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会如此受伤?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杨林柯专栏】
教师为什么会如此受伤?
原创作者|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教师怎么了?
据说,教师是高贵的职业,甚至被古人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大抵因为教师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有自我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悲剧却使教师职业的“光辉”与“高贵”遭遇严重挑战。教师和医生这个职业一样,越来越成为一个风险系数较高的职业,尤其是学生自杀甚或刺杀老师的极端事件一再发生,不断刺伤社会的神经,让无数人陷入沉思:教师怎么了?教育怎么了?
悲剧一旦发生,许多人往往把矛头指向体制或制造悲剧的另外一方,比如学生行刺老师,一些人往往指责学生的暴力或体制的高压,不愿意或不忍心追究死者的责任,因为他的生命已经离场,而中国人向来是死者为大,一种重死而轻生的文化,似乎死亡就可以逃离一切的责任和不幸。再比如跳楼自杀,悲剧发生后往往是家庭怨学校,或学校怨家庭,而事前的教育情状往往家庭与学校“合谋”与“合作”,完成对孩子的精准控制;出了事,转而变成了家庭与学校的“互怨”和“互害”。
其实,有些教育悲剧的发生,家庭学校往往没有谁是干净的,由“合谋”到“互害”只是利益共同体在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罢了,都是灾民理性使然。要追索起来,和整个文化环境对教育的评价、对教育的认识有很大关系。
如果社会评价教育的依据就是升学率,就像评价地区发展靠经济GDP一样,那么社会就会把这种观念当做核心价值观,然后把这种能量传递给每个学校,学校再传递给每个老师,传递给每个家庭。这种能量往往不是层层递减的,而是层层递增的,最后都落到孩子头上。
教育压力的直接传递往往引发教师内部的比拼和家庭之间的竞争,这就让教育变得冷漠和僵硬。粗糙野蛮的分数逻辑会代替温和理性的教育逻辑,结果是:人,不见了,只看到一组组冷冰冰的分数。而对人的简单量化,虽说是一种等而下之的社会化价值选择,却不能排除是对人的一种系统化歧视。
都是受害者
当然,互害悲剧发生后,网友评论多是同情受害方,斥责加害方,其实加害方也是受害方,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最终都是由个体来承担责任的。
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历史问题,一个文化问题,一个制度问题,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一个人性的问题……但历史、文化、制度、价值观都不会承担责任,因为他们都不是生命个体,都无法承担责任;能够承担责任的只能是生命个体,尤其是教育者,具体说就是父母和教师。
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文暂不涉及,因为教育问题太多,一团乱麻,甚至有朋友已经不愿意再说教育问题,认为对教育的任何思考都会碰在体制的墙壁上。但仅仅说体制,似乎又是无解的命题。虽然我一直认为,中国问题,制度是关键,人性是根基,而制度问题,又回到人的问题,还是从人说起吧。
我想说教师问题,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而教师问题本身就是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个群体的观察和思考也许更多一些。至少还对这个群体没有完全绝望,不像个别早已看得通透而心灰意冷的教师,他们已经不愿意直接面对这个群体而直接面对学生和家长,办班办学或上网课去了,当然,逃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因为这些年的学习交往,我也见识到全国许多颇有教育情怀的教育者,西西佛斯一般,不断搬石头上山,又不断遭遇挫折,不得不重新开始。他们似乎在证明一种非常态的存在。其实他们不想当英雄,更不想当烈士,只是希望像人一样活着,希望教育像它本来应有的样子,不要让教育和教育者都那么窝囊。
犯傻还是犯贱?
