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爆款新闻人物作品《卖火柴的“老男人”》为何火了?请听浙报3位主创人员的真情道白

邓国芳 严粒粒 等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5186

阅读大约需25分钟


今年9月,胡午寅这个58岁的杭州老男人火了。


不少陌生人给他打来电话,说要订购110年纪念版“美女牌”火柴。还有人专门发来短信,给他鼓劲加油,祝福他的火柴事业再次熊熊燃烧起来。身为杭州火柴厂厂长的他分明觉得,即便这朵划过百年的花火,终将在时代发展中熄灭,他的心中也不再存有遗憾了。


自9月19日浙江日报人物版用整版的篇幅,刊发《卖火柴的“老男人”》的报道后,胡午寅就成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中国日报等全国性媒体也紧随其后,纷纷报道了他为杭州火柴厂申遗奔走呐喊的故事。


在自媒体不断缔造“网红”的今天,既非英雄又不另类的凡人胡午寅,为何能带着他的火柴,迈进浙江乃至全国读者的心坎?这个新闻人物引发的强烈共鸣,又能给我们采编人员带来怎样的启示?请听浙报3位主创人员的自述。


1

手机与座机:

坚守新闻的匠心


自述人:编辑 邓国芳(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栏目编辑部)


“请问是责任编辑邓国芳吗?我想问问,你有没有胡午寅的联系方式。”


9月19日中午,当我走进办公室时,听见办公桌的座机铃声响起。一种莫名的悸动在心底滋生,我快步赶到桌前接起了电话。我从事新闻行业的14余年,常用通联方式几经变更,座机已变得愈发“沉默”。读者变成受众,屏幕取代报纸,我们的读者也许近在咫尺,亦或远在天涯。此时的座机铃声,让我们清晰地知道彼此的存在。这一刻,身为报纸编辑的我幸福无比。


《卖火柴的“老男人”》是如何诞生的?我想,偶然中有必然。


我所在的栏目编辑部,是浙江日报去年底在全媒体编辑中心新设的部门,承担着深读、亲历、人物3个深度新闻板块的策划和组版工作,探索着内容精品化生产的路径。今年初,人物版刚亮相时,就以鲁冠球等“改革七先锋”的系列精彩报道赢得读者的目光。但此后我们很快就面临挑战:每周两至三个版的人物报道,如何保持新闻性与热度值?


第一,聚焦新闻事件中的人物;第二,结合阶段性政经和社会热点策划相关人物报道,这是我们经营人物版时定下的两条思路。同时,我们还通过编辑的策划牵引,强化融媒体理念,推出“视中人”融媒体产品,并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专栏记者。


比如,今夏我们推出的“高温下的风景”系列亲历式人物报道,就因记者的深入体验和真切感悟、视频产品的独立性与高质量、新闻产品后期的多平台运营,在各大媒体“高温”主题报道中脱颖而出,被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央视网等重量级央媒及今日头条、搜狐、网易等主要商业媒体转发关注。


抓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其实十分考量编辑的功力。当厂长胡午寅为110岁杭州火柴厂的火柴制造工艺向区里申遗的消息传来时,栏目编辑部为此讨论了很久。老字号要申遗,司空见惯;火柴行业会落寞,也是市场规律。这个人物题材值得做吗?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古老的杭州火柴厂曾在70年中绽放光华,如今依然引领着全国火柴行业的发展。更何况,那一盒盒印着西湖风光的火柴,陪伴了几代新中国人的烟火人生。胡午寅的火柴故事和命运流变,折射着新中国轻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生活的现代化。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做做。


《卖火柴的“老男人”》是如何拍出感觉、写出精彩?这个问题交由记者严粒粒、吕之遥来回答。但胡午寅能“火”起来,除了精心采写、匠心编辑、用心呈现外,我们还在融媒体的打造、后期产品的运营上下了不少功夫。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移动优先理念,依托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视中人”系列人物视频产品,用1分钟至3分钟的视频报道,“轻巧”地呈现新闻人物的故事,从而与纸媒深度人物报道的“厚重”形成差异与互补,以适应“手机”受众的阅读习惯。胡午寅的视频报道先于文字推出,短时间内,其在浙江新闻客户端上的阅读量就冲破了20万。


按常理,视频、文字报道都推出后,编辑工作也就结束了。但栏目编辑部始终坚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跟踪服务每个稿件的后期运营。我们与数采运营团队、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建立微信群,形成工作机制,每日“打包”对接优质内容,进行“抖音体”等二次加工,及时对外分发,以确保优质内容能传播得更广。胡午寅的故事也因此被广泛传播开来,成为热点新闻事件。


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正是这样的新闻匠心,胡午寅这个并非“大事件中的大人物”,冲破常规套路地“火”了。


