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奇志:记忆永恒——小波小事丨廿年不忘

2017-04-11 李奇志 新三届

        老编注:

        今天,是思想家、作家王小波去世20周年忌日。一周以来,本号陆续推出王小波的同学、亲友的一组追思文章;并征得李银河许可,选发了王小波的几篇旧文,以此纪念这位新三届学子中的杰出一员。


      作者简介:

        李奇志,1953年10月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初中毕业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1年返京为北京第二机床厂电工。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商品学专业。1986年赴日本留学,现为东京奇志中文学校校长。


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全集。


        今年4月11日,是小波逝世20周年。

 

        20年前听到噩耗的场景,仍在眼前。那是在日本大阪旅游的早上,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先说家里没什么事,但是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不要太伤心,然后就说小波走了。我大脑立刻一片空白,说不出一句话,也不知道该问什么。

 

        放下电话,一个人回到房间,开始小声地哭。终于等到晩上,亲属都睡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哭了,才发现心里的痛是哭不完的。一夜无眠,所有回忆是那么深切,早上起来写下了回忆小波的一篇短文,最后还是忍不住又哭了。

 

        从此以后好多年,我都没有再提起过小波,也不愿意提起,因为我觉得真正的伤心只能埋在心底的,根本不可能平静地娓娓道来。

 

        后来我奶奶妈妈走了,从小把我带大的阿姨走了,我也是从未提起。到现在也不敢写回忆妈妈和阿姨的文字,只是自己在心里想念。

 

        为小波我还责怪过同班同学也是小波好友的老郑,因为他在几周之后就老在电话里与我说小波的事,我说你真够坚强的,竟然能够这么平静!他其实也很伤心,说小波是我哥儿们,我也是好几宿没睡着觉啊!那时我才觉得错怪了他。

 

        后来小波成了知识青年的偶像,可对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什么事情都可以问他,按照他说的做,一定是对的,在我人生中好几个重要的结点,都是小波和银河指导了我们。

 

        大学四年,我和男生交往不是很多,因为不住校,下课就回家,连大学图书馆也只去过一次。现在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心里还充满了忐忑不安,既觉得对不起对我寄予厚望的老师父母,又愧对每天要提早去图书馆占座学习的住校同学。但这确实是实情,我自己的不刻苦可见一斑。

 

        当时我是班干部,总是有些班里工作要做,基本上是和每个同学都简单谈过话的,可是和小波,好长时间只是点个头而已。

 

        原因有好几个,第一就是小波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他几乎从不主动与不熟悉的同学搭话,男生们在一起他说几句,大多还是在旁边听。可是回到了宿舍,没了生人,他就成了主讲,旁人都成了听众,或是提问者,235宿舍成了小波的讲坛。但在女生面前,没听过他发声。

 

        第二个原因是不知为什么,他让我存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尽管他不修边幅,沉默寡言,但却让我觉得他有洞察人内心的能力。为了不在他面前表现的太傻,我从不主动和他说话。尽管我在其他同学面前毫无顾忌,尽说些自以为是的傻话,包括现在依然如此。


王小波与大学同学。


        一年级时,一次下课后要开团员会,我就一个个通知男生参加,告诉一个男生时,他说我不用参加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己经超龄了,我大吃一惊。他看起来很年轻的,我以为他比我小,一副命令的口气。后来才知道他是老高三的。从此我不敢在班里自以为老,也不敢自以为是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郑英良,我们前两年的班长,后来当了人大常务副校长和中医药大党委书记。他和小波哥哥王小平是101高中同学,后来又一起在木城涧煤矿挖煤,是非常好的朋友,因此也是小波知音。

 

        我们两人住得很近,上学放学常一起骑车来去,平时班里事也多有交流。那时我班才子才女聚集,比我大6岁到比我小8岁,个个让我自叹不如。但老郑数次跟我说,咱们班最聪明的当数王小波!