但总有一些教师的行为让我难过,不知道是犯傻还是犯贱,有些甚至到了相当的年龄依然不能醒悟,依然不能或不敢争取自己的权利,依然对生命缺乏温情。
比如借助惩罚手段、以让学生恐惧的方式逼迫学生写作业、写总结、写检讨。
比如为了自己所教的这一门课胜出、不惜大量布置作业而不考虑孩子的时间成本和健康成本。
比如以侵犯学生财产权的方式没收手机甚至当众砸手机、毁手机。
比如对可以私下处理的问题却以当众检讨的方式羞辱学生的尊严。
比如对学习好的孩子或赐予自己小恩小惠的关系户的孩子重点照顾,而对学习不好的孩子或普通孩子另眼相看,以不惜破坏教育公平的方式加剧马太效应。
比如对因某些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到校的孩子或稍微有点自作主张的孩子动不动就大加惩罚或严厉训斥。
比如对男女同学稍微关系密切的情况动不动就认为是“早恋”而以请家长或以打击警告的方式强行拆散他们让其用心学习。
比如对上课犯困小睡的孩子动不动就把TA强行叫醒甚或罚站批评而不问TA身体是不是健康。
比如一考完试就张榜公布成绩名次还要把成绩表发在家长群里,然后给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制造精神压力使其逼迫孩子。
比如盲目服从上级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瞎指挥或弄虚作假。
比如以热爱集体的名义把自己的班级或学校搞成一个洞穴或独立王国。
比如对服务人员或清洁工颐指气使而对稍微有点权势的哪怕是个芝麻大的管理者都是奴颜婢膝、敬畏有加。
……
太多的犯傻或犯贱行为无法一一列举。
记得多年前,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对自己班上一位活泼可爱又喜欢和男同学打交道的女生说:“你可以不用学习了,找个男人把你包起来。”没过几天,该班主任在校外被打。你说他这样对待学生,挨打是不是自找的?
教育存在于差异性之中
教师需要思考的是:是不是自己比孩子大一点就有某种身份的优越性,就代表了某种道义或真理而不需要节制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是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做而不需要承担后果?是不是一刀切式的管理天然就是正确的“尽职尽责”?
其实,任何管理都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没有任何制度是完全适合所有人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爱默生讲过,一个优秀的人不能太服从制度。
普通人都是道德生物,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是智慧生物。教师一般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成为英雄,更不可能成为“伟人”,但至少精神上要有站立的姿态,而不能趴着甚至跪着,尤其是不能跪在某些恶劣条规或者潜规则面前。
在对学生问题的判断上一定不能简单化,要有多元的观念,要有个体的观念,不能只有群体而忘了学生是一个一个不同的生命个体。
世间许多事情只有不同,难说对错,所谓“幸福”也是存在于差异性之中,不是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教育也是如此。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作法就是对学生“负责任”,可你把学生当过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人看了吗?
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必须遵循普世的人际法则,教师的教育权力也有个边界,不能超越法律,超越人权,恶意伸展。不懂学生,不懂人性,不了解社会,只有自我为王的意识,所谓的“负责任”就是犯傻,就是犯贱,甚至就是犯罪。
你如此的“负责任”,你以为那些对共同体不负责任、对生命没有关爱、只关注利益的人不知道你傻吗?
严师也可能出暴徒
回到最近几天微信圈热传的湖南沅江高三某班尖子生刺杀班主任一事。
2017年11月12日,在这个悲剧事件发生前一个小时,在远离事发地一千多公里的陕西师范大学餐厅,论文答辩刚完的各位老师还在以“严师出高徒”打趣,不想我一句破坏气氛的“严师也可能出暴徒”竟成谶语。
一个成绩第一名的“优秀学生”刺杀了一个很负责任的“优秀教师”,这个事情就颇有典型意义,也颇引人深思。事实上,临川二中那个被学生刺杀的年轻教师也是“优秀教师”。
其实仅仅为一件小事:在周日下午的休息时间里,班主任鲍某让学生看一段“励志视频”,看完让学生写一段“观后感”,而罗某不想写,态度也不好(注意:该校学生每周只有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这段时间还要被占领去写类似“励志报告”的观后感),而班主任鲍某也有些生气:“不想写就转班!”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罗某内心到底怎么想的?几篇报道都没有涉及。只是看到接下来班主任被刺26刀的惨烈事实。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到底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有多么深的积怨才会下如此毒手?而且还要告诉鲍老师的女儿:“我把你爸爸给杀了!”
