水土奈保尔笔下的加蓬森林
孟晖 | 来一屉李小龙
金文京 | 东亚的汉文、汉诗
王振忠 | 盛清时代的中国与东亚
严奕飞 | 阿玛蒂亚·森的“四海为家”如何利用数据了解世界
王蔚 | 罗家伦的不可信回忆
燕园草木 · 莲
杨秀礼 | 大武:跳起的武王克商赞歌
沈鸿鑫 | 黄裳与《舞台生活四十年》
陈子善 | 重印现代文学的第一手史料
罗时进 | 江南的王世贞
丰子恺 |一见西湖,就整日寻花问柳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中的生活与日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巴西咖啡历史“巴西的狄更斯”:马查多·德·阿西斯
一代宗师家国情——纪念李国豪老校长诞辰110周年 | 冯身洪
郑逸梅 |《浮生六记》佚稿之谜
刘敦愿|“鹳鱼石斧图”是中国最早的一件“墓志铭”?
谈谈广府的“广彩瓷”
和平饭店:标志近代上海建筑全面走向装饰艺术风格
一次说清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古今演变
1953年人类征服珠穆朗玛峰
王丁 | 傅斯年笔下的外语名词
为什么要追求个人的成就?成为大人物真的符合个人利益吗?
熊鹤婷 |艺术史学者的价值判断
溶溶春水杨花梦
早在我出生前,就注定与陈小彭是朋友 | 沈亚明张新刚 | 修昔底德笔下的“人的境况”
破解文明密码 :一位“冷门绝学”研究者的火热学术人生
周志文 |“格竹子”的故事
朱光潜 |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中国古典美学熔铸当代影视作品美学品格
沈津 |  回忆吴文津先生
彭渤 | 马可·波罗和范成大的物理学观察持续活跃的梭罗IP
杨焄 | “山谷皆响”:王士性的《五岳游草》
蒋怡 | 在双塔倒塌的阴影下
弗·巴格诺 | 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的形象
阴佳 | 从莫斯科地铁看俄罗斯公共艺术所表达的国家意识与精神
孟琢|章太炎的忧患与艰贞
虞云国 | 曾巩《局事帖》二题
未收入《丰子恺全集》的“八年乱离草” | 陈建军
王宏超 | 古人的消费和休闲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