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让现实世界的你,只是低配版本的你 | 冬吴同学会

冬吴同学会 冬吴同学会 2022-08-17

 收听提示 


什么是所谓的“互联网人格”?


弗洛伊德为什么说文明就是制造面具?


为什么说随着人们驻足虚拟世界的时间越来越长,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性正在反转?


网络时代,人们的自我认知和心智模式都会因为沟通界面的变化发生哪些改变?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处理终端?


是什么导致了网络时代的新代沟?



(点击播放按钮后,即可拖动进度条)



现在很多人借助网络设备营造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网络上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判若两人、形同陌路。


《网络心理学》(Cyber Psychology)这本书提到一个观点:当一个人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塑造的“我”被否定时,这些人将不知如何面对现实中的“我”。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中提出:文明就是掩饰,就是制造“面具”。没有文明的动物不能制造面具,它们只有一种状态,不能在两种状态里切换。


文明和野蛮的不同之处在于,文明要提供“面具”。


之前咱们在有一期节目曾经讲到,原始部落里地位越高的人越会戴着面具。巫师通过各种外在装饰,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面相,也获得了独特的身份和地位。


文明社会也是这样,我们在家穿家居服,在外根据场合和需求着装。


弗洛伊德说,你会不断给自己戴上各种“面具”,修饰的行为也越来越固化,以至于你在绝对私人的空间裸睡,都会觉得难为情。


人的社会角色跟外在的服饰以及“面具”联结在一起,没有这些装饰就没有所谓的文明。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林语堂在二战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如果把丘吉尔、希特勒、斯大林、罗斯福几个人约到一个澡堂,也许二战就不会发生。大家赤膊相见,国籍、权威被冲得一干二净,没有谁比谁高贵几分。



网络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新的面具时代。你只要改变一个影像,而不是改变自己。


在网络世界,你像变色龙一样,身体内置变形设备,能随意更改眼睛的大小、腿的长短、脸的锥子程度。


现在网上的变装视频真让人大开眼界。一个男孩子也能用视频软件里面的各种工具迅速变身为美少女。


他的腿可以一下子变成“筷子腿”,脸瞬间变成“锥子脸”。就像按按钮,加个命令就能立刻“变身”,过程中完全看不出破绽。


以前,我们把一个人长时间不上网就哈欠连天,像中毒一样的行为称作网瘾。现在很少听人提起网瘾了,因为每个人都达到了 15 年前网瘾的标准。


你从来不会说鱼有水瘾,也不会说自己有空气瘾。我们理所当然地生活在网络世界,如鱼得水。



网瘾越来越普遍之后,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人格。


人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人格都是被网络世界塑造的,现实世界反而无足轻重。


当网络世界的人设被否定、被瓦解以后,一个人是否还有能力面对三维空间里那个原始的、真实的自我?


虚拟世界不断挤压着现实世界。当我们每天把一半的时间花在虚拟世界以后,现实世界反而像虚拟世界。虚拟是有价值的,现实是用来度假的。


就像当“北漂”说回家时,你和朋友都知道说的是北京这个“家”。在老家生活的时间占你生命的比重从 100% 递减到现在仅剩 15%,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个世界?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现在人们回到真实世界就像过去上网,只是体验一下。暂时回到这个有重量的,不能随心所欲“变身”的,表情木讷的世界。


如同《红楼梦》所讲:“反认他乡是故乡”、“假作真时真亦假”。


很多人刚开始上网只是“试试水”,后来变成“两栖动物”,最后“如鱼得水”。这些“鱼”偶尔蹦上岸会特别难受,必须马上回到水里。虚拟和现实反转了。


社会好像是 WIFI,我们像是一个个终端。一旦离开 WIFI,不能上网,你就不是你自己。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你的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微信朋友圈和抖音朋友圈构成的,那么网络世界的你才是真的你,现实世界的你只是低配版本的你。



