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认知
e医疗专栏作家:孙立峰
2018年3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塑造了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把所有的卫生系统方面改革的事情,合并到卫健委,由过去医疗机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企业其实也早已布局大健康产业。如果说,“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入口是预约挂号;那么,“互联网+健康”的入口大家则都盯在社区(社康)服务中心。
依然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分级诊疗的十六字方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中心门可罗雀。大医院一号难求,知名的专家有些一周坐诊两天,一天只看十几个患者,但挂号就诊的患者却并非重、疑难杂症,在小医院或社区中心诊治都可以。医疗资源的浪费、医患时间的浪费、钱财的浪费,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对疾病分级。
基层首诊,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落地的具体政策,比如先到社区首诊,转诊到上级医院才可医保报销,不然自费处理;并可优先转诊,如深圳市规定医院预留30%的号源给社康(区)中心,在社康就诊需要转诊可以优先预约挂号、检查等。对于挂不到大医院的号而言,这项措施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条件之一,就是和我们的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家医签约还有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补贴签约服务费、延长慢病患者处方用量,大刀阔斧如“凯撒集团”式的医保总额控费模式在深圳市罗湖区的落地开展。
然而依然有尴尬的地方:签约率高、使用率低,是家医签约被人诟病的地方。“签而不约”,是目前家医签约的真实写照。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怎样分级仍然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肿瘤是大病,但并不是每次去医院就诊;流感是小病,社区也可能延误诊治留下不可挽救的隐患。以上,是医疗现状。
社区中心承担着另一大职责:预防,也就是做居民的健康管理。
慢病患者人群越来越庞大,高血压、糖尿病已近2.6亿,我就是高血压的中年油腻大叔一枚,虽然对保温杯和枸杞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自我健康管理有一定的认知,但用药的依从性,运动、饮食的服从性却也很难坚持。
如我这般不去医院就诊的中青年群体,社区中心又通过什么方式有效签约进行健康管理呢?这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而这个群体占80%左右。
现如今,不论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是“医疗+互联网”企业,虽然落地产品侧重点不同,但不约而同均以家医签约切入。
一套完整的产品从规划到策划到落地,至少需要三个层面:
政策制度的支持
IT技术的支撑
运营服务的保障
了解落地的难点、痛点,分析现状的问题与原因,充分了解政策制度,家医团队(全科医生、预防保健人员、社区护士、健康管理师等)的职责,并清晰地了解政府需要什么、家医需要什么、居民需要什么,这是我们做IT技术产品规划的基石。产品是“生孩子”、运营是“养孩子”,怎么把孩子养大也是产品需要考虑的。就运营而言,在互联网领域,基本是按B和C来区别,B2B或者B2C。但医疗行业的特别属性在于,对企业而言,B2B就是做传统项目,而B2C中老百姓的习惯还没有被培育起来,所以贴地气的落地方案是B2B2C。
怎么规划B2B2C的健康管理平台,以健康为中心,整合“互联网+物联网”,将日常健康需求与医疗保健服务融于一体?这是我们下一篇分享的重点。
-END-
文章来源:e医疗2018年3月刊
点击链接,阅读作者其他文章
【e医疗专题】孙立峰:对于集成平台,不能以支持和反对来简单定义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