我不知道鲍老师平时的教育是如何搞的,只知道他上课“幽默风趣”,不死抠教材,“平时也不苛责学生”“总是笑眯眯的,很和蔼”;也不知道这个罗某的家庭教育如何,只知道这个罗某“有些孤僻,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平时生活非常节约,一般学生一周有100元零花钱,他一周包括早餐费在内只花20块钱,但他还会挤出钱来买漫画。”他父亲是开诊所的,家里应该不是很穷。他父亲和母亲平时又是怎么教育他的,我们无从得知。
当下所有的言说只是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后面的留言,而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有某种倾向性,无法完全呈现事情的真实相貌,而留言也容易失之于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的语言修养也是一种人格修养
我想知道的是:班主任鲍老师对罗某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很严厉?从留言中得知,鲍老师平时还是很严格的,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从一个农村普通初中的调到益阳市的重点高中教化学。他过去的学生说他“认真负责、无私、严格”,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好老师”。不错,我们的传统教育讲“严”,教育格言有“严师出高徒”,以为严格、严厉的教师就是负责任的教师,普通人会认为他是“有本事”“有能力”的教师。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容易鼓励老师的狠心,而不是鼓励老师的仁慈,尤其是当下这种成绩排队的群体评价,容易为教育中的野蛮行为大开方便之门,鼓励老师的坏脾气,使控制和压榨变成一种容易见效的通则。
记得在工作之初就有老教师教育我:“对学生存好心不要给好脸。”甚至有教师教育我“收拾”孩子的办法。好玩的是,开家长会竟然也有家长告诉我:“我娃不听话你就挕(陕西话“打”的意思)。”以至于高三的家长会就有家长提意见:要对孩子严一点!而我似乎太人性化了,偶尔对学生发个脾气然后就后悔,感觉自己好无能,好失态,好心慈手软,无法做到“心狠手辣”。看到现在畅销的《班主任兵法》或《班主任实战操作指南》一类的书就犯迷糊:教育管理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场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战争?
其实,“严厉”与“负责任”是两个概念,严厉不一定是“负责任”,而“负责任”也不一定严厉。有个成语叫“义正词严”,其实,义正不一定辞严。从人性角度讲,义正辞婉才更有可能达到目的。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比倾盆而下的瓢泼大雨更能为泥土接受;人性也一样,不能急躁,需要柔软和宽容。这不仅对别人有好处,也对自己有好处,因为世间爱的道理是来回的,有作用力,自然也有反作用力。处理人际关系,最近的路可能是最远的路,蜿蜒曲折走向大海的河流也许更具启示意义,教育更需要慢慢来,不能急躁,尤其是语言的急躁简陋,很容易构成一种教育次生灾害。
教师更多情况下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教育的,语言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能量。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把学生送上云端,让其快乐多日;也可能把学生打入地狱,让他心如死灰,放弃希望。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语言修养其实也是一种人格修养和品格修养,它最能暴露一个人的精神底色。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为何要让人管住舌头,就是因为舌头虽小,却是全身的火苗,能够引起极大的罪恶。经典教育的“管好舌头”其实就是说要管理好自己的语言。这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俗话说“祸从口出”,许多悲剧就是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当引起的。
但此次悲剧事件中,鲍老师似乎没有什么过于出格的语言不当,只是知道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承载着学校培养“尖子生”的重任,但从他简单的“不想写就转班”的话语中看得出,作为普通教师的鲍某在学校应该具有相当的权力,可以因为学生的某些“不从”就让学生转班,由“重点班”下调进入“普通班”。
其实,在一个身份社会,学校也不能免俗,教师不仅有不同的身份,学生也一样,有正式学生,有借读学生;有特殊学生,也有普通学生……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度也是不一样的,不是“天之道”,损有余而不不足;而是“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教师和学生也都会有某种“身份的焦虑”。
