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访】向世界发声的“好色”之人

材料馆 2019-06-20

过去成就现在的我,未来的我是今天的成就。

I am more than the choices that I’ve made. I am more than the sum ofmy past mistakes. I am more than the problems I create. I’ve been remade.

——宋文雯



12

手记✎  采编  于惠如

她是一个“有趣”的朋友,聊天时会用很多很萌很萌的图片。她是一位“有货”的老师,与她沟通,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不少干货。



永远好奇但不会惊奇,永远年轻但更懂生命,永远无畏但更多责任,永远简单但更加厚重,永远美丽但不止于外在,永远向往自由但牢记回家的路,永远追求完美但更懂得欣赏缺憾带来的美好。


服装设计科班出身,英国修得颜色科学硕士,一个左右脑共用的人。


宋文雯写的书籍


时装周、中国服装杂志、色彩中国、色彩研究所......一路走来,宋文雯一直在开创中奔跑。


而今,她带领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课题研究,为各个企业解决了色彩问题,同时让色彩赋予产业界力量。


水木清华园


如同色彩是艺术与科学的桥梁,宋文雯也一样,是左脑与右脑的结合。她从不追求世间的红利,天生的使命感让她从不断的追求和开创中看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她说,这就是一种你不用去用口号去规划,但灿烂地呈现在那里的意义,你细思量的时候,也就看到自己的力量。



-1-

创办中国首个结合颜色艺术设计和科学应用的平台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是宋文雯从英国学成回来创建的。从Logo、网站、VI、早期的《色无界》杂志,到办公室的规划、装修、陈设、家具等全是她自己设计的,研究所里的杯子、摆件、装置、灯具等都是她亲自选的。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


 Q: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创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的? 


宋:当时的背景环境是,因为生产外移,国外的色彩研究应用已经“走”不动了。而面对巨大的市场,中国的色彩科学研究应用却是空白。


我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认为设计师应该了解色彩,这不只是审美的需求,更深层的涵义是理解色彩背后的丰富理论来支持设计,理解色彩在产业链中是如何被定义和快速准确传递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环境与想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支持下,色彩研究所应运而生,成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旗下的一员,  成为中国第一个将颜色的艺术设计和科学应用结合起来的平台。


第一期CMF高级设计师培训班

 

 Q:能具体介绍一下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吗?


宋:作为大学的研究机构,色研所自然首先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这里是美院各系学生及其它学院的开放实验场地。在这里,我也为学生、培训学员等人员授课,也曾经为教育部、中组部干部选拔培训授课。


此外,清研所要力争承担各类纵向课和横向课题。


纵向课题包括: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设计艺术中的材料色彩表面装饰(CMF)知识体系和数据库框架研究”课题;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了“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样本定量分析”的清华大学自主课题等。


横向课题是指如何让色彩为产业界服务。在不断调整方向中,我们锁定了色彩与环境艺术设计、灯光照明色彩以及CMF领域。近些年不断有企业和我们探讨色彩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加持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些领域对色彩的强烈需求,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设计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还扩及商业组织、社会问题、互动、服务与体验等等,这也正是如同色彩的研究和应用一样,是多层面多方位的甚至跨学科的,所以我们也会将色彩研究放置到整个设计流程中,幸运的是色研所可以和清华美院以及清华大学各个院系合作,例如我们和材料学院、心理系以及美院环艺系等,一起开展各项研究课题和产业服务。



-2-

走出研究所,落地产品,惠及产业

 

对于宋文雯来说,多年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弥足珍贵的。而后期色彩科学研究的理工训练,让她对设计环节有了更多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她因此也成了“左右脑共用”的人,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既能懂得设计环节的流程和设计师的诉求,又能严谨地寻求设计背后的依据,并以此走出研究所,落地产品,惠及产业界。

 

劳尔色卡D9


为德国劳尔制作中国设计师色卡D9

 

 Q:您主持过多个研究项目,能否详细聊聊?


宋:或许跟我的性格有关,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一直比较低调,但依然有很多企业“敲门进来”,告诉我们他们的困惑。我一直都很感动有这样的企业,因为他们是真正爱色彩的,他们懂得研究的价值。


谈及实际案例,我们曾为乌苏大桥制定过“乌苏红”,这也是中国建桥史上第一次科学定义一个颜色;为比德文电动车规划设计过多款车型色彩;为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制定过《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颜色评价规则》;为中国电子商会从色彩饱和度界定《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规范》;为LG Display开展过OLED电视屏幕色彩呈现的研究,为德国RAL制定过D9系列色卡......


乌苏大桥项目


为波音的来访人员介绍LG的OLED屏幕色彩呈现实验项目

 

 Q:这些项目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些项目?


宋: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我们为波音做的研究项目。说价值,当然不是金额,而是这些项目见证了我和我团队的成长。


首先,从感情上说,波音是我们长期的服务对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波音的五个研究项目,包括机舱灯光色彩对乘客的喜好影响,波音蓝的机舱灯光研究,机舱CMF研究,机舱天顶创新设计,机舱沉浸式体验研究。明年即将开展第六个项目。在长期的服务中,我们和波音的项目负责人形成了默契的合作,也看到他们的敬业。再者,从项目本身说,波音对项目的要求以及研究过程的要求非常高,以最基本事项为例,不论汇报还是报告,都是英文形式。最重要的是,在与他们的合作中,我看到一个企业对研究的渴望和尊重。这的确是中国产业界需要借鉴的地方。



-3-

“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

 

中国的色彩科学研究及应用是需要不断进步的事业,宋文雯和她的团队做的每一项服务并无经验可以借鉴。在巨大的市场下,清华色研所让更多的人了解色彩的重要性,协助产业界的发展,她说:“让中国的色彩科学研究嫁接到设计,并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改变了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色彩认知,这正是这项事业的迷人之处。”




Q:色彩的趋势是否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宋:人类用视觉形式沟通的方式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而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就是颜色。CMF永远是不可分割的,CMF要传递给人的是一个整体的感官体验,是“感觉、感知、认识、反应”的过程。从技术上说,定义CMF是一个客观可行的过程,而难的是把感觉定量,从而为CMF设计提供依据。人的感知和情感研究结合CMF的物理研究,一定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飞跃。


当一个产品用好了CMF,并让无数人在使用中收益,就是“色彩趋势影响人们生活”的体现。

 

 Q:当前中国色彩研究行业的现状如何?您对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期待?


宋:目前,中国色彩研究行业还不是很多人投入的兴盛行业。我认为每个从事色彩的人、每个团体都在从自身的角度影响并改变着色彩领域的发展。


我很期待中国能够建立自己系统的色彩科学应用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色彩艺术与科学多重的画面,从而让色彩研究、设计和科学应用系统性地受到重视和引导。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好色”之徒加入我们的行列,只有这样,色彩才能受到更多的重视,并影响到它所涉及的众多产业界,真正发挥色彩的力量。

 

▲本文图片由设计师本人提供

点击下方关键字,看往期《材访》


佳简几何 | 王党威 | 杨文庆 | 李博 | 石晓曦 刘烨 | 高雷 | 周兰 | 崔重阳 | 郭胜荣 | 李晓磊 杨锐 单峰 | 王颖嘉 | 白明辉 | 黄晓靖 | 于文庆 | 李振威 | 张立 | 李守强 | 陈兴博 | 宋侃 |孙凯 |张健鹏 | 姚洁磊 | 张帆 | 杜宝南 | 戴妍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