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航天基地“十四五”规划:GDP翻番,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长安范儿 长安范儿 2024-04-13


日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旨在全力推进“十个航天”建设,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发展目标


2025年总体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4%“3+3+2”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创航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在全国形成示范;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


2035年远景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主要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形成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高水平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天科技创新中心、光伏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参与国际经济、科技合作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空间格局

CEC创想中心

全面实施“北优、南闲、东融、西提、中强、全域补短板”空间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大西安整体空间格局。


北优

高标准对接曲江新区,优化城市品质。依托雁塔南路,共建长安新文化景观中轴,推进沿线商业、文化消费功能开发。对接曲江新区交通干道,优化南北向干路与南三环节点组织,实现互通转换。借力少陵樊川生态文化效应,合理布局教育、健康、文体、休闲等生活配套设施,落地公园、绿地等生态场景,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进产学研居游于一体的社区建设。


南闲

坚持塬城共生,打造生态休闲走廊。开展南部塬边全域特色植绿、台塬地质灾害治理,建设塬边生态公园、口袋绿地、绿色廊道,推进塬边生态修复与全域绿化。沿雁塔南路、神舟大道加快商业开发,建设商业休闲街区,沿塬边布局高端商务酒店、康养生态中心、商务会议中心,打造城市新客厅。


东融

以二期拓展区为承载,建设融合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品质居住等功能的宜居宜业复合片区。沿东长安街、雁引路组团化布局产业园区,建设航天未来城、隆基科学城,承载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等功能,打造全球航天体验中心、全球光伏体验中心。依托地铁站点TOD综合开发,打造CBD和高品质居住区。推动村庄拆迁安置以及居住开发,加快城市用地混合开发。


西提

推进在航天基地西部片区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对城中村、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居住环境。启动南里王、东韦村等村庄拆迁安置工程,规划建设无障碍、便民服务等周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打通断头路,补齐公共服务短。


中强

提升东长安街轴线的产业聚集功能,构建航天基地的中央活力城脊。以东长安街和韦鸣路改造为核心,打造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带,建设创新走廊。以地铁15号线为支撑,集聚城市活力要素。在一期打造城市综合服务核心,二期拓展区建设产业服务核心,实现双心联动。


全域补短板

对标一流城市“三生融合”建设标准,弥补航天基地在商业、居住、交通、市政等方面的城市功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质量。


“3+3+2”产业体系

智慧经济产业园

围绕全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航天基地“3+3+2”产业体系,建设“产业航天”。


在产业空间格局上,航天基地将构建“一带一廊两片两城”功能格局,打造一批高能级特色功能区、专业化园区。


航天基地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一带”:即东长安街总部经济带,承载商务办公、科技服务、高品质会议会展等功能,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产业,建设高品质写字楼、超高楼宇等核心载体,吸引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一廊”:即南部塬区商务休闲廊,重点发展航天研学科普、文化旅游等产业。


“两片”:即以航天六院为代表的航天动力片区、以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代表的空天经济片区,重点发展航天产品制造、卫星应用服务等产业。建设标准厂房、研发大楼、科研孵化楼宇、低层多功能型研发中试楼宇、低层多功能型办公楼宇、联合办公空间等形式多样载体,承载研发设计、产业孵化、小试中试等功能。


“两城”:即航天未来城、隆基科学城。航天未来城规划建设面积700亩,依托航天六院等企业集聚航天相关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构建航天产业生态。隆基科学城,规划建设面积900亩,依托隆基绿能推动光伏产业聚集成势。


荣耀科技园


打造十大产业园。围绕“3+3+2”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凤栖云谷总部经济产业园、先进计算产业园、数据应用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经济产业园、丝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荣耀科技园、美畅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园。

电子信息产业园


1、三大支柱产业



发挥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引领作用,打响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二大特色产业品牌。


① 航天产业:到2025年,航天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


依托航天“国家队”资源集聚优势,聚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航天)中心核心区、商业航天创新区。


深化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围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争取承接更多国家航天科技重大战略性项目。


大力建设航天未来城,推进航天六院新区项目建设,提升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卫星有效载荷研制能力。


创新商业航天发展模式,聚焦商业火箭、商业卫星测运控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商业航天创业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吸引商业航天企业向航天“国家队”靠拢。

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开展运载火箭研制,打造标准化、模块化、软件化的低成本微小卫星制造生态链。