不考虑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如果说湖南沅江的弑师事件没有别的“移情”“泄愤”因素,教师的语言不当应该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任何个人悲剧事件背后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多因一果才更符合事情真相,但总有一个直接原因。一如当年江西临川二中的弑师事件,其实就是因为班主任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不愿意交给孩子而要在期末交还家长导致。
别说墙的厚度,自己先不要成为砖头
必须承认,在一个病态社会,人人都可能是社会的病理切片。如果说教师是带伤的治疗者,那么要治疗别人,首先从治疗自己开始。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说,新课程是从油锅里捞孩子。而我认为,真教育是从泥淖中救自己,也是真正的保护自己。
湖南弑师事件因为看励志视频而要写“观后感”引发矛盾。事实上,励志教育就是吃激素的教育,就是有毒的教育,而教化学的鲍老师应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励志教育是有 41 42969 41 17625 0 0 6665 0 0:00:06 0:00:02 0:00:04 6663的?因为它干扰了生命的节律,破坏了成长的从容,忽视了自身的特点,背离了教育的规律,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才。其实,鸡再怎么练飞翔也不会成为老鹰,认识自我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程。教师学生都一样
此番弑师事件就是对励志教育的绝妙讽刺。我们要思考的是:教育到底为了谁?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的生命成长为什么要别人说了算?教育要让学生“成功”,但成功有一定的标准吗?即便有标准,成功人生也只是一种人生,人生其实有无数种,有多少面窗子,就有多少种人生。成功标准的单一化裹挟本身就是问题。
需要警醒的是:我们所谓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一个对生命没有觉知甚至集体不负责任的环境里面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不要说墙的厚度,教师自己首先不要把自己变成砖头,因为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这个逻辑不能颠倒。
评价标准是个大问题
在连续几起“负责任”的“优秀教师”受害后,有人就质疑:什么是“优秀”?什么是“负责任”?当评价“标准”出了问题的时候,评出来的“优秀”就是有问题的;所谓“责任”也大可质疑。
我这样说不是否定“优秀教师”群体,也没有“不尊重学生”或“教育方法拙劣的教师被杀活该”的意思,而是说要“反思和警惕教师的严格”和“负责任”到底是为了谁?因为当下教育的个人目标、家庭目标、学校目标和国家目标之间不是整全的,而是不完全兼容甚至分裂的。笑蜀先生说“中国教育就是一个精神病院”也不全是发泄,而是部分实在。
毕竟,“负责任”的严格教育也可能成为一种“阉割教育”,对于树木,砍几刀断几个枝杈还可以重新发育,而对于有自由意志的人尤其是对处于叛逆期的年轻学生而言,严格教育就是一种危险教育。有些听话的学生可以接受“被阉割”,甚至以后成才发达之后还会感谢老师,而对有些偏执的孩子、个性很强的孩子则是不行的。教育是面对一个一个不一样的孩子,万不可用一种方法教育所有孩子。体制也不能用一个标准评价所有教师。
犹记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种央视广告都说是“免检产品”的“毒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根本上是“奶粉标准”出了问题,就是用“蛋白”含量评价牛奶品质,和现在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以及“教育质量”一样,本身就是“单一指标”。对人评价的“单一指标”尤其不靠谱,因为人是一切的尺度。
几个新闻报道中都没有看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其实,家庭教育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这个行凶的孩子这十几年到底是在一种怎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刺杀老师是不是家庭教育问题长期催化的“移情”,加之教师最近多次批评这个孩子,而这个“负责任”的倒霉老师有可能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把他当成普通孩子对待,刺激了一个面临精神爆炸的孩子,导致悲剧发生。
教育者应该反思什么?
