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洁绿环境赵凤秋:面向效果,系统性解决厨余垃圾问题

赵利伟整理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8月10日,在“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秋以“洁绿环境十年耕耘 聚焦厨余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与服务”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洁绿环境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


来源:中国固废网          整理:赵利伟



相关阅读


洁绿环境赵凤秋:广泛寻求合作,加大厨余板块市场布局
洁绿环境赵凤秋: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装备及系统解决之道
洁绿环境赵凤秋:有机垃圾处理-湿热水解技术及应用


伴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即将迎来大考,真正无害化、系统化解决垃圾分类的后端处置问题成为整个行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事情。


8月10日,在“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秋以“洁绿环境十年耕耘 聚焦厨余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与服务”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洁绿环境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


赵凤秋


厨余垃圾面临的新问题


赵凤秋认为,当前垃圾分类面临大考,厨余垃圾处理正面临新的问题,任何一项单元技术无法彻底解决厨余垃圾处理和处置问题,厨余垃圾的处置需要真正的无害化,而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应该从终端出发,系统地、长远地解决问题,整个行业需要避免短视行为,不要让今天的解决方案成为未来的问题。



洁绿环境十年耕耘,聚焦厨余垃圾技术与服务


(一) 针对痛点面向效果做技术积累


洁绿环境最初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专业化公司,在服务于环卫行业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垃圾渗滤液的根源就是厨余垃圾。从2011年开始,洁绿环境根据垃圾处理行业痛点,开始调研餐厨、厨余、污泥市场需求,最终把技术开发方向聚焦于厨余垃圾板块,并且一开始就将技术研发的重点面向终端处理效果。


在中试期间,试验过物料直接压榨,结果生料压榨效果很差,由此产生了热水解+压榨的设想和实验研究。


2012年,洁绿环境在北京昌平建立了首座具备全程模拟条件的中试研发基地,规模达30吨/天,对技术研发进行生产性验证,后来洁绿环境的几十项国家专利便是从这里诞生。


2014年,洁绿环境第二座具备全程模拟条件的中试研发基地在延庆建立,规模达125吨/天,进行全流程假设的验证,该基地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任务。


赵凤秋表示,洁绿环境深耕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这十年,真正花力气比较多的地方,就是厨余垃圾的预处理技术和设备,包括最终的效果和处置需求相结合的集成工艺的研究。


厨余垃圾处理集成工艺,离不开厌氧消化技术和渗滤液处理单元技术,这些相对成熟的技术洁绿环境一直从事了十几年。


(二) 厨余垃圾“热水解+双向压榨”预处理技术及其优势


经过小中试和大中试,以及多个项目的实践,洁绿环境最终确定了热水解的最佳反应参数。研发过程当中,比较重要和难点的是设备结构、密封和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等等,经过步步攻关,最终洁绿环境研发出一整套适应性极强的厨余垃圾热水解技术装备。


洁绿环境研发的厨余垃圾热水解技术装备


这套厨余垃圾热水解技术装备优势在于1、反应2小时,能把生料变成熟料,让胞内有机物融出,长链变短链易于消化的有机质,时间仅为2小时。2、彻底无害化,热水解高温高压环境,可快速实现物料的彻底无害化,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3、适应性极强,热水解装置配置大口径无需精分选和破袋,对物料适应性强;4、配套研发了双向压榨设备,形成有力组合。凭借这套技术优势和处理效果洁绿环境获得了多项专利证书及奖项。


配合热水解技术装备,洁绿环境在工程中应用的压榨设备,是三代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的研究开发成果。


洁绿环境厨余垃圾双向压榨固液分离装备


赵凤秋向参会者介绍了洁绿环境的“热水解+双向压榨+厌氧消化”集成技术的优势:


(1)胃口好:对“入口食物”不挑食,且彻底无害化,对成分复杂的垃圾适用性强。


(无需前置分拣和破碎,只要物料直径不超过1米都可进到系统得到妥善处理)。


(2)消化好: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杜绝疫情传播;大分子物质被水解为容易消化吸收的短链物质。


