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作展台】王明伦原创乡间记忆之·拉蔓

2016-10-25 王明伦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王明伦,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崂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起,先后在《海鸥(青岛文学)》《黄河诗报》《山东文学》《星星》等报刊发表作品。与人合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作品收入多种选本。


乡间记忆之·拉蔓

作者:王明伦


       拉蔓是三秋大忙之后最惬意的农活之一。


       手拿一把镰刀,肩搭两条绳子,哼着小曲儿不急不慢地走在山路上,这样的场景便是拉蔓人的经典写照。


       太阳爬上了山顶,气温渐渐升高,欢叫了一秋的蝈蝈们早已不见踪迹。那些一息尚存、大腹便便的蚂蚱、刀螂尚未完成生育后代的使命,虽在萧瑟秋风中已不再迅捷,却仍竭力爬行,寻找合适的地方产卵。拉蔓的人一路走一路捉,用草茎串起来拿回家放进灶火中烧熟了,吃得满嘴喷香。


       来到坡里稍作休息,垃蔓工作便正式开始。将那些堆积在一起、叶子早已干枯了的地瓜蔓、花生蔓掀开,露出来的杂草仍青葱如昔,让人回想起夏日的繁荣来。有时候在地边墙角会看到一两株被遗漏的、仍在继续生长的地瓜棵,若是碰巧挖出几个地瓜来,即可就地取材,点起火来烧了吃。这是难得的美味,因为自古便有“烤的饽饽燎的肉,烧的地瓜吃不够”之说。墙根地头,长着一种俗名“紫阴篓”的草本植物,状如东北的圣女果,剥去蝉翼似的外衣,里面的果肉酸甜可口。当然,这些都是意外收获。


       假若是到那些远离村子的山中拉蔓,则更为惬意,山上的野梨、酸枣、软枣、山丁子都是很好吃的野果。有时候也会在路上看见蜕下来的蛇皮或是躲在石缝中的蛇,如果时令已经过了霜降,那么这样的蛇已无法钻入地下冬眠,只能蜷缩进石缝聊避风寒,却很少有熬过冬天的。我们村那片最远的山地附近有个山洞,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挖的战备坑道,里面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有山泉流淌,大家口渴了就进去喝水。不过相传这个洞里住着一条水桶粗的大蛇,据说中间塌陷处的那个小孔就是大蛇钻出来的,所以从未有人敢走到山洞深处。每次大家都是匆匆地喝上几口赶紧退出,谁也不敢久留。


       拉蔓经常会碰上“地老鼠”和野兔等小动物。“地老鼠”也就是田鼠,田鼠与家鼠不同,它会储藏粮食,习惯未雨绸缪。田鼠在收获的季节拼命往窝里划拉食物,备下一冬的口粮,然后任凭飞雪漫天,一家老小躲在窝里高枕无忧。要是被拉蔓的人找到巢穴,田鼠们则就大难临头了。若碰上个“大户人家”,甚至可以掏出半麻袋花生来,这样的花生果粒粒洁白,远比人们用心存放的要干燥饱满得多。


       拉蔓是个散漫活儿。那些较远的地方,一上午或一下午只去一趟,因此可随心所欲地支配时间。将散落的地瓜、花生蔓儿搜集的差不多了,便可以去山坡上转转,摘一捧霜打了的软枣;到松林里走走,捡几个尚未干瘪的蘑菇。要不就折一根松枝在收获完的花生地里扒来扒去,寻找遗落的花生果吃。


       扛回来的地瓜、花生蔓儿要在场院垛好,等干透了或卖给市郊的奶牛场,或粉碎成粉末分到各家各户喂猪,不过,那都与拉蔓无关了。


点击题目欣赏作者往期文章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拾秋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草垛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场院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秋收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铺子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地瓜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刨药

【佳作展台】王明伦乡间记忆之·割秋草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宋景士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瞎汉钓獾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比高崮上长仙茶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瘫得好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老鼠洞子的传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狐仙报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铁瓦殿的传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狐仙报恩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贼发疯”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弹弓王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塌石门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盘子石的来历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于七和锯齿牙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惜米增寿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茶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会识宝的媳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水淹沧州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说媒




责任编辑:河汉女   雪儿

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微信平台原创独家授权”,否则不予受理。谢绝微信、QQ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再结算;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所有文章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给予推广。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