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窦桂梅: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会刊】

2017-05-05 中国教育学会


本文共5878字,阅读约需9.5分钟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从“三个超越”到“成志教育”的升华之路



导读:


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老师被分数绑架,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围绕文章内容分析讲解,教法僵化,缺少母语教育的民族性和人文性。笔者在积累、感悟、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围绕儿童的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规律,整合语文课程内容和资源,构建相互联系、立体、动态的“意义群”,经过十余年的思考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主张。


同时,还将语文主题教学“主题·整合”思想迁移到学校课程改革中,构建学校“1+X课程”结构。基于“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提出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成志教育办学使命。在成志教育的教育使命下,确立了清华附小学生校本表达的五大核心素养,即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


每一次学校开学典礼,或是重要集会,我都会带领老师们郑重宣誓:“我是清华人,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我们的最高荣誉。”每一次宣誓之后,庄严的目光与儿童静心倾听的眼神不期而遇,我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涌起莫名的感动。

 

一个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中长大,又在我们的目送下最终成为他自己,这是怎样的幸运与荣耀。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成长的需要是我们一切教育研究的起点。为此,必须向儿童致敬,必须小心轻放儿童的心,必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花,必须对儿童永远心存期待与善念……这感念,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从未离开一线,永远坚持站在课堂上逐渐升华的信仰。


“三个超越”

为儿童生命奠基民族文化的底色

我是教语文的,是教人学语文的,是用语文教人的。这番感悟源于我教了六年的一个班。1986年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经历了五年的频繁换岗,1991年才正式教语文。教语文的这几年,我发现老师们被分数绑架,多围绕文章内容分析讲解,教法僵化,缺少母语教育的民族性和人文性。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安分”的我总在追问,难道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上那些字词句吗?怎样能够让儿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留下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正打下学习与精神的底子?

 

1994年起,我新教一个班,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教改实验,建立了“积累—感悟—创新”这一全新的教改模式,被评为当时吉林省唯一的小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8年,在该班已经五年级时,又提出“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即“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超越教材”强调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超越课堂”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教科书;“超越教师”是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人,同时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在教师搀扶和帮助下学会质疑和批判,最终让师生成为友人和伙伴,朝着陶行知说的“师生合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的理想境界进发。

 

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三个超越”孕育于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实践体验,于是在学生身上看到了显著效果。在毕业展示会上,“将相和”一课展示了学生课堂呈现的一副好口才以及深度质疑与思辨的思维品质。专家抽测了全班75名学生,有6人识2000~2500字,19人识2500~3000字,38人识3000~3500字,12人识3500~4000字。这一结果,远远超过当时教学大纲规定的2500字左右的识字量要求。学生现场的诗词积累、即兴演讲、现场写作与答辩等,赢得了与会代表交口称赞……

 

如今近20年过去了,那个班的学生中有17人出国深造,留在国内的出了6位博士、11位硕士……

 

“三个超越”并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在尊重儿童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学习语文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摆脱陈旧观念和落后方法的束缚,超越因循、超越固陋、超越自我,建立文化自信,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但那个时候的教育观还局限于“为了更好的语文教学”层面。儿童如何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获得言意兼得的良性策略,是我们需要的新的超越。

 

主题教学

为儿童生命成长找到民族精神的价值观

改革向来是艰难的,但追寻儿童成长的足迹,能够让我们永葆专业成长自觉。“三个超越”过后,该怎样为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特别是面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单篇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教学目标窄化、教学方式僵化、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怎样站在“课程”的高度,构建提升儿童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语文课程体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团队又一道走上了研究之路。

 

研究发现,在儿童的母语学习方面,教师不能单纯按照知识系统来构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例如,不能只让儿童学习某种确定性知识,懂得某个道理,或仅仅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为此,我们的研究团队开始围绕儿童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语言习得规律、优秀文化等寻找具有统领意义的“主题”,整合语文课程内容和资源,构建相互联系、立体、动态的“意义群”,经过十余年的思考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主张。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思想,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从文化的高度、培养完整人的哲学角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在综合思维指引下,整合多种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生发教学价值。

 

