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2017-02-01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第五节  十籽节

俗话正月初十为十籽节。十籽,泛指各种种子,十籽节,也就是种籽节。


相传,很古时候,土地肥沃,无人耕种,是太上老君撒下种籽,长出了庄稼,一禾九茎,枝枝叶叶之间都是穗子,打下的粮食吃不完,人们随意糟踏粮食。糕不浪(棒)顶门,白面片作垫子(尿布),过着“泥乾自落,黄绵杏儿往嘴里跌”的懒惰而舒心的生活。这事惹恼了太上老君,率人来到人间,将谷物上的穗子,从根一直捋到穗头。眼看就要捋完,这时,狗跪下苦苦哀求:“请把这点留下吧,让人们吃个仁仁,我吃个皮皮吧!”老君答应了狗的请求,便回宫去了。



此后,大部分庄禾只保留了一个正头,而穗穗很小,粮食造成了困难,人们真正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把剩下的这颗穗头称之为“金籽头”,比喻它像金子一样宝贵,再也不敢任意糟踏粮食了。而狗也只能吃糠了。


据说把正月初十定为“金籽头日”,始于王莽新朝。

这一天,清早要放炮,欢庆老君开恩。早饭要吃捞饭,俗称“捞金籽头”。中午吃糕,意思是黏住“金籽头”。饭后杯盘碗盏要洗得干干净净,表示再不抛米撒面。


这一天的饭菜,都要给狗一份,表示对狗的报恩。


有的人又将“十籽节”称为“十指节”,妇女此日禁针,否则会刺伤指头。


现在农村仍有人知道有此节日,但早没有什么民俗活动了。



第六节  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一首吟咏元宵节的诗,诗中描写的是唐代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百姓观灯的盛况和游乐的兴致。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处处热闹,处处红火。《水浒传》描写元宵节的场面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如果说春节是以礼仪为中心,那么元宵节则是以娱乐为中心。被外国人视为中国的“狂欢节”。



我国古代称月圆为“元”,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就把正月十五称之为无宵节,元宵节观灯是一个主要活动项目,因此又叫“灯节”。


元宵节的渊源,说法不一,最远可以追溯到二千一百一十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当时有一种“执金吾”的官,专管巡夜的事,每晚要带领着人呼喊着沿街巡查,禁止人们在街上行走。惟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放松禁令,让人们自由地欢乐。所以,前面的诗中便有“金吾不禁夜”的句子。



也有人说,汉高后吕雉死后,诸吕谋乱,周勃、陈平等老臣平息叛乱,奉迎高祖之子刘恒登极,史称汉文帝,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其后,每逢此日,长安城里都要张灯结彩,作彻夜之欢,由此积淀成传流。


还有人说,始于汉武帝祭天。汉武帝刘彻笃信鬼神,每于正月十五,在宫内遍燃灯烛,祭祀太一(天帝),乃至通宵达旦,遗风流变,形成元夜张灯的习俗。


东汉以后又融入了道教和佛教文化,逐渐成为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道教称之为“上元节”,佛教称之为燃灯节。


到了隋朝,隋文帝曾以有损教化、浪费财力等原因,下令禁止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可是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不但提倡过元宵节,还大肆铺张,纵情游乐。于是乎,把一个民间故事也就附会到他的身上:


相传隋炀帝想霸占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元宵公主,公主回绝他:除非天上的星星都落到地下!隋炀帝便命京城百姓于上元之夜遍燃灯火,违令者满门抄斩。届时他邀公主登上迷楼。公主一看,恍然间,繁星满地,逐纵身一跳,坠楼而死。为悼念这位宁死不甘受辱的女子,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民间百姓都要燃灯放火,并用公主的封号命名。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这个故事赞美了善美的社态。


