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福路坚持中的独立小店们:30年的理发店、帽子店和定制服装店

橙未 三明治 2022-04-07


文 | 橙未

编辑 | 李梓新



三明治采访了三家不同时期在安福路开店的商家,两两开张日期相隔十多年,有扬州夫妻开了快30年的理发店,有日本前时尚编辑的服装定制店,也有在前年开业、装修充满“情绪”的潮流帽子店。



 COUTURIER Shanghai 

 服装定制店 


COUTURIER Shanghai服装定制店靠近安福路与乌鲁木齐中路交汇的十字路口,“COUTURIER”的中文意思是时装设计师。十二平米的狭长小店,白色门框,透明玻璃,两三个颜色鲜艳的纸制球悬在橱窗,店里挂着点缀着不同小碎花样式的成衣,还有包包、发带、丝巾、花束等小物件摆在台面上,布料整齐地堆叠在一个个小方框里。印花布料是这家小店开业至今最显著的特点,目前主要采用两类面料,一类是真丝的印花布料,一类是英国著名品牌Liberty的碎花布料。



推开门,你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店主石川利枝就坐在门店尾部的白色工作台后,她来自日本东京,曾经在日本时尚杂志担任记者和编辑。2005年利枝来到上海,平日喜欢去面料市场选购布料,定做服饰,正巧有位朋友想搬回日本,打算关闭在安福路开的小店,便问起利枝接手的意愿。


2007年,利枝的服装定制店开业,当年自制的纸球就挂在如今相同的位置,二十多年过去,只有颜色变换了好几轮,款式、位置依旧保持原有的模样,利枝想用这种“不变”带给客人营造安心感,“因为都是手工制作的物品,所以想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她特别喜欢早晨静谧的时光,常常在醒来后享受这一晌的安静,早上在家的时候,她会为日本报纸和杂志社撰写稿件,写她观察到的上海最新时尚趋势。临近中午,利枝从家里步行或者骑车来到店里,招呼客人,设计衣服,与合作的裁缝沟通。有些日子里,朋友会来看店,她去上海市的面料市场看看有没有新布料,她叹息,现在很难挑到非常中意的颜色和图案了。由于国内工资上涨,很多面料工厂倒闭了,可供挑选的面料样式变少了。利枝指着由淡蓝色小碎花布料拼接而成的衣服说,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契合的两块布料。



这么多年过去,顾客对布料的偏好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顾客偏爱亮丽的颜色,而现在素雅的款式更受欢迎,而且顾客越来越爱独一无二的样式,例如由不同布料拼接的衣服、围巾和包包更能显现出独特性。


利枝简单统计过顾客类型和数量,来自中国、欧美和日本的顾客数量比例是7:2:1,她的顾客们常常会把她推荐给朋友,也有顾客是看到新闻报道专门从外地赶来,还有的是旅游经过时产生交集的游客,就这么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客群。现在便捷的通讯方式让利枝不用面对面,也能与顾客保持联系,沟通可以用微信,发货可以用快递。


当走进店里的客人显露出兴趣时,利枝会主动介绍起来,“可以定做”“可以更换布料”“这个布料的颜色很适合你的皮肤”。很多客人本身就很热爱手工制作这件事,所以有时候彼此还会交流下手工的经验。


工作台上有本文件夹,里面是一页页的服装定制单,专门记录客人的定制需求,写下衣服尺寸数据,画上衣服款式,再注明细节要求,比如一件丝绒棉袄,记录衣长、肩宽、臀围等数据,衣服设计稿上分别用绿色和粉色的荧光笔标出暗扣和盘扣的位置,并写下具体的颜色要求。她已经积累厚厚的好几本这样的文件夹了,里面都是曾经设计过的衣服和包包。然后,长期合作的裁缝会根据定制单裁制出衣服,速度快的时候,顾客两周就能拿到衣服了。


2020年疫情发生时,她飞回日本与家人团聚,一个月后,她决定带着女儿回到中国,服装店因为政府疫情管控,4月才重新开业。以前她每年都会回两三趟日本,比如寒假时让小孩上日本的学校,学习日本的生活习惯。疫情的反复让原本便利的跨国飞行显得艰难起来。