在这个隔着手机屏幕,追问读者在哪里的年代,能因为版面上留下的座机号码,聆听到读者对稿件的赞许与回应,无疑能让编辑在那些寂静的夜晚,微笑地看着报纸版面从印刷机中一张张生成流出。


2

火花与水花:

认清新闻的价值


自述人:记者 严粒粒(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


火柴的“火花”很小,新闻的“水花”很大。


《卖火柴的“老男人”》一稿刊出后,受到了很多读者、媒体同行以及采访者本人的肯定。


胡午寅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报道时写道:“中国有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如果从企业家的角度看,我在浙商队伍中还属无名之辈。但为了守住这块民族工业老字号,我不仅付出了最美好的创业年华,也放弃了当时稳定的事业和收入……当我热泪盈眶地看完报道,觉得人生在世,终于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每个记者都想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我想,这篇我算是做到了。


今天,回想起整个采编过程,我也十分感慨。这段采写经历,让我对3个至关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触——新闻选择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新闻人物典型的意义在哪里?人物新闻如何采写,才能赢得公众的最大化共鸣?


1.选题的碰撞

刚接到选题时,我其实有很多疑虑。


编辑老师认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被写进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杭州百年火柴品牌、年过半百坚持保厂的厂长这两个要素,在社会各界致力于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和回眸新中国70年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主题十分应景,具有挖掘价值。


但我却对胡午寅的申遗行为很是疑惑。在我看来,他坚持为杭州火柴厂申遗的目的与意义有待商榷。当下,为一己情怀,不顾客观规律,落入求政府帮扶、政策扶持的“苦情”申遗故事也不在少数。


与编辑老师交流选题时,我也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火柴并非中国发明,各国工艺大同小异,杭州火柴厂的火柴制造工艺本身是否值得申遗?二、行业发展“物竞天择”,火柴淘汰几是必然,更是科技和时代进步的象征,媒体是否还有必要去关注?三、浙江商界能人辈出,胡午寅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值得采写吗?

这时,编辑老师耐心地与我探讨:让胡午寅坚持下去的就只有情怀吗?火柴失去价值后,胡午寅也失去价值了吗?可否透过人物眼光,去看待老行业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去思考非遗传承的价值?有时候,没有意义也是意义。一根曾点亮我们生活的火柴,它在这个时代的挣扎,也是一首动听的挽歌。


我突然意识到,比起关注人物和事件本身,其背后蕴含的内容才是更具有意义的。这也是新闻选择的价值标准。这番“碰撞”交流后,我也决定摒弃“预设”,全情投入采访。


2.预设的偏离

带着疑问和思考,我对胡午寅进行了两次正式的采访。

第一次采访,与视频记者同行,拍摄视频素材。从这次采访中,我大致了解了他的性格、经历,以及他和杭州火柴之间的羁绊。更重要的是,我获知了3个与预设偏离,甚至大相径庭的新闻事实。这对我稿件最终的行文侧重,第二次采访的内容引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火柴虽为“洋火”,但它和爱国主义息息相关。火柴工业是我国工业史上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杭州火柴厂作为浙江省最早成立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公司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此外,泊头火柴制作技艺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玉在前,杭州火柴厂申遗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其次,火柴行业大环境不佳,但胡午寅的生活和杭州火柴厂的经营都不错。杭州火柴厂的效益一直排在全国同行前列,近年来利润都在稳步增长,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


最后,胡午寅本人冷静客观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清晰的逻辑,大大颠覆了我对非遗人的刻板印象。胡午寅算准“高知”,学历相当于大学毕业。他承认火柴必然没落的客观规律,却依旧想方设法“保厂”,以求保住民族记忆的坚持令人钦佩。经商有为的他,放下一切接管岌岌可危的火柴厂,用出色的经商头脑帮厂子走出危机,有着浙江人“勇立潮头”的共同精神特质。


我坚定地意识到,胡午寅的故事值得说给读者听。


3.自述的突破。

第二次采访持续4个小时。胡午寅做了充分的准备,全程滔滔不绝,我们相谈甚欢。放松的交谈环境下,他道出了许多之前其他报道未曾挖掘出的故事,也说出了不少我意料之外的“真心话”。


比如,小时候因为起早贪黑糊火柴盒补贴生活,对火柴又爱又恨的真实情感。这个作为“聊出来的灵感”,后来成为了稿件的导语内容。再比如,当年放弃蒸蒸日上的副食品生意,选择入厂工作,竟然毫无情怀可言,只是源于对家人的责任,以及喜欢创新和突破的那种不服输的个性。


采访结束后,我开始面对写稿难题。对此,编辑老师没有给我设定框架,甚至都没限定字数,她只告诉我3个原则性要求:1.自述体;2.个性化;3.故事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手头丰富的素材进行取舍,并找到一根线索在多个故事上形成逻辑的串联就十分重要。