加快军民融合发展。以航天高技术为支撑,聚焦特种专用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航天产业化企业集群,建设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


②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


巩固光伏产业优势。实施光伏产业群雁工程,以隆基绿能为龙头带动,重点开展高效单晶光伏电池与组件产品的研制。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区。


把握氢能发展机遇。率先打造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建设氢能配套基础设施,依托航天六院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设备制造等方面技术优势,推进氢能研发应用。


积极发展新材料。重点发展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等空天复合材料。


③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


紧抓新基建机遇,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传感器、工业控制、智能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以及通用航空器地面服务装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打造国家高端装备集群示范园。


新经济产业园

2、三大新兴产业



到2025年,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① 卫星应用产业抢抓新基建背景下卫星互联网新机遇,围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卫星应用产业项目,打造卫星应用产业创新示范区。


② 人工智能产业聚焦建设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承载区,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培育人工智能生态圈。积极布局移动智能终端产业。


③ 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依托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加快大数据发展应用,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先进计算产业园、数据应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超算产业集群。设立大数据集团,打造新丝路上最大数据港。推动丝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构建“5G+工业互联网”生态。


西安丝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3、二大生产性服务业



到2025年,二大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


围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需求,重点聚焦研发设计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二大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航天基地商业综合体佰邻街


路网建设



施高密度路网建设工程,打通区内断头路,打通与长安区、雁塔区、曲江新区的快速通道。



教育方面



实施学校、学位、教师“三个 倍增”计划,推进航天城二中、航天城六小等学校建设。



医疗方面



构建“15分钟医疗圈”;打造医养体融合示范区。



生态方面



打造航天大道、西康高速、南部摭边三条绿色廊道,提升神舟四路、航天南路、神北四路等景观大道整体风貌。


加快二期拓展区森林工厂园区建设,提高整体屋顶及墙面绿化覆盖率。到2025年,新建公园5个,新增公共绿地2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


航天基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打造29k㎡绿色现代示范区


近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航天基地8个单元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导则(草案),规划总面积29.15平方公里。规划以“十个航天”理念为支撑,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新城,打造产业与人、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区。

十个航天


创新航天  产业航天  时尚航天

教育航天  畅行航天  水沁航天

绿满航天  文旅航天  健康航天  品质航天


“产-人-城”协同


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之城,实现产业提级扩能

突出航天特色,重点发展高科技航天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创新示范区。

设施完善的人文宜居之城,实现设施提档升级

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打造便捷的生活居住示范区

城绿相间的特色风貌之城,实现风貌提标扩面

依托南塬绿带,构建生态休闲空间,加强绿道建设,打造绿色宜居城区。


发展规模


涉及航天基地一期整体和二期局部共计29.15平方公里土地、规划人口规模33.2万人(新区按照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地上总建设规模控制在3580万平方米。


一轴两心三带三区空间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

基于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航天基地产业特色、产业分布情况、生态及文化资源特色,以东长安街、雁塔南路等交通干道为依托,形成“一轴两心三带三区”的空间规划结构

一轴雁塔南路文化景观轴两心丨综合服务核心、产业服务核心三带丨东长安街总部经济带、南部生态休闲服务带、航天大道商贸服务带三区丨综合服务片区、总部经济片区、航天科技产业片区



产业体系

按照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结合航天基地产业特色和发展实际,明确航天基地未来产业体系为“2+3+1”,即:


以航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为2大支柱产业;适度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通航产业3大产业;完善集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公共生活服务于一体的配套体系,构建优质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单元划分

本次规划按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标准划定8个15分钟生活圈单元。其中,01-06用地位于航天基地一期,07-08用地位于航天基地二期。


包含居住用地839.28公顷(占29.3%),产业用地637.93公顷(占22.2%),配套设施用地144.92公顷(占5%),绿地广场474.64公顷(占16.5%)。


公共服务设施

为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构建“市区级-社区级-小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文化到2035年人均文化设施用地达到0.26㎡

教育丨到2035年规划20所小学(新增11所)、10所初中(新增7所),6所高中(新增3所)、71所幼儿园(新增5所),将学位数从2.13万个增加到4.39万个

体育丨到2035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50㎡
医疗丨到2035年,人均医疗设施用地达到0.61㎡养老丨到2035年,人均养老设施用地达到0.22㎡


绿地系统

规划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将城市环境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使南部生态田塬景观渗透于基地内部;打造公园城市,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步行5分钟可达公共绿地。构建8大城市公园,实现公园开放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1㎡。


