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之大西南命运共同体 ——川渝滇黔桂藏湘需尽快一体化整合
一、紫气西南来
就在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十九大前的重要时刻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后,战略及规划界就有一种猜想泛起—川渝滇黔会不会形成整合。
其实这始自京津冀整合激起的区域整合大涟漪还没消散,在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几个区域整合大猜想就迫不及待的出笼了:珠三角再一体化、长三角深度一体化、西北五省一体化、东三省再振兴、华中一体化、西南一体化。这些猜想有些现在已经落地了,比如珠三角再一体化其实落实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正在落实为上海的五大中心+自贸区,以及很可能近期推出的杭州湾大湾区,至于西北一体化已经融化在升级版的一带一路战略中鸟枪换炮,华中一体化现在落实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但还没有覆盖大华中,至于西南,尤其是川渝滇黔藏的整合想象开来,如果再有点想象力,还应把广西加上,再厉害一点,还应把湖南加上,如果把西藏再放进来,那么就打造了一个可以和南亚东南亚展开密切而便捷的经贸及社会往来的区域板块,而这个板块的历史、资源、交通、社会、城市的联系又使得其内部可能融合的想象空间巨大。
关于川渝滇这个猜想还能没有被消化,前不久又传来原广西自治区书记彭清华继任前往北京任全国总工会主席的王东明,成为新一任四川省委书记的消息。
那些对于中央以大区域规划来打破省域资源流动的藩篱,通过促进资源与要素充分流动,形成市场的力量,并促进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导位置,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格局发展的以大区域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再发展的这种战略敏感的人们大致解读出,中央的人事任命背后往往意味着很深远的布局。所以考虑到川渝滇黔藏在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战略中的重要性,两位安排在边疆重镇和农业重镇的主官默契的转战川渝,执掌事实上构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轴心的川渝地区,关于川渝滇黔藏可能整合的猜想又立即泛起。
而对于中央要完成伟大梦想,必须以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来支撑这一发展哲学有理解的思考者,更是对这些看似巧合的人事调度布局背后可能的无中生有,天外飞仙式大手笔充满期望。
先让我们按下好奇心,拿过全国地图乃至全球地图来看,川渝滇黔桂藏湘地区的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中已然成为一个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
中国在南亚东南亚所昭示和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南海战略和东盟战略)中所洋溢的共建、共创、共享思维,和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的排他遏制思维不可避免的要发展各种各样的斗争,二者形成一个重合的区域——南亚、东南亚,谁能在更高层次上来经略这个区域,最大化的探寻最大公约数和区域利益共振点,谁就能形成民心所向,区域利益所趋,价值观所和,发展意识所同的格局,谁就能代表时代和区域的发展方向,所以南亚东南亚的经营,实在是一带一路大战略的一个咽喉要地之战。
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上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在南亚东南亚的推进布局和实施路线图,尤其要研究以怎样的形式、组织、展开这个布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川渝滇黔桂藏湘团块组团承担这个责任要比任何一个省单独实施这个战略要扎实和厚重、靠谱。
但西南诸省地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和国家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必须要形成的比较基础面向南亚东南亚的N网大通道(电网、油气网、高路网、高铁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网)就有一定的落差,更不要说形成农产品深度往来,资源深度往来,贸易深度往来,金融深入往来,基建深度往来,文化旅游深度往来,生态与环保深度往来,社会建设深度往来的大格局所需的能力和运营水平,更不要说进一步支撑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与共振大平台的国家战略能力的需求之间是有一定(个别方面还比较大)落差的。
南亚东南亚与中国的深度经济社会交往,必须建立在一个可信的中国方案基础之上,那就是中国要证明——中国方案不仅能把北上广搞的靓丽,还能把周边诸国都盯着看,拿着放大镜看的西南诸省(尤其是云南、广西)也能搞出大动静来。这样周边诸国才会在这种深度说服力之下全情合作,密切发展,形成合作融合之势摧垮阻碍,破坏力量的压倒性动力。
我们不仅需要陕甘宁青疆大开发,大整合,与中亚,欧盟形成大互动,大共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大格局,还十分需要发展一带与一路的融合,即发展出西部、中部、东南部与东盟、阿盟、非盟、欧盟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融合大格局,更应把这个来之不易的一带一路大格局进一步在局部升华其运作颗粒度,高密度发展与南亚东南亚大格局深度融合,实现这个格局,怎么做部不可能脱离开以云南,广西为界面,以川渝滇黔桂藏湘为支撑的大格局。
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大发展不仅是东西部发展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西部地区之前投入不足的一次再校正,而且因其发展基础和资源,投入的产出相对东南地区更高。
川渝滇黔桂藏湘诸省几户之前都曾经作为三线地区发展过军工产业,完成了沉淀,储备,基础和文化洗礼,可以作为一个有较强共性的板块,一体化的探讨如何结合中国此轮防务产业崛起,军民融合发展,探索在新时期下可以有何种新作为。
中国有相当一批的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区分布在西南地区,靠着各个省自己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精准扶贫,即慢也散。但区域大整合,互联互通,N网共享,大生态带促进世界级文旅产业带的过程中,可以更整体的推动五位一体,用整体建设助推五位一体。
区域主官的人事布局和一带一路战略给我们打开的脑洞已然催发了可能的整合猜想。而对西南地区的全局鸟瞰也加重了这个猜想背后的紧迫感,危机感。
于是,举凡长江上游城市群,川渝一体化,蓉欧铁路,渝新欧铁路,中新合作区,西部金融中心,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等多个国家战略(重大工程或项目)的叠加,更使得这两位主官这两件看似孤立的事情背后,牵引出西南地区再建设,再发展,再改革,再突破的若干战略猜想,把若干猜想罗列一下,大约如下:
成渝一体化提速,参照京津冀一体化经验,加快整合。
西安直辖,形成重庆-西安两个直辖市构成的强势发展轴。
形成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军民融合菱形区,形成世界级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带。
形成西安-成都-重庆西部发展黄金三角,摆脱西部可悲的相爱相杀恶局,三地携手形成超级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航空枢纽中心,医疗养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以超级支点支撑一带一路
川渝滇黔四省(或川渝滇黔桂五省,或川渝滇黔藏桂六省,乃至川渝滇黔桂藏湘七省,下同)深度大整合、交通、能源、旅游、流域开发、生态、农业等领域探索一体化融合,形成升级版京津冀一体化。
发展川渝滇黔四省民航及通航产业发展融合带,通过大航空产业的发展,支撑并培育四省航空材料、装备、制造、租赁、商用及机场、旅游的产业生态,并进一步落实到支撑四省五位一体发展
发展川渝滇黔四省的精准扶贫攻坚战试验区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理念及改革举措践行区
形成川渝滇黔四省超大自贸区联片发展带
探索川渝滇黔桂藏湘七省省共同发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西部商品交易所、把电力、天然气、矿产品、农产品、金属及建材期货,进一步可形成区域PPP,资产证券化平台。
探索川渝滇黔桂藏湘七省省共同发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留学中心、国际创新资源中心、国际康养中心、国际医疗中心。
以上战略猜想,都是有相当的可能及现实性,但在这些设想背后,还有一个可能更具重量级,更具超级区域塑造能力的的重大战略设想-----,把这些设想综合集成在一起,形成川渝滇黔桂藏湘七省一体化战略,打造一个对外支撑面向南亚东南亚格局战略,对内形成区域团块化高质量发展经济联合体,命运共同体,这种可能的格局虽尚未有苗头,但天下大势不是取其表,取其谈论和喧哗,而是应取其规律和本质,这诸省必然,也必将一体化,只不过是快慢问题,但站在中国一带一路进程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高度上,这个一体化整合应加快还是拖慢,其答案已然呼之欲出。
二、理解新时期中央的空间地理观,规划观的石破天惊式创新
要理解这些战略猜想的是否合理,有没有可能实施,怎么做可以最大程度的驱动发展,怎样做有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怎么做有可能使得作为其中一个省(或地区)的改革红利最大化,就得回到源头上,来重新认识总书记,理解他的空间地理观,规划观。
我们要格外注意拨云见日,从中央多次的区域规划的大手笔,大擎画,大突破,大再造中探究中央对于空间地理观,规划观的新思考:
1、区域再规划是最大的改革动力。是基于一个大的概念,即该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基本形成一个固定的关系。现在主要的力量,就是面对我们所思考的对象区域,对其综合发展进行一揽子规划,而在新时期,这种假设已遭遇巨大挑战,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资源流通、资金流通、人员流通、思想流通、要素大流通,打通区域之间的关系,使得一个区域的静态的、封闭的、自我循环的全系统规划,这样一个思考,已荡然无存。区域与区域之间,多区域之间,形成共生共荣,多中心、无中心,互为配套,互为生态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换言之,把一个区域视为一个独立封闭的主体及系统的理念,已不能与时代发展相吻合。
2、大区域规划必需和地缘政治结合在一起。过去相当长时间里面,我们仍然按照地球村,按照世界是平的来思考区域规划。而地缘政治,在区域规划当中的崛起,不仅使得区域规划开始有站队概念,而且这种地缘政治的渗透,逐级投射、落在小区域,子区域的规划当中,都能强烈的折射出这种地缘政治渗透特征。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兹比格纽•布热金斯基在他著名的《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中对这种地缘政治下的区域规划,做了极尽的阐述。而这种阐述,事实上也给我们撕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那就是区域规划与地缘政治,是难以分家的。区域规划不能本着开放、民主、自由的名义,无止向地假设所有区域力量对他都是友好的,也因此今天的区域规划当中,又多了一个重大内涵,区域不仅要谋求政治上站队,而且要最大程度的争取盟友,最大程度的营造自身和平友好,友善发展的外部环境。