悲剧发生了,为受害双方都感到难过。本来不想说什么,但看到多个新闻后面的留言,内心感到深深失望。此番悲剧需要我们反思:应该如何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需要深挖我们等级分割的传统价值观。否则,悲剧还会重演,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一如武志红先生所言,中国教育不改变,孩子们会以自己的生命抗争。自然也会搭上一些教师的生命。
在环境制度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引起反思和警惕。教育是美好的,但教育更是艰难的、危险的,我们不能低估教育的艰难程度和危险系数。
鲁迅先生当年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现在是我们为它加上主语的时候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史金霞《重建师生关系》读后
原创作者|杨林柯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是互为工具化、互相利用还是相互学习、相伴成长?是互斗互防乃至互害的宿敌还是互爱互助平等民主的朋友?是师者为大不讲道理只用成绩说话漠视心灵还是以生命为本把学生的人格做大做强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学生成为自己职业幸福的另一半?
史金霞老师的《重建师生关系》用许多鲜活的案例和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了现实的回答,也让我们触摸到一位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师者所真正具有的仁者之心。
说实话,我多年已经不读叙事类作品,家里的叙事书有些连塑料封皮还未撕下,而史老师的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一则因为史老师是我神交已久的朋友,又是语文同行,我希望从这本书中看看史老师在怎么搞教育教学,自己有哪些差距;二则实在是这本书本身的力量,它不是琐碎的叙述,而是通过对一个个教育案例的分析思考,展示了史金霞老师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当然,读这本书也是重温一份感动,重新体验一次为师者的艰难和幸福。书中的一些案例可能在我们许多老师身上都发生过,可史老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对我们又有哪些新的启示。
此前读过史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很受启发,感觉史老师的语文教学真是别处心裁、不拘一格,而读了《重建师生关系》一书后,感觉史老师的教育也是不拘一格的。
爱是有多种形式的,只要心存阳光,发出去就是生命的希望。
从根子上做起,从观念做起
本书让我们得以重新反思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说,教育是为了人的解放,而解放人是解放心灵,解放观念。没有观念的解放不可能有教育的解放、人的解放。观念改变了,人就新生了,教师的新生则隐含着学生个体生命新生的契机。对于接受完传统学校教育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许多年轻教师而言,教育经验不足,理念缺乏,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容易把自己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那一套东西带入自己的教育实践,而传统教育尤其是文革以后的教育大有问题。高考制度恢复后,升学考试教育又成功占领教育制高点,导致恶性的教育竞争,尤其是近些年,社会焦虑不断加剧,问题体制不断带来问题教育。学生的问题反映出家长问题、社会问题,也反映出教师问题,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纯洁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商业化的大潮中也发生畸变,加上教育的行政化不断加强,校际之间的激烈竞争,而这一切竞争的压力最后都落实在普通教师和一个个具体的学生身上,导致师生关系在一元化的分数逻辑下扭曲变态,校园中,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校成了生命的荒漠,生命共同的相伴成长变成了生命的相互争夺,相互凌虐,学生评判教师看能不能让我考出好成绩,教师评判学生也看学生成绩好不好,成绩似乎成了教育的宗教,一个僵硬的量化世界导致师生之间关系也是僵硬的。
可是,好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人格,师生同处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中,应该既是伙伴,也是对手。我们在史金霞老师的书中看到,师生之间美好的互动关系,课上、课下、网上、手机短信中,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始终处于生命的联系场域中,学生来到家里看望,俨然朋友相处,没有任何拘谨,在这个生命场中,不仅有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导与引领,也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提升。难能可贵的是,史老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与教育中,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效果。史老师说,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意味着教师要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教师。这正好说明,教育中的“人”是双向的,既指向学生,也指向教师。教育生活的和谐是因为生命之间关系的和谐。因为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应该激励学生思考与自我成长,“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给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淫,一元化哲学思想统治下科举制的长期存在,人们过于迷信教育对人生命的改变,加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要做“人上人”的病态思想,导致教育过于看重个体的使命感而忽视了命运感,甚至将教育的“人道”置于生命的“天道”之上。