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建设“健康城市”吗?
导读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大众健康问题,从促进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减轻精神疲劳、提供生态产品与服务、提升社会资本5个理论机制来解释城市绿色景观对公众健康及福祉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和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健康城市:
论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
影响机制及重要研究问题
Healthy Cities: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Landscapes on
Public Health and Well-being
姜斌
JIANG Bin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园境建筑学部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环境与大众健康虚拟现实实验室主任
张恬
ZHANG Tian
哈佛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硕士在读;中国华中农业大学景观设计学学士
威廉·C·苏利文
William C. SULLIVAN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景观设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景观研究室主任
LAF
注:本文为删减版,不可直接引用。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2015年第1期“城市环境与公共健康”专刊。获取全文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参考引用格式见文末。
01
警钟:中国城市环境恶化
所引发的严重健康危机
快节奏、高压力、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所导致的精神疲劳和压力可能诱发多种健康和社会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自杀、暴力犯罪等[1]。疲劳、压力、抑郁和焦虑还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吸烟、酗酒、毒品等[2]。静态的生活方式、公共绿地不足或分配不均、日趋依赖机动车通行的城市环境也是导致市民体重超重和肥胖并诱发多种致死疾病的重要原因[3]。此外,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工业污染也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另一大健康杀手。
雾霾天不得不戴防霾口罩出行的人们 © 大公网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规划设计专业人士已提出一些对策,但大部分成果都集中于园艺疗养及城市管理领域,缺乏对城市绿色景观健康效应的全面、深入考量。我们仍过分依赖经验和常识,缺乏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耐心,也缺乏跨专业合作的意识和经验。
本文将通过梳理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来自多个相关专业的重要研究成果,概括出5种城市绿色景观影响健康的理论机制和对应支持每一种理论机制的科学证据,并由此发展出一个总体理论框架和一系列可供研究的重要议题。希望借此为我国的城市管理者、学者和规划设计师提供一些基本线索,以围绕这一重大话题开展研究与实践。
02
健康、福祉、城市绿色景观的概念
人们常将“健康”狭义地理解为身体器质性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健康。广义的健康可用“福祉”这一概念来表达。根据《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定义,福祉除了包括身心健康以外,还包括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安全、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选择和行动的自由[4]。
本文的城市绿色景观是指公共或私有的、主要被植物所覆盖的城市空间,能够直接(例如作为休闲、社交或健身场所或审美的对象)或间接(例如对城市空气、水、噪音环境的积极影响)地为市民服务。
03
理论机制:城市绿色景观
对健康和福祉的影响
机制一:促进身体锻炼
绿色景观能鼓励人们进行长时间的身体锻炼[5],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认知能力[6]和缓解精神压力[7]。研究发现在绿色景观中进行5分钟低强度的身体锻炼(如散步)即可产生显著的整体情绪和自尊感提升效应(分别提升60%和70%)[8]。在绿色景观中进行锻炼还能有效预防器质性疾病。社区周边的绿色景观覆盖率差异越小,社区间由收入差距引起的健康状况(循环系统患病率及死亡率)差距越小[9]。
人们倾向于在绿色景观中锻炼身体 © 马拉松助手
机制二:舒缓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的舒缓既体现在心率、皮肤收缩水平、皮质醇水平、血压的降低,也体现在乐观情绪的提升和焦躁程度的降低。[10]~[12]与完全缺乏树木的居住环境相比,具有中等林冠覆盖率(约30%)的居住环境能使人的压力舒缓效应提升约3倍[11]。同时绿色景观可以缓解城市噪音对居民所产生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13]。
机制三:减轻精神疲劳
一些场所,只消耗人的非主动性注意力而让直接注意力得到恢复[14]——因休息和恢复主动性注意力而强化人们的专注力。如,在工作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来接触绿色景观,不论是观赏窗外景色[15],还是在其中坐憩或锻炼身体,都能减少精神疲劳和恢复注意力[16]。
苏州拙政园听雨轩。从窗户观看绿色景观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休息,提升我们的专注力。© 冉玲于
机制四:提供生态产品或服务
健康的生态系统中可提供多种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产品或服务[4]。其一,城市绿地可以起到改善城市温室效应、减少高温危害的作用。其二,城市绿地能有效降低城市空气污染,从而降低呼吸道疾病病发率。其三,城市绿地可以提供开展城市农业的场所,这将对市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17] [18]。
位于市中心的武汉市东湖国家风景区。研究发现自然湿地形状越完整,其降温效应越显著;距离城市中心越近,其降温效应越显著[19]。 © 苏昱玮
机制五:提升社会资本
增强市民、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纽带是城市绿色景观影响市民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20]。绿色开放空间可吸引人们前往,从而帮助享用相同居住或工作环境的人们变得相互熟悉。经过一段时间,这些人之间即可发展出社会纽带。诸多研究指出更多的城市绿色景观与更多的户外聚集、更多的社会交往及邻里之间更强的社会纽带相关[21] [22]。
04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向
基于前文的论述,我们可用一个简明的理论模型来概括城市绿色景观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同时,在此提出可以在中国展开深入研究的7个重要领域:
(横屏视图)
理论框架:城市绿色景观影响大众健康的理论机制 © 姜斌
领域一:身心健康
关注城市绿色景观对个体的心理及器质性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城市绿色景观的设计如何提升心理安全感、抑制侵略性或暴力行为冲动、提升身体锻炼的意愿?