3、区域已由内部禀赋最大化使用和开发导向,走向了在大区域环境当中,扮演一个跨区域功能、大区域功能、开放区域功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开放,这种对广泛区域的各种资源要素的驾驭——做枢纽,做平台,做嫁接,做整合角色,在区域规划当中,越来越突出扮演角色。若干区域想打造地区金融中心,若干区域想打造区域自由港,若干区域想打造航空枢纽,若干区域想打造国际功能中心。
4、重新定义区域关系,打造多层次命运共同体。区域规划当中,除了将自身已有的禀赋、已有的历史特征、地缘特征深刻的发挥出来以外,如何无中生有?如何创造性的重新定义区域的功能?如何定义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新时期的一个突破性重大思考。
5、探寻区域最大公约数,形成区域利益共振是大区域规划的灵魂。如何最大化的寻找区域公约数,如何引发区域之间共振,如何以我为主,提出某种重大区域规划课题,从而形成多种资源向我的集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多层次、由紧密到松散的结构关系,至少形成以我为若干中心之一的,有利于我的区域大生态链规划,这是区域规划最新的大思考。
6、区域规划必须超前,站在百年,千年大格局谋划未来。做到本区域的时间,远远走在多个区域的前面,本区域的发展速度、科技进步、发展的样板特征、未来要素、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思想、未来生活方式、未来价值观等要素的掌握和驾驭,要远远超过其他地方。通过构建未来城、梦想城,领先于周边若干年时间的科技产业、政治文化、社会、军事、金融、哲学等力量,形成一个引领式、卡位式、抢占时间优势式发展。以时间为维度、以未来为维度来进行规划的大思考。也因此,如何把规划做深、做透、做专、做细,越来越变成区域规划主导者们,参与者们、管理者们、从业者们的一个新挑战。
7、重视大区域规划背后的哲学思考突破:大区域规划最核心的标准在于规划能级的高低。规划的能级不是取决于精度和体系性,而是理念,格局,意义,时间等层次,哪怕区域规划再好,如果理念上落后,格局上落后,意义上落后,时间上落后了,那就意味着区域归能的能级落后。过去没有这个概念,过去所有区域规划都是规划的精细度、颗粒度、系统性、有机性差异。但时至今日,已赋予了这种新的空间概念。因此,如何高能级的经营区域规划,也成为相关人士的一个重大挑战。换言之,不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观念和认知上的挑战,不再是规划技术上的挑战,而是规划哲学层面的挑战。
深入研究新时期的大区域规划就会发现,一个超涵盖的环环相扣的由十六个层次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逐渐清晰在我们眼前:
中美俄都在争取的外太空及更辽远的太空
全球化,一超多强,多元力量对峙的国际格局
亚洲传统地缘政治
新地缘政治--美国重返亚太与C型包围圈,日本组织小北约
中国与多个国家,区域间空间关系—如一带一路
两横三纵的总体布局以及由此形成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油气管网、电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五大国际城市群:北上广+长江中游,长江上游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与大战略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湾区、杭州湾大湾区、东北亚一体化、运河文化带
十九个中心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 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
二十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西海岸新区、金普新区、天府新区、湘江新区、江北新区、福州新区、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赣江新区、雄安新区、滨湖新区、长江新区
城市再建设与城镇化
片区再规划:经开区再塑造、特色小镇、微中心
城乡一体化:田园综合体
区域物流格局:供应链的空间再造
家庭空间再造:智慧社区、经适房、长租房
个人空间: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个人征信
多个层次之间宏微互动,宏微兼顾,构成新时代区域规划紧密互动,有机生态,高承载力,高包容性,高开放性的活的,有生命的,发展的,进化的,有智商的区域功能与发展规划,不再是由空间,土地,产业为核心的静态规划,而是一个发展,贯通,促进,共享,创造,激发,拔高,化学反应等效应的追求,以动态,生命机能注入为特征的新型规划。
三、如何理解川渝滇黔桂藏湘背后是如何理解新空间地理观
换言之,川渝滇黔桂藏湘的整合,不是一时兴起,不是贪大求洋,而将是中共执政理念,十九大精神,新政治经济学思考的产物。
以总书记为擎画者的中国新空间地理观是中国区域规划观念持续演进、持续发展的重大硕果。新空间地理观,首先可以解读为是中国共产党对区域规划这一问题的超地缘性思考、超阶级性思考、超时代思考的一个重大硕果。
新空间地理观大抵上是今天的中国,对于地缘特征所引发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产业、地缘科技、地缘金融、地缘军事等要素的综合思考。站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之间要素大流通,区域、跨区域之间形成超整合为导向的一种新的广域区域规划认知。
1、国内而言
第一,对国内而言,确定行政区域规划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利用好区域内所有积极要素,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最大价值、最大可能性的统筹区域发展,既使得区域能较好的承接和落地中央和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责任赋予,又能够最大化的占据一些未来优势。发挥和使用好禀赋优势,缔造和创新一些无中生有优势,这是传统区域规划的核心。
第二,这种规划也带来了因行政区域规划,束缚了要素流动;因行政规划,导致了要素在区域里面相对优化配置,局部优化配置,但不一定是广泛和开放的优化配置。
第三,这种划定行政区域,在划定区域里面,内闭的命题作文式的做规划,会直接导致区域规划的局部性、本位主义和局部思考。
第四,这种划定区域里面的封闭区域规划,在发展空间不足且发展机遇不足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沦为区域之间的资源争夺,与区域之间的不良竞争,事实上是类似的问题,在区域当中已经出现了。所以传统的区域发展,最终可能走上在资源紧张、机会紧张、空间紧张的大背景下的内耗式发展。所以就有必要形成更新一步的发展规划。更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就必须做到思考要素的开放、系统化、广域流动配置,打破行政藩篱,打破区域因传统空间地理因素所形成的资源配置、要素配置和要素流动。从创造性、有机性、未来性、结构性的高度,打造全新的结构。
2、国际而言
从国际来讲,中国与边境若干国家之间的边境区域之争,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中国与俄蒙的贸易往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国与非盟的贸易往来,中国与阿盟的贸易往来,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都有必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深化。按照中央最新的阐述,需要更进一步的发挥,就是构建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这既是对历史上大陆文明的兴起,又是对纯粹美式的意识形态贸易的一个重大的颠覆或挑战。中国的地缘特征决定了他与欧盟、阿盟、东盟、中亚五国、俄蒙,有更为密切的贸易空间和空间互补性。这样的一种空间互补性,和中国国家发展安全之间,在“一带一路”大概念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共振。
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简述成为新空间地理观,由此形成了多层次命运共同体,从整个地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一带一路”的命运共同体,到西北五省与中亚五国的命运共同体,到西部与东部的命运共同体,长江经济带的命运共同体,京津冀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东北亚的命运共同体,运河文化带的命运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大湾区的命运共同体,多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简单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更是从文化、哲学、个人利益、区域利益与时代利益、国家利益共振的高度,探寻多层次命运共同体之间宏微共振,多主体共振,以及基于多主体共振之上的谐振,通过谐振进行无中生有式创新、升级式创新、颠覆式创新、升维式创新。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进一步把命运共同体的打造,通过五位一体加以深化。从多个层次打造命运共同体,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命运共同体层次,而是更深入的探究命运共同体到底可以在哪些层次得以实现,如何做实、做深、做透、做开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更深刻的来看,通过“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北上广深、五个超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环渤海和成渝城市群),19个中心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19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各省国家战略(如浙江陆续迎来四大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构成由上到下的多层次命运共同体,在命运共同体当中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把习式空间地理观、命运共同体做深做透。
在这样一个大设置当中,进一步强调通过经开区、特色小镇、微中心、田园综合体等若干微功能体,调和和创新及打开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特征,使得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具有先聚合再突破的开环特征,这种开环特征,也使得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具有产业路径与经济实现性,通过经济实现性,能够使得宏大的政治追求落实在命运共同体当中,这就是新空间地理观得精髓。
新空间地理观可以进一步探究为各个民族省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打造,比如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川渝滇黔藏湘贵一体化、东北二次振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多个城市之间的命运共同体,通过轨道交通把多个城市联系在一起,以及探讨城市内的命运共同体。探讨多个区县的命运共同体,通过租售同权,留下来年轻人;通过双创,优化发展环境;通过经适房、共享产权房,激活创业环境。所以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从宏到微构筑多层次命运共同体,也构成此轮区域规划一个非常大的哲学拉动力、政治拉动力和动力赋予源泉。
四、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前景何在?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新空间地理观将引发多层次城市化与城市再建设革命
川渝滇黔桂藏湘的未来会怎么样,会不会只是一个一时激动的畅想?这种整合有其背后的合理性,尤其与时代,与未来的融合空间到底怎样?