现在很多人交流时语言匮乏,或者说他们已经不需要语言了,直接进入高能传播的阶段。可以用一首歌,一个表情包,一篇公号文章对话。


很多年轻的两口子发生矛盾已经不“吵架”了。老婆觉得自己表达不清楚就在网上搜一篇《老公应该如何对老婆的十个要求》的文章发过去。老公又搜一篇针锋相对的文章回过来。


他们那种高能传播的丰沛感和自如感让你不知所措,用《围城》里的话说就是:“把话压扁了,也插不进去。


文字弱化后,未来人们可能会用更加丰富的信息形式作为代偿,表达内心的感受。


人们可能会使用虚拟全息的交流模式,扔一个信息链(link)、敲一行代码、发一个表情包。古时候姜子牙撒豆成兵,一把豆子撒出去就变成千军万马,现在发 50 个表情包也可以把人“杀”死了。


很多 90 后跟人聊天,主要是为了骗表情包。社交软件表情包丰富的人会有一种优越感。就像小时候玩烟纸做的三角一样,中华的只和中华的玩,牡丹的只和牡丹的玩。


除了文字、链接、表情包之外,未来人们可能会用气味交流,重新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到本真的交流状态。


我们常会用鸟语花香来形容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鸟儿交流时非常欢快,你凭直觉就知道它们的讨论极其热烈,就像走进了一个广东人开的茶馆。


鸟语说罢说花香。花也是全息的,除了花香,形状、色彩、位置都是花的语言以及营销和沟通的模式。假如你很敏感,你一定能听到花儿之间的交流。


未来全息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可能就像佛教里的拈花一笑,表面上含义模糊,信息量非常少,但佛能用这种方式来“心传”。


“拈花一笑”实际由于我和你在共同的云端存储了同样的数据包,我把这一个指针或者一个 link 发给你,你用这个链接登录,下载了那个故事。


就像熟人之间讲段子,只要需要说“ 1 号笑话”,大家就笑了。有的妈妈会给孩子的各种表情编号。比如照相的时候用 5 号微笑。妈妈一说 5 号微笑,小孩就知道怎么做了。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拈花一笑”本质是编码的沟通方式,用几个特定的符号、代码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节省沟通的带宽。


佛祖讲经时,思维能和云端相接,接上以后天上的花就坠落到人间,巨量的信息飞流直下。“慧语香风”、“天花乱坠”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现在也有“天花乱坠”的体验,有朋友过生日,你在微信祝生日快乐,漫天的蛋糕散落下来。一个程序在那一刻与佛祖“同频”。



很多心理学研究讨论说,网络时代人们的心智模式、自我认知的方式、沟通的界面都变成另外一种模式。


如果你完全听不懂别人的交流,只能说明你是方外之人。就像大部分中国文人的结局:努力一辈子想混成个员外,结果一不小心混成了方外。


虚拟社会已经是一种社会,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比现实社会更现实。这就会带来沟通上的巨大障碍。


我(吴伯凡)以前给提出“情商”的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社交商》(Social Intelligence)写过序。


序的末尾提到,母亲给婴儿喂奶时目光的对流是人类最原初的语言。婴儿在不会说也听不懂的情况下,能够懂得这种交流。儿童心理学认为这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化,超越个体,和社会进行连接的第一步。


很多孩子在学龄前已经跟家庭长辈、同辈完成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化。这种情况在多子女家庭尤为突出。


什么叫社会化?


你知道群己权界,懂得你跟他人之间的权力在哪儿,沟通技巧、交易技巧、妥协技巧在哪儿。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哪怕是没上学的孩子,察言观色能力都非常强,能从别人的一个特别小的动作里头获取大量的意义。


我(吴伯凡)儿子小时候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冬天哪怕我穿外套下楼去买袋盐,他就以为我要上班,嚎啕大哭。


主动获取信息,与人交流是儿童逐步社会化,不至于陷入自闭状态的一个很重要步骤。


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母亲在哺乳时会抑制不住地看孩子的脸。小孩脸上有丰富的表情,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和母亲之间的连接让孩子的“词汇量”增长,和世界的连接增多。