元宵节的娱乐内容离不开火,主要是垛火笼、观灯火、放烟火、玩社火,总称闹红火。我想这可能与中华先民对火的崇拜有关。




一、元宵节的灯火


元宵节的灯,叫作花灯。为什么叫作花灯?我想不外是三种原因:一是花色品种多,二是色彩艳丽,三是装饰、点缀花哨。


保德的花灯大都为有骨架的纸制品。按用途分,有挂在大门口或屋檐下的挂灯,有扭秧歌用的担灯,有附着在篷船、轿车上的车灯,有舞的龙灯,有游街时举的架子灯。这种灯装在一个“丁”字形架子上,架子的上面是花卉、景物、人物、单位标签等装饰物,架子下面挂一对灯笼,有的是动物造型,如十二生肖、狮、凤、鱼等;有的是植物造型,如荷花、西瓜、甜瓜、白菜等;还有一些是吉祥物造型如八宝、方胜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三百六十盏灯组成的游艺阵营,名为“九曲黄河灯”。


(1)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又叫“九曲黄河阵”、“灯营会”、“灯游会”,简称“灯会”或“会”。据传是由云霄、琼霄、碧霄为兄长赵公明报仇所设的九曲黄河阵演化而来。


摆布灯会,是保德县民间的一种禳灾活动,在庙会期间举办,各地都有固定日期,有的在正月十五日,有的在正月二十五日,有的在二月初二日。县城在正月二十五日举办。



具体的摆布方法是:


选平地一块,用细木棍三百六十一根,栽成横竖各十九排的方阵,再用绳索分隔成九个不断头的,“卍”字形成九宫八卦迷宫,中心点栽一高高的老杆,挂帅字旗和大红灯笼,下设祭坛,供云宵、琼宵、碧宵三位娘娘牌位。阵南并开二门,一进一出,在进出口处,搭一彩门,叫做“会门”。会门对面是神棚,神棚内供着佛教诸神、道教诸神以及民间俗神。


《金瓶梅》第十四回提到的“会”,就是这种“灯会”。



在三百六十一根小木棍上设置用彩纸糊制的灯碗,内放点燃的小瓷灯。阵内悬挂四象、五德、天干、地支、八卦、二十八宿等旗幡,从老杆到四角斜拉着四串小彩旗,甚是庄重威严。庙会期间,游人鸣鞭放炮,循道游玩,体会人生曲曲折折,以求一年通顺吉庆,万事如意。这种活动叫作“转会”。


已婚女子,欲求子嗣者,在“转会”时,可偷灯一盏(欲生男,偷红灯,欲生女,偷绿灯),拿回家去在灶神点燃三天。如果当年应验,生了孩子,第二年庙会期间,一定要去还愿(如图一)。



铁匠铺村所栽的“会”是八角形的,这种形式是少见的,但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如图二)。



(2)桥头村的龙灯

桥头村对面,有一段小山脉,蜿蜒如龙,每逢古会期间,人们顺山势摆火笼、摆路灯,其状如龙,人称“龙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这段山脉上分段摆九个火笼,事先点燃。会首们各端一盘路灯,站在特定的位置。此种路灯的制作方法是,用白麻纸一方,包土一撮或小石头一块,拧成长长的捻子,蘸植物油备用。三声铁炮响后,会首们迅速分别将路灯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点燃。不到三分钟大龙闪现,尾为河坪九曲灯阵,头在五龙阁,二目炯炯有神。天上繁星点点,人间灯光灼灼,光明灿烂,煞是好看。近来人们用电灯泡代替路灯,有失热烈和生动。桥头摆龙灯,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过去,桥头村每年有不少走西口的人,他们到了西口外,人地两疏,生活困难,思乡心切,每天总要朝家乡的方向看上几眼。有一天,有几个人外出掏甘草,天黑迷了路,忽然看见天空中有一条火龙出现,他们便朝着火龙的方向走去,终于回到了住宿地。他们回乡后把这事告诉了村人。人们便用这种摆“龙灯”的方式为迷路人指示方向。