这一系列的疑问,必须在深入理解中央领导为主所推动的中国新空间地理观大背景下,尤其是要深入理解新空间地理观将如何引发多层次城市化与城市再建设革命。
中国目前同时发生着六个层次的城市化,在这六个层次的城市化背后是六个层次的区域再规划和再建设,而且这些再规划和再建设,进入到了再高度融合。
第一层次:城市化,国际级都市的打造。国际级都市的打造,北上广深,以及正在候补的成都、杭州也是此级别。
第二层次:19个中心城市群。
第三个层次:多个二三线城市正在推进的精致城市化。
第四个层次:多地正在积极有效推进的以空间扩张和更多功能中心建设的新城镇化。
第五个层次:城乡一体化,城市与乡镇形成更亲的交融关系。乡镇的升级,产业化和城市的扩容,功能提升,交相辉映。
第六个层次:特色小镇、经开区、微中心、田园综合体为新的局部微功能体的城市化。
这六个层次的城市化同时展开,给我们带来了方法论挑战。换言之,我们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种,这六个城市的层次化,到底怎么协调推进,有机推进。国际化都市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金融集中、功能集中、现代服务集中的产物。中心城市群、精致城市化、高功能性城镇化多级开展是中国特有的城市化在后工业化与城市化交融时期并存的特色景象,而城乡一体化,以及各种微功能体的连片集中建设,则带有极强的时代烙印。所以这种大特征下,我们怎么把区域做开做好,怎么把城市做上一个更新的高度,如何能够做到兼顾,如何能够更好的统筹,如何能够做到既不是简单的把人口汇集到大城市,形成大城市不可持续且难以承担的发展压力,也不是简单的用多级拦河坝机制,通过在农村周边布局一格又一格的更高的龙门,简单意义上的延缓农民进城的节奏与对城市的压力;而是站在一个更高高度上,同时兼顾小而美的微中心和大而优的国际化都市,以及中间多个层次之间的有机性、协调性。既给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也给产业、科技、金融、现代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经济体,如此高歌猛进地同时推进这六个层次的城市化。这六个层次城市化的推进,不管从五位一体还是公共治理、社会管理多个角度上来看的话,都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一次大考验。如何从过去简单的中国式思维(比如说让一部分人先城市化起来,让一部分区域先美起来、生态起来、绿色起来,让其他更多区域后发展的甩包袱思维),走到多个层次的城市化,共进退、共美、共生、共强,已是一个我们思考未来的一个最大的出发点。
今天的城市化还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城市再建设。如何把城市进行更高层次、更好、更美、更新、更强的建设,这是此轮规划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不是简单的从空间和功能上满足居民所需,而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更美好、便利、高质量生活和更高形态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功能达成的高度上对城市进行再规划。
城市功能再规划要实现更好的区域规划,实现更好的城市再建设,使城市功能能够承载更好的生活,新城要建设,老城要拔高,显然是一个时期以来,各地要着重在九个层次上完成城市再建设。
一体化的新空间,新价值——京津冀突破、烟大隧道、粤港澳
都市圈的生活方式再造——广佛效应
山水园林城市的实现——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城市再建设——老旧交通设施、老旧商业区、老旧工业区、老旧住宅区、老旧场站、城中村、老城区改造、改建、再开发
交通升级——智慧交通、待行区、共用路、交通综合体、高架上下匝道再合理化、园区通行畅通
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水资源、节水与治污
市政功能升级——功能、服务、数据、便利、安全
地下空间经营+地下管廊+海绵城市
城市升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宜居、幸福功能、公交场站改造为立体停车场、农改超(农贸市场改造为超市+住宅楼)
因此,中国的区域规划,不光是需要从空间形态、功能形态、体系规划形态、土地利用形态、城市建设形态、功能建设形态要进行外延式的规划,还需要完成对已建成功能形态规划的再投资、再规划、再促进、再升华。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层次上,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上,从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上,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区域规划。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向的区域规划,恰恰是此轮规划之前所不具备的特点。
五、认识川渝滇黔桂藏湘的未来,关键在于通过新空间地理观的探索,打造梦想级效应
川渝滇黔桂藏湘的未来会如何,其未来是不可思量,还是有一定规律,可以按照一个本质和规律来理解,其未来我们该怎么去想象?
1、中国式的基于政治学与产业组织学,社会学的特色区域规划走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若干全新的探索。
围绕着高地效应、植入效应、动能效应、外溢效应、打破旧平衡与建立新平衡效应等五个核心思考,形成了广泛的实践。这些实践和这些效应都在重新定义和刷新着我们的规划新思路。这五个效应分别是:
高地效应——一张蓝图干到底—瓜德尔港、皇京
植入效应——新事物对环境的刺激与拉动、沙特梦想城、加拿大梦想城
动能效应——规划引发或聚合动能,西安硬科技中心
外溢效应——动能与优势输出,高铁与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再塑造-广佛
打破旧平衡与建立新平衡效应——进入新发展阶段—科创中心与医疗中心
第一,高地效应。大体上看,形成了以高地效应为核心,一张蓝图干到底,无中生有,抢占制高点就能获得巨大效益的导向,在已有及更大区间里造极,造高地。制造造高地拉通原来简单的区域与周边间的思考。区域之间形成若干枢纽与平台,区域之间在要素高度流动配置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发展的三维式思考已落伍,形成第四维、第五维、创新维、梦想维这样一个高度的空穴来风式、梦幻式效应。不管是在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马来西亚的皇京港,还是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地效应,对一个区域规划的这种强力拉动和大范围再定义。这种强力拉动和大范围再定义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变区域规划的现状,并在改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以高地效应与所有存量效应之间发生相乘效应,进行梦幻般的再造,病毒般的异化存量因素。
第二,植入效应。植入效应强调的是植入器官对原肌体的刺激、植入因素对原肌体的再造、植入器官对原肌体和环境的刺激拉动和所引发的原肌体的应激反应。在区域规划新探索中,如何在已有的空间进行外部植入,变成了此轮区域规划的一大亮点。如何把大空港、自由港、金融中心、功能中心、大论坛等植入物植入到现有的系统当中去。因植入的刺激和所引发的天然排异反应,以及对排异反应的正面效应的驾驭,通过植入来改造系统,通过系统改造使得植入物的功能加倍发挥。得到乘数级效应的效果保障是此轮植入效应发挥的一个关键。
第三,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动能效应。如何通过规划引发聚合性、叠加性,自组织出一个新的功能,新的功能不是由自组织聚合出,而是此功能赋予这个区域全新的发展动能。比如说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就是一个经典的对动能效应的利用,而深圳对科创政策的驾驭和深化,可以说是之前把动能效应利用到极致的一个时间。
第四,如何利用区域规划的外溢效应。把区域规划做成一个大高度、高密度优势集群以后,如何对外进行优势外溢、动能外溢,从而以点带面,这也是此轮区域规划的一个大亮点。此轮中国推动的区域规划中,人工造极、人工做植入效应、人工做动能效应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大家一定在关心这种造极、造高度、造动能,最终是不是就是独善其身。不管是虹桥综合枢纽,还是郑州的米字型高铁、国际航空港,以及未来很快将会形成实践的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港枢纽、乌鲁木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因区域的一个局部造极,而形成强大隆起后对周边规划的再带动,再异化。
第五,打破旧平衡与建立新平衡效应。此轮区域规划中,有一种对既有规划、既有优势进行对冲式调整、颠覆式创新,通过打破旧平衡,建立全新平衡、翻边、翻面、翻时代、翻优势的新平衡。换言之,当区域优势的主导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发展往往会遇到瓶颈。既是由于原方法和原资源的结合呈现了边际效应递减,也是长期使用一种思路、一种发展格局所引发的系统成长的阻力,环境约束与系统成长逐渐趋于平衡。此时进行对冲式、颠覆式、反方向式规划既是对原有优势、原有成果的一个撕裂和扩大化应用,也是通过新路径、新应用,通过对冲与颠覆,使得区域对弱项、瓶颈项、缺陷项和低效区域、瓶颈区域、软肋区域进行靶向开发与激活。这种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规划思路,恰恰能够做到统筹兼顾,能够做到区域再平衡,能够做到区域发展思路的再造与再创新。
2、在这五个效应基础之上,怎么理解类似雄安新区的这种人造区域热点对于发展的真正意义?