好像也没什么大关系,利枝早就习惯了在上海的生活,家和店相距不远,有老顾客常常光临。她更喜欢原来的安福路,安安静静的,如今她正在适应安福路的热闹,“现在安福路有很多网红店,路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近加入的新客人中年轻人比较多,年轻人里面也有不少喜欢手工。”利枝希望,COUTURIER Shanghai能激发顾客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感受到手工制作的温馨。





 Genzero帽子店 


Genzero安福路店有些隐蔽,因为有个小院子,店门离人行道有几步路的距离,墙上的招牌和玻璃窗里悬挂着的帽子装饰提示着行人这里是一家专卖帽子的店铺。一进门,像走进了一个居民楼的楼道,左侧是一块坏了的显示器,上面闪烁着绿色和紫色,“因为和门店的色调很相符,所以保留下来了”。右前方是一个故意做旧的老式理发椅,去年开业推出的“剃头送帽”活动延续至今。



Genzero官方公众号“IMTD”记录着参与活动的男男女女,叙述着他们剃寸头的心路历程,“用头发换了一顶爱人喜欢的帽子”“剃头是种解压方式”。


不久前Genzero在愚园路新开了一家店,两层楼,两百多平,还有个大露台,除了售卖帽子,还可以作为呈现展览、活动、装置的空间。


一位在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读服装设计专业的00后是这家帽子品牌的主理人,安福路门店的装修也是由她设计,竖中指的手,拳头挥向而破碎的镜面,一角是“脚”的座椅,表达着疼、愤怒等情绪,同时保留了原有房屋的壁炉。一位手持相机的客人不断夸赞着,拍照很好看。


院子里也精心打扮过,打样的帽子塑封成花盆,里面栽种着植物,用落叶制作成圣诞树,墙上的海报图案会根据看的角度变换内容,模特的一面是没戴帽子、苦丧的,而另一面是戴上了帽子、笑着的。


在这里,帽子不再是配饰的一小部分,而是全部。帽子的种类和颜色很可能让你眼花缭乱,帽子和辫子、萌耳朵、链子等元素搭配起来,薄荷绿的小熊帽,条纹拼色的针织帽,卡其色流苏渔夫帽,黑色灯芯绒贝雷帽,一一摆在展架上。



美玲曾担任一年多的Genzero安福路店店长,如今在管理愚园路的门店。她是在多年前加入的,当时帽子店还是由主理人的母亲开在商场里,但由于营业情况不及预期,只好关闭。去年找到这个店面,最初想作为展示空间兼工作室使用,但由于来打卡的年轻人多了,干脆改造成专门的店铺。店面是木质的老房子,当时装修花了不少心力和金钱,虽然一个月能销售300多顶帽子,但这家店还没回本。


在门店的具体运营之外,Genzero组建起了一个成型的4人小团队,主理人外的3人分别负责设计、新媒体和线上销售。店里的所有帽子都是由团队设计,主理人母亲管理的帽子外贸工厂负责生产,每月都会上新两次,一次五六顶帽子。


美玲每天早晨坐地铁赶来,走在安福路上,看到很多人在骑单车、跑步、遛狗。“喜欢这种安逸的感觉,尤其周末的时候,很多外国友人在咖啡馆里呆着,我在想原来生活也是可以这样的。”她不禁羡慕起来。美玲每天迎着朝阳出门,从早上忙到晚上,回家后再写份工作总结,今日的工作才算是宣告结束了。


美玲是安徽人,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已经12年了,期间结了婚,也有了小孩。她感叹着“上海节奏太快了”,她期待可以小小地放慢脚步。她说,在外工作越久,越想念着家乡。





 奇美理发店 


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对面有一家老派的平价理发店,玻璃窗上贴着红色字条讲述“本店特色”,窗外的彩色柱子旋转着,两串小灯笼挂在玻璃门上,棕色招牌上有几个红色的大字“奇美理发店”。



这家店在安福路上开了快30年,除了曾经有一次换了个更大的店面外,再没有变过位置。说是更大点的面积,也不过十三平米,一进门就是两面镜子和两个软椅,桌面和抽屉里拥挤地放着各类洗护用品和工具,墙壁上贴着一张A4纸,直接给出了“头发服务”的报价。


1991年,大斌从扬州来到上海当理发学徒,学了两年后,打算自立门户,在老乡和朋友聚集的安福路上找了家店面,当时在这条街上开一家店称不上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收入能把开销维持住就好了”。


