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屈欣悦:从“观众”到“产业观察者”,细说我眼中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721期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优秀作者-屈欣悦:她作为一个观众,乐此不疲地感受着文化产业的变化;同时,也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地探寻演艺、影视、传媒、综艺等领域的变化,并希望能够在持续的思考和探索中,触碰到整个产业未来的样子。



作者|屈欣悦

编辑|王熠鑫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966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过去曾发表过的文章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话题进行了阐述:一是5G的浪潮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边界不断拓宽;二是文化产品如何平衡后工业时代下的流水线生产与本身的美学关系问题;三是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和更加开放的表达平台,促使意图传达者不断去重新思考并定义“表达者的宿命”,下面将一一与大家探讨。



科技浪潮下
“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工业美学


2019年,5G商用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而我在《势不可挡的5G浪潮下,现场演出会走向何方?中认为,强调体验感的现场演出行业将会迎来巨变。除了感官的增强,5G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技术上的提升,也将弥补产业链的不足,进一步对市场进行资源整合。

 

对于演出产品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是其生产过程,而是源于其不断“再生产”——通过市场的反应对作品进行调整改进,通过不断巡演证明演出的质量,收回成本。


然而,因为国内市场条件并未完全成熟:适合演出的对口剧院并不多见,难以实现驻演;不断攀升的行业成本,导致优秀的剧目在复排过程中难度重重;庞大的演职人员体量,也让巡演成本随着演出周期的延长不断增长


△由七幕人生制作的中文版《音乐之声》
在2019年巡演结束后暂时“封箱”


而关于演出票价问题,我也在文章中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首先,成本的不断增加最直接的反应便是票价的直接升高,同时,在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票价的提升往往是“劝退”的门槛。因此,对于一个产业而言,思考如何在科技发展下的“流水线生产”以保证相对合理的成本时,平衡产品中的美学特质才是长远发展之计——即便是对于“可复制性”较弱的演艺产业也是如此。

 

其次,票务市场更应该利用技术更好地对行业信息进行统筹,实时调整演出票价,缩短观众与演出部门的距离,将票方便且安全地售给真正有需求的观众。

 

原文链接:

 


而对于较容易完成“复制”的电影,我认为,更多的关注在于是否形成较为完善与成熟的生产布局。2019年初,《流浪地球》的火爆引起了行业内对于“电影工业”的探讨——希望建立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只是巨额资金的投入,也不仅只是高新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电影生产过程中高度的标准化、流程化,如何规范化、制度化地完成各个环节的协同生产。

 

我在文章里提到,迪士尼作为“工业生产”的代表,直到如今依然值得借鉴:迪士尼经典IP《狮子王》从上线起就引发了一众热议,评论褒贬不一,票房却持续攀升。重复利用老IP,而观众无一不买账。《花木兰》凭借动画版的童年记忆,启用华人女星充分制造话题度。即便是时代变更,百年之前的“梦幻好莱坞”套路仍然宝刀不老:明星制、类型片、流水线生产。

 


然而,“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不少大片自恃能营造视听震撼的大场面就轻视剧本、艺术、观众,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近年来,《阿修罗》《妖猫传》《大轰炸》等“落败”,都在要求对于工业生产的观念应该加以美学的要求与调适。

 

可以明确的是,电影工业美学是工业和美学的一个折中,是大众化的、不那么鼓励和凸显个人风格的美学。

 


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因迎合了大众的需要而兴起,在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中繁荣。大众的个性消费似乎看上去很难把握,但其实与内在的需求性息息相关。包括大众娱乐消费,也是和大众消费者内心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念如出一辙。因此,我认为从文化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内容消费的深层动力,是价值观消费

 

原文链接:

 

圈层文化破壁
泛娱乐时代下知识的大众化趋势

 

泛娱乐时代下,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表达平台与曾经“绝对可信”的精准信息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而我也以新闻联播和京剧的创新为例,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2019年8月,《新闻联播》开始“金句频出”,屡上热搜。主持人康辉、朱广权等人一反固有印象中新闻主持人严肃、端正、专业的印象,开始活跃于微博、抖音等大众社交媒体,俨然成为新一代“网红”。在十二期《主播说联播》反响大好之后,于8月16日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引发了传媒领域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关系的新探讨。

 

原文链接:今天新闻联播发的推送,值不值得再上几个热搜?

