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是什么样的?

2016-05-28 张威 橄榄古典音乐

  • 如果你喜欢我,请在公众号上置顶我哟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文:张威,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摘自《橄榄古典音乐》杂志春季刊。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由此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帷幕。如同人民群众要求自由平等一样,作曲家们也没有作壁上观,纷纷走出贵族保护者的官邸,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中,以音乐会、歌剧等各种方式响应革命。同样,音乐在大革命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以《马赛曲》为代表的各种爱国歌曲作为大革命的象征,随着共和国军队的节节胜利也四散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马赛曲》的诞生


被称为“最著名国歌”的法国国歌《马赛曲》,如同其他不少音乐杰作一样,诞生于一个激荡的年代。1792年4月,法国政府向反法同盟宣战,但初战不利,很快反法同盟就入侵法国本土,大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当时在战云密布的边境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市长请求驻防军官德李尔(Rouget de Lisle)为将士们鼓舞士气而作一首曲子,德李尔回家后奋笔疾书,当夜便将词曲谱就,题为“莱茵军团战歌” (Chant de guerre pour l'Armée du Rhin),很快在军民中传唱开来。五月底,马赛的志愿军唱着这支歌曲进军巴黎后,使它在巴黎声名大噪,因此被命名为《马赛曲》,并一举成为革命与进步的象征。

虽然当时的著名作曲家格雷特里(André Grétry)认为这首曲子出自一位“无品位,也不懂和声的业余作曲家之手”,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后世不断被各大作曲家引用,在贝多芬、舒曼、瓦格纳、威尔第等的作品中都能听到它的影子。

梅于尔创作的《启程之歌》海报


这首左翼、进步的歌曲在1795年成为法国第一首官方国歌后,也开始了其命运多舛的旅程。拿破仑上台后废止了其国歌地位,改由他喜爱的作曲家梅于尔(Étienne Méhul)所谱写的“启程之歌”(Chant du départ)作为非正式国歌。波旁王朝复辟之后,自然也容不下代表革命的《马赛曲》,即便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共和国时期也没有恢复其地位。直到1879年第三共和国时期,《马赛曲》才再次成为法国国歌,并沿用至今。


由于诞生于战时,这些爱国歌曲都带有军歌进行曲的特质,《马赛曲》与《启程之歌》在军乐队中经常以纯管乐形式演奏。现在的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在重大仪式时也会由军乐队奏响这些曲子。




庆典应制歌曲与“救赎歌剧”


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王室被人唾弃,天主教会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共和国为了树立新的文化与信仰,规定了各种新节日取代过去的宗教节日。于是,诸如“农业节”、“儿童节”、“世界自由节”、“正义节”,甚至“斯多噶主义节”等符合革命价值观的节日被确立,再加上一些革命事件纪念日,可以说节日构成了共和国时期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繁多的节日谱写颂歌和爱国歌曲,成为了当时作曲家们的新任务——于是,18世纪时期并不十分流行的歌曲写作一下子受到了重视,在革命最高潮的1794年,一年间居然产出了700首歌曲。不过,随着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恐怖政权后,爱国歌曲创作直线下降,到了1799年也就是拿破仑上台那年已经不满100首。随着革命的高潮退去,这些歌曲由于强烈的政治工具性和时效性,在革命后迅速被遗忘,现今也很少有录音或演出。不过,还是留下一些传唱至今的歌曲,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的、深受拿破仑喜爱的《启程之歌》。




《启程之歌》的歌词由著名诗人约瑟夫•谢尼埃(Joseph Chénier)所写,主旨是为共和国军士鼓气,并歌颂为之牺牲的著名人物,以战士、母亲、老者、儿童、妻子、少女等不同人物的口吻来鼓励革命。而梅于尔所配的曲调简洁、优美而有力,与歌词相得益彰,使之成为第一帝国时期的国歌,现在也依然是法国军乐队的保留曲目。