火柴行业的起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我选择稿件以时间顺序来写,并拉长到胡午寅的童年。这有利于用胡午寅在不同时期旁观者、局中人的身份,充分展示杭州火柴厂的命运流变。


其次,稿件尽量弱化说教性,转而以讲故事为主,尤其侧重故事细节,和几个重要时期的矛盾心理转变,突出故事的“冲突”和“张力”。


在主题提炼上,为弥补第一人称自述的视角限制,人物口述史会附加记者手记,但我选择用百余字的导语,和几个问句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全文。


写作的同时,我一直都在留意观察胡午寅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有一天,我注意到他路过河坊街,看到另一家老字号在河坊街上开的店很受顾客欢迎,从而回忆杭州火柴厂的第一家门市部就在河坊街。我将这个意外获得的小小细节,写入文章结尾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视频与同频:

抓住受众的内心


自述人:记者 吕之遥(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


《卖火柴的“老男人”》有视频版本的报道,我便是它的主创者。有人说,拿着报纸读这个故事时,就仿佛在听胡午寅娓娓道来,会特别有感觉。那么,看过视频报道的读者则留言道:“真是满屏幕的回忆杀。”


9月18日,同主题独立短视频产品《视中人 | 胡午寅:卖火柴的“老男人”》在浙江新闻客户端首次刊播后,两天内就获得了27.5万+的阅读量。很多网友还在文末留言,认为我捕捉到了“十分有意义的故事”。几天后,中国日报用四分之三版面的篇幅,跟进报道胡午寅申遗的故事,还采用了我拍摄的两幅新闻照片。一个如此平凡的人物,能引起观众和同行的同频共振,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为呈现胡午寅的故事,文字记者采访了两次,而我则是对视频修改了两次。首先,我很明确,尽管有文字稿,但它必须是一个独立的视频产品;第二,我必须思考,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如何用视频和画面,讲好胡午寅的故事,并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


1.开头如何切入?

短视频受制于时间,往往镜头单刀直入,叙事风格直白,以主人公的叙说串起各段影像和画面。但这次我选择从“胡午寅在黑暗的收藏室点燃一根火柴”的特写镜头进入画面,打开整个故事的窗口。同时这个镜头也寓意着,新闻的主人公在火柴行业走向落寞之际,努力寻找着它的光明。


这根划过时代的火柴,这朵燃烧百年的火花,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如此诗意的开头,独特的画面语言,很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


2.情绪如何共鸣?

视频语言不同于报纸文字,可有大篇幅的版面来讲述主人公的故事,并通过细节的捕捉,来打动读者的内心。这个题材的特殊性在于,胡午寅的火柴人生,熔铸着新中国几代人的生活记忆。采访中,刚走进胡午寅的地下收藏室,我就被各种火柴盒所吸引。有几款火柴盒,都是我们小时候看到过和用过的。还有几款民国时期的火柴盒,封面是各种“美女”,令人惊艳。于是,在胡午寅点燃火柴的镜头后,我便在视频中插入了各种不同年代火柴的画面,用短短几秒钟的画面,勾起各个年代观众的记忆和共情。


3.细节如何体现?

其实,拍摄这个视频新闻,难度不小。杭州火柴厂在千岛湖的总部厂址,去年已随着杭黄高铁的建造,永远地消失了。剩下的生产车间也都在外省。在这些新闻元素缺失的情况下,我捕捉到一个镜头,就是胡午寅提着申遗资料,乘坐公交车去下城区申遗办的画面。看到这个画面,相信不少观众都会心生感触。胡午寅为杭州火柴厂火柴制造工艺申遗之事奔走呐喊的形象也便跃然屏上。


4

后记


《卖火柴的“老男人”》见报后,很多同行来问我们3个人要胡午寅的联系方式,表示也想做深度报道。这让我们喜不自禁。


从这组报道中,我们意识到,越是通讯发达、信息繁杂,新闻工作者越是要贴近实际找感觉,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此外,我们还想说,无论杭州火柴厂的非遗申请是否能够成功,这篇稿件若能引发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思考,便达成了我们的初衷。



原创:邓国芳  严粒粒  吕之遥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栏目编辑部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80人的评论“特战队”由总编辑挂帅,这家省级党报出手不凡!

从媒介融合视角看《纽约时报》的新媒体策略

换个地方下铲,多走多问多看,你就有机会独占“新闻富矿”

新闻如何提“鲜”变“活”,浙江卫视记者的这些“细节”令人动容

一连7天刷屏!融媒体互动爆款产品《古城夺宝》

用什么抓住网民的心?

“站不住jio”火爆一时,阅读量达3.9亿,

迎风而行是记者的担当

新闻现场,先救人还是先报道?面对新闻伦理和记者操守,

你该如何选择

逆流而上成为纸媒记者,她说,我的纸里包着你的火

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