雄安新区的效应到底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六个层次来阐述:
1、深圳效应再放大
2、千年大计——产业弯道超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凝结
3、典范城市——集中国科技与民生与一体的新型城市
4、未来城市——面向未来的伦理,社会与四个自信
5、可输出的生活方式——中国生活方式硬软件集成,社会管理集成,公共产品集成
6、世界经开区总部——经开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创新和出口产品之一,雄安是其总部
第一,大概阐述一下,雄安新区是广深效应的再放大。首先,它是千年大计,什么叫千年呢?它是中国系统对西方进行产业弯道超车的一个总阵地。中国追赶西方这么多年,已经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之后,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路,不仅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走自己的路,在产业、科技、基础研发、创新产业组织和创新产品发展、产业体系发展上也要走自己的路。
第二,在中国不再追随和模仿西方路径的情况下,无论是无人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基因产业、生物产业,都需在区域中打造高地,通过整体规划,进行产业创新培育、创新亮点群培育,以创新亮点群带动中国产业系统的多层次独立自主式创新、弯道超车式创新,使雄安新区不得不担负着一个时代责任。
第三,构建典范城市。能否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科技、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等若干智慧、若干未来科技集成于雄安?经由雄安探索出未来城市运营与五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可向世界输出的中国生活方式、中国城市运行方式,这是雄安新区可担负的,也是必须担负的一个重大责任。
第四,可输出的方式与价值观。中国生活方式应是软硬件集成、中国社会管理集成、公共产品集成以及基于五位一体的新型社会建设,培育可输出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背后的价值观是雄安新区的时代责任,雄安新区具有了面向时代进行未来造极效应的一个探索。
更进一步来看,我们需要若干未来城市。第一,智慧体高度集结,这里的智慧体,是智慧科技、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智慧的高度集结。第二,各种理念和技术导向的未来城市样板。第三,未来生活方式探索之上的未来产品研究。第四,人类与科技城市建筑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再探讨。
综上所述,这些课题的研究,需要一个大型实验室。未来城市就是人类的大型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承担着实验和研发未来的重任,还通过科技、资本、产业、人才、政治、社会的高度集结,肩负着政治探索、经济探索、产业探索、未来探索的重任。如果说经开区和特区是中国空间上的一种局部探索,那么未来城市则是中国时间上的一种探索形态。同样,未来城市不仅只有一个,未来城市所探索的未来肯定有N多个方案,谁能积极探索未来城市,谁更积极拥抱未来城市,谁就更拥有和具备未来。
六、理解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关键在于不仅理解基于大区域规划的发展要素再配置,更要注意还会发生创造性,无中生有性因素的大量集结与再重组
川渝滇黔桂藏湘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只是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资源再配置,其实还会出现大量的创造性,无中生有性因素的大量集结与再重组。
区域规划到一定程度,可以说基于区域规划的发展要素再配置变成了一个必然的挑战。从方方面面看,区域发展要素再配置是全球目前基于区域规划的一个高地,既对我们如何对创新区域规划的各种理念和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提出了重大挑战,又引发另一个思考——除了空间概念、功能概念、土地概念上的创新以外,区域规划如何在发展政策上、创新改革上加以支撑,使得区域规划不同于之前的各种规划。区域规划的落实需要实现空间和功能的规划目的,但更需考虑配套的规划政策能否更好的支撑之前的空间和功能规划,能否去除空间和功能规划落地的障碍,于是就形成了理论高度、梦幻高度、哲学高度的规划,更需同一乃至更高高度的改革和制度配套支撑规划。既要从空间形态、物理形态上去做规划,又要从化学形态、生物形态、系统形态上,对系统的运行、系统的规律、系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助推因素和障碍因素进行再规划。这也是此轮规划最高意义和最高学问。
以怎样的改革勇气、制度配套、政策创新、改革深度来推动规划落地,规划需由静态转变到动态。如果说西方的规划仍然还只是城市规划、空间规划、功能规划,充其量是区域有发展战略和定位,落地有很多细分确切功能以外,站在结构性改革的高度、站在以改革推动规划、以规划承载改革的高度上,那么我们必须思考与规划配套的改革,以及支撑改革的规划,他们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可以说,如果说中国此轮的区域规划,“一带一路”规划,是一个空间和功能上的规划,那么可以说亚投行、亚信组织、金砖银行、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其配套政策。深刻来看,中国与各个国家推动的双边自贸协定、区域自贸协定、金融创新、产能合作,包括中国方案大胆而自信的对外宣传都是配套的政策。如果没有这个配套政策,没有以孔子学院、以中国软实力外交、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政党交流与协作、以中国发展经验和中国经开区经验的对外输出为支撑,单纯的“一带一路”,单独的命运共同体,是引发不了如此深层次的响应和互动。
我们必须以更高层次阐述配套规划的改革、制度安排应从哪些层次来实现。我们认为区域规划应该是多层次改革、多层次制度配套的;有顶层设计的、由宏至微的;有由下而上的、有试错导向的、有先试点再推行的;有向区域外其他优秀主体进行学习,将其经验进行总结移植的;有将区域内多个碎片化实践进行集成,进行拔高式推广的;有将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多种形态的实践和改革成果进行系统化构建的。多种方式的改革路径,再结合上相应的制度配套,能够将区域规划的深度和价值挖掘出来,使得区域规划事半功倍。
配套的政策既有资源层面的,也有人才层面的,还有资本层次、创新层面的。不仅如此,所进行的改革与资源配套,还应在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谋求与规划的互动,既作为广义的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又能够对规划当中的短板、弱项、重点区域进行靶向重点保护,靶向政策出台,提升规划的可实现性。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有对规划强项进行强化的,有对规划的弱项进行补强对冲的,有对规划进行深化、生态化、生态链组织化、系统化的,有对规划所需的外部配套进行呼吁和营造的,有对规划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呼吁和靶向解决的,更重要是要通过制度的安排使得区域规划建立一种可学习、可生长、可进化,可自我提升的长效机制。
换言之,新时代的规划,不再是一次性的、静态文本式的,而是如何规划出一个活的、进化的、有生命的、有智慧的区域,此区域能思考、能学习、能发展、能优化,区域的智商会逐步提升,规划的有机性会逐步提升。由此我们有几个预言:
第一,未来的规划一定会是具有众筹特征,是若干人参与,大数据在其中扮演重大角色。
第二,未来规划一定是开放的,不是少数精英完成,而社会众智互动完成。
第三,未来的规划内涵会越来越多层次。空间的、功能的、土地的、制度的、改革的、金融的、文化的、情绪等多层次都会逐步的囊括到规划当中来。
第四,未来规划将成为城市区域与城市执政者的核心武器。
第五,中国想要赢得未来,想要真正实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仅凭产业因素、创新因素、金融因素、土地因素、空间因素远远不够,还需掌握综合性与生态性规划,使得规划真正能服务于发展,服务于社会。
长远来看,所有发展中国家想要形成与西方比肩发展,想要追求自身经济、政治的独立,想要在摆脱全球分工链的恶性地位,即对国家经济的毒意和产业链条当中的压榨,而走向与全球关系互惠,区域规划在其中必然是一个有力的发展武器和治理手段。
七、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迫在眉睫
1、先来回顾一下,总书记对川渝滇黔桂藏湘诸省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一览
省市 | 视察日期 | 习总书记相关战略思考与建议 | 各省市的相关行动 |
四川省 | 2018.2.10~2.13 | 习总书记要求: 1)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2)在川视察期间,多次强调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3)嘱咐四川要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4)强调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 | 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坚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推进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
重庆市 | 2016.01.04~2016.01.06 | 习总书记指出: (1)要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把“一带一路“作为重庆走出去的重大平台。 (2)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3)落实改革强军战略,做好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确保新旧体制平稳过渡。 (4)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市委书记陈敏尔指出: (1)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点”“两地”定位要求, 努力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 (2)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就要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3)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让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庆集聚,为全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作出更大贡献。 |
云南省 | 2015年1月19至21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 省委书记陈豪指出: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型云南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持续抓好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二是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纠“四风”正作风。 四是坚持和落实好干部标准,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 五是淬炼“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 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
贵州省 | 2015.06.16~06.18 | 习总书记指出: (1)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 (2)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 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 (1)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发展新路重要指示要求的战略部署。 (2)要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大数据发展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推动贵州大数据发展跃上新台阶。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17.4.19~4.21 | 习总书记指出: 1)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2)强调: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 |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指出: 1)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要创新体制机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要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2)要强化开放带动,积极主动承担“一带一路”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带动作用,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3)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
西藏自治区
| 2015年8月24日~25日 |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
| 西藏正处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在已有良好工作的基础上,始终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始终着力推进经济发展,始终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 |
