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流动儿童

何冉 南都观察家 2022-05-05

何冉,新公民计划流动儿童追踪项目负责人

全文42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他们就像田地里的瓜果,随季节萌芽、成长、茁壮,但是在收获时,却被遗忘了,悄无声息地从枝头落下,掉入泥土里,随着秋冬的来临,慢慢化成泥土的一部分,再也不被看见。他们一季一季地长,每一季都留不下痕迹。


2017年,我去拜访一家位于珠三角服务于流动儿童的社区机构。在那个机构的大会客厅里我见到了很多工友。有孩子的工友基本都绕不过孩子上学这个问题。不同籍贯的工友们说到孩子教育问题时都滔滔不绝,有人的闺女从东莞回老家没考上高中,去读了技校,有人的儿子读到初二就辍学,有人的孩子则在无业状态,等年龄满16就去进工厂。那天,除去现场未婚及孩子还小的工友,根据他们父母所说,有9个孩子有过返乡上学经历,其中能上高中的一个都没有。

 

而那个辍学在家,计划等到年龄满16就进厂打工的孩子个案让我极为好奇。同时也很怀疑工厂招工是不是真有说的这么严格,16岁以下的孩子进不去。第二天,我和工友一起去了招工现场。


招工现场很热闹,一个招工单位一张桌子,立着一张招工海报,整个招工现场长长的一条,有点像大学社团招新时的场景。立在地上的海报内容都大同小异,基本列举了公司简介、招工要求,工资待遇等。海报最底下是一行红色加粗的字:“工作一周即可预支工资”。

 

我装作来应聘的样子,开始详细询问工资、加班时长、社保等问题,没问几句就被对方人事打断,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头发颜色明亮、穿着个性的年轻男孩撇着眼打断我说:“你不是来找工作的吧?你到底干嘛来的?” 我愣了一瞬,很快恢复镇定开始秀演技。我说我是帮家里亲戚找活儿的,问详细点好回去转告,并且详细“描述”了亲戚家孩子的情况。他很快放松,并向我传授经验说:“十几二十岁的孩子找工作根本不关心什么社保、公司情况,他们最关注的是一个月工资发到手拿多少钱,放不放假。还有的是手上一分钱都没有了,才想着赶紧进工厂包吃包住干活,干满一周,就预支一周薪水,然后就不干了,玩几天再换个地儿。”他吐槽说这些年轻人都是读书读不进,又吃不了苦,也不想着赚钱养家,对未来也没什么打算,混日子的一群人。

 

这些年轻的打工者好像不太受他待见(虽然他自己也很年轻),我问他那为什么你还想着招他们?他说:“年轻、精力好、手脚利落、学东西快、上车间很快就能上手。”

 

他说的很矛盾,我听得很怀疑。

 

后来,我只要有机会去打工子女学校,都会现场询问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将来怎么打算?问小学毕业的孩子他们会去哪儿上初中,问初中毕业的孩子他们还上不上学?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是纯粹的学生模样,对人生,对将来的看法都很符合教育所致力营造出来的主流观念: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努力奋斗,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未来。然而没有几年,他们就变成了那个招工者口中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没有未来的混日子的人。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他们怎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辍学了呢?返回老家考高中真这么难吗?我想弄明白这一系列的困惑。



接触流动儿童毕业班


2018年3月,我所在的机构(新公民计划启动了“流动儿童返乡追踪项目“,通过实地的观察、访谈和问卷,去追踪记录北京一所民办打工子女学校43名六年级毕业班学生未来3年所发生的故事,记叙他们的遭遇和所思所想,试图从他们的生命历程里看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

 

项目选定了北京一所打工子女学校的毕业班,从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我们每周都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课程内容不限,什么都能拿到课堂上讨论。我们打辩论赛、讲性教育、学摄影、讨论音乐、电影和旅行,一方面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课堂内容让他们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能增进双方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 我们一方面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课堂内容让他们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能增进双方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大家通过课堂相互熟悉后,我们开始家访。