 

        小波家孩子个个聪慧过人,王小平没上大学直接考上了社科院哲学所沈有鼎的研究生,主修数理逻辑。小波大姐是女附中毕业,清华入学全国女生分数第一。小波只是文革前实验班五年级毕业上了老初一,1977年高考报了中国戏剧学院编导系,写作考了全国第二,只是戏剧理论不够分未被录取。1978年改考理科,以高分改志愿进入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我班同学多是志愿不合理想。当时人大扩招两个理科专业,大家都想去信息系,但信息系不要年龄偏大的,只好勉强上了商品学。)

 

        那时我和班里最小女生、16岁的张红元最好,每天形影不离,整天说些不着边际的小孩话,也不好好学习。上英语课坐在第一排,上课说话,看小说,还被老师叫起来罚站。还好后面同学看不见我们,但教英语的男老师痛恨我之极。

 

        一次英语考试,老师给了我一个79分。我一怒之下找他理论,他说我这次就是要严格对待你们,给大家分数都很低,提醒大家注意,我说你无理多扣我一分,我就连良都不是了,就当不了三好学生了!


        后来结果忘了,总之我大学期间24个考试中只有四个良,三个是英语,另一个有机化学,也是有个女老师不知为何总是向研究室主任老师说我坏话。有一道题我并没有错,但是被扣了分,但反正已经是80分以上了,我便没去理论。不管怎样,我三年都是三好学生(第四年毕业沒评),可见我当时多么要求进步。


 王小波与姐弟。


        二年级时,小波在《丑小鸭》杂志上发表他的第一篇小说《地久天长》,是写在云南播队时两男一女三个北京知青的爱情故事。很动情的初恋,又是三角恋,很对我和红元的胃口,我班同学也是人手一册。我和红元仔细讨论过后,决定去问问小波,这是不是他的亲身经历,那时我们就是这么幼稚……

 

        记得在操场上好不容易看到小波,我俩立即跑步追上去,走近了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们有点怕他,互相推着,你问还是我问,最后还是我问了。这是你自己的事吗?这里面两个男生哪个是你?后来又有什么结果呢?我们这么认真,弄得小波哭笑不得,又不愿回答,也不好意思,我们还是锲而不舍,一直跟到男生宿舍门口。最终也没得到答案。只好再去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了。

 

        小波是非常厚道的一个人,家里兄弟姐妹多,养成了他非常谦让低调不自我中心的性格。看他的文章就可深知他的为人。尽管他的杂文评论非常深刻,入木三分,但从来没有任何恶意和极端的措词用句,没有任何攻击性的目的,只是用非同寻常的智慧和自己特有的风趣幽默的方式,说出了真相真理和自己的真意。他从没把目标对准任何个人,他只是对向了人类的恶。不分主义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的一切恶意的东西。他绝不能容忍这些东西,并绝不妥协,但他的文章里总是充满了爱,充满了真情。

 

        在大学一年级,不知什么原因系里让小波当生活委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发粮票。他很发愁,他最怕麻烦的事情,他姐姐听说后说,他连自己的钱和粮票都乱扔,怎么能管那么多人的!后来第二学期换人了,小波总算放心了。

 

        他没说过别人的一句坏话,却说过我三次“坏话”,也可以说是逆耳忠言吧,让我深为自豪,也铭记终生。


        二年级期末考物理,我考了100分,全班第一,自己没当一回事。因为我会压题,上课也不做笔记,又有最大特点喜欢考试,一打开卷子就高兴,所以一年级最难的物理化学都考了优。物理电学是我强项,那次出题也简单。我事先还把压的题通知了全班同学,没来的还找人转告,结果大家成绩都不错。


王小波与大学同学。


        可是后来我听说,小波盘腿坐在235宿舍床上,对着一屋子男生说,物理学这门课让李奇志考第一,是咱们全班男生的耻辱!他一定是不赞成我这种不努力就靠小聪明取胜的人吧?针对他的大智慧,我真是只有点小聪明而己。

 