爱国歌曲有其盛衰,但戏剧舞台作为巴黎人音乐生活的核心地位没有因革命而变化。忙碌的革命活动之余,他们也会在歌剧院里忙里偷闲,真可谓“白天断头台广场上人头如山,晚上歌剧院内座无虚席”。因此,在“恐怖时代”以监狱、政治阴谋、营救等内容为主的“救赎歌剧”(Opéra à sauvetage)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革命之前,作曲家格雷特里就写出了最早的救赎歌剧之一——《狮心王理查》(Richard Coeur-de-lion,1784),而在革命时期,救赎歌剧完全占据了戏剧舞台。梅于尔描写希腊化时期叙利亚的《斯特拉托尼斯》(Stratonice,1792)、勒絮厄(Lesueur)根据恶汉小说改编的《山洞》(La caverne,1793)、凯鲁比尼(Cherubini)描写马扎然主教时期的《两日》(Les deux journées,1800)等作品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作品情节紧凑简洁,乐队效果出众,声乐线条直白,充满着紧张与阴郁的气氛。


虽然这些作品现在已经很少演出,但在当时影响甚广。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就深受法国大革命时期救赎歌剧的影响,而后来梅耶贝尔等人的大歌剧则是这些歌剧的进化版,继续统治着19世纪中期巴黎的舞台,满足了巴黎人民一贯的口味。




格鲁克歌剧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巴黎音乐界


虽然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爆发,但一场歌剧界的大革命早在1760年代便已显露端倪。这场由德国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引领的歌剧革命在1774年登陆巴黎,并将对大革命及革命后19世纪的歌剧产生重大影响。

格鲁克可以说是18世纪涉猎最广泛的歌剧作曲家之一,早年在意大利学习作曲并以正歌剧出名,1740年游历英国并拜访亨德尔(虽然亨德尔对他印象一般),中期在维也纳写了不少法语喜歌剧(Opéra Comique),但他最为后世铭记的成就在于歌剧改革。

在18世纪60年代,格鲁克便与意大利诗人、剧作家卡尔扎比吉(Calzabigi)合作,在维也纳写了几部改革歌剧,在其学生——后来成为法国王后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嫁到法国后,巴黎的大门向他打开了。自1774年4月《伊菲吉妮亚在奥利德》(Iphigénie en Aulide)上演,到1779年《埃可与纳尔西斯》(Echo et Narcisse)的惨败,格鲁克共为巴黎写了4部歌剧,并将2部意大利语旧作改写为法语。

这些作品高度简洁有力,把剧词与整体音乐戏剧效果放在首位考虑,摒弃花哨的返始咏叹调与清宣叙调,大量加入合唱与乐队伴奏,目的是为了恢复理想中的古希腊悲剧。

他针对当时所流行的正歌剧形式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主张音乐应该克尽其以表情服务诗歌之职,也就是音乐为戏剧服务,简化音乐及情节,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纯朴的表现。他强调歌剧要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并把原由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改为用管弦乐伴奏,以此缩短了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差距。

格鲁克的歌剧对巴黎音乐界犹如重磅炸弹,一些反对者从意大利找来了著名作曲家皮琴尼,期望其那不勒斯风格的作品能够与之抗衡。但皮琴尼也不是格鲁克的对立面,两者在很多地方也有相同之处。这次论争本身没有谁赢谁输,但确实是大革命前夕巴黎最大的一个音乐事件。

格鲁克虽然在大革命前夕的1787年就已经去世,但他的歌剧改革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简单但感人的旋律,整体而连贯的戏剧性,这些都是大革命时期歌剧的基础,可以说格鲁克的改革为大革命时期的歌剧做了铺路人的工作,直到19世纪瓦格纳与柏辽兹都在沿着他的道路前进。



大革命时期作曲家一览

格雷特里

(André Modeste Grétry,1741 - 1813)


格雷特里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列日采邑主教领(现比利时),在大革命时期没有特别著名的作品,但他在法语歌剧史的地位早在革命前就已奠定,并一直影响着革命时期的音乐。


作为一个多面手,格雷特里早期的作品有着莫扎特般优美的旋律,如(《美女与野兽》(Zémire et Azor,1771)《嫉妒的恋人》(L'Amant jaloux,1778)等。中期更是开创时代先河——无论是革新的抒情悲剧《安德洛马刻》(Andromaque,1780)还是后来一系列救赎歌剧的元祖之一《狮心王理查》,都是极富戏剧性的作品。后者的一首咏叹调“哦理查,我的王”在大革命时期还被作为保王党的赞歌传唱。另外一首选自他1783年芭蕾歌剧《开罗的沙漠商队》(la Caravane du Caire)的咏叹调,则被改编为当时革命军队的军歌。