家访前,我们为学生准备了项目告知书,对返乡项目做了详尽介绍,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咨询。


到了真正开始家访时,我们还需要当面更详细通俗地介绍我们的追踪项目。有一个学生家长,我们是在她开的服装店里完成的家访。这期间,我们和她介绍项目、介绍自己、也分享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她很客气地询问了一堆关于我们这些来访者的个人信息:我们上的什么大学、一个月工资多少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知道是我们的表达有误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家长总觉得我们是常见的那种私立或民办学校派来游说招生的,最终目的还是招生收钱。双方并没有达到互信的程度,这个追踪访问也就不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可能与家长的态度有关,这个学生后来在学校也不怎么和我们亲近。她返乡后我们就失联了,只能间接从其他同学那里知道她的大致情况。

 

▲ 通过课堂大家相互熟悉后,我们开始家访。 


还有一个学生,平日里在学校表现得很活泼,和我们也亲近。对要去家访这事儿,她表示很开心。家访前几天,我们打电话和家长约时间,她父亲接的电话。父亲说话口音很重,我们听得比较吃力——大概父亲听我们讲话,也是这个感觉吧。我们照例介绍自己,还没等说完就被父亲打断:“没什么必要家访,你说的这些事儿我们也不懂,你有什么事情直接和孩子讲,你让她干就行。”


隔了几天我们去学校,女孩看到我们就说:“何老师,我爸说你给他们打电话了,他那天态度不好,对不起啊。”她说着话眼眶就红了。我也有点难受,拍拍她说没事儿,爸爸其实态度挺好的。我后来得到的信息也验证了那天打电话的感觉:女孩儿和父母关系不太好,父母对她的事情并不上心,学校的家长会,父母也一直是缺席的。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会愤怒于有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觉得他们不负责任。

 

很快临近毕业,那段时间我去学校很频繁,期待看到一些我记忆里的,类似于我自己从学校毕业时的场景。比如人手一本相互传阅的同学录,关系好的小伙伴拉着一起自拍,同学间相互打听初中要去哪里上等等。然而,预想里的场景一个都没发生,他们的日子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最后我忍不住了,趁休息时间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教室私下询问:“你家里决定你初中去哪儿上了吗?你的好朋友还会留在北京吗?你们有相互讨论上学的这个问题吗?要毕业了你感觉怎样?”得到的答案也让我有些失望。原来他们之间从不讨论这些问题,对毕业这件事,他们除了觉得有些对学校和老师的不舍外,再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了。

 

后来,当我更贴近他们,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境遇,我开始理解他们那时的反应。


2018年暑假过完,这个43人的小学毕业班,有25人返乡了。


孤独的返乡儿童


那段时间,我们共建的QQ群会一直响个不停,他们在群里兴致勃勃地交流自己对新生活的适应或不适应,分享陌生环境中的所见所闻——吐槽学校的饭菜难吃,早晨跑步能把人累死,作业多得人想吐。但仅仅是两个月不到,QQ群就逐渐安静,我也时常联系不上他们。我努力挽救着和他们的联系:给他们的QQ留言,等到下一次放假还是没有回应,我就给家长打电话。


即便这样,慢慢还是有人“消失“了。他们先从QQ群里失去踪迹,然后在同学们和我的QQ聊天页面“失声“,最后连家长的号码也打不通了。他们就像田地里的瓜果,随季节萌芽、成长、茁壮,但是在收获时,却被遗忘了,悄无声息地从枝头落下,掉入泥土里,随着秋冬的来临,慢慢化成泥土的一部分,再也不被看见。他们一季一季地长,每一季都留不下痕迹。

 

好在因为我们的“强参与“,大部分同学都和我们保持联系,时间长了,彼此也越来越信任和亲近。

 

有时候我会在周末的深夜接到语音电话,对方向我讲述在寝室的遭遇:同寝室的同学说自己学习不努力,性格也有问题;也有人会在春节放假的大早上发过来数条超长语音,讲自己刚刚和暂住他家的舅舅大吵一架,现在离家出走了。有的电话里,学生因为假期作业多到写不完而崩溃大哭,感到无助。这些隐秘时刻,如果他们不讲,我大都意想不到。

 

去他们家乡回访返乡独居的孩子时,我事先预想过他们可能遇到的负面情况:吃的不好,卫生很差……尤其是心理上,会很孤单。

 

当我站在一个学生家大大的院子里,我脱口而出:“你害怕吗?”