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形成主题意义群,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与培育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把带有中华传统及世界文化价值观、实现儿童思维和精神生长的核心词句作为“主题”的维度说明,以“意义建构、深度学习、资源整合”为特征,实现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天下情怀、完整人格与语文素养目标“三个一”,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高度统和;以主题课群——单篇经典主题教学、群文主题教学、整本书主题教学、主题实践活动四大实践样态及其整合样态为实施路径;课堂教学以“预学—共学—延学”为动态学习流程,形成“思辨—生成”的儿童本位课堂;以“一单、一册、一护照”为评价方式,在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生命性、基础性、生长性、开放性”原则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塑造儿童精神面貌以及推动价值观的形成。

 

以“亲近鲁迅”课群为例,首先确立开放性的主题,即“我们的童年与鲁迅童年相遇”,以儿童可能有的亲近鲁迅的方式整合多种资源。从教材经典单篇《少年闰土》中拓展,选择单篇《阿长与<山海经>》,群文“鲁迅笔下的儿童”“他人笔下的鲁迅”,并补充了散文集《朝花夕拾》、绘本《风筝》,加上亲近鲁迅主题的实践活动,尽可能还原“人间鲁迅”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发现鲁迅、鲁迅作品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鲁迅课群,不仅在主题确定和内容选择上提供了开放性、丰富性的学习空间,还在亲近鲁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持续的、立体的深度学习,将大先生的“民族魂”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主题教学为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语文学科的落地、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从儿童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的语文素养中可以看到明显印记。

 

2014年9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月9日这一天我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祝贺。

 

当然,主题教学仍有其纵深发展的必要,主题对于儿童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怎样植入,更是真正依靠体验实现内化,实现由价值塑造向价值引领与润泽的转变。特别是对于人的整体发展而言,如何超越某一门学科本身的局限,依靠学校整体构建课程体系,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仍值得我们团队进一步思考与实践。

 

1+X课程 

引导儿童走向整体意义世界

本色做人,角色做事。2010年,做了清华附小校长之后,给了我超越语文学科的全新视角去审视全学科教育。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分科教学的缺陷,我与团队一道思考,学校如何通过课程的整体构建,打破学科分立,实现有机融合,使儿童实现创生意义的学习。

 

于是,我们将语文主题教学“主题·整合”思想迁移到学校课程改革中,构建了学校“1+X课程”结构。其中的“1”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由1生长出来的个性发展的特色校本化课程。

 

在课程整合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对学科基本属性的尊重与关照。

 

01

首先,

我们以课程标准为规范,开发各领域的《质量目标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实现了课程标准的细化、教材整合的深化、课程内容的明晰化、认知体系的序列化,形成了具有清华附小校本特色的标准和规范。

02

其次,

为了进一步让 “1”的基础课程有一个基本的、校本化的实施蓝本,打造了儿童乐在其中的对话载体《乐学手册》,从“教本”走向“学本”。除了文本,课件、视频、音频、网络等资源也成为《乐学手册》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让课程的实施有了可靠的基本保障。

学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如何突破学科课程藩篱”“如何产生学科间整合的育人效应”“如何穿越学科边界,打通学科与儿童现实生活、生命成长的连接点”,这一系列问题都落在了学科这一“神经线”上。

 

我们在实践中归纳出三种核心素养导向的整合实践途径: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学科间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

 

三种整合方式以主题为统整,形成持续的、发展的课程群,深度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目前的课程实施情况看,学科内渗透式整合课程占70%左右,跨学科和超学科整合课程共占30%左右。同时,不同年段根据各自特点,可以进行灵活调整。目前已形成五大精品课程:主题经典阅读课程(全学科)、马约翰体育课程、振宁童创课程、个性种子课程、丁香戏剧课程。


例如,主题经典阅读课程(全学科)在国学经典和现当代儿童经典作品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马约翰体育课程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含一节足球课)、每天一个体育大课间、每天一个体育项目。振宁童创课程倡导人人是创客。丁香戏剧课程,开设专时专用的戏剧课程,包括校史剧、年段主题情景剧等,形成儿童的第二重生活。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个性种子课程”。我们认为,儿童与儿童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距。面对差异,教师要给予无尽的帮助、关怀、成全。

 

为此,“个性种子课程”遵循国家品德教材,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努力实现对不同儿童的“精准服务”。对有某方面天赋的特长儿童,适才扬性,为其开展自创课程的“水木秀场”,并搭建校外更大展示平台;对身心需要照顾的特需儿童,提供各种专业的咨询、疏导、呵护和陪伴。同时,纳入“积极教育心理学”课程,激活与唤醒儿童的内在积极驱动力。