琴子从小有个理发梦,放学后经常赖在理发店不肯走,还会在家里拿着剪刀给奶奶剪头发,后来亲人们主动让琴子剪头发,她感到很有成就感。1998年4月,亲戚带琴子来到上海,介绍给大斌,让她跟着大斌学理发,当时,对面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才刚开始建造新的剧场。一年过后俩人结了婚。


在上海最初的那段日子是压抑的,和乡下的大房子相比,租住的空间小得过分,听不懂上海话,缺少倾诉的渠道,“我当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你必须把手艺学好才能回家,至少不能让亲戚朋友看笑话,然后就坚持下来了,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反而不太愿意回老家了。”


第一次为客人修剪发型时,汗浸湿了脖颈,甚至不小心剪到了手,最后忐忑地目送客人离去。有时候做出特别满意的发型时候,琴子会在家里开心地蹦起来,和朋友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过着。曾经的同行老乡们,有的已经改行,有的离开了上海。琴子和大斌没想过搬走,也没想要开更多的店,或者改成更高档的理发店,他们单纯地想守着这家店。


琴子平常的爱好是去附近的电影院看看电影,但电影院突然倒闭了,心里空落落的。而对面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经开了好几年,她听邻居吐槽说“话剧不好看,进去看是要打瞌睡的”,也就没想着进去看。有一次,话剧中心的化妆师邀请她给演员做八天的发型,每天她在化妆间听着演员聊天,心想话剧有那么好看吗?


2008年,有位来店里做头发的导演送了她一张票,这才是她第一次看话剧,琴子现在还记得那部话剧的名字——《风声》,她感叹着,“话剧原来这么好看,是考验演员真功夫的”。


此后,她常常去对面的话剧艺术中心看话剧,欣赏的剧目会反复看几遍,靠窗的桌上放着几堆成沓的演出票。很多话剧演员们都是琴子的朋友,在看话剧的时候,她常常想起演员们私下的样子,反而记不清角色名。


疫情对他们的影响至今都没消退。以前客人们常常每周都愿意来理发店坐坐,做个造型,但现在常常是因为有活动,他们才会特意来做发型,频率显而易见地变少了。甚至节假日前客流依旧一般,过去临近元旦的时候是最忙碌,有时还需要预约。以前店面每隔六七年就会翻新一次,但现在“压根就不会再去想把钱折腾在这个上面”。幸好房东是夫妻俩的朋友,这么多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房租维持着比较低的涨幅。


周围店铺一波又一波的变换,奇美理发店伴着话剧中心常年亮着灯,琴子和大斌通常一周七天都会来店里,大斌每次都准时8店开门,琴子常常在10点慢悠悠地走到店里。琴子时常坐在窗边看来往的人群,观察人们头上的那顶头发,心里默默打个分。


在她心中安福路是家般的存在,每次她旅行回来,走到安福路的路口,就感觉到“家”了,“我对安福路的感情很深,我们想要一直开下去,没有任何让我动摇的,除非我做不动了,要退休了。”


相比于过去安静的小马路,琴子更喜欢现在的热闹,“以前安静,但也没有发展的空间,现在年轻人多了,店里做的发型也要跟上潮流,我们比较适应现在的节奏。”而复古的装修风格反而成了一种特色,弄潮儿们也愿意来店里洗洗头发,吹吹头发,再去邻近的店里买买护肤品和衣服。




·    ·    ·    ·    ·





·    ·    ·    ·    ·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作品

近期关注

共享速度与公共空间,我们研究了安福路让人流连的秘密

555街区里有哪些秘密小路?去探险吧!

多抓鱼创始人猫助:我在上海“555区域”的生活日常

555核心街区每天产生60吨垃圾,都运哪里去了?

母与子的长乐路,72年来的记忆和对话

长乐路十年西流东


01 街区现象研究
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研究了400家店铺的数据,发现上海小马路的生活真相 
上海的小马路为什么会让生活“有点不一样”?

02 独立小店和空间
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真想念在果篓喝果汁的日子:在555街区来来去去的小店们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处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03 住在555的人

住在上海老洋房的二楼客厅,睡觉要先爬梯子

长乐路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04 街区里的市井烟火气
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
每天在安福路遛五条狗的家政女工
建国西路上的南京汤包店,老板在上海卖了30年早点 




- 近期活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