湖南省 | 2013年11月3日至5日 | 习总书记指出: 1)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最终要落实到一家家企业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 省委书记徐守盛指出: 1)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保持总量的适度增长,又不唯GDP增长论英雄。 2)要充分看到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中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着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 3)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鼓励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要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像总书记肯定和要求的,坚决不要污染的GDP、黑色的GDP和带血的GDP,切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基于总书记对川渝滇黔桂藏湘诸省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期望与导向:
中央领导对各省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好本身的区位优势,空间地理观上进行创新有着高格局的要求和战略思考。
把改革,突破,营造新气象,新格局,新路径有着高层次的追求
都强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一带一路战略)中有自身的贡献和角色,更强调在建设区域其他省的互动上要有所作为
对各个省培育内生力量寄予厚望。
大的方面强调开放。小的方面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何发挥作用。
格外强调创新,基于本地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基础的创新。
格外强调生态问题,三农问题,发展环境问题。对五位一体(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经济五方面)建设作了一贯的坚持和部署。
2、再来回顾一下川渝滇黔桂藏湘诸省十三五规划一览
省市 | 十三五规划 | 涉及重点产业 |
四川省 | 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成都引领,五区联动,成都引领,川南,川东北,川西北,攀西地区协同发展),“两化”(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实现两个跨越,两个翻番 | 七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能源电力,汽车制造。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 五大高端成长产业: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 五大先导型服务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 |
重庆市 | 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加快将两江新区建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内陆开放的排头兵。要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电子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环保产业、MDI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材料、页岩气。 |
云南省 | 全力推进昆明中心城区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打造整体优势,把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我国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孟中印缅暠和“中国—中南半岛暠经济走廊;加快建设沿边开放、澜沧江开发开放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加快发展滇西和滇东南城镇群,培育发展滇东北、滇西南、滇西北城镇群;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 | 六大战略新兴产业:现代生物、新能源 、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 六大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 五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
|
贵州省 | 贵州省将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发展特色优势轻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构建水利现代化体系,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实施健康贵州建设工程。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加快推进公园省建设。 | 七大新兴产业: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大产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廊两港两会四基地”,构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产业合作基地、开放合作平台、人文交流纽带和区域金融中心;立足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完善交通、产业、开放、金融、城镇、生态等支撑体系,深度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提升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构建沿
| 十大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 八大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海洋服务 五大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流通、健康养生、家政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 十大发展改造传统优势工业:制糖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汽车、工程机械和修造船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冶金行业、石化及化工行业、建材建筑行业、造纸和木材加工行业、轻纺行业、电子信息产业 |
西藏自治区 | 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持续长期全面稳定,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 落实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谐发展,深入落实十项维稳措施,深化实施“663”工作思路,着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西藏,四、坚持开放发展,深化互利合作,五、坚持共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六、坚持和谐发展,实现持续长期全面稳定
| 强化科技创新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业上水平,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质量 |
湖南省 | 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多领域合作,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承接产业转移,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港澳台等重点地区;推进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推进长株潭地区率先发展,扶持大湘西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湘南地区开放发展,推进洞庭湖地区生态发展;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壮大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培育岳阳、郴州、怀化增长极,打造京广、环洞庭湖、沪昆、张吉怀经济带,培育若干新增长点。 | 十二大重点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
|
由此,我们大概能够对川渝滇黔桂藏湘各省目前的发展焦点形成以下认识:
都不愿意单纯按照雁行矩阵式产业逐步转移的方式接受发展省份产业转移,都想直接和国家层面的重大产业布局,创新形成共振,一步跨到第一方阵去。
都盯上了先进和战新产业,希望优化升级一些产业,转型突破一些产业,弯道超车一些产业,重塑和颠覆一些产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无中生有一批产业。
对多个新产业同时发展甚至重大突破有着一定的心结,但其实现的障碍,困难比较大。换言之七省的十三五规划大都体现出一种意愿大于实力的总体特征,一般意义上的努力已经不够用,是一个最大的冲突,也是川渝滇黔桂藏湘需要合作的现实动力之一。
川渝滇黔桂藏湘目前的产业规划逐个省来看都很合理,但放在一个区域里面来看,就有其内部竞争,同质化等冲突,这也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战新产业也会产能过剩,也会供给侧结构失衡,也会投资错位,也会投资密度过高,产业取向过于集中而对创新产业挤出效应和盲区效应。
七省规划都对自身已有产业,资源,优势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利用,但由此会不会导致路径依赖程度过重?
七省规划都比较重视五大理念,比较重视产业升级与突破,都比较重视大项目和重化工业,但对渴求可以突然跳跃到战新产业的惊险一跳,但仔细看规划,这种惊险一跳的发生支持往往不足。
3、外部需求:面向南亚,东南亚,中国没有合适的“辐射中心”,云南,广西势单力薄,难以真正携手南亚,东南亚,更不要说来引领,来以创新的命运共同体方式深入驱动了。
大家都知道,往届政府对于以广西联动东盟寄于了很大的期望,广西看上去也符合优等生的面貌。资源富饶,西江经济带发展带动力强大,南宁柳州桂林城市群潜力深厚,海岸线及港口支撑能力强大,生态及环境承载力强劲,背靠广东,湖南,贵州大腹地,可谓一时之选,天之骄子。当时中越关系还比较融洽,所以面向东盟经济,形成合作友好界面这一历史重任就落在了广西身上。可是一个软肋似乎被广西和中央忽视了——广西地处边疆,可是只有一个领国:越南,只有越南。所以这样一个伟大的联盟东盟,共襄盛举,区域共振推动国家级共振,经济深度往来进一步压舱政治稳定的重任,就在之后的中越关系沉浮中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时至今日,你我都会发现,这一伟大国家战略布局在南宁的一手妙棋——东盟博览会,几近沦落为东盟商品交流会,区域商品赶集会。
早在2015年初总书记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这一重任交给了云南,不仅替代了之前静态感十足的桥头堡战略,还进一步创想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电力网,油气管网等互联互通格局。云南没有海港,这点不如广西。但云南和三个国家接壤,越南,老挝,缅甸。云南各少数民族语言丰富程度几乎可囊括南亚东南亚多国民族语言,更不要说强大的流域共享,四千公路余的国境线(比之于广西近800公里国境线多五倍,虽然广西海岸线有1500公里,可是与东盟贸易往里不活跃,海岸线然并卵),17个边境口岸(比之于广西的五个多三倍多)。再加上,缅甸,老挝因强劲的经济发展与建设需求,与中国的产能优势,基建优势之间几近是天作之合,看起来云南的辐射中心牛极了。
可是然而云南体量有限,面积39万平方公里,人口4770万。可光是南亚七国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形成以印度为重心的区域格局(幸好有巴基斯坦铁哥们),人口超过十八亿,地理面积超过430万平方公里,中国如果在其中要发挥作用,云南怎么和印度摆在一起?还是应发挥举国优势,拉着整个中国的力量,形成经济、产业、科技、外包、贸易、产业链、经开区、金融、文化、医疗、物流全方位,多层次优势才对。
再看看东南亚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人口将近七亿,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
一个小小的云南怎么辐射南亚,东南亚,显然不行。
南亚、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实力、产业需求、贸易需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比其文化习俗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云南以其“一”,对应南亚、东南亚的“多”,显然是不匹配的,即使勉强完成浅表层次辐射中心任务,也与中央赋予的战略期望不匹配。所以川渝滇黔桂藏湘七省联动,外接南亚东南亚,内引全国力量,缘牵一带一路资源,这才可能从孤帆远影变为群帆出海,用经过一体化后,乃至一体化对外协同的生态链来以多对多,用大接大,用丰联丰,用广衔广。
4、西南诸省经济、贸易、产业、科技、基础设施结构相似性高,内蕴资源极其丰富,单独发展则互相强烈竞争,抱团发展则可成世界级经济联合体,命运共同体。
从微观上看,除了西南板块,中国其他板块各省之间的同质化,相互竞争都不算强。比如于东三省三省产业结构高度差异化(辽宁主装备黑龙江主重工吉林主资源和农业),华中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的精细化分工和强互补型互赖;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高度差异化分工,高差异化功能与产业结构,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的轻重合理,商贸统畅;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的各自精彩;乃至于西部五省地区(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的层次分明,格局互补;但川渝滇黔桂藏湘诸省因命运的相似(都作为三线地区承载了军工产业和装备),环境和生态资源充沛,农业基础好,矿藏丰饶,山川接栾,河流密布,所以呈现了一定程度的的资源同质化,产业同质化,发展同质化,消费同质化,创新同质化。
放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看,这都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八、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是千年大计的组成部分,是雄安及粤港澳大湾区实践的再应用和再创新,是一带一路的再支撑和再共振,再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1、第一个问题: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是什么?