 

每年,我都会给学生亲笔写奖状2000张左右,给不同个性的学生送去鼓励与赞美……正是这样的付出,让清华附小的儿童逐步展现出“健康、阳光、乐学”的良好外显样态。

 

“1+X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合儿童、多元发展的课程模式,带动了学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并推动了全国课改。随着全国课改步入深水区,“1+X课程”仍不断前行,但是在全国人民向着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努力的背景下,作为一所学校,该怎样以课程作为撬动的杠杆,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进行综合改革,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精准育人,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深感使命在肩。

 


诚志教育

为儿童确立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

从儿童的整体视角看,不缺少学业水平优异的“学霸”,也不缺少专业水平突出的“天才”,但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过于重视学业、“唯分数论”至上的教育,培养出了表面的世故老道背后,却是理想信念缺失的学生。“人无志则不立”,没有了“志”的领航,就无从谈人的独立精神与完整人格的塑造。

 

从学校的历史看,清华附小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成志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这使“成志”从一开始就深深地融入附小人的血脉之中。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成志学校随清华大学南迁。在西南联大那个特殊的岁月,锤炼了清华附小刚毅坚卓的意志和更加坚定的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基于“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提出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成志教育办学使命,逐年修订《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注重培养引导儿童从兴趣到志趣再到志向,为成就未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年,恰逢清华附小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我们在认真梳理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实质,接受历史的洗礼与教育之后,有两个内涵丰富、形象丰满的大字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成志”。


于是,在纪念学校百年大会上,我代表学校提出“成志教育,照耀一生”,明确成志教育“志”的三个内涵:理想与抱负、意志与品质、实践与行动。寻找百年附小的中国意义,希望每一位附小师生都要把学校当作精神皈依的家园,传承和发展从成志学校到成志教育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脚踏实地地“立德、立功、立言”,躬身省行。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在此之前,清华附小已经启动校本研究。在成志教育的教育使命下,确立了清华附小学生校本表达的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现已作为一个实验学校样本,以其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公益服务引领,为全国提供借鉴。应该说,成志教育的提出与践行为其找到了校本表达与培育的路径与框架。

 

在清华附小未来的“十三五”规划中,将进一步通过学制整体改革探索、课程范式构建、儿童多样发展、数智化校园建设等系统工程,完善成志教育的育人模式,从而使在附小学习生活的每一个儿童,获得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那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成志教育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指向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与践行,百年清华附小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与教育积淀。成志教育也是学校的育人模式。综合发挥课程、养成教育、办学机制合力育人,使学生从小学会立志,培养兴趣、发展乐趣,进而以此为志趣,塑造拥有清华风格、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清华学子,形成终身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最终走向聪慧与高尚的人生。

 

从一所学校,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未来;从一所小学,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希望。成志教育,让清华附小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一所有角落、有故事、有意思,令人难忘的、温润的小学,一所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有灵魂的卓越小学。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向世界发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回首梳理:成志教育使命下基于五大核心素养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主题教学”的实践,三个超越的课程观,都是活泼儿童赋予我们不断升华的人生境界。对儿童认识得时间越长、越多,对儿童就越心生敬畏与仰视……


唯有感恩,唯有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4期)

 


《中国教育学刊》阅读链接 

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教师

2030中国将回归世界教育中心地位

钟秉林:民办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

论“生命”境界的教育

创立中国特色创客教育体系 ——实现“双创”目标的根本途径

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中小学绩效工资的实践反差与理性突围

袁振国:中国教育需要实证研究

董奇: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超负荷与有效调适

田慧生:当前教育智库建设的形势、方向与思路

郭振有:教学改革,落实学生主体

“逃离文化”视角下校园欺凌治理研究

提升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的从教能力

袁振国:教育质量的国家观念

【争鸣】培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李吉林:为儿童学习构建情境课程

林炎志:高考的国家使命

王嘉毅: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其战略应对

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治理:现实样态与实践理路

陶西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壮丽画卷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

郑富芝:教育科研务必在一线学校落地

钟秉林: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张志勇:呼唤中小学校长的教育家情怀

谈松华:为学生的未来作准备

童世骏:课堂教学的三项任务和三重境界

钟秉林:“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

李奇勇:素质教育就是适度教育

谢维和:谈核心素养的“资格”

朱永新:未来学校的曙光

石中英:让学校充满自由的精神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