        第二次说我,是在小波和银河人民日报社宿舍的家里。我们毕业之后在高明家、我家、小波家都聚会过。在北京的同学都参加,每次都很长时间,全是自己做饭,各显神通。

 

        小波家只有很小的厨房,而且没有餐具厨具,人多,乱哄哄的,到楼上银河哥哥家去借了些东西来,还是不够。银河在美国,家里乱糟糟的,小波把脏衣服塞在床下,也不及时洗,过几天没得穿了,再把不太脏的翻出来重穿一遍。

 

        最可笑的是我们要做肉丸子,没有肉馅只能自己剁肉,又没有案板,情急之下有人建议用一个小木板凳来当肉墩子。男生一马当先用力狂剁,一不小心把凳子剁断了。后来不记得吃没吃上肉丸子了。

 

        当时小波正在看《厚黑学》,那时还是禁书,大家都没看过,听小波给我们讲得津津有味。然后他又给我们算命,将来谁能当官,说了三个人,老郑,另一个男生还有我。他果然言中,其他二位都当了大学校长,只有我是自己小学校的校长,不是官。

 

        当时小波说,李奇志就是事事都要比别人强。我很吃惊,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也没有为任何一件事特别努力过,考大学一次也没有晚睡过觉,高考前一天夜里还看内部电影看到十二点,我爸妈也不反对,第二天一大早赶到清河去考试。

 

        但后来我爸也是这样说我,过于争强好胜,就是洗个碗也要比别人洗得干净。这倒是事实,在日本做事从来也没败过日本人。这可能也是我至命弱点。小波是像我家人一样了解我的。

 毕业后的同学聚会,前排左1王小波,左3本文作者。

 

        第三次是小波银河从美国回来以后。当时我每次回京,总会找几个年龄比较大的男生来家里吃饭,因为年轻同学都出国了,女生家务负担重。有一次让老郑转告小波,他在电话里问:李奇志还在家里混吃等死哪?


        听到这话,我倒无所谓,我妈却很气愤:这个小波嘴真坏,你明明是在家照顾孩子,很重要的大事嘛!确实从生了儿子我一直没有做任何事情,直到他6岁上小学后,我才开始出来办学校。见到小波我当面问他,他不承认,坏坏地笑着说,我只是说李奇志还在做一个贤妻良母呢?

 

        他走后我看了他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写到主人公革命时期第一个情人,一个姓顏色的大学生,多年以后再见发现她穿着随便,披头散发,完全失去了当初的形象。而我在带孩子那几年也是如此,每次回北京就带着阿姨打扫卫生,不修边幅。

 

        一次妈妈老战友刘凤阿姨来我家,看到我都没认出来,以为我是阿姨。我举着吸尘器就去开门了。后来她还小心翼翼地问我,你在日本是不是生活得很困难啊?哈哈哈!但是小波小说里的一段话确实让我感到他对我的失望,抄录如下:

 

        我对女人抱的期望一直不高,但是姓颜色的大学生是个例外。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她该像法国那位风华绝代的杜拉斯一样,写出一部巜情人》来。如果不去写小说,也该干点与此类似的事,因为她和X海鹰不一样,是个感性天才。有些事情男生干不来,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游戏。但是她和别的人一样,只是叫我失望。连她都自甘堕落,我对别人更不敢存什么希望。

 

        小波很推崇杜拉斯,推荐我和老郑都最早看了《情人》。但是,我写了这些,会不会还是让小波失望呢?真希望再和小波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啊!

 

        我出国之前不认识银河,但是知道小波在热恋,经常回家,银河不在时才住校。银河也是一个大才大智的人,而且非常刻苦。女附中老初一的学历,上完工农兵大学生后,考上费孝通的研究生。她英文成绩极好,本来是《光明日报》记者,改行社会学,成为全国第一女性问题专家,为中国人性意识的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终有一天会被记入史册的。


 王小波李银河。


        记得回国时我第一次请小波银河到我家吃饭,为尽主人之情,让司机去接他们。司机是我们家几十年的朋友,和兄弟姐妹一样,他也喜欢参加我的活动。我特别指出两位都是大师级人物,刚从美国回来,我和小波夫人也不熟,你要重视。

 

        后来他跟我说,我一看,这哪儿像是美国回来的啊,就是两个山西农民!我立刻告他,这种人才能是真正的学者大师!表面光鲜亮丽的人未必有真学问!