 


除了在传播途径上,对表达内容进行符合时代变化调整,站在接收者的角度改变表达方式,让艺术文化内容得以更好的发扬,也让观众更轻松的接受——这是小众艺术被“圈层”禁锢下,“破壁”的最好办法。

 

作为“非遗”的典型代表京剧艺术,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从传播到发展的多重问题和打击之后,开始“走下神坛”,海纳百川。那么融合了各种元素之后的京剧,是不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消亡?或者说,要怎样才能留住最核心的精髓,改变形式或者呈现方式,把核心思想带给观众?这个融合的边界和“度”在哪里?怎样的融合才和京剧的基本审美与美学不矛盾,同时又能避免“形式大于内容”?这是所有推广者和观众正在思考的问题。

 

原文链接:梨园弟子白发新,京剧新时代的创新之路通往何方?

 


跨界、制造流量、通过明星效应吸引观众,固然都是解决办法。只是对于曾经小众的艺术形式来说,小众的原因是因为了解它、热爱它、想要深入研究它的人变得少了。而我在文章中也认为,如果改变最终目的仅仅停留在让观众“涌入”而非“留住”,那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2019年4月20日晚,由韩雪、刘令飞主演的音乐剧《白夜行》在宁波站巡演。因韩雪急性声带发炎的原因,主办方在演出全程唱段以录音带代替的行为引起了网络舆论上的轩然大波。部分粉丝认为,这是主演敬业的表现,并且提出对于本来不温不火的音乐剧行业,主演的明星效应是其向上攀升的重要助力。但在忠实剧迷看来,这样完全违背戏剧“现场性”原则的行为,令其难以接受。

 

原文链接:宁波站《白夜行》引发轩然大波,2019音乐剧市场的警铃大作?


 

以《奇葩说6》为代表的“大众型”综艺向“知识型”的转向似乎能够应对这个问题:参赛选手中占比较高的已不再是最初几季真正意义上的“奇葩”,而更逼近于传统语境定义的精英——名校出身,学历履历均十分漂亮。 

 

我发现,这些表达者往往更能用自己所在的研究方向,让观众从另一个维度认识世界,完成“圈层的突破”,真正达到“为公众写作、与公众交流”,将知识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

 

原文链接:《奇葩说6》的论证:娱乐时代观众对“知识分子”的期许



消费者参与感提升下的业态多元化

 

不难发现,整个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着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导致了“众口难调”的尴尬。即便拥有了详细繁复的大数据统计,行业从业者也难以确定,什么样的产品一定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显而易见,观众的参与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产品是否完整的重要条件,甚至是文化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以音乐剧为例,自湖南卫视的重磅音乐综艺《声入人心》播出后,一批优秀的音乐剧演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音乐剧这个在国内之前相对来说较为小众的领域,渐有“门庭如市”的趋势。而我在文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观众为导向,能否打开中国音乐剧市场?中也提到,一个剧目是否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关键还是在于观众是否允许这样的作品存在于市场。

 

 

这一点在剧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代剧场观众,早已不仅是吃瓜群众,也不仅仅是为了社交被动地集合。无论是深刻及时的观剧反馈对剧目内容的潜在斧正,还是自成体系的宣传团队,抑或是在共同爱好驱使下发起的艺术活动,观众已经悄然成为了走在主办方前面的“开拓先锋”。

 

对于戏剧市场来说,剧场礼仪绝不仅仅是来自观众的一种“仪式感”,更是演员与观众的情感牵绊。在“浸入”的环境中,身体上最真实的感受让观众的情感来的更为强烈与深刻。观众拥有了足够的主导权与更加多元的视野,其带来的不同感受,也让作品本身的意蕴变得更加丰满、多样

 

 

其实文化产业中每一个领域想要健康发展都应如此:每一个人都在尽力为这个行业发声。无论身处产业链的哪个位置,无论拥有多少的话语权。所有行业的规范,除了不忘初心的热爱和持续的关注以外,更需要问题挖掘的精准和解决问题的合理。而只有当行业里各个环节的人们都“不再看戏”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此爱翻山海,山海皆可平。”

 

原文链接:

 

结语

 

2020年,任重道远。对于用“国内大环境难”做开头的句子,后半句可以接“我们尽可能一点点做”,也可以接“所以我们就不做了”。这样的要求也许对于“看个热闹就跑”的观众来说有点过于苛刻,只是作为行业从业者,我们责无旁贷。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我国戏剧演出产业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各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欢迎转载、加入产品体验群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研习社」,获得更多专业优质内容!

欢迎给屈欣悦打赏,你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