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的“跟踪报道”为什么能够获得浙江新闻一等奖
全文共3919字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新闻工作者只有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获得自我的突破。在新闻一线耕耘多年,我深深体会到:编辑更加需要践行好“四力”,并把它当成前进的目标来追求,当成必备的基本功来训练。
1
练好眼力,
提升编辑专业素养
党报是发出主流声音、弘扬主流价值的阵地,要承担好这一职责使命,编辑环节十分关键。对于每位编辑来说,最考验功力的其实就是眼力,它是专业素养的外化。
编辑的眼力,体现在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上,体现在对新闻导向的把控能力上。
去年12月,衢报传媒集团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谢高华”专题报道,短短一周内,刊发独家新闻稿近40篇,其中,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推出4个特刊27个专版,网络总阅读量达到110多万人次,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把谢高华这位老典型做成了新“网红”。本组报道获2018年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新奖。
我作为衢州晚报15个特刊版面的责任编辑,全程参与了策划与编辑工作,在特刊统筹领导的指导下,让自己的眼力得到了一次较强的锻炼。
特刊编辑相比于普通版面编辑,更需要体现思想性、独特性和创新性,这格外考验编辑的眼力。在专题前期的策划过程中,我们通过对40多万字的谢高华事迹的梳理,最终选取了“让农民有肉吃”“他在小南海划了一圈”“偷偷向九龙湖打进千米隧道”“把衢化公路建成了飞机跑道”“烂柯山闲子十载成妙手”“‘四个允许’的真与假”等7部分内容,这些素材绝大部分是未经披露的。
接下来的编辑过程中,我通过充分挖掘、利用背景资料,巧妙组合,植入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大报以往对谢高华的报道,使人物形象更立体,增强了历史厚重感和时代纵深感,完整再现了谢高华身上的时代精神、先锋本色。
当时,谢高华的报道可以说全国都在做,诞生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义乌,更是谢老改革思想的重要落脚点,在同题竞争中,我们怎样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呢?我们选准了一个方向,就是以谋篇布局来取胜:用四分之三的篇幅写谢高华的衢州故事,四分之一写义乌故事,因为谢老46年的工作生涯中,有43年在衢州,两年多在义乌。这样的编排,使我们的整组报道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独家报道的分量也得以重磅呈现。
编辑的眼力,还体现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挖掘上。
2016年3月18日,衢州晚报二版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多年前,因为衢州日报一篇报道,退休干部李天蓝和被判死缓的小林隔着高墙结下母子般的情分。此后16年的真情帮扶,感化了一颗冰冷的心。
小林出狱了,记者将对李天蓝和小林进行采访。得知这个消息后,我脑海里马上跳出了一个标题:“一次跨越了16年的跟踪报道!”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个好新闻。
记者深入采访了两位当事人。但她交出4500字的第一稿时,我发现重点不突出,细节表达较欠缺,语言表述有些拖泥带水。由于对整个事件一直在持续关注,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较为了解,因此,我和记者商量,应该重点关注和挖掘16年帮扶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之后,记者多次补充采访,走进当事人的内心深处,用真心去感受他们的真情,终于充分呈现出整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但此时,稿件字数达到了6000多字。我大胆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将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并挖掘最近的新闻由头,提升时效性。六易其稿之后,这篇报道终于见报了。
因真实而温暖,因温暖而有力量。最终,通迅《超越亲情的心灵拯救——一则时隔16年的“跟踪报道”》,获得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由此可见,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眼力是密切相关的。编辑的好眼力,在于挖掘新闻价值,在于发现新闻事实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问题,在于选准独家视角,编出新颖的作品。
2
练好脑力,
增强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
编辑的脑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现在统筹策划新闻报道上。
关注时代变动、关注社会热点,是一名合格编辑应有的职业素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当下社会普遍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2017年,我作为主创人员,在衢州晚报上策划推出了《心理公开课》专栏。作为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十多年、一直关注心理健康的业余心理学爱好者,我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心理学走近寻常百姓,服务于大众。
栏目推出后,我和另一位90后女记者分工协作,共同挖掘报道资源,使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态度、有温度、可持续的特色专栏。这个过程,也充分锻炼了采编人员的脑力。两年多来,我们共刊发了70多个专版,连线了百余位心理咨询师,接受读者咨询(邮件)千余人次,所关注的内容涉及青春蜕变、中年危机、老年孤独、拖延症、游戏成瘾等常见心理问题。此外,我们还策划采访了央视《心理访谈》栏目专家组成员、中国家庭教育专家郑委老师,青少年护航专家、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萧芸等名家,使《心理公开课》真正成为一堂面向全社会的“心理公开课”。