(3)河灯


在黄河沿岸的村庄,在过节时还要放河灯,祭祀亡灵,保德的“河灯”是用本地产的大钵碗,糊上红绿纸筒,内放一个有肚脐的小灯碗,点燃后,逐个放入黄河中,任其飘流。每放必360盏,取周天之数。


现今又有电灯泡装饰成的灯牌楼、灯树等。


二、元宵节的烟火


如果说过年放爆竹是以听响声为主,那么元宵节放烟火则是看光色为主。


过去流行在保德的爆竹有单炮、双炮、麻雷、鞭炮四种,多数产在河曲或本地。花炮有“起火”、“炮打灯”、“花筒子”三种。两样组合起来,一起燃放便是烟火,也称“焰火”或“火器”。

保德烟火分小型烟火和大型烟火两大类。小型烟火有“猴子尿尿”,主要装“起火”;“鹅下蛋”主要装“炮打灯”;“鬼扯钻”,将两个“花筒子”反向组合在一起,点燃时由于力耦,使其旋转。



大型烟火又分架子火和盒子火两种。架子火是先栽一高杆,上固定一圆盘,盘下缀数层烟火,最上再装置一组烟火,点燃时层层闪光,直到顶端,猛然间万炮齐鸣、火光四射,流光溢彩,形成高潮。如“十二连灯”就是这种架子火。


盒子火又分悬挂式和放置式两种。


悬挂式是先用竹木纸张做一个造型,内装爆竹、花炮,点燃时一齐爆发。如“飞机”等。


放置式,是将一种或二种装满爆竹花炮的造型放置在高台上,点燃时一起爆发。如“炮打锁阳城”是将一座“城池”和一门“大炮”,分别放置在两个对峙的高台上。先将“大炮”点燃,“大炮”中的“起火”直射入城门,顿时城池爆破,电闪雷鸣,别有景象。


在元宵节下,许多村镇都要举办“灯游会”,即打着灯笼游街,俗称“转会”。每户人家门口都得经过,每经过一家都要放炮“拦会”,人们一边看放烟火,一边看灯,一边听鼓手吹灯,尽情热闹,尽情欢乐。


游街完毕再转九曲灯会,此时大小烟火一齐燃放,火树银花,光明灿烂。


近年来,又引入礼花,传统的烟花显得逊色。



三、元宵节的社火


社火是节日下街头表演性文娱节目的总称。古时农村50家为一社,社也便是农村的代名词。后来工商界一些经济组织也称为社,如:“箩笼社”、“皮麻社”、“缝纫社”、“河运社”、“木业社”、“铁业社”、“黑白铁社”、“吴真社”(画业)、“绯纭社”(演艺界)“鞋业社”等等。各种表演节目是由各社分别出资组织或扮演的。因此把这些节目统称社火,也就是以社办的各种红火。


保德社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秧歌。如文秧歌、武秧歌、扭秧歌、担灯秧歌、丑秧歌。另一类是杂耍类。如:高跷、抬阁、阁、舞狮、舞龙、跑驴、竹马、哑老背妻、二鬼跌跤、大头和尚、西洋秋千、八音会、威风锣鼓、花鼓等。

西洋秋千,是在船上绑扎秋千架,届时,船在水中游,人在船上飞,别有韵味。是保德一大特色。



四、唱大戏与物资交流


有的村镇,每逢元宵节下,要唱戏三天。并要邀亲友来看戏,把过年准备下的好吃的,全部拿来宴请宾客。哪里唱戏,哪里便有小商贩云集,卖的商品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小孩儿玩具,如风车、卜浪鼓、面具、气球、手枪、汽车等。另一类是小食品和地方风味小吃。小食品如麻花、麻叶、瓜籽、花生、柿饼子、油大豆以及各种水果等;风味食品如碗饦、灌肠、凉皮子等。卖得最多,也是最快的是包装精美的糕点和饼干,这些都是正月间的好礼品。