绿地系统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

加快补齐短板,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各项管网系统,着眼长远适度超前,构建安全可靠、高效低碳、绿色智慧的市政设施保障体系。


使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清洁能源使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供电可靠率达99.9%,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95%。


市政设施规划

交通体系


完善片区整体路网,融通高速东西联系,加强支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道路衔接,最终形成“一横一纵”快速路和“六横十纵”主干路为骨架的路网体系。


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设计


结合基地功能定位,航天基地将打造“现代科技风貌区”,集中体现区域现代城市建设特色,重点反映现代城市生活气息及航天科技特色。


建筑色彩以中高明度中高艳度的暖黄色调为主,青灰色系为辅,总体色调冷暖交织,通过色彩节奏变化,彰显都市现代科技风貌特色。


航天塬畔公园设计

相关链接:

① 西安航天基地:建设“十个航天”,打造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② 2.0版,西安航天基地!
③ 最新!西安航天基地规划出炉,打造千亿级硬科技航天新城!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关注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读懂中国!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入伙:范儿家QQ5群415646147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

专题❶:最新!大西安未来最全发展规划,绝对大手笔!

专题❷:最新!西安高新区发展规划,全面对标深圳南山!

专题❸:三年后的曲江:重点布局4大类82个项目!

专题❹:最新!浐灞生态区规划,打造国际范儿城区!

专题❺:最新!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打造4.0东部新城!

专题❻:最新!沣东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大西安新中心!

专题❼:最新!沣西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科学城!

专题❽:最新!秦汉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田园城市!

专题❾:最新!空港新城规划,定位一流国际航空枢纽!

专题❿:最新!泾河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北部新中心!

专题⑪:最新!西安高铁新城规划,666米超级立体城!

专题⑫:最新!CCBD规划:701米、666米“西安之门”!

专题⑬:最新!西安航天基地规划,千亿级航天新城!

专题⑭:最新!碑林区发展规划,西安千亿级城区!

专题⑮:最新!灞桥区规划出炉,定位西安最美城区!

专题⑯:最新!高陵区发展规划,大西安北跨主城区

专题⑰:最新!西安航空基地规划,三生融合航空新城

专题⑱:最新!新城区发展规划,幸福林带2020年开放

专题⑲:最新!莲湖区发展规划:两轴两带三板块格局

专题⑳:最新!阎良区发展规划,2.0版中国航空城

专题21:最新!未央区发展规划,打造“五个新中心”!

专题22:最新!蓝田县发展规划,定位西安大花园!

专题23:最新!雁塔区发展规划,中国西部第一区!

专题24:最新!长安区发展规划,长安国际大学城!

专题25:最新!周至县发展规划,三步打造“金周至”!

专题26:最新!临潼区发展规划,打造东拓新中心!

专题27:最新!鄠邑区发展规划,最美城市副中心!

专题28:最新!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目标6000亿!

专题29:2049年,大西安都市区约2400平方公里!

专题30:重磅!大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布!

专题31:鱼化寨,最新规划浮出水面!

专题32:土门巨变!大西安中央活力区(CAZ)规划曝光

专题33:西安CCBD最新规划:两大地标群+五条地铁

专题34:西安文化CBD:18座超高层,打造现象级新地标

专题35:大西安新中心中轴线城市设计曝光,惊艳!

专题36: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海量规划效果图曝光!

专题37: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

专题38:拒绝“韭菜楼”,西安城市主色调“黄韵银律”!

专题39:青龙寺组团改造效果图曝光,超有料!

专题40: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规划首度全面曝光!

专题41:地标建筑荟萃,西安将诞生一座奥体新城!

专题42:陕西《规划》:西安都市圈+四条城镇发展带!

专题43:西安城墙内最新规划:弱行政职能、调人口容量…

专题44:西安《“十四五”规划》:空间结构+交通布局!

专题45:西安高新区“王炸”规划:丝路科学城正式全面开建

专题46:西安未来五年交通:启动地铁四期,开工西安东站…

专题47:长安区“十四五”规划:构建“北城-中园-南苑”格局

专题48:15.4平方公里!未央湖片区规划:三轴+三片!

专题49: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一心五片区+三轴两带

专题50:红庙坡TOD总部规划:打造千亿级企业集群!

专题51高新区再发“王炸”规划:丝路软件城=鱼化寨+软件新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