由于采编人员运足脑力,勤于思考,每期版面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和深入的采写,因此,《心理公开课》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通过分享、平等、对话,体现都市类报纸的人情味、服务性、知识性。与此同时,适应媒体融合传播的新形势,设置了心理沙龙等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平台,既让纸媒内容二次传播,扩大覆盖面,又让更多读者参与内容生产。
目前,该栏目已成为衢州晚报的一个品牌。今年6月,本人以此为素材撰写的论文《衢州晚报:如何用版面帮助读者聆听内心,寻找力量》获评2018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社会活动《心理公开课》获得2018年度衢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一名文化新闻的编辑,脑力还体现在找准文学与时政的结合点,做出有时代意义的副刊。
文学以它潜在而坚韧的力量作用于社会。我们要为读者坚守精神家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做有文化自信的纸媒副刊。在信息传递提速、渠道多元的传媒生态环境下,我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时代热点,做永不与时代脱节、有文化自信的副刊。
2017年,喜逢党的十九大召开,本人在《橘颂》副刊版策划推出“喜迎十九大 逐梦这五年”主题征文活动,通过文学作品来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营造喜迎盛会的舆论氛围。当年年底,该专栏被衢报传媒集团评为宣传十九大优秀作品。
很多时候,在新闻结束的地方,文学出发了。多动脑筋,找到新闻与副刊的契合点,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优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宏大的时政主题,才能让报纸副刊与时俱进,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
我理解的脑力,还体现在对文化新闻的深度解读上。编辑应多一些深思审问,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与意义,确立清晰的报道思路,并以此指导记者深入寻访、挖掘根源,才能使报道更具张力,更有深度。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新闻是常干常新、常学常新的一门功课。作为新时期的编辑,尤其需要勤思考、善思考,锻炼出较强的脑力,增强对新闻事件分析研究的思维能力。
3
练好脚力,
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所见之美、脑力所思之得,
诉诸笔端,体现较强的笔力
“四力”是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共同构成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其中,脚力和笔力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首先是要练脚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切实改进作风,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接地气”,是增强“四力”的基础。这个接地气,需要我们采编人员用脚走出来。
在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来到柯城区荷花街道朝晖社区联系点蹲点。由于一直与社区工作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加上之前也进行过充分深入的交流,在这次蹲点中,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社区在几年前成立了博爱超市,让贫困居民参加公益活动换取积分,再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现在这个超市竟然开不下去了,原因是随着数年来爱的循环,低保户成了“最美义工”,困难人群几年如一日帮助他人等现象蔚然成风。
当反哺社会成了一种习惯,兑换礼品的举措也就失去了“市场”。博爱超市“遇冷”的背后,是邻里守望相助已成习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已成常态。
为了采写这个新闻,我先后去了7户居民家中进行深入采访,记了厚厚的一大叠笔记,最后确定了最能突出主题的3位市民作为本次报道的主人公。
脚底板跑出了新闻,然后便是笔力的呈现了。我以悬念式的写法成稿:原本是一项社会管理创新的好举措,如今为何到了坚持不下去的地步?全文以故事解答疑问,以独特的视角让一个貌似负面的题材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一个充满和谐、温暖、大爱的城市形象跃然纸上,阐述了博爱由“盆景”变“风景”、由“风景”变成“风尚”的过程,报道的可读性、新闻性都很强。与此同时,报道中设置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议题,能启发全社会共同思考:社会管理工作怎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怎样引领社会风气和城市文明的提升?
细心去发掘身边的美和爱,有脚力作为支撑,加上平时锻炼出较强的笔力,这篇通讯后来获得了衢州新闻奖一等奖。
可见,编辑绝不应该是“眼高手低”的,只要勤于锻炼,也能练出不凡的笔力。这些年来,我撰写的消息、通讯、评论、副刊作品等不断见报,屡屡获奖,体现了一名编辑较强的基本功。例如《一个26岁的“大号宝宝”》《青春是一场蜕变》《透视衢城国学热》《养根连根,根深叶茂》《当时只道是寻常》等,都是我忙里偷闲采写的深度报道或副刊作品。
当好一名编辑,需要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以培养脚力为基础,不断去探索;需要锤炼眼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把实践的积累化作思考的脑力;而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表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的“四力”,就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只有在工作的一点一滴中践行“四力”,才能更好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原创:席晓平 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爆款新闻人物作品《卖火柴的“老男人”》为何火了?请听浙报3位主创人员的真情道白
记者还可以成为创意工作者!他3年的努力,换来受杭州人热捧的硅谷小报+未来生活节
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短视频“爆款”,这家地级市党报抖音号粉丝缘何突破166万,总点赞数6617万
新闻如何提“鲜”变“活”,浙江卫视记者的这些“细节”令人动容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