理解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是什么,前提是理解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
众所周知,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是习式新政的重要特征。从京津冀一体化、东北振兴二次规划、一带一路,我们已经深刻的体证了这种高度和认识对中国发展的推动力量。
近期,习式空间地理观对中国发展的推动跃上了新高峰,代表作就是雄安新区和粤港澳湾区。回顾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有条逻辑清晰可见:
针对多个凭借重重行政壁垒各自为战的区域,通过打通区域藩篱,以大整合、大贯通,促进资源跨区域配置和流动,形成湍流效应,激活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城市,引发区域内资源与格局再调整,推动区域周边接口关系再调整,辐射关系再整合,联通关系再构建。
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是构筑于中国旧有的,基于行政规划、功能规划之上的产业、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理念,是对中国现有的央—省—市—区县行政规划的颠覆和再整合。
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旨在创造一个系统,一个跨越经过多年行政区划业已板结式、沉淀式、结构式的产业、经济、社会、城市体系的系统,使之错配、联通、颠覆和突破,使之在更大范围内通过流动、通过赋予市场力量、通过对既有体制的再撕裂,产生超体制的、更强大的力量。
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本质上是对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相较于海洋文明)的再复兴。海洋文明基于价值观开展贸易,而内陆及大河文明基于地理关系、地理禀赋构建贸易关系。那么,总书记此次在国际国内大幅度运用空间地理观实施再整合,本质上是更加文明的,超越制度之争的,上升到命运共同体高度的一次社会文明与财富的再创造与再分配。
2、第二个问题、雄安之后,还有“雄安”
设立雄安新区,事实上是要深度应用“自然极+人造极”这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积累的重大成功经验。
设立粤港澳湾区,是要在更大程度上将粤、港、澳联通成在航运、物流、商贸、自贸、海洋经济、金融及区域协调发展上的区域命运共同体,是在粤港澳诸方已有的精彩之上,将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交叉错配,产生高度相乘效应的活力湾区,并利用这个湾区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后台做扎实。打个比方,粤港澳湾区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将海上丝织绸之路这支利箭射向更远方!
这些天来,雄安新区和粤港澳湾区的设立,受到了一干人等的热烈欢呼,诸如“千年大计”和“人类命运高度”的赞誉扑面而来。可是,如果我们更深刻的解读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就可以发现,也许可以在地缘,资源,改革,建设,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矛盾,大挑战,大难题,大思考难以简单平衡的时候,我们可以更拔高几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并以新视角和结构的创造来解决问题。
我们主张更整体的探究一体化而不是去逐一探索改革。那些主张逐一探索改革的各个省,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所发展的产业单独拿出来,你就会发现每个省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束缚,都有着自己的种种发展可能性但又受制于种种短板。各个省既想对周边省份保持战略相对优势,又想周边省份对其消费和发展有所助益。好的资源,高端的资源往往被发达省份吸走,各个省的竞争往往都是格局不高,布局逼仄,但因为资源和空间有限,似乎还只能这么做。其实这种局部思考背后还是洋溢着那种快手打慢手,率先争抢资源,看见区域盲区抢先下手,通过数个重大工程,形成环环相扣的优势累加和传导效应,从而在与邻近省份的资源和定位争抢中获胜的零和博弈思维。
而我们站在更高格局进行鸟瞰全局时,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比如将川渝滇黔桂藏湘桂黔——(中国的大西南、传统意义上的大后方)放在在新的规划思考中,思考一体化大整合,把碎片和孤岛去掉,梦幻般追求大整合,大配置,大驱动,大重组,大调整,大改革的可能性,这种探索引发的蝴蝶效应,资源大配置可能的聚变效应几近呼之欲出,触目惊心。
九、川渝滇黔桂藏湘,内部整合已然了不得
事实就在眼前:西藏居于中国战略要冲,民族团结和生态高地,已经面向南亚的重要门户。四川已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优势,在生态文明和旅游建设上走在了中国前列,成都更是成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金融重镇;重庆在西南的改革开放、城乡一体化试验中成效卓越,在国际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长袖善舞;贵州在三农问题、金融扶贫、旅游生态发展、大数据建设上成绩骄人;广西长时间深耕东盟经济,已经建立的深厚优势和人脉无与伦比;云南之前的桥头堡战略、辐射中心战略积累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优势不可估量。
试想,以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指引川渝滇黔桂藏湘桂诸省的整合,势必会爆发中国最富有内涵整合力和内生特质的改革与创新!
拿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内部的旅游整合举例来说,这一地区风光奇绝、山川秀美、人文独特、物产丰饶,可以缔造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旅游带。如多省之间形成旅游联盟,采取网内优惠、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旅游资源协同开发,将缔造多么巨大的旅游客流不难想象。同时,川渝滇黔桂藏湘桂之间进一步的产业整合、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各个方面超越省、自治区视野,不仅能够将本区域的中心城市打造、都市圈打造、城乡一体化打造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层次丰富、带动性强、包容性强的内生格局,还能通过整合了的、一体化了的、顺畅和谐的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力量发挥辐射、对接、融合、接入效应。
尤其是川渝滇黔桂藏湘,历史以来就有要求联通、整合的呼声与趋势,放眼中国,这四省被放在一起提起的频度和热度仅次于东三省。因为水系连通、地貌接近、农产品趋同、气候文化类似、都具有三线特征,所以川渝滇黔桂藏湘能够整合,既能够发挥相似相融合并同类项的特征,又能够扭转川渝滇黔桂藏湘在西南相对孤立,西南诸省间流动不畅,西南诸省与中国沿海地区相比吸引人才能力不足、发达程度不足,只能等待人才、产业转移的尴尬状况。
十、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外部重构又当如何?