 

        每次约小波聚会,他第一句话一定是要先问一问太太。我以为他是推脱,后来才知道因为银河很忙,小波一定要和她商量以后才决定各种安排。他们互相十分尊重,并珍惜自己的两人世界。

 

        大四在天津实习时,银河要去美国留学了,他们决定结婚。小波有时会偷偷坐夜车赶回北京,第二天再赶回来,只有老郑和我知道,也没有告诉老师。我因先生远在日本,也是远距离恋爱,每天等信。我们因为邮费太贵,说好一周一封,但有时每天都会写。我为了写信常常放弃了去男生宿舍听小波讲金庸《射雕英雄传》的机会,也因怕他们的烟味。

 

        小波和银河的爱情,有很大一部分也表现在他们共同的事业追求上。本来小波是写小说的,但一直和银河一起做中国社会性问题调查,分析,包括为备受压力的同性恋群体代言等,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小波也因此写出了获奖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

 

        跟他们在一起,很能感受到他们的自然和谐。银河很心细,有次见面是新年前,她特地送我一本挂历,那时去谁家都是空手的,不兴送东西,让我很感动。

 

        有一次我做了牛肉咖喱饭,小波只吃了一盘,我一再问谁还要加,大家都不客气,只有小波没说。银河小声对我说,按小波的饭量,他一定不够,你再帮他加一盘。

王小波小说插图。

 

        同学中小波最不修边幅,可是我两岁多的儿子最喜欢他,叫他大灰狼叔叔。我们吃火锅必须留一个人看着儿子,让他选人,他立刻就说我要大灰狼叔叔!从一开始儿子就在沙发背上跑来跑去,在小波身上爬上爬下,骑在他脖子上,踩在他肩膀上头上,我一直在制止。


        我们去餐厅吃饭,客厅只剩他俩,儿子高兴坏了!我一直认为让孩子喜欢的人一定是好人,因为孩子是天使,凭本能去喜欢一个人。这次我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观念。

 

        其实我们能有儿子,也是有赖小波银河的指导。

 

        大学二年级左右,班上七八个同学去颐和园散步,提着几瓶啤酒边走边喝,记得有晓阳继杰小波李悦周建等几个男生,女生就是我和张红元。

 

        当时大家都没结婚,还有几个没朋友,不知谁先提出了一辈子要不要孩子的问题。小波和银河可能是已经有共识了,他说他不要孩子。我也从来没有过当妈妈的想法,立即赞成,说我也不要。这时还有两个男生也说不要,所以一共四对。最终结果只有小波和另一个男生做到了,我和另一个男生失信了。

 

        为了维持誓言,最初我们确实没要孩子。可是看到妹妹儿子一岁多时的伶俐可爱,我有了动摇,因此去问小波。银河对我说,我们不要孩子,是因为我们从来没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有多么必要,也没像你们这样喜欢过孩子,所以如果你们真的不要的话,将来很可能会后悔的。听了她的话,我们立刻改变主意,马上要了孩子。


        事实上,儿子成了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为了教育孩子,我也问小波我应该怎么做,他说你不用特别去做什么,你只要让他知道你爱他,就够了!

 

        从此我就可以说是放任无边地溺爱他,在他四岁之前从来没有对他大声说过话,一直到考大学之前都是放任自流。他考上了私立中学高中以后就一点也不学习了,还蛮有理地对我说,你们大人都不能信任,你们就是骗我们小孩儿,考试前妈妈和补习学校老师都说让我们努力,说要是考上了就不用再学习了。可是现在我考上了,你们又让我学!