五、元宵节的食品


元宵节的食品,过去不是油糕便是饺子,因为这是当地最好的食品,又有吉利的内涵。现在人们经济宽裕,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除了这些主食外,炒菜摆宴、大鱼大肉也不是新鲜事了。


本地人绝大多数不会制作元宵,所以过去人们也不吃元宵。近几年人们把元宵作为一种应节的象征食品,但都是从超市买来的,有的年份竟出现脱销现象。这里附带讲一个保德人吃元宵的笑话,说的是有一个人去太原办事,又饥又渴,正好碰见一个卖元宵的小摊,便要了一碗,大口大口吃喝起来,元宵的糖馅流出来,烫得难以招架,便将口里的元宵吐了出来,还嘀咕了一句:“这是些甚吃水!”又走了一阵,一个卖饺子的远远地招呼他“吃来!吃来!”他瞟了一眼,自言自语地说:“你狗日的长出耳朵来爷爷也认得你”。这个笑话,或多或少有点贬损劳动人民的味道,但从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一个信息——保德人不习惯吃元宵。



六、元宵节的其它习俗


(1)转灯会。凡有栽会的地方,人们都要扶老携幼,于正月十五晚上,全家转一回会,俗信,元宵节转了会,全家会和睦相处,一年通顺。在保德如果遇两人争辩或抬杠,人们就会说:“你俩总是没转会。”


(2)烤馍馍。元宵节下,一般人家都要垛个火笼,火笼要垛在大门外,而不是院中。有小孩儿的母亲要将从神位前撤下来的花馍,分别在七个火笼上烘烤,烤焦也无所谓,据说小孩吃了这种馍馍可以治百病。从医学角度看,炭化了馍馍对于消食健胃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3)走百病。正月十五和十六这两日,人们都要上街走动一下,最好能从桥头上走一下。据说这一走动,可将疾病丢在外头,所以叫做“走百病”,但忌讳串门和探病,意思是不要将疾病留给人家。


(4)旧时文人们有拜谒文庙和文昌庙的习俗,现在早已没有此俗了。


(5)城关一带有拜扫先茔的习俗,而乡村没有此俗。


(6)有的要将火笼灰烬,用簸箕簸一番,以卜丰歉,俗信认为如果发现什么种子,什么作物便获丰收。



七、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多种多样,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今选择三则闲录于后,供大家休闲娱乐。


(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不准老百姓言及“登”字,因“登”与“灯”同音,所以连“灯”也不能说,点灯只好说成点火,后来元宵节到了,照例要放灯三天。他便出了个布告:“本州依例,元宵节放火三日。”老百姓哭笑不得,便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讥刺他平日的胡作非为。


(2)破镜重圆。南北朝时期,陈后主的妹妹宋平公主嫁给徐德言为妻。徐德言深知陈朝的腐败无能,行将灭亡。于是他拿了一个铜镜,一砸两半,夫妻俩约定,如果将来国亡人散,夫妻俩各执一半,于正月十五在街市上互相寻找,以镜子吻合为证。后来陈朝果然灭亡了,两人各奔一方。最后凭着这个破镜,终于夫妻团聚,偕老终生。留下了“破镜重圆”的佳话。


(3)元宵改汤圆。窃国大盗袁世凯当了“洪宪”皇帝后。有一天听见外面有“吃元宵”的叫卖声。他寻思,这不是说姓袁的要消亡吗?因为“元宵”和“袁消”听起来没什么差别,于是他便下令,今后不许再说“元宵”,而改作“汤圆”。后来有人就这事写了一首打油诗:


诗吟圆子说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过元宵,一般来说,乡村稍有灯火,而城镇则热闹异常。有的村镇或提前或推后,和当地的庙会结合起来,一起庆祝,最早可提前到正月初八日,最晚可延长至二月初二日。

      (部分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