(高温高压条件使物料快速灭菌实现无害化,同时有机质溶出,形成高浓度有机浆液,为厌氧提供上好的消化原料)。


(3)吸收好:大部分有机质被有效分解,转化率高。


(有机质转化率高,沼气量大,残渣基本为无公害惰性物质,含水率低)。


对于有些行业专家关于“热水解有能量消耗”的质疑,赵凤秋表示,由于工艺自身优势,显然其有机物沼气转化率高,增加的这一部分产气率已经满足了系统自身的能量消耗需求,并且经过热处理和双向压榨,产生的植物性残渣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残渣与好氧堆肥、焚烧发电厂都能很好的结合。与好氧堆肥结合,产肥率非常高,这也是这项技术优于其他技术的地方。


论坛现场,赵凤秋提出了自己对于行业的思考和总结。对于固废行业来讲,到现在为止,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这个行业的痛点,垃圾分类实施以后这个痛点将随之转移到湿垃圾处理上,湿垃圾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中心,而污水的处理成本在湿垃圾处理成本中占比很高。


对此,赵凤秋向在场观众抛出一个问题——行业真的准备好了吗?只有真正找到问题根源和认知,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这是洁绿在做的,也是行业需要的。


(三) 洁绿环境项目案例展示


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业内很多人都在提有机垃圾的资源化,赵凤秋认为,资源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无害化和减量化。如果单纯把资源化放得太高,不利于行业的发展。随后赵凤秋向与会者展示了洁绿环境的一些项目案例。


1.丰台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先后建设的各类处理厂,形成“热水解+压榨预处理+干、湿厌氧+堆肥”的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工艺。


北京市厨余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循环经济园区,项目一期、二期的设计总量是800吨,外加30吨的废弃油脂。这个循环经济园区内,原来有筛分厂、筛下物的热水解厂,还有堆肥厂、餐厨/厨余垃圾的处理厂。这个餐厨/厨余垃圾的处理厂当时并没有热水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初建设时餐厨/厨余垃圾的处理工艺,最终把园区内的热水解和堆肥与厨余垃圾处理项结合,整合形成一个项目,实现园区协同。这个项目不同的是残渣用于堆肥厂的堆肥,回到土地系统。


这就是丰台模式,整合园区的热水解系统,“热水解+压榨制浆+干、湿厌氧消化”处理厨余/餐厨垃圾,残渣协同好氧堆肥,并实现沼液园区协同处理,形成一个循环利用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2.李坑、滁州模式


采用“热水解+压榨预处理+厌氧消化+残渣焚烧发电”处理处置工艺。


广州市李坑循环经济园区厨余及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


广东李坑循环经济园区厨余/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处理对象为居民的厨余垃圾和菜市场垃圾的剩菜部分, 同时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占地面积总共是55亩地,旁边就是李坑的垃圾焚烧一厂和二厂,这个项目形成的残渣直接进入李坑垃圾焚烧厂焚烧,是厨余/餐厨垃圾协同垃圾焚烧的模式。


安徽省滁州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洁绿环境的安徽滁州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规划规模600吨,一期建设300吨,用的是“热水解+压榨制浆+厌氧消化”的处理工艺,残渣直接进入旁边的焚烧场,也是厨余垃圾协同垃圾焚烧模式。


3.六盘水模式


餐厨/厨余和污泥,均采用“热水解+压榨预处理+协同厌氧+残渣焚烧发电”协同处理工艺。


贵州六盘水餐厨垃圾及市政污泥综合处理项目


洁绿环境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餐厨/厨余垃圾及市政污泥综合处理项目,是餐厨/厨余垃圾协同污泥处理模式。建成之初,政府要求餐厨、厨余、污泥协同处理,洁绿环境建设的系统要既能处理餐厨/厨余垃圾,也能够处理处置污泥。洁绿环境采用热水解工艺,污泥和餐厨/厨余垃圾的浆化无害化彻底,厌氧沼气和残渣送园区垃圾焚烧厂燃烧发电等。


“那么,什么是行业需要的技术能力?”赵凤秋再次抛出问题,她认为单项技术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集成技术和对技术的把控力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最忌单项技术或设备推广开来,今天的解决方案成为明天问题的根源。赵凤秋表示,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性强,任重道远。要坚持做到“不忘分类初心,牢记分类使命”。


更多细分领域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


接下来,赵凤秋介绍了洁绿环境在其他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项目案例。


(一) 污泥连续热水解技术+厌氧技术


该项技术有突出优势:第一,连续式→主设备少→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少;第二,自控阀少→故障点少→稳定且可靠;第三,等压排料→解决阀门及管路磨损问题,更能适应污泥含砂量高的特点;第四,无需稀释→连续式利于搅拌、传质、传热。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赵凤秋向参会者简要介绍了其中的泰达高邮污泥一、二期污泥项目、拉萨市污泥项目与中山市污泥厌氧消化的热水解前处理项目。


