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末都在“肝”论文,这有什么意义?
最近正逢期末考试季,大学生们一年两度最“好学”的日子又到了。除了大家在中小学里就熟悉了的“考试”这种形式,大学的特色在于,很多课程需要通过“论文”来拿到分数。
关于论文,那真是,谁写谁知道……不知道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为它废寝忘食、肝肠寸断。与此同时,论文的“负面新闻”也从来不少见,什么抄袭,拼凑,代写,查重……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论文更接近于“垃圾”或“鸡肋”,而只有极少的论文当得起“优秀”。
除了选择学术道路作为终身职业的少数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彻底告别了论文这种文体。那么,大学生学习写论文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论文会让人又爱又恨?年轻的大学生们有没有可能在读书期间写出好论文?
虽然“论文”两个字出现得太频繁也许会造成一些同学们本能的不适……但我们今天还是打算比较认真地说一说关于论文的那些事儿。
采写 | 实习记者 张林
“期末也就七八篇论文要写吧,还是每篇5000起的那种。”
“你作业写了么?”“还没……”“deadline是哪天?”“三小时后……”
“要是期末不写几篇论文,我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渣。”
“写论文最大的收获是啥?”“熟练掌握了复制粘贴的技巧。”
期末季,除了吐槽考试,关于期末论文的吐槽也大量涌现。最近出现了个新动词,叫做“肝”,大意是熬夜(很伤肝)做某事。最初是“肝游戏”,而期末季朋友圈里,“肝论文”的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词汇为:丧、deadline。
大学期末结课考核,通常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笔试,二是提交课程论文,也有将二者结合的方式。关于大学生课程论文,似乎吐槽已经成常态,学生吐槽写不完不想写,老师和社会吐槽学生态度不认真,东拼西凑。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学生的课程论文的意义在哪里呢?
与考试相比,论文有何不同意义?
大学课程论文和结课考试最大的不同是,课程论文在某种程度上是进入了研究的领域。而研究是学习的最高状态,意味着阅读大量材料、提炼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整理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知,有所创新等等一系列研究流程。
相比于大学前的基础教育,大学期间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能力的“升级换代”。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在高中三年要学的书本,在大学一个学期内必须快速掌握。这意味着,进入大学的你应该已经有能力快速消化吸收知识,而课程论文就是在大学学科培养的基础上,再次推进智识——你能够聚焦感兴趣的话题,有所思考并自觉地查找资料,通过写作的方式以较为严谨的态度分享你的认识。
《教育的意义》
作者:[英] 戴维·卡尔
翻译:徐悟
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却会有一些争议。比如一门课程的考核,究竟是考试更好,还是论文更合适?我们采访了一些大学里的师生,他们的意见各不相同:
考试更好,慎用论文
“本科生的考试,还不宜用撰写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既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同时也要对自己要论述的话题的学术史有较好的了解,而这些并不是大多数本科生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味滴要求本科生写论文,最后的结果就是拼凑堆积。”
(吉林省某大学中文系教师大松)
“我们都觉得考试比较人性化,有一个学哲学的朋友一周肝了两篇8000字,太痛苦了。”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一学生楸子)
论文更好,有创造性
“在笔试和论文写作两者之间,还是更喜欢论文,因为往往笔试考察的更多的是记忆能力,而论文有创新的成分在里面,而且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查资料,合作共赢,这种体会很奇妙。”
(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田宇 )
“(写论文让我)对生活以及各种存在的复杂性有了认识,对人的限度有了认识。写论文就是以数学的方式把握世界,不管用的公式有多复杂,也只是用公式。论文写作也会让人说话有条理,思考有聚焦,对事物有好奇心以及认真的态度。”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小强)
论文和考试都是必须的
“论文还是考试,这要视课程性质来定,如基础性的,考试是必须的,能督促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必要的知识。网络时代,知识似乎是随手可以取得的,但同时也可能是碎片化的,必要的死记硬背还是有助于系统性的知识掌握。研究性的课程,论文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训练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形成论述的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姜老师)
可见,课程论文的“魅力”在于从自己的兴趣、问题出发来探索世界,同时也会引导人通过探索世界本身来加深了解自己。论文二字听起来似乎是没有温度的硬性要求,但它可以包含着创造性的喜悦的,同时也是对独立学习的良好训练。
——与其说大学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论文训练,我们倒是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大学不进行这种学习能力的升级,它的意义在哪里呢?
