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需要“乒乓球台”,友谊呼唤“串门机制”| 日课

2017-04-10 李斌 新校长传媒


今日叙事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开启近代史上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4月1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有助于改善中美关系的5项具体措施;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冰释前嫌”,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之旅。

这场大国“外交破冰”,引动全世界长远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焦点时刻——读读历史,发现它竟然缘起于一名美国学生,在日本“不小心上错了大巴”。


学校需要“乒乓球台”,友谊呼唤“串门机制”

文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总编辑)



1971年4月4日,日本名古屋举办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岁的美国学生运动员科恩从练习场飞奔而出,望见的却是美国代表团车队一溜烟远去的尘土。他有点儿懵,比赛就要开始,自己被孤零零地扔在了驻地;头脑一发热,几个跨步就上了停在身边的一辆大巴。


正歌声朗朗的车厢突然静下来,直至鸦雀无声。一名身穿美国队服、蓄长发、反戴棒球帽的“嬉皮士”,突兀地出现在被五星红旗渲染的氛围里,中国队成员比这位冒冒失失的不速之客还要懵:美国鬼子“不告而入”?咱们的解放军战士正在越南跟你们打生打死,此刻,我们该是视而不见?还是拳脚相迎?或者友好握手呢?


此情此景,没有谁得到过明确的“指示”,一车的“青春之歌”顿时凝固,想要示好的美国大男孩则无比尴尬。从练习场到体育馆的几分钟路程,在两个敌对国的国民之间,因为一种情绪拉扯,变得无比漫长。


有一位中国队员——世界男单冠军庄则栋站了起来,从包里掏出一件印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向前走去。他通过翻译对科恩说:“美国政府虽然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为了表达我们的友谊,我送你一个礼物做纪念。”


当车子到达目的地,在前排交谈的科恩和庄则栋携手下车,被等待中国代表团的各路记者惊讶地发现,拿起照相机一阵猛拍。第二天,庄则栋与科恩的照片及报道占据了日本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


比赛结束后,科恩主动回赠棒球衣,庄则栋热情地表示感谢:“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愿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科恩则对记者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但是人家没有邀请!”


……


1971年4月10日,应中国外交部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历史性访问中国。科恩随团抵达北京,并在周恩来的接见中,问了中国总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你对美国的颓废派青年怎么看?”




这些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最让人开心的,莫过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到美国“串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特朗普说到了“友谊”;习总说到“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搞好中美关系,却没有一个理由破坏中美关系”——原本乌云密布,甚至战鼓渐响的中美之间,再一次“拨云见晴”。


最让人不开心的,是四川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案,又一次笼罩“校园霸凌”的阴影,并因各种掩盖致举国震惊。抛开地方政府拙劣的危机管理不说,事件本身也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生生关系”,应该是迄今教育界关注、研究、讨论得最少,却又“按下葫芦起来瓢”问题最多的领域。


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什么“健康的同学关系”如此之难?那些所谓的“害群之马”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在花一样的季节,他们怎么会大面积长成“无花的仙人掌”,甚至致命的“毒蘑菇”?


家庭教育自不必说,这当然是最重要的环节。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本来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难题,又是所有孩子内心最在意的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名学生从小到大每天都在产生这方面的困惑,总是时不时形成“精神淤积”。事实上,只有家长才有最大的动力,最多的时间与条件,一对一帮助孩子作部分清除。然而,大部分家庭都缺失了这个功能;而太多的老师又没有时间、精力和经验。


当然大部分“精神淤积”,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自我化解的,所以这其中学校的价值不可低估。由今天这个话题延伸,我想提到两方面的学校建设至关重要:一是机制,二是环境


首先,学生关系的健康和谐,需要校园里搭建足够多的“心灵串门”机制。在学校,多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傲慢与偏见”,以及由此带来的相互不满、大小冲突、群体对峙,乃至于校霸横行等,大多都是彼此不理解,沟通无渠道,久而久之干脆不再沟通理解的结果。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学校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心灵要有“串门”的机会。



如何“串门”?和初三女儿的聊天给我启发。


她说,原本在班上有一个男生经常欺负她们,她们也就联合起来孤立他。有一次学校组织开展一个微电影拍摄项目,要求分工分小组。一群女生和这个男生在一组;分工的时候才发现对方摄影技术超好,几天“项目式学习”下来,大家结成了难忘的“战斗友谊”,于是越来越相互欣赏和理解,平常也在一起玩了。逐渐地,这个“班级一霸”,成为了考分虽然不高但各项服务技能一流“乖乖好学生”。


由此看来,一个鼓励学生正当交往的课程机制、社团机制、活动机制、文化机制……就是一所学校对生生关系最好的“串门”引导


其次说到“硬件环境”。你的学校有乒乓球台吗?你的学校有游戏空间吗?你的学校在设计中思考过如何帮助更多的孩子自主相处,让那些才能不同、年龄混搭的孩子,学会彼此打量、彼此欣赏和彼此尊重吗?


当然所谓“环境”绝不仅仅是这些:一个草坪、一个沙坑、一面个人作品的展墙、一个相互点赞的设计、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一间大家都爱去的图书馆、一些能展示更多孩子技能的体育设施、一间可以互动协作的创客工房……我们总是需要去不停地发现,您的学校环境,是否能像那辆停在科恩身边的大巴那样,提供足够多这样的场域和机会,去舒解人与人每天都要产生的紧张关系!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孩子们最大的痛苦,来源于朋辈之间的冲突;而这样的朋辈冲突,多数则出自缺少沟通理解的“误读”。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李斌

图 | Tatsuro Kiuchi

责编 | 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教育人阅读 | 众筹孩子的“未来” | 媒介素养 |

创建学校气象 | 家庭实验室 今天谈谈数学

教育更要打假 计划生育这一代 历史相对论

今天的德育 挑战式学习 | 最美女先生

养育参考书 如果教育是诗 惊蛰:自然教育

天才少年前世今生 | 最可爱的人 | 语言学习

“媚”与“盲”生命安全教育 再说体育课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 学校治理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