泰达高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连续热水解+板框干化”协同处置项目


拉萨市污泥“连续热水解+板框干化”处理项目


中山市生态环保产业园污泥“连续热水解+板框干化”改造项目


(二) 医疗垃圾协同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解决方案



疫情期间,洁绿环境还开发了一套解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垃圾无害化预处理技术和装备,用以防范医疗垃圾协同焚烧的疫情传播风险。


(三)渗滤液、沼液全量处理解决方案



洁绿环境的核心技术——厌氧技术,该项技术运用了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微生态系统工程,这是洁绿环境的核心技术。配备3个主工艺及设备集成,同时有若干个配套工艺技术,形成渗滤液、沼液全量处理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工艺也被用到了洁绿环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工程上。



上图是洁绿环境的垃圾渗滤液、沼液处理典型案例,这些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


演讲的最后,赵凤秋表示,洁绿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和服务,洁绿环境愿意携手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解决政府的痛点,使厨余垃圾处理面向效果,系统性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各方的共生共赢!


相关链接

寻求突破与机遇  2020上海固废热点论坛开幕

戴晓虎: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固废的高效资源化

上海绿化市容局齐玉梅: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回顾与展望

何品晶:疫情期间生活源固废应急管理方法及技术探讨

上海环境集团李传华:上海疫情防控医废应急管理与实践

余毅:垃圾分类新国策下的厨余垃圾处理实践及思考

陈朱琦:武汉疫情下市容环境卫生保障及应急处置策略

成卫东:太原垃圾分类的四个难题和一个方案

康恒环境焦学军:上海与东京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对比分析和思考

盈峰环境张斌:后疫情时代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与实践

迈睿环境胡云翰:智能“地埋式”垃圾收储五大优势及四个应用

E20研究院潘功:花开开彼岸,危机两相生

李彩斌:厨余垃圾市场大有可为,中持绿色处理有道

维尔利王亚东:垃圾分类背景下,湿垃圾资源化的实践

万德斯环保戴昕:垃圾分类形势下,厨余垃圾资源化模式思考

陈朱琦:武汉疫情下市容环境卫生保障及应急处置策略



近期热文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如何解?环境部发文明晰各方责任
从“混”到“改”,地方水务企业改革之路在何方?
解读丨厨余垃圾可焚烧?垃圾填埋再无发展?分散焚烧迎机遇今天,圣元环保(300867)在深交所上市!
从“水生态”向“水经济”迈进!三峡集团首个EOD项目正式签约这一省级环保集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加码智慧水务何品晶:疫情期间生活源固废应急管理方法及技术探讨环境相关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名单(附简历)

七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不合理!河南新郑污水厂排放达地表III水质标准遭专家质疑(25256)

371.21亿!华润资本联手KKR收购英国垃圾处理公司Viridor(12254)
终审 | 北京高院驳回环境局上诉:一次取样结果不能作为超标处罚依据!(11241)

数据实锤:餐厨垃圾到底赚钱不?!(10137)

发改住建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9254)

薛涛:断面水质和进水浓度双重压力下的“十四五”之机会与风险(8131)

长江生态环保、北控水务等5家预中标20.67亿南京市六合区农村污水PPP项目(7600)

885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7478)

创业环保拟定增引战投  三峡系斥资16亿高调入局(6024)

1.5亿!光大环保、中联环境分获苏州、长沙垃圾分类项目(5998)

光大、国投两大巨头牵手,拓展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等领域合作!(5922)

13亿万载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项目用特许经营合规否?(5737)

长江生态、葛洲坝都来了!重庆40亿水环境项目资审(5605)

又一匿名老司机:我想对专项债说,对你爱不玩儿!(5541)

南大环境成功过会,首家环境咨询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即将诞生(5380)

高速!”深高速“高速挺进大环保,买完蓝德又携深资本(5257)

垃圾焚烧发电公司应知应会的那些事儿(5078)

总投资超30亿,贵州三个水务一体化项目招标!(5064)


备注:括号内为点击量,统计时间截至8月3日10:10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郭女士微信:xianglian-1988。


编辑 |郭香莲、徐冰冰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