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未来五年交通规划:启动地铁四期,开工西安东站…

长安范儿 长安范儿 2024-04-13


8月9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作为未来五年西安交通领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规划》明确,将推进航空、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提升西安对外互通互联水平,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 到2025年,西安将建成交通强国典范城市;打造一体化交通运输网,基本实现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交通出行圈;

◆ 到2035年,西安将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未来五年计划建设地铁170.4公里,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 未来五年,西安市立体客运枢纽体系与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


2025年,西安将建成交通强国典范城市


《规划》明确了西安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及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分别从交通运输网络、综合枢纽体系、运输服务、交通智慧化、绿色化、现代化治理等方面制定未来五年西安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保证规划落实的具体措施。

至2025年,西安将建成交通强国典范城市。国际枢纽功能及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一体化、多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人民出行更加便捷、货物流转更加高效,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交通基础保障。
到2035年,西安将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国际化大都市。


五年计划建设地铁170.4公里
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未来五年,西安将打造一体化交通运输网,构建立足全市、服务全省、对接全国的交通运输主骨架,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为核心,普速铁路、国省干线、机场航线为补充,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米”字形综合运输大通道。


届时,“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全部建成,“棋盘+环+放射”地铁网初具规模,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四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骨架格局基本形成,国道平原一级化建设与都市圈“七横七纵”快速路体系建设形成高效衔接,基本实现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交通出行圈。

| 西安“米”字型高铁网 |

五年计划建设高速铁路147公里,完成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的建设任务;


五年计划改造高速公路辐射线140公里;五年计划建设高速环线及联络线238公里,计划建设国省干线318公里,计划建设城市快速路319.3公里。

| 西安地铁三期规划图 |


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适时启动第四期建设规划;结合现有铁路资源,启动市域(郊)铁路及枢纽相关联络线建设,增强核心区与铜川主城区、渭南主城区、杨凌示范区及外围众多组团的联系,促进国铁、城际、市域、城轨“四网”融合发展五年计划建设地铁170.4公里。

延伸:


根据,已流传出的西安地铁线网规划研究过程稿,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轨共计40条,其中地铁18条,市域线(S线)6条,小运量局域线(L线)16条,范围覆盖到兴平、三原、富平。


此外,今年年初官方已确认正在谋划建设11号线、12号线、17号线。初步了解具体走向为:


地铁11号线,起于杜陵,途经长安韦曲,沿东仪路折向北,沿电子二路、科技六路、丈八北路、阿房一路、天台二路、白马河路,跨渭河后进入咸阳市区。


地铁12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南端起点为新西安南站,向北经高新区,到达沣东新城折向西,跨渭河经秦汉新城,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空港新城)。


地铁17号线,位于西咸新区。东起泾河新城乐华城,向西到达咸阳机场(空港新城)后,再向西至咸阳北塬新城。


构建多层次综合枢纽体系
“空、铁、公”联运发展模式初显成效


在构建多层次综合枢纽体系方面,未来五年,西安立体客运枢纽体系与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枢纽站场系统功能相匹配的集疏运通道与信息支撑系统基本完善,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衔接、有序运行。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 |

五年计划完成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打造蓝田通航产业园完成西安火车站扩能改造开工建设西安东站,稳步推进西安国际交通港、临潼客运站、航天基地客运站、鄠邑渼陂湖客运站等项目规划建设,统筹配合、完善铁路大型枢纽站综合交通功能。


同时,建成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申报西安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西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及依托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及公共配送中心。


在推动综合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方面,西安将按照“旅客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化衔接”要求,强化枢纽无缝衔接、立体换乘和一体换装,整体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集散中转效率和内外辐射能力,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届时,居民出行体验显著改善,旅客联程运输水平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与“空、铁、公”联运发展模式初显成效,区县级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完善,枢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中欧班列,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五年打造21项智能交通工程

| 西安地铁智慧车站 |

“十四五”期间,西安将建设现代化智慧交通系统。新一代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数据共享、创新驱动、智慧高效的行业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一体化出行、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运输服务灵活便捷、交通政务透明高效、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行业管理精准精细、运行体系安全可靠。

| 西安智能公交站牌 |

五年计划打造“基于5G-V2X智慧基站和智能网联设施的车路协同应用平台试点”“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建管养系统”“西安市公路网应急管理与车路协同系统”“西安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西安物流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西安市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定制客运服务平台”等21项智能交通工程。

| 陕汽自动驾驶微公交 |

在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建设方面,融合一体化出行服务理念,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西安市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行前智慧决策、行中全程引导、行后绿色激励等全流程、一站式“门到门”的出行智能诱导及全过程规划服务。


未来五年,西安还将强化综合交通现代化治理,推动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的阶段性要求。交通用能结构显著优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客货运输结构更趋合理,绿色物流、绿色出行体系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西安交通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西安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综合运输能力稳步增长,为西安市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西安铁路网总里程601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224公里。“米”字形高铁网格局初具规模,西成、西银高铁相继开通,实现了西安与银川、兰州、成都等城市的高铁直连。西安至渭南、安康、榆林、神木、韩城等地的铁路“绿巨人”项目建成,标志着普速客运进入动车时代。