2)城市绿色景观量与其对健康的影响:绿色景观的密度,人与绿色景观接触的时间、频次、强度与身心健康之间有何关系?
3)城市绿色景观的文化和精神意蕴与提升身心健康有何关系?绿色景观所激发的归属感、崇高感、神圣感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对健康具有影响?
4)城市绿色景观的物种、色彩、气味、材质、形态、空间构成、密度等特征与人的环境感知或行为方式有何关系?
5)景观与城市设计对预防和治疗重要疾病能做出何种程度的贡献?
领域二: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关注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理解下列问题在何种程度可以通过城市绿色景观设计得到改善:
1)鼓励人们参与户外健身活动。
2)帮助人们摆脱对私家车的依赖,鼓励他们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
3)使市民有机会使用健康的、本地的食物。
4)提升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为其创造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
领域三:社会群体健康
关注对社群关系、社会融合度、社会资本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城市环境对积极通行方式(步行、自行车等)的友好程度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发展?
2)城市绿色景观的数量、品质、空间结构与社会资本的发展有何关系?
3)集体性的景观体验与社会群体健康有何关系?
4)景观与城市设计如何对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这些社会问题包括社会信任感缺失、社群疏离与冲突、吸毒、自杀、及暴力犯罪等。
领域四:关注特殊或易感人群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或身心较为脆弱敏感人群的健康,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在城市绿色景观与公众健康的关系中,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差异、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成长经历等因素扮演何种角色?
2)城市绿色景观与儿童以及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何关系?与青少年肥胖问题有何关系?
3)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关照特殊或弱势人群(如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灾难幸存者、绝症患者、残疾人士、老年人、失业人士等)的身心健康?
4)针对居住于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文化差异、城乡差异如何影响到城市景观与公众健康的关系?
5)景观和城市设计如何为城市白领、流水线工人、危险工种从业者普遍存在的过度疲劳问题、精神压力问题、抑郁问题和免疫能力低下等问题做出贡献?
领域五:景观、污染治理与健康
关注绿色景观对污染问题的贡献及产生的健康效应,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景观和城市设计如何为解决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做出贡献?
2)污染源周边的绿色景观设计如何对处理水、空气、噪音、土壤污染,减少健康危害做出贡献?
3)城市绿色景观的物种、结构、面积与其处理各种类型污染的能力有何关系?
领域六:重要规划和设计专题
关注重要或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中国政府如何在制定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时将绿色景观的健康效应纳入考量?
2)不同内容、形式和面积的城市绿色景观对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有何种程度的影响?
3)如何建立完善的测量指标系统来衡量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影响?
领域七:跨学科合作
关注如何实现重要跨学科评价体系和概念的联系,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以下问题:
1)城市绿色景观的生态健康与该环境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有何关系?
2)城市绿色景观的景观生态结构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何关系?
3)如何利用诸如“风水”或“气”等东方传统知识来探究城市绿色景观与公众健康的关系?
4)景观审美评价与景观的健康效应评价有何关系?
