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55街区里有哪些秘密小路?去探险吧! | 555 Project

橙未 三明治 2022-04-07


文 | 橙未

图 | 宋羽

编辑 | 依蔓

 

冬日周末的上午,阳光明媚,寒气刺骨。我到达乌鲁木齐与安福路的交叉路口,两侧的多数店门还紧闭着,路人三三两两地走着,提着满满两袋购物袋的中年大叔,牵着手逛街的情侣,遛狗的居民。王建硕和我约好,要带着我走他发掘出的秘密小路。

 

555居民王建硕(点击阅读《王建硕:一个自称“典型的新上海人”眼里的安福路及周边》从5、6年前开始探索555街区的弄堂,也就是小巷,弄堂分为广式里弄、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等多种形式。他把探索这些弄堂比喻成打游戏,把零碎的小路连成一个网络,也是把游戏地图慢慢展开的过程。


他享受探索的过程,找到可以便捷通往另一条街道的小路,即使常常走了一大段小路,才发现是死胡同,只好返回。晚上的时候,弄堂里的路灯若相隔得有些远,就会在两片光亮之间留下一小段的黑暗,“很像乡间的道路”,在灯火通明的上海市区已经不多见了。

 

我们不再仅仅是在“五原路”“复兴西路”上闲逛,还在“五原路77弄”“复兴西路44弄”中探险,这里展现着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小孩啃着手中的蛋糕,老奶奶在室外的晾衣杆晒衣服,阿姨在与室外相连通的厨房里做饭。

 

王建硕心中有一些遗憾——小路没有全部串联起来,有时候还是得走好一会儿的大路,才能通向下一条小路,比如他一直想在挨着武康路的那一片区,找到一条连通安福路和五原路的小路,但只发现了一扇被锁住的弄堂大门。

 

在我跟着王建硕探索的过程中,最常打照面的是外卖小哥,他们骑着电动车在其间穿梭,他们大概最清楚555街区里纷繁复杂的弄堂们连通着哪两条街。

 


 

第一站:信和别墅

 

王建硕领着我从路口往东走,左侧是居民区,右侧是一大片围墙,上面贴着建筑形状的铭牌,扫码后可以看到建筑的详细介绍。很快我们走到了此次秘密小路探险之旅的起点——信和别墅。


黑色铁门半开着,我忐忑地跟着王建硕走进,仿佛一个外来者对于新世界的不知所措。楼房紧凑地伫立着,电线缠绕在建筑物上,晾衣干悬在窗户边,盆栽依着墙壁,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略显杂乱地停靠在小路边。我不由地和我现在租住的普陀老小区做起了对比,像又不像,这里楼房的排列和形状缺少了些规律,绿化少,走道窄,门和窗户有时离我们很近,特别是在窗户的高度和人的视线平齐的时候,好像吞噬掉了距离感。

 

信和别墅的门口


非机动车停靠在窄小的走道


依着墙壁的盆栽


信和别墅&华邨

 

走出另一个门,恍然已置身五原路,门边墙上的铭牌上写着,“华邨,新式里弄住宅。1937年竣工,砖木结构。现代风格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细部。”


我意识到信和别墅与华邨是互相连通的,也意味着打通了安福路和五原路。

 

华邨的门口

 



第二站:五原路77弄

 

华邨的斜对面就是五原路77弄,进门处有一家小巧的花店,门口摆着圣诞装饰,老板在整理着花束。我们顺着小路走,左侧有一扇黑色竖条的旋转铁门,印象中很少见。


推门,穿过逼仄的小道,视线开阔起来,来到靠近淮海中路的弄堂。这里坐落着一栋栋的楼房,也有小别墅分布其中,头顶上是交错的电线,路旁还有一个专门停放自行车的车库。

 

五原路77弄的门口


五原路77弄进门处的花店


五原路77弄


黑色竖条的旋转铁门


逼仄的小道


自行车的车库

 

我问起,弄堂里好像都没什么店铺?


王建硕说道,曾经有人做过酒吧,但太吵了,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像这种建在弄堂里的小店,需要自己有稳定的客源,因为不临街,比较难被发现。



 

第三站:复兴西路44弄

 

我们从淮海中路拐进复兴西路上,王建硕说,因为疫情的防控措施,现在很多小路的门都关闭了。比如,在街对面,复兴西路49弄的黑色铁门正紧闭着,原本这里也有一条他探索过的小路。

 

我们走进复兴西路44弄,楼房的外立面大多被涂抹上了淡黄色和淡绿色,径直向前走,又看见了少见的黑色旋转铁门,推开,左侧屋里的吊灯亮着温暖的光,靠窗摆放着杯具。

 

复兴西路44弄的门口


淡绿色的楼房


散发温暖灯光的小屋

 

眼前是个T型路,如果往右拐,两侧伫立着颜色和形态各不相同的楼房,穿过小路到达乌鲁木齐中路,好像从清冷的工作日穿越到了热闹周末。


王建硕指了指小路路口嵌在墙里、敞开着的柜子,放置着大小不一的碗、盘和杯子,笑呵呵地说,“和555街区里很多其他的街道不一样,这里还有很多小店铺存活着”。此起彼伏的喧哗声洒满整条街,路人熙熙攘攘,车辆缓慢地移动着,两侧有水果、水产、面包、裁缝等各种类型的小店,以及曾经与奢侈品品牌Prada合作快闪活动的乌中市集。

 

通往乌鲁木齐中路的小路


邻近路口的理发店


路口的水果店及碗橱


乌鲁木齐中路的各类小店


乌鲁木齐中路的各类小店

 

如果选择左拐,走过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着的树荫,会到达截然不同的永福路,静谧,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一侧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另一侧三层灰色建筑物里坐落着几家店铺。