对内激活与对外重构共同作用于区域发展,这是空间地理观的核心。由是观之,川渝滇黔藏桂的对外重构的价值更加难以估量。
在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六省市中,中央政府将云南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给云南打造通往南亚、东南亚的若干航空网、能源网、高铁网、公路网、油气管网、水网、信息网,赋予了第一优先位,比之于广西之前被赋予的面向东南亚的战略定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广西更是由于中越关系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在中国对东南亚的格局中已成第二顺位。
那么,被赋予了更高优先位的云南,能否以多民族语言涵盖南亚、东南亚所有语系的文化语言优势、接壤越、老、缅的区域接邻优势,完成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重任呢?我们认为勉为其难,不能较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答案很简单,就是毛主席常说的战略纵深问题——以云南一省之力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的产业、经济、贸易、技术、产能、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旅游对接,显然不堪重负。
云南的确是地理大省,但未必是产业大省、技术大省、贸易大省,并不具有相对南亚、东南亚的战略落差或相对优势,也因此无法驱动各项要素在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之间对流,导致云南与他们的比较优势呈现的不突出、无亮点。但是我们把视野放得宏大一点,做一个大胆的设想:整个西南地区——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地理相接、水系相连、风貌接近、气候民族饮食文化相融、产业结构大格局相似、资源禀赋小格局互补,组建六省(市)联军,组合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辐射中心。换言之,云南有了四川、重庆、贵州、广西这些队友,既加大了辐射力度、深度、高度,又使得云南变以一己之力带动南亚、东南亚跳集体舞的领舞角色,为带领川渝滇黔藏桂五省(市)组成舞蹈团队,与南亚、东南亚跳集体舞的多互动、多维度角色。
如果将南亚、东南亚作为西南诸省战略力量的投放地,无疑打开了西南诸省的想象力,去除了产业束缚,把产业、空间、经济、社会、城市、人文的外向性彻底激活。换言之,川渝黔桂几省相当于“内陆港”,滇相当于“海洋”,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国境线就是“海岸线”,与之大联通的川渝黔桂也因云南的大开放、大联通、大枢纽而拥有了近海优势。同时,又能够较好的解决广西、云南两大边疆民族省份如何较快发展,如何缩小东西部差距,又能够较大程度作为前沿窗口加速、加快、加强对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的问题。这不光是从南海和东盟近些年来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来讲起,更重要的是对总书记空间地理观应用于京津冀、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之后更高层次、更大幅度的应用和创新。
让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呈立体结构而不是片段,让南亚、东南亚与中国打交道的对象层次更丰富、结构更丰满、合作面更宽广、融合方式更多样、相互吸引力和比较优势更立体化,应当是川渝滇黔藏桂进行整合的重大外部驱动力。
但愿川渝滇黔桂藏湘桂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愿昨日的广西、云南,西藏边疆,昨日以绿色生态和山川秀美为特征的贵州,以及以个性化文化餐饮和城市风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四川和重庆,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课题之下,成为下一个经济崛起极,从容的、高战略纵深的与南亚、东南亚展开政经往来,又同时将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动力、资源、创新、商流、客流、信息流、文化流作为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创新、突破、赶超的重要力量。
十一、川渝滇黔桂藏湘各省在这场大变革中计将安出?
1、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四川十策:
七省可探索打造七省省会为核心的超级都市圈。由此作为七省协同发展的定海神针和发展的基石。
依据自身作为中国唯一的探索军民融合方面创新的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优势,领衔探索形成七省军民融合大联盟,形成对央企(尤其是十二大军工集团)总部入川,形成较大的吸力。
川渝滇黔桂藏湘整合,其作为势能高点的四川,可以上接一带,东启一路,下续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对接,大整合阵营。
四川可谋求打造影响整个七省面向南亚东南亚金融及服务优势,可以尝试打造一带一路商品交易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打造西部开发银行。
七省之间的科技金融产业,可以谋求更大的合作和联盟,构成在科技和产业之间进行撮合和对接的动力平台。
推动七省大交通整合对四川具有巨大的意义,尤其是大高路投,大铁投,大航空,大机场。考虑到七省之间河流贯通,山势绵延,板块关系密切,物流与基础设施的互通性与共享性要求较高,哪怕不是七省产业交叉持股,仅仅构成比较密切的联盟,就有较大的意义
推动七省国家级新区构成联盟,也是四川可以着手的大事。
推动国家科学中心,若干大科学装置落户七省,构成七省共享的科技资源,意义巨大。
大力发展和农业,种养殖以及食品密切相关的基因产业,换言之基因产业也有个三六九等,和人的疾病,器官及寿命相关的基因暂时让给北上广,但涉及农业和食品等因素的基因,还是需要一个农业大省来做主场的。
四川和湖南如果合理的扮演自身相对的科技与人才高地效应的角色,拉动区域内打造经开区(高新区)联合体,意义同样巨大。
2、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重庆十策:
大力发展川渝一体化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探讨如何把西南地区发展水准最高的两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打造川渝滇黔桂藏湘地区科技与创新因素大引擎。
探讨川渝地区打造国家级高等教育产业带和世界级留学中心。
探讨川渝机场群联合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
探讨重庆—贵州农业产业联盟带。
探讨与诸省合作,打造世界级港航产业联盟,推动航电枢纽化发展。
探讨重庆——成都海江联运体,以此来支撑川渝滇黔桂藏湘自贸经济带的发展。
探索自身如何把作为城乡综改试验区的若干经验与改革成果(如农地流转)扩散应用到整个川渝滇黔藏湘地区,打造出农业现代化,农地改革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探讨解决一个苦恼:重庆—成都—西安三地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现实,但三地都有执着的想法不能自拔,三地之间的低格局竞争又无助于提升发展水平,这个苦恼可能的解之一是不是可以更开放,探讨怎么来搞个共赢,探索能不能打造重庆—成都—西安三地金融中心铁三角。
探讨如何把中新(新加坡)合作格局上升到中国——东盟格局,以此在川渝滇黔桂藏湘合作格局中有独特的牌可以打。
3、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云南十策
大力探索在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过程中,如何深刻挖掘云南的个性化角色,时代赋予的新角色,发展赋予的新角色,自身勇当的新角色。
发挥好自身是链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经贸往来大通道的优势,大力推动本身,川渝黔桂湘乃至内地产能经由昆明走出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打造的轻工业集群,经开区集群,有色工业集群。
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带来央企,外省国企与民企纷纷进入,这场进入不仅是把云南的区位优势,跳板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过程,也是云南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的过程。
发展自身与南亚东南亚的基建大往来:大力发展电力网、高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机场网、水运网、油气管网。通过多个网的建设,牢牢掌握自身在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中的资源高地效应。
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世界特高压输电网络,有条件的话没,还可以进一步发展电力期货。并尝试依靠云南充沛的绿色水电,发展有色工业,把有色工业打造成绿色,低耗,高竞争力产业。
努力发展好口岸优势,利用好自身十七个口岸,打造一个口岸就是一个小自贸区的口岸优势效应,发展好口岸贸易,口岸服务,口岸制造,口岸产业四个层次的口岸经济。
基于昆明的滇中新区及昆明都市圈打造,以及将该圈融中川渝滇黔桂藏湘省会大都市圈,更进一步探讨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多国首都,重要城市之间的关键节点效应的打造(广西也有由此效应,可惜不确定性高,多样性不足)。
充分发挥云南作为中国罕见的植物资源宝库效应,深入入探索打造基于此资源的医药、生物、基因、农业、种养殖等方面的世界级的产业化大格局(广西、贵州、四川也有类似优势,可惜其植物资源丰富程度,多样性次于云南)。以及探讨基于大农垦资源整合,大农业资源融合的大农业发展。
打破省地市区县乡镇对旅游资源的碎片化割裂,整合全省文旅资源,更系统,更生态的打造大旅游产业,积极打造旅游产业与招商、矿业、基建、农业、城镇化、经开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产业或经济形态之间互相嵌入,胡来互促的深入关系,简单的说,用文旅产业的生态化,张开千手观音之臂来拥抱整合云南林林总总的各路产业。
在之前已有的昆明机场+12个支线机场的格局之上,进一步探讨把昆明机场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枢纽机场,把昆明在更大区域的配电盘枢纽发挥到更大更高境界。更进一步来说,不仅大力发展民航产业,进一步带动通航产业的发展也应是云南各地均衡,统筹发展的关键之一。
4、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贵州十策
大力发扬贵州已有的大数据、大金融、大交通、大生态优势,探索自身在川渝滇黔桂藏湘中的都有优势,尤其要突出探索可向其他省市输出的优势。
探索把川渝滇黔桂藏湘优势产业引入到贵州来,推动贵州迅速发展,推动贵州新旧动能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
把贵州五位一体建设先锋,五大理念实践高地的优势深入发挥出来。
探索贵州的生态优势的产业化探索:康养产业、旅游产业、医药产业、农业产业