其实,从大处看,教育的作用实在是有限的,教育无法操控命运,更不可能设计人生。生命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命运是一根神奇的画笔,它让人类的逻辑盘算走样,又让人类理性被自己的自由意志所伤。从人类情感来讲,没有人喜欢居高临下的说教,倾盆而出何如润物无声,教育是慢的艺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指教育对人的长期影响,缓慢等待。好的教育就是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合适的水肥,让种子自由生长,而不是强硬的外在设计甚或“雕刻”。我们很容易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误导,一位教师伟大到可以设计学生的灵魂,其实,教师对学生最多能有一种“精神的辐射”(钱理群语),让学生看到还有这样一个生命,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活法,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把这种外在的“教育”通过自己大脑的过滤、心灵的化育,内化为生命的能量,转而进行自我的教育。
这本书的名字叫“重建师生关系”,而书的内容空间已经超越了对师生关系重建的言说,希望重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在一个竞争与淘汰体制中,每个人都很难解放和自救,家长、学校、教师、学生都处于紧张状态,而且教育的三个环节之间很容易产生张力,这就启示教育场域中的人要看清我们面对的现实,要在平等的互动与合作中寻求教育的出路,每个人都首先要从自我的解放做起,重建我们的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转移或者预支焦虑都很容易带来理性错误,要有平常心,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中走出,学会用观念对抗观念,解放孩子,解放家长,解放教育。因为教育近于农业生产,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工业流水线,学校是人的世界,不是养鸡企业,更不是竞技场或集中营,平常心是教育的基点,也是对抗文化灾难的工具。从现实层面来讲,教育要寻求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合作,让教师的“教”有快乐,学生的“学”有快乐,在让人成为人的旅程中真正让生命美好起来,因为“只有人性才能养育出人性”。
从这些方面来讲,史老师的这本书是真正用心的一本书,就是从教育的观念做起,书中的案例仅供教师思考,却不是技术范本,因为教育有“术”,而教育更是“求道”。
作者的理论与实践是人本主义的
作者对师生关系的重建思考得比较深入,许多案例中能看到史老师对学生的拳拳之心,也让读者看到,要做一个有良知有坚守的教师是多么不易:学生在示众的时候,她的心在滴血,为这种奴役人的教育而羞愧;当机械化的做题训练不断蚕食着青春、耗费着生命的时候,她痛苦、郁闷而又无助;当群体评价瓦解孩子的自我、打压孩子的自信时,她告诉孩子,每一个你都很重要;当辛勤的付出依然改变不了学生心灵的蛮荒导致学生正在成为自己厌恶的东西的一部分时,她的心情又是如此的苦涩与难过。
该书中有相当的篇幅是她曾经和现在所带班级学生的随笔、来信,还有她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与深层次交流,看得出史老师在平时工作中的用心和投入,她既是学生的朋友,也是生命的向导;既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成长的促进者;她用生命唤醒生命,用心灵走进心灵,学生对她的积极回应就是教育成果的最有力的说明,她所做的,不是仅为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分数,她是真正在用心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美好的人性,滋育出合格的公民,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培养出一个优秀考生。
在这本书中,史老师对师生关系中的“爱”“理解”“对话”“尊重”等几个点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最后一章则把师生关系纳入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从全书看,她的理论和实践是人本主义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一项高级本能,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种潜能是人性的种子,它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自然实现。教育要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和情感是不能分开的,情感自然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包容与和谐。我们说,教育有外在教育和内在教育,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内在自我的实现而完成的,任何外在教育,如果离开受教育者自我的内化都是难以凑效的。
人本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要让学生不断地走进自我的世界,而不是走进“他者”的世界,就是教给学生知识也得让学生觉察到所学知识与自我的关系,这就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中,并将这种气氛由师生之间逐步扩大到学生之间,这种和谐的气氛能更深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保证学生教育生活的质量。因为任何一个父母或教育者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造就孩子。孩子们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倾向,教育者只有懂得这一点才能引导孩子逐步达到他们各自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使得处理好教育中的各种关系尤显重要,当然,说史金霞老师就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也不是戴帽子,因为任何一个教育者都不可能只受一种理论的影响,或者按一种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她的教育实践还有公民教育的积极努力。