 

通往永福路的小路


安静的永福路



 

第四站:高邮路5弄

 

我们骑上共享单车,穿过复兴西路,拐进高邮路,正准备进入高邮路5弄时,门口的保安拦住了我们,要求登记,于是我们只好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高邮路和永福路一样,安安静静,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偶尔有拍写真的人摆着造型,把梧桐树的落叶当作背景板,两旁的居民区居多,还有一个小型的街心花园。

 

后来,王建硕说,高邮路5弄是最漂亮的小路,路两侧摆着很多好看的花。



  同样安静的高邮路


街心花园



 

第五站:武康路280弄

 

我们骑进武康路,发现人群明显密集了起来,街边的透明橱窗展示着时尚的服饰,武康路280弄门口立着一个停车道闸,车辆排队进入,我们把共享单车停在路边,走了进去。

 

武康路280弄的路口

 

两侧伫立着高大的树木,和两三层高的房屋,车辆紧挨着墙壁停着,留下供一辆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走到五原路幼儿园,对面有一个挺拔的红砖建筑,没有招牌,透露着神秘气息,在一片低矮的建筑群里独树一帜。

 

挺拔的红砖建筑


阳光下的小路

 

重新进入武康路,又是迎面而来的人群,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正在意大利总领事馆旧址举办限定特展,满地金黄的银杏叶,门口站满了正等着扫码登记进入的人。街对面是很多行人驻足拍照的黄兴旧居,当然也包括我,我心中喊着“哇”,打开了手机里的相机功能,抓拍几张后,赶紧让出拍照位。黄兴旧居的铭牌上写着介绍,“北栋临街,30年代建造,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以深褐色面砖衬托出浅色的横竖线条,有较多的浮雕和装饰。”再往前走,便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圣诞老人”正拿着圣诞拐杖,趴在其中一个窗户上。

 

黄兴旧居


武康路


武康大楼

 



第六站:淮海中路1857弄

 

在宋庆龄故居的隔壁有一条小路——淮海中路1857弄,树木从墙内生长出来,抬头满是繁盛的绿叶。


王建硕介绍说,这是最大气的一条小路,宽敞,整洁,和之前走过的弄堂都不一样。我们的视线前方是一座住宅,很像一条死胡同,实际上拐过去还有路可以继续走着,“很多游人走到这里就会往回走”。


左拐后,路很快变得窄小,两边的围墙像被重新改造过,额外铺了一层灰色和黄色的石板。

 

淮海中路1857弄的路口


繁盛的绿叶


淮海中路1857弄


摆放在路边的“澳门人糖水”空摊位

 

我们经过一扇扇的绿色窗户时,王建硕提到,他觉得555街区很特别的一个点是,你可以从居民的窗户前走过,在中国其他地方,很少可以这样,比如在农村,他们是有院子和围墙的,路人无法直接接触到建筑本身。

 

在本次的555街区秘密小路探险之旅的结尾,我们到达了安静的康平路。这条小路的终点其实不只一个,你也可以在途中的分叉口,选择往左走,另一条街道的景色就会跃进你的视线中。

 

绿色窗户的红砖建筑


相隔有些距离的路灯

 



闲逛彩蛋

 

一周多后,我和同事宋羽再次踏上了秘密小路,宋羽用相机保留弄堂们的一个个瞬间,那日阳光很好,金黄的光线和遮挡物的阴影轮番洒在建筑物上。宋羽每次遇到美丽的光影效果,就经不住停下脚步,咔嚓。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惊喜。

 

在五原路77弄,我们穿过黑色旋转小门后,尝试探索路线图之外的小路。我们在纵横交错的小路里走走绕绕,试图发现一些“宝藏”。


比如挂在窗户铁架上的白色牌子,手写着“人狗有别,文明养狗”;比如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一排公共洗手台,上方晾晒的彩色枕头套正被微风吹得鼓了起来;比如在仅供两人并排走的小路边,有一家当时不在营业中的宠物店,玻璃墙上贴着成片的拍立得,上面都是可爱的宠物们,店里白色小狗们一会活泼地跑动着,一会靠在墙边盯着我们。


我们走出另一侧的小门,正对面的建筑一层是绿色的装潢,定睛一看,“哦,乌中市集”。结合上次与王建硕一同的探索之旅,我对555街区的地图好像又熟悉了一点点。

 

白色手写牌子


公共洗手台


宠物店玻璃墙上的宠物拍立得们


宠物店里活泼的小狗们


乌中市集

 

我们来到高邮路5弄,惦记着、好奇着王建硕口中“最漂亮的小路”,这次保安没拦住我们,只是沉默地看着我们走入。一座座各自独立、设计风格迥异的建筑“隐身”在茂密的树丛中,路的尽头是一扇被锁上的黑色铁门。

 

高邮路5弄的门口


高邮路5弄


高邮路5弄


被锁上的铁门




🚶 🚶 🚶


如果你在上海

不如跟着今天的路线

去555街区里探险


或者用一种探险的精神

去你所在城市的街区逛一逛吧!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你的探险结果



·    ·    ·    ·    ·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文章:

近期专题:长乐路
母与子的长乐路,72年来的记忆与对话
长乐路十年西流东

01 街区现象研究
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研究了400家店铺的数据,发现上海小马路的生活真相 
上海的小马路为什么会让生活“有点不一样”?

02 独立小店和空间
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真想念在果篓喝果汁的日子:在555街区来来去去的小店们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处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03 住在555的人

住在上海老洋房的二楼客厅,睡觉要先爬梯子

长乐路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04 街区里的市井烟火气
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
每天在安福路遛五条狗的家政女工
建国西路上的南京汤包店,老板在上海卖了30年早点 





- 近期活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