把贵州民族药业的探索和贵州的生态资源,贵州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扬结合在一起。
把贵州轻工产业招商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手工业保护,传统产业保护和大数据,互联网+联合在一起,发展精准产业,智慧产业。
发展贵州生态优势,把贵州可能作为科研总部基地的优势发挥出来,打造以研发总部基地与康养产业结合的融合发展型态。
探讨贵州的大开发格局,把贵州与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湖南的互补格局深入的发展出来。既要把多省的优势资源请进来,共襄贵州发展盛举,更要带动贵州社会资本在多省发展中抢位、卡位、占位。
把山地农业、山地生态、山地旅游的发展和特色招商,特色小镇打造,精准扶贫结合在一起。
把贵州的山区多,物流劣势,开放与融合格局与发达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吸引军工产业(因保密及试验所需的空间,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优势,形成特色军工产业发展的高地,争取央企军工集团总部和核心子集团入驻,以此作为诸多战新产业打造的承载主体。
5、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广西十策
探索自身在川渝滇黔桂藏湘中的都有角色,尤其要解好几个关键词:越南,海岸线与港口,西江连接广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飞地经济。
把自身即是南亚东南亚经济的互动推动者,也受中越关系影响最大的双刃剑格局改造为及是积极的参与者,也是多个省打开南亚东南亚的大窗口,摆脱在发挥对南亚东南亚经贸往来中对越南成份的过于依赖。
发挥好自身海岸线有1500公里的临海优势,把握好自身和未来马来西亚皇京港之间可能打造的热线优势,自觉把自身作为多个省市与东盟发展经贸往里的一个中转站,服务网点的支点效应。
通过西江经济带强化自身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密切往来,以此作为自身与川渝滇黔藏湘诸省合作中的独特地位。
强化把广西多个地市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飞地,尤其是深圳的飞地的飞地经济效应,即主动把握对粤港湾大湾区产业转型突破中若干被调整的产业的转移问题,也由此搭上顺风车,在川渝滇黔桂藏湘大融合中左右逢源。
探索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留学中心的打造
探索打造世界级海产品交易中心
探索打造以巴马为核心的世界级养老产业带,探索打造联通全广西,对外衔接川渝滇黔藏湘粤赣的文旅产业带。
把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当作是精准扶贫大会战的平台和产业化场景。
发挥广西有色产业带的优势,联通湖南,云南有色产业,发展出强大的跨省有色产业集群。
6、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西藏十策:
发挥好自身可以作为南亚东南亚经贸和文化门户的作用,使得西南地区面对南亚东南亚的互动与往里幅面更宽,接壤更充分,融合更深入。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建设好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搞活商贸流通业,把西藏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发挥自身作为生态,文化,旅游宝库的优势,作为西南地区大整合的特色资源引擎。
通过西藏发展一带一路南线,推进面向南亚的经贸、文化、生态、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往来,把此轮整合的发展推动更高层次。
发展西藏对于四川,云南旅游资源联片化,民族文化丰富化,生态与资源高地化的独特加持作用
保护好西藏的人类生态银行,世界屋脊,生物宝库的潜在优势。探索打造人类基因库,生物基因库的人类价值高地作用。
基于禀赋和区位优势,发挥好西藏的矿业资源优势,推动发展有色、新能源、基因、农业等产业,更高层次可以探索国防科技,太空科技在西藏的应用。
把握好西藏对于国防、贸易、文化交往、绿色产业、五位一体建设中独特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探索宗教与文化中心的建设
探索西藏的若干重大项目与工部对于新疆,青海的发展促进作用。
探索西藏在发展绿色产业,精准扶贫,地热和矿产资源的新型开放之路上的新路径。
7、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之湖南十策
在参与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中,其实会发生人才、产业、科技、金融、资源、生态、环境、企业、科研机构的大流动,大配置,大重组,以及这股洪流还会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湖南必须把握在这场大洪流中自身的区域定位探寻,优势探寻,产业结构调整。
湖南不仅可以在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中,最大化的推动自身新旧动能转换,还能打造若干湖南可主导的产业链(生态链),以及融合若干川渝滇黔桂藏湘区域优势产业链(生态链)。
湖南要尽力发挥好自身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中的优势地位,要尽力把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同川渝滇黔桂藏湘省会城市大都市圈打造融合在一起。
湖南不仅是川渝滇黔桂藏湘桂强化与中部地区互动的桥梁,更是强化川渝滇黔桂藏湘桂与南亚东南亚经济往来的加速器和变速箱,湖南必须把握自身这个优势。
发挥好湖南装备产业优势,形成资源、材料、零部件、整机、装备及母机等五个不同层次的进入南亚东南亚的产能合作格局。
发挥好湖南的水利建设及基建优势,以此作为打开南亚东南亚服务贸易格局的敲门砖。
探讨湖南较有优势的医疗产业优势与川渝滇黔桂藏湘桂的结合,与南亚东南亚的结合
探讨以湖南具备优势的文化传媒,旅游服务优势介入到川渝滇黔桂藏湘桂诸省的产业资源再配置革命中去,以及探索以资本及创新要素的形态进入南亚东南亚地区。
广大南亚东南亚地区不仅是湖南制造可以打开的一个肥沃的国际市场,更是湖南带领中部地区,带来经济湘军可以大有作为的新空间。
川渝滇黔桂藏湘合作无疑也是湘西地区精准脱贫工程的一个大动力源。
十二、区域国资系统机遇何在
1. 川渝滇黔桂藏湘整合的影响力和意义,格局,展望超过了之前的京津冀一体化,向西对接西北五省带动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南深度贯通南亚东南亚(虽然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但深度,丰富程度,生态型要高得多,颗粒度和有机性要高得多),向北链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华东都市圈(未来的杭州湾大湾区),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敏感格局只有这一个。
2. 丝绸之路上西北五省和中亚五国的可能的融合空间还在培育中,但川渝滇黔桂藏湘和南亚东南亚的融合不仅现实的经贸空间就摆在那里巨大无比,而且其对南海格局的重要性,对抑制美国所谓的亚太战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我们还应看到这里面还有巨大的蝴蝶效应需要去关注(无论是好的蝴蝶效应,还是坏的)。
3. 川渝滇黔桂藏湘各省如果不是大整合,而是各省自管自的改革,无外乎:产业上坚持—淘汰及退出一批,升级及转型一批,创新及开辟一批,重构及无中生有一批。资源上坚持利用好禀赋资源,有序开发好矿产资源,整合和产业资源,注重引入科技及教育资源,吸引和建设人力资源,保护和利用好环境资源。改革上坚持围绕公共产品打造推动政府改革,围绕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围绕多种所有制打造和推动社会资本良性发展环境,做好五位一体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持续推动对内对外开放。
4. 但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背景下的产业整合,资源整合,以及改革深度,创新格局恐怕就得拿到一个全新的,全所未有的格局上来探讨。比如被界定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云南城投,经过对产业资源的靶向整合,现已成为云南、四川、湖北三省最大的会展运营商。考虑到这还是纯粹企业用自身商业嗅觉所推动的商业性整合,一旦置于川渝滇黔桂藏湘大整合背景下,会有这样的产业整合发生,光是想一想,你我一定会喘不过气来。
5. 举个例子:如果七省文旅资源进行大整合(哪怕不是全部,下同),也是一个世界级的文旅产业集团,涉及的资产是世界级文旅产业带。
6. 再举个例子:如果七省的机场集团整合,这一定是一个很吓人的事儿,但请大胆想一想背后的旅游、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区、自贸经济、保税区经济、航空租赁、航空金融服务的空间吧。
7. 如果七省的高速公路、货运铁路、高铁、水运及港航、轨道交通产业整合,那也是一件很震撼的事儿,光是想想这些资产和旅游经济,经开区,高新区,物流产业,城镇化的整合,就多么令人激动。
8. 再想想吧,七省的果业、农业、种养殖业、中草药业如果整合,其盛况会如何?
9. 七省如果打造世界级的康养产业带如何?
10. 七省如何把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乃至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一个或几个联合体,其创新的盛况会如何,
11. 七省金融产业的整合,科技服务产业的整合,想必是一个让人激动的睡不着觉的可能性。
结语
深度改革开放和进入深改区是中国未来的两个根本性力量,其中深度改革开放既有走出去,又有引进来,双向深度开放。总书记的空间地理观打破省、市乃至国家边界概念,通过大联通、大融通、共同体,既从基因层面推进进化,又从器官功能层面推进再造,更从结构层面促进升级和重构。这种方法论和思考应有更多元的应用,雄安的“自然—人造极”,粤港澳湾区的相乘效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陆文明、大河文明高度联通,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禀赋和贸易优势再整合,业已被印证或正在释放他的魅力。
作为中国版图、经济、改革、发展的一大块,西南地区在此次改革过程中似乎一直没有跃上舞台中心。不管是京津冀一体化、东北振兴二次规划、长三角深度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西经济区再规划等等,几乎涵盖了除西南之外的所有地区。所以一个悬念就一直在拷问我们:西南地区的深度改革开放将往何处去?西南地区深改的最大悬疑和动力在哪里?这个拷问将一直存在于关注西南地区命运的人们心中。
谨此,我们将我们不惴冒昧的思考——川渝滇黔桂藏湘一体化献给诸位,希望当局者和关注者由此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最后,再次呼吁,改革开放更应行圆思方,规则、核心思路越清晰越好,路径、操作方法越多元越好,越因地制宜越好。
点击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课程信息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华彩咨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