《大学何为》
作者: 陈平原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东拼西凑”背后,
是培养机制的问题
诗人李亚伟在诗歌《中文系》中写到:“吃伟人的剩饭背诵伟人的咳嗽”,这或许说出了不少人对论文写作的感受:炒冷饭、东拼西凑、模仿痕迹重、全是套路。
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些固然是学生不尊重学术规范的体现,也与中国大学常见的教研机制和培养模式有关。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邓艮老师这样说:“在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与其指责大学生课程论文东拼西凑、毫无创新等种种问题,不如反思大学课程本身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在我所了解的有限范围内,许多大学除了在大四开设毕业论文讲座外(恐怕有的大学连毕业论文讲座课也没有),平时是没有任何论文指导课的,这显然远远不够。”
《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作者: 朱青生
版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1年9月
书中是19封关于学术规范和方法的信,是一位大学教师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
经常存在的情况是,学生需要完成论文拿到学分,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于是只能凭着自己摸索试着写写。交上去之后,老师虽然打出分数,但并没有后续的批评和分析。——因为老师常常是这学期上完了课,下学期就不再教这些学生了。
如果真的想要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必然需要增强论文的训练和反馈,尤其是对本科生,从写作规范、到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的阅读和资料整理,再到文章结构,学术思维的建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这才能让学生有所反思和收获,而非“交上去让老师打分有个依据”。
北大教授郑也夫、朱青生分别曾立足于自己的学科特点,写了《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和《十九札》,解答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关于学术写作和研究的问题困惑,是难得的典范。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
作者: 郑也夫
版本: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就在这两天,微信公号“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发布了一条内容,介绍清华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和逻辑方向将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开办论文讨论课。课上老师和学生将在每堂课上讨论一到两篇论文,并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文中讲到了这门课的课程理念是:
文科论文写作是专业学术训练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写作能力,读再多的书,都没有资格自称专业人士。而学术论文写作,恰恰是极其困难的工作。要在措辞严谨程度,论证严密程度和行文清晰程度上达到合格的水平,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我们举办论文讨论课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这方面训练。
在一些大学的研究生训练中,也会有类似的形式。但虽然本科生已经普遍要面对“交论文”这一任务,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课能更为常见和普遍,覆盖更多的学生。虽然就现实情况来看,可能很难。
如果与就业无关,
学术能力值得花多少力气培养?
而另一方面,是否应该尽早注重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样存在疑虑。尤其在大学本科,它并非要单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更侧重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做出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
在现如今学生就业与专业很难完全对口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写论文、做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专注,但如果学生的就业方向与此无关,岂不是很可能得不偿失?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同学就对我们说:“我有一个感受就是,我的专业科研属性太强,许多课程知识对本科就业的帮助不是很大。”
仅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越早进入所谓的学习的升级换代越好;但若说人生的多样化选择上,片面强调学术训练,也会对一部分学生造成“强扭瓜不甜”的反效果。
教育归根结底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论文写作这件事,对不同学生来说,或许也该不同对待。
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讲,学会写论文,主要是了解基本的学术规范,锻炼“写”的能力,学会搜集资料、表达观点,建立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探索性的思维方式。而对于有志于学术深造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建设性的研究。让不同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
《自由成“人”——人性视角的教育精神》
作者:杨建朝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6月
而作为学生,在拼命“肝论文”或者考前通宵背诵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希望从中得到什么?
感受到为某一类问题所吸引了吗?有强烈的好奇心吗?从这种训练中体会到收获了吗?
这样,多年之后,即便彼时选择的路和当年的所学所写可能相距十万八千里,但曾经深夜里在脑海中燃起的自主思考的火花,也可能伴随一生。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张林;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社会我XX |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 打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双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 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