格雷特里在大革命后得到了拿破仑的庇护,在巴黎郊外安度晚年。


梅于尔

(Étienne Méhul,1763 – 1817)


梅于尔是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也是拿破仑最喜爱的作曲家,早期深受格鲁克影响,大革命开始后在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斯特拉托尼斯》、《梅 里多与弗罗辛》(Mélidore et Phrosine,1794)等剧以大胆的和声出名,1799年创作的歌剧《阿里奥当》(Ariodant)是第一个使用主导动机的歌剧作品,遥启了瓦格 纳的作品。1811年,他在《亚马逊人》(Les Amazones)首演失败后半退休,波旁王朝复辟后不久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国歌之一《启程之歌》就是由其谱写。



戈塞克

(François - Joseph Gossec, 1734 – 1829)


戈塞克在器乐交响曲与室内乐方面的成就更为后人所铭记,他写了50多首交响曲,被认为是“法国交响曲之父”。早年在各个王公贵族乐队任职的他,在大革命到来 时已经年近60,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的革命热情,为庆祝瓦尔米大捷写了一幕剧作《共和国的胜利》(Le Triomphe de la République,1794),还为攻占巴士底狱20周年写了17声部交响曲。


戈塞克最终活了95岁,但晚景不佳,由于谱写革命作品,使他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郁郁而终。

勒絮厄

(Jean-François Lesueur, 1763 - 1837)


勒絮厄是大革命时期十分成功的一位作曲家。1793年,其处女作《山洞》(La Caverne)一炮而红,连续上演14个月,超过100场演出记录。1806年,他的歌剧作品《莪相》(Ossian)也是第一帝国时期最成功的歌剧之一。


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勒絮厄也照样担任宫廷乐长,身居高位,在当时十分难得。除此之外,他还任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十余年之久,柏辽兹、古诺、夏尔•托马等作曲家都是他的学生。

凯鲁比尼

(Luigi Cherubini, 1760 – 1842)


凯鲁比尼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在法国度过其大部分创作生涯的作曲家,以创作歌剧和基督宗教圣乐著名,曾任杜伊勒里宫皇家剧院音乐总监、法国王室音乐总监以及巴黎音乐学院院长。贝多芬认为凯鲁比尼是自己同辈当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与柏辽兹笔下暴躁迂腐的老作曲家不同的是,凯鲁比尼当年也是革命的热烈支持者。其早期创作的救赎歌剧《洛多伊思卡》(Lodoiska,1791)获得巨大成功,并由此奠定了他的艺术地位。《美狄亚》(Médée,1797)是18世纪末又一部深受欢迎的歌剧,在20世纪由卡拉斯的传奇演绎而重新为人所知。



*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往期干货

品读 | 许忠:报国之心驱使我回来

品读 | 以歌剧《白鹿原》致敬天国里的陈忠实

品读 | 泰戈尔也是作曲家? 以及那些受泰戈尔影响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品读 | 新出版的华人音乐唱片,哪些值得一听?

品读 | 威尔第的“莎士比亚”情结

品读 | 你知道勃拉姆斯最爱的咖啡馆是哪家吗?

品读 | 我们为什么要听“老唱片”?

品读 | 什么是“狂飙突进”时期的音乐?

品读 | 德彪西,不只是“印象派”

如何欣赏巴赫《马太受难曲》?

“鳟鱼之父”舒巴特,丰功伟绩奈何无名

品读 | 好一朵“牛掰的”茉莉花!

被骗很多年:原版《恭喜恭喜》不是新春音乐

品读 | 今天,我们如何欣赏莫扎特?

谢谢你,亲爱的克劳迪奥 | 写在阿巴多逝世两周年之际 

“惊愕”?你们现代人真会玩

新年音乐会后 ,我们还能听哪些版本的施特劳斯

在这个暖冬,来听听这部名为“厄尔尼诺”的歌剧

* 看完“深阅读”,你还需要一本为音乐而生的杂志:《橄榄古典音乐》杂志2016夏季刊开始预售!



Q合作、投稿?

A: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Q转载?
A:作者栏需要标注橄榄古典音乐,文章尾部放橄榄古典音乐的二维码关注图。转载前需与我们联系获取授权,请尊重知识产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视频在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若需使用该视频做商业用途,请与原作者联系。

Tips:猛戳阅读原文参与《橄榄古典音乐》杂志众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