 

        我无言以对,说什么也没用,所以他中、高五年间就没好好用功,到高三时连英语的过去时、现在完成时都不知道。可孩子还是懂事,高考前最后一年自己努力,还是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因为他知道我有多么爱他,他说是为了妈妈的爱才努力的。

 

        因为我性格比较激烈,近于耿直,小波特意告诉我不要让儿子也像你一样不顾安危,要注意安全,不要勉强去做见义勇为的壮举。他可能是在嘲讽我,但也是为儿子担心,因为我曾经说起我差一点儿就要学着陈天华做蹈海英雄了!

 

        等儿子大一点懂事时,我告诉他这是大灰狼叔叔嘱咐妈妈的。他说你让他放心,不会的,我又不像我妈那么勇敢!孩子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到现在儿子和我们又像父母子女,又像朋友。他还像小时候一样依恋我们,但在生活工作和经济上非常独立,绝对不花我们的钱,大一刚开始打工就给妈妈买了一个礼物,我们的生日一定会记住,给两个人买不同的礼物。学习工作上有了成绩从来不说,但是因为太困太累时在研究室里睡着了,没专心学习,是一定会在电话里告诉我的,说因此一定要加油,明天还要努力。

 

        儿子在价值观和为人处事上,和我们完全一致,对政治等问题的看法也很直接很尖锐。他对所有人都充满爱心,事事顺利,让我们这一辈子彻底放心了。日本朋友说因为他是中国人,现在日本哪有这么好的孩子。国内朋友说,还是受教育不同,中国小孩哪有这么懂事知道考虑别人的!这也是让我终生感谢小波银河的。

 

        小波和晓阳都是1984年秋去美国的,家属陪读签证。当时申请的人很多,使馆也相当严格,每天面试的人早早在使馆门前排起长队。人人惶惶不安,出来一个大家都凑过去打探,问了什么问题,给没给签?


        他俩最担心的是英语功底不行,每天练听力和口语,也是临时抱佛脚,害怕因此被拒签。幸运的是,在很短时间内,两人都被通过了。他们一起去买生活用品,衣物等,身高相同,买的全是一样的东西,只可惜去的不是一个地方,从此也难再聚首了!

 

        为了给他们送行,老郑、我和他俩约定在新侨西餐厅吃饭。没想到那天是周日,人奇多,等不上位子,一直等到快一点,再没希望。我们临时决定改去老莫,反正大家不为吃饭只为说话。


        我们公交车也没坐,就边走边聊,走过一个又一个车站,一直走到了老莫,已是四点左右了,还需等待,我们就把中饭吃成晚饭。顺便把我先生刘欣也从月坛北街家里叫过来参加,这是小波出国前的最后晚餐,也是先生第一次见到小波。

王小波生前最后照片。

 

        后来小波在美国写信给我说,初次与刘欣见面,第一印象他是一个很努力的人。我又小心眼儿地想,那就是说我不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了!

 

        那天小波用鬼子调的中文告诉我们他面试的过程,领事用中文问他,你为什么要去美国?他说我要去见我老婆。领事又问还有什么理由,他说因为我想我老婆!于是领事官说你的签证我们批准了,前后只有几分钟。他说我辛苦练习的英语一句没用上!我们哈哈大笑。

 

        这么多年来,我有几个遗憾始终不能释怀。

 

        最大的遗憾,是我在小波走之后才看到了他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当时如醍醐灌顶,心灵震撼!我深切地感受到和小波思想境界的差距,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蒙昧。到了1990年代中,我还完全不具备小波那些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现代人文主义的普世价值观。他的杂文在深刻地批判中国腐朽落后愚民的文化传统时,我还在中文课上给学生讲三字经、弟子规这些脱离时代的东西,将其视为珍宝。如果能早点和小波讨论,会使自己有多大提高呀!