 

那个13岁的男孩愣了一下,“有点害怕。”

 

家长对他们并没有太多担心。吃的可以花钱买,卫生差点也没关系。家旁边都是邻里,安全也是无虞的,生活的基本条件都没问题——“至多孤单些。”

 

但孤单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无足轻重的问题。没有父母,没有玩伴,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城市生活,一个人“回到“乡村。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做作业,一个人睡觉。站在那间空旷的房子里,你会发现晚上太安静了,如果不人为制造点声音,会幽静得吓人。所以这些孩子整夜整夜地开着手机,玩累了自然就睡着了。


▲ 但孤单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无足轻重的问题。  © Schoolboyy


期待和希望


袁凌老师在《寂静的孩子》一书的序言中说道:“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他们各有一份生命的悲喜和期待。”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到,“期待”是一个多美好的词啊!不管是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还是被别人所关注,所期待。

 

回访那天我和一个学生站在学校门卫室里聊天。一位女老师骑着电动车经过门口,他拉着我的衣服示意我抬头看,老师走了他才说,这是他之前的班主任,脾气特别大,很偏心,对学习不好的同学态度奇差,从来没有好脸色。


这个学生学习中等,座位被排在倒数,班上七十多人,坐在后面根本听不清,想好好学都没办法。越学不好,老师态度越差,给家长打电话“告状“,家长无非是训斥一顿了之。家长的训斥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没什么帮助。学习成绩继续下降,老师继续给家长打电话……循环往复,最后学生就是上课睡大觉、作业也不写,像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又一名”差生“诞生了。他们不被老师、家长、社会看好,自然也生不出什么对自己将来和对这个社会的期待。

 

另一个姑娘初二就瞒着父亲,拿着学费去自主创业,然而从她的出生起,她好像就是不被期待的。

 

妈妈生下姐姐和她两个女孩,被奶奶嫌弃,婆媳时常吵架。4岁时,妈妈出走了。那之后她和姐姐、爸爸一直生活在北京,几乎不回安徽的老家。初中返乡上学,周六日放假回奶奶家住。她从不主动说话,只默默做自己的事,这让奶奶更不喜,觉得她不懂事、不可爱。每次只要放稍长一点的假,她独自一个人坐一晚上的普快硬卧也要来北京。


初二下学期她说自己不想上学了,爸爸不同意,就自己偷偷地瞒下了学费,没去报名。学校里不让带手机,平日爸爸也很久才能联系上一次孩子。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压根没发现女儿已经辍学了。女孩拿着学费,去做微商,学美容、卖护肤品,想着创业赚钱。

 

所有这些孩子,每一个生活的节点,每一点隐秘的心思,你都能看到其发展的脉络。

 

在未来,如果时机合适,我想将记录这些隐秘时刻的,独属于他们的成长记录还给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其实还被很多人关注、关心,并期待,那些隐秘的时刻,并不是无人知晓。

 

*本文作者何冉将于本周日(5月30日)下午在“开城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沙龙”上分享返乡儿童的追踪案例,沙龙为线下活动,同时进行线上直播,更多详情,请点击:



*欢迎给南都观察投稿,投稿邮箱 guancha@nandu.org.cn;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重构地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推荐文章


教育公平:《流动儿童蓝皮书》提问杨东平III视障考生教师流动高考与自主招生减负“精英共同体”教育焦虑《寂静的孩子》
教师教学:高校封校家长群中国教育的挑战教师家长互不信任形式主义没钱没地位的乡村老师教师口述:四川阿坝州四川广元河南商丘山东枣庄大学生支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