现在母亲们喂奶时 90% 以上的时间可能都在看 iPad,刷手机,和小孩的连接就没了。孩子长大一点,也开始玩 iPad,玩手机,和手机屏幕建立了连接。


人跟人之间的面孔能实时互动,但是人跟机器的“表情”可不能实时互动。经常面对屏幕,人就变得像手机一样“外表冷漠,内心狂野”,变成那种面无表情的扑克脸。



“电脑脸”、“手机脸”们来到了现实,就不知道怎么和“自然脸”建立连接了。他们的脑袋需要形成新的回路,而不是用一个手指摁在哪里产生新的反应。


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焦躁,抑制不住地想摸手机。就像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国人,一下子到美国,只会说“hello” 、“how are you”。他会特别容易怀念故乡,特别渴望碰到同胞。


《网络心理学》中统计,美国人平均一天打开手机的次数超过 200 次。


有人说中国人一天只打开 3 次手机,每打开一次看 8 个小时。


Facebook 在今年 10 月宣布将在 Facebook 及其旗下照片分享应用 Instagram 中增添控件,帮助用户计算花在该应用上的时间。Facebook 表示:“将上网时长对人们的影响向大众公开,是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人类用千万年进化出来的一套三维体系里的沟通模式、情感模式、肌肤之亲的能力等等正面临结构性的冲击和瓦解。


过去小孩子常常跟爷爷奶奶有隔代亲,但如今爷爷奶奶不会用电子设备,不会用表情包,祖孙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


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人类花了那么多年延展出来的钻石一般的能力被开采完了,新的像塑料一样的沟通方式成为主流。


我们这些保留着原始社会古朴的沟通方式,栖居在现实世界的“最后一批莫西干人”,融入到那样虚拟的大世界也许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但对于网络新生代来说,偶尔回到现实就像城里长大的孩子偶尔回到乡下体验生活。


这一代人吵起架来都很有意思。一个二三十个人朋友群里面,老公和老婆因为一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但现实里两人同时蜷曲在一个被窝里面,背靠背各自握着一个手机。我们成为一屏看客。


这个情景无论放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充满着荒诞和现实的意义。



每周二、四 晚八点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同步更新音频内容

本篇文稿整理自节目音频,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享受原汁原味的老友对话,依然建议您回到音频。

 



本篇总结


1虚拟世界不断挤压着现实世界,一旦网络世界的人设被否定、被瓦解以后,一个人很难面对三维空间里那个原始的、真实的自我。

2. 网络时代人们的心智模式、自我认知的方式、沟通的界面都变成另外一种模式。人类千万年进化出来的一套三维体系里的沟通模式、情感模式、肌肤之亲的能力等等正面临结构性的冲击和瓦解。

3. 未来人们可能会使用虚拟全息的交流模式,进入高能传播的阶段。除了文字、链接、表情包之外,人们可能会用气味交流,重新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到本真的交流状态



互动话题


Q:最近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摘掉面具,抛弃掉网上的标签人设,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了放松的一刻?


欢迎各位在文末留言,留言点赞排名前三的同学将获得由吴伯凡老师作序的《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一书。


《跟眼前的苟且划一个隔离带》这篇文章的获奖用户是:Christopher

、泰和、1Q88,请各位获奖用户在本周内添加客服微信(ID:dongwutalkshow)领取奖品。






   往期节目 


第二季第  24  期:仪式的磁力场

二季第  23  期:隐形的决策者

第二季第  22  期:改变历史的疫病

第二季第  21  期:商品的立场

第二季第  20  期:戏码化生活

第二季第  19  期:末日荒岛实验室

第二季第  18  期:人到中年,不倦怠不苟且

第二季第  17  期:时机管理

第二季第  16  期:城市引力场

第二季第  15  期“神秘测试”背后的心理术

第二季第  14  期:拼多多的基因(下)

第二季第  13  期:拼多多的基因(上)

第二季第  12  期:有精度的生命

第二季第  11  期:从知道到学到

第二季第  10  期:生命的法则(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