05
结语
诚然,城市自然景观对健康有着显著的、全方位的提升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还应重点关注三个原则问题:1)城市绿色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先行原则;2)城市绿色景观对污染物质的处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大数据系统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过去数十年间,我们已经为城市的粗放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今警钟已经在耳畔响起:环境与健康问题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的命运,只有大家勠力同心,才能为数亿国人以及未来后世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致谢
感谢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李迪华教授对本文的宝贵建议。感谢香港大学克里斯托弗·韦伯斯特教授和彭文辉教授对本文的支持。
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货币数据均为当年货币实际数目。
部分参考文献
[1] Sullivan, W. C., & Chang, C. Y. (2011). Mental health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A. L. Dannenberg, H. Frumkin & R. J. Jackson (Eds.), Making healthy places: 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health, well-being, and sustainability (pp. 106-116).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 Prince, M., Patel, V., Saxena, S., Maj, M., Maselko, J., Phillips, M. R., & Rahman, A. (2007). Global mental health 1 -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 Lancet, 370(9590), 859-877. doi: 10.1016/s0140-6736(07)61238-0
[3] Poortinga, W. (2006). Perce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3(11), 2835-2846. doi: 10.1016/j.socscimed.2006.07.018
[4] Assessment, M. E. (Ed.). (2006).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5] Pennebaker, J. W., & Lightner, J. M. (1980). Competi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in an exercise set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1), 165-174. doi: 10.1037//0022-3514.39.1.165
[6] Roe, J., & Aspinall, P. (2011).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walking in urban and rural settings in adults with good and poor mental health. Health & Place, 17(1), 103-113. doi: 10.1016/j.healthplace.2010.09.003
[7] Hartig, T., Evans, G. W., Jamner, L. D., Davis, D. S., & Garling, T. (2003). Tracking restoration in natural and urban field sett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3(2), 109-123. doi: 10.1016/s0272-4944(02)00109-3
[8] Barton, J., & Pretty, J. (2010). What is the best dose of nature and green exercise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A multi-study analys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4(10), 3947-3955. doi: 10.1021/es903183r
[9] Mitchell, R., & Popham, F. (2008). Effect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on health inequalities: An observational population study. Lancet, 372(9650), 1655-1660.
[10] Ulrich, R. S., Simons, R. F., Losito, B. D., Fiorito, E., Miles, M. A., & Zelson, M. (1991). Stress recovery during exposure to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1(3), 201-230.
[11] Jiang, B., Chang, C.-Y., & Sullivan, W. C. (2014). A dose of nature: Tree cover, stress reduction, and gender differenc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2(0), 26-36. doi: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4.08.005
[12] Jiang, B., Li, D., Larsen, L.,Sullivan, W. C. (2014). A dose-response curve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ee cover density and self-reported stress recover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doi: 10.1177/0013916514552321
[13] Gidlöf-Gunnarsson, A., & Öhrström, E. (2007). Noise and well-being in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The potential role of perceived availability to nearby green area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3(2-3), 115-126.
[14]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Larsen, L., Adams, J., Deal, B., Kweon, B. S., & Tyler, E. (1998). Plants in the workplace - the effects of plant density on productivity,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0(3), 261-281.
[16] Pretty, J., Peacock, J., Sellens, M., & Griffin, M. (2005).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of green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15(5), 319-337. doi: 10.1080/09603120500155963
[17] Cannuscio, C., & Glanz, K. (2011). Food environment. In A. L. Dannenberg, F. Howard & R. J. Jackson (Eds.), Making healthy places: 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health, well-being, and sustainability.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8] Specht, K., Siebert, R., Hartmann, I., Freisinger, U. B., Sawicka, M., Werner, A., Dierich, A. (2013). Urban agriculture of the future: An overview of sustainability aspects of food production in and on buildings.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19.
[19] Sun, R., Chen, A., Chen, L., & Lü, Y. (2012). Cooling effects of wetlands in an urban region: The case of beijing.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 57-64.
[20] Sullivan, W. C., & Chang, C. Y. (2011). Mental health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A. L. Dannenberg, H. Frumkin & R. J. Jackson (Eds.), Making healthy places: 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health, well-being, and sustainability (pp. 106-116).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1] Sullivan, W. C., Kuo, F. E., & DePooter, S. F. (2004). The fruit of urban nature - vital neighborhood spa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6(5), 678-700. doi: 10.1177/0193841x04264945
[22] Kuo, F. E., & Sullivan, W. C. (2001).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the inner city - effects of environment via mental fatigu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3(4), 543-571.
END
参考引用 / Source:
Jiang, B., Zhang, T., & Sullivan, W. C. (2015). Healthy Cities: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Landscapes on Public Health and Well-being, 3(1), 24-35.
翻译 | 吴霄 制作 | 冉玲于
点击此处了解
“城市环境与公共健康”专刊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购
相关阅读
森林和花园里藏着让人“变聪明”的秘密!
什么是亲自然设计?
全球首份环境法治报告 | 执法为什么这么难?
▽ 点击下图查看投稿方式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巴厘岛游学
▽ 土人学社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中国(国际)水务发展论坛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