 

        还有一个是小波的《黄金时代》刚出版,他就签名送了我一本。我很喜欢,放在家里,妈妈还看了,尽管她看不惯那些性描写。但爸爸妈妈经常在读书杂志上看到小波的文章,很感兴趣并告诉我看。我因为觉得《黄金时代》很好看,就借给了一个大款朋友。结果传到他的朋友圈中,受到极大关注,一致认为小波很了不起。但是我的书就从此失去了,让我至今心痛不已!

 

        还记得当年我考研时,小波给我写的信和附上的数学题解,用的是窄窄的留言用白纸,字体很小很工整,让人难以想象是小波的字。在我不在国内的几次搬家时,也早已不知去向。

 

        最后一件是我一直不愿说出来,并悔恨终身的事情。

 

        1991年我因病手术,住在离医院很近的月坛北街自己家里。小波有一天专程来看我,还拎了水果。他当时因为小说总是不能发表,非常郁闷,和我说了各种经过,当然还是因为审查严格,大刊物都不敢发,出版社也不敢出。 


王小波作品集。


        其实,他得的台湾联合报奖,也起了负面作用。我认识当时《十月》杂志的主编还是社长,打算帮他问问。谈话一直到中午饭时间,小波说咱们去旁边峨眉餐厅吃饭吧,我请你!

 

        我看了看他的装束,头发乱糟糟的,裤腿一只长一只短,一双又破又脏的拖鞋,实在不像去餐厅吃饭的样子。而且餐厅就在我家门口,也许还会遇到熟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因为我几乎没和男生单独吃过饭。

 

        于是我找了一个借口,说现在吃饭的人一定多,可能又得等,我有冻饺子,咱们就在家里煮饺子吃吧。小波从来不会勉强别人,我们就没有吃成这次珍贵的午餐!他走后我后悔莫及,觉得我真是太虚荣太虚伪了,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既是同学又是益友,全心全意关爱我的朋友呢?

 

        今天我想告诉小波,你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将来也𣎴会离我们远去,今生今世。你的思想和信念一直在引领着我指导着我。希望在天堂再见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多多少少有了一点点智慧。这也是我一生能和你相遇相识相知的财富和收获。

 

        2017年4月


(本号获许可推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廿年不忘:纪念王小波

李大兴:大木仓胡同树影依然

李大兴:回忆早年的王小波

王毅:说真话的勇气与智慧

钟明:我印象中的王小波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上篇)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下篇)

刘继杰:留得文字在人间

王小平:王小波结婚记

王小波:降低人类智能,乃是最大的罪孽

王小波:撒癔症比过正常生活快乐一些

王小波: 当我打破沉默,有如丧失童贞

王小波: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

王小波:一只猪的生活主题就是长肉



一九五七祭

尹俊骅:父亲的右派档案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邓晓芒:这就是我的母亲

张辑哲:堂吉诃德式的青年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最新阅读:

龚湘伟:留学的孩子你好吗?

蒋国辉:我的导师李锡胤先生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邓天雄:我们寝室的大哥周大汉

浙君子:八达岭看不到的长城大片

杨劲桦:拜谒瞿秋白墓的神思

袁晞:从失去的生命看一个国家的尊严

袁晞:如影随形的档案

周其仁:香港土地暗税举世无双

周其仁:垄断性国企的高利润

影响我国经济竞争力

魏杰:2017年中国经济主要思路

侯杰:邻居老顾与邻里左右纷争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陈原:从热播电视剧看社会风向标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高永伍:海南处置积压房地产亲历记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何砚平:走马观花说西藏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李培禹:胡同没了人还在

刘建生:沙特国王走了

以色列总理老内又来了

刘建生:五套《毛选》打江山的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王宝泰:我和阿根廷小姐的近距离接触

姚恒瓈:鼓浪屿,真不知该如何认识你

惊人发现:四环素美女颜值担当?

何裕民大夫:五个生与死的故事






莱茵河漂流之旅

穿越欧洲的今昔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新三届公众号推广交流

微信号:james_gz7

合作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