机场线开通运营,航空、高铁旅客实现“一站式换乘”,西安地铁“八线在建、三线齐通、八线运营”,运营总规模达245公里。地铁共开通153座车站,日均客流约260万人次,客流强度稳居全国前列。


常规公交线路达到396条,常规公交日均客流量达388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1%,公共交通到站正点率达87%。


快递业务揽收量突破6.8亿件,占西北五省区快递业务量的50%以上。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653公里;干线公路累计建设207公里,完成国道108、国道310、省道107部分路段等重点国省路网提升工程,国省干线实现二级公路全覆盖,一级以上公路里程比重达到31%。基本实现镇(街)全部通三级公路、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30户以上自然村组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同时,综合枢纽场站建设稳步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初具规模,新筑综合物流中心、西安综合保税区等8个项目已建成运营。


过去的五年,西安综合运输能力稳步增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外通航城市228个、航线383条,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35条(2020年在营21条),通达全球37个国家、77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107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8位,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7.6万吨,货邮吞吐量全国排名第10位。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纳入国家示范工程,“长安号”实现与国内29个省份主要货源地互联互通,相继开行了“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唐西欧”“永西欧”“渭西欧”“芜西欧”等国际线路,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和“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全年开行3720列,运送货物281.1万吨,质量评价指标居全国第一。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搭建丝路交通云和交通大数据中心,完成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公交智能示范工程、一网通办、雪亮工程、I/M平台等系统的建设及运行,建立西安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相关链接:

① 揭秘!西安东站片区,来了!
② 官宣!西康高铁正式开工:40分钟直达,2026年建成通车!
③ 西延高铁:开建!
④ 西十高铁年底开工!西安东站规划落定,规模超西安北!
⑤ 未来两年高铁网格局曝光!国家铁路局:深入论证西安至合肥高铁
⑥ 2900亿!1355公里!超级工程:西昆高铁即将全面开工建设!
⑦ 中国“头部城市”格局确立!西安: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⑧ 重磅!西安《“十四五”规划》:空间结构+交通布局!
⑨ 中国民航局:正推进西安、北京“双枢纽”战略规划编制
⑩ 新西安南站:提前建设,实现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落位
11、经开区出手:高铁新城合并草滩,总面积42平方公里!
12、西安高铁新城:北城最大超高层集群,正式启动!
13、国家正式批复西安铁路枢纽规划,大西安将拥有5个火车站!
14、最新!大西安丝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曝光!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关注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读懂中国!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入伙:范儿家QQ5群415646147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

专题❶:最新!大西安未来最全发展规划,绝对大手笔!

专题❷:最新!西安高新区发展规划,全面对标深圳南山!

专题❸:三年后的曲江:重点布局4大类82个项目!

专题❹:最新!浐灞生态区规划,打造国际范儿城区!

专题❺:最新!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打造4.0东部新城!

专题❻:最新!沣东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大西安新中心!

专题❼:最新!沣西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科学城!

专题❽:最新!秦汉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田园城市!

专题❾:最新!空港新城规划,定位一流国际航空枢纽!

专题❿:最新!泾河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北部新中心!

专题⑪:最新!西安高铁新城规划,666米超级立体城!

专题⑫:最新!CCBD规划:701米、666米“西安之门”!

专题⑬:最新!西安航天基地规划,千亿级航天新城!

专题⑭:最新!碑林区发展规划,西安千亿级城区!

专题⑮:最新!灞桥区规划出炉,定位西安最美城区!

专题⑯:最新!高陵区发展规划,大西安北跨主城区

专题⑰:最新!西安航空基地规划,三生融合航空新城

专题⑱:最新!新城区发展规划,幸福林带2020年开放

专题⑲:最新!莲湖区发展规划:两轴两带三板块格局

专题⑳:最新!阎良区发展规划,2.0版中国航空城

专题21:最新!未央区发展规划,打造“五个新中心”!

专题22:最新!蓝田县发展规划,定位西安大花园!

专题23:最新!雁塔区发展规划,中国西部第一区!

专题24:最新!长安区发展规划,长安国际大学城!

专题25:最新!周至县发展规划,三步打造“金周至”!

专题26:最新!临潼区发展规划,打造东拓新中心!

专题27:最新!鄠邑区发展规划,最美城市副中心!

专题28:最新!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目标6000亿!

专题29:2049年,大西安都市区约2400平方公里!

专题30:重磅!大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布!

专题31:鱼化寨,最新规划浮出水面!

专题32:土门巨变!大西安中央活力区(CAZ)规划曝光

专题33:西安CCBD最新规划:两大地标群+五条地铁

专题34:西安文化CBD:18座超高层,打造现象级新地标

专题35:大西安新中心中轴线城市设计曝光,惊艳!

专题36: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海量规划效果图曝光!

专题37: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

专题38:拒绝“韭菜楼”,西安城市主色调“黄韵银律”!

专题39:青龙寺组团改造效果图曝光,超有料!

专题40: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规划首度全面曝光!

专题41:地标建筑荟萃,西安将诞生一座奥体新城!

专题42:陕西《规划》:西安都市圈+四条城镇发展带!

专题43:西安城墙内最新规划:弱行政职能、调人口容量…

专题44:西安《“十四五”规划》:空间结构+交通布局!

专题45:西安高新区“王炸”规划:丝路科学城正式全面开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