关系重要,但关系不是一切
重建师生关系就是把师生关系由依附与控制的悖谬中解放出来,让师生在平等融洽的自然状态中生活与学习,切实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互动与交流的朋友关系,教师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并不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奉为圭臬,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是给学生多提供了一个信息源,让学生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与过滤,自主构建,因为没有人可以占有真理,西方人讲:“一下定论就可笑。”就因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则是长青的,每个人对世界的判断都会带有个性化色彩,教师不是真理的宣讲师,而是助产婆;学生不是信息的接收器,而是有自由意志和独立判断的生命,这一点,史金霞老师有充分的认识和自觉,她在自己的书中有独到的论述。
联系到一些教育案例,许多学生离校出走和自杀,就是和老师的关系搞僵了,前不久几位小学生自杀就是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害怕老师惩罚。可见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扭曲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在学校中,教师利用身份优势想“教育”孩子却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扰甚至悲剧。个别教师不仅不懂孩子、不懂教育规律,甚至以控制孩子为乐,岂不知这种做法是对民族的犯罪。我们总说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力,缺少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很差,但这些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不是到了大学才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些东西从小就需要培养,它是一粒种子,早早撒下去,只有到一定的时候,各种条件成熟,自然就会生发。如果土地是板结的,再好的种子撒下去都会晒干和枯死,只有宽松的土壤便于施肥浇水,也才会让种子发芽,而这个宽松的土壤就是和谐从容的师生关系。
一个见了教师总是惊恐害怕的学生怎么可能敢于质疑和批判教师?一个长期在教师的“雕刻”与“塑造”中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学生怎么会有创造力?一个把学生当作为自己捞名利的私产而不肯放手的教师,怎么可能培养出大写的人?话说回来,只有大人格才能培养出大人格,伟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性,高压恐怖的手段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和依附性的人,难以培养出真人格和真性情。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没有求真精神的教师,如何培养出真人格与真精神。
在这本书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史老师的几次落泪,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她的所思、所想,她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爱,她的生命深处的人文底色,而史老师的真心付出也得到了孩子们真心的回报,那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回信,像爱心激起的涟漪,荡漾开来,感染者每一个读者,也让我心有戚戚焉。
就此而言,教育中的关系实在重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教育生态会大有问题,而问题生态自然产生问题产品,问题教育自然产生问题人,问题人进入社会就形成问题社会,恶性循环,所以,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可不重视。但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的成功和学生的成长虽然重要,但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除了爱心还有智慧,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关系不是一切,特别是身处被儒家的“仁”文化熏染了几千年的东方社会,人们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但这种关系容易物质化、庸俗化、功利化,师生关系也特别容易受世俗文化的影响,被扭曲,被利益化。史老师这本书只是希望我们教育工作中者保持平常心、守护常识、呵护人性,用现代化的前瞻眼光审视我们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让教育回归理性,让教师成为幸福的职业,让学生成为幸福的学生,让校园成为快乐的校园,我们不要误读了她的初衷。
最后,我要向史老师表达我深深的敬意,这样用心做教育的教师在我们的一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要把这本书郑重推荐给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的人士。
(原发于《教师博览》原创版2013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杨林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组特聘专家,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员,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出版各类编著40多种,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入选《中国教育报》201